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将军的英雄事迹
新四军的杰出人物 叶挺
新四军的杰出人物叶挺(1896—1946) 字希夷。
广东惠阳人。
曾任粤军第1支队副官,第l师少校参谋、工兵营营长,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警卫团第2营营长。
1924年赴苏联莫斯科,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9月回国到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参谋处处长、独立团团长,在北伐战争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
后升任第4军25师副师长、第11军24师师长。
1927年8月1日,参加领导南昌起义,所率24师是起义军的骨干力量。
起义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
12月11日,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总司令。
起义失败后,流亡欧洲,与党脱离了关系,后到澳门隐居。
卢沟桥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939年5月北渡长江,在皖中庐江县东汤池主持建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在津浦铁路东西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0年10月初,指挥皖南部队将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的1万余日伪军击退,共歼敌近3000人。
在争取和扩大新四军兵员、装备、给养、防区等方面,多次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交涉与斗争。
皖南事变中,指挥部队战斗8昼夜。
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在上饶、重庆、恩施等地被监禁5年零2个月,坚持斗争,曾作《囚歌》明志。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于1946年3月4日获释。
5日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共中央于3月7日复电,决定接受他入党。
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因飞机失事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遇难。
项英(1898—1941) 原名项德隆。
湖北武昌人。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中共第三届至第六届中央委员,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
1930年8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2月调赴中央革命根据地。
抗战英雄叶挺生平简介
抗战英雄叶挺生平简介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著名的抗战英雄。
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叶挺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叶挺,生于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逝世,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州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军事家。
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1989年11月,经中央军委确定,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
叶挺与李秀文关系叶挺与李秀文二人是夫妻,叶挺是中国抗战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一生对中华民族贡献卓越。
叶挺李秀人二人结识很早,在李秀文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二人就认识了,并于1925年结婚。
李秀文是澳门的一个士绅家庭的女儿,家庭很富裕。
李秀文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叶挺已经在孙中山大总统警卫团的第二营担任营长了,李秀文就读于执信女子中学,这个中学很是有名,因为是孙中山在1921年为纪念朱执信先生人亲手创办的具有纪念意义和示范意义的学校,当时的李秀文是该学校的“校花”,可见,李秀文还是很漂亮的。
因为李秀文的爸爸李少村和在孙中山大元帅府上任职的宪兵部队的司令李章达是好朋友,而叶挺又是李章达的好朋友,所以李章达成了叶挺和李秀文的月老,为二人牵针引线,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二人感情日渐深厚。
1924年孙中山与共产党合作,叶挺被派遣去苏联学习,但是当时也挺和李秀文又正在热恋的阶段,于是叶挺在去苏联前便向李秀文求婚了,李秀文虽然心里满是欢喜,但还是矜持地跟叶挺说,自己要回家问问老爸老妈,刘秀文的父亲认为婚姻要作为鼓舞彼此前进的动力,说白了就是刘秀文的父亲想等到叶挺做到团长的时候再风风光光的嫁女儿。
最新叶挺的英雄事迹700字
叶挺的英雄事迹700字1940年云岭抗敌,新四军军长叶挺,凭着地利设伏,仅以200兵力,击退日军3000。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写叶挺的英雄事迹的作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写叶挺的英雄事迹的作文1叶挺爷爷是我最感动的英雄人物,因为叶爷爷的那种坚贞不屈的精神不仅让我感动,更重要的是,叶爷爷的那种精神还蕴含着爸爸寄予我的期望和思念……就在今年,妈妈和哥哥先去了外地,爸爸说:“我再留下来陪你几个星期。
”顷刻间,几个星期便过去了,爸爸也马上要走了。
就在爸爸走的前一天晚上,我搂着爸爸,和爸爸一起看了电视剧——《叶挺将军》。
爸爸对我说:“叶挺将军是一位共产党员,在一次战斗中被敌军给俘虏了,由于蒋介石看中了他的才华,就千方百计的想劝他归降,曾派过许多人去劝服他,都以小时的同学、同窗好友、朋友的名义去的,可都始终没有改变叶挺将军的那份如熊火般沸腾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雄心壮志。
后来,蒋介石想杀掉他,可是又舍不得,就将他一直关押在牢房里,等着他归降的那一天,可是叶挺将军始终都没有……爸爸也希望你和叶挺将军一样,做一个效忠祖国,效忠人民的人,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一定要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一切要为了祖国,明白吗?”“嗯!”我点点头,一把钻进爸爸的怀里,泪水哗哗倾泻而下……知道不久前几天,我们又上了《囚歌》这一课,是叶挺爷爷写的,上面写道: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这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多么热情奋发的一首诗啊!在上这课的时候,老师曾对我们说过:“这首诗歌写的是叶挺将军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囚禁中,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他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为了推翻黑暗的旧中国,建立光明的新社会,投身革命,献身革命,不怕坐牢,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豪情壮志。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叶挺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叶挺叶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名将之一。
他的英勇事迹和卓越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将重点介绍叶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对国家解放事业的巨大贡献。
一、叶挺的早期经历叶挺于1902年出生在中国江苏省的镇江市,年轻的他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军事天赋。
他早年在陆军士官学校学习,通过优异的表现成为一名军官。
在中国国共合作初期,他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民族事业而奋斗。
二、叶挺的抗日战争征战在抗日战争初期,叶挺积极参与研究和实施抗日战略。
他组建并指挥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小股游击队的形式对敌人进行袭扰和破坏,有效削弱了日军的实力。
叶挺的作战风格勇往直前,敢于冲锋在前,并且他具备极高的军事智慧,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进行打击。
他在多次战役中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抗日名将之一。
三、叶挺的突围战1940年,叶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被困于云南瑞丽地区。
在日军的重重围追堵截之下,叶挺发扬顽强斗志,决心带领部队突围。
经过了一个月的准备和策划,他率部突围,穿越险恶山区和河流,最终安全抵达国民党控制区。
这次突围战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段壮丽史诗,彰显了叶挺的英雄气概和领导才能。
四、叶挺的牺牲与传承1944年,叶挺在贵州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以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独立。
他的牺牲使许多人痛失一位杰出的领导者和军事家,但他留下的革命精神和英勇事迹将永远激励和传承给后人。
叶挺的战友们始终铭记着他的奋斗精神,继续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坚持战斗。
总结:叶挺作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他英勇无畏、崇高牺牲的事迹鼓舞着亿万中国人民,他的光辉形象仍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闪耀。
他的杰出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中国历史中,他为国家的解放和独立事业付出了宝贵的一生。
他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中国人民,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儿女们继续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叶挺的英雄事迹
叶挺的英雄事迹叶挺作为一位抗战名将,一生英勇无比,从小立志军事救国的叶挺,用他之后的成就完美的诠释了自己伟大的抱负。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叶挺的英雄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叶挺的英雄事迹叶挺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叶挺等人将病中的周恩来护送转移到香港,也正是因为如此,周恩来与叶挺也成为了生死相交的好友及兄弟。
四个月后,叶挺等人发动了广州起义,并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只可惜广州起义失败。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敌方扣押囚禁,囚室中暗无天日,既潮湿又寒冷,地上也只有几把发霉的稻草。
就这样的环境,叶挺始终没有为了自由而出卖尊严。
为了诱骗叶挺,国民党顾祝同将叶挺接去参加宴会,只是叶挺一本正经,板着脸,不理会他们。
顾祝同说“只要你发个宣言,说你们新四军违反了军令,之后你就可以立马出狱,还可以做官”。
叶挺听完很是愤怒,拍着桌子就呵道:“无耻,是你们陷害新四军,破坏一起抗日,认罪的应该是你们才对”!之后,蒋介石也对叶挺威逼利诱,承诺官职给叶挺,但叶挺都一一回绝了,说道:“当务之急是要一起抗日才对,对于做官那些,根本就没时间考虑”。
就这样,蒋介石拿叶挺也没有办法,叶挺被重新关押进囚室,写下了气势雄伟的《囚歌》。
叶挺的简介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
1896年9月10日出生在广东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而最后却成为了我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
因为剪掉辫子反对清朝统治、支持黄花岗起义而被捕的叶挺,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叶挺就有了军事救国的伟大志向。
1919年,叶挺在何子渊的引荐下,加入中国国民党,至此追随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次年,叶挺受命攻打莫荣新,这一战,以少胜多,让叶挺名声大振。
192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北伐战争时期,叶挺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随着参加的战役越来越多,胜战也变多,叶挺被誉为“北伐名将”,而他所在的第四军也被称为“铁军”。
1927年,南昌起义,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叶挺护送病中的周恩来转移到香港。
叶挺的故事
叶挺的故事篇一:铁军军长叶挺铁军军长—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是一首诗,一首悲壮的著名诗篇——,是叶挺在囚室里写下的。
用现在还比较流行的话来说算的上是海归,是泡过“洋水”的人物。
在没去国外前他已经是个大人物了。
1988年他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2009年9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叶挺被评为“新中国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究其一生,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带领的独立团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以明志;抗战胜利后,叶挺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他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
叶挺作为军人,北伐期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都有参与,1927年8月1日与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
起义军进入潮汕地区,在寡不敌众而遭失败的情况下,叶挺等护送病中的周恩来转移到了香港。
1927年12月11日从香港回到广州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领导广州起义。
后来起义失败,辗转再次到了当时的苏联,一个他留学学习的地方,在苏联的留学学习逐渐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
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期间,叶挺是在孙中山和廖仲恺以及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的支持下付诸实践的派赴苏联留学的第一名国民党军人,也是班里唯一的非共产党人。
在这之前,即叶挺认识其后来的夫人李秀文后,渐渐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渐生了去苏联留学的愿望,并在那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并在1924年底,叶挺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
名人爱国故事:开国军事家叶挺
名人爱国故事:开国军事家叶挺1925年回国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粤军)12师36团团长,独立团团长;随第四军12师师长张发奎参加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获“北伐名将”之美誉,第四军亦有“铁军”之称,北伐军占领武汉后,部队大规模扩编,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南昌起义爆发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所属三个师中,一个师(蔡廷锴)率部叛变,亲率一个师在汤坑被薛岳打垮,另一个师自师长周士第以下全部团以上军官离队出走,只剩滇军老将朱德率800人坚持了下来,后来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火种。
1927年12月只身潜入广州,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起义失败后,遭受共产国际的严厉批判,与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
1933年11月到福州协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他虽未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准确路线,坚持华中敌后抗战[2],虽与政委项英多次发生矛盾导致其出走数次,但在抗日大局以及*的劝导下最终返回新四军军部;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之久,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他严词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在牢房中书写《囚歌》以明志:“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1946年3月4日,经中共中央多方努力,叶挺始获自由,他出狱后第二天即电中共中央,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已于昨晚出狱。
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叶挺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叶挺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也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所作出的重要努力。
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了众多英勇的抗日将领,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叶挺将军被誉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他的事迹和贡献不仅彪炳史册,更为人们树立了战斗英雄的楷模。
叶挺,原名叶金华,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自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叶挺在学业上表现出色,同时也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叶挺考入黄埔军校,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教育。
在军校期间,叶挺表现出色,凭借出众的军事才能和极高的政治觉悟,很快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
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对中国全面侵略的战争。
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抵抗。
叶挺自愿加入抗日战争,担任中国军队的指挥官。
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善于运用兵力和灵活的战术,不断有效地打击日军,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捷报频传。
他率领部队参与了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出色的指挥能力。
叶挺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他还充分发挥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思想优势。
他积极于军政治工作和军队建设,在军队中不断宣传和教育士兵,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战斗精神。
他还与其他抗日将领积极沟通合作,形成了合力抵抗日本侵略的强大合围态势。
叶挺的领导和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他被誉为“平型关的王牌”和“抗日英雄”。
然而,叶挺的抗日事业并未持续到胜利的最后一刻。
由于日军的猛烈进攻和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军队在长期战争中龟缩一隅。
1941年,叶挺在与日军作战时不幸阵亡,年仅36岁。
他的英勇牺牲使中国人民深感痛惜,纷纷为他送别并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叶挺将军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战斗英勇和无私奉献,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抗日名将和光辉楷模。
他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激发了无数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也启迪了后来者的努力和奋斗。
叶挺的英雄事迹700字
叶挺的英雄事迹700字1940年云岭抗敌,新四军军长叶挺,凭着地利设伏,仅以200兵力,击退日军3000。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写叶挺的英雄事迹的作文,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写叶挺的英雄事迹的作文1叶挺爷爷是我最感动的英雄人物,因为叶爷爷的那种坚贞不屈的精神不仅让我感动,更重要的是,叶爷爷的那种精神还蕴含着爸爸寄予我的期望和思念……就在今年,妈妈和哥哥先去了外地,爸爸说:“我再留下来陪你几个星期。
”顷刻间,几个星期便过去了,爸爸也马上要走了。
就在爸爸走的前一天晚上,我搂着爸爸,和爸爸一起看了电视剧——《叶挺将军》。
爸爸对我说:“叶挺将军是一位共产党员,在一次战斗中被敌军给俘虏了,由于蒋介石看中了他的才华,就千方百计的想劝他归降,曾派过许多人去劝服他,都以小时的同学、同窗好友、朋友的名义去的,可都始终没有改变叶挺将军的那份如熊火般沸腾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雄心壮志。
后来,蒋介石想杀掉他,可是又舍不得,就将他一直关押在牢房里,等着他归降的那一天,可是叶挺将军始终都没有……爸爸也希望你和叶挺将军一样,做一个效忠祖国,效忠人民的人,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一定要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一切要为了祖国,明白吗?”“嗯!”我点点头,一把钻进爸爸的怀里,泪水哗哗倾泻而下……知道不久前几天,我们又上了《囚歌》这一课,是叶挺爷爷写的,上面写道: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这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多么热情奋发的一首诗啊!在上这课的时候,老师曾对我们说过:“这首诗歌写的是叶挺将军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囚禁中,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他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他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为了推翻黑暗的旧中国,建立光明的新社会,投身革命,献身革命,不怕坐牢,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豪情壮志。
抗战中牺牲的十大名将
抗战中牺牲的十大名将抗战中,有很多英勇无畏的将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十位名将中,他们或者一人带领一支部队,或者为整个抗战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们的牺牲也使得我们更加珍惜和宝贵和平。
一、彭雪枫将军彭雪枫将军,男,四川威远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76军军长、第98军军长等职务。
他率领第76军在黄河北岸的鲁南地区坚守近六个月,后因负伤离开战斗,于1938年7月12日在南京病逝,年仅三十三岁。
彭将军的光辉事迹,被誉为“六个月的狙击”,为我党我军树立了伟大榜样。
二、叶挺将军叶挺将军,男,1902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曾任红军第四军军长、新四军副总指挥等职务。
在抗日战争中,他曾率领的部队持续多次地打败了日军,并在淞沪会战和太原保卫战中取得了全胜。
1941年6月,叶挺将军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壮烈牺牲,他的英勇事迹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战功最高的将领”。
三、白崇禧将军白崇禧将军,男,湖南浏阳人,曾任国民政府主席、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等职务。
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着军队投入到了抗战的阵地上。
在侵华日军对日本第一次全面轰炸中,白将军曾呼吁国民志愿军组织迎敌。
在他的建议下,五千余名民众共聚成“五千人拼命队”,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保卫了城市的安全。
四、谷正伦将军谷正伦,男,四川仁寿人,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训练司参谋长、西康保安都司指挥官等职务,是我军革命的先驱之一。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在战场上负伤,但仍然坚持战斗,最终就是在集火中壮烈牺牲,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了整个部队战斗的信念。
五、蒋光鼐将军蒋光鼐将军,男,湖北黄梅人,曾任第25路军司令、新一军军长等职务。
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部队在江西地下进行游击战争,并多次成功地打败了日军,成为了中国军队中的英雄。
1941年,他在贵州打击南昌方面蒋介石的多次攻击中牺牲,留下了令人钦佩的事迹。
六、林仙洲将军林仙洲将军,男,广东南海人,曾任中国远征军协理区司令、中原边区政府副主席等职务。
对叶挺的评价1
叶挺个人简介: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洵,字希夷,广东省惠阳人。
北伐名将,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新四军军长。
一、生平事迹:1.早期生涯 :1914年12月,叶挺到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攻读军事知识。
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19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在福建漳州加入粤军,并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0年,孙中山命令粤军攻打桂系军阀莫荣新,黄皮径一役,叶挺一举击溃了四倍于己的敌人,声名大振。
同年十月就任工兵营副营长。
1921年,调任孙中山之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的部队炮轰总统府,叶挺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
1924年,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北伐期间:1925年9月,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处长,旋调任第四军独立团任团长。
1926年5月,率部北伐,担任先遣队,从肇庆、新会出发,向湖南前线挺进,讨伐吴佩孚。
6月5日,独立团经过两天的战半,攻占湖南攸县城,7月20日攻占浏阳。
8月,攻占湖北咸宁汀泗桥。
随后连克桃林铺、印斗山等地,8月30日占领贺胜桥。
9月,率部围困武昌。
10月10日,率部攻入武昌。
叶因此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第四军也被称为“铁军”。
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办公,国民革命军进行了扩编或改编,叶挺被任命为第二十五师副师长,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兼任第十一军副军长。
1927年5月,夏斗寅叛变,袭击武昌。
叶挺率部奋勇作战,打垮夏斗寅。
3.武装起义和退出共产党:1927年8月1日与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
起义军进入潮州、汕头地区,在寡不敌众而遭失败的情况下,叶挺和周恩来等转移到了香港。
1927年12月11日,叶挺从香港回到广州领导广州起义,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
叶挺的英雄事迹800字左右
叶挺的英雄事迹800字左右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从此,中国的命运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吃饱饭了!中国逐渐走向繁荣富强!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叶挺的英雄事迹作文,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叶挺的英雄事迹篇1让我感动的是一名将军,他的别名是叶洵字希夷,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信仰是共产主义,他就是叶挺。
叶挺出生于农民家庭,7岁入小学读书,1911年入惠州府立蚕业学院,1914年12月叶挺到河北陆军第二预备学院攻读军事。
1918年,经他努力学习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院。
1919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在福建加入建国粤军,并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共产党。
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1940年,皖南事变,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之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附属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伏击,新四军奋战7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19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
他在牢中写下了令人振奋的诗《囚歌》,当中把叛徒比作狗,写出某一天他将与国民党反动派同归于尽的思想,表达了他对国民党反动派与叛徒的痛恨。
叶挺将军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坚持信仰与真理的精神,深深地感动者我,我相信他的名字已经深深地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叶挺的英雄事迹篇2今天是国庆长假的第三天。
国庆节当然要去一些有关国庆有纪念的景物观赏一下。
我和家人就来到了北伐将军叶挺的纪念馆。
它座落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的一个小山村,也就是叶挺将军的故居,那里山清水秀,风景怡人。
进门就可以看见一个用石头刻成的大书,上面刻着“北伐名将,抗日英雄。
叶挺的故事
叶挺的故事篇一:铁军军长叶挺铁军军长—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是一首诗,一首悲壮的著名诗篇——《囚歌》,是叶挺在囚室里写下的。
用现在还比较流行的话来说算的上是海归,是泡过“洋水”的人物。
在没去国外前他已经是个大人物了。
1988年他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20XX年9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叶挺被评为“新中国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究其一生,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带领的独立团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叶挺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他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
叶挺作为军人,北伐期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都有参与,1927年8月1日与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
起义军进入潮汕地区,在寡不敌众而遭失败的情况下,叶挺等护送病中的周恩来转移到了香港。
1927年12月11日从香港回到广州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领导广州起义。
后来起义失败,辗转再次到了当时的苏联,一个他留学学习的地方,在苏联的留学学习逐渐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
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期间,叶挺是在孙中山和廖仲恺以及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的支持下付诸实践的派赴苏联留学的第一名国民党军人,也是班里唯一的非共产党人。
在这之前,即叶挺认识其后来的夫人李秀文后,渐渐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渐生了去苏联留学的愿望,并在那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并在1924年底,叶挺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
革命光荣事迹材料800字
有关革命光荣事迹的作文第一篇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他是新四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让我感动的共产党人——叶挺将军。
自从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将军出任新四军军长,他虽然未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行列当中,但是他却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坚持华中敌后抗战,虽然与政委项英多次发生矛盾导致其出走数次,但在抗日大局以及周恩来总理的劝导下,不忍看到人民处在水深火热当中,最终返回新四军军部;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遭到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将军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到八昼夜之久,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
叶挺将军严词拒绝了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婉拒了国民党高级将领——叶挺将军的好友陈诚劝他前往缅甸御敌的请求,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他在牢房中书写《囚歌》以明志:“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首诗将他的雄心壮志和不屈服的精神描绘得淋漓尽致。
1946年3月4日,经中共中央多方努力,叶挺始获自由,他出狱后第二天即电告中共中央,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已于昨晚出狱。
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
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3月7日,中共中央、毛泽东电告叶挺批准其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亲爱的叶挺同志”相称;4月8日,叶挺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飞机失事,于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附近不幸遇难。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叶挺将军》,就被他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这部电视连续剧表达了叶挺将军甘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即使牺牲自己也不和敌人同流合污,做出了有利于革命的事,使我为之振奋,为国家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不正如俗话所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吗?他不顾小家,只顾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
革命先辈叶挺的事迹
革命先辈叶挺的事迹叶挺,原名为询,字希夷,号西平,惠阳县客家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革命先辈叶挺的事迹,供大家鉴赏!革命先辈叶挺的事迹篇1:把革命比喻成爬山1937年9月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因为他不能允许共产党派人来当军长,而叶挺已经脱离共产党达十年之久,他认为可能会听他的话。
张闻天、毛泽东发出电报,问叶挺是否愿意恢复党籍。
叶挺表示:“在党的组织之外,但愿在党的领导之下,坚决抗战到底。
”又表示如果中共不同意,他可辞职。
10月19日,张闻天、毛泽东又致电询问叶挺“是否可来延安及八路军总部接洽一次?”叶挺很高兴,愿意接受党中央的考察。
11月3日,叶挺抵达延安。
中共中央决定同意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
8日,中共中央召开欢迎叶挺大会。
叶挺表示:“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险,一直向上走。
我有一段,是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
今后,一定遵照党所指示的道路走,在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坚决抗战到底。
”13日,叶挺回到武汉即以新四军军长的身份向《大公报》记者发表谈话说:“我们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已经是忍无可忍,这一次出于不得已而抗战,我们只有一个字,就是拼。
”革命先辈叶挺的事迹篇2:“请枪毙我吧!”1942年5月12日晚上八时半,蒋介石试图劝降在押的叶挺。
蒋介石说:“尔这个人太老实,上了人家的当还不觉悟,人家叫尔回去尔就回去,叫尔打就打,人家利用尔完了还会杀尔。
”蒋介石连用了几个“人家”,指的就是“共产党”。
叶挺的回答避开他的挑拨,另辟蹊径,反过来用具体事实揭露蒋介石蓄意制造“皖南事变”的阴谋:你蒋介石指定路线要新四军到指定地区去,新四军途中要和日军作战又不给补充武器弹药和粮食,同时布置了一个口袋,集中七个师包围我部。
“这个时候,我打电报辞职,又没有批准,我只好带着部队逃命。
”紧接着,叶挺引用了“小杖则受,大杖则逃”的古话之后说:“我们不善于逃命而遭受灭亡,则是我对部下不起,现在上饶还监禁几百干部,我对他们应该负责。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传奇中国抗日名将叶挺
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传奇中国抗日名将叶挺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传奇——中国抗日名将叶挺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的沈阳发动的一场武装侵略行动。
这场事变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在这场危机四伏的战争中,有许多英雄豪杰浴血奋战,其中中国抗日名将叶挺的故事尤为令人感动和值得回顾。
叶挺,原名叶楚伧,1892年生于江苏无锡。
他自小聪明好学,充满正义感和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年轻时的叶挺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绩优异并被广东省政府选派到国外留学。
在留学期间,叶挺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逐渐形成了坚定的信仰和对民族解放的追求。
1924年,叶挺回国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积极参与国共合作,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叶挺积极参与抗日斗争,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将领。
叶挺带领部队多次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战斗,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1932年,他指挥的冀东防线在对抗日军进攻中英勇抵抗,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所在的部队最终被国民政府解散,叶挺也被迫转入地下斗争,成为一名游击队领导人。
正是在地下抗战的岁月里,叶挺展现出了更加出色的领导才能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他秘密组织和领导了许多抗日斗争的游击队,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破坏日军后方和救助被日军迫害的群众的战斗行动。
叶挺带领的游击队成为了日军的噩梦,他们用勇敢和智慧向侵略者发出了中国人民坚决反抗的声音。
然而,抗日战争中的斗争并不仅仅限于武装冲突。
叶挺深知要想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必须依靠全国人民的力量和团结。
他积极参与和推动各地的民族统一战线建设,以实际行动团结起来的各种力量,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
1940年,叶挺被捕,并被关押在沪东监狱。
然而,就连在监狱里,他也没有屈服于敌人的压力。
他通过各种途径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并继续指导抗日斗争,成为了一位精神上的旗帜。
革命英雄叶挺的事迹介绍
革命英雄叶挺的事迹介绍叶挺是我国的革命英雄,是开国军事家之一。
关于他的事迹介绍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革命英雄叶挺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革命英雄叶挺人物生平1.早期经历叶挺,1896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
7岁入本村小学读书,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1911年入惠州府立蚕业学校。
因剪掉辫子反对清朝统治、支持广州黄花岗起义而被捕,获释后转入惠州府立中学。
同年10月在武昌起义的鼓舞下,立志走军事救国的道路,先后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
1914年12月,叶挺到湖北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攻读军事知识。
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在校期间刻苦攻读军事课程,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斗争,并广泛研读进步书刊,探讨哲学和社会政治学。
曾给《新青年》杂志写信,提出“道德根本之基”在于"觉悟",并表述其"振污世,起衰溺"的革命理想。
1919年,经辛亥革命元老、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参议何子渊(何贯中长兄)引荐,在福建漳州加入建国粤军,任支队副官,并加入中国国民党,走上了追随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革命道路。
1920年,孙中山命令建国粤军攻打桂系军阀莫荣新,黄皮径战役,叶挺一举击溃了四倍于己的敌人,声名大振。
后任粤军第1师少校参谋、工兵营营附。
1921年,调任孙中山之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他的部队炮轰总统府,叶挺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
1924年,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信仰三民主义转而信仰共产主义。
2.北伐期间1925年9月,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粤军)参谋处处长(一说:12师36团团长),旋即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