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耦控制例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1 Gc1(s) uc1 D11(s) u1 G21(s) G11(s) y1
D21(s)
D12(s) u2
G12(s) y2
r2
Gc2(s)
uc2
D22(s)
G22(s)
问题:若u1, u2为“手动”时,如何设定基本控制器Gc1输 出的初始值,以便无扰动地投入“自动”?
变量配对举例(续)
6. 进行合适的变量配对 ( 假设C1 >y20 >C2 ):
u 10 y 20 C 2 C1 C 2 y 10 , u 20 C 1 y 20 C1 C 2 y 10
y 20 C 2 C1 C 2 C 1 y 20 C1 C 2
K 21 y 2 u1 y2 u 2
Q0 Q0
K 11
y1 u1 y1 u 2
Q0 Q0
1
K 12
1
(C 1 C 2 )u 2 (u1 u 2 )
2 Q0
( C 2 C 1 ) u 20 ( u 10 u 20 )
2
K 22
(C 2 C 1 )u1 (u1 u 2 )
调和过程解耦控制系统仿真
被控过程:
y1 F y C , 2 u 1 F1 u F 2 2
y1 u 1 u 2 y2 C 1u 1 C 2 u 2 u1 u 2
多回路控制方案#1(F-F1, C-F2)
FC
调和罐 F1 , C1
AC
F, C
F2 , C2
调和过程多回路控制模型#1
多回路控制方案#1的闭环响应
多回路控制方案#2(C-F1, F-F2)
FC AC
调和罐 F1, C1
FC
F, C
FC
F2, C2
调和过程多回路控制模型#2
多回路控制方案#2的闭环响应
调和过程解耦控制仿真(续)
模型:
1 y1 ( s ) 2s 1 5s K 21 e y2 (s) ( 2 s 1)( 10 s 1) u (s) 3s 1 1 5 s u (s) K 22 e 2 ( 3 s 1)( 10 s 1) 1
2 Q0
( C 2 C 1 ) u 10 ( u 10 u 20 )
2
变量配对举例(续)
4. 对于稳态工作点 Q0 计算某一相对增益:
y 1 K 11 u 1 K 12 u 2 y 2 K 21 u 1 K 22 u 2
12
p 12 q 12
调和过程工况举例1
F1= 80 T/hr,F2 = 20 T/hr, F = 100 T/hr; C1= 75 %, C2 = 25 %, C = 64 %。 相对增益矩阵为:
0 . 80 0 . 20 0 . 20 0 . 80
输入输出的正确配对: F1 F , F 2 C
调和过程多回路控制仿真模型#3
调和过程多回路控制响应
调和过程动态线性解耦方案
动态线性解耦闭环响应
调和过程线性静态解耦方案
线性静态解耦系统闭环响应
调和过程的部分静态解耦方案
部分静态解耦系统闭环响应
非线性静态解耦的一般结构
y1, sp PID1 v1 非线性 串级 补偿 解耦器 u1 受控 过程 y2 y1
+
v2
u2 u1 u 2
y 1 v1 y 2 C 1 (1 v 2 ) C 2 v 2 C 1 ( C 1 C 2 ) v 2
调和过程非线性静态解耦(续)
y1 u 1 u 2 y2 C 1u 1 C 2 u 2 u1 u 2 v1 u 1 u 2
稳态工作点:Q0( u10, u20, y10, y20)
y 10 y 20 100 50 , u 10 u 20 60 40 , C 1 70 C 20 2
FC
u2
×
v2 调和罐
AC
F2 , C 2
FC
F, C F1 , C 1 u1 ∑ + v1
FC
非线性完全解耦控制仿真模型
非线性静态解耦系统闭环响应
MIMO耦合系统解耦控制小结
应通过关联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输入输出配对: 1. 若关联不大或主要控制通道动态特性差别 较大,则可采用常规的多回路PID控制器; 2. 若系统稳态关联严重,而且动态特性相近, 则需要进行解耦设计。 常用的解耦方法: 前馈解耦、静态解耦、部分解耦、线性或非 线性解耦等。
y1 f1 ( u 1 , u 2 ) y 2 f 2 (u1 , u 2 )
+
u 1 g 1 ( v1 , v 2 ) u 2 g 2 ( v1 , v 2 )
v1 u 1 u 2
y 1 h1 ( v 1 ) y 2 h2 (v 2 )
y1 u 1 u 2 y2 C 1u 1 C 2 u 2 u1 u 2
为非线性 系统!
变量配对举例(续)
1. 设定稳态工作点:Q0(u10, u20, y10, y20)
y 10 u 10 u 20 y 20 C 1 u 10 C 2 u 20 u 10 u 20
u 10 u 20
y 20 C 2 C1 C 2
y 10 y 10
C 1 y 20 C1 C 2
K 21
( C 1 C 2 ) u 20 ( u 10 u 20 )
2
0 . 2 , K 22
( C 2 C 1 ) u 10 ( u 10 u 20 )
2
0 .3
相对增益矩阵:
0 .6 0 .4
0 .4 0 .6
问题:如何进行变量配对与解耦控制系统设计?
12
1 1 u 10 u 20 1 1 y 20 C 2 C 1 y 20 C 1 y 20 C1 C 2
y 20 C 2 C1 C 2 C 1 y 20 C1 C 2
wenku.baidu.com
C 1 y 20 C1 C 2 y 20 C 2 C1 C 2
u 10 y 10 u 20 y 10 u 20 y 10 u 10 y 10
(1)变量配对:用量大的操作 变量控总流量;用量小的操作变 量控浓度。 (2)若用量大的操作变量占总 流量75%以上,则只要用常规多 回路就可以;否则,若两种进料 量接近,则需要采用非常规方法, 例如解耦设计。
C 1 y 20 C1 C 2 y 20 C 2 C1 C 2
u 10 y 10 u 20 y 10
u 20 y 10 u 10 y 10
变量配对举例(续)
7. 分析结论( 假设C1 >y20 >C2 ):
耦合过程的控制系统设计
经合适输入输出变量配对后,若关联不大, 则可采用常规的多回路PID控制器; 尽管系统稳态关联严重,但主要控制通道动 态特性差别较大,仍可通过调整PID参数, 使各回路的工作频率拉开; 若系统稳态关联严重,而且动态特性相近, 则需要进行解耦设计。
解耦控制系统的实现 1:初始化问题
2. 稳态工作点 Q0 附近偏差化
y 1 y 1 y 10 y 2 y 2 y 20 u 1 u 1 u 10 u 2 u 2 u 20
变量配对举例(续)
3. 工作点 Q0 附近线性化
y 1 K 11 u 1 K 12 u 2 y 2 K 21 u 1 K 22 u 2
y2, sp
PID2
v2
u2
y1 f1 ( u 1 , u 2 ) y 2 f 2 (u1 , u 2 )
+
u 1 g 1 ( v1 , v 2 ) u 2 g 2 ( v1 , v 2 )
y 1 h1 ( v 1 ) y 2 h2 (v 2 )
调和过程的非线性静态解耦
解耦控制系统的实现 2:约束问题
r1 Gc1(s) uc1 D11(s) u1 G21(s) G11(s) y1
D21(s)
D12(s) u2
G12(s) y2
r2
Gc2(s)
uc2
D22(s)
G22(s)
问题:当两回路均为“自动”时,若u2 在运行过程中受 到了约束,两控制器有可能都驱使u1趋向约束。
改进的解耦控制方案
Gc1(s) uc1 D21(s) G21(s) u1 G11(s) y1
r1
D12(s) uc2 r2 Gc2(s) u2
G12(s) y2
G22(s)
调和过程的解耦控制举例
FC FC
调和罐 F1, C1
FC
F, C
AC
F2, C2
+
v2
u2 u1 u 2
y 1 v1 y 2 C 1 (1 v 2 ) C 2 v 2 C 1 ( C 1 C 2 ) v 2
v1 u 1 u 2 v2 u2 u1 u 2
u 1 v1 (1 v 2 ) u 2 v1 v 2
调和过程的非线性完全解耦
K 12 K 12 1 1 u 10 u 20 K 11 K 22 K 21 1
1 1
1 K 11 K 22 K 21 K 12
1
1 K 22 K 21
12
y 20 C 2 C 1 y 20
C 1 y 20 C1 C 2
变量配对举例(续)
5. 利用相对增益的性质计算相对增益矩阵:
变量配对举例(书例7-2)
F1, C1 调和罐 C F2, C2
F
y1 u 1 u 2 y2 C 1u 1 C 2 u 2 u1 u 2
y1 F y C , 2
u 1 F1 u F 2 2
D21(s)
D12(s) u2
G12(s) y2
r2
Gc2(s)
uc2
D22(s)
G22(s)
问题:若u1, u2为“手动”时,如何设定基本控制器Gc1输 出的初始值,以便无扰动地投入“自动”?
变量配对举例(续)
6. 进行合适的变量配对 ( 假设C1 >y20 >C2 ):
u 10 y 20 C 2 C1 C 2 y 10 , u 20 C 1 y 20 C1 C 2 y 10
y 20 C 2 C1 C 2 C 1 y 20 C1 C 2
K 21 y 2 u1 y2 u 2
Q0 Q0
K 11
y1 u1 y1 u 2
Q0 Q0
1
K 12
1
(C 1 C 2 )u 2 (u1 u 2 )
2 Q0
( C 2 C 1 ) u 20 ( u 10 u 20 )
2
K 22
(C 2 C 1 )u1 (u1 u 2 )
调和过程解耦控制系统仿真
被控过程:
y1 F y C , 2 u 1 F1 u F 2 2
y1 u 1 u 2 y2 C 1u 1 C 2 u 2 u1 u 2
多回路控制方案#1(F-F1, C-F2)
FC
调和罐 F1 , C1
AC
F, C
F2 , C2
调和过程多回路控制模型#1
多回路控制方案#1的闭环响应
多回路控制方案#2(C-F1, F-F2)
FC AC
调和罐 F1, C1
FC
F, C
FC
F2, C2
调和过程多回路控制模型#2
多回路控制方案#2的闭环响应
调和过程解耦控制仿真(续)
模型:
1 y1 ( s ) 2s 1 5s K 21 e y2 (s) ( 2 s 1)( 10 s 1) u (s) 3s 1 1 5 s u (s) K 22 e 2 ( 3 s 1)( 10 s 1) 1
2 Q0
( C 2 C 1 ) u 10 ( u 10 u 20 )
2
变量配对举例(续)
4. 对于稳态工作点 Q0 计算某一相对增益:
y 1 K 11 u 1 K 12 u 2 y 2 K 21 u 1 K 22 u 2
12
p 12 q 12
调和过程工况举例1
F1= 80 T/hr,F2 = 20 T/hr, F = 100 T/hr; C1= 75 %, C2 = 25 %, C = 64 %。 相对增益矩阵为:
0 . 80 0 . 20 0 . 20 0 . 80
输入输出的正确配对: F1 F , F 2 C
调和过程多回路控制仿真模型#3
调和过程多回路控制响应
调和过程动态线性解耦方案
动态线性解耦闭环响应
调和过程线性静态解耦方案
线性静态解耦系统闭环响应
调和过程的部分静态解耦方案
部分静态解耦系统闭环响应
非线性静态解耦的一般结构
y1, sp PID1 v1 非线性 串级 补偿 解耦器 u1 受控 过程 y2 y1
+
v2
u2 u1 u 2
y 1 v1 y 2 C 1 (1 v 2 ) C 2 v 2 C 1 ( C 1 C 2 ) v 2
调和过程非线性静态解耦(续)
y1 u 1 u 2 y2 C 1u 1 C 2 u 2 u1 u 2 v1 u 1 u 2
稳态工作点:Q0( u10, u20, y10, y20)
y 10 y 20 100 50 , u 10 u 20 60 40 , C 1 70 C 20 2
FC
u2
×
v2 调和罐
AC
F2 , C 2
FC
F, C F1 , C 1 u1 ∑ + v1
FC
非线性完全解耦控制仿真模型
非线性静态解耦系统闭环响应
MIMO耦合系统解耦控制小结
应通过关联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输入输出配对: 1. 若关联不大或主要控制通道动态特性差别 较大,则可采用常规的多回路PID控制器; 2. 若系统稳态关联严重,而且动态特性相近, 则需要进行解耦设计。 常用的解耦方法: 前馈解耦、静态解耦、部分解耦、线性或非 线性解耦等。
y1 f1 ( u 1 , u 2 ) y 2 f 2 (u1 , u 2 )
+
u 1 g 1 ( v1 , v 2 ) u 2 g 2 ( v1 , v 2 )
v1 u 1 u 2
y 1 h1 ( v 1 ) y 2 h2 (v 2 )
y1 u 1 u 2 y2 C 1u 1 C 2 u 2 u1 u 2
为非线性 系统!
变量配对举例(续)
1. 设定稳态工作点:Q0(u10, u20, y10, y20)
y 10 u 10 u 20 y 20 C 1 u 10 C 2 u 20 u 10 u 20
u 10 u 20
y 20 C 2 C1 C 2
y 10 y 10
C 1 y 20 C1 C 2
K 21
( C 1 C 2 ) u 20 ( u 10 u 20 )
2
0 . 2 , K 22
( C 2 C 1 ) u 10 ( u 10 u 20 )
2
0 .3
相对增益矩阵:
0 .6 0 .4
0 .4 0 .6
问题:如何进行变量配对与解耦控制系统设计?
12
1 1 u 10 u 20 1 1 y 20 C 2 C 1 y 20 C 1 y 20 C1 C 2
y 20 C 2 C1 C 2 C 1 y 20 C1 C 2
wenku.baidu.com
C 1 y 20 C1 C 2 y 20 C 2 C1 C 2
u 10 y 10 u 20 y 10 u 20 y 10 u 10 y 10
(1)变量配对:用量大的操作 变量控总流量;用量小的操作变 量控浓度。 (2)若用量大的操作变量占总 流量75%以上,则只要用常规多 回路就可以;否则,若两种进料 量接近,则需要采用非常规方法, 例如解耦设计。
C 1 y 20 C1 C 2 y 20 C 2 C1 C 2
u 10 y 10 u 20 y 10
u 20 y 10 u 10 y 10
变量配对举例(续)
7. 分析结论( 假设C1 >y20 >C2 ):
耦合过程的控制系统设计
经合适输入输出变量配对后,若关联不大, 则可采用常规的多回路PID控制器; 尽管系统稳态关联严重,但主要控制通道动 态特性差别较大,仍可通过调整PID参数, 使各回路的工作频率拉开; 若系统稳态关联严重,而且动态特性相近, 则需要进行解耦设计。
解耦控制系统的实现 1:初始化问题
2. 稳态工作点 Q0 附近偏差化
y 1 y 1 y 10 y 2 y 2 y 20 u 1 u 1 u 10 u 2 u 2 u 20
变量配对举例(续)
3. 工作点 Q0 附近线性化
y 1 K 11 u 1 K 12 u 2 y 2 K 21 u 1 K 22 u 2
y2, sp
PID2
v2
u2
y1 f1 ( u 1 , u 2 ) y 2 f 2 (u1 , u 2 )
+
u 1 g 1 ( v1 , v 2 ) u 2 g 2 ( v1 , v 2 )
y 1 h1 ( v 1 ) y 2 h2 (v 2 )
调和过程的非线性静态解耦
解耦控制系统的实现 2:约束问题
r1 Gc1(s) uc1 D11(s) u1 G21(s) G11(s) y1
D21(s)
D12(s) u2
G12(s) y2
r2
Gc2(s)
uc2
D22(s)
G22(s)
问题:当两回路均为“自动”时,若u2 在运行过程中受 到了约束,两控制器有可能都驱使u1趋向约束。
改进的解耦控制方案
Gc1(s) uc1 D21(s) G21(s) u1 G11(s) y1
r1
D12(s) uc2 r2 Gc2(s) u2
G12(s) y2
G22(s)
调和过程的解耦控制举例
FC FC
调和罐 F1, C1
FC
F, C
AC
F2, C2
+
v2
u2 u1 u 2
y 1 v1 y 2 C 1 (1 v 2 ) C 2 v 2 C 1 ( C 1 C 2 ) v 2
v1 u 1 u 2 v2 u2 u1 u 2
u 1 v1 (1 v 2 ) u 2 v1 v 2
调和过程的非线性完全解耦
K 12 K 12 1 1 u 10 u 20 K 11 K 22 K 21 1
1 1
1 K 11 K 22 K 21 K 12
1
1 K 22 K 21
12
y 20 C 2 C 1 y 20
C 1 y 20 C1 C 2
变量配对举例(续)
5. 利用相对增益的性质计算相对增益矩阵:
变量配对举例(书例7-2)
F1, C1 调和罐 C F2, C2
F
y1 u 1 u 2 y2 C 1u 1 C 2 u 2 u1 u 2
y1 F y C , 2
u 1 F1 u F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