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实验动物学概论与实验动物管理政策法规
第一章 医学实验动物学导论
动物与人类生命现象的异同,特别对各种人类疾病进
行类比研究,采用其异同点,通过建立实验动物疾病 模型来研究人类相应的疾病。 3. 实验动物医学 实验动物医学(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是专门研究和阐明实验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科学。
4. 实验动物营养学
5、普通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s)
未经积极的微生物学控制,饲养在开放卫生环境 里的动物。垫料和饲料和饮水一般不消毒,饮用 普通自来水。 所谓普通动物也并不是对微生物没有一定控制的 一般动物,而是要求不带能够感染人的微生物和 体外寄生虫。这种动物只能供教学和一般实验用。 根据新修订的国家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质量 标准,我国将实验大、小鼠分为三类即清洁级、 无特定病原体级、无菌级(包括悉生动物)。其 它品种实验动物仍然分为普通级、清洁级、无特 定病原体级、无菌级(包括悉生动物)四级。即 从2002年5月1日起取消了普通级大、小鼠标准。
(一)实验动物标准化
生产条件标准化,质量标准化,实验条件标准化 遗传控制,微生物控制,寄生虫控制,营养控制, 环境和设施控制
1944年,美国率先提出了实验动物标准化问题,1950年成立了美国
实验动物科学学会; 1952年,日本成立了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专门从事实验动物标准
化工作;
195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医学组织、国际生物学协会共同 发起成立了“实验动物国际委员会”,后更名为国际实验动物协会; 1956年,美国开始建立“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认可程序”,为实验 动物研究的专业性提供了标准化的程序;
第二节 实验动物学的基本内容
1. 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
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Laboratory animal genetic
实验动物学每章内容-选择 判定题库
第一章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1. 实验动物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实验动物标准化。
(√)2. 实验动物科学是多个相关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学科。
(√)3. 实验动物科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它是附属于生命科学的一门非独立学科。
(×)4.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技部颁布的。
(√)5.实验动物科学就是研究关于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科学。
(√)6. 实验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8. 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微生物、遗传、环境病理、营养和寄生虫六个专业领域检测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
(√)9. 比较医学是对动物的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
(×)10. 比较医学是研究动物与人类的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人类各种疾病进行类比研究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基础科学。
(√)11. 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微生物、遗传、环境病理、营养和寄生虫六个专业领域检测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
(√)12.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是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潮流,势在必行。
(√)1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本地区实验动物的日常管理工作,简称动管办。
(√)14.未取得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可饲养、繁育实验动物供本单位使用,但不得经营实验动物。
(×)第一章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1.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协会的简称是____。
(A)A.ICLAS B.CIOMS C.IUBS D.WHO2.《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____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技部颁布的第2号令,这是我国政府颁布的一部实验动物管理法规,是全国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律依据和管理准则。
(D)A.1981年B.1983 年C.1986年D.1988年3.实验动物科学自____诞生以来,至今已成为一门具有自己理论体系的独立性学科。
(C) A.19世纪50年代B.19世纪7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70年代4.____的出现,为分子生物学、特别是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最好的技术平台。
实验动物科学概论
实验动物科学概论21 世纪是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实验动物科学则是整个生命科学、包括医学生物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沿学科,发展迅速。
从20 世纪初诞生的第一个近交系实验小鼠到80年代的转基因(transgenic)小鼠、90 年代的基因敲除(knock-in)小鼠、以及2002 年培育成功的基因封闭(knock-down)小鼠,已经或将要为生物医学研究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历年来三分之二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来自于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科学概论1 实验动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概况实验动物政策法规和管理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科学在医学生物学等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21 世纪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趋势术语和定义普通级动物(CV.conventioanl animal)要求不携带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是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级别最低的实验动物;饲育在普通环境中。
术语和定义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实验用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动物实验(试验)(Animal experiment))1.1 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实验动物学(experimental zoology)←动物学(zoology)]实验动物科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是通过漫长的动物实验研究过程逐步发展起来的。
而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实验动物科学是在20 世纪50年代形成的。
1.实验动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实验动物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得实验动物的研究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实验动物学科自身发展的科学意义和使用价值,它已经广泛地与许多领域的科学实验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是现代科学技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和条件(SARS.禽流感.GMP.GLP)。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013年修订)-国务院令第638号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013年修订)正文:----------------------------------------------------------------------------------------------------------------------------------------------------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88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 1988年1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令第2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的研究、保种、饲育、供应、应用、管理和监督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实验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分工,有利于促进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
第六条国家实行实验动物的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认证制度。
具体办法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七条实验动物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等方面的国家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饲育管理第八条从事实验动物饲育工作的单位,必须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方面的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
各项作业过程和监测数据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并建立统计报告制度。
第九条实验动物的饲育室、实验室应设在不同区域,并进行严格隔离。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017年版)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88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1988年1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令第2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的研究、保种、饲育、供应、应用、管理和监督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实验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分工,有利于促进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
第六条国家实行实验动物的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认证制度。
具体办法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七条实验动物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等方面的国家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饲育管理第八条从事实验动物饲育工作的单位,必须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方面的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
各项作业过程和监测数据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并建立统计报告制度。
第九条实验动物的饲育室、实验室应设在不同区域,并进行严格隔离。
实验动物饲育室、实验室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条实验动物的保种、饲育应采用国内或国外认可的品种、品系,并持有效的合格证书。
第十一条实验动物必须按照不同来源,不同品种、品系和不同的实验目的,分开饲养。
第十二条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四级,无菌动物。
实验动物学概论2016
实验动物科学及其发展历程
4、可以在动物身上进行在人体上不能进行的高危险度的试 验。从法律和道德上看,凡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试验在 人身上都不能做(如烧伤、致癌等试验)。
5、可按研究者的设计要求进行实验。动物实验中,可按时、 按量、按次数、按种类、按方式施加任何条件,而人则不 会给以配合。
6、可随时取材,取任何材料,甚至处死后取材。
实验动物的分类
(二)、普通近交系(Inbred strain) 1、 定义:是通过至少(或相当)连续20代以上兄 妹或亲子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以追 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近 交系数大于98.6%的动物群体。 2、近交系特点:基因高度纯合;表现型一致;对 外界刺激敏感而反应一致;生命力差、抗病力低。 3、应用:对实验处理有较高的一致性;组织相 容性一致(多基因性状),可进行细胞或肿瘤的移 植;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品系之间比较,可进 行遗传学,生理学和胚胎学研究;为观察试验结果 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时应使用多个近交系进行分析。
实验动物的分类
实验动物在生物学分类中的位置 小鼠 大鼠 豚鼠 家兔 犬 鸡 蛙
生物学位置 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小鼠种 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大鼠种 哺乳纲、啮齿目、豚鼠科、豚鼠种 哺乳纲、兔型目、兔科、真兔属 哺乳纲、食肉目、犬科 、犬属 鸟纲、雉鸡目、鸡科、家鸡种 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
实验动物的分类
(二)、动物实验: 是指在实验室内,通过动物实验,解 决科学实验中的问题,获得新的认识,发现新的规律。
(三)、实验动物医学:研究实验动物疾病的病因、病理 发生、发展机制和规律,疾病预防措施。
(四)、比较医学:是指对不同种类动物之间或动物与人 之间的某种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比较,以求得该 疾病的四维真空图像。 建立各种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人 类相应疾病,了解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用于诊断、 治疗、病理、生理、药理、毒理等实验,为保护和增进 人类健康服务。
第1章 实验动物学绪论
让我们感谢那些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作出牺牲 的所有实验动物们!愿它们得以安息!
重视实验动物福利
减少 (Reduction)
减少是指在保证获取一定数量与精确度的数据信
推广 3R 实验
减少 ( Reduction R d ti ) 替代 ( Replacement ) 优化 ( Refinement )
(四)比较医学
通过人类与实验动物以及实验动物各品种、品系之间 的对比研究,开发建立各种人类疾病实验动物模型,以实 验动物作为人的替身,探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有 效防治措施,为保护与增进人类健康服务,为实验动物的 科学利用和动物实验结果的科学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13
14
第二节 实验动物学的发展概况
29
30
5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实验动物越 来越被世界各国重视,而且对各国的国民经济建 设和高新技术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发展和 应用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水平高 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低的重要标志之 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营养学、农学、 畜牧兽医、劳动保护、食品卫生、国防科学等领 域以及生物制品、化学药品的筛选与鉴定等。
第一章 概论
实验动物学
程通 史维国
一、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动物和实验动物学的发展 三、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
2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实验动物 实验用动物 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学
转GFP基因兔
实验动物
&
实验用动物
依照1988年原国家科委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2000年科技部进行了修订补充。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获得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50年代,为控制预防传染病、研制生产疫苗,建
(研究生)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第一章-第四章
• 思考题:
• • • • • 1、什么是实验动物, 2、什么是实验动物学? 3、什么是3R原则? 4、什么是AEIR基本要素? 5、简述实验动物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
50年代,Russel 和 Bruch提出了 动物基因型、表现型和演出型关系模式: • 动物的基因型(染色体、基因、DNA及构象)在发育环境 下,产生某种表现型(酶、蛋白质、动物形态与新陈代谢 特征),而这种表现型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则导致不同的 演出型(即生物反应现象)的产生。即现实生活着的动物 实际上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 发育环境 周围环境
第一节
实验动物遗传学分类
• 一、实验动物品种(stock) 、品系(strain)概念
• 1、 种(species) • 种是生物学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指可以相互交配,其后代 有繁殖能力的一群指定范围的生物。 • 2、品种、品系 • 品种、品系是实验动物的基本分类单位,是由一个种继续 分类得到,但并非动物学上的分类。 • 品种:一般指杂交群动物。如新西兰兔、青紫蓝兔、日本 大耳白兔、SD大鼠、ICR小鼠等。 • 品系:通常指基因高度纯合的动物,如近交系C57BL/6J 、 突变系的BALB/c-nu品系。
• 2、实验用动物: • 泛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包括要求严格的实验动物、 经济动物、野生动物、观赏动物等。 • 实验动物:大鼠、小鼠、豚鼠、兔子、犬等。 • 经济动物:马、牛、羊、猪、鸡、鸭等。 • 观赏动物:家犬、家猫等 • 野生动物:鼠、兔、蛇等
• 3、实验动物学
• 是以生命科学为主体的新兴的、独立的综合性基础学科, 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科学 • (1)实验动物:是以实验动物作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 动物的生物学特性、遗传育种、保种、培育新品种、品 系、疾病控制、营养需要等方面的问题,以达到提供标 准化实验动物的目的。 • (2)动物实验:是用标准的实验动物进行各种科学实验, 研究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机能反映,形态组织变化,研 究在动物发生疾病以及人为制作病理模型中观察疾病发 生、发展的规律和其他有关技术问题。
第一章实验动物学绪论
所谓实验动物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就是研究有关实验动物与动物实 验得一门科学。
研究实验动物 就是以实验动物本身为对象,研究实验动物得遗传育种、保种(培育新
品种、保持原有品系得遗传特性)、生物学特性(包括解剖、生理、生 化、生殖及生态等特点)、繁殖生产、饲养管理以及疾病得诊断、治 疗与予防,以期达到如何提供标准得实验动物等。 研究动物实验 就是以标准化得实验动物为材料,采用各种方法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 实验,研究动物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得反应、表现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等问题。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12
实验动物学研究得任务?
就是怎样实现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得标准化。
实验动物学研究得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
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根据遗传学得原理,研究动物得遗传特性,对 实验动物 进行人工定向培育,净化或纯化,实现实验动物化。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对实验动物进行微生物及寄生虫 等级分类,并进行质量监控。
● 动物福利得内容
○ 提供适当得清洁饮水与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 ○ 提供适当得栖息场所,能舒适地休息与睡眠,使动物不受
困顿不适之苦。 ○ 预防疾病与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
病之苦。 ○ 保证有良好得条件与处置(包括安乐死),使动物不受恐
惧与精神上得痛苦。 ○ 提供足够得空间、适当得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
Es1, esterase-1 Biochemical Marker
Genotyping by PCR
遗传改良:
近亲培育:通过近亲交配方式,将某 些特殊性状(如产子数、哺育能 力、性成熟等)固定下来。
实验动物管理政策法规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和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一日印发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第三章
• 第九条:实验动物的生产和使用,实行 许可证制度。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 必须取得许可证。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适用于从事实验 动物繁育和商业性经营的单位。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适用于从事动物 实验和利用实验动物生产药品、生物制 品的单位。
实验动物管理政策法规
教师:刘忠华
国外实验动物管理法规概况
•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在上个世 纪50~70年代先后立法管理,近几十年 又在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 国际上不同国家对实验动物管理和立法 有不同的特点,但保障动物福利和保证 实验动物质量两个方面是各国的共识。
美国的实验动物管理立法
• • • • 1、《动物福利法》 2、《食品安全法》 3、《实验动物饲养与管理指南》 4、《人道主义饲养和使用实验动物的公 共卫生服务方针》 • 5、《美国政府关于在测试、科研和培训 中脊椎动物的使用和管理原则》
(第五条)申请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实验动物种子来源于国家实验动物保种 中心或国家认可的种源单位,遗传背景 清楚,质量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 2.具有保证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质量的饲 养、繁育、生产环境设施及检测手段; 3.使用的实验动物饲料、垫料及饮水等符 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第二章规定3
• 第十二条: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一级, 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无 特定病原体动物;四级,无菌动物。对 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应当按照相应的 微生物控制标准进行管理。 • 第十三条: 实验动物必须饲喂质量合格 的全价饲料。霉烂、变质、虫蛀、污染 的饲料,不得用于饲喂实验动物。直接 用作饲料的蔬菜、水果等,要经过清洗 消毒,并保持新鲜。
实验动物学:第一章 绪论
3.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围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医学 比较医学 动物实验技术
第二节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意义
1. 实验动物的使用价值
医学生物学研究领域里,进行实验研究四个基本要 素:
动物 (Animal) 设备 (Equipment) 信息 (Information) 试剂 (Reagent)
包括野生动物 、经济动物(家畜)、社会
动物(宠物)、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化:
把广义上用于科学实验的实验用动物经过人 工驯养,按科研目的给予科学饲养、繁殖、微 生物控制和定向培育,最后变成狭义的实验动 物。
小鼠
BALB/c小鼠 C3H小鼠
C57BL/6小鼠 ICR小鼠
裸小鼠
SD大鼠
大鼠
Long-Evans大鼠
第二十条 供应用的实验动物应当具备下列完 整的资料: (一)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 (二)遗传背景或其来源; (三)微生物检测状况; (四)合格证书; (五)饲育单位负责人签名。 无上述资料的实验动物不得应用。
1997年12月国家科委(现科技部)和国家技术监督 局(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实验 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共五章26条
第三章 实验动物生用,实行许可证制度。 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必须取得许可证。
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繁育 和商业性经营的单位。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适用于从事动物实验和利 用实验动物生产药品、生物制品的单位。
第十条 从事实验动物繁育和商业性经营的单位,取 得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实验动物种子来源于国家实验动物保种中心,遗传背景 清楚,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生产的实验动物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具有保证实验动物质量的饲育、繁育环境设施及检测手
第一章 实验动物学概论 绪论
15
(二)实验动物科学发展
在实验动物科学发展历程中,近交系(1909年)、无菌动物 (1943年)的成功培育和应用以及免疫缺陷动物(1962年)的问世是 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在高等生物体中没有一个基因是单独活动的,基因功能的评估, 唯一的办法是从分子生物学本身转移到生物个体——即整体动物模型 的分析。一般来说是: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0
1988年国家科委发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8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医学实验动物管 理实施细则》 农业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卫生部 先后制定相应条例。 1994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实验动物质 量控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31
1997年北京以立法的形式制定了《北京市实验动 物管理条例》,同时颁布了三个配套规章: 《北京市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市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管理办法(试 行)》 《北京市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试行)》
3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
一、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 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 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 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 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4
实验用动物( experimental animal) 是 指用于实验的各类动物。
人才队伍
人才培训体系 网上考试平台 资质评价
24
黑龙江
实 验 动 物 种 子 中 心 和 种 源 基 地 分 布 图
北京
四川 贵州 云南 广西 海南 广东
江 苏
上海
实验动物种质资源数据 与信息共享平台
25
实 验 用 猴 基 地
26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考试简答题及答案111
第一章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1、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
实验动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学,实验动物遗传学,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动物实验技术,动物实验伦理学,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学,实验动物福利。
2、请简述科技部、卫生部实验动物的管理政策。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的暂行条例》,《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意见》等。
3、简述21世纪医学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新发现推动着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使得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
一、实验动物科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包括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为开发实验动物新品种、品系创造了条件;二、实验动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动物种质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实验动物化一直是实验动物学科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三、3R研究,即动物实验的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3R研究作为实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前沿学科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结果已达到较高水平,并在产品质量法定检测和其他众多领域中广泛应用,通过3R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研究手段,而且开拓了人们的科研思路,解决了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四、实验动物工作管理体系的完善:实验动物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应把加强动物实验质量管理作为整个实验动物管理的切入点;五、培养中国实验动物市场:实验动物科学既有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因其服务于其他学科,因而决定了其具有商品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前景。
第二章医学实验动物学标准4、医学实验动物标准包括哪几方面,请举例说明实验动物质量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动物管理法规简介-李老师
二、实验动物部门规章
1、国家《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2、国家《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
(试行)》 3、《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管理办法》 4、《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 ……
1、《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国家科委、国家技术监督局文件
国科发财字[1997]593号
主要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 第三章 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证 第四章 检测机构 第五章 附则
实验动物管理法规简介
湖南省实验动物Biblioteka 理办前言实验动物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级 资源、现代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过 程中的核心生物载体、实现科技进 步、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保障人口健康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 础性支撑要素,是畅通生命科学相 关研发“最先一公里”的关键环段。
概念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 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 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 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 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教育厅、湖 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湖南省质 量技术监督局、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局、湖南省畜牧水产局 文件
湘科[2017]14号
编号:HNPR-2017-04019 2017年2月4日
《关于加强教学示范中实验动物安 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湖南省教育厅文件
第十二条 实验动物生产者、经营者、 使用者,应当组织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 人员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和年度健康检 查,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其健康 和安全。
对患有传染性疾病不宜从事实验动 物工作的人员,应当及时调换岗位。
《湖南省实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办法》
第十三条(略) 关于实验动物种子来源…… 关于进行科学研究等需要捕捉野
实验动物基本知识和相关法规
实验动物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征,如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特征,以便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实验动物遗传学与生物学特征
微生物状况
实验动物通常经过严格的微生物检测,以确保其不携带特定病原体。
寄生虫状况
实验动物在饲养过程中可能受到寄生虫的侵扰,因此需要进行寄生虫学检测,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与寄生虫状况
实验动物需要食用特定的饲料,以保证其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饲料
实验动物需要摄取均衡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营养
实验动物的饲料与营养
环境
实验动物需要生活在清洁、无尘、无噪音的环境中,以保证其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设施
实验动物需要使用特定的设施,如实验室、动物房、笼具等,以保证其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验动物的伦理与法律
实验动物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动物的繁殖、饲养、管理、应用和伦理审查等工作。
职责
实验动物专业技术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规范。
要求
实验动物专业技术人员职责与要求
实验动物基本知识
02
遗传学特征
实验动物具有特定的遗传学特征,如特定品系、近交系、突变系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动物对于药物的毒理学、致畸、致突变等方面的研究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验动物在药物研发和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用于研究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在农学研究中用于研究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防治等。
实验动物在生态学研究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用于研究物种生态位和种群动态等。
实验动物在环境科学、农学等领域的应用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令第2号《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已于一九八八年十月三十一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主任宋建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四日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衽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的研究、保种、饲育、供应、应用、管理和监督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实验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分工,有利于促进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
第六条国家实行实验动物的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谁制度。
具体办法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七条实验动物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等方面的国家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饲育管理第八条从事实验动物饲育工作的单位,必须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方面的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
各项作业过程和监测数据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并建立统计报告制度。
第九条实验动物的饲育室、实验室应设在不同区域,并进行严格隔离。
实验动物饲育室、实验室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条实验动物的保种、饲育应彩国内或国外认可的品种、品系,并持有效的合格证书。
第十一条实验动物必须按照不同来源,不同品种、品系和不同的实验目的,分开饲养。
第十二条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四级,无菌动物。
对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应当按照相应的微生物控制标准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实验动物必须饲喂质量合格的全价饲料。
霉烂、变质、虫蛀、污染的饲料,不得用于饲喂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学概论及管理政策、法规、标准
5. 实验动物生态学(Laboratory animal ecology)
是研究影响实验动物的生存的环境与条件。例如饲养动 物的房舍、通风、温度、湿度、光照、噪声、笼具、饲料、 饮水以及各种垫料等。
6.动物实验方法学(Laboratory animal techniques)
包括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技术,各种监测方法和动 物实验方法和技术标准等。
3. 实验动物医学(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是专门研究和阐明实验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 防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科学。
4. 比较医学 比较医学(Comparative medicine)是比较研究动 物与人类生命现象的异同,特别对各种人类疾病进行 类比研究,采用其异同点,通过建立实验动物疾病模 型来研究人类相应的疾病。
物应用于生命科学及相关研究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实验动物学
标准化
实验动物 动物实验
规范化
实验动物学的基本内容
1. 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Laboratory animal genetic breeding science)
主要研究实验动物遗传改良和遗传控制,以及野生 动物和家畜的实验动物化。
2. 实验动物生物学(biology of laboratory animal) 研究实验动物的解剖及生物学特性。
技术标准
各地方实验动物质量、检测等标准 各地方技术质量管理部门
相关政策法规
类别
文件名称
发布机构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行政法规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88 2004年修订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7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88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1988年1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令第2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的研究、保种、饲育、供应、应用、管理和监督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实验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分工,有利于促进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
第六条国家实行实验动物的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认证制度。
具体办法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七条实验动物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等方面的国家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
[1]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饲育管理第八条从事实验动物饲育工作的单位,必须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方面的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
各项作业过程和监测数据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并建立统计报告制度。
第九条实验动物的饲育室、实验室应设在不同区域,并进行严格隔离。
实验动物饲育室、实验室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条实验动物的保种、饲育应采用国内或国外认可的品种、品系,并持有效的合格证书。
第十一条实验动物必须按照不同来源,不同品种、品系和不同的实验目的,分开饲养。
第十二条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四级,无菌动物。
对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应当按照相应的微生物控制标准进行管理。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所需,保护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利,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和管理,促进生物医学研究进步,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实验动物是指用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无脊椎动物等。
第三条实验动物的使用应该符合伦理学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保护实验动物的生命和福利。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来源与管理第四条实验动物的来源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的要求,其中野生物种的使用必须获得国家专门机构的许可。
第五条实验动物的管理应该建立动物管理机构,负责实验动物的购买、饲养、管理、使用和养殖,同时负责实验动物的健康监测和防疫工作。
第六条实验动物应该经过健康检测和疾病筛查,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并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保证实验环境的无菌状态。
第七条实验动物的养护和使用应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的要求,并且应该遵守动物福利规范,确保实验动物的生命和福利的受到保护。
第三章实验动物的使用第八条实验动物应该选取相应物种和规格,确保实验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第九条实验动物的使用应该进行谨慎考虑,充分评估实验动物的生命和福利。
第十条实验动物的使用应该尽可能地避免痛苦和伤害,同时采取减轻痛苦和伤害的措施。
第十一条实验动物的使用应该进行详细记录,在实验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相关信息,并且保存实验动物的样本和剩余物质。
第十二条实验动物使用完毕后,应该采取必要的安乐死措施,确保实验动物的福利和生命权受到有效保障。
同时,应该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且发布实验报告。
第四章监管和处罚第十三条动物管理机构应该对实验动物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并且确保实验动物的正确标识、记录和使用。
第十四条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的实验,应该及时纠正,并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十五条对于故意和恶意伤害实验动物的行为,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对于实验动物管理机构违反本条例的要求或者未能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和生命权,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研究的对象
实验动物 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 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 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 物。
科学实验对实验动物的基本要求 ➢对实验处理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 ➢对实验处理的个体反应表现出极强的均一性 ➢模型性状具有遗传上的稳定性 ➢动物来源具有易获得性
(二)、研究的任务
怎样实现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标准化。
三、实验动物学的分支学科
➢ 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Laboratory animal genetic breeding science)
➢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Laboratory animal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
四、实验动物学的学科地位与应用价值 1、学科地位
1)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2)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3)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1)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20世纪50年代形成,理论体系尚待成熟。
2)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以实验动物为纽带,搏采众多学科之长, 而独立成科。
3)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 实验动物解剖与生理学(Laboratory anim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 实验动物生态学(Laboratory animal ecology) ➢ 实验动物营养学(Laboratory animal nutriology) ➢ 实验动物医学(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 ➢ 比较医学(Comparative medicine) ➢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学(Laboratory animal husbandry) ➢ 动物实验方法学(Methods of animal experimentation
调查、捕获、人工繁殖等
Economical animal Exhibiting animal
选择、培育、纯化等
LA
动物实验是以实验动物为实验对象的科学实验, 包括以实验动物整体水平的综合性反应为评价指标的 实验,以实验动物为对象的观测,以实验动物为材料 来源的局部器官及系统的实验,以及以实验动物的各 种表现参数作为权衡尺度的实验室工作。
第一节 实验动物学的学科概念与地位
一、实验动物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二、实验动物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三、实验动物学的分支学科 四、实验动物学的学科地位与应用价值 五、实验动物学的发展概况
一、实验动物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实验动物学概念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以实验动物和动物实 验为研究对象,以培育、维持和生产供应标 准化的实验动物,改进或建立标准化的动物 实验条件、技术与方法为目的,以实现实验 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标准化为根本任务的综合 性学科。
Animals for Laboratory
实验用动物
Laboratory animals DBA/2 . Wistar rats
Economical Animals 猪、马、牛鱼等
Wild Animals
蛙、蛇、鱼猴等
Exhibiting Animals 犬、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鱼、鸟 等
实验动物的来源
Wild animal
学用具。
2)动物实验的作用
➢ 医学科学研究中采用动物实验,可以把很多人体 上非常复杂的研究问题简单化。
➢ 临床上很多疾病的潜伏期或病程很长,采用动物 实验可以缩短其潜伏期或病程,从而缩短其研究周 期。
➢ 临床上平时不易遇到的疾病,应用动物实验可以 随时进行研究。
➢ 药物的长期疗效和远期效应,采用动物实验进行 研究和 观察,没有过多的影响因素。
实验动物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动物学部 刘鑫
第一章 实验动物学概论 与实验动物管理政策法规
[教学目的] 1、熟悉实验动物学的学科概念与地位,了解实 验动物学的发展概况,认识实验动物及其学科在 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价值。 2、熟悉我国实验动物管理的基本政策与法规, 了解国外实验动物管理状况。
[教学重点] 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法规核心内容。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2、应用价值
1)实验动物的作用
➢ 作为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的标准的实验材料。 ➢ 作为人类疾病研究中人的替身或模型。 ➢ 作为药品、食品等安全性评价和效果试验的
活试剂。 ➢ 作为生物制剂及制品研制的原材料。 ➢ 作为生物学、医学、畜牧学、兽医学等的教
实验动物的特点
➢遗传限定的动物 ➢微生物、寄生虫限定的动物 ➢科学实验的动物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30余种动物
哺乳类:小鼠、大鼠、豚鼠、地鼠、长爪沙鼠、棉鼠、 兔、猫、犬、羊、猪、恒河猴、猩猩、狒狒等。
鸟 类:鸡、鸭、鸽等。 爬行类:蛇、龟、鳖、晰蜴等。 两栖类:青蛙、蟾蜍等。 鱼 类:斑马鱼、青鳉、虹鳟、剑尾鱼、新月鱼、金鱼等。
(二)实验动物学研究范围
研究实验动物:如育种、繁殖等 个性:育种学等 研究动物实验:如动物模型等 共性:标准化
二、实验动物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一)、研究的目的
培育、维持和生产供应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改进或建立标准化的动物实验条件、技术与方法, 为科学研究、生产、检定等服务,最终促进科学 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 水平。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一章 实验动物学概论 与实验动物管理政策法规
第一节 实验动物学的学科概念与地位
第二节 实验动物管理政策与法规
生命科学研究的AEIR要素
A:Laboratory Animal (实验动物) E:Equipment (设备) I:Information (信息) R:Reagent (试剂)
实验用动物
指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 包括实 验动物,以及遗传控制和微生物控制不严格 但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和实验动物的区别: 实验动物的来源
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区别
实验用动物是指所有用于动物实验的动 物,包括实验动物。而实验动物是为研究的 需要而培育的。确定是否是实验动物,要经 过一系列检测,如微生物和遗传基因等,经 专家鉴定才能称其为实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