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CADCAM斜齿轮课程设计报告书

合集下载

cadcam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adcam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adcam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CAD/CAM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应用领域及发展历程。

2. 学生能掌握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如绘图、编辑、建模、渲染等。

3. 学生能了解CAD/CAM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如模具设计、数控编程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二维和三维图形的绘制,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

2. 学生能运用CAM软件对设计好的图形进行加工路径的生成和仿真,具备基本的加工操作能力。

3. 学生能通过CAD/CAM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CAD/CAM课程,培养对制造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职业认同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学生能认识到CAD/CAM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验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结合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果。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施,确保教学设计和评估的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1. CAD/CAM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 CAD/CAM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CAD/CAM发展历程及趋势2. CAD软件操作与绘图技巧- 软件界面及基本工具介绍- 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 三维建模与渲染3. CAM软件加工路径生成与仿真- 数控加工基础知识- 加工路径策略及参数设置- 加工仿真与优化4. CAD/CAM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实例-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数控编程与加工- 产品设计与创新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行业案例分析及讨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CAD/CAM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第二周:CAD软件操作与绘图技巧第三周:CAM软件加工路径生成与仿真第四周:CAD/CAM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实例第五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CAD/CAM技术与应用》第一章:CAD/CAM概述《CAD/CAM技术与应用》第二章:CAD软件操作《CAD/CAM技术与应用》第三章:CAM软件加工《CAD/CAM技术与应用》第四章:CAD/CAM应用实例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CAD/CAM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斜齿轮

课程设计斜齿轮

课程设计斜齿轮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斜齿轮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斜齿轮的传动原理和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机械传动领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斜齿轮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斜齿轮的传动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斜齿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首先,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了解斜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引导学生掌握斜齿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其次,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斜齿轮的传动原理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斜齿轮在机械传动领域的重要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运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斜齿轮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使学生掌握斜齿轮的基本知识。

其次,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斜齿轮的传动原理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运用实验法,让学生观察和操作斜齿轮传动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斜齿轮在机械传动领域的重要应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掌握斜齿轮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多媒体资料用于为学生提供形象的视觉信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设备用于开展斜齿轮传动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作业主要评估学生对斜齿轮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考试则全面考察学生对斜齿轮基本概念、传动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

中州大学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电一体化学生姓名杨班级机电一体化对口二班学号32232323指导教师xxxxx完成日期2016年7月13 日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1)前言 (3)第一章建模一零件的分析 (4)二右端盖的建模的过程 (4)三毛坯的建模过程 (12)第二章零件的加工一工艺分析 (15)二工步安排 (16)三模型的初始设置 (17)四右端盖下表面的加工 (22)五右端盖下表面盲孔的加工 (25)六右端盖上表面中心孔的加工 (28)七右端盖上表面销孔的加工 (31)八右端盖上表面沉头孔的加工 (36)九右端盖上阶梯孔的加工 (40)十车间工艺文档 (41)第三章设计心得与体会 (45)参考文献 (46)此设计题目如下图前言UG软件是集CAD/CAM为一体的功能强大的三维参数化软件,它的功能覆盖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概念设计、产品开发、功能分析到制造仿真等。

在航天航空、汽车、机械、模具和家用电器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设计当中包含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夹具设计等基本知识。

在此我以齿轮油泵零件的右端盖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的构思和多次的查阅资料,设计出合理的工艺装备及编制出合理的加工工艺和程序。

学会用理性思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并解决问题。

以达到最终实际目的,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齿轮油泵右端盖的功用和结构特点齿轮油泵右端盖是齿轮油泵的基础零件之一,用手将一些轴套和齿轮等零件组装在一起,使其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并按照一定的传动关系协调的运动。

组装后的齿轮油泵,用端盖的基准平面安装在机器上。

因此,齿轮右端盖的加工质量对箱体部件装配后的精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且其属于剖分式箱体,结构特点为:结构形状稍微复杂,内部呈空腔,箱壁较厚且不均匀,其上有许多精度要求很高的轴承孔和装配用的基准平面。

此外,还有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紧固孔和次要平面。

因此,齿轮油泵右端盖要加工部位较多,加工难度也较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斜直齿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斜直齿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斜直齿轮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斜直齿轮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2. 学生能够掌握斜直齿轮的啮合原理,并了解其传动特点;3. 学生能够掌握斜直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及强度校核方法;4. 学生能够了解斜直齿轮的材料选择及加工工艺。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斜直齿轮的几何尺寸设计和强度校核;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斜直齿轮材料及加工工艺;3.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斜直齿轮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4.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设计,提高机械设计能力,为后续项目实践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3. 学生能够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工程意识;4.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动态,树立为国家机械事业做贡献的信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以斜直齿轮为研究对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过程评价,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斜直齿轮的基本概念:介绍斜直齿轮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2. 斜直齿轮的啮合原理:分析斜直齿轮的啮合过程,讲解啮合条件及传动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3. 斜直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讲解斜直齿轮的齿数、模数、压力角等几何参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4. 斜直齿轮的强度校核:介绍斜直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的校核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5. 斜直齿轮的材料选择及加工工艺:分析不同材料的特点,讲解斜直齿轮的加工工艺流程。

机械CADCAM斜齿轮课程设计

机械CADCAM斜齿轮课程设计

机械CADCAM斜齿轮课程设计1.前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行业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如何培养和提高机械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是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以机械CADCAM斜齿轮课程设计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用CADCAM技术进行实际制造的能力,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课程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斜齿轮的CADCAM 制造技术,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制造有所突破。

同时,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情景模拟等综合素质。

3.课程设计内容3.1 理论学习在课程开始阶段,将先对机械斜齿轮的制造原理和CAD绘图技能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培训,让学生对斜齿轮的设计和制造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掌握主要的CAD技能。

然后,通过学生互动、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概念和原理。

3.2 动手实践在理论学习阶段之后,学生将进行实际的制造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和掌握CAM程序编写技术,运用CNC数控机床进行实际加工操作,形成实际的完整机械零部件。

操作结束之后,老师将对学生的加工精度和质量进行评分和评价。

同时,学生也需要注意安全操作,保证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3.3 评估和反思在实习操作结束之后,学生将进行个人或小组的总结报告,对本次实习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需要指出的是,评估不仅仅关注绩效,还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展现出来的态度和表现,如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责任心等素质。

同时,学生还应该加强对本次操作过程的反思,对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认真总结,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4.教学思路4.1 提高动手操作技能和制造能力本次课程设计设计仅仅是在理论学习和动手操作之间进行呼应和衔接,通过动手操作的实际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制造技能。

同时,学生在不断地实践中,也可以逐渐成长为技术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书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别: 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 机制074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0年12月25日目录广西工学院课程设计用纸一、前言 (2)二、零件建模设计.................................................................................3 三、零件加工.......................................................................................8 四、结束语和致谢.................................................................................32 五、参考文献 (32)- 1 -广西工学院课程设计用纸一、前言通过这次CAD/CAM课程设计,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CAD/CAM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

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并能灵活使用CAD/CAM软件对复杂零件进行编程加工。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固的知识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必须掌握以下几点:1、学习使用先进的UG、CAM软件对零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及绘制二维图形;2、学习使用UG软件对所设计的零件进行数控编程及进行加工仿真;3、学习使用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设备按编制的程序加工出所设计出的零件。

在实际加工中,使学生了解到数控铣削在选用刀具是,通常要考虑机床的加工能力,工序内容,工件材料等因素。

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进给量及余量,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削用量。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主,所以要选用较大的进给量,但是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和加工成本;精加工是,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及加工成本。

cad齿轮课程设计报告

cad齿轮课程设计报告

cad齿轮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CAD齿轮的绘制,使学生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绘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需要熟悉AutoCAD软件的操作界面,了解并掌握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和标注命令等基本功能。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需要能够独立完成齿轮的三视图绘制,并掌握齿轮参数的设置和标注。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齿轮的结构和绘制方法。

首先,我们将介绍AutoCAD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包括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和标注命令等。

然后,我们将学习齿轮的结构和参数设置,使学生能够理解齿轮的工作原理和绘制方法。

最后,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独立完成齿轮的三视图绘制,并掌握齿轮参数的设置和标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介绍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齿轮的结构。

然后,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齿轮绘制方法的理解。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齿轮绘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独立完成齿轮的绘制。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一系列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使用《AutoCAD基础教程》作为主教材,辅助以《齿轮设计手册》等参考书籍。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准备一系列的PPT演示文稿和操作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计算机和AutoCAD软件,以及相关的绘图工具,以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平时表现将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

CADCAM实验报告齿轮

CADCAM实验报告齿轮

学生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 CAD/CAM 专业班级: 1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w专转本)学生学号: 01504554014 学生姓名:杭志远
所属院部:机电工程指导教师:茅军
20 15 ——20 16学年第二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双联齿轮设计实验学时: 4
同组学生姓名:郭远超实验地点:工科楼C- 306
实验日期: 2016.4.26 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茅军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应用PRO/E软件进行零件的建模,掌握零件建模的一般过程。

2.熟练掌握二维草绘的各种命令的使用。

3.掌握尺寸标注,文字标注方法。

4.熟练掌握零件拉伸特征的创建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电子计算机、鼠标器、键盘、局域网络。

2.PRO/Engineer 5.0应用软件,局域网教学软件。

3.自备存储设备如软盘、优盘等。

三、实验过程
1、实验要求:
1)创建用户文件目录(以自己姓名学号命名)。

2)设置图形背景颜色,选择适合打印要求的背景颜色。

3)合理运用拉伸命令创建零件图。

4)在零件模型上创建自己的名字或学号。

2、建模过程:
(1)现在CREO上画一个圆盘然后画渐开线,然后去除材料并阵列齿,再画一根尺寸相同的轴配合。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将绘制完成图形文件附于本文档文件夹内。

(文件夹名称为学号姓名实验名称)2.设计的零件模型如下:。

二级圆柱斜齿齿轮减速器(带cad图)课程设计

二级圆柱斜齿齿轮减速器(带cad图)课程设计

目录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 1二、传动方案的初步拟定----------------------------------- 2三、电机的选择 ------------------------------------------ 3四、确定传动装置的有关的参数----------------------------- 5五、齿轮传动的设计 -------------------------------------- 8六、轴的设计计算 --------------------------------------- 18八、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5九、连接件的选择 --------------------------------------- 27十、减速箱的附件选择 ----------------------------------- 30十一、润滑及密封 --------------------------------------- 31十二、课程设计小结 ------------------------------------- 32十三、参考资料目录 ------------------------------------- 33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工作条件:单向运转,轻微震动,连续工作,两班制,使用8年。

原始数据:滚筒圆周力F=3500N ;卷筒转速n=60(rpm);滚筒直径D=300mm 。

减速器联轴器联轴器电动机卷 筒经查有关资料电机主要外形和安装尺寸列于下表:(3)按弯扭复合强度计算(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由表6-1按齿轮和半连轴器的直径查得如下:1段的键的尺寸:b×h×l=14mm×9mm×63mm 其配合为H7/m6十三、参考资料目录《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龚溎义锣圣国李平主编,2006年4月第22版;《机械设计(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濮良贵,纪名刚主编,2006年5月第八版;《工程机械构造图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刘希平主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朱冬梅胥北澜主编,2000年12月第5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工业出版社,韩进宏主编,2004年8月第1版。

机械CADCAM斜齿轮课程设计

机械CADCAM斜齿轮课程设计

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2 第一章建模分析 (4)3 第二章数控加工 (14)4 第三章数控加工仿真 (17)5 第四章CL数据的输出和NC代码的生成 (30)6 第五章设计总结.................................................. ..327 第六章参考书目 (32)《机械CAD/CAM》任务书一、设计题目:齿轮零件的CAD/CAM设计二、设计目的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

其目的: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

主要设计任务: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制造模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最终完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

如刀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

并对零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B5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页眉:宋体小五号,内容包括班级,姓名,“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一.前言本次课程设计按照任务说明书的要求,我做的是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三维建模以及运动仿真,主要设计数据来自我的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计算,其中模型的尺寸主要依据我的二维图纸(后附),模型共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箱体、齿轮、轴、轴承、轴套、端盖、螺钉。

总计用时大概三天时间,我分一周的时间分别各部完成,下面就将我的主要成果一一书写如下,请老师指正。

二.零部件建模2.1箱体箱体建模主要由拉伸构成,辅助以打孔、阵列、镜像、倒角、筋工具。

其中油标孔由旋转而成。

具体数据参数见后附的CAD工程图。

2.2齿轮本模型中共有两对四个齿轮,均采用轮廓法建模而成(方法由网上教程而来),通过参数方程获得渐开线,而后获得轮齿的完整轮廓,最后阵列,得到一个完整的齿轮,鉴于齿轮建模较为陌生下面我将说明齿轮建模具体的步骤。

1.用拉伸画一个直径为齿顶圆,厚度为齿宽的的圆柱体2.插入基准曲线---从方程--完成--选取--坐标(三个面的交点)---笛卡尔---输入参数(参数如下)3.选中步骤2做好的蓝色的曲线---镜像---得到第2根蓝色的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是相交的八字形.如图4.点取第2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2/z)+1.74)得到第3根细红色的曲线,该曲线与第一根曲线相交的。

(注意:原来的第2根曲线消失了) 5.选中第3根曲线(注意此时曲线以粗红色显示)、主菜单“编辑”---“复制”---主菜单“编辑”——“选择性粘贴”---在操作面板上选取“旋转”按钮,——选取旋转中心轴----输入旋转角度(-360/z),(即该曲线要与前面旋转的方向相反),此时发现模型区域如下所示:点取确定退出操作,得到第4根蓝色曲线,此时两根曲线成八字所示如图:6.用草绘曲线按钮画曲线:先画一个齿根圆,用使用边命令选取那两根曲线(八字形的两根曲线)和齿顶圆---分别过那两根八字形的曲线的末端作切线,与齿根圆交两点---修剪多余边---给根部倒角(R=0.2*m),得到图形如下所示:7.拉伸---去除材料--- --草绘——选取步骤6所得的封闭线框,切削得到齿槽.阵列齿数8.根据不同的尺寸对不同齿轮设计不同的结构形式,分度圆小于160采用整体式,大于160小于500采用腹板式。

《机械CADCAM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CADCAM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CADCAM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CAD/CAM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该指导书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二、课程设计的目的1(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机械CAD/CAM技术》课程后进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对三维造型软件的再学习及再提升,对于夯实学生的基础,强化实际实践应用非常重要。

2(本课程设计突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外化应用,从软件的熟练操作到高级特征的学习及加深,强调软件的实操性,侧重软件应用的社会需求性。

3(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于PRO/E软件的零件特征造型和模型装配实现,利用PRO/E软件生成相应的工程图。

4(本课程设计的难点和着力点在于学生三维造型能力的培养,从尺寸拟定到装配成型,体现实用性、工艺性、协调性。

三、设计内容与步骤序号课程设计项目名称学时课程设计内容1、分析总装图纸,了解零件装配关系。

1 图纸分析 6学时2、分析零件图纸,了解尺寸关系及要求。

3、分析零件形状,确定基本特征和造型策略。

2 零件造型 18学时综合运用特征造型技术完成图形的造型。

3 零件装配 12学时根据要求进行零件位置关系的装配4 零件工程图生成 10学时生成主要零件的工程图,并按标准编辑成合格的零件图纸。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10学时按要求编排课程设计说明书上交说明书6 4学时答辩并答辩合计 2周四、设计方法综述1、每位同学上机独立完成;2、掌握PRO/E软件的应用、Word文档的编排;3、选题原则:课程题目应尽量结合生产实际,依据生活中实物进行虚拟下的建模,这样便于比照,修正模型,同时对学生在模型实用性方面进行内化理解。

选题原则上每5-8个学生一个课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突出软件应用的社会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课题的布置做到层次化,既让学生都有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有完成的愉悦感,又有解决难题后的满足感。

五、设计成果规格与要求1、完成零件的三维造型及装配;2、完成典型零件工程图的生成及编辑;3、完成整个设计过程说明书的书写,形成电子档并打印成册。

(完整版)机械CAD、CAM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机械CAD、CAM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酒杯外形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班级机自092学生指导教师宋世柳教研室主任广西科技大学(筹)机电一体化教研室2013 年 1 月 1 日目录一、机械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 (1)二、设计目的及工艺分析 (3)三、设计内容 (4)四、编程及加工 (6)五、G代码生成 (19)六、总结与致谢 (21)七、参考文献 (22)一、机械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酒杯外形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主要参数:外形尺寸95*59*29.5其他参数:自行设计内容:1、三维零件图1张2、二维零件图1张3、加工程序清单1张4、加工好的零件1个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二、设计目的及工艺分析(一)、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设计,使我们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CADCAM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并能灵活使用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CADCAM软件对较复杂零件进行编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1.学习使用先进的CAD软件对零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2.学习使用CAM软件对所设计的零件进行数控编程并进行加工仿真;3.学习使用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按编制的数控程序加工出所设计零件。

此次我做的设计是一个酒杯外形模型,制作采用的是UG5.0建模及加工的相关内容。

数控铣削在选用刀具时,通常要考虑机床的加工能力,工序内容,工件材料等因素;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背吃刀量,进给量。

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削用量。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切削用量各参数应根据机床实际情况,手册,被加工材料并结合实践经验确定。

在了解了加工中心实际所具备的刀具类型后,结合零件材料为蜡,在轮廓粗加工,表面半精加工以及精加工中选择刀具及进刀深度等参数分别如下:1.第一步,用D10mm的平端铣刀进行轮廓粗加工,型腔铣粗铣,主轴转速2000 rmin,切削进给率250mmpm。

机械CADCAM课程实训报告

机械CADCAM课程实训报告

《机械CAD/CAM》课程实训报告法拉利设计说明书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实训时间:一、实训安排本实训是与《机械CAD/CAM》课程配套的实践环节之一,是在完成《机械CAD/CAM》课题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产品设计的全过程锻炼。

实训以某产品或机械结构的实际数据为依据,要求在4周的时间内完成两大方面的设计任务:(1)产品零件造型的全过程训练、产品的装配过程、产品的运动仿真、产品的色彩设计;(2)对机械设计的全过程认识以及计划编制。

通过本环节的设计锻炼,让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同时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与机械行业脱节的现象。

1.实训要求(1)为避免抄袭,设计过程以每人为一单位;(2)设计说明书采用A4纸打印,用统一封面装订;(3)实训原则上在4周内完成。

2.实训内容以某产品或机构为研究对象,按其实际结构和运动方式进行设计。

对产品或机构进行定量和优化设计;熟悉零件造型的基本步骤和思路,对产品装配和运动仿真有直观的三维认识。

具体内容和步骤如下:(1)设计所需资料(a)某产品或机构的草图;(b)若需自己设计需要提供该零件或机构的大致尺寸;(c)若是仿制品需要其实际测绘图。

(2)设计步骤(a)了解和分析产品或机构的特点,确定其造型思路;(b)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c)零件的三维建模与色彩设计;(d)产品的装配与运动仿真,绘制主要零件的工程图。

(3)设计原则(a)能够运用PROE软件的各种造型工具进行产品的设计;(b)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合理绘制主要零件的工程图。

(4)提交设计报告(a)最终结果要求提供详细的产品说明书;(b)设备造型方案的设计草图;(c)产品或机构的各种设计报告。

3.实训结果(1)产品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实训安排、产品介绍、主要零部件建模、产品装配、渲染、运动仿真、实训心得。

(2)电子文件主要内容:PROE软件绘制的零件图、装配图、主要零件的工程图、产品的渲染图、运动仿真动画、实训报告word文档、ppt实训答辩文档。

机械CADCAM第二版课程设计

机械CADCAM第二版课程设计

机械CADCAM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介绍机械CADCAM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本课程是第二版,对前一版的课程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进和重构。

课程分为两个主要部分: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在CAD方面,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CAD软件来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装配和制造细节设计。

在CAM方面,我们将研究如何使用CAM软件来创建刀具轨迹、生成NC 程序和进行机床仿真。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1.使用CAD软件建立三维模型2.进行CAD装配和细节设计3.使用CAM软件创建刀具轨迹4.生成NC程序5.进行机床仿真和优化6.实验掌握机械加工过程课程大纲第一章:概述本章将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CADCAM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章:CAD基础本章将介绍CAD软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软件界面、基本绘图命令、模型构建和装配。

第三章:二维制图本章将研究二维绘图的技巧,包括工程图纸的制作和标注技巧。

第四章:三维建模本章将介绍三维建模技术,包括曲线、平面和体素的创建和编辑。

第五章:CAD细节设计本章将研究CAD设备的细节设计技巧,如引导方案、加工顺序等。

第六章:CAM基础本章将介绍CAM软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建立数控机床模型、切削工具和切削参数设置。

第七章:NC编程本章将研究NC编程技术,包括编程语言、程序调试和错误排除等。

第八章:生产仿真本章将介绍机床仿真软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模型导入、刀具轨迹仿真和仿真结果分析。

实践环节本课程将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中。

课程作业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本课程将分配以下作业:1.二维和三维CAD建模练习2.CAD细节设计作业C编程练习4.机床仿真作业5.机械加工实验报告课程评估学生的成绩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1.期末考试2.作业的质量和时效性3.机械加工实验报告总结本课程旨在通过CAD和CAM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在机械制造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机械CAD、CAM-B型齿轮油泵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CAD、CAM-B型齿轮油泵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B型齿轮油泵设计学院:机械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陈海文序号:指导教师:2012~2013学年第 2 学期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零件设计 (3)一、泵盖的设计 (3)二、泵体的设计 (7)三、主动轴设计 (13)四、从动轴设计 (15)五、主动齿轮设计 (16)六、从动齿轮设计 (17)七、填料螺塞设计 (18)八、调压螺柱设计 (21)九、螺栓的设计 (23)十、弹簧的设计 (23)十一、钢球的设计 (23)十二、长销设计 (23)十三、短销的设计 (23)第三章零件装配 (24)一、泵体装配图 (24)第四章爆炸图生成 (24)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25)第一章、绪论一.机械CAD\CAM简介机械CAD/CAM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或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的简称,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

目前,CAD/CAM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其中,在机械设计及制造中CAD\CAM应用更为广泛和重要。

另外,CAD\CAM输出的结果也不仅仅是装配图和零件图,还包括设计、制造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所需的各种信息。

二.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1、了解UG NX 6.0软件基本功能特点;2、学会UG NX6.0绘图基本技巧和方法及典型操作流程;3、熟练掌握零件装配方法。

三.课程设计任务1. 自行选择一个齿轮油泵,它的零件数要在15个零件以上,其中相同的零件算一个;2. 选定齿轮泵后,要先对其结构分析和尺寸确定;3. 创建零件模型,完成后进行装配,生成装配图;4. 完成装配图爆炸图;5. 课程设计总结。

第二章、零件设计一、泵盖的设计设计说明(1) 启动UG NX 6.0 软件,单击“标准”工具条中的“新建”按钮,弹出“文件新建”对话框,在“模板”中选择“模型”,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benggai”,接着选择文件保存路径“E:\ug\chilunyoubenglingjian”,单击“确定”按钮,进入标准界面。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用PRO_E做的二级减速器)

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用PRO_E做的二级减速器)

目录Ⅰ、课程设计任务书 (2)Ⅱ、前言 (4)第一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5)一、电动机的选择 (5)二、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6)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7)第二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8)一、减速器箱体外传动零件设计 (8)二、减速器箱体传动零件设计 (9)第三章装配图设计 (17)一、装配图设计的第一阶段 (17)二、装配图设计的第二阶段 (19)第四章简述部分零件三维建模 (27)一、建立部分零件三维模型 (27)二、减速器装配模型图 (31)第五章 NC代码及图 (32)第六章总结 (34)参考资料 (35)Ⅰ、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王孜2011-6-30课程设计任务书:学号:专业班级:一、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带传动及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二、传动方案:三、设计参数输送带拉力F=2.5kN;输送带速度v=1.3m/s;滚筒直径D=370mm启动载荷/名义载荷=1.25四、工作条件:单向运转,频繁启动,轻微振动,连续工作两班制,使用期暂定10年。

卷筒转速允许误差<±5%。

五、设计要求:设计容: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为主体的机械传动装置的全部设计及计算,校核Ⅲ轴及其上的轴承和键的强度。

完成减速器各部件三维造型设计并完成装配以及选择部件进行CAM生成NC代码,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Ⅱ、前言一、课程实训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流行的PRO-E软件实际操作运用能力,我们进行了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对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平面设计和三维造型的基本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掌握三维实体造型的基本操作,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实训的任务:进行数据计算,传动方案设计和传动零件设计,以及设计装配草图。

绘制平面工程图纸,了解工程图纸的一般要求和格式。

斜齿轮精度设计实习报告

斜齿轮精度设计实习报告

斜齿轮精度设计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我旨在掌握斜齿轮的精度设计方法,理解斜齿轮精度设计的重要性,提高我对齿轮制造工艺的认识,并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1. 斜齿轮精度等级的确定:根据《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卷第15篇第一章表15-1-53,结合齿轮的工作条件和圆周速度,确定斜齿轮的精度等级。

2. 齿距偏差和齿距累计总偏差的计算:根据表15-1-54,计算单个齿距偏差fpt;根据表15-1-55,计算齿距累计总偏差Fp。

3. 齿廓总偏差和螺旋线总偏差的计算:根据表15-1-58,计算齿廓总偏差F;根据表15-1-68,计算螺旋线总偏差F。

4. 齿厚偏差计算:根据齿轮的精度等级,计算齿厚偏差。

5. 齿轮副精度设计:包括中心距偏差fa和轴线平行度偏差接触斑点的计算。

6. 齿胚精度设计:包括齿胚的尺寸公差计算。

三、实习过程1. 斜齿轮精度等级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斜齿轮用于减速机中,工作条件为中速,圆周速度为10m/s。

查阅《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卷第15篇第一章表15-1-53,确定斜齿轮的精度等级为6级。

2. 齿距偏差和齿距累计总偏差的计算:根据表15-1-54,fpt = -0.02mm;根据表15-1-55,Fp = 0.04mm。

3. 齿廓总偏差和螺旋线总偏差的计算:根据表15-1-58,F = 0.08mm;根据表15-1-68,F = 0.12mm。

4. 齿厚偏差计算:根据精度等级6级,齿厚偏差为±0.04mm。

5. 齿轮副精度设计:中心距偏差fa为±0.04mm,轴线平行度偏差接触斑点为±0.02mm。

6. 齿胚精度设计:齿胚的尺寸公差为±0.02mm。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斜齿轮的精度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斜齿轮精度设计的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精度设计在齿轮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到齿轮副的接触条件和运行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 . (2)2 第一章建模分析........................................ . (4)3 第二章数控加工........................................ (14)4 第三章数控加工仿真 (1)75 第四章CL数据的输出和NC代码的生成 (30)6 第五章设计总结............................................. ..... ..327 第六章参考书目............................................. .. (32)《机械CAD/CAM》任务书一、设计题目:齿轮零件的CAD/CAM设计二、设计目的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

其目的: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

主要设计任务: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制造模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最终完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

如刀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

并对零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B5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页眉:宋体小五号,容包括班级,,“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字样;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

附零件三维图、加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容)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五、设计容及时间分配1.准备工作:布置设计任务,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1天)2.熟悉PRO/ENGINEER Wildfire 3.0,并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

3.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

(4天)4.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

(3天)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天)6.设计结果提交及答辩。

(1天)六、参考资料有关PRO/ENGINEER软件的参考书及数控加工工艺的参考书。

如PRO/ENGNEER Wildfire 3.0的基础训练教程、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零件设计教程、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数控加工教程等等。

七、成绩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分制。

主要考察: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条理性:设计过程的态度和出勤率;软件的熟悉程度;设计结果的正确合理性;答辩情况。

学生签名:日期: 评阅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签名:日期:第一章建模分析在菜单栏选取【文件】下拉菜单,选取【新建】选项,系统将弹出如图1-1所示的【新增】对话框,选中其中的【零件】单选按钮,在【名字】编辑框中输入“zwp”。

单击对话框下部的按钮,进入三维实体建模图1-1 【新增】对话框图1-2 【文件选项】对话框1.1设定齿轮各项参数.进入菜单栏中――工具――参数,然后添加并设定下列参数(可随意命名,只要自己知道各项参数名所代表含义).如图1-3M=2 (代表模数) Z=42 (代表齿数)alpha=20 (代表压力角)Beta=30.67 (右) (代表齿轮螺旋角)B=15.5(代表齿轮宽度)Hax=1(代表齿顶系数)hfx=0.25(代表齿根系数)图1-3 齿轮参数表1.2 绘制四个圆草绘曲线,分别绘制四个圆,分别代表齿顶圆,分度圆,齿根圆,基圆,并添加关系式控制(front面上)齿顶圆直径 d a =100.03 基圆89.93969齿根圆91.04 分度圆97.66085图1-4 绘制的四个圆1.3绘制渐开线.点选绘制”曲线”的图标,然后选”从方程”,再选笛卡尔坐标系,然后再选第三步建立的坐标系.然后定义方程:db=89.93969ang=90*tr=db/2s=PI*r*t/2xc=r*cos(ang)yc=r*sin(ang)x=xc+s*sin(ang)y=yc-s*cos(ang)z=0图1-5 渐开线方程图1-6方程对话框(1)依次在主菜单上单击“插入”→“模型基准”→“曲线”,或者在工具栏上单击按钮,系统弹出“曲线选项”菜单管理器,如图1-7 (2)在“曲线选项”菜单管理器上依次单击“从方程”→“完成”,弹出“得到坐标系”菜单管理器,如图1-8图1-7曲线选项”菜单图1-8坐标系设置(3)在绘图区单击选取系统坐标系为曲线的坐标系,弹出“设置坐标类型”菜单管理器,(4)在“设置坐标类型”菜单管理器中单击“笛卡尔”,系统弹出一个记事本窗口;(5)在弹出的记事本窗口中输入曲线的方程,如下:db=89.93969ang=90*tr=db/2s=PI*r*t/2xc=r*cos(ang)yc=r*sin(ang)x=xc+s*sin(ang)y=yc-s*cos(ang)z=0(6)保存数据,退出记事本,完成后的曲线如图所示;图1-9 渐开线图1.4镜像渐开线4.1创建基准轴基准点基准面如图单击基准平面工具,按住Ctrl连续选择DTM1和轴线A-1,然后输入旋转角度(360/(4*42)=2.143,单击确定完成D T M2的创建图1-10基准点基准面基准轴图1-11 镜像图以DTM2为对称平面镜像渐开线如图1-111.5 创建齿根圆。

图1-12 齿根圆图1-13 第一个齿轮廓1.6 创建第一个齿复制旋转(2*arcsin(b*tg(beta)/d))10.8018截面,在创建分度圆面画投影线。

扫描混合生成第一个齿如图1-15图1-14 旋转的截面图1-15扫描混合第一个齿1.7阵列生成其他齿点击阵列按钮,然后选择混合生成的第一个齿如图1-15,选择中心轴为阵列中心,数量为42个,角度间隔为360/42=8.87具体参数如图1-16,然后生成的齿轮如图1-18图1-16 阵列设置选项图1-17 阵列效果图1-18阵列生成的其他齿1.8拉伸一侧的Φ42H2的圆柱点击拉伸按钮,在齿轮截面上草灰拉伸截面如图1-19,拉伸参数如图1-20 拉伸后效果如图1-21.图1-19 草汇截面参数图1-20 拉伸效果图1-21 拉伸参数1.9拉伸另一侧的Φ42H9.5的圆柱点击按钮,选择齿轮另一个端面为草绘平面草绘截面截面如图1-22,拉伸参数如图1-24,拉伸效果如图1-23图1-22 草绘截面图1-23拉伸结果图图1-24 拉伸参数设置1.10 拉伸Φ30H27的圆柱点击按钮,选择Φ42圆柱端面为草绘平面草绘截面截面如图1-25,拉伸参数如图1-26,拉伸效果如图1-27图1-25 草绘截面图1-26 拉伸结果图图1-27 拉伸选项设置1.11 倒R6圆角点击倒圆角工具,选择要倒的边如图1-28,设置倒角半径为6如图1-29,倒角效果如图1-30.图1-28 倒角边的选取图1-29 倒角参数设置图1-30 倒角结果1.12倒R4的圆角点击倒圆角工具,选择要倒的边如图1-31,设置倒角半径为4如图1-32,倒角效果如图1-33.图1-31 倒角边选取图1-32 倒角参数设置图1-33倒角效果1.13倒角0.5x45点击倒角工具,设置好倒角参数如图1-34,选择要倒角的边如图1-35,最后点确定,倒出结果如图1-36.图1-34 倒角参数图1-35 选择倒角边图1-36 倒角效果(箭头所指)1.14挖凹槽点击旋转按钮,弹出对话框如图1-37,选择Right面作为草绘面,草汇截面如图1-38,参数设置如图1-37,点击,生成效果如图1-39和图1-40.图1-37 旋转对话框和参数设置图1-38 草绘截面图图1-39旋转效果正面图1-40旋转结果反面第二章数控加工2.1 机床选择由于为齿轮,而且齿轮厚度最大处为27mm,太薄,不利于车床装夹,而且加工精度比较高,并且都是表面铣削和孔的制造,加工表面比较多,所以我们选择数控铣床,可以减少装夹次数。

孔用钻孔加工解决。

2.2零件的工艺分析(1)平面加工:两个端面的粗糙度要求为Ra=1.6,故为精加工,故为粗铣----半精铣-----精铣(2)孔的加工:一个028.0008.030--Φ的孔,粗糙度要求为Ra=0.8。

(3)凹槽加工:粗糙度要求Ra=25(4)曲面加工:R4和R6的曲面,粗糙度Ra=252.3刀具的选择及材料表2-1 刀具及其材料表2.4制订工艺路线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毛坯上下端面留余量2mm。

铣削端面时候分三步,粗铣留余量1mm,半精铣留余量0.5,精铣完成加工。

而且数控机床上铣平面时候应采用硬质合金刀片铣刀。

粗铣时候刀直径小一些减少切削扭矩,精铣刀直径大一些,最好包容待加工表面的整个宽度(1)凹槽加工因为没什么要求,故一次加工完成。

高速钢立铣刀多用于加工凹槽和凸台。

所以用高速钢立铣刀加工凹槽(2)孔加工:加工IT7级的孔,一般孔径小于12时候采用钻,粗饺,精铰。

当孔径为12-60mm时候为钻,扩,粗饺,精铰。

(3)当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12.5--25时候,如果加工余量小于5mm 粗铣一次加工就可以完成要求;但在加工余量特别大而且机床刚性不足时候可分多次进给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