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与中华文明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论文
题目:长城与中华文明史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人文教育101班
学生姓名:柴文舒
学号:
完成时间:2012年 02 月 15 日
长城与中华文明史
摘要:长城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下,运用集体的智慧,修筑了这条屏障,在子孙后代的不断修缮之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万里长城。长城不仅是一道屏障,更是整个中华文明的脊梁。长城的历史,也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城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历史上,长城有它自己的功能,它的功能也决定了它的作用,也关系着它的命运,也为中华文明添砖加瓦。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历史丰碑。
关键词:长城的建立;中华民族的骄傲;关系
一、长城的建立
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一大奇迹,早已被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中华民族坚强精神力量的象,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
中国人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修筑城池,西周时期、春秋时期,统治者就开始注重城池的修建。统治者修筑城池,是可以保护乡民的主要手段,这样,便可以留住居住在城池里的人。人们安居乐业,就能为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行提供物质保障,国家才会发展、繁荣。城池最原始的功用,便是防盗安民保粮。[1]在影响城池修筑的因素中,战争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众所周知,从奴隶社会开始,为了在战争中保存自己,统治者需要筑墙挖壕、修建城池。
政治因素是城池的另外一个功能。战争往往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往往是政治威严的象征,因此城池的发展与政治是密切相关的。西周末期,直属于周王的军队已经消耗殆尽。平王东迁之后,王室衰微,王权下移,诸侯势力大增,各诸侯主为了争夺霸权,竞相组建、扩建自己的军队,不断挑起战争,证明自己的实力,吞并土地和人民。为保存自己,各诸侯主不断修筑、扩增城池。在此期间,路过新建立的城池有19座。
把城墙的范围加以扩大,建筑到国界、边境上,就是“长城”。
公元前657年,楚国修筑“方城”。齐国于公元前6-5世纪筑城,到公元前4世纪前后,燕国、赵国、秦国、魏国、韩国也相继修筑长城。这些国家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1]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之际,各国修筑的长城形成了一道防御工程,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防御体系。因此,长城的出现,是军事防御工程的伟大创造。[3]
2 明朝以前长城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华夏后,派遣蒙恬率领十万之众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属内蒙古),但并没有给匈奴造成实质性的损失,于是不得不在秦、赵、魏三国古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万里长城”。秦始皇北击匈奴,保护了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3]
汉武帝时期,四次大规模修筑长城,时间分别是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至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
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部落常常南下侵略,西晋王朝采取相应的措施,修筑长城,但没有改变匈奴大举进攻的行径,最终被匈奴所灭。
长城一般都足进入农耕文明的汉民族修的、但也有由少数民族政权修的长城。例如北魏拓拔氏,以及女真人的金国。这是因为这两个民族都非纯粹的游牧民族。
金筑长城是为厂防御即蒙古人。先设屯戍碉堡;继而开浚界潦,以掘潦之土.在镶后筑墙,名曰堡障,最后乃加强堡障;广筑女墙(城谍)及副堤,终于成为三线长城、即“北长城线”(名为长春外边堡)、“中长城线”(名为居庸外边堡)、“南长城线”(名为活庸边堡或小京外堡)。但金长城并不曾阻止蒙古骑兵的深入。公元1211年7月.成吉思汗突提大军对长城实行人迂回、绕道出金西北路长城西端以攻白登城.攻克后进击金之西京大同。并遣其大将哲别分军奇袭乌沙堡背后之乌月营,一战而大破金军。旋即勺金军决战于会河堡.以少胜多,逼使金军退守内长城,民庸外边堡以外之地尽失。哲别还于1211年9月底10月韧,以游骑分数批,从活庸边堡长城各小径,越城集结,直薄金之市都(今北京);转而潜萤金之东京辽阳,以奇计诈开城门,大掠月余而去。[1]
二、长城与中华文明[4]
1长城与“仁爱”精神
万里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仁爱”的精神。“仁爱”是中华民族的性格、品格、道德和风尚。“仁爱”是一种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小华民族凝聚力的本质。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理论是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只有一个追求和平的民族,最不愿意打仗的民族才会克服艰难险阻,修筑万里长城,来扞卫国土的安宁,家园的平静、人民的幸福。倡导“仁爱”,热爱和平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思想基础。有了思想基础,才能创造追求和平的条件,从而和平才能得以实现。长城使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分界区由无序化变成有序化,使两种带有很强冲突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协调起来,使经常发生战乱的交战区变成减少战争的缓冲区没有了战争,对抗变成了对话;没有了经济卜的掠夺,掠夺财富变成了和平贸易往来。
几千年来.各民族间相互交往的历史充分说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变化虽然曲折复杂,形式多种多样,但无沦是以战争掠夺的形式,还是以和平交往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质都是为了满足经济上的需要。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成为边疆
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补充,边疆地区的畜牧业经济也成为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补充,各自都不能互相缺少,从而联结成一个互相依赖的经济整体。这种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把各个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 长城与爱国主义精神
秦朝统一中国之后,中国出现了第一道万里长城。长城的延长、国家的统一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有时间的同一性和内在的统一性。秦朝统一中国,虽然有它的种种原因,但是主要的还是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这种产生自民族内部的趋动力,促使中国历史始终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儒家文化自其产生之时起,就打破了国界,为当时中国大地上各诸侯国共同接受,文字也渐渐统一。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他所完成的文字统一,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秦王朝虽有焚书坑儒,但是统一之后的秦国社会的主导思想、文化基础仍是儒家学说。
3 长城与中华凝聚力
长城在漫长的历史中,在战与和的不断更替中,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走过它的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国古代19个王朝,在很多年的时间里,修筑了大约10万里的长城。在历史上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宋辽金三个分裂割据时期,不仅仅是中原处于分裂状态,而且中原与草原也相互对峙,乃至草原地带也不统一。正是在这种分裂状态中,中原地区出现了楚、齐、秦、魏、赵、燕、中山、北魏、东魏、北齐长城;而中原地区和草原地区之间出现了战国秦赵燕北长城、北魏北长城、北齐北长城、北周北长城,草原上又出现了辽长城和金长城,而且这些长城分布广,走向复杂,毫无规律可言。整个分裂时期出现14个王朝的长城,占全部19个王朝长城的73%。这足以说明中国的长城,集中出现在分裂割据时期,所以分裂割据是产生长城的根本原因。可见长城的建筑史证明,长城是各民族共同劳动的结晶,是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人间奇迹。在世界历史上,由如此众多的民族,历经如此漫长的时间,前赴后继,共同创造出举世公认的人类文化遗产,实属罕见。
参考文献:
[1]刘东.中华文明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23-130.
[2]董耀会.瓦合集——长城研究文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1.
[3]何平.中国文明简史[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90。
[4]董耀会。瓦合集——长城研究文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5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