江西省工贸企业安标化07作业安全01生产现场主要危险、危害类型辨识与分析
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中的重大危险源辨识
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中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中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中第九项、重大危险源监控,辨识与评估,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纺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中第九项、重大危险源监控,9.1辨识与评估,按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
《白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中第九项,按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
〈仓储物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中第九项、重大危险源监控,9.1辨识与评估,按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
<服装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中第九项、重大危险源监控,9.1辨识与评估,按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中危险源管理考评检查表,对重大危险源(符合GB18218规定)已上报有关单位。
《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中第九项、重大危险源监控,9.1辨识与评估,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估、分级,确定重大危险源。
《酒店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中第九项、重大危险源监控,9.1辨识与评估,按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
葡萄酒、露酒、果酒等酒类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中第九项、重大危险源监控,9.1辨识与评估,按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
《平板玻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中第九项、重大危险源监控,9.1辨识与评估,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估、分级,确定重大危险源。
商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中第九项、重大危险源监控,9.1辨识与评估,按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一、物料的危险性分析年产10万吨高速铁路配件项目涉及主要物料为:主要原料有生铁、废钢、焦炭、球化剂、铁合金(硅铁、锰铁、铬铁、钼铁等),制芯造型原料有石英擦洗砂、普通石英砂、煤粉、澎润土、冷芯盒树脂、砂芯涂料,清理及喷涂使用钢丸、EPC涂料等,其他辅助物料有耐火材料、天然气、压缩空气、水,中间产物为铁水,产品为铸件,电炉冶炼过程中还产生部分煤气。
其中天然气、煤气、压缩空气等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其他物料均未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
所有物料均为列入《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及《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补充和修正表》。
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危险特性(1)生产过程中使用明火加热,熔炼炉操作失误、明火外跑失控,可导致火灾的发生。
(2)生产过程中高温物料铁水、炽热的焦炭撒落,遇可燃物有引发火灾的危险。
(3)若电炉无地漏保护装置,由于炉衬损坏而造成铁水穿炉等危险事件,可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4)热处理炉、烤包器使用天然气作为热源,天燃气设备、设施泄露,天然气遇火源可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5)热处理炉、烤包器等若未设置相关安全附件,未设置熄火保护装置、自动点火装置、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点火作业或熄火后再次点火时,炉膛或容器内存在爆炸危险环境,可发生炉膛爆炸或容器内爆炸。
(6)造型工段使用树脂、涂料等可燃/易燃品,虽然使用量较少,但是其泄漏后在空气中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可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7)造型制芯需进行干燥,若干燥使用天然气,天然气泄漏、燃烧不充分、回火等,有发生爆炸火灾的可能。
(8)焦炭、煤粉尘等可燃粉尘在电气设备、设备转动部位等已发热的部位聚集,遇高温、火源等可发生火灾事故。
(9)熔炼产生的煤气泄露,遇火源可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10)生产装置系统中的天然气、煤气设备、管线、阀门、法兰、垫片等密封不严,设备、管线等的选型、制造、设计、安装缺陷,腐蚀穿孔,会发生天然气、煤气泄露,遇明火、火花可造成火灾、爆炸。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ppt课件
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 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1)锁气卸灰装置能够把除尘器灰斗与其下面的集尘桶(箱)之 间气压间隔而起到锁气效果,保证除尘器本体处于较好的负压运 行状态,同时,可有效防止集尘桶(箱)及外部火源可能进入除 尘器内引发粉尘爆炸。应用较多的锁气卸灰装置主要有星型卸灰 阀、双层闸板阀等。
25
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 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1)粉碎、研磨、造粒等生产工艺在其产生设施内部都属于典型的20 区,由于机械力的作用会扬起大量粉尘,设备内悬浮的粉尘往往处于爆 炸浓度范围之内。混入铁、石等异物杂质,易产生摩擦、撞击火花,满 足粉尘爆炸五要素同时存在条件,极易导致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7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 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 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8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 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 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99
2. 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 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 互通。
(1)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都是易于爆炸的危险介质,如共用一套 除尘系统,爆炸危险性更大。《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 术规范》(AQ 4273-2016)第4.6条规定“铝镁粉尘不应与铁质 粉尘,以及其他种类的可燃性粉尘合用同一除尘系统,除尘系统不应 与带有可燃气体、高温气体、烟尘等工业气体的风管及设备连通”。
23
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 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24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江西省工贸企业安标化03安全生产投入2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管理制度
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1 目的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建立公司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3 引用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4)《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4 职责本制度由行政部负责落实,总经办监督其规范使用。
5 内容与要求(1)公司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按照“公司提取、安委会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
(2)安全委员会根据安全生产费用的规定使用范围、公司安全生产情况、相关二级部门安全项目投资计划及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预算额。
(3)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计划报送部门主管、执行副总裁审批。
(4)公司行政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公司计划提取安全生产资金,纳入年度财务预决算,实行专款专用。
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费用台帐。
(5)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各相关单位应填写安全生产费用月度预算计划,由公司安委会审核,行政部确认,经相关领导审批后纳入公司月度资金预算计划,方可使用。
(6)用于安全生产投入的材料,在领用时二级单位开具材料领用单,到行政部办理领用手续。
行政部要对用于安全生产投入的出库材料单独建帐,并每月向行政部提供一份《安全生产投入材料出库明细表》。
(7)行政部建立“安全费用”科目,按时入帐,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帐》,每月进行记录。
(8)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按照本公司上年度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实报方式,按照国家标准提取。
(9)安全生产费用应按照以下规定范围使用:①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监控、检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泻压、防毒、消毒、中暑、防潮、防雷、防腐、防渗漏、防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完善、维修和改善支出。
②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③安全生产检查与安全评价、评估支出。
(完整版)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险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获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获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讨论和咨询(由上级提供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比。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根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对照各自岗位的实际情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所有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险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情况;2.讨论实际情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似和相关的“较大危险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因素”已采取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行对比工作的时候,要及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完整版)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指导手册( 2016版)》使用指南一、合用范围合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公司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指导手册(2016 版)》(安监总管四〔2016〕31 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展开岗位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工作,确立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险要素。
公司在展开较大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工作时,应充足联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立与运转、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设岗位清单拟订工作,一致部署,整体推进。
对已经展开了危险要素辨别微风险评论工作的公司,能够将辨别评论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联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公司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险要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险要素辨别与防备。
辨别较大危险要素的地点及特征、可能致使事故结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举措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结果的严重程度的联合。
三、手册获得公司登录国家安全看管总局网站进入“看管四司”子站,查问到《国家安全看管总局对于印发展开工贸公司较大危险要素辨别管控提升防备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 2016〕31 号),按本公司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能够其余方式获得。
四、手册学习公司依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准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一致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解说,并联合岗位职工的自主学习,达到以下要求:1.确立《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合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一定娴熟掌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有关内容;3.学习中发现的不清楚的问题须经过议论和咨询(由上司供给帮助)获得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依据实质需要确立,以达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对照。
公司一致部署,由班组安排详细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依据以前学习中初步确立的与本班组有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比较各自岗位的实质状况,包含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 环节/ 部位”全部的设备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立:1.在实质中能否存在《手册》描绘的各个“较大危险要素”,或许能否有邻近的状况;2.议论实质状况与《手册》内容的不一样点,确立更多相像和有关的“较大危险要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险要素”已采纳的安全举措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备举措”的不一样点;在现场进行对照工作的时候,要实时、正确和仔细地做好记录。
江西省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分级实施指南.pdf
《关于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 作 的通 知》 (赣 安监 管政 法字 〔2010〕387 号)
查看记录
1.6.1 相关方 资质
1.6.1.1 未 建 立 相 关 方 (供应商、承包商)管 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 45、 46 条
1.6.1.2 相关方不具备合 格资质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 6 条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 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 (安监总管 四[2011]第 128 号)第 4.6 条
查看制度 查看资料
1.3.3 安全操 作规程
1.3.3.1 未按规定制定安 全操作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 18 条
查看制度、 核查岗位
1.4.1 主要负 责人、安全管 理人员培训 教育
《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职 业病 防治 法》第 35 条
《 工作 场所 职业 卫生 监督 管理 规定》(安监总局令第 47 号) 第 10 条
1.9.5.1 未及时、 如实申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职 业 病 防 治
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法》第 16 条
1.9.5.2 未 按 规 定 申 请 《 职 业 病 危 害 项 目 申 报 办 法 》
1.4.3.5 未落实对相关方 等其他人员安全培训与 安全告知 1.5.1.1 无安全投入使用 计划,未按国家规定提 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1.5.1.2 提取安全技术措 施经费投入不符合安全 生产要求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6-2010)第 5.5.4 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 20 条
A08 个体 防护装 备
1.8.1 个体防 护装备配备
1.8.1.2 个体 防 护 装 备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2020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七要素1 八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断路作业证》。
六、破土作业
序号
风险分析
安全措施
1
管线、电缆破坏,造成事故
①电力电缆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
②电信电缆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
③地下供排水管线、工艺管线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
④动土临近地下隐蔽设施时,应轻轻挖掘,禁止使用抓斗等机械工具。
⑤重物下站人不吊;
⑥重物埋在地下不吊;
⑦重物紧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不吊;
⑧棱刃物件没有放垫措施不吊;
⑨安全装置失灵不吊;
⑩重物超过人头不吊。
6
涉及危险作业组合,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
①吊装过程中如需阻断道路交通,应办理《断路作业证》。
②吊装现场,作业人员登2米以上高处作业时,应办理《高处作业证》。
③涉及其他危险作业须办理相关作业证。
14
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二级动火作业证》。
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序号
风险分析
安全措施
1
隔绝不可靠
①与该设备连接的物料、蒸汽、氮气管线使用盲板隔断,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②拆除相关管线。
2
机械伤害
办理设备停电手续,切断设备动力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专人监护。
⑤已按施工方案图划线施工
⑥道路施工作业已报;交通、消防、调度、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2
发生坍塌
①多人同时挖土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②挖掘土方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准采用挖地脚的办法,挖出的土方不准堵塞下水道和窨井。
③开挖没有边坡的沟、坑等必须设支撑,开挖前,设法排除地表水,当挖到地下水位以下时,要采取排水措施。
(完整版)化工厂生产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完整版)化工厂生产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化工厂生产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通过对化工厂中各类危险源进行分类和评估,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生产质量的可靠性。
2. 危险源分类化工厂生产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可分为以下几类:2.1 化学品危险源化学品危险源主要包括易燃、易爆、剧毒、腐蚀等特性的化学品。
根据其特性和危害程度,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级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保护。
2.2 设备危险源设备危险源主要指化工厂中使用的各类设备,包括压力、反应器、输送管道等。
这些设备存在着压力、温度、电气等方面的风险,需要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的运行。
2.3 人员行为危险源人员行为危险源主要指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不良健康惯,如不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违反操作规程等。
针对这种危险源,需要通过加强培训、建立监督机制等手段,改善人员的安全行为和工作惯。
2.4 环境危险源环境危险源主要指化工厂周围的环境因素对厂区产生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地质因素等。
针对这种危险源,需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确保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 风险评估标准对于化工厂生产现场的重大危险源,我们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标准:3.1 风险程度划分根据危害程度和可能性的综合评估,将风险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低风险表示危害较小,可能性较低;中风险表示危害适中,可能性一般;高风险表示危害较大,可能性较高。
3.2 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低风险可以采取常规的安全管理措施;中风险需要加强风险防范和监控措施;高风险需要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的最大程度降低。
4. 总结通过对化工厂生产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和风险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各类危险源的特点和风险程度,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顺畅。
江西省工贸企业安标化09重大危险源监控查0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储存活动除外;d)危险化学品的厂外运输(包括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e) 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00.2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2部分:爆炸物GB3000.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3部分:易燃气体GB3000.4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4部分:气溶胶GB3000.5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5部分:氧化性气体GB3000.7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7部分:易燃液体GB3000.8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8部分:易燃固体GB3000.9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9部分: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GB3000.10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0部分:自燃液体GB3000.11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1部分:自燃固体GB3000.12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2部分:自热物质和混合物GB300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3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GB3000.14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4部分:氧化性液体GB3000.15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5部分:氧化性固体GB3000.16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6部分:有机过氧化物GB3000.18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8部分:急性毒物3 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险化学品 hazardous chemicals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生产现场过程中风险辨识控制措施及评估分级
生产现场过程中风险辨识控制措施及评估分级生产现场和过程中的风险辨识、控制措施及评估分级是保障工人的安全和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个超过1200字的范例:一、风险辨识生产现场和过程中的风险辨识是指通过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以确定可能引发事故或对工人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
常见的生产现场和过程中的风险包括高空坠落、机械设备故障、化学品泄漏等。
1.高空坠落:生产现场常常存在悬空作业的情况,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护设施,工人可能会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识别风险的方式包括观察现场是否有围栏、安全网等防护措施,也要评估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2.机械设备故障:生产过程中常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果设备故障的话,不仅会导致生产中断,还会对工人造成伤害。
识别风险的方式包括检查设备的维护记录和操作员的操作培训情况,也要评估设备是否年久失修或者存在缺陷。
3.化学品泄漏:一些生产过程中使用化学品,如果泄漏的话,不仅会对工人造成伤害,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识别风险的方式包括检查化学品的存储情况和使用过程中的漏洞,也要评估有关化学品的安全信息和应急措施是否到位。
二、控制措施一旦识别出潜在风险,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风险。
常见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人防护。
1.工程控制:这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通过改变设计、安装安全设备等手段来减少或消除风险。
比如,对于高空坠落风险,可以设置安全围栏、安全网等;对于机械设备故障风险,可以进行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等。
2.行政控制:这是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培训教育等手段来控制风险。
比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工人的穿戴防护设备的要求;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个人防护:这是最后一道防线,可以通过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来减少风险。
比如,对于高空坠落风险,工人应该佩戴安全帽和防滑鞋;对于化学品泄漏风险,工人应该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辩识分级和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控标准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辩识分级管控标准本次风险分级(安全管理除外)共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A 级(红色)、B级(橙色)、C级(黄色)、D级(蓝色)。
其中A级最高,D级最低。
本次风险分级采用两种方式:1、直接判断法;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一、直接判断法风险分级标准风险分级从工艺、设备设施、仓库、储罐区、建构筑物、安全管理六个方面进行分级,同一区域内涉及不同类别风险应分别进行风险分级,分级结果按较高级别确定。
风险辨识的区域应为企业全部作业区,辨识基本单元应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装置或设备设施。
(一)工艺风险分级1、列入重点监管的下述危险化工工艺的为A级(红色)风险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一氧化碳与氯气的反应得到光气;光气合成双光气、三光气;采用光气作单体合成聚碳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制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制备、异氰酸酯的制备等);2)电解工艺(氯碱)(氯化钠(食盐)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钠、氢气;氯化钾水溶液电解生产氯气、氢氧化钾、氢气);3)硝化工艺的直接硝化法(苯硝化制备丙三醇与混酸反应制备硝酸甘油;氯苯硝化制备邻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苯硝化制备硝基苯;蒽醌硝化制备1-硝基蒽醌;甲苯硝化生产三硝基甲苯;硝酸胍、硝基胍的制备; 浓硝酸、亚硝酸钠和甲醇制备亚硝酸甲酯;丙烷等烷烃与硝酸通过气相反应制备硝基烷烃等。
);4)合成氨工艺(节能AMV法;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凯洛格法;甲醇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醇法;纯碱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的联碱法;采用变换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和甲烷催化剂的“三催化”气体净化法等。
);5)新型煤化工工艺(煤制油(甲醇制汽油、费-托合成油)、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合成气制乙二醇)、煤制甲烷气(煤气甲烷化)、煤制甲醇、甲醇制醋酸等工艺)6)聚合工艺(聚烯烃生产;聚氯乙烯生产;合成纤维生产;橡胶生产;乳液生产;氟化物聚合);7)加氢工艺(不饱和炔烃、烯烃的三键和双键加氢;芳烃加氢;含氧化合物加氢;含氮化合物加氢;油品加氢。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过对项目的环境、场所、设备、设施、物料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可知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噪声、高温等。
1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1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1.1.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1)机动车的照明灯、倒车灯和转向灯存在缺陷;(2)机动车在厂区内超速行驶;(3)机动车通过道口违章;(4)多辆汽车同时装卸,纵向、横向间距太小,或车辆与建筑物的距离太窄;(5)机动车装载大型、超长、超高、超宽、超重设备时,未遵守有关规定;(6)机动车辆客货混载;(7)机动车行驶中,有人站在车脚踏板或车帮上;(8)机动车停放在坡度较大的地段;(9)检修机动车辆底部,千斤顶支撑、木桩垫未同时使用;(10)酒后或疲劳驾驶;(11)道路(包括调车场)不符合规定要求;(12)厂内道路的交通标志、标识缺陷。
1.1.2存在的地点或部位车辆伤害一类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场内机动车运输过程中。
运输原料的车辆及厂内叉车在装运现场,作业人员可能受到车辆的碰撞,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害。
1.1.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车辆伤害是企业厂内车辆在行驶、装卸等作业过程滑; 1)置;4) 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造成的伤害;(2)使用各种机动车辆,发生车辆伤害的因素较多,如果管理不善,将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3)车辆伤害一类危险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机动车辆本身的缺陷,也就是车况不好;二是道路(调车场、作业场地)状况不好,也就是路况不良;三是作业环境不良,比如夜间作业无照明或照明不好;四是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或作业规程;五是不当载人;六是违反劳动纪律,如酒后驾驶。
1.2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或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22年版)》使用指南
附件《工贸行业较大危急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22 版〕》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工贸行业企业班组和岗位人员使用《工贸行业较大危急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2022 版〕》〔安监总管四〔2022〕31 号文件附件,以下简称《手册》〕,自主开展岗位危急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确定和把握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较大危急因素。
企业在开展较大危急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时,应充分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立与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岗位清单制定工作,统一部署,整体推动。
对已经开展了危急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企业,可以将辨识评价工作与《手册》的使用有机结合,将《手册》中的内容融入到企业危急因素辨识与防范工作中。
二、术语和定义〔一〕较大危急因素。
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
〔二〕较大危急因素辨识与防范。
识别较大危急因素的位置及特性、可能导致事故后果以及确认其风险把握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三〕风险。
某一特定危急发生的可能性与其造成后果的严峻程度的结合。
三、手册猎取企业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进入“监管四司”子站,查询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急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力量行动打算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22〕31 号〕,按本企业所属行业下载相应《手册》;也可以其他方式猎取。
四、手册学习企业依据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确定时间和方式,在班组中统一组织《手册》的学习,班组长或安全员负责讲解,并结合岗位员工的自主学习,到达以下要求:1.确定《手册》与本班组岗位工作的适用性;2.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需娴熟把握《手册》中与本岗位的相关内容;3.学习中觉察的不清楚的问题须通过争辩和询问〔由上级供给帮助〕得到解决。
学习的时间长短和次数依据实际需要确定,以完成上述要求为准。
五、手册使用〔一〕现场比照。
企业统一部署,由班组安排具体时间,组织各岗位人员,持各自的《手册》,依据之前学习中初步确定的与本班组相关的各个条目内容,一一比照各自岗位的实际状况,包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本“场所/环节/部位”全部的设施设备、操作、作业环境等现状,确定:1.在实际中是否存在《手册》描述的各个“较大危急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的状况;2.争辩实际状况与《手册》内容的不同点,确定更多相像和相关的“较大危急因素”状况;3.本班组的“较大危急因素”已实行的安全措施与《手册》中相应的“主要防范措施”的不同点;在现场进展比照工作的时候,要准时、准确和细致地做好记录。
案例分析一:辨识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
案例分析一:辨识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一、按照GB6441事故类型:分为20类案例分析二、针对现场某事故,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按照类别分类:(先对事故进行类别的鉴定,然后制定安全对策措施)1、机械伤害:①本质安全技术:避免尖锐凸角,保证安全距离,控制物理量限值,采用安全电压;②限制机械应力,提高材料、物质安全性;③履行人机安全学原则(4点),平台位置、装置布置;④防止气动、液压系统,电气危害;⑤采用安全防护装置;⑤实现自动化、机械化;2、车辆伤害:①车辆安全要求:主动、被动安全性;②道路安全技术;③人员与车辆的检验;3、起重伤害:①十大安全装置;②起重作业“十不吊”;③起重设施检验维护;4、五类爆炸:①防爆电气设备;②六项防爆原则;③七项爆炸控制;(另有篇章专门总结)④阻火隔爆技术:工业阻火器、主动式、被动式隔爆装置、其他(单向阀、阻火阀、火星熄灭器)⑤防爆泄压技术:安全阀、爆破片、防爆门5、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中毒窒息、淹溺、灼烫、坍塌:个体防护6、触电:①直接接触防护:绝缘、屏护、间距;②间接接触防护:IT(保护接地)、TT、TN(保护接零)系统③直接兼间接防护:双重绝缘、安全电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④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电气线路;7、火灾:①九项防火原则:替、密、风、惰、材、控、蔓、抑、器②点火源控制:摩擦、撞击、静电、雷电、明火、电火花、绝热压缩、化学热、8、放炮、冒顶片帮、透水(煤矿专有,一般不考)案例分析三、火灾爆炸发生条件/三要素影响可燃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一、火灾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二、爆炸三要素:点火源、爆炸极限、相对密闭空间三、影响爆炸极限的五大因素:①温度:升高——极限变宽,上限变高、下限降低;②压力:0.1-2MPa:上限影响大;>2MPa,同时影响;压力升高,变宽,降低,变窄;窄到上下限重合,压力成为临界压力;③惰性介质:增加,变窄④爆炸容器:临界直径,最大灭火间距50mm⑤点火源:活化能量、加热面积、作用时间;四、混合气体爆炸极限(L)的计算:(牢记)L(混合)=100/(V1/L1)+ (V2/L2) V(其他在混合气中所占比例) L(气体爆炸极限)L(下)=100/4.76(N-1)+1 L(下)=100/4.76/4N+1 N(分子数)案例分析四、某装置/设备/生产过程/作业活动应有的安全附件/安全设备/应急装备一、起重机械的十大安全装置:①(四位1)位置限制调整装置:上升、运行、偏斜、缓冲;②(三风2)防风防爬装置:夹轨、铁鞋、锚定装置;③(三倾回3)防后倾、回转装置:单主梁安全钩、臂架防后倾、防回转;④(两限4、5)起重量限制、力矩限制;⑤(三防6、7、8)防坠安全器、导电滑线防护、防碰装置;⑥(两警9、10)登机信号警告按钮、危险电压报警器;二、锅炉八大安全附件:①(两阀1、2)安全阀、排污阀;②(三测3、4、5)温度计、液位计、压力表;③(四保6)超温保护装置、超压保护装置、高低水位保护装置、熄火保护装置;④(两其7、8)防爆门、自控装置三、压力容器六大附件:①(五泄1)安全泄压附件(5类)②(两阀2、3)减压阀、紧急切断阀;③(三测4、5、6)温度计、液位计、压力表;案例分析五、作业现场/生产活动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中毒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职业危害因素:4种3类1、4种: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工作场所、生产环境;2、3类:二、安全技术措施:案例分析六、装置/设备运行过程中某类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及如何防止一、锅炉事故:1、原因分析:①超压、超温、水位过低过高;②水质管理不善,水循环被破坏;③违章操作;2、预防措施:①加强锅炉设计、制造、安装、运行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监察;②加强锅炉检验,发现缺陷及时处理;③加强运行管理;二、锅炉结渣:1、原因分析:煤灰渣熔点低、燃烧设备设计不合理、运行操作不当;2、预防措施:①设计上控制炉膛燃烧热负荷,布置足够的受热面,控制出口温度,正确设置燃烧器,受热面管间距提升;②运行中避免超负荷运行,控制火焰中心位置,合理控制过量空气系数,减少漏风;③沸腾炉、层燃炉控制送煤量,均匀送煤;④发现结渣后及时清除;案例分析七、某应急预案(核心要素)的缺陷,应补充的内容一、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概况:单位概况、危险特性状况、紧急情况应急事件、适用范围、方针原则;2、事故预防:危险源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3、准备程序:机构、职责;应急资源;教育、培训、演习;互助协议;4、应急程序: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与紧急公告;通信;事态检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员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抢险与救灾;危险物质控制;5、现场恢复:宣布结束;撤离与交接;恢复正常状态;现场清理;受影响区域连续监测;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估;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案例分析八、应急演习计划中存在的不正确做法1、计划:目的、方式、时间、地点、日程安排、演练策划领导、工作小组构成、经费预算、保障措施;①梳理需求:确定目的、分析需求、确定范围;②明确任务:演练文件的编写、审定期限、物资器材准备期限、实施日期;③编制计划:计划文本④计划审批:2、准备:①成立演练组织机构②确定演练目标③情景事件设计④演练流程设计⑤技术保障方案设计⑥评估标准方法选择⑦编写演练方案文件⑧方案审批⑨落实各项保障工作⑩培训与预演3、实施:①演练前检查②演练前情况说明动员③演练启动④演练执行⑤演练结束意外中止⑥现场点评会4、评估总结:①评估②总体报告5、改进:①改进行动②跟踪检查与反馈;案例分析九、确定事故类别,起因物,致害物,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一、事故分级:2、GB6441事故分类20种;案例分析十、事故调查组组成、职责/事故性质认定、责任划分、处理意见1、组成原则:精简、效能2、组成:有关人民政府、安监部门、相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工会、人民检察院、有关专家;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主持事故调查工作;3、职责:①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②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③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④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⑤提交事故调查报告;4、组织:特大:国务院或授权有关部门组织;重大、较大、一般:省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未造成伤亡的一般:可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5、事故性质:①自然事故:非责任事故或不可抗拒事故;②责任事故: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6、处理建议:行政处分、纪律处分、行政处罚、追究刑事责任、追究民事责任;7、教训:①安全生产管理②安全生产投入③安全生产条件的薄弱环节、漏洞、隐患;8、整改措施:针对性、可操作性、普遍适用性、时效性;案例分析十一、事故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1、直接损失:3类10项:①人身伤亡支出:医疗护理、丧葬抚恤、补助救济、歇工工资;②善后处理:事务费用、现场抢救、现场清理、事故罚款赔偿;③财产损失:固定资产损失、流动资产损失;2、间接损失:6类:①停产、减产损失②工作损失③资源损失④处理环境污染损失⑤补充新职工培训⑥其他损失费用案例分析十二、事故报告的基本原则、上报事故程序/起草事故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要内容一、基本原则:二、上报程序:1、事故现场发现人立即上报单位负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现场主要危险、危害类型辨识与分析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潜在着机械伤害、火灾、爆炸、触电、烫伤、中毒、窒息、物体打击、坍塌、车辆伤害、噪声等。
对上述主要危险、危害辨识与分析如下:1、火灾、爆炸1)形成火灾的条件燃烧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三要素):存在可燃物、有引火源以及助燃物(一般是空气中的氧)。
可燃物的燃烧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就会引发火灾事故。
2)火灾的形成分析下面从火灾形成的三要素并结合该项目的特点来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存在的火灾危险:(1)可燃物根据该项目的特点,可燃物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润滑用润滑油;b、包装物品等其它可燃物。
(2)引火源根据该项目的特点,引火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电气线路短路等引发的火花、电气设备或电线电缆过热;b、违章使用电热或明火取暖设备、吸烟等;c、未设防雷设施、防雷设施安装不符合要求或失效,遭雷击产生火源。
造成火灾蔓延的原因,主要有:a、可燃物存放不合理——仓库没有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留出“五距”(堆垛到顶、灯、墙、柱和垛的距离),车间和仓库的通道和货位的布置不合理;b、建构筑物间的防火间距不够以及建构筑物耐火等级不够;c、引火源控制不当——对现场的电气线路、设备没有定期检查维护,因电气线路老化、短路等引起火灾;没有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和操作规程;进出内燃机车辆没有安装阻火帽;违章吸烟等;d、未及时发现和扑救初起火灾;e、缺乏必要的灭火设备或灭火设备取用不方便或失效等;f、扑救的措施不得当。
3)电气火灾在实际操作中,各个设备的进线电压及其变配电、整流等电器设施电压较高,必须设置完善的防触电、漏电等安全措施,如果安全防护措施不当、电器设施发生短路等故障,容易出现触电和电气火灾等事故。
发生电气火灾的原因有:生产中用电设施发生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绝缘不良和有外来火源等,都易引发电气火灾。
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填充物和覆盖层都具有可燃性,遇到高温或外界火源极容易被引燃,电缆一旦着火会很快蔓延,波及临近的电缆和电气设备使火灾扩大,并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二次火灾。
整个厂区配电电缆火灾的主要因素有:若电缆布线靠近高温物体,又缺乏有效的隔热措施,使电缆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容易产生老化,破坏电缆的绝缘,使电缆短路而导致火灾;电缆敷设不规范,布置不整齐,任意交叉,制作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不按规范要求,接触不良或封闭绝缘不良,电阻增大引起发热着火,或安装时电缆的曲率半径过小,使绝缘损坏造成短路;电缆选择不当、不匹配,或质量不良,发生超负荷、发热,使绝缘老化、绝缘强度降低,引起电缆相间或相对的击穿短路,或过电压使电缆击穿短路起火;该项目当电气元件、电气线路、浸油设施发生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绝缘不良和有外来火源等,都易引发电气火灾。
电缆的绝缘材料、填充物和覆盖层都具有可燃性,遇到高温或外界火源极容易被引燃,电缆一旦着火会很快蔓延,波及临近的电缆和电气设备使火灾扩大,4)其它引发火灾的原因分析(1)车间内可能还存在其它依然物,如:包装材料或者其它引火源易发生火灾;(2)未按规程或设计要求设置火灾报警系统;(3)报警系统发生故障,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准确报警;(4)灭火器材质量差,维护保养不善,未按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检验;(5)消防设施失修或消防水供水水压严重不足,且无自备水源和内部消防水泵。
5)压力容器、管道和特种设备爆炸⑴该项目采用的部分设备属于压力容器,如果容器的设计、制造存在隐患或超压超温运行,钢材或其它材质选型不当,有可能出现机械疲劳,有引发爆炸的危险。
⑵压力容器及其配套的安全阀、压力表等属于国家要求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压力容器没有定期申报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安全附件不全或失效、设备、管道严重腐蚀而降低耐压性能未及时发现,在发生工艺失常时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有引发压力容器爆炸。
⑶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如果因工艺失控造成超温,会引起设备、管道的材质因高温受损而降低耐压性能,或直接因操作失误、工艺失控造成超压而超过设备的耐压极限,有引发爆炸的危险。
⑷特种设备为没有生产资质的单位生产,没有定期申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带病运转性能降低而不能及时发现,有发生起重伤害、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的危险。
2、触电伤害1)该项目生产现场配置的电气设备、开关箱外壳若缺少触电保护接地,或保护接地线对地电阻超标,一旦出现漏电时,有使作业人员发生触电的危险。
管理不当、高温造成电线绝缘部分破损,在潮湿多雨的夏季易发生触电事故。
在下列情况下,都可能发生触电:(1)人体接触带电体,如裸露的导线、带电操作等;(2)人体接触发生故障(漏电)的电气设备,如绝缘破坏,接地故障等;(3)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不能按照电气工作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缺乏安全用电常识等原因。
2)该项目高低压电气设备,在以下情况下,可能发生触电:(1)开关柜五防功能不全引起误操作或无防护措施造成人员误入带电间隔,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2)人与电气设备带电部位安全距离不足,人体过分接近高低压带电设备,造成触电伤亡事故,必须确保最小安全净距或采取防止直接触电的安全措施,如绝缘、间距、屏护等。
(3)检修人员使用不符合的绝缘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品;检修时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检修结束人员未撤离,联系不周误送电;安全措施有误引起反送电,都有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
3)雷击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
3、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对人身的伤害,物体打击的危险和随机性普遍性较大,在作业场所,操作人员违规操作使物品或工具从高处坠落,有打击人体造成伤亡事故的发生,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因工具、零部件存放不当,维修现场混乱,违章蛮干,而发生工具、设备和其他物品的砸伤。
1)在原料的搬运、堆放、运输过程中会出现砸、打击、碰撞等物体打击伤害。
2)在设备的检修过程中,使用扳手等工具操作不当、拆下的零部件放置不当,都会遭受打击伤害。
3)现场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工件、物料堆放过高或不稳,都会造成堆放的物品倒塌,砸伤现场人员。
4)生产车间、货物装卸场地,因部件存放不当,如超重、超限、无序等,易发生碰、砸伤,在装卸过程出现的挤伤、撞击等。
5)生产过程中,如果工件固定不牢固,容易造成工件甩出,引发物体打击事故。
4、高处坠落按照有关标准,凡高度在基准面2m(含2m)以上的高处进行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发生的坠落伤害为高处坠落事故。
1)在室内外架空管道,等设备、设施上维修或作业时,无任何防护措施,操作不慎,也可能发生坠落。
2)维修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设备、设施和零部件上进行检修和维护保养,如果防护措施不当或没有安全防护措施,违章蛮干,工作时就易发生坠落事故。
5、机械伤害该项目中存在大切机、打磨机、桥切机、绳切机、手持电动工具、烘干机等机械设备,机械伤害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设备的安全附件、控制仪表、保护装置、联锁装置、制动装置等,若未定期检验,不能保证其可靠有效,极易发生机械伤害。
造成机械伤害的因素主要有:1)切割加工操作者没有穿戴合适的护发帽、工作服和护目镜,袖口、领带、头巾等物卷入旋转部件,使手、臂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绞伤。
在未停车情况下用手清除切屑、测量加工件、调整机床,造成手被运动部件撞伤。
被甩出的碎石打伤、划伤;工件、刀具没有夹紧,车床开动后,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
2)打磨加工由于砂轮破裂、有损伤或裂纹,砂轮选择不当,砂轮不平衡,安装不当,磨削用量选择不当,缺乏及时修整及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砂轮破裂。
在砂轮运转时,调整机床、紧固工件或测量工件,可与高速旋转的砂轮或磨床的其它运动部件相接触而造成伤、碰伤;磨削时磨屑飞入眼内。
工件夹固不牢,造成工件飞出;砂轮主轴直径不正确或主轴螺纹不合适,当主轴旋转时螺母松开,使砂轮松脱。
工件中心架调整不适当或未备中心架;用砂轮侧面磨削工件;工件趋近砂轮太快,与砂轮碰撞而产生反弹;轴承表面过度磨损。
砂轮卡盘尺寸不符,直径不相等或产生间隙;运动部件没有防护罩,或开口角度过大,工件托架与砂轮间距太大。
砂轮磨损超过规定要求仍继续使用;防护门不按要求关闭;控制开关离操作者太远,不便于操作;使用错误的磨具,用砂轮锯片代替砂轮盘;衣服缠在旋转的主轴上。
3)钻削加工操作者违规戴手套操作,导致手臂卷入主轴;或者穿着不合适,旋转的主轴、钻头夹具、钻头卷住操作者的衣服。
由排屑螺旋槽排出的带状切屑,随钻头一起旋转,易割伤操作者的手;或者工件装夹不牢,钻头过钝、修磨角度不良,手触到钻头或用手清除长钻屑。
4)其他过程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不按要求配备和使用。
生产场所照明光线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地杂乱,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没有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使某些安全装置和保险装置失灵。
设备布局不合理、照明不足或有刺眼的灯光,不利于操作者观察切削过程而产生误操作而导致伤害事故。
作业场所卫生条件差,地面油污、工件和切屑堆放不当、未及时清理,不仅妨碍操作者正常操作,而且容易使人滑倒或砸伤、割伤。
造成机械事故的原因主要有:(1)原因概述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这三个方面。
(2)直接原因机械的不安全状态a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无防护。
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者护栏损坏,设备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噪声大,无限位装置等。
■防护不当。
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安全距离不够,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
b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工件上有锋利的毛刺,毛边,设备上有锋利的倒棱等。
■轻度不够。
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等。
■设备带“病”运转。
■维修、调整不良,设备失修,保养不当,设备失灵,未加润滑油等。
c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如防护服、手套、呼吸器官用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缺少或有缺陷。
d生产场地环境不良■照明光线不良。
包括照度不足,作业场所烟雾烟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有眩光等。
■通风不良。
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等。
■作业场所狭窄。
■作业场地杂乱。
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e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交叉作业过多。
f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g地面滑。
地面有泥水或其他液体,有冰雪,地面有易滑物如圆柱形管子、料头、滚珠等。
h储存方法不安全。
物品、物件、材料等堆放过高、不稳等。
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a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包括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操作错误(如按错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的操作方向相反);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械超速运转;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模;违章驾驶机动车;工件、刀具紧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