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数字媒体的传播者与受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虚拟性
网络媒体的受众是在网络这一虚拟环境下接受网络信 息或服务的。 “匿名”状态并不一定意味着人们的表现是虚假的。 “匿名”是有条件的,有时甚至是网民的自我错觉。 虚拟性意味着受众是用符号的方式进入网络世界的; 网民对自己的角色可以进行多重设定和自由分解。
2、社会性
网络信息消费的社会化,意味着个体与社会之间非常 密切与频繁的一种双向互动: 1、网民个体的信息消费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直接作用于信 息生产 2、受众间相互信息引导的线索越来越深地编织进整个互 联网的信息引导网络中 3、网络的互动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态度与行为 并形成群体效应 4、网络成为个体能量聚合为社会能量的重要方式
4、环境监测
三、作为受众的网民的总体特征
1、个体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对象是“不定量的多数”,传播方式 是“点对面”。 网络使“点对点”的传播成为可能,即“个性化”服 务。 过分个性化的服务,可能削弱网络作为大众媒体进行 社会整合的功能。同时可能侵犯个体隐私。
“个体性”强调的是尊重网民个体的价值,而“个性 化”服务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1、网民的性别构成
互联网在中国普及之初,男性网民占绝大比例。 随着网络的发展,上网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正在趋向平衡。 总体上来看,女性上网比例仍然低于男性。
阅读网络新闻时,性别是影响内容选择的因素之一: 男性网民更倾向于阅读体育新闻和IT新闻; 女性网民则更倾向于阅读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
2、网民的年龄构成
增长最快的人群是 高中及高中以下的人
群。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 度的网民比例达到了
8%左右,低龄网民日
益增长。
3、网民的文化程度分布
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网民
的网络需求结构:游戏娱乐、 网上交友是低文化程度人群
的主要网络需求;文化程度
高的网民对网络的需求更多 表现在学习和工作上。 教育程度对网民在网络新 闻的选择方面有明显影响: 文化程度越高,阅读各类新 闻的比例也越高;初中或初
在“沉默的螺旋”假说中起重要作用的“从众心理”会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 而有所改变。网络技术可以扩展人们的交往能力,消除孤独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 样。 网络时代被认为是一个尊重个人的时代,它更承认人们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 性的发展,所以相对来说,传统的从众心理可能会表现得较弱一些。网络社会是 一个舆论更分散的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虽然在网络传播中未完全失效,但 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中国网民的需求
2、网民的内在需求
卡茨、格里维奇等将人们对媒体的需求分成以下几类: 认知的需要、个人整合的需要、社会整合的需要、舒解 压力的需要。 学者麦奎尔提出了电视媒介的几种效用:心绪转换效 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 网络受众的需求具体来说体现为: 1、心绪转换
2、人际关系 3、自我确认
(三)、网络传播带给受众信息获取的主动性
传统的大众传媒在发送信息时有两个特点: 一是单向的推送式,媒体把经过编排了的信息推送给受众; 二是点对面式,一家媒体向众多受众推送同一种信息。媒体发 送信息的特点,决定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一是被动的,受 众不管愿意与否,只能接受既定的信息;二是群体性的,受众 无论喜恶如何,只能是大家接受同一类信息而别无选择。 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大众传媒的单向传播方式,从而使 信息发送有了双向交互和点对点的特点。这种传播特点决定了 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一是主动的,受众从丰富多彩的网络中 自己拉取信息;二是个性化,受众根据各人的需要想选择什么 就拉取什么。这种从群体向个体的转移,无疑增强了手中的主 动性。
中国网民的需求
1、网民的显在需求
总体来看,网民的显在需求主要为信息需求、交流需 求、娱乐需求、生活需求、工作与学习需求等。 从横向比较来看,网民首要的需求仍是信息需求,但 交流需求与娱乐需求已经接近信息需求。相对来说,网 民在生活方面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较低。 从纵向发展来看,网民的娱乐需求在上升。 目前在中国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是:即时通信、搜 索引擎、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博客/个人空间、网络视 频、网络游戏、微博、电子邮件、社交网站。
中国网民地域分布不均衡。
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天津等省市的网络普及率处于领先地
位,网络普及率均超过50%。 东部沿海省份的网络普及率也一直很高。 一些中西部地区的上网人口,在Baidu Nhomakorabea民总数中所占比例较低。
与10年前相比,西部地区的网络普及率增长明显。
虽然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多年,但网民在地域分布上仍呈现出不平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 ,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 其中手机网民6.95 亿,占比达95.1%,线下手机支付习惯已经形成。
18-24岁的年轻 人是中国网民的 主体。 自2001年以来 18岁以下的网民 比例激增。 2009年,10岁 以下的网民例超
过1%。
2、网民的年龄构成
目前的网站并 没有充分研究多 元化网民年龄群 体中的多元化需 求。 中国社会科学 院的调查表明, 网民的年龄与其
新闻阅读偏好存
在相关性。
3、网民的文化程度分布
第二节 数字时代的专业新闻机构
• 一、数字时代专业新闻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1. 首先,参与传播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 对信息需求的充分满足。 2. 其次,非专业人员参与数字传播,会导致 信息的复杂化。 3. 再次,专业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产业,是国 民经济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不仅仅是新 闻与信息传播的需要,也是经济运行的需 要。
数字媒体的传播者与受众
第一节 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的开放格局
• 人人皆是传播者。 • 从数字新闻传播的角度看,目前专业新闻机构仍是最核心 的力量,专业新闻机构又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有传统媒 体背景的与没有直接的传统媒体背景的(如商业网站)。 但网民、手机用户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闻传播力量, “受众”这个以往单纯的信息接收者,现在也应该被看做 是数字媒体新闻传播格局中的一个结构要素。
• 1. 2. 3. 4. 5. 6. 7.
二、数字时代专业新闻传播机构的角色 新闻传播的主导者 新闻专业水准的标杆 信息海洋的导航者 公民新闻实践的组织者 社会环境的主要监测者 社会的整合者 产业的重要支柱
第三节 网络传播中的受众
• • • • • 一 网络时代的受众理论 二 网民基本特征分析 三 网络受众的一般特点 四 作为信息消费者的网络受众 五 作为信息生产者的网络受众
一 网络时代的受众理论
(一)、受众、网络受众
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是信息到达的终点(信宿),可以简要表示为: 信息→新闻传播者→大众传播→受众极少量的信息反馈。 随着网络传播的出现,受众中又加入了一个新的成员:“网络受众”, 。 “受众”的定义在网上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网络传播中,无论是信息发布者还是受众,他们首先都是网络媒介的 共同使用者。有条件的受众,既可以在网上接受信息,也可以发布信息。 所谓网络受众,可以定义为:网络传播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是一个人,也 可以是一个组织、团体或国家。 由于网络传播具有主动性和交互性,“网络受众”也有着传统媒体受 众所不具备的许多新的特点。 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在瞬间进行角色转换,这种转换在 BBS论坛、电子邮件、网上聊天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在网络传播的许多情况下,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在动态上难以清晰区 分,两者的界限比较模糊。当然,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在静态上 还是能够区分的。
(四)、网络传播对受众接近权的突破
接近权,指“大众即社会的每 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 表意见的自由”。这一理论企图削 弱体现在媒介身上过于浓厚的权力 色彩。 从传播学角度而言,受众接近 权的强调有比较突出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高传播效率。 二是有利于建立健康积极的媒介环 境。 三是比较妥善地解决了信息源和传 播者之间的关系。
现实中要真正实现受众接近权 的困难: 1、传统大众传媒时间和版面 的限制性。 2、传统媒介的高度选择性。 网络对受众接近权实现的积极 意义在于: 1、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介 的信息准入特权。 2、网络使个人意见获得有利 传播。 3、网络使传统媒介的权利受
(五)、网络传播挑战“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的假说是德国学者E.诺埃尔与1974年在一篇论文中最 先提出的。尽管这一假说夸大了人的心理中从众行为和趋同心理的作用, 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网络传播的交互性
网络传播的“交互性” 有两种含义: 一方面指用户在网络上获得信息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自主权,即 可以主动地全球范围内选择信息源,可以自己控制何时以何种方式获得何 种信息。 另一方面,指信息的提供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用 户的反馈。“交互式”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以受众为主体的“交互式” 网络论坛。此外,网上的民意调查及E-mail方式的读编交流等也是实现网 络传播交互性的重要手段。
3、中国网民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 (1)中国经济实力增长的同时,上网费用下降 • (2)电子及通信产品制造业已经成为中国主要支柱产业, 中国民众购买电脑及上网所需的其它设备变得更便捷和更 便宜。 • (3)中国的电信实业迅速发展,电信基础设施得到大幅 改善,为上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 (4)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 在迅速普及。 • 然而,中国网民的绝对数量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相对数 量(网民占人口的比例)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与 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网民人数比例仍然较低。尤 其是中国农村人口上网人数几乎还是个空白。
(一)、网民数量增长统计数据分析
1、关于网民的界定
维基百科对网民的定义认为“网民鼓励扩展社会族群的活动,比如 传播观点,丰富信息,试图将网络培养为一个知识资源和社会资本的 场域,并且为自我整合(self-assembled)的网络社区做出选择…… 他们利用并知晓网络的一切(use and know about the networkof networks),通常具有自我激励(self-imposed)的责任推动网络的 发展,并鼓励言论自由和开放阅览”。 百度百科定义“网民”: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 国公民。 由此看出,网民主要是一个从网络使用者的行为效果来阐释的概 念,并不是所有利用互联网的人就可以被称为“网民”,而是必须在 个体自我意识上、对使用网络的态度上、网络活动的特征上以及网络 活动的行为效果上等表现出一定特点的使用者才可以被称为“网民”。
5、传播学中的“扩散S曲线理论”与中国特有的 “2000万现象”
• 根据传播学中的“扩散S曲线理论”,当一种新产品 或服务在其潜在市场中占据10%~25%的份额之际, 扩散率就将急剧上升。 • 手机正成为媒体工具,促使网民数量飞速增长。 • 手机3G技术的完善与普及,手机正在成为互联网的延 伸。 • 中国经济领域的“2000万现象”:彩电、冰箱、空调 等均在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以后迅速走向大众化。中 国手机的普及更加印证了“2000万用户往往带来雪崩 效应”的观点。中国网络自突破2000万用户以后开始 向低收入、女性网民倾斜,也印证了这一趋势。 • 结论:互联网在迅速普及,并呈现出大众化趋势。
衡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和文化因素对人们上网的影响。这
种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数字鸿沟的存在。
第1节
中国网民的构成
6、网民的城乡分布
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是数字鸿沟形成的一个原因,中国网民中农村 人口的比例一直在30%以下。
近年来,农村网民的数量增长较为迅速,但网络中的内容与服务
对他们需求的满足仍然有限。
中以下的网民阅读其他5类新
闻的比例都最低。
中国网民的构成
4、网民的收入分布
低收入水平甚至无 收入者上网比例不低, 原因主要有:
1、青少年可从父母处
获得支持。 2、学校上网是免费或 低收费的。 3、中小城市网吧收费 非常低廉。 4、一些高收入人群没
有时间上网。
第1节
中国网民的构成
5、网民的地域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