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损伤磁共振诊断

合集下载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和关节镜检查的对比研究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和关节镜检查的对比研究
表 1 膝 关 节 MRI影 像 与 关 节 镜 检 结 果 对 照
Poi .2 rv w 03 开放式常导磁共振设备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e 膝 关节处于 自 然伸直位 , 先行常规横轴位、 冠状位扫描, 再行斜 矢状面扫描, 使用通过股骨髁间窝的横断面图像为定位像 , 如怀疑 A L撕裂且矢状位 4 m层厚显示不清, C m 加做矢状 位薄扫, 层厚 1 m。 ~2 m
11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资料 收集 20 年 7 . 08 月至 21 年 4 01 月前交叉 韧
带损伤患者 3 O例, 其中男 2 例, 5例; 5 女 年龄 4 2 平 ~7 岁,
均 3 岁。 4 交通伤 1 例 , 8 撞击伤 8 运动伤 2 扭伤 2 例, 例, 例; 损伤后 2 ~2 接受 MR 检查。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 h 1 d I
前交叉韧带( t i rc t la etA L 作为膝关 a e o cui e i m n , C ) n rr a g 节内非常重要的韧带, 对膝关节的稳定和活动起着重要的作
A L, C 对于部分损伤用探针探查以免漏诊, 并检查合并损伤,
同时处理其他韧带及半月板损伤, 详细记录手术情况。 13 . MR 影像提示 韧带中断、 I 不连续, 断端明显移位, 各序 列均未见到韧带时诊断完全断裂。 韧带内见异常信号, 韧带局
用, 膝关节外伤时容易损伤。临床往往通过前抽屉试验和
L cm n a a 试验来诊断, h 但急性期 由于膝关节肿痛明显、 周围 肌肉保护性痉挛, 往往不能进行加重膝关节疼痛的检查, 查 体结果也不理想。MR 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对肌肉、 I 肌
部或弥漫性增粗、 肿胀, 边缘显示不清或韧带变细, 但连续性

前交叉韧带损伤磁共振成像诊断指标

前交叉韧带损伤磁共振成像诊断指标
伤伴 膝关 节外 侧部 包括腓侧副韧带和( 或) 外侧半月板 、 骨 软
关节处于伸直状态 。当膝关 节屈 曲时 , A C L在 MR I 图像 中可 表现较为松弛的状态。 虽然正常的 A C L 在各个序列 中均表现 为低信号 , 但在老年的患者 中, 由于 A C L的退 变 , 可在韧带 内 出现 中等 的信号 区。正常的髌下滑膜襞位 于 A C L的前方 , 在 MR I 上呈低信号 ,不要误认为 A C L ,其出现率一般为 2 0 %一
2 结 果
功能性不稳和早期 的退行性改变。通过对 3 5 例A C L损 伤的 各种 MR I 征 象进 行总结 , 有待 提高 磁共 振成像 ( MR I ) 诊 断
A C L损伤的准确性 。
1 资料 与方 法
3 5例随访关节镜 A C L连续性 中断者 9例 ; A C L扭 曲, 呈 波浪状改变者 5 例 ,虽然 MR I 上韧带的连续性未见 中断 , 但 在关节镜下 , 用 探子探查 时, 可见纤维 已完全断裂 ; A C L内形
克服呼吸运动伪影对腹部 S WI 图像 的影响等是需要解 决的
技术问题。随着腹部 S WI 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成熟 . 可 以更高
[ 5 ]L e e B C , V o K D, K i d o D K , e t 1 a .M R h i g h — r e s o l u t i o n b l o o d o x y -
关节镜下 可见 A C L完全撕裂 , M R I 间接征象表现如下 : 1 4例 A C L和胫 骨平台的夹角< 4 5 。 ; 1 2例 A C L和 B l u me n s e a t
有病例均经关 节镜手术证实 。另选择 3 0例因膝关 节其 他病 变经关节镜证实 A C L正常者作对照 ,其 中男性 1 9例 .女. { 生 1 1 例, 年龄 1 2 — 6 5岁 。 病变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病 、 髌骨软化 、 半月板损伤 . 滑膜炎等 。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对比分析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对比分析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比较MRI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意义,对治疗提供具有重要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膝关节损伤的患者127例,年龄在15-65岁之间,平均 37 岁。

对筛选的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关节常规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主要诊断标准,结合临床检查运用MRI诊断,对比两者检查的准确性及灵敏性等诊断结论,结果:运用MRI检查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MRI运用到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建议推广运用到临床中。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对比分析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创伤,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维护关节稳定重要支撑,损伤后会导致一些列病变,传统上检查及治疗首选关节镜进行诊断与治疗关节镜也成为首选的临床手段,但是关节镜的检查属于有创的检查,而MRI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无创性检查的优势也为广大患者和临床所认可。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筛选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膝关节损伤患者127例,其中男 80例,女40例,年龄15-65岁,平均37 岁。

诊断标准包括:有外伤史,有膝关节疼痛、肿胀、跛行、弹响或膝关节不稳定的临床表现;临床查体:浮髌试验,内外侧关节间隙压痛试验,过伸及过屈试验,研磨试验,McMurray 试验,前抽屉试验,Lachman 试验,后抽屉试验,轴移试验,股四头肌是否萎缩,患者具有上述至少 1 项阳性体征;排除其他非关节损伤的了症状;1.2 方法:1.2.1采用进口开放式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正交头部线圈。

行常规 SE T1WI序列:TR 440 ms,TE 21 ms;FSE STIR 序列:TR 3500 ms,TE 98.2 ms,TI 85,激励 3-4 次,FOV 为20 × 20,矩阵 256 × 160,回波链 10,接收带宽 8.93Hz,层厚 5 mm,层距 1 mm,进行常规膝关节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先冠状位后矢状位扫描,如有需要可加扫轴位及斜位。

膝关节韧带的MRI表现,一篇总结到位!

膝关节韧带的MRI表现,一篇总结到位!

膝关节韧带的MRI表现,一篇总结到位!膝关节韧带包括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内侧副韧带(MCL)、外侧副韧带(LCL)、囊韧带、板股韧带、髌支持带、横韧带等,其中最易损伤的是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

今天来分享膝关节韧带正常和损伤后的 MRI 表现,记得收藏~(图片点击后可放大查看)正常前交叉韧带的 MRI 表现ACL 包括两束纤维:前内束(AMB)和后外束(PLB)。

由于两束间或旁边有脂肪组织镶嵌,在容积效应影响下,ACL 的MRI 信号不匀并高于其他韧带。

膝关节屈曲状态下,较长的 AMB 绷紧,较短的 PLB 松弛;膝关节伸直状态下,AMB 松弛,PLB 绷紧。

矢状位 T1W1 MRI 成像,冠状位 T1W1 MRI 成像前交叉韧带损伤的 MRI 表现当膝关节部分屈曲,胫骨过度外旋或者膝关节完全伸直,胫骨过度内旋时,胫骨直接前移而损伤 ACL。

ACL 损伤部位韧带中段最常见,其次是股骨髁附着点,胫骨附着点少见。

正常ACL 呈索带状低信号结构,边缘平直光整。

ACL 损伤的MRI 信号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及时间。

完全撕裂:特点是 ACL 连续性中断,韧带的断端可有或无移位或缩。

由于完全性撕裂伴发出血水肿,韧带周围紊乱结构常常掩盖 ACL 影像。

完全性撕裂伴发其他结构损伤(如胫骨附着点的撕脱骨折、MCL 撕裂和半月板撕裂等)的机率显著高于部分性撕裂。

左图:矢状面T1W1像,前交叉韧带区呈现出紊乱的中低信号结构,ACL显示不清。

右图:矢状面T2W1像,上述低信号紊乱结构变为不规则的高信号,其内见ACL连续性中断,前交叉区可见不规则的低信号ACL碎片。

部分撕裂:ACL 部分撕裂 MRI 征象不如完全撕裂典型。

由于 ACL 内或周围出血水胂,MRI 表现为 ACL 全段或局部信号升高、增粗和边缘模糊,韧带周围出现大片水肿、出血或疤痕形成,关节囊积液。

部分ACL 撕裂多伴有韧带松弛现象,原本平直形态变弯曲,可向前拱起或呈现波浪状。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

【医学科普】膝关节各种韧带损伤的MRI表现一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MRI分为三级•Ⅰ级损伤即早期退变或变性•Ⅱ级损伤即严重变性,是Ⅰ级损伤的继续•Ⅲ级损伤即撕裂(Menisci Tear)斜行撕裂、水平撕裂、垂直撕裂、放射状撕裂、纵形撕裂、桶柄状撕裂(BuckethandleTear)、复杂撕裂、半月板关节囊分离盘状半月板(Discoid Meniscus)MRI-sag: 5mm层厚扫描时有3个或以上层面显示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形成蝴蝶结样改变Cor-半月板最窄处宽度大于14-15mm,外侧缘高于对侧2mm以上二交叉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正常ACL起于髁间嵴前区,向上后外止于股骨外髁内侧面;PCL起于髁间后区,向上前内,止于股骨内髁外侧面,下图是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表现。

•前交叉韧带损伤有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MRI上区分部分和完全撕裂困难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直接征象为•前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前交叉韧带扭曲呈波浪状•前交叉韧带内形成假瘤,在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并且见不到完整的纤维束•T2WI上前交叉韧带内呈现弥漫性高信号后交叉韧带断裂的征象•后交叉韧带连续性中断,残余的韧带退缩、扭曲•MRI上未显示后交叉韧带•在T1WI、T2WI上呈不规则的高信号•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有撕脱的骨碎片和后交叉韧带相连而韧带的连续性未见中断三侧副韧带损伤正常解剖•内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内侧收肌结节之下,止于胫骨的内侧,相当于胫骨粗隆水平,长度约 11cm,宽度约1.5cm•外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外上髁上方,止于腓骨头下方,呈一个圆索条状结构,长约5-7cm影像学表现•MRI上正常副韧带在任何序列均为低信号•检查多采用冠状面和横轴面检查•侧副韧带损伤MRI上表现为韧带内长T2高信号•完全断裂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或韧带增粗、肿胀、韧带内弥漫性高信号四髌骨韧带损伤正常解剖•为股四头肌的延续部•是全身最强大的韧带之一•位于膝关节囊的正前方•起自髌尖及其后方的粗面,向下止于胫骨粗隆,长约8cm影像学表现•MRI上任何序列均表现为低信号•矢状面和横轴面显示好•部分撕裂时MRI上表现为韧带内高信号•完全撕裂时表现为韧带断裂,髌骨上移,韧带呈波浪状改变五股四头肌腱来源:骨今中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低场磁共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临床诊断价值

低场磁共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临床诊断价值
4 例经关节镜证实撕裂部位位于前交叉韧带 中部 。
1材料与方法
1 . 1一 般资料 收集我 院2 0 0 8 年3 月至2 0 1 3 年3 月7 2 例经膝关 节镜确诊为膝 关节前
交叉韧带撕裂患者 ,其中左侧3 8 例,右侧3 4 例,男5 l 例,女2 l 例 ,年
龄l 8 ~5 6 岁 ,平均年龄4 2 岁。 1 . 2磁共振设 备扫描机成像方法 应用东软s u p e r o p e n 0 . 2 3 低场磁 共振扫描成像 系统 ,采用多通道 相 控 阵 线圈 进行 扫描 。取 患者 仰 卧位 ,足先 进 ,膝 关节 中心置 于线 圈 中心 ,向外旋转 1 5 。 ,膝关节两 侧加软垫 加固。行包括 矢状 位 ,冠状 位及 横断位 的T 。 WI 及T WI 的常规磁共 振扫描 。层厚 :0 . 5 c m,间 隔 : O . 1 c m。矩 阵2 5 6 × 2 5 6 ,视野2 0 0 ,平均次数2 次。T WI :T R 4 0 0 m s ,
【 3 】 孙晓燕, 张美芳, 马小萍, 等. 住院患者发生带状疱疹8 7 例临床分
析[ J ] . 中 国皮肤性 病学 杂志 , 2 0 1 2 , 8 7 0) : 4 1 2 - 4 2 2 .
低场磁共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 裂的临床诊断价值
张 宝春
(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吉林 四平 1 3 6 0 0 1 ) 【 摘要】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对膝 关节前交叉韧带撕 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 2 例经膝关节镜确诊的膝关节前 交叉韧带撕 裂
均发现前交叉韧带的连续性中断,均伴有软骨下骨挫伤及周围组织的
水 肿。发现准确 的诊 断前交叉韧带撕裂 应在矢状位 ,冠状位 及横断位

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 -回复

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 -回复

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回复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于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前交叉韧带损伤。

这种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往往导致疼痛、不稳定和功能障碍。

通过使用这个诊断模板,医生可以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步检查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结果,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第一步: 病史采集在这一步骤中,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有关症状的信息。

他们可能会问患者是否有:- 扭伤或撞击膝部的历史。

- 痛点和疼痛的特点,例如疼痛程度、位置和放射范围。

- 关节肿胀、感觉不稳定或坠落的情况。

第二步: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体格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疼痛区域。

在这一步骤中,医生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膝关节的外观,包括红肿和瘀伤。

- 膝关节的移动范围,以检查是否有受限或疼痛。

- 应力测试,通过施加压力或拉伸来评估韧带稳定性。

- Lachman试验,用来评估前交叉韧带的完整性。

医生会向患者的屈膝90度,并移动下腿向前,在这个动作中,医生会观察膝关节的前后位移。

第三步: 影像学评估在这一步中,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特定的影像检查,以进一步评估膝关节的结构和韧带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影像学技术:- X射线,用来排除骨折或其他骨骼异常。

- MRI (磁共振成像),可以清楚地显示韧带的损伤程度。

根据以上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医生可以逐步寻找骨科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鉴别诊断:1. 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 内侧副韧带损伤- 外侧副韧带损伤- 后交叉韧带损伤2. 其他骨骼损伤:- 骨折- 骨裂- 骨软骨疾病3. 软组织损伤:- 半月板损伤- 关节滑膜损伤4. 其他疾病:- 关节炎- 韧带病变- 痛风在做出最终诊断之前,医生可能还需要结合临床病例,以及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一步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

总结: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是一种帮助医生逐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结构化方法。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检查与诊断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检查与诊断
戚跃 勇 , 邹利光 , 马琼英 , 舒通胜 , 周 宇
( 第 三军 医大学新桥医 院 放射科 , 重庆 , 4 0 0 0 3 7 )
摘 要 :目的 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 AC L ) 损伤 的 MRI 检查方法与诊断。方法 采用膝关节伸直位 、 微屈位和屈曲位 膝关节
斜矢状 位快速 自旋 回波序列 , 对3 6例疑有膝关节 A C L损伤患者进行 MRI 扫描 , 分析其显示效果及 MRI 表现。结果
A B ! 汀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o p t i mi z e t h e MRI t e c h n i q u e t o d i s p l a y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e n t
AC L i n v e r t i c a l ,i n c l i n e d s a g i t t a l v i e w a n d s a g i t t a l v i e w o f b e n d i n g p o s i t i o n i s 5 5 . 6% ,8 3 . 3 3 %, 9 2 . 0% .Co n c l u s i o n S a g i t t a l v i e w o f b e n d i n g os p i t i o n i s t h e b e s t p l a n e f o r s h o wi n g ACL t e a r i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前交叉 韧带损伤在斜矢状面伸直位 、 微屈位和屈曲位显示率分别为 5 5 . 6 0 %、 8 3 . 3 3 %、 9 2 . O %, 微 屈位和屈曲位 2 者之间无统 计学差异 ( P>0 . 0 5 ) , 但2 者均明显高于斜矢状面伸直位( P <0 . O 1 ) 。结论

高场磁共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高场磁共振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物 , 圆形或 卵圆形 , 质地坚韧 。 本组 3例
肿瘤均为低 回声 , 肿瘤 内均有血流信号 , 后方 回声均 增强 ,1 例为血流信号丰富 , 2例可见瘤体与神经相连 , 神经鞘膜瘤易
发生囊性变性及出血 . 肿块内部常出现液性 无回声区 , 可作 为神经鞘膜瘤声像图表现的特征之- -[ 。
『 4 ] 李镇超 , 荣德.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对肢 体局部肿物定性 诊断 的应用研究 冲 国超声 医学杂志 . 2 0 1 0 , 2 6 ( 9 ) : 1 1 2 6 — 1 1 2 8 .
5 ] 俞清 . 袁锦芳 , 齐清 , 等. 超声 对颈部 神经鞘 瘤诊 断及鉴别诊断 的价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2 0 0 3 . 1 9 ( 1 ) : 2 7 — 2 8 . 6 ] 吴在德 , 吴肇汉. 外科学 . 6 版.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3 :
影, C D F I 显示其 内无血流信号 。 2 . 2 . 5 腱鞘囊肿 : 发生于手 、 腕 和足部 的肌腱周 围和关 节 , 腱
鞘囊肿 常突 出于表面 , 位置 固定 , 质硬如石头 。 声像为位于肌
腱旁呈圆形或椭圆形无 回声区 , 边界清 , 壁光滑 , 后方 回声增
强. C D F I 显示其 内无血流信号。 2 . 2 . 6 坐骨结节滑液囊肿 : 声像 网特征为位于 坐骨结节 处椭 圆形无 回声肿块 ,特征为 内可见 网状或蜂窝状强 回声分 隔 ,
3 讨 论
体表 肿块可起 源于皮肤 、 皮肤 附件 及皮下组 织等[ 6 ] ,由
于超 声检查操作 简便易行 ,对浅表软组 织具有特殊 的分辨
力, 可根据肿物 的形态 、 回声 、 位置等鉴别肿物 的性 质 , 使其

肌肉损伤和韧带损伤常用检查方法 -回复

肌肉损伤和韧带损伤常用检查方法 -回复

肌肉损伤和韧带损伤常用检查方法-回复肌肉损伤和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运动伤害,对于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来说,这是一种常见但令人不愉快的情况。

鉴于肌肉损伤和韧带损伤的复杂性,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幸运的是,现代医学技术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而准确地确定肌肉和韧带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常用的肌肉损伤和韧带损伤检查方法。

肌肉损伤的检查方法:1. 身体检查:在怀疑肌肉损伤的情况下,医生通常会首先进行身体检查。

这包括检查受伤区域的外观,触摸受伤处以评估疼痛程度和肌肉紧张度。

医生还可能要求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以检查受伤处的运动范围。

2. X光检查:X光检查在评估肌肉损伤时可能是必要的。

尽管肌肉损伤在X光图像上通常不可见,但它可以用于排除骨骼损伤的可能性,如骨折和骨裂。

3.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常用于肌肉损伤评估的高级成像技术。

它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详细的图像,可以准确显示软组织损伤的位置和程度。

MRI对于评估肌肉拉伤、撕裂和炎症非常有用,并且可以提供医生需要的关键信息来制定治疗计划。

4.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在肌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也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通过使用高频声波,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肌肉和其他软组织的详细图像。

它可以帮助医生识别肌肉损伤的类型(例如肌肉撕裂或肌腱炎)并评估损伤的严重程度。

5. 眼部检查:肌肉损伤可能会导致眼部损伤,特别是在脸部受伤的情况下。

因此,在评估肌肉损伤时,医生也可能要进行眼部检查以确定眼部是否受到损伤。

韧带损伤的检查方法:1. Lachman试验:Lachman试验是评估前交叉韧带损伤最常用的测试之一。

这个测试通常由医生进行,在患者平躺时,医生会固定大腿骨并尝试前后推动小腿骨。

如果韧带损伤,会出现异常的前后位移。

2. 前抽屈试验:前抽屈试验用于评估膝盖外侧韧带损伤,如外侧副韧带损伤(LCL)。

医生会屈曲膝盖,并在同时用手抓住膝盖外侧,用另一只手向内推动小腿骨。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成像方法及诊断分析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成像方法及诊断分析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成像方法及诊断分析目的分析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怀疑有膝关节损伤并行MRI诊断患者110例。

结果关节镜证实有ACL损伤78例,病程高于无ACL损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效果高于临床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误诊0级损伤2例、漏诊4例Ⅰ级损伤;连续中断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走形异常,再次为萎缩细小,最次为消失;连续中断敏感度最高,走形异常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最高。

结论MRI诊断ACL损伤效用较高,但单一影响特征诊断符合率低,应多应用几种成像技术,从多个角度成像,以期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标签:膝关节;前交叉韧带;MRI;关节镜膝关节是人体关节面最大、构造面最复杂的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键,一旦发生损失,极易引起功能障碍,若未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治,极易引起后遗症,可影响患者生活、劳动能力,损害患者生命质量,近年来创伤发病率显著上升,膝关节损伤也随之增多。

膝關节前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内,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控制关节运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CL损伤发生率较高,膝关节损伤合并率高达70%,女性多于男性[1]。

ACL伤情可轻可重,还因常伴有其他关节内损伤,可引起关节不稳,久治不愈者,可能发生膝骨关节炎等症,患者生命质量受损,确切诊断、早期处理、全面修复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2]。

但因膝关节损伤患者常因肿胀、疼痛等原因,无法开展临床诊断,术前诊断困难,急性ACL 损伤明确诊断率,影响后续治疗。

MRI是诊断急性ACL的主要方法,具有高软组织对比、无创、无痛、多轴面与多切面等优点,可获取较丰富的影像学信息,以评估伤情。

本次研究试探讨MRI在ACL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合理的成像方法,总结诊断经验。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怀疑有膝关节损伤并行MRI诊断患者110例,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18~58岁、平均(35.8±5.4)岁,左膝57例、右膝53例。

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

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

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前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内的重要稳定结构,损伤后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和功能障碍。

以下是一个鉴别诊断模板,用于帮助医生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进行鉴别诊断:1. 病史采集:- 询问膝关节受伤的机制,如是否有扭转、过度伸展或直接撞击等。

- 了解膝关节的症状,如疼痛、肿胀、关节不稳、活动受限等。

- 询问是否有膝关节手术史或其他膝关节疾病。

2. 体格检查:- 观察膝关节的肿胀、瘀斑和畸形。

- 检查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包括屈伸和旋转。

- 进行抽屉试验、Lachman 试验和轴移试验等特殊检查,以评估前交叉韧带的稳定性。

3. 辅助检查:- 膝关节 X 线检查:排除膝关节骨折和其他骨性异常。

-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关于韧带完整性和损伤程度的信息。

4. 鉴别诊断:- 半月板损伤:也可引起膝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但抽屉试验和 Lachman 试验通常为阴性。

- 髌骨脱位:常有膝关节外伤史,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髌骨恐惧试验阳性。

- 关节内游离体:可出现膝关节交锁症状,但抽屉试验和 Lachman 试验通常为阴性。

- 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X 线检查可发现骨质增生和关节间隙狭窄。

5. 诊断标准:-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 MRI 检查结果。

- 抽屉试验、Lachman 试验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 MRI 检查可显示前交叉韧带的形态和信号异常,有助于明确诊断。

请注意,以上鉴别诊断模板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

如果你怀疑自己有前交叉韧带损伤,请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也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多见于运动损伤,致伤原因可以分为接触性损伤和⾮接触性损伤。

接触性损伤是膝关节来⾃各个⽅向的外⼒的撞击,如⾜球或橄榄球运动中的冲撞受伤;⾮接触性损伤是膝关节突然扭转受伤,如篮球运动中跳起落地不稳受伤。

本⽂主要对ACL损伤的症状表现及常见查体与诊断⽅法进⾏介绍。

症状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检查诊断应从病史开始。

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受到强⼒的扭转或撞击,有时患者会诉受伤时关节内有“砰”的⼀响,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不是韧带损伤的特有症状,需进⼀步体检。

前交叉韧带慢性损伤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反复错动,尤其表现在需要膝关节扭转的运动中。

患者就诊时的主诉即为体育运动中的反复扭伤和不稳定。

体格检查膝关节稳定性检查的结果是因医⽣的经验不同⽽有不同,对试验检查的熟练程度可以影响到检查结果。

由于膝关节急性损伤后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前抽屉试验和轴移试验患者可能⽆法配合,Lachman试验也需要⼿法轻柔,避免疼痛导致肌⾁紧张⽽影响检查结果。

(1)Lachman试验:Lachman试验患者仰卧位,被检查肢体位于检查者侧,屈膝15°~30°,⼀⼿⾃外侧紧握固定股⾻,另⼀⼿拇指握住胫⾻上端前⾯内侧关节缘,其余四指在膝后施加向前的提升⼒,这是拇指感觉胫⾻相对于股⾻的前移。

(2)前抽屉试验:患者仰卧位,下肢屈膝90°,屈髋45°,⾜放在检查台上,检查者坐于⾜上。

双⼿拇指放在膝前象眼处,其余四指放在膝后。

向前施⼒牵拉胫⾻,两拇指感受胫⾻两侧平台向前的相对于股⾻的移位。

需与对侧相⽐较。

在进⾏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检查时应注意韧带终末点的情况。

韧带完整时,胫⾻⼏乎没有移位,同时可以感觉到坚硬的终末点。

前交叉韧带损伤时,胫⾻移位明显,终末点有松软感。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评估指南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评估指南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评估指南概述本文档旨在为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评估提供指南和建议。

前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中重要的稳定结构,损伤可导致膝关节功能受限。

评估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准确性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评估步骤评估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应包括以下步骤:1.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损伤发生的方式、时间、症状的持续时间等信息。

2. 身体检查:通过对患者进行物理检查来评估前后交叉韧带的功能和稳定性。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前后抽髓试验、Lachman试验、滑台试验等。

3.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磁共振成像(MRI)、X射线和超声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详细信息和程度评估。

4.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确认。

评估指标评估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时应考虑以下指标:1. 前后抽髓试验:通过比较前后抽髓的位移和感觉来评估前后交叉韧带的稳定性。

2. Lachman试验:通过前抽髓的位移来评估前后交叉韧带的稳定性。

3. 滑台试验:通过对膝关节进行前后滑动来评估前后交叉韧带的稳定性。

4. 影像学结果:根据MRI、X射线和超声检查结果,评估前后交叉韧带的损伤程度和类型。

治疗和预后根据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1. 保守治疗:对轻微的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等。

2. 手术治疗:对严重的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3. 预后评估: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和预测。

结论准确评估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本指南提供了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评估的步骤和指标,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然而,临床医生在评估过程中仍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和决策。

前交叉韧带断裂MR诊断

前交叉韧带断裂MR诊断
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术后改变,如上述。
பைடு நூலகம்
患者:男, 28岁,右 膝外伤。
右膝关节平扫
右膝关节髌上囊、关节腔内见斑片状长T1长T2 信号。PD压脂像,前交叉韧带正常形态消失,前下 部近似水平状改变,且呈稍高信号。
1.右膝关节积液。 2.考虑前交叉韧带断裂。
术后
右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改变,右膝关节软组 织肿胀,髌上囊、关节腔内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 股骨外侧及胫骨内侧可见韧带重建隧道,重建韧带 形态正常,未见明确异常信号影。内侧半月板后角 损伤清除并成形术后改变,余所见大致同前片。
在冠状位MRI,ACL也常清晰显示,尤其 在髁间窝顶的部分。
在横断面MRI,ACL位于髁间窝上部外侧, 呈椭圆形低信号,在从髁间窝向胫骨止点的 移行过程中,由椭圆形逐渐变成马蹄形。
数字几代表的是前交叉韧带??
矢状位

数字几代表的是前交叉韧带??
横断位


数字几代表的是前交叉韧带??
冠状位

矢状位:12.前交叉韧带 13.后交叉韧带 横断位:11.后交叉韧带 15.前交叉韧带 冠状位:21.前交叉韧带 22.后交叉韧带
1.考虑左股骨下端外侧、左胫骨近端、左腓骨近端 骨质挫伤,其中胫骨近端骨质多发骨折。周围软组 织肿胀。 2.考虑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
患者:女, 14岁,左膝 外伤疼痛1 天。
答案
1.考虑左侧胫骨近端外侧、左侧股骨远端外 侧骨挫伤。 2.考虑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 3.左膝关节积液。
患者: 女,右 膝疼痛2 年余
前交叉韧带断裂MR诊断
继发征象:
1.后交叉韧带成角:PCL夹角小于105°时提 示ACL损伤。表现为后交叉韧带走形异常, 上部呈锐角,形似问号。 2.胫骨前移:胫骨前移大于7mm时提示ACL 损伤。测量一般在股骨外侧髁的正中矢状面 上进行。

3.0T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诊断及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3.0T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诊断及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3.0T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诊断及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1. 简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重要的韧带。

正常情况下,前交叉韧带处于紧张状态保持关节的稳定性,一旦韧带发生损伤,将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

因此,准确诊断及及时治疗该损伤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一种无创、非放射性的影像技术,已成为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手段。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推出3.0T磁共振成像技术,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高的灵敏度和更短的扫描时间,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3.0T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诊断及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2. 3.0T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交叉韧带断裂的诊断中的应用2.1 影像特点前交叉韧带断裂是MRI常见的韧带损伤之一,其主要特点为造影剂充盈度低、信号混杂、部位局限等。

3.0T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优化影像特点,提高其成像质量。

具体表现如下:(1)清晰度高:由于其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可以使损伤更清晰地显示。

(2)空间分辨率高:可以显示髌骨上的前交叉韧带,降低了误诊率。

(3)分辨率高,呈现出更准确、更直观的断裂形态。

(4)可以发现微小的韧带损伤,甚至可以检测到韧带新生血管的存在。

2.2 诊断准确性对于前交叉韧带断裂的诊断,在医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目前,MRI已成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黄金标准,但是,MRI的基于结构的诊断存在局限性。

3.0T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诊断中可较准确地显示前交叉韧带的断裂情况,能够发现韧带纤维长轴方向的微小损伤。

更重要的是它可给出新准确的多平面成像、有更高的影像质量和更高的分辨率,准确性更高。

3. 3.0T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对于术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康复患者,肌肉骨骼结构和神经系统的改变可导致范围和功能限制。

针对此情况,3.0T磁共振成像技术还可用于监测康复过程中的改变和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骨前移位:胫骨后缘皮质垂直线位于股骨外侧髁后缘 皮质垂直线的前方以上 。
后交叉韧带()角:向后弓形态改变,韧带近端部 分与远段部分所形成的夹角接近度。
外侧半月板后角裸露 征:矢状面上,外侧 半月板后角后缘垂直 线位于胫骨后缘皮质 垂直线的后方。
间接征象
• 股骨外侧髁凹陷征(征):股骨外侧髁凹 陷加深加大或局部骨挫伤改变 。
• 基本形态存在,但是不连续 。 • 走行异常:矢状面上,纤维不能平行于线
(股骨髁间窝皮质线)。 • 水肿增粗:增粗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宽 ,
并伴随信号增高。
形态消失,并可见不均匀高信号影填充股骨髁间凹。
术中所见股骨髁间窝空虚,韧带形态消失,可见。
பைடு நூலகம்
形态弥漫性增粗,且不连续,局部信号增高。
膝关节镜示存在,并可见的残端。
侧束、前内侧束及中间束,认为其中任何 一个撕裂都可称为部分撕裂。 • .以纤维撕裂的百分比来定义部分撕裂, 其包括撕裂韧带直径的或。 • 撕裂范围小于为部分撕裂。
部分撕裂
• 临床意义:完全撕裂的患者需要进行韧带 重建手术,而对于部分撕裂的患者可以进 行保守治疗,并且通过逐步的康复训练恢 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
• 前内侧束():起自股骨附着处前上部分,然后呈扇形向 远侧散开后插入胫骨平台髁间隆起前方的前内侧面;膝关 节弯曲-处于拉伸状态;膝关节伸直-处于松弛状态;其 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前移。
• 后外侧束():起自股骨附着处的后下部分,插入胫骨平 台髁间隆起前方的后外侧面;膝关节弯曲-处于松弛状态; 膝关节伸直-处于拉伸状态;其主要作用是在膝关节伸直 时限制其旋转。
损伤后评估
• 临床评估:由于损伤通常发生于非接触性 外伤中,因此患者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病 史;体格检查中诊断损伤的主要是试验、 抽屉试验和旋转试验。
• 影像检查:磁共振成像(),由于多平面 成像及良好软组织分辨率,成为理想的评 估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成像基础
• 正常,因其氢原子被固定在多肽形成的致 密网架上,故其在任何序列上均为低信号。
间接征象
• 胫骨前移位:股骨外侧髁中部矢状面上,胫骨后 缘皮质垂直线位于股骨外侧髁后缘皮质垂直线的 前方以上 。
• 外侧半月板后角裸露征:矢状面上,外侧半月板 后角后缘垂直线位于胫骨后缘皮质垂直线的后方 。
• 后交叉韧带()角:矢状面上,向后弓形态改变, 后交叉韧带近端部分与远段部分所形成的夹角, 当角度<度时,提示撕裂。
• 性别差异:国外文献统计损伤男女比例可达:~, 主要与解剖特点差异、激素水平和运动方式等有 关。
损伤机制
• 损伤分为接触性与非接触性。 • 非接触性损伤:主要包括旋转和平移的压力,可
发生于减速和快速改变方向的运动中,出现过度 内部旋转及胫骨前移,可造成的撕裂。 • 接触性损伤:主要指外部力量作用于膝关节。 • .如果外部作用力导致股骨外旋以及膝关节外翻, 那么就会发生’三联征(包括前交叉韧带、内侧 副韧带以及内侧半月板撕裂)。 • .如果外部作用力导致股骨内旋,那么在损伤的 同时将合并膝关节后外侧角结构的损伤以及外侧 半月板的撕裂。
• 空髁间窝征:冠状面上,股骨外侧髁内侧 面附着点空虚 。
• 后交叉韧带()单层显示:单层冠状面图 像显示完整的。
• 外侧副韧带()单层显示:单层冠状面图 像显示完整的。
外侧副韧带()单层显示
部分撕裂
• 目前,对于部分撕裂的定义仍有争论 : • 前内侧束或者后外侧束撕裂。 • .将重新分解为三个功能解剖单位:后外
• 加权:对于表现为高信号的液体较为敏感,由于 脂肪与液体都呈高信号改变,因此常在序列中加 入脂肪抑制序列来显示骨髓及皮下脂肪的水肿, 同时还可以在冠状位、矢状位上显示侧副韧带以 及交叉韧带的水肿和出血信号。
成像序列
• (质子密度加权):依靠组织的质子量来 产生信号,对半月板的撕裂和退行性改变 比较敏感,因此常联合 序列及脂肪抑制序 列评估合并半月板损伤。
• 因此,无论膝关节弯曲或伸直,都是具有功能的。
左膝关节抑脂序列():解剖结 构,前内侧束(白箭),后外侧 束(白箭头)。
左膝关节抑制序列:前内侧 束(白箭),后外侧束(白 箭头)。
• 矢状位(连续两个层面):左图显示,右图显示。
流行病学
• 美国人群损伤发病率估计,而从事足球运动者发 病率为万,滑雪运动者万;国内尚无一般人群统 计结果报道,但是有文献统计非运动员损伤就诊 人数增加,增长率明显高于专业运动员。
• 损伤后,多肽网架遭到破坏,氢原子及水 肿液在成像上表现为韧带内出现高信号。 由于出血、水肿,韧带肿胀超过正常宽径, 成像上表现为韧带形态改变。
成像序列
• 加权:由于脂肪组织提供了高信号背景,更容易 显示低信号的韧带、肌腱和等信号的肌肉组织, 因此是显示膝关节软组织解剖最佳的序列,并且 在膝关节外伤后可以很好的显示细微骨折。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的诊断
陈凯
• 膝关节结构复杂且具有负重功能,导致其 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已成为临床较为常 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前交叉韧带( ,)是
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损伤已成为严重 影响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解剖
• 前交叉韧带( )起自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的半圆形凹陷 处,然后经前内侧通过股骨髁间凹插入并附着于胫骨髁间 隆起的前方,与外侧半月板的前中部相连。
• *加权(,梯度回波序列): * 序列可用来诊 断撕裂,但是其组织对比度不如序列。
损伤的征象
• 损伤的征象可分为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 直接征象是指本身的形态及信号的改变, 而间接征象有助于损伤的诊断。
• 但是,间接征象不能在缺乏直接征象的情 况下单独诊断。
直接征象
• 形态消失,各个平面中均未见显示 ,并可 见不均匀高信号影(提示水肿与出血)填 充股骨髁间凹 。
• 走行比较陡直,倾斜角度至少应与线(股骨髁间窝皮质线, 指股骨后侧面和胫骨附着点之间的连线)相一致。
• 根据远端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前内侧 束( )和后外侧束( )。
功能
• 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胫骨前移,并与侧副韧带和关节囊后方 的增厚部分一起限制膝关节过伸。同时在小腿固定情况下, 有防止股骨内旋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