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幼儿的记忆练习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5 参考答案
主题5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探寻1 记忆概述一、名词解释1.记忆是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再现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没有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将其重现出来。
3.再认是指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在面前时,能够回想并辨识出来它是从前感知过的。
4.遗忘是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二、单项选择题三、填空题1.识记、保持2.形象3.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4.遗忘5.艾宾浩斯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再认和再现的联系:二者都属于回忆,是回忆的两种不同形式。
再认和再现的区别:①再认回忆的难度比再现回忆的难度低,能再认的不一定再现,但是能再现的一定能再认;②再认事物时是事物重现在面前,进行辨认;再现事物时是事物没有在面前,需要重新回忆进行辨认。
2.机械识记是指对识记内容没有理解,只是根据识记材料的前后顺序等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根据识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3.按照记忆内容划分,记忆种类有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
4.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六、材料分析题该图反映的是心理现象中的遗忘现象,通过该图可以得出遗忘的规律,即首先,记忆一结束,遗忘就开始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遗忘速度逐渐缓慢;如果不加复习,所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将彻底被遗忘。
探寻2 学前儿童的记忆一、名词解释1.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
2.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3.“客体永久性”是指孩子能够知道尽管不能直接看到某个物体,但相信它仍然存在。
二、单项选择题三、填空题1.习惯化、条件反射、重学记忆2.幼年期健忘3.无意记忆4.运动记忆5.无意6.记忆的潜伏期7.动机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①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②记忆提取的方式逐步发展;③记忆的容量逐渐增加;④记忆内容的逐渐扩大;⑤记忆的目的和意图逐渐明确;⑥记忆策略逐步形成。
第五章记忆((复习稿、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记忆教学目的:1、了解记忆的概念、记忆的分类2、掌握记忆的过程、影响识记的因素、遗忘的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良好的记忆品质、青少年记忆的特点及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重点:影响识记的因素、遗忘的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良好记忆力的培养难点:良好记忆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第一节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有重要的意义且潜力巨大:举例说明:①②③启发思考:人的先天和后天因素对记忆有何影响测试:下面有20个词语,请你只看一遍,词与词之间间隔几秒,记忆时连序号一起背,看你能记住多少记一记:}你能记住吗二、记忆的分类(一)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根据时间分)1、瞬时记忆(约2秒左右)当引起感知觉的刺激物不再继续呈现时,其信息仍然在感受器中继续保持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短暂信息的保持,就是瞬时记忆,也称感觉记忆。
例:闪现单词2、短时记忆(约1分钟)处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记忆阶段,信息一般保持在1分钟以内。
例:打电话3、长时记忆…永久性的记忆存储,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终身。
举例:愉快的经历、痛苦的经历、一些知识启发思考:你们喜欢哪一种记忆(出示三个记忆系统模式图)(二)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根据内容分)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举例并出示图片。
2.语词—逻辑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等为内容的记忆。
举例。
'3.情绪记忆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举例。
4.运动记忆对活动的动作及动作的顺序的记忆。
举例。
(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根据参与的程度分)1.外显记忆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举例。
【2.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到第八章练习题
第五章幼儿期记忆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老师要求幼儿说出刚呈现的卡片上有几只小鸡,而幼儿则回答小鸡是黄颜色的,这是一种()。
A.感觉的对比现象 B.幼儿的说谎想象 C.偶发记忆现象 D.记忆更精确的现象2.表象具有()的特征。
A.形象性和概括性B.有意性和无意性C.形象性和抽象性D.抽象性和概括性3.根据研究,人们发现遗忘的规律是()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前后均衡D.没有规律4.“提笔忘字”属于( )A. 暂时性遗忘B. 永久性遗忘C. 记忆不精确D. 记忆的偶发现象5.下列陈述中,哪个不是幼儿记忆的特点()A容易记容易忘B.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C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D.记忆的非常精确6对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书时兴奋激动心情的记忆属于()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 D运动7下列不属于表象特点的是()A.形象性B.直观性C.概括性D.间接性8首先提出“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遗忘规律的是()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金纳D马斯洛9游览过南京中山陵以后,对中山陵墓形象的记忆属于()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运动记忆10对幼儿记忆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无意记忆占优势B有意记忆占优势C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D记忆的精确性较差11反复认识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是()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12“习惯化”指标可用于测量前语言时期儿童的( )。
A.感觉 B.知觉 C.语言 D.记忆13习惯化是测量前语言时期_______的一种指标。
( ) A.儿童感觉 B.儿童动作 C.儿童社会性发展 D.儿童记忆14 .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
这是( )。
15.原始的记忆因素是( ) A.自然条件反射 B.习惯化 C.人工条件反射 D.重学记忆16.记忆产生于__________时期。
( ) A.幼儿 B.婴儿 C.新生儿 D.胎儿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 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18.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学前儿童的记忆练习题目
学前儿童的记忆练习题目一、图片记忆类A. 小猫B. 小狗C. 小兔D. 小熊苹果、香蕉、橙子、葡萄、草莓3. 看图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A. 长颈鹿B. 大象C. 猴子D. 老虎二、数字记忆类5、8、2、6、3、9三、词语记忆类橙子、苹果、香蕉、电视、电话四、儿歌记忆类A. 《小燕子》B. 《数鸭子》C. 《两只老虎》A. 《一分钱》B. 《世上只有妈妈好》C. 《小星星》五、故事记忆类A. 《丑小鸭》B. 《灰姑娘》C. 《白雪公主》A. 《龟兔赛跑》B. 《狼来了》C. 《三只小猪》六、生活常识记忆类A. 苹果B. 香蕉C. 橙子D. 葡萄A. 铅笔B. 橡皮C. 尺子D. 画笔A. 爷爷B. 奶奶C. 爸爸D. 妈妈E. 哥哥F. 姐姐七、形状与颜色记忆类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圆形A. 红色B. 绿色C. 蓝色D. 黄色红色的三角形,蓝色的圆形,绿色的正方形八、动物与植物记忆类A. 小鸡B. 小鸭C. 小狗D. 小猫A. 菠菜B. 蘑菇C. 树叶D. 花朵A. 老虎B. 狮子C. 熊D. 猴子九、交通工具记忆类A. 汽车B. 火车C. 飞机D. 轮船A. 自行车B. 摩托车C. 游艇D. 公交车A. 汽车有四个轮子B. 火车在轨道上行驶C.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D. 轮船在水面上航行十、日常生活场景记忆类洗脸、刷牙、吃早餐、上学、做作业A. 家里B. 公园C. 超市D. 学校A. 春节B. 中秋节C. 国庆节D. 圣诞节十一、音乐与节奏记忆类A. 钢琴B. 小提琴C. 吉他D. 架子鼓A. ××× ×× ×B. ×× ×× ××C. ×××× ××××× ×× ××× ×××十二、空间与方位记忆类A. 上B. 下C. 左D. 右A. 前面B. 后面C. 里面D. 上面客厅在卧室的左边,厨房在卧室的右边,卫生间在客厅的前面。
最新《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到第八章练习题资料
第五章幼儿期记忆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老师要求幼儿说出刚呈现的卡片上有几只小鸡,而幼儿则回答小鸡是黄颜色的,这是一种()。
A.感觉的对比现象 B.幼儿的说谎想象 C.偶发记忆现象 D.记忆更精确的现象2.表象具有()的特征。
A.形象性和概括性B.有意性和无意性C.形象性和抽象性D.抽象性和概括性3.根据研究,人们发现遗忘的规律是()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前后均衡D.没有规律4.“提笔忘字”属于( )A. 暂时性遗忘B. 永久性遗忘C. 记忆不精确D. 记忆的偶发现象5.下列陈述中,哪个不是幼儿记忆的特点()A容易记容易忘B.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C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D.记忆的非常精确6对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书时兴奋激动心情的记忆属于()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 D运动7下列不属于表象特点的是()A.形象性B.直观性C.概括性D.间接性8首先提出“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遗忘规律的是()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金纳D马斯洛9游览过南京中山陵以后,对中山陵墓形象的记忆属于()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运动记忆10对幼儿记忆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无意记忆占优势B有意记忆占优势C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D记忆的精确性较差11反复认识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是()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12“习惯化”指标可用于测量前语言时期儿童的( )。
A.感觉 B.知觉 C.语言 D.记忆13习惯化是测量前语言时期_______的一种指标。
( ) A.儿童感觉 B.儿童动作 C.儿童社会性发展 D.儿童记忆14 .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
这是( )。
15.原始的记忆因素是( ) A.自然条件反射 B.习惯化 C.人工条件反射 D.重学记忆16.记忆产生于__________时期。
( ) A.幼儿 B.婴儿 C.新生儿 D.胎儿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 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18.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第五章幼儿的记忆试题
第五章幼儿记忆一、单项选择题1、看到“五星红旗”四个字,头脑中就会立刻浮现出五星红旗的形象,这属于( )。
A.形象记忆B.感觉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2、研究发现,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进程是( )。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不会遗忘D.起伏不定3、下面符合幼儿记忆发展特点的是( )。
A.以有意记忆为主B.以词语逻辑记忆为主C.以无意记忆为主D.以意义记忆为主4、在欢度“六一”儿童节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春天在哪里》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己曾经唱过。
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再认B.识记C.回忆D.保持5、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一种识记是( )。
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D.意义记忆6、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D.运动记忆7、儿童喜爱什么、依恋什么、害怕什么都是()的结果。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机械记忆D.运动记忆8、婴儿的“认生”现象,是( )的结果。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词语逻辑记D.运动记忆9、我们对公式、定理等的记忆,就是()。
A.形象记忆B.词语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10、没有自觉的记忆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是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D.意义记忆11、在不理解古诗含义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
A.意义记忆B.理解记忆C.机械记忆D.逻辑记忆12、把记忆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环节是()。
A.再认B.再现C.保持D.识记二、多项选择题(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1、再认和再现是识记与保持的( )。
A.前提B.基础C.结果D.证卿2、下列有关幼儿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B.词语记忆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C.形象记忆效果好于词语逻辑记忆D.意义记忆效果好于机械记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记忆的过程包括( )。
A.识记B.保持C.再认D.再现三、判断题1、形象与词的结合,有利于提高记忆效果。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练习题与答案
记忆练习题一、选择题(30*3)1.记忆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下列不属于记忆基本环节的是()。
A.识记B.创造C.保持D.回忆2.贝贝请求妈妈给她买一种手工材料,但想不起名称。
后来逛超市时,她很快地找到了这种材料,告诉妈妈后顺利地买到了材料。
这属于记忆环节中的()。
A.识记B.保持C.再认D.再现3.胎儿及新生儿的记忆,从其恢复形式看都属于()。
A.记忆B.回忆C.再认D.想象4.老师请小朋友把上周学过的歌曲《三只小熊》唱一唱,许多小朋友高兴地唱起来,这种心理现象是()。
A.知识B.保持C.回忆D.再认5.在整个学前期,回忆和再认的差距()。
A.与年龄的增长无关B.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C.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D.是不存在的6.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
A.冯特B.弗洛伊德C.艾宾浩斯D.罗杰斯7.德国心理学家总结出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念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即( )。
A.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B.先慢后快,呈正加速型C.先快后慢,呈正加速型D.先慢后快,呈负加速型8.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 )内进展最快。
A.6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1小时9.“提笔忘字”属于心理现象中的( )。
A完全遗忘 B.不完全遗忘 C.临时性遗忘 D.永久性遗忘10.根据遗忘的各种情况,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的属于( )。
A.完全遗忘B.不完全遗忘C.临时性遗忘D.永久性遗忘11.下列不属于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的是( )。
A.形象记忆B.运动记忆C.逻辑记忆D.机械记忆12.幼儿形象记忆主要是依靠( )进行的。
A.动作B.言语C.表象D.情绪13.幼儿参观动物园后记住了猴子、老虎等一些动物的形象。
这属于( )。
A.逻辑记忆B.形象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14.春游过去两天了,小明还没有忘记当时那种欢乐的感觉的记忆属于( )。
A.语言记忆B.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15.许多幼儿在医院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开始哭。
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历年试题
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历年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B.语词记忆占优势C.意义记忆用得多D.机械记忆效果好2.幼儿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A.机械记忆效果好 B.意义记忆效果好 C.两者都在发展D.两者不可比较3.整个幼儿期,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A.语词记忆B.形象记忆C.有意记忆D.意义记忆4.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这种现象称作()A.动机性遗忘 B.临时性遗忘 C.幼年健忘D.不完全遗忘5.在幼儿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B.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C.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D.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7.从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看,儿童最晚出现的记忆是()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8.儿童最晚出现记忆的是 ( )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 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9.最能体现幼儿记忆发展中质的飞跃的方面是( )A.无意识记的发展B.有意识记的发展C.机械记忆的发展D.意义记忆的发展10.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的记忆形式是()A. 运动记忆B. 情绪记忆C. 形象记忆D. 语词记忆11.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转变期,约出现在( )A.2—3岁B.4—5岁C.5—7岁D.7—8岁12.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13.幼儿记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A.语词记忆占优势B.形象记忆占优势C.机械记忆效果好D.意义记忆用得多14.令人感兴趣的是,幼儿有一种特殊的( )A.适应现象B.对比现象C.前摄抑制现象D.记忆恢复现象15.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 )A.动作B.言语C.表象D.情绪16.一天,玲玲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曲时,高兴地说:“妈妈,我也会唱,幼儿园老师教过我们。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主题5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主题5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简答与论述1. 请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的内容,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将遗忘规律应用到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去。
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的内容:首先,记忆一结束,遗忘就开始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遗忘速度逐渐缓慢;如果不加复习,所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将彻底被遗忘。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儿童及时复习和巩固刚刚学过的内容,在复习的节奏上要先密后疏,前面安排复习要多几遍,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隔段时间复习巩固一次。
2. 请结合实际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①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如3岁幼儿可以再认几个月前感知过的事物,4岁可以再认一年一签感知过的事物;②记忆提取的方式逐步发展,如幼儿记忆12张图片,4岁幼儿可以再认的方式回忆12张,再现的方式回忆2-3张;6岁幼儿能再现8张左右的图片;③记忆的容量逐渐增加,无论是从儿童记忆的广度,还是记忆的范围、工作记忆的方式都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发展;④记忆内容逐渐扩大,如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⑤记忆的目的和意图逐渐明确,如3岁前儿童没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和意图,基本上都是无意记忆。
3岁左右,有意记忆开始出现;⑥记忆策略逐渐形成,如儿童原来没有记忆的方法,儿童逐渐开始掌握复述等策略。
3. 举例说明3~6 岁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如,幼儿总是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模仿各种行为;②机械识记用得多,意义识记效果好。
如,幼儿在记忆儿歌的时候容易采用机械识记的方式,但是老师将儿歌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后,幼儿明显意义识记的效果要好;③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如整个幼儿期儿童都是以形象化的记忆方式进行,对于相对抽象的语词逻辑记忆儿童较少使用;④记得快忘得快,记忆不精确。
《学前儿童心理学》练习册A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2.动机的基础是人的。
3.心理过程包括、、。
4.认识过程包括、、、等。
5.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和三方面。
6.心理是人脑的,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与。
7.人的心理活动具有。
8.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和、和以及幼儿和幼儿的。
9.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对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起主导作用的是。
10.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与的重要因素。
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二、名词解释1.幼儿心理学2.关键期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1.只要我们肯下功夫,我们想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就能将他教育成什么样的人。
()2.关键期的理论是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茨发现的。
()3.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心理。
()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问答题1.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是怎样的?(参考答案在第6、7页)2.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在第9页)3. 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心理学的哪些观点?(参考答案在第10页)五、思考题“狼孩”这一例子说明了幼儿心理学的哪些观点?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一、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同一年龄每一个儿童都具备的特征。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是永恒不变的。
三、问答题1.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参考答案在第19~23页)2.2~4岁、4~5岁、5-6岁幼儿心理发展各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在第19~33页)第三章幼儿的注意一、填空题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2.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
3.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的同时,就会对这个事物。
4.三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
5.注意可以分为二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另一种是。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练习题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判断题1.幼儿更多采用机械记忆,所以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比意义记忆好。
()2.幼儿对表演唱比单纯的唱歌容易记住歌词。
()3.及时复习是与遗忘作斗争的重要手段。
()4.信息的提取有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
一般来说,能再认的事物都能回忆。
()5.“触景生情”是一种有意回忆。
()6.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
()7.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
()8.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来看,儿童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9.无意识记是指没有理解材料的意义的一种记忆。
()1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情绪记忆。
()二、选择题1.下列有关记忆说法,错误的是( )。
A.按照记忆的目的性可以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B.幼儿只有机械记忆,没有意义记忆C.幼儿形象记忆效果优于语词逻辑记忆D.“记”是“忆”的前提。
2.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A.情绪记忆B.语词记忆C.意义记忆D.运动记忆3.做简答题属于( )的提取方式。
A.保存B.加工C.再认D.回忆4.冬冬在街上看到商店招牌上的字时,高兴地说:“妈妈,这个字我认识,老师教过我们。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属于()。
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5.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
这种现象称作()。
【2012.11】A.记忆的潜伏期B.回忆C.客体永久性D.习惯化6.童年时看过的一部有趣的电视剧,至今记忆犹新。
其实,当时在观看时并没有要去记住它的意图,它是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记忆中的内容的。
这种识记称为( )。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动作记忆D.语词记忆7.4、5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这种现象称为( )。
A.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C.记忆容量不足D.幼儿期健忘8.对参加体育比赛获得好成绩时兴奋激动的心情的记忆,属于( )。
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9.()是影响幼儿无意识记的关键因素。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章节测试 第五章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婴幼儿可以从人群中辨认母亲、认识奶瓶等。
婴幼儿的这种记忆属于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解析】(P91):C 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6个月到12个月时,儿童的形象记忆逐渐发展。
如婴幼儿可以从人群中辨认母亲、认识奶瓶等。
认生也是形象记忆的一种表现。
2.元记忆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A.皮亚杰B.弗拉维尔C.斯金纳D.尹扎德【解析】(P92):B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1971年首次提出元记忆的概念,它是指个体自身对记忆过程的认知。
3.完整记忆包括的三个环节是A.识记、保持、恢复B.识记、保持、再现C.识记、恢复、再认D.识记、再现、恢复【解析】(P88):A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完整的记忆应当包括识记、保持、恢复三个环节。
4.当记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头脑中呈现曾经记忆过的事物。
这种记忆恢复的形式被称为A.保持B.再认C.再现D.回复【解析】(P88):B 记忆恢复可以分为再认和再现(回忆)两种形式。
再认是指当记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头脑中呈现曾经记忆过的事物;再现则是指记忆过的事物没有再次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再次在脑中呈现记忆过的事物的过程。
5.在儿童的记忆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记忆是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解析】(P91):C 在儿童的记忆发展中,形象记忆是最重要的一种记忆,在整个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中占据着主要地位。
6.“幼儿健忘”一般出现在儿童A.1岁以前B.3岁以前D.7岁以前【解析】(P90):B 研究表明,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被称为“幼儿健忘”,而3-4岁以后出现的记忆则可以保持终身。
7.学前儿童在记忆过程中最常用的记忆策略是A.视觉复述B.特征定位C.复述D.组织策略【解析】(P93):A 视觉复述是指儿童将自己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记忆对象上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幼儿的记忆练习题
幼儿的记忆练习题记忆是人类智力的基石之一,而幼儿时期的记忆训练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适当的记忆练习题,幼儿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加强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表现。
本文将探讨幼儿的记忆训练,并提供一些有趣的练习题。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阶段幼儿的记忆能力在他们的早期起步,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
根据研究,幼儿记忆的发展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个阶段。
1. 短期记忆短期记忆是指幼儿在短暂的时间内能够记住和回忆的信息。
在早期,幼儿的短期记忆是非常有限的,通常只能记住几个数字或简单的事物。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幼儿的短期记忆容量也会增加,他们可以记住更多的信息,例如一串数字或一系列的图片。
2. 长期记忆长期记忆是幼儿能够长时间保存和回忆的信息。
在幼儿早期,他们的长期记忆主要是通过重复学习或日常的经验和感知建立起来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可以通过更复杂的记忆技巧和策略来提高他们的长期记忆能力,例如分类记忆、关联记忆等。
二、幼儿记忆练习题的重要性为了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记忆能力,提供一些有趣的记忆练习题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练习题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图片记忆准备一组不同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记住其中的细节,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试图回忆这些图片的内容。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幼儿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并锻炼他们的短期记忆。
2. 数字记忆给幼儿念一串数字,然后让他们按照念给的顺序报出这些数字。
随着练习的进行,逐渐增加数字的数量,看看幼儿能够记住多少个数字。
这个练习可以培养幼儿的数字记忆和集中力。
3. 关联记忆给幼儿一个词,然后要求他们说出与该词有关的其他单词。
例如,给出“宝宝”,幼儿可以说出“奶瓶”、“尿布”等。
这个练习可以提高幼儿的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词语之间的关联记忆。
4. 事件记忆让幼儿回忆一个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事件,例如一个节日或一次旅行。
幼儿心理学幼儿的记忆与想象习题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幼儿的记忆与想象习题一、填空题1、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画家善于形象记忆,数学家善于逻辑记忆。
3、表象的特征是形象性和概括性。
4、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6、回忆哟眼良种不同水平再现和再认。
再现比再认水平要高。
7、初入学儿童既不会用重复、练习来保持信息,又不会用系统搜索和追忆去提取信息。
8、在发展儿童想象力时,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语言是有效的途径。
9、想象的新形象是通过已有形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
10、小学儿童识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有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11、以前感知过事物在脑海中留下的形象叫记忆表象,根据文字描叙在脑海中出现事物的想象叫想象表象。
二、选择题1、一般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A)记忆。
A 瞬时B 短时C 长时D 运动2、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C)会发生变化。
A 量B 质C 量和质D 不3、考试中因没有复习到而答不出、想不起来的问题,叫(A)性遗忘。
A 暂时B 永久C 一般D 特殊4、小学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对(A)词的记忆优于中性词的记忆.A 积极B 消极C 熟悉D 情绪81 5、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D)想象的形象.A 有意B 无意C 再造D 创造6、想象是人脑对己有的(D)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A、经验 B 、知识 C、客体 D、表象7、从爱听童话、神话故事发展到爱听英雄模范故事,这是想象(B)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B、现实性C、创造性D、概括性8、小学生“习作例文”到“命题作文”,这是想象(A)的发展大案表现。
A、有意性B、现实性C、创造性D、概括性9、记忆过程包括(D)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10、所为“潜移默化”是通过(A)A、无意识记而接受B、有意识记而接受的C、无意回忆而接受的D、有意回忆而接受的11、“触景生情”是(B)A、有意回忆B、无意回忆C、间接回忆D、机械回忆12、幻想是(C)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五章 幼儿的记忆(一)
zero极简主义设计,极致简约风潮流所向,通用设计,完美兼容,打造最实用,最具个性的演 示方案,让你的演示卓越非凡。zero极简主义设计,极致简约风潮流所向,通用设计,完美兼 容,打造最实用,最具个性的演示方案,让你的演示卓越非凡。
3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zero极简主义设计,极致简约风潮流所向, 通用设计,完美兼容。
根据遗忘的原因,我们将遗忘分为两类:
一、永久性遗忘
二、临时遗忘
课后作业: 1.复习 2.简答题:
(1)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2)影响幼儿无意记忆的因素有? (3)什么是记忆?记忆的过程包括哪些方面? (4)记忆的分类?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3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3
记忆的对象成为幼儿活动追求的对象
1 提高幼儿记忆效果,主要依据: 教师要教学生认识香蕉,教师展示了一张香蕉的图片给幼儿看, 然后教师讲和发给每个学生一个香蕉让他们看一看、闻一闻、摸 一摸和尝一尝,对比哪种方式记忆效果好一些?
4
活动中感官可参加的数量
影响幼儿记忆的因素
活动材料的性质
活动与幼儿主体的关系
1.对幼儿进行教学时,必须考虑教材内容的直观性,教学形式的生动性,使词语的记忆 有表象做支柱,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词语和形象的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 2.不要一味让幼儿通过反复背诵记忆,要帮助幼儿理解识记的对象,运用意识记忆的方 法,提高幼儿记忆能力。“数字教学”
课堂练习:
1.看到“天安门广场”这几个字,头脑中立刻浮现出天安门的形象,这属 于( ) A.形象记忆 B.感觉记忆 C. 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六一”儿童节晚会上,小朋友们一听到《种太阳》这首乐曲,就知道 自己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识记 B.再认 C. 保持 D.回忆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测试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记忆测试试题及答案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记忆一、单项选择题1.许多幼儿在医院一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开始哭。
幼儿对白大褂医生的记忆类型属于()。
[单选题] *A.形象记忆与情绪记忆(正确答案)B.形象记忆与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与逻辑记忆D.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答案解析: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形像记亿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幼儿在医院治疗时,将医生着装与疼痛联系起来,形成形象记忆与情绪记忆2.幼儿能很容易地记忆百家姓、圆周率、乘法口诀等。
这说明了()。
[单选题] *A.幼儿以意义记忆为主B.幼儿以机械记忆为主(正确答案)C.幼儿以长时记忆为主D.幼儿以形象记忆为主答案解析:机械记忆是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记忆。
幼儿不理解百家姓、圆周率等,但能很容易地记住它们,说明幼儿的记忆是以机械记忆为主。
3.3岁的小颖因为喜欢苹果的形状而记住了苹果的特征,这属于()。
[单选题] *A.形象记忆(正确答案)B.身体记忆C.实物记忆D.特殊记忆答案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小颖通过苹果的形状而认识苹果,这属于形象记忆。
4.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单选题]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正确答案)D.语词记忆答案解析:儿童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是: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 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 岁左右)。
5.学前儿童记忆发生的依次顺序是()。
[单选题] *A.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语词记忆B.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语词记忆D.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从儿童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
幼儿的记忆练习题
第五章幼儿的记忆练习题一、名词解释再认表象无意记忆意义记忆二、填空题1、记忆是人脑对__________ 的反映。
记忆过程包括_________ 、_____ 、_______ 和______ 四个环节,记忆恢复的两种形式是和。
2、根据记忆是否有目的、任务把记忆分为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根据材料内容把记忆分为___________ 和 _______ ;根据材料是否需理解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________ 。
4、在幼儿的记忆中________ 记忆占主要地位,___________ 比重最大。
5、从儿童记忆发展的顺序看,最早出现的是记忆___________ ,最晚出现的记忆是________ 记忆。
6、记忆的保持的相反过程是__________ 。
德国心理学家 __________ 最早对遗忘现象作了研究、绘制了遗忘曲线。
得出了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_________________ 遗忘的发展是_________ 因此学习后要 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1.幼儿生病时去过医院,以后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这种心理活动是()A.记忆B想象C思维D.感觉2.把记忆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环节是()A 再认B 再现C 保持D 识记3.最早提出遗忘规律的心理学家是()A.埃里克森B.皮亚杰C艾宾浩斯D.班杜拉4.儿童最早出现的是(),最晚出现的是()A 情绪记忆B 语词记忆C 形象记忆D 动作记忆5.在不理解意义的情况下,幼儿也能背诵唐诗,这是()A 意义记忆B 逻辑记忆C 机械记忆D 理解记忆6.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后()内进展最快。
A 31 天B 6天C 1天D 20 分钟7.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A.动作B言语C表象D.情绪8.冬冬跟妈妈逛商店,看到商店招牌上的字,高兴地说:“妈、这字我认识、老师教过我们。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属于()A 识记B 保持C 回忆D 再认9、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A 形象记忆占优势B 词语记忆占优势C 意义记忆用得多D 机械记忆效果好四、多项选择题1、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包括()A 识记B 保持C 回忆D 再认2、表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因此可以根据表象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种类,将表象分为()A 视觉表象B 听觉表象C 味觉表象D 嗅觉表象3、形象记忆可以分为()A 词语逻辑记忆B 情绪记忆C 运动记忆D 狭义的形象记忆4、根据记忆有无目的和是否运用一定的方法,可以把记忆分为()A 无意记忆B 机械记忆C 有意记忆D 形象记忆5、根据识记时对材料是否理解而将记忆分为()A 无意记忆B 机械记忆C 意义记忆D 形象记忆6、表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表象具有以下特点()A 直观性B 概括性C 抽象性D 片面性五、判断题1、幼儿的记忆是有意记忆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幼儿的记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再认
表象
无意记忆
意义记忆
二、填空题
1、记忆是人脑对_________的反映。
记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环节,记忆恢复的两种形式是和。
2、根据记忆是否有目的、任务把记忆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根据材料内容把记忆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根据材料是否需理解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________。
4、在幼儿的记忆中________记忆占主要地位,________比重最大。
5、从儿童记忆发展的顺序看,最早出现的是记忆________,最晚出现的记忆是________记忆。
6、记忆的保持的相反过程是________。
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最早对遗忘现象作了研究、绘制了遗忘曲线。
得出了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________遗忘的发展是________因此学习后要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幼儿生病时去过医院,以后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这种心理活动是()
A.记忆
B.想象
C.思维
D.感觉
2. 把记忆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环节是
()
A再认B 再现C保持D识记
3.最早提出遗忘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A.埃里克森
B.皮亚杰
C.艾宾浩斯
D.班杜拉
4.儿童最早出现的是( ),最晚出现的是()
A 情绪记忆
B 语词记忆
C 形象记忆
D 动作记忆
5.在不理解意义的情况下,幼儿也能背诵唐诗,这是()
A意义记忆B 逻辑记忆
C机械记忆D 理解记忆
6.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后()内进展最快。
A 31天
B 6天
C 1天
D 20分钟
7、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
A.动作
B.言语
C.表象
D.情绪
8、冬冬跟妈妈逛商店,看到商店招牌上的字,高兴地说:“妈、这字我认识、老师教过我们。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属于()
A 识记
B 保持
C 回忆
D 再认
9、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B 词语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得多D 机械记忆效果好
四、多项选择题
1、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包括( )
A 识记
B 保持
C 回忆
D 再认
2、表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因此可以根据表象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种类,将表象分为()
A 视觉表象
B 听觉表象
C 味觉表象
D 嗅觉表象
3、形象记忆可以分为()
A 词语逻辑记忆
B 情绪记忆
C 运动记忆
D 狭义的形象记忆
4、根据记忆有无目的和是否运用一定的方法,可以把记忆分为()
A 无意记忆
B 机械记忆C有意记忆D 形象记忆
5、根据识记时对材料是否理解而将记忆分为()
A 无意记忆
B 机械记忆C意义记忆D 形象记忆
6、表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表象具有以下特点()
A 直观性
B 概括性C抽象性 D 片面性
五、判断题
1、幼儿的记忆是有意记忆为主。
()
2、遗忘的进程是均衡的。
()
3、记忆的首要环节是识记。
()
4、意义记忆就是有意义的记忆。
()
5、幼儿的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
六、简答题
1、简述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2、幼儿以无意记忆为主,要提高幼儿的记忆效果主要依靠哪些因素?
3、简述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