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后作业(新)新人教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后习题新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后习题新版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知能演练提升1.地球自转和公转( )A.方向相同B.周期相同C.运行轨道相同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读地球公转演示图(支架顶部的十字框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第2~3题。

2.移动地球仪,使其绕“太阳”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A.23.5°S~23.5°NB.66.5°S~66.5°NC.90°S~90°ND.始终直射赤道3.为了保证演示成功,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①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③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④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的我国法定节假日是( )A.元旦、劳动节、国庆节B.国庆节、劳动节、元旦C.劳动节、国庆节、元旦D.劳动节、元旦、国庆节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地受太阳直射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A.23.5°S——冬至日B.23.5°N——夏至日C.23.5°S——夏至日D.23.5°N——冬至日6.钱钟书小说《围城》:“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

”产生“太阳迟落早起”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的公转B.气候的变化C.板块的运动D.海陆的变迁7.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A.太阳东升西落B.地球昼夜交替C.连云港的小明要在早上收看美国晚间体育直播D.冬去春来,四季更替右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第8~10题。

8.图中N点所在纬线是以下哪两个热量带的划分界线?( )A.热带与北温带B.南温带与南寒带C.北温带与北寒带D.热带与南温带9.此时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0.这一天图中N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极昼B.昼夜平分C.昼长夜短D.昼短夜长11.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地位于北寒带B.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C.c地四季分明D.d地终年炎热★12.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作业本(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作业本(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作业本1.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点比③点早看到日出B.此时刻②点的白昼比①点长C.从③点沿经线不改变方向可以直接到达②点D.④点的经纬度是(23.5°S,90°W)2.芒果为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因其果肉细腻,风味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素有“热带果王”的美称。

从地球整体上看,“热带果王”的产生地大致位于()A.23.5°N-66.5°N之间的区域B.23.5°S以南的区域C.0°-66.5°S之间的区域D.23.5°N-23.5°S之间的区域3.小叶在北京饭店看见大堂四个城市的时钟,如图所示,在同一时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B.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C.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D.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4.读诗句“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

”此诗句表示的是什么现象()A.昼夜交替B.四季交替C.寒暑交替D.极夜现象5.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24小时B.一个月C.一年D.一天6.下列有关地球运动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公转方向自东向西,出现四季变化B.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昼夜长短变化与公转有关C.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出现昼夜交替D.每天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7.2017年1月28日(除夕)22时,全球华人同步参与央视春晚微信抢红包,法国巴黎的华人同时参与则是当地时间14时,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四季的变化B.月球公转C.地球公转D.地球自转8.图中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aB.bC.cD.d9.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如图)。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A. 四季的变化B. 昼夜长短C. 昼夜更替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B. 昼夜更替C. 四季变化D. 地球上的五带3.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国为()A. 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旋转B. 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C.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D.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4.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变化C. 昼夜现象D. 昼夜交替现象5.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C. 地球的形状D. 太阳绕地球的转动6.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A. 地球是一个球体B. 地球不停地自转C. 地球不停地公转D. 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7.万德的同学上学通常都比乌鲁木齐的小朋友要早,这是由于()A. 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间的差异B. 万德小朋友比乌鲁木齐小朋友勤奋C. 地球公转造成两地季节差异D. 两地气候不同8.生活中很多现象往往蕴含着地理知识。

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 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B. 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比冬季早C. 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德国世界足球赛现场直播D. 成都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9.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昼夜长短变化D. 五带划分10.除夕夜,当零点钟声敲响以后,小芳一家兴奋地给远在美国学习的姑妈进行新年问候,但奇怪的是当家人向姑妈道“新年好”时,而姑妈回答却是“除夕好”,原因是()A. 季节不同B. 远隔重洋C. 两地存在时差D. 姑妈把时间搞错了11.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国为()A. 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旋转B. 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C.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D.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12.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昼夜长短变化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3.下列现象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 地球上有昼夜现象B. 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C. 春夏秋冬D. 寒来暑往14.除夕夜,当零点钟声敲响以后,小芳一家兴奋地给远在美国学习的姑妈进行新年问候,但奇怪的是当家人向姑妈道“新年好”时,而姑妈回答却是“除夕好”,原因是()A. 季节不同B. 远隔重洋C. 两地存在时差D. 姑妈把时间搞错了15.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 我们三明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B. 我们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C. 我们会发现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D. 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16.北京的畅畅在早晨的时候打电话向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道晚安,这是因为()A. 两地语言不同B. 两地季节不同C. 两地经度不同D. 两地纬度不同二、填空题17.地方时差异是地球________ 转造成的.18.最先看到日出与________ 有关.19.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__ 现象,时差现象等.20.地方时差异是地球________ 转造成的.21.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________ 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22.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差异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后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后作业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1.地球自转和公转( )A.方向相同B.周期相同C.运行轨道相同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2.每年的10月26日距北半球哪个节气最近?(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3.下列现象的产生和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地球上有昼夜现象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C.一年有四季变化D.地球上东边的人先看到太阳4.我国的住宅主卧室通常朝南,主要原因是( )A.住宅设计者的习惯B.使用方便C.美观D.更好地采光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地受太阳直射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A.23.5°S——冬至日B.23.5°N——夏至日C.23.5°S——夏至日D.23.5°N——冬至日6.钱钟书小说《围城》:“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

”产生“太阳迟落早起”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的公转B.气候的变化C.板块的运动D.海陆的变迁7.下列节日中,上海市白昼最短的是( )A.国际劳动节B.国庆节C.国际儿童节D.教师节8.夏至日正午,小丽和小欣分别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和上海世博庆典广场测量一根一米长的竹竿的影子,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A.两地竿影一样长B.上海的长,北京的短C.北京的长,上海的短D.不一定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第9~10题。

9.图中N点所在纬线是以下哪两个温度带的划分界线?( )A.热带与北温带B.南温带与南寒带C.北温带与北寒带D.热带与南温带10.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B. M点、N点都位于南半球C. N点属于东半球范围D.此时,正值北半球夏至日11.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地位于北寒带B.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C.c地四季分明D.d地终年炎热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第12~13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1.“日心说”是世纪,伟大的(国)天文学家提出的。

它冲击了宗教神学的的支柱——“地心说”。

2.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3.每年的和(节气),太阳光射赤道。

4.南半球的冬季是月,秋季是月。

5.地球公转产生了()A.昼夜交替B.太阳的东升西落C.昼夜长短的变化D.季节的变化6.根据表中的内容,填写下表空格:自转公转运动方向转动一周所需时间旋转中心产生的现象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在地球所处的四个不同位置旁的方框里,分别填注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

(3)春分月日,太阳直射;夏至月日,太阳直射;秋分月日,太阳直射;冬至月日,太阳直射。

(4)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引起一年中的变化和的变化,从而引起地面得到的多少不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5)每年3、4、5月为北半球的季,9、10、11月为南半球的季。

8.读“地球上五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数码号填写地球上的五带名称:A 带;B 带;C 带;D带;E 带。

(2)在图中适当位置注上各带的分界线名称,并写出其纬度。

(3)填出下表所要求的内容:一、读下列资料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在完成绕地球飞行14圈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

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载人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1.在图是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我国发射“神舟”五号卫星时,地球正位于图(填数字)位置附近。

3.在我国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时,居住在英国伦敦的华人和华侨从电视上收看卫星发射状况的当地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1时,该时间与资料中的北京时间不同,产生这种时间差别的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1)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知能演练提升1.地球自转和公转()A.方向相同B.周期相同C.运行轨道相同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读地球公转演示图(支架顶部的十字框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第2~3题。

2.移动地球仪,使其绕“太阳”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A.23.5°S~23.5°NB.66.5°S~66.5°NC.90°S~90°ND.始终直射赤道3.为了保证演示成功,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①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③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④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的我国法定节假日是()A.元旦、劳动节、国庆节B.国庆节、劳动节、元旦C.劳动节、国庆节、元旦D.劳动节、元旦、国庆节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地受太阳直射日期搭配正确的是()A.23.5°S——冬至日B.23.5°N——夏至日C.23.5°S——夏至日D.23.5°N——冬至日6.钱钟书小说《围城》:“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

”产生“太阳迟落早起”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地球的公转B.气候的变化C.板块的运动D.海陆的变迁7.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A.太阳东升西落B.地球昼夜交替C.连云港的小明要在早上收看美国晚间体育直播D.冬去春来,四季更替右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第8~10题。

8.图中N点所在纬线是以下哪两个热量带的划分界线?()A.热带与北温带B.南温带与南寒带C.北温带与北寒带D.热带与南温带9.此时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0.这一天图中N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A.极昼B.昼夜平分C.昼长夜短D.昼短夜长11.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地位于北寒带B.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C.c地四季分明D.d地终年炎热★12.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1.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A. 昼夜现象B. 季节变化现象 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昼夜更替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特性决定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各产生的现象并加以区分。

2.2017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一次月偏食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现象可说明()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 C. 地球是球体 D. 太阳是球体(2)当我国天文爱好者观测月偏食现象时,英国伦敦正值白天,无法观测此现象。

北京、伦敦两地时间不同是由于()A. 地球自东向西的自转B. 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C. 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D. 地球自东向西的公转【答案】(1)C(2)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1)根据题意可知,2017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一次月偏食现象。

此现象可说明地球是球体。

故C正确。

(2)北京、伦敦两地时间不同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

故B正确。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本题考查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时差产生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3.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的自转,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则呈现()A. 自南向北B. 逆时针 C. 顺时针 D. 自西向东【答案】B【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方向,要根据“北逆南顺”的原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材习题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材习题解析

《地球的运动》自转活动1.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耀地球仪。

自西向东慢慢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察看昼半球和夜半球的散布。

【答案】此题培育学生着手操作的能力,经过实验来考证日夜交替的现象。

演示要领:左手拿地球仪底座,右手向外(右)拨动(自西向东)地球仪。

演示口诀:左手持球右外拨,自西向东细思索;不一样角度定方向,北逆南顺不用说。

演示结果:多角度察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现象记录下来:从赤道上空看,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联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一天中,人们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答案】我们自古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改日出开始了白日活动,日落时应结束劳作回来歇息,经过一晚的体力恢复,以备次日的劳作。

这反应出人们在适应与按照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

昼半球时供给光和热,利于人们活动、工作;夜半球时人们活动因黑暗受限。

由此可知,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都与地球的自转现象息息有关。

3.读图 1.17 ,在同一时辰,阿姨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何会有时间的差别?【答案】由图可知,两人是以对方的实质时辰互致问候的。

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处于相对的两半球,日夜和晨昏变化相反,图示时辰纽约已位于傍晚后,马上转入夜半球;而北京则位于晨昏线东边,旭日升起,处在昼半球范围内。

公转活动演示地球公转,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参照图 1.20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答案】演示要领(1)演示时,保证地轴老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 2)演示时,保证地球仪的转动方向自西向东转动(逆时针转动)。

( 3)演示时,在光源固定的状况下,地球仪要环绕光源在同一平面长进行挪动。

( 4)注意察看,实时记录直射点(最亮点)的地点。

以上实验选在暗室或晚长进行成效最好。

2.联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以下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正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答案】就北半球中纬度地域而言,夏天正午大阳升得高,冬天比较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课时作业(含答案)一、选择题1.当乌鲁木齐是冬季时,澳大利亚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B.从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C.从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D.从侧面看,是自东向西3.我们进行半期考试的今天,南半球的阿根廷正处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举办,揭幕战在当地时间6月12日17时,北京时间6月13日4时准时开战,造成北京和巴西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公转运动B.地球自转运动C.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D.昼夜长短的变化5.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B.昼夜交替C.四季变化D.时差6.地球上有阳光直射的温度带是()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7.云南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当前我省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

读“我省某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及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在昆明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更好地收集热量,集热排管最好朝向()A.南方B.北方C.东方D.西方(2)从图示中可以得出()A.A点时,正午阳光照入室内面积为一年中最大B.B点时,白天集热时间为一年中最长C.C点时,集热量为一年中最低D.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效果不受天气影响8.中国某城市的小明于2019年6月22日(夏至日)这一天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

据如下左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短再变长D.先变长再变短(2)若小明观察到正午时刻竹竿的影子长度为0,则穿过当地的纬线是()A.赤道B.北回归线C.北极圈D.南回归线9.2023年9月23日秋分,我们学校的同学进行了日影的观测活动。

如上右图为当地时间上午10时30分左右同学们观测活动的照片,据此完成问题。

(1)同学们发现,一天内日影方向、长度()A.方向不变,长度越来越短B.方向不变,长度越来越长C.方向不断变化,长度先变长,后变短D.方向不断变化,长度先变短,后变长(2)图中日影朝向()A.西北B.东南C.正北D.正西10.寒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禁烟火,只吃冷食,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也就是每年的阳历4月4日或5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作业本(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作业本(含答案)

人教版2020 年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的运动》作业本1.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点比③点早看到日出B.此时刻②点的白昼比①点长C.从③点沿经线不改变方向可以直接到达②点D.④点的经纬度是(23.5°S,90°W)2.芒果为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因其果肉细腻,风味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素有“热带果王”的美称。

从地球整体上看,“热带果王”的产生地大致位于()A.23.5°N-66.5°N 之间的区域B.23.5°S 以南的区域C.0°-66.5°S 之间的区域D.23.5°N-23.5°S 之间的区域3.小叶在北京饭店看见大堂四个城市的时钟,如图所示,在同一时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B.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C.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D.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4.读诗句“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

”此诗句表示的是什么现象()A.昼夜交替B.四季交替C.寒暑交替D.极夜现象5.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24 小时B. 一个月C. 一年D. 一天6.下列有关地球运动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公转方向自东向西,出现四季变化B.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昼夜长短变化与公转有关C.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出现昼夜交替D.每天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7.2017 年1 月28 日(除夕)22 时,全球华人同步参与央视春晚微信抢红包,法国巴黎的华人同时参与则是当地时间14 时,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四季的变化B.月球公转C. 地球公转D. 地球自转8.图中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aB.bC.cD.d9.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如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练习2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的运动练习2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河南省项城市七年级地理上册1.2 地球的运动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南省项城市七年级地理上册1.2 地球的运动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南省项城市七年级地理上册1.2 地球的运动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地球的运动春分,太阳直射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日。

夏至,太阳直射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日。

秋分,太阳直射(纬线),时间是每年的日。

冬至,太阳直射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日.1、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从而产生了的变化。

2、以下时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3、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4、极昼极夜现象发生在()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及各自对应的时间。

(2)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标上相应的纬度。

(3)地球公转在地球上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6、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完成:(1)写出ABCDE所代表的五带名称:A、 B、C、 D、E、(2)在图中纬线上填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并给对应的纬度加上正确的纬度符号。

(3)在图上( )中填上“有"或“无”,以表示该带有或无该种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
1.地球自转和公转( )
A.方向相同
B.周期相同
C.运行轨道相同
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
2.每年的10月26日距北半球哪个节气最近?(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下列现象的产生和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
A.地球上有昼夜现象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一年有四季变化
D.地球上东边的人先看到太阳
4.我国的住宅主卧室通常朝南,主要原因是( )
A.住宅设计者的习惯
B.使用方便
C.美观
D.更好地采光
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地受太阳直射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S——夏至日
D.23.5°N——冬至日
6.钱钟书小说《围城》:“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

”产生“太阳迟落早起”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地球的公转
B.气候的变化
C.板块的运动
D.海陆的变迁
7.下列节日中,上海市白昼最短的是( )
A.国际劳动节
B.国庆节
C.国际儿童节
D.教师节
8.夏至日正午,小丽和小欣分别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和上海世博庆典广场测量一根一米长的竹竿的影子,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
A.两地竿影一样长
B.上海的长,北京的短
C.北京的长,上海的短
D.不一定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第9~10题。

9.图中N点所在纬线是以下哪两个温度带的划分界线?( )
A.热带与北温带
B.南温带与南寒带
C.北温带与北寒带
D.热带与南温带
10.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
B. M点、N点都位于南半球
C. N点属于东半球范围
D.此时,正值北半球夏至日
11.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位于北寒带
B.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c地四季分明
D.d地终年炎热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第12~13题。

12.此时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3.这一天图中①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极昼
B.昼夜平分
C.昼长夜短
D.昼短夜长
14.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是 ( )
A.23.5°
B.66.5°
C.30°
D.60°
1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1)在图甲中的地轴附近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甲中的A点正处在(填“白天”或“黑夜”)。

(3)在图乙中的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4)图乙中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③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纬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现象,北京处在一年中的季。

读图,完成第16~17题。

16.以下地理现象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四季变化
B.昼夜更替
C.时间差异
D.太阳东升西落
17.当地球运动到B处时,福建泉州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8.图甲示意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图乙示意不同纬度地带某日正午的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1)观察现象:图甲中,夏季楼房影子较(填“长”或“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填“高”或“低”)。

图乙中,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填“多”或“少”)。

(2)说明原因: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填“自转”或“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3)体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季节)的光照情况。

★19.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

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

图甲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乙为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2)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始终朝向方。

因此判断他处于半球。

(4)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

(5)若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居民楼一层住户的窗台全年正午都有阳光照射,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日的楼影来计算。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A
2.C 北半球春分是3月21日前后,夏至是6月22日前后,秋分是9月23日前后,冬至是12月22
日前后,因此,10月 26日最接近秋分。

3.C 昼夜现象与地球不透明有关,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东边的人先看到太阳是地球自转的结
果。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表面
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4.D
5.B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我国地处北半球,该地应在北回归线上,夏至日时太
阳直射北回归线,阳光可以直射井底。

6.A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

“太阳迟落早起”说明昼长夜短,是地球的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
现象。

7.B 上海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离冬至日越近,其白昼越短,冬至日白昼最短。

8.C 离太阳直射点越远,竹竿的影子越长。

9~10.9.D 10.C 第9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这是南半球的太阳光照图,N所在纬线是南回归线,南回归线是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第10题,该图表示的是南半球,M点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N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说明正值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是
冬至日。

11.A 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

a位于北极圈以北,属于北寒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是温带,四季分明。

12~13.12.D 13.C 第12题,由图中顺时针箭头可知此图为南半球俯视图,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时,北半球正值冬至日。

第13题,由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赤道到南极圈之间昼长夜短。

图中①处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所以此时昼长夜短。

14.A
15.答案 (1)略。

(2)黑夜
(3)略。

(4)夏至北回归线(23.5°N)极昼夏
解析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白天,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黑夜,图甲中A 点处于黑夜。

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图乙中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③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节气为北半球的夏至,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京昼最长,夜最短,处于夏季。

培优促能
16.A 17.B
18.答案 (1)短高热多
(2)公转南回归线
(3)北温冬季
19.答案 (1)地球自转导致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不同
(2)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点发生改变,导致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3)北北
(4)短
(5)冬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