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解析

合集下载

文言文复习:《陋室铭》《爱莲说》《答谢中书书》

文言文复习:《陋室铭》《爱莲说》《答谢中书书》

(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③夕日欲颓(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委靡)④古来共谈(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一词多义】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念无与为乐者:和。

书-----谢答中“书”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谢答中书“书”:书信。

【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特殊句式】实是欲界之仙都(判断句)辨析训练课内文言文阅读(一)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10.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1)有仙则名( ) (2)妻子不觌( )11.翻译下面句子。

(4分)(1)孔子云:“何陋之有?”(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12.用原文句子填空。

(4分)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

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答案解析】10.(2分。

每题1分)(1)出名(著名)(2)妻子和儿女(子女)11.(4分。

每题2分)(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12.(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 信乎其似巢也(1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译文: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书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当枕头,抬头低头看着,四周环顾下来,没有没有书的地方。

短文两篇复习资料(《陋室铭》《爱莲说》)

短文两篇复习资料(《陋室铭》《爱莲说》)

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一、文学常识积累:1、《陋室铭》作者,字,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爱莲说》作者,代著名的哲学家,世称“”。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

本文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二、字词句积累(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惟吾德xīn()苔痕()案dú()鸿儒()甚蕃()濯()清lián()而不妖不蔓不枝()亭亭jìng()植xiè()玩(二)一词多义:鲜: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名:有仙则名()名之者谁()并自为其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远: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贤臣,远小人()益: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至于斟酌损益()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久之,目似瞑()(三)词类活用:不蔓不枝: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四)理解性默写: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3、《陋室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烦的句子是:4、《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

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6、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7、《爱莲说》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8、《爱莲说》中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9、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来说是:三、内容及写法理解:《陋室铭》1、托物言志,借陋室不陋,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短文两篇(《陋室铭》与《爱莲说》)重点知识讲解

短文两篇(《陋室铭》与《爱莲说》)重点知识讲解

短文两篇(《陋室铭》与《爱莲说》)重点知识讲解短文两篇《陋室铭》原文及译文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译文: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文言知识积累一、一词多义之:①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名: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著名)②名之者谁?(动词,命名)丁:①往来无白丁(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②庖丁解牛(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逍遥游》)③其日丙丁(天干的第四位)(《吕氏春秋》)二、古今异义①有仙则名。

(名,古义:出名。

今义:名声,名称。

)②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身。

今义:样子。

)③惟吾德馨。

(馨,古义:美好。

今义:芳香。

)④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渊博。

今义:指鸿雁,书信。

《爱莲说》《陋室铭》中考对比阅读复习

《爱莲说》《陋室铭》中考对比阅读复习

对比阅读11一:基础夯实⒈解释词语意思名:出名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无功名的人调:调弄丝竹:管弦乐器乱:使…扰乱案牍:官服文书劳:使…劳累蕃:多濯:洗妖:过分艳丽枝:长枝茎益:更加植:竖立亵玩:靠见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鲜:少宜:应当⒉翻译句子意思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可以远远地观赏,但不能靠近玩弄它二:填空题⑴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陋室和莲的形象表达作者的志向与抱负但也有所不同。

《陋室铭》开头运用类比立论引出全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爱莲说》始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来衬托。

莲之爱,引出本文主旨莲,花之君子者也。

⑵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操和高洁傲岸的情操。

乙文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态度三:问题探究⒈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乙文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写法上的相同之处:托物言志⒉甲乙两文所谈的都是人的品德修养其中思想感情?相同之处是什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相同情感:都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情感现实意义: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更应该注重品德修养,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让我们的人生道路中多一些高尚之举,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⒊甲乙两文都存在言外之意的句子,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试分析它们的言外之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庸俗的官僚们生活的鄙弃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作者对追逐功名利禄,趋炎附势的鄙弃。

⒋《陋室铭》谈到山水《爱莲说》提到“晋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他们的作用相同吗?为什么?不相同。

爱莲说(答案解析)

爱莲说(答案解析)

爱莲说(答案解析)《爱莲说》晋陶渊明独爱菊;⾃李唐来,世⼈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解释下列词语⼆、⽤现代汉语翻译下⾯的句⼦1、⽔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

⽔上和陆地上草本⽊本的花中,可爱的有很多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3、⾹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在那⾥,(⼈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4、莲之爱,同予者何⼈?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样的还有什么⼈?对于牡丹的喜爱,⼈该是很多了。

三、按课⽂填空3、《爱莲说》⽤来⽐喻君⼦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孤⾼⾃傲的句⼦是:4、⽐喻君⼦通达整理,⾏为⽅正,美名远扬的句⼦是:5、⽐喻君⼦志洁⾏廉,庄重⽽⼜令⼈敬佩的句⼦是:6、与“近朱者⾚,近墨者⿊”意思相反的句⼦是:7、⽂中最能概括莲的⾼贵品质的句⼦是: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四、理解课⽂,回答问题12、作者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使⽤?答:作者⽤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洁⾝⾃好,不摹名利的⽣活态度,含蓄⽽突出地表达了⽂章的主旨3、本⽂赞扬莲“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喻君⼦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许。

但在我们⽣活中常听⾄⼈们说“近朱者⾚,近墨者⿊”,你是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答:同意第⼀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不移4、“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活态度?答:独爱菊指的是平静安逸的⽣活。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中考真题二:《陋室铭》《爱莲说》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中考真题二:《陋室铭》《爱莲说》

《陋室铭》——刘禹锡[唐]一、精要笔记:(1)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形容其不陋,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类比衬托。

山、水----陋室诸葛庐、子云亭----陋室二、解释下列词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沿。

2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3往来无白丁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5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6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三、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参考答案: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4、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四、默写填空:.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③《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

④《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⑤《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

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⑥《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答案: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4、孔子云:何陋之有?5孔子云:何陋之有?6、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五、阅读:读原文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初中语文《爱莲说》《陋室铭》重点考点归纳

初中语文《爱莲说》《陋室铭》重点考点归纳

初中语文《爱莲说》《陋室铭》重点考点归纳《爱莲说》知识点考点归纳一、文学常识⑴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理学家。

谥号“元公”。

《爱莲说》是他托物言志的一篇名文。

⑵本文体裁是“说”,说,是一种文体。

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还可以叙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⑸《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以菊花正衬,以牡丹作为莲的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菊比喻隐逸者;牡丹比喻富贵者;莲比喻君子。

⑹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坚贞节操思想感情。

二、重点字词读音注音甚蕃(fán) 淤泥(yū) 濯(zhuó) 清涟(lián) 枝蔓(màn) 亵玩(xiè) 隐逸(yì) 颐(yí) 噫(yī)四、成语与名句。

①出淤泥而不染:从污泥中生出来,却不沾染污泥。

比喻在污泥的环境里能保持纯洁,不受影响。

②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五、写作手法:一是巧用比喻,把菊花比为“隐士”,把牡丹比作“富贵人”,把莲花比喻成“君子”。

二是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

全文三次用菊花、牡丹衬托莲花。

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的喜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表现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慨叹世上没有几个人和自己的爱好相同。

七、课文内容。

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各方面,赋予莲花以美好的品格。

⑷晋陶渊明独爱菊,结合所学,写出一句其描写菊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们曾学过《桃花源记》⑸文中重在使用衬托的手法:众多可爱的花是一般衬托,菊和牡丹是重点衬托,菊是正衬,牡丹是反衬。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重点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重点

. .. . . .. .. .. 佛经 7.可以调 调弄 素琴 不加装饰的琴. ..官府的公文 .. 《陋室铭》一、中心思想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言陋室不陋。

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二、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是刘禹锡 , 唐 代文学家、哲学家。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三、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有仙则名 出名 2 .斯 这 3.惟 只 吾 我 徳馨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 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 5.往来无白丁 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 6.阅金经 . .. 8.无丝竹之乱耳 扰乱9.无案牍 之劳形 劳:使劳累 形:形体、 身体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6.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五、用原文语句回答。

1.点明全文主旨(总领全篇)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本文描写陋室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从正反两方面表现室内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文中以比喻起兴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孔子云:何陋之有?六、问答题。

. . . ... .濯(zhuó):洗涤 . . .. . .. .. 陶后鲜有闻 少1.指出“龙”和“仙”比喻什么?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七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全解

七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全解

《陋室铭》与《爱莲说》全解一、《陋室铭》《陋室铭》是唐朝刘禹锡的一篇著名散文。

文章通过描绘陋室的景象,表达了作者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1.文章背景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刺史。

在和州期间,他遭受了知县的刁难,被迫三次搬家,最后住在一间非常简陋的小屋里。

然而,刘禹锡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反而写下了这篇《陋室铭》,表达了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2.文章内容文章开头以山水起兴,引入陋室。

接着,作者描绘了陋室的景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通过对陋室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最后,作者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类比,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简陋生活的超然态度。

3.文章主题《陋室铭》以陋室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情操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精神境界。

同时,文章也讽刺了那些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的人。

二、《爱莲说》《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莲的形象和品质,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4.文章背景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和文学家。

他一生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

当年著书立说,在著书楼东边开辟一块池塘种莲花,名之曰“爱莲池”。

每当茶余饭后或他独坐堂前时,必爱欣赏池中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此自喻高洁清雅的品格。

5.文章内容文章开头以菊花和牡丹作对比,突出了莲花的独特品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美的独特理解。

接着,作者将菊花比作隐逸者,牡丹比作富贵者,而莲花则比作君子,进一步突出了莲花的高尚品质。

最后,作者感叹:“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陋室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知识复习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爱莲说》、《陋室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知识复习课件
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君子庄重,质朴,不炫耀 自己。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豁达大度,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且美好的德行 能感染他人。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2.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文中的 “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 的描述和赞美寓意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翻译原则
信——字字准确,忠实于原文。(重点实词,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 达——通顺规范,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留,删,换, 调,补) 雅——富有文采,能传达出原句的韵味。
边做边查,规范书写。
四 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 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
(5)亭亭净植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8)陶后鲜有闻 (9)宜乎众矣
亭亭:耸立的样子 净:洁净 植:竖立 亵玩:靠近赏玩 亵: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鲜:少 宜:应当 众:很多
三.句子翻译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 明只喜爱菊花。 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从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从河沟,池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 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何故怀瑾握瑜②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
以晧晧③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qú) ④乎!”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 ①餔(bū)其糟而啜其醨(lí):吃点酒糟,喝点薄酒。餔:吃。啜:饮。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陋室铭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

有《刘宾客文集》。

二、故事背景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可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百般刁难。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看到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

三、课文翻译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注释名:名词作动词,出名,著名。

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注释上:动词,长到。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注释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问题归纳1.《陋室铭》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全文的什么句?有什么作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陋室铭《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一篇名篇,以极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这篇文章以贬义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住所,表达了作者对财富与地位的淡漠态度和追求精神生活的主张。

文章开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来比喻自己的住所。

这里的山指的是大山,也可以理解为宏伟壮丽的建筑。

作者暗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并不豪华,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追求真理和卓越品质的精神追求。

接下来,作者用“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进一步比喻自己的住所。

这里的水可以理解为深邃的河流,也可以理解为豪华的装潢。

作者再次表达了自己不看重外在的现象,而注重内在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的丰盈。

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中,作者明确指出他所居住的地方虽然简陋,但内心却充满美德和智慧的气息。

作者认为,一个人的品质和素养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而物质的财富和享受可以被忽略。

最后,作者用“苟余音响于宇内”来表达对推崇精神生活的追求。

他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传遍整个宇宙,可以理解为他的思想和价值观能对世人有所影响。

虽然自己的环境可能相对狭小,但作者仍然渴望能够以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

总结来说,《陋室铭》通过对一个简陋的住所的描绘,传达出作者推崇精神追求和内在品质的价值观。

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应该被外在的物质条件所限制,而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心灵和思想,追求真理与卓越。

爱莲说《爱莲说》是唐代文学家曹学圣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描绘了莲花的美丽以及作者对莲花的赞美和思考。

文章以华丽的辞藻和独特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文章开篇即以“余莲如此者,咄哉!尔有术与?”来赞美莲花之美。

作者选择了“余”这个词,意味着莲花的美丽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

并用“咄哉”来表达自己的惊叹之情,显示出莲花之美的非凡与卓越。

接下来,作者用“观其外者,菌菌者蔚然匹之;已夫!水之涱涱者藉藉者”来描绘莲花的外貌。

他用“藉藉”来形容水面的浑浊和波动,而莲花则在其中独立高雅,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后复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面的字注音。

陋()铭()馨()牍()鸿()儒()淤()涟()蔓()苔()蜀()逸()噫()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3.下列句中加点的单音节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词,并填入括号内。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5)可以调.素琴()(6)出淤泥而不染.()(7)香远益.清()(8)宜.乎众矣()4.选择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1)无案牍之劳形A.无/案牍之劳形B.无案牍/之劳形C.无案牍之/劳形D.无案牍/之/劳形(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义项。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A.应当B.适宜C.当然(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A.新鲜B.少C.鲜艳(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A.否则B.却C.那么,就(4)无丝竹之.乱耳A.助词、的B.代词,它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5)可以..调素琴A.能够,用现代汉语“可以”B.可以用来C.能凭借(6)濯清涟而不妖.A.美丽而不庄重B.妖气C.装束奇异(7)同.予者何人A.赞成B.同意C.和……一样(8)亭亭净植.A.植物B.栽种C.树立6.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之劳.形(5)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7.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2)惟吾德馨.古义:今义:(3)谈笑有鸿.儒古义:今义:(4)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今义:(5)宜.乎众矣古义:今义:8.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讲解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讲解
(1)作者以古代圣贤类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 同古代圣贤一样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引用孔子的话作结,具有雄辩的力量。 (3)画龙点晴,进一步点明全文主旨。
6、从文章的相关内容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作者是一个不受世俗羁绊,淡泊名利,有
着高洁傲岸节操和安贫乐道情趣的人。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则:就。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闻名。 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成为有灵气的。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惟:只。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 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 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案牍(dú) / 读(dú ) 书 鸿儒( rú ) /相濡( rú ) 以沫
周敦颐 (yí) 甚蕃 (fán)
淤(yū)泥
濯(zhuó )清涟(lián)
不蔓(màn)不枝
亵(xiè)玩
隐逸(yì)
噫(yī)
鲜(xiǎn)有闻
朗读:
陋室铭
刘禹锡
山 /不 在 高, 有 仙/ 则 名。 水 /不 在深, 有 龙/ 则 灵。 斯 是/ 陋室, 惟 吾/德 馨。 苔 痕/上阶/绿, 草 色/入帘/青。 谈 笑/有/鸿儒, 往 来/无/白丁。 可 以/调/素琴, 阅 /金 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上:动词,长到。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爱莲说__陋室铭_原文__翻译_书下注释

爱莲说__陋室铭_原文__翻译_书下注释

《爱莲说》总复习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9)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1、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3、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013中考复习《陋室铭》《爱莲说》

2013中考复习《陋室铭》《爱莲说》

9、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0、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乊有。它的前 一句:君子居乊。出自《论语 · 子罕》。言外 之意是: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 所居陋室也就不陋了。用它结尾作用:画龙点 睛,总结全文,与开头“惟吾德馨”相呼应, 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 操。 1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 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 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八、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莲,花乊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丌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出淤泥而不 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 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 想感情。 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 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 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一、解释文中红色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多。 2、益:副词,更。 3 、植:树立。 4、鲜:少。 5、亵:亲近而不庄重。 6、宜:应当 7独:只,仅 8、濯清涟而丌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庄 重。 9、丌蔓丌枝:蔓:生藤蔓。枝:长冗枝。丌染: 沾染。予谓菊:认为。花之君子:的,品德高 尚的人。
1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 15、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 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丼一个这样的例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 无竹。
《爱莲说》(北宋哲学家周敦颐) 水陆草木乊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丌 染,濯清涟而丌妖,中通外直,丌蔓丌枝,香远益 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丌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要点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要点

《陋室铭》知识要点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在文中意思(1)有仙则名.:著名、出名(2) 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3)惟吾德馨..:品德高尚(4)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5)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6)...可以..调素琴...:调弄不加装饰的琴.........(.7)阅金经..:佛经(8) 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9)无丝竹..之乱耳: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0)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2.本文的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3.“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4.“座右铭”的意思:刻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的文字,现在多指人生的准则或信条。

“陋室铭”的意思:用来歌颂陋室的文字。

5.文章从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文。

6.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由作者的节操和情趣,我们自然会想到东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东晋人陶渊明,可用《五柳先生传》中的语句来概括此人的高尚品德,即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7.《陋室铭》采用了托物言志手法,以有仙之山和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自然引出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

8.用原文句子回答:(1)写居室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写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写生活风貌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写室中事,注意虚实结合,“可以调素琴”照应无丝竹之乱耳。

“阅金经”照应无案牍之劳形。

(5)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古今对比的语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文章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8)文章的点睛之笔:孔子云:何陋之有?9.“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10、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鸿儒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是全文的主旨句,开篇点题,统领全篇,点明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易并称“ 刘白 ”。
2.《爱莲说》选自 《周元公集》 ,作者 是 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 周敦颐 , 字 茂叔 ,晚年曾建濂溪书堂讲学, 世称“ 濂溪先生 ”。
重点实词解释
1.有仙则名 名词作动词,出名,著名 2.有龙则灵 名词作动词,有灵气
3.惟吾德馨 香气,这里指的品德高尚。 4.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鸿:大。儒:旧
《短文两篇》复习课
《陋室铭》 《爱莲说》
文学常识
《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 刘禹锡是唐代的诗人、哲学家。著有《刘宾 客集》。本文是他在被贬为地方官时写的。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 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 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说”--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 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
菊 秋季开花,迎寒斗霜,清高避世
作者借《陋室铭》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抒发了作者高洁伟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 的生活情趣。 (托物言志)
你还能说出哪些安贫乐道、节操高尚的名士?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笔直的洁净地挺立在水中。
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0、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1、陋室陋室,真的陋吗?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
陋 也
无白丁。
环境 清幽宁静
德馨
香远益清
远播
往来
往来无白丁 表示交往的人 其中往来种作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一词多义
无案牍之劳形
用于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不译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水陆草木之花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用于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词类活用
1. 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
文体常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体裁是 铭 ,它是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警戒自己 或 称述功德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 种文体。
2.《爱莲说》的体裁是 说 ,它是既 可以 说明 、 记述 事物,又可以 发表 议论 的一种文体。
文学常识填空
1.《陋室铭》选自 《全唐文》 ,作者 是 唐 代著名诗人、哲学家 刘禹锡 , 字 梦得 ,人称“ 诗豪 ”,与白
角 度 特点
生长环境 洁身自好 高洁质朴
体 态 行为正直 通达事理
香气
美名远扬
整体风度 举止端庄 志洁行廉
观感与评价——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莲——君子
10、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 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 是怎样的呢?

隐逸者 惋惜
牡丹 富贵者 讽刺
4、“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 里为什么要写它们?
19.予谓菊
予,我;谓,认为
20.花之君子这也 指品德高尚的人。
21.陶后鲜有闻 少
22.宜乎众矣
宜,应当;众,众多。
一词多义

有仙则名
名词作动词,出名,著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词作动词,说出

可以调素琴 不加装饰的琴。
素湍绿潭
白色的
一词多义

陶后鲜有闻 少
芳草鲜美
鲜艳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方为名词作状语,从远处
•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
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 孔子的一句话是: 孔子云:何陋之有?
• 6、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 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指读书人。
5.往来无白丁 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6.可以调素琴 7.无丝竹之乱耳
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 弄,这里指弹(琴)。素琴: 不加装饰的琴。
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 奏乐的声音。
8.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的公文。
9.斯是陋室

Hale Waihona Puke 10.阅金经佛经。
1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在于,动词
12.可爱者甚蕃
•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 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8、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 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莲?莲具有怎样的特点?

出淤泥濯清涟
中通 外 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甚,很;蕃,多。
13.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污秽)
14.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15.不蔓不枝 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枝
蔓”“长枝节”
16.亭亭净植 立
17. 不可亵玩焉 18.花之隐逸者也
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 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 污,就隐居避世。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粗俗浅薄的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奏乐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5、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惟独喜爱莲,它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 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部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累。
2.不蔓不枝 名词“蔓”“枝”用作动词
“生枝蔓”“长枝节”
3.香远益清 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 播”
重点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主人我有美好的品德(就不觉得简 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窗帘中。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交往 人物高雅
生活 闲适、恬淡
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乱 耳,无案 牍劳形。
2、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何用意?
运用类比手法,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 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 抱负,突出了陋室不陋
3、文章以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这是画龙点睛之笔,再次证明陋室 不陋,从而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 安贫乐道的情趣,同时又照应了“惟吾 德馨”一句,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