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合集下载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水产动植物的产量,满足人们对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需求。

水产养殖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废水排放等,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

如何有效控制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来源及影响1. 水体富营养化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养殖场通常会添加大量的饲料和化学品,这些物质一部分会被食物吸收,另一部分会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中的藻类和植物生长异常旺盛,形成水华。

水华不仅使水质变浑浊、水质恶化,还会消耗水中氧气,使水中生物缺氧。

而且水华还会产生毒素,对水中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2. 废水排放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塘和水产加工厂会排放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中含有饲料残渣、动植物粪便、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引起水体污染,不仅使水体变得浑浊、富营养化,还会威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土壤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场通常会使用大量的饲料,并且会大量排放废水,这些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在地表流动时,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长期以来,这些有害物质会积累在土壤中,影响土壤的肥力和植被的生长。

以上种种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都对水体生态环境、水产资源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威胁。

1. 合理规划养殖场址在水产养殖场址的选址上要合理规划,远离城市及主要水源地,避免废水排放造成的治理难题,也可以减少与农业、工业、生活废水的混合,避免废水污染过快积累。

养殖场址最好选在有条件控制废水排放和种养物体积浓度的污染物浓度达标的地方。

2. 合理使用饲料和药物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应该合理控制饲料的使用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浪费。

在使用药物时要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严禁滥用药物,以免药物残留造成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3. 精准投喂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应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实现精准投喂。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水产养殖是指在水体中培育、繁殖和生长各类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主要包括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

随着人们对水产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水产养殖业也迅速发展,但与此水产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急需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污染: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药物和化学品等会直接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2. 沉积物污染:养殖废水中的有机废弃物和残余饲料会在水体中沉积下来,导致底泥污染和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破坏。

3. 生物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和兽药等化学品会残留在水产品中,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4. 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一些养殖场为了追求高产量,滥用化肥、农药致使土地生态恢复困难。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给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因此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控制方法1.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和补给量,对于残余饲料、排泄物等生产性废物的处理,建议采用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在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加强水质监测:对养殖场的出水口和周边水质进行监测,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污染源,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3. 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引入循环水养殖技术,通过合理设计养殖水体的循环系统,将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减少对周边水体的直接排放,降低水体污染的风险。

4. 推广无污染生产技术:尝试使用无化学物质养殖技术,减少对水体的化学污染,例如利用植物和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5. 政策引导和监管:加强对养殖业的政策引导和监管,鼓励养殖户使用环保设施,对违反环保要求的养殖场进行处罚,使养殖行业朝着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

通过以上控制方法的实施,可以有效减缓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保护水体生态系统,促进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中的环境生态问题及应对建议

水产养殖中的环境生态问题及应对建议

水产养殖中的环境生态问题及应对建议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为满足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然而,与此同时,水产养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业面临的环境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

一、水体污染问题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残渣和动物排泄物的大量排放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废弃物质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海藻大量繁殖和藻华暴发,进而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应对建议:1. 推广循环水养殖技术: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将废弃物质处理并回收利用,减少对水质的污染。

2. 加强饲料管理:合理控制投喂量,减少饲料残渣的排放。

研发和使用高效利用率的饲料,减少养殖过程中的营养浪费。

3. 建立养殖区域污染物排放监测系统:监测养殖区域的水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生物入侵问题水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引进非本地物种或高产种。

然而,这些外来物种往往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成为生物入侵的主要威胁。

应对建议:1. 加强入侵物种检疫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入侵物种检疫制度,加强对养殖物种的筛查和监控,及时防止和控制入侵的发生。

2. 发展本地物种养殖:鼓励养殖户选择本地物种进行养殖,降低引入外来物种的风险,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开展生物入侵风险评估研究:加强对潜在入侵物种的研究,评估其对生态系统的风险,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养殖环境变化问题水产养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变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栖息地的破坏以及水质的恶化。

特别是养殖区域的土地开垦和围堤建设,对周边的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应对建议:1. 科学规划养殖区域: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科学选择养殖区域,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2. 生态修复与保护: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湿地和河流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3.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养殖户采用低碳、环保的养殖方式,减少生态环境的压力。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海鲜产品,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产养殖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本文将就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污染:水产养殖中使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药物残留物可能会进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

水产养殖废水中的有机废物和氨氮等物质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2. 水土资源消耗:水产养殖需要大量的水和土地资源,而且养殖过程中的残留物、排泄物和饲料残渣等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导致土地退化。

3. 生物多样性破坏:水产养殖中常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捕捞、放养和人工繁殖,这些活动会对水域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种群数量造成影响,从而破坏生物多样性。

为了减轻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 精准投喂和环保饲料:通过科学配制饲料、准确控制投喂量和频次,可以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

研发环保饲料,减少饲料添加剂和药物残留物,也是降低养殖对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

2. 循环利用废弃物:将养殖废水和废弃物进行处理,提取其中的养分,用于农田灌溉、肥料生产等环节,可以降低水产养殖对水体和土地的污染。

3. 生态养殖和海洋牧场:通过建立生态养殖和海洋牧场,可以减少对天然水域的捕捞和放养,同时为水域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4. 科学管理和监管:加强水产养殖的科学管理和监管,规范养殖活动,强化环境监测,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可以有效预防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5. 发展现代化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应用现代化的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水产养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摘要】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但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本文首先介绍了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废水排放、饲料残渣等。

其次讨论了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如养殖密度过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然后介绍了控制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方法,包括加强监管和利用生物方法净化水体。

最后探讨了水产养殖环境治理技术,如人工湿地和生态堆肥等。

结论部分分析了当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应对策略,如推行清洁生产和加强科学管理。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影响、治理技术、挑战、应对策略1. 引言1.1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概述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可以提供人们丰富的水产品资源。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养殖废水、养殖废料和养殖药物残留等因素。

这些污染物对周围水域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和海洋生态系统失衡。

为了解决水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

要加强养殖废水处理,建立高效的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要规范养殖废料的处理方式,促使养殖者进行科学的废料处理和回收利用。

还应加强监管,加大对养殖者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其改善养殖方式,减少环境污染。

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制定环保政策和标准,才能有效地保护水产养殖环境,保障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水产养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大量饲料残留物和排泄物会堆积在水中,使水质变得浑浊,有机物含量增加,从而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产养殖也会带来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大规模放养的鱼类会竞争食物资源,压倒本地种群,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对食物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逐渐成为了重要的食品供应来源。

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等,而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养殖排泄物、饲料残留物和药物残留等。

为了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保护水产养殖所处的生态环境。

水产养殖对水体的污染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水产养殖中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和饲料残留物会直接排入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为了减少水产养殖对水体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避免因为过度密度而导致养殖动物的排泄物过多;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水体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建立循环水系统,通过对养殖水体的净化和再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水产养殖对土壤的污染也需要引起重视。

养殖场的废弃物、粪便和饲料残留物等会对周围的土壤产生污染。

为了防止水产养殖对土壤的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处理养殖废弃物,包括对养殖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合理处置;加强土壤保护和修复工作,通过植被覆盖、土壤修复等方式减少土壤污染的影响;加强对土壤污染的监测和管理,定期对养殖场周边的土壤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除了以上提到的防治措施外,还可以通过加强立法和监管、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养殖者的环保意识等途径,进一步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加强对养殖行业的监管,推动养殖企业和养殖者更加重视环保工作,从而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更加环保的水产养殖技术,进一步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养殖者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术水平,引导养殖者更加积极地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情况,以及其防治措施。

一、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残渣、粪便等有机废物以及养殖过程中的化学药物残留等会直接排放入水体中,导致水质污染。

这些有机废物和化学物质的大量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引发蓝藻等水华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 水域生态系统破坏水产养殖的大量废水排放会直接对水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水生动植物的种群结构和数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水域生态平衡。

3. 沉积物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堆积和沉积会导致沉积物污染,使得底栖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进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4. 声响污染水产养殖区域常常伴有机器设备和船只的运行,产生噪声会对水下生物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生物的正常生活和繁衍。

1. 合理规划水产养殖区域合理规划水产养殖区域,避免在敏感生态环境或者水域自然保护区进行水产养殖。

优化养殖场地选择,尽量将养殖区远离河口和岸边,减少养殖废水对周边水体的影响。

2. 加强水质监测加强水产养殖区域的水质监测,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对水体进行科学评价,建立水质评价标准,并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和改善措施。

3. 推广循环水养殖技术循环水养殖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周边水体的冲击,降低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通过循环利用水体中养殖废水的养分,可以减少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4. 加强养殖废水处理加强养殖废水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植物净化等技术,将排放的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减少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可以采用人工湿地和生态立体养殖等技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养分。

5. 合理投喂饲料合理控制投喂饲料的数量和频率,避免过量投喂饲料,减少有机废物的排放。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1. 引言1.1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水产养殖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我国,水产养殖污染主要表现为水质污染、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水产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等营养物质,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问题。

水产养殖废水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有效治理水产养殖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措施。

要加强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工程建设,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要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要推动水产养殖行业转型升级,推广高效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排放。

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下,相信水产养殖污染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水体环境质量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2. 正文2.1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但由于水产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养殖密度增加,污染问题日益显现。

一些水产养殖场面临着废水、废渣排放不规范、养殖过程中使用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物质超标的问题,导致水体污染情况加剧。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产养殖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养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加剧,容易引发赤潮等问题。

其次是水产养殖废水中含有有机物质过多,使水体透明度下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一些水产养殖场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不当,导致水体中存在抗生素残留等问题,对水质和水生态造成危害。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比较严重,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下面将重点介绍水产养殖污染原因、治理技术、监管政策和防治经验,为改善水产养殖污染现状提供参考和指导。

2.2 水产养殖污染原因水产养殖污染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残留物和化学药物: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和药物残留在水中,会导致水质污染。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渔业产业之一,随着渔业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就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污染对策,以期引起社会的重视,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1、水体污染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池塘、湖泊、河流等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主要表现在水质恶化、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中藻类过度生长,阻碍光合作用和水生生物的生长,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2、废弃物污染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饲料残渣、粪便等,大量排放到水体中,使水质受到破坏。

废弃物中富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对水质产生严重影响,容易导致水体缺氧、水质浑浊,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水土污染水产养殖中的化学药物、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等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和不当处理,使养殖池塘及其周边环境遭受污染,影响土壤和植被的生态平衡,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以上种种污染现象,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水生生物的生长,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水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将进一步恶化。

1、科学选址和规划对水产养殖场所进行科学选址和规划,充分考虑当地水质情况、水体流动情况等因素,尽量减小对水环境的影响。

避免在水质较差或易富营养化的水域进行养殖活动,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2、循环水利用加强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提高废水的处理利用率。

采用循环水利用技术,对养殖场所的废水进行再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降低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即在养殖过程中,利用藻类、浮游生物等来净化水质,提高养殖场所的水体自净能力。

生态养殖能够减少对水质的污染,促进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加强环保意识水产养殖从业者要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鼓励和引导养殖户合理使用化学药物和饲料添加剂,正确处理养殖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摘要】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但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和生态养殖模式。

目前,水产养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底泥积累等问题,主要污染物包括养殖废水、养殖废料和化学药物残留。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影响水产品质和人类健康。

为了减少水产养殖环境污染,可通过加强监管、推广生态养殖模式、采用循环利用技术等控制对策。

强调了污染防治的重要性,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实现水产养殖与环境和谐共存。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主要污染物、污染影响、控制对策、生态养殖模式、污染防治重要性、可持续发展建议1. 引言1.1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水产养殖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气体排放和土壤污染等多个方面,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水产养殖主要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重金属、抗生素残留等,这些污染物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死水化等问题,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水产养殖环境污染不仅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也会影响到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为了控制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包括加强污染监测、引导水产养殖企业科学管理、推动生态养殖模式的发展等。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控制水产养殖环境污染,实现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是当前亟需关注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实现水产养殖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污染现状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是一个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水产养殖对水体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大量饲料残渣、粪便和养殖废水排放到水体中,使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水中氧含量下降、富营养化等问题。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资源。

然而,由于养殖过程中的大量废水和饲料残渣的排放,水产养殖也成为了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方法。

1. 废水排放污染:由于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水源,同时大量饲料、粪便和死亡生物体也会排放出废水,这些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中,会对水体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种群造成严重影响。

2. 饲料残渣造成的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残渣会随着排放出的废水一起进入水体,而饲料残渣内富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导致湖泊和河流中的营养盐浓度过高,从而促进藻类繁殖,引发水华。

3. 养殖造成的土地污染:某些水产养殖场在存储饲料或处理废水时,会在陆地上建造水池或水塘,这些水池或水塘内经常积累了大量的废水和饲料残渣,导致土地污染严重。

4. 养殖产生的空气污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场会不断的进行通风换气,随着废气的排放,也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周边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1. 预处理:通过预处理,将养殖池塘内的废水、饲料残渣等有害物质去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采用生物法、物化法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其符合排放标准。

2. 污染物回收:将养殖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回收,并加以利用。

例如,利用养殖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进行植物培育或直接用于农田灌溉等用途。

3. 养殖场规范管理:通过规范养殖场运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采取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强养殖场巡查和监管,提高养殖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4. 综合治理:采用综合治理方法,结合农业、工业、环保等多方面资源,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引导水产养殖企业加强环保措施,为水产养殖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

针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方法,各国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监管机制和标准。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1. 引言1.1 水产养殖污染的现状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水产养殖污染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质污染严重。

由于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大量饲料和化学药品,导致养殖水体中残留有大量的氨氮、硫化物、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

污染物排放量大。

水产养殖过程中排放的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物质,直接排放入水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赤潮等问题。

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

养殖废弃物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养分,如果不合理处理,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水产养殖污染的现状比较严重,已经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之一。

需要加强监管,推行绿色养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体生态环境。

1.2 水产养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水产养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水产养殖所需的饲料和养殖密度增加,导致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度富集,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大量繁殖,破坏水质平衡,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兽药、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等残留物会进入水体,对水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养殖废弃物的排放和水产养殖船只对水域的噪音和振动也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人类直接接触或间接摄入受污染水产品后,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如食物中毒、过敏反应等。

水产养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不容忽视。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通过加强监管、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控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水产养殖污染的主要原因1. 养殖池塘排放:水产养殖过程中废水和废渣的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养殖池塘中的废水富含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残渣、粪便和化学添加剂,这些物质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增加水产品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以及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水产养殖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排放: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类的粪便、残饵和药物残留物等会产生大量有机废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质富营养化,增加水生植物和藻类的生长,进而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氧气供应。

2. 靶向性药物使用:水产养殖业为了增加产量和防治疾病,普遍采用靶向性药物,如抗生素和抗寄生虫药物,但这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

3. 溶解氧降低:水产养殖过程中,大量的养殖动物会耗用水体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给水生生物造成窒息和死亡的风险。

1. 构建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建立合理的排污体系,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收集和处理,可以采用生物降解和物理处理等方法,减少废物对水体的污染。

2. 选择环保养殖模式:推广循环水养殖、土壤渗滤养殖等环保养殖模式,减少废水排放,提高养殖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冲击。

3. 控制药物使用:合理使用药物,控制药物的投放量和频次,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选择相对环保的药物,减少药物的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

4. 加强养殖管理与监测:完善养殖管理制度,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养殖中的问题,控制养殖规模,避免超量投放和养殖密度过高等问题。

5. 提高养殖科技水平:加强科研工作,推动养殖技术的创新和优化,提高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降低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可以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水产品,还能够对规模化养殖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水产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目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有必要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以推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来看一下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投放大量饲料,这些饲料中含有较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养分会在水中被逐渐释放出来,导致水中的氮、磷浓度升高,从而引发水质污染。

水产养殖过程中还需要使用饲料添加剂和药物,这些物质一旦进入水体,也会对水体产生污染作用。

2. 底泥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塘或海洋中的底泥会不断积累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的分解会产生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对水产生污染作用。

3. 生态环境破坏:大规模的水产养殖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海水养殖会影响沿岸水域的生态平衡,而淡水养殖则会占用大量的水资源,对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基于对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的分析,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以减轻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对策:1. 加强制度的监管:应当建立健全水产养殖行业的管理制度,规范水产养殖的生产行为,确保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各项操作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度污染。

2. 推广循环水养殖技术: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高效节能、高效环保的养殖方式,它可以有效减少水产养殖对水资源的消耗,同时还能够减少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冲击。

3. 完善废弃物处理设施:应当加强对水产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建立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系统,保证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会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4. 鼓励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化学农药对水体产生污染作用。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不仅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还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如何有效地控制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保护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来源及特点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养殖废水排放;二是养殖废料排放;三是饲料投喂过程的污染;四是养殖用药物的残留;五是水产养殖业的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污染。

养殖废水排放是造成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养分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引发水华等问题。

饲料投喂过程中的污染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也越来越多,而饲料中所含的磷、氮等养分物质会进一步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养殖用药物的残留也是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证养殖水体中的鱼虾健康,养殖户会使用大量的兽药和抗生素等药物,这些药物在使用后会残留在水体中,造成水体的污染。

养殖过程中生产的废弃物也是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这些废弃物不仅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还会影响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水华等问题,严重影响水质。

过量的氮、磷等养分物质会刺激藻类的生长,导致藻类水华现象的发生,进而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还会影响水中的鱼虾养殖。

养殖水体中存在过量的氮、磷等养分物质会导致鱼虾产生营养过剩,造成疾病的传播和鱼虾死亡率的增加,严重影响水产养殖的产量和品质。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也会造成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生植物的生长异常,影响水中生物的生态平衡,损害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对人类健康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水产养殖业作为满足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重要产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1. 水体污染水产养殖活动中的养殖废水和养殖废料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其中养殖废水中的氨氮、硫化物等物质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使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加剧,从而引发水华的产生;而养殖废料中的有机质和无机质的堆积,会造成水体底泥的富集,使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升高。

这些污染物质如进入自然水体或水产养殖区周围的水域,都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2. 土地污染水产养殖需要大量的饲料、药品和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养殖过程中会通过排泄、溶解或漏排等途径进入土壤中,从而造成土地的污染。

这些物质对土壤的肥力、微生物群落和植被等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影响。

3. 生态破坏水产养殖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常常需要开辟新的养殖区域,这样会导致大量的湿地和沿海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降低了原有的自然生境。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等物质会对周围的水域生态环境产生直接的危害,导致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恶化。

1. 加强养殖废水的处理和利用养殖废水中主要含有的废物质为氨氮、硫化物等,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废水处理措施,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去除和净化处理。

废水中的有机质和无机质也可以利用为农田灌溉和有机肥料等,实现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推广绿色养殖技术绿色养殖技术是指采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种手段,使养殖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和废料能够得到高效、清洁、安全地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养殖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养殖活动对水体和土地的污染,还能够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养殖方式,通过对水生动植物的人工养殖,可以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水产养殖也会对水环境产生污染,如废水排放、养殖废弃物的处理等。

如何有效地控制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废水排放:水产养殖场通常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鱼类或虾类的生长,而这些水受到了养殖废水的污染,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质恶化,为水生生物带来危害。

2.养殖废弃物: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饲料残渣、粪便等会大量富集在水体中,造成水质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质变差。

3.药物残留: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杀菌剂等药物,如果使用不当或者不合理会导致药物残留在水体中,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要控制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首先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和控制。

1.改进养殖方式:通过改进原有的养殖方式,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和半封闭养殖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废水的产生和排放,降低水体污染的程度。

2.科学施用饲料:合理施用饲料,减少过剩饲料的投放,减少养殖废弃物的产生,从源头上减少水体的污染。

3.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将养殖废弃物进行收集、分类和处理,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减少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4.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杀菌剂等药物,严格控制使用量和使用频率,避免药物残留对水环境造成危害。

除了从源头上控制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来改善水体的污染状况。

1.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养殖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方式,降低排放的废水对水体的污染程度。

2.加强水体监测:建立水体监测体系,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污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养殖业者和养殖户注重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污染对水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危害,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了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以提高水产养殖效益,需要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进行控制。

下面将从水质污染、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以及生物控制三个方面探讨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水质污染是水产养殖环境中最常见的污染形式。

养殖池塘和水域中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氨氮等营养物质,过高的浓度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引起藻类和藻类衰竭引起的缺氧等问题。

为了控制水质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严格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导致营养物质浓度过高;采用合适的废水处理方法,如生物处理、植物吸收等,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去除或降解;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养殖密度和养殖管理,保持水体的清洁与透明。

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也是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的重要方面。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粪、废饲料、死亡鱼体等废弃物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养分,如果不加以处理,将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养殖场应采取措施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与利用。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利用这些废弃物作为有机肥料,经过合理的处理,将其还田或用于农作物的种植。

废弃物还可以用于沼气发酵产生能源,并将产生的沼渣用作农田改良剂。

通过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既能减少养殖环境的污染,又能循环利用资源,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

生物控制是养殖环境污染控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有害生物如水藻、寄生虫等会对养殖水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了控制这些有害生物,可以采取生物控制的方式,如引入天敌、施用生物药剂等。

可以引入食草鱼类来控制过度生长的水葫芦和藻类,同时可以使用寄生虫防治剂来控制鱼体寄生虫的感染。

通过生物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保持养殖环境的生态平衡。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控制是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控制水质污染、合理处理与利用废弃物以及采取生物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养殖环境的污染程度,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水产养殖污染控制规范

水产养殖污染控制规范

水产养殖污染控制规范导言:水产养殖是重要的农业产业,但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保护水环境、提高水产养殖质量,制定水产养殖污染控制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源头控制、环境管理和养殖技术三个方面介绍水产养殖污染控制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水产养殖污染控制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水质管理、废弃物处理和养殖区域规划等。

1. 水质管理为保证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必须控制养殖水体的水质。

规定对养殖水源进行监测,并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和浓度,避免水体污染。

对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适时清理水体淤泥,定期监测水质指标等。

2. 废弃物处理养殖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对水质的保护至关重要。

制定规范要求养殖企业建立废弃物收集、转运和处理的系统,并对它们的处理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

采用科学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如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等,将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3. 养殖区域规划合理的养殖区域规划是降低污染风险的重要手段。

应该根据不同水产养殖类型和区域特点,合理划定养殖区域的范围和密度,并规定有关的养殖规模、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禁养区等。

同时,养殖区域规划还需综合考虑水产养殖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水产养殖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确保水产养殖污染控制规范有效实施的关键,包括环境监测、处罚与激励机制以及信息公开等。

1. 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养殖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包括水质、底质、养殖生物等多个方面。

监测数据要及时、准确,并与相关标准和限值进行对比,及时报告和处理环境异常情况。

2. 处罚与激励机制建立公平、公正、严明的处罚与激励机制是确保污染控制规范落实的重要基础。

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对养殖业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奖励和激励,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3. 信息公开鼓励养殖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如废水排放情况、污染物排放系数等,保持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提醒。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水产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水产养殖是指在水域中种植、养殖水生生物的活动,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产养殖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密度的增加,养殖业也带来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将分析水产养殖的污染现状,并探讨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水产养殖污染的现状1. 水体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残饵和养殖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和营养盐。

这些废物会通过养殖池或网箱的排放口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水华、水质恶化等问题,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2. 污染物排放除有机废物和营养盐外,水产养殖中还会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残留在水体中,对水生物造成毒害,同时也会加重水体的化学污染。

3. 壤土污染水产养殖的废水和固体废物会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引起土壤污染,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的生长。

4. 生态破坏部分水产养殖业者为了获取更高的产量,会进行过度捕捞和过度养殖,破坏了水域生态平衡,使一些稀有的水生生物濒临灭绝。

1. 推动养殖技术的进步应加强水产养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养殖效率,减少养殖密度和养殖废物排放,降低对水体的污染压力。

2. 完善废水处理设施对水产养殖场的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植物净化或人工湿地等方法净化水质,降低有机废物和营养盐的含量,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3. 加强监管和执法建立健全的水产养殖管理制度,加强对水产养殖行业的监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养殖者的环保意识。

4. 发展循环农业水产养殖与农业、畜牧业相结合,采取循环利用废水和废物的方式,发展集约化、循环化的水产养殖模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加强环境教育加强水产养殖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环境教育,提高其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

6. 支持科研攻关加大对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技术的科研投入,支持环保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高水产养殖的环保技术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
作者:范星旭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9年第05期
摘要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人口增长的压力,现有的自然水产资源非常紧缺,很多时候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求,于是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只有通过提高各类农产品的产量,才能积极有效地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

近些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已经在养殖业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与其它类型的养殖业相比,水产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很高,但是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已经受到水污染现象的严重影响,因此本文以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为主题展开讨论,希望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策略
所谓的水产养殖过程中涉及到的水污染问题,就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由于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或者污染,从而导致了水体生态平衡被打破,在这种不平衡的生态水体环境下无法为养殖品种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另外被破坏的水体环境还会对养殖业生产行业链条发生破坏作用,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则会让水生态环境的污染越来越重,最终还会让水产养殖业本身蒙受损失和发展的阻碍。

1 积极有效发展水产养殖的重要意义
水体内的多种鱼类本质上都属于水体变温动物,与陆地动物相比其有着较高的饲料转化率,与其它行业的肉类相比,水产动物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能够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日常所需蛋白营养。

当前随着全世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更多的动物类蛋白营养,由于渔业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便无法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类食品,于是只有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才能够有效弥补远洋渔业捕捞产量的不足,既能解决过度远洋捕捞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又能实现生态的自然平衡,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最终促进我国水环境生态健康平衡的发展。

2 当前水环境遭受水产养殖的污染的原因
近些年来,由于水产政策的支持,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已经迅速发展起来,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缺少整体的规划和完善,水产养殖出现了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发展水产养殖业中出现了外来富有营养的植物污染源闯入了养殖水域,当养殖水体处于富含营养化状态时,水中的氧气含量会急剧下降,这就非常容易造成大批量水产养殖动物的死亡,如果这些水产养殖动物的尸体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便会给水体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的二次污染,最终给养殖水体质量和水生态平衡带来恶劣影响;第二,在水产养殖行业中离不开饲料的投放,因此,很多时候由于养殖饲料受到了污染后再被养殖者散播到水中,水产养殖的动物因为吃了受到污染的饲
料而导致死亡,此时养殖者并不知情具体情况,时间久了死去的水产养殖动物的尸体会对水体以及水中其他的鱼类和动物生存带来威胁,同时水中的鱼类和其他动物受到了污染,被成功打捞送上人们的餐桌后会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更有甚者会造成人的食物中毒等情况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第三,很多时候养殖者投放量过多的饲料,这些剩余饲料在水中分解后形成的新的物质则会加重水中的淤泥数量,这就无形中造成了二次污染,当前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还无法彻底实现水体更换,因此这种现象会持续加重养殖水体的污染而得不到解决;第四,很多养殖者会在饲料中添加营养剂,这些营养养料会被水产养殖的动物通过代谢后排出体外,越来越多的代谢物经过堆积便造成了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持续加重。

3 积极加强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对策
3.1 加强水产养殖区域水环境风险调控
第一,要想加强水产养殖区域水环境风险的管控,就要积极采用合理、科学高效的风险管理措施,科学地运用规划的措施和办法合理划定水产养殖区域,加强水产养殖的有效管理;第二,积极建立层次分明、系统科学的水产养殖管理体系,只有完善的、科学的水产养殖管理体系才能积极为水产养殖环境做出科学、精确地评估,根据精确地评估结果最终科学地完成水产养殖的规划和选址工作。

3.2 积极发展循环式环保水产养殖行业
所谓的循环养殖就是指将不再适宜水产养殖的水体通过消毒、过滤、沉淀等处理手段,将水产养殖使用过的水体改良成为优质水体,这样既能有效解决水产养殖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又能实现节约用水的效果,大幅度降低水产养殖的成本,目前能够对水体环境产生修复作用的技术有很多,第一,采用物理高新技术有效提升水体氧含量或者化学净化修复技术实现水體的净化;第二,通过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的种植实现水体的净化;第三,采用湿地人工循环水处理技术,积极处理污染的养殖水体,以实现水体的净化。

3.3 积极优化水产养殖结构
当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急需引进国外先进的水产养殖理念和技术,不断优化水产养殖结构和模式,通过改善我国水产养殖现有的环境污染状况,科学地规划水产养殖行业结构,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4 积极采用绿色养殖方式
高度重视绿色水厂养殖方式的应用,只有绿色养殖方式才能给水产养殖的水体环境带来较低的污染。

所谓的绿色养殖具体是指采用无病毒、无污染、无重金属超标的饲料喂养水产养殖
产品,另外在具体的养殖过程中尽量使用低抗生素药物,始终保持水产养殖所需水体保持健康生态的水体环境,通过采用绿色养殖方式有利于促进我国水产养殖市场的持续发展和扩大。

4 结语
只有不断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水产品,才能够保证人们的健康生活品质,未来我国要想实现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水产养殖业,就需要社会各界对绿色水产养殖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推广,最终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丙超.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初探[J].农家参谋,2019(14):180.
[2]邓涛.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控制[J].吉林农业,2019(13):68.
[3]李海润.关于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与其控制策略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15):187.
[4]丁一.水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及控制对策[J].吉林农业,2019(05):67.
作者简介:范星旭,男,1989年5月2日,本科,研究方向:水产养殖,助理工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