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论文
苏州园林
青岛理工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析苏州园林——拙政园学生专业班级艺升093学生姓名(学号)陈云(200830903)指导教师钱治科完成时间 2010年11月20日2010 年 11 月 20 日拙政园拙政园拙政园,是中国一座著名的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78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今拙政园辖地面积约83.5亩,其中开放面积约73亩。
73亩开放面积中,仅38亩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今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即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
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ù,<书>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
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
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
根据文征明在《王氏拙政园记》中的描述,一开始建造此园时,他就发觉这块地并不太适合盖相当多建筑,地质松软,积水弥漫,而且湿气很重。
关于游苏州园林为话题小学作文(通用16篇)
关于游苏州园林为话题小学作文〔通用16篇〕篇1:游苏州园林话题作文苏州园林,出名中国,享誉海外。
苏州是历史名城,它山明水秀,气候宜人,地灵人杰,物产丰富,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多看中这方风水宝地,争先恐后,筑室定居。
他们借水乡交通之便,采来太湖石,营造花园。
从宋到清,筑之不辍,累加至今,知名的园林已达二百多处,被公认为“园林之城”。
这些园林都是私人宅第花园,一般占地不多。
但主人借用中国国画的传统技法,掘地为池,叠石成山,建上形式不一、错落有致的亭台阁榭,配以奇花异卉、鸣鸟游鱼……装点得精巧素雅,美丽如画,到达了“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乐”的艺术效果。
,苏州园林的规划设计各具匠心,构造布局各显特色,是中国园林的代表。
其中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被誉为苏州四大名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不同的建筑风格。
沧浪亭历史悠久,是宋代园林建筑的代表。
园里小山上,屹立着精巧别致的沧浪亭。
它飞檐凌空,犹如翘首而立的仙鹤;亭中放目,远近山水尽受眼底;亭柱上有幅著名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
”全园景致古朴典雅,令人流连忘返。
狮子林是元代的园林风格,以假山湖石出名遐迩。
步入园门,映入眼帘的,都是形态各异、状假设狮子的山石;叠石之间辟有石洞,蜿蜒深邃,洞洞相连;廊壁之上,石刻琳琅满目,展示着古代墨客精湛的书法艺术。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最有名的园林,是明代园林建筑风格的代表。
全园以池水为中心安排景观,楼馆亭榭皆临水而建,平桥低栏勾连其间。
水中睡莲怒放,鱼儿嬉戏,涟漪微荡;亭榭的倒影,时尔明艳明晰,宛假设玉宇琼楼;时尔扭曲变形,如梦如幻……整个园林风格明洁开朗,富有诗情画意,让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留园具有鲜明的清代园林风格。
山石水池,布局精妙;异卉佳禾,点缀其间;楼阁亭台,错落有致;旋曲全园的长廊,既把景物分开,又把景物巧妙地连成一体。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这些赏心悦目的园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苏州园林建筑赏析论文
苏州园林建筑赏析论文苏州园林建筑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也有很多人对此写了论文,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建筑赏析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建筑赏析论文摘要:江南园林不仅在风格上与北方园林不同,在使用要求上也有些区别。
江南园林以扬州、无锡、苏州、湖州、上海、常熟、南京等城市为主,其中又以苏州、扬州最为著称,也最具有代表性,而私家园林则又以苏州为最多。
为此,苏州又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
苏州向来以园林美景载誉天下,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
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
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艺术的不同风格,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正文部分: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苏州和天堂联系起来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苏州那数目庞大的封建古典园林的存在。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那里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古典园林,苏州园林艺术之悠久,数量之庞大,造园艺术之高超都在全国首屈一指,据考证已有1500多年的治园历史,至今保持完好的有69处之多。
现在,苏州园林的含义已不仅仅是位于苏州的园林,更是作为江南私家花园的总代称。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些园林大致分为三类,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这些园林多为一些文人雅士,官宦富商所建,精致优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大规模,多角度的集中展现。
苏州的著名园林有:拙政园,留园,退思园,耦园,网师园,怡园,艺园以及环秀山庄。
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是人类文化艺术水平的良好传承,它包含了人文艺术,建筑艺术,诗词画作,以及中国古典哲学思维。
从平面来看,苏州园林就是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从立体来看,虽非迷幻莫测的空中楼阁,却倒也有一番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
在旅游者眼里,苏州园林是最好的自然博物馆。
在此,依据苏州园林的造园特点和根据我所了解的资料,重点介绍苏州园林艺术中的两朵奇葩——拙政园和留园。
苏州古典园林优秀写景作文
苏州古典园林优秀写景作文苏州古典园林优秀写景作文1在我8岁那年的暑假,爸爸决定带我去美丽古老的苏州长长见识。
我们刚来到古典园林,一幢幢古香古色的建筑物,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树,顿时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先说那古香古色的建筑吧,红漆漆的柱子,绿漆漆的栏杆,漂亮极了。
每一间的横杆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上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建筑物里面很宽,有四五百平方米。
建筑物是用木头建成的,富有民族特色。
穿过建筑物,来到了后院。
院子虽说不上大但也显得宽敞,不但可以乘凉,还可以在没事时出来散散心。
这院子可真漂亮啊!既有小桥又有流水,让我不禁想起“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来,好一幅诗情画意。
湖面上盛开了成群的荷花,白里透红,好像小娃娃的脸蛋。
还有一个专供下棋的凉亭,看了这么多美景,就属凉亭最人性化了。
走过小桥,一片小树林凸显出来,走进去,草地上零星星的撒落着点点阳光,松鼠偶尔从树上跑过,花草的气味扑鼻而来,真像是置身于一片大自然美景啊!走完院子,出口就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苏州古典园林是个美丽的地方,希望大家有时间能去看一看。
苏州古典园林优秀写景作文2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肯定都知道这里的“苏”指的是江苏的苏州,而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古往今来人们对苏州园林的美誉多不胜数。
今年暑假我带着向往和崇拜的心情游览了苏州园林。
我们首先来到的地方是拙政园,它是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
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所,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
拙政园不仅是文化遗产,而且还是个风景优美的风景区。
里面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小桥流水都是那么有特色,吸引着骆驿不绝的中外游客。
走进拙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的荷花,远远看去非常壮观。
我迫不及待地来到湖中央的亭子里,仔细欣赏着这如画的景象。
荷叶又圆又大,像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亭亭玉立,在荷叶中间冒出来,绿叶衬托着红花,格外鲜艳,格外美丽。
苏州园林的作文800字(精选5篇)
苏州园林的作文800字(精选5篇)苏州园林的作文800字(精选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州园林的作文800字(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的作文800字1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同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确.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同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景观之园林赏析(大全五篇)
景观之园林赏析(大全五篇)第一篇:景观之园林赏析《美学基础与艺术欣赏》论文景观之园林赏析——苏州园林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成为传统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关键词:博大精深苏州园林建筑艺术精品一、苏州园林景观介绍苏州园林是指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除,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占地面积不大,但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是中国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苏州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文明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二、苏州园林建筑及景观创作特征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的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思想的典范。
这些建造于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描写苏州园林的范文_写景作文
描写苏州园林的范文篇一:苏州园林甲天下1000字还有四十多天,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就要在苏州古城拉开帷幕了,对于这座早在1997年便在《世界遗产名录》上留下名字的城市来说,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荣誉。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等古典园林,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是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
那么今天,我就带您去领略一下苏州园林的典雅。
苏州园林大部分属于私家花园,占地面积都很小,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无穷的景深,让游人观赏到错落有序的景色,苏州园林在造园过程中,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它们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关于写苏州园林的作文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看上去就在园中的百寺塔其实却在离拙政园足有三里远的地方。
从园子到塔之间的三里,被称为“空中视线走廊”,因此它绝对不能遮挡景色。
绿化工人自发修剪树木自然使这条走廊更加悠远而清晰了。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拙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它们曾影响了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了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建筑,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
苏州园林的说明文作文范例
苏州园林的说明文作文范例分享借鉴.苏州园林的说明文1粉墙黛瓦,流水潺潺,在江南水乡苏州,园林着实称得上是一绝,融景于人和环境的园林也着实吸引了太多太多的人对她的美顾盼生姿……漫步水磨石板路,抚摩百年未变的石阑干,从雕空的花窗里窥园中一景.甚至就是那样安静地坐着,用心去感受,都是一种享受.用眼睛去观察那光影.水纹,用耳去倾听风划过树梢的声音,用手去轻触古人倚栏回首的回廊,用脚印去丈量曲径小路的长度……道不尽,说不完.亭台轩榭,俯仰生姿,曲径通幽,波平如镜.依稀记得在萧瑟秋风中拙政园的一景,水光潋滟,在一旁的墙面上印下光斑.秋日里的树木大多掉光了叶子,只有少数几棵常绿树还带着绿意.遒劲的藤蔓攀在架子上,〝老树枯藤〞,几分肃杀.定下神来细细回味,满身金黄的银杏,与红似火的枫树,为园子添上一缕生气.影影绰绰的水光的柔美冲淡了这样的氛围.斜阳慵懒地照耀,给每处景都融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而远处的北寺塔,则像是特意为这院子建造一般,围着沉沉暮霭,使风光似乎无穷尽.绕过几道曲折的回廊,踏过几许古色古香的厅堂,走进这不知归路的吴地清梦,正为古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智慧拍案叫好,却又被那太湖石带走了目光.〝漏.秀.透.瘦〞,太湖石最大的美正在于此,而狮子林的假山更是翘楚.错杂的石块看似纷繁却又规律地堆砌,一个门洞连着那一个,像是一庞大的迷宫,还真容易陷进〝狮子群〞里出不来呢.这魅力竟能让一代帝王题字〝真趣〞,着实不小.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而千百年前的工匠们更是将此理深谙于心.移步换景,一个窗棂,一级台阶,甚至石阶旁的一丛书带草,都是那么的独特,这也是她能名扬海外的一个原因吧.这样的美,让人难忘,不禁感慨,来江南不到苏州园林,此乃人生一大憾事也!苏州园林的说明文2建筑的美其实就像人格的美,一处处雕栏画栋掩饰下的春水花潮与月光,一片坍倒围墙里的樱花暴风,剪影窗纱之外的藏与露.苏州园林就像这样,懂得藏与露.藏匿一如镇定的自敛.身已转而韵未散,宫墙院瓦与假心花草的迂回,是更年不变的美丽,园林中的一处不小不大的石墙,便是最好的印证,它曾抚摸过春天细如丝的小雨,也曾享受过夏日斑斓的午后,它曾与秋叶执手而行,也曾在片片飞雪中矗立无声,墙后有一揽子的风雨,那里有才子佳人的韵事.走过这面石墙.吸引你的.便是转角处探出的一支红杏.品味苏州园林,好像在读一本书,风吹过一页.漫过一章,整个院落是一封情书,在假山花草的掩藏遮掩之中.我爱你没有句号.苏中园林懂得藏,藏在春风没巷之处.隐在秋草连天之处,游子们便在这一片小天地,流连忘返,来到这里没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无措之感,满目的美丽让你的眼睛有地凉.漫步在园中有一种十分恰好的感觉.苏州园林懂得露.露在溪水亭栏之中,露在万千春意之处.仿佛蛮远的美景,都顺着南风,吹进了你的眼中,让你在绿色环绕之中想到头顶的蓝色天空.无尽白云,你会下意识的闭上双眼,因为你知道,再睁开又会看到不同.像风像雨又想花的世界使他裹在了苏州园林之中,它懂得藏与露.明白深与浅.大师张大千说过一幅画有多称心要看它露了几分.苏州园林就像那样.一副好画,露的恰到好处,一处好景.藏住石破天惊.石破天惊秋逗雨,风没幽墙传巷来.苏中园林的美,巧夺天工.他经得住时光打磨,像一匹快马,骑过澜沧江的洒脱.像一位老人,听见黄昏来雨的惆怅.苏州园林的藏于露,建筑美学的深与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苏州园林的说明文3若说金陵是龙盘虎踞,那苏州便是龙口上精巧的珠;若说苏州是龙口玉珠,园林便是它所映出的隔世桃源.虽儿时游过拙政.留园两园,也因隔时太久而没什么印象.这次再入苏州园林,一来唤起记忆,二来添些情趣.方入园,只一假山映入眼帘,想到昔梦阮借笔中人物贾政之口道出了:〝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如目中,更有何趣?〞之见解.而这假山也绝非磐石一块直立于游人面前.其中有孔,有层次,有棱有角,四周植芭蕉.有孔则透,可由此偷觑园中景象,但孔不大,不可以一览全貌,因而平添了几分趣味.相比于木渎古镇的小家碧玉,拙政园似大家闺秀,多了一些气度.沿小径绕过做屏风用的假山石,视野就开朗了.左右环视,有亭台数座,茅屋一点掩映在草木之中.亭台虽有几分相似,但在旁边砌些石桌石椅,或拉一个古藤廊子,风景就大不同了.正应了叶圣陶先生的评价:〝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树木也是如此,有意无意地没有被排成兵阵,只是任其生长.此事已是冬季,高处的叶子早尽数落光,矮些的银杏仍有几片枯黄赖在枝头,而最低的灌木是常绿的,配合树根处的几丛书带草,从高到低,由浅入深,错落有致,融为一幅沉淀下来的中国画.无论是什么园林,都会带给游人或多或少的惊喜.或是在木渎的严家花园,孤亭之中有独镜一架,众多游者见此就望而止步,另寻妙处去了.我多了份心,绕过镜子发觉仍有路可行,顺其来到了另一番别样天地.曲折回廊立于水上,水中莲花正值开放之时,各色的鲜灵鱼儿在水中嬉戏,对岸墙头冒了几株芭蕉.严家人也着实有闲情逸致,在这里开辟了块灵秀之地,夏日观鱼赏荷坐听雨打芭蕉来了.这只是小发现,在园中可不能忘了回头.匠师们有心将园林建成〝无论何处,山水如画〞的工艺瓶,正面一景,翻身亦是一番风韵.有些回廊,有意引我们转变角度,若执拗一个方向倒是会错过不少.园林之妙绝非我这粗浅的文字可以表达的.概括得来的.不入桃源安能知桃源之乐?亲身体味,才可以感受到造园者的用心良苦,这丸龙珠的精妙绝伦.苏州园林的说明文4暑假时,我去了妈妈工作的地方——江苏.在妈妈的陪伴下终于有幸一睹苏州园林温婉的风采.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用来评价杭州西湖的,但我想用来评价苏州园林也是不为过的.那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妈妈便决定带我去游历苏州园林,由于留园离妈妈工作的地方比较近,于是我们便选择这个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妈妈告诉我,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成为中国四大古典名园,所以对于留园的美景我充满了期待.进入留园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名为〝古木交柯〞的古树,这棵古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粗壮的树干挺拔的直立着,抬眼望去,绿意葱茏,尽显沧桑古朴.渐入园内,人群开始增多,简直颇有点人山人海的架势,此刻显现在眼前的景色需要努力去观赏.此处最多的便是形态各异的盆栽,小的精巧别致,大的也别出心裁,可爱动人.再往里走,便有许多挺拔的大树,他们如此宁静自然,仿佛未曾看见这喧闹的人群,这嘈杂的声响.最显眼的便是其中的一颗参天大树,身材魁梧,树冠硕大,树枝层层叠叠,树干刚劲,像一把天然的巨伞,为人们遮住毒辣的太阳,因而它的树下便是人最多的地方了,我和妈妈也挤了进去,享受着片刻的阴凉.最后,我们来到了颇负盛名的〝狮子林〞,在门前远远望去便看到许多的假山,进入其间,园内到处都是形态各异的狮子,在古树的掩映下,显得生气而活泼,偶然看见一个山洞,在好奇中进入其间,顿时凉风习习,隔绝了洞外的炎炎烈日.仔细查看,才发现其中别有洞天,在一棵大树旁有一个巨大的狮子峰,我努力的攀爬上去,让妈妈用相机记录下这快乐的时光.留园,以它的别出心裁和匠心独运成为了四大名园之一,也让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而我,能有幸一睹它的风采,算是人生一大美事.时至今日我还对它念念不忘,如若从今若许闲乘月,定要拄杖无时夜叩门!苏州园林的说明文5〝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听说,苏州是一个可以与天堂相媲美的地方,这里到处都是树林,空气十分清新.这次暑假,借着到苏州的机会,我来到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园.狮子园里面并没有真狮子,但是以众多用太湖石堆砌成的,神似狮子的石狮子闻名天下.一进大门,就看见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建筑的周围,是开的正艳的腊梅,腊梅的幽香一阵一阵地传来,沁人心脾.前方,有一条长廊,长廊的两侧,有镂空的窗户,每一扇都雕着不同的图案,图案都十分精美,应景极了.穿过弯弯曲曲的长廊,我们便来到了狮子林.假山造型奇异,不计其数,看得我眼花缭乱,却又让我更想一探究竟,本以为前方〝山重水复疑无路〞,可回过身,又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仔细在形态各异的假山中寻找,可以发现许多许多造型各异的石狮子隐藏在假山中,有坐立不动凝视远方的,有翻滚身子嬉戏玩耍的,还有爬在地上闭目养神的,这些假山乍一看都不像狮子,仔细一瞧,却又像极了狮子,这石狮子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蹦起来.曾经的乾隆皇帝不仅为假山写了首诗:〝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还为旁边的亭子命名为〝真趣亭〞.我们在钻假山时,果真体会到了那种乐趣.这片假山中有桥梁,有楼梯,还有山洞,我们时而登到巅峰,时而沉落谷底,如入深山峻岭,好玩极了.美丽的狮子园林,凝聚了多少天然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啊!正是这千姿百态的石狮子,吸引了成百上千的游客,我们在狮子林里玩地不亦乐乎,流连忘返.苏州园林的说明文。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推荐3篇)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推荐3篇)【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第1篇】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现存文字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般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在的苏州早已变成各大旅游爱好者,常去的地方,人也越来越多,园中的景也很受喜爱。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内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种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而得林泉之越”,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的艺术境地。
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园古典园林的总称。
来到苏州,游贤古典园林,优雅精致的景色,一定能让你深陷其中。
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我认为最美的园林,不愧是苏州园林。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第2篇】举世闻名得长城全长6000多公里,合12000多华里,它被誉为“万里长城”,可谓名副其实。
长城初为秦始皇下令修筑,前后共动用了几十万民工,用39年得时间才完工。
长城得修建,有利于抵御北方匈奴得骚扰,因而保证了那里农业得正常进行,对中原一带得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远望长城,高耸雄伟,蜿蜒万里,四周被连绵起伏、危峰兀立、高大雄伟得青山环绕着。
在这绿色得海洋中,它犹如一条灰色巨龙,盘绕于峰峦之间。
曾有一位南北朝诗人,用这样得诗句来形容它得险、长、高:“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据报载第一次登上月球得美国宇航员说,在太空中望地球,最明显得建筑物就是长城了。
长城由砖砌成,城墙高3--5米,墙头是齿形得,很适合防御敌人。
长城上有八大关: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雁门关、娘子关、偏头关、嘉峪关、玉门关。
其中得山海关最为有名,它背山面海,处于万顷波涛、千丈绝壁之间,号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是历代兵家得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曾与降清得吴三桂在此酣战。
园林美学论文
目录一、摘要 (2)二、关键词 (2)三、正文 (2)(一) 构造要素之美 (2)(二) 组合之美 (4)(三) 意境之美 (5)四、结束语 (6)五、参考文献 (6)一、摘要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史上一朵璀璨而折射中国文化古韵的奇葩,拥有其独特的美学应用价值,堪以深究并为今用。
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私家园林的构景要素,布局原则,构景手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苏州园林在美学角度所体现出的自然美,和谐美,布局美,意境美和书法艺术之美等,深入的阐述了苏州园林的美学所在以及其对中国园林的重大贡献。
二、关键词苏州园林古典园林美学三、正文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说法。
明清两代江南私家园林蔚然兴起,苏州园林为最多。
据苏州府志记载,明代苏州有园271个,清代有园130个,可见明清两代苏州园林之盛。
苏州园林以私家园林居多,现存的主要有沧浪亭,拙政园,网狮园,留园,怡园,环秀山庄,狮子林,畅园,残粒园,壶园,艺园,鹤园,藕园,退思园,曲园等,其中市区对外开放的园区有24处,拙政园,留园已经被列如了国家四大名园。
可见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苏州园林不仅在数量上多,而且在艺术上极精,在中国和世界上皆为仅见。
(一)构造要素之美1.山水之美明代万历年间,文士邹迪光在其私园愚公谷所作的愿记中说:“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
”园林的骨架,“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造园必筑山,有了山才能绿影一堆。
筑山在园林中极为重要,而且其也是园林美的一个重要原则。
山之美,不仅表现在选石上,同时也体现在山之造型上,二者却一不可。
其中苏州园林的自然美,和谐美表现的更加惟妙惟肖。
首先,苏州园林中的石大多选自太湖石。
由于太湖石具有“瘦、皱、漏、透、丑”的特点;瘦,即石体线条明晰,挺拔俊秀;皱,指石体表面凹凸,高低不平;漏,指石体内部布满了孔穴,且空空相套,密密麻麻;透,指石体文理纵横贯通,十分剔透;丑,指石体表面千沟万壑,千疮百孔,坑坑洼洼,相当丑陋。
园林毕业论文 园林毕业论文范文大全【通用5篇】
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范文大全【通
用5篇】
毕业论文,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5篇《园林毕业论文园林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关于园林毕业论文篇一
尊敬的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苏州古典园林游玩,我是大家的导游,我叫徐悦,也可以叫我悦导。
今天我们将去苏州的古典园林转转,请大家跟好咯!
苏州古典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有一句话说得好“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沧浪亭,沧浪亭是建于宋朝公元948——1264年,被文人成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占地面积1·08公顷。
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囹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还写下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造首诗。
踱步沧浪亭,可以看见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
人们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
现在,请大家自由活动半小时,要注意几点事项:
1、注意安全
2、不要戏水
3、注意卫生
4、不要破坏花草
现在清大家自由解散,最后:祝大家玩的愉快。
软件测试毕业论文。
苏州园林论文
苏州园林论文“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分析摘要:“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艺术价值被广泛认可。
本文从苏州园林的历史、规划、构造和装饰等方面分析其艺术价值,并仔细阐述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和影响,以说明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关键词:苏州园林,艺术价值,传统文化一、引言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品,其以其独特的园林布局、奇妙的建筑精髓、人文景观的融合及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等方面而被广泛地认可。
本文旨在分析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以了解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二、苏州园林的历史苏州园林的历史悠久,其始于春秋时期,盛于明清时期。
今天保留下来的苏州园林主要是明代到清代的产物。
园林建筑、景观细节都受到了历代园林发展历程与民间园艺技艺的熏陶,所以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
三、苏州园林的规划苏州园林的规划一般分布在南北两岸,南岸按“经纬交错”规划,主要依赖水船,体现了传统水乡特色。
而北岸则按“对称平衡”规划,善用山水之势,也将传统园林构造发挥到了极致。
四、苏州园林的构造苏州园林的构造主要实现了园林布局与建筑装饰的统一,且以人为本,强调观赏和互动。
园林中的极富传统气息的构造包括:亭台楼阁、回廊长廊、奇石古树、假山水池、花坛花壶、龙柱座、以及园林中的湖泊、河流、小桥远船等。
五、苏州园林的装饰苏州园林的装饰一般基于传统美学理念,强调天人合一、意境深长。
主要表现在园林装饰的构件,如:窗棂、栏杆、门额、石刻、壁画等,以及园林中制作精美的:织造工艺品、瓷器、墨宝、书法等。
六、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苏州园林有独特的构造,满足了人们对于传统园林的多种想象和期许。
其装饰艺术背后更是含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每个苏州园林都有自己的特点,“拙政园”的泼墨假山,情趣飞扬,而“留园”的宁静雅致,拥有极高的文化内涵,令人陶醉。
七、苏州园林的影响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影响了很多相关领域。
其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和构造形式对于中国建筑历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可以复制的规制推动了园林建筑的广泛开展与推广。
苏州园林说明文范文(10篇)
苏州园林说明文范文(10篇)苏州园林说明文范文(10篇)一般,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严谨性,语言确切生动。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州园林说明文范文,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苏州园林说明文范文篇1初冬的一天,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苏州,参观了木渎古镇和定园。
我们先来到了木渎古镇。
苏州的古建筑保护得很好,导游介绍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房屋矮矮、道路窄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
木渎古镇就是这样的。
古镇有一条小河,河边是铺着石板的小路。
我走在了小路上,路旁边有许多的店铺。
我看见了一个仿古的酒店,上面高挂着一面旗,旗上写着一个酒字,真是水村山郭酒旗风。
木渎古镇可热闹了!镇上有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严家花园。
导游介绍:严家花园有五幢楼,分别是门厅、怡宾楼、尚贤堂、明是楼和眺农楼。
尚贤堂是五幢楼中最漂亮的。
这个堂虽然有400多年的历史,但是木头还是跟原来一样,一点都没破。
严家花园的内花园有春夏秋冬四个各具特色的小景区。
花木丛中,整座花园幽静、淡然。
走出内花园,我们来到了外花园。
外花园里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旁种着垂柳。
偶尔看见一两只麻雀飞到那青翠的柳树上,让这个外花园更有生机了。
我们又来到了定园,定园原来是明代刘伯温的私宅。
我走进去,发现定园比别的园林更大、也更美。
里面有茶花、菊花争奇斗艳,柳树、石榴傲霜枝,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我看见观花亭,它像一把巨大的双层大雨伞。
亭前有一副对联:雨中有帛写永好,雨后逢花多清欢。
走过了观花亭,我们又坐摇橹船了。
摇橹船有点像乌篷船,坐上去晃晃荡荡的,真是惊险极了!上了岸,休息了一会儿,我们继续走,遇到了一个长廊,叫做节令廊。
廊上挂着图画,有节气的,也有传统节日的。
苏州是茶的故乡,自然少不了去品茶。
我沿着一个池塘上面的九曲桥,走进了定园的茶馆。
我在茶馆里选了一张八仙桌坐了下来,要了一杯茉莉花茶。
浅析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
浅析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其在庭院、景观、植物、建筑等方面的设计和布局都展现出了独特的美感。
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包括布局规划、建筑风格、植物景观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这些方面来浅析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
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首先体现在其布局规划上。
苏州园林在空间的布局上讲究“小天地”和“多变化”,即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景观。
苏州园林的设计追求景致的变化,步移景异,每一步都能发现不同的美景,让人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布局上更加注重体验的层次感,让游人不仅仅是观赏,更是享受其中的心境。
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也是其设计之美的重要方面。
苏州园林的建筑多采用了江南水乡特有的建筑风格,即“小桥流水、人家舟楫”,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建筑的设计更注重于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建筑的风格多样化,有的呈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有的则是精致华丽的风格,不同的建筑呈现了不同的美感,使得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多彩。
除了布局和建筑,苏州园林的植物景观也是其设计之美的体现之一。
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植物有盆景、假山、楠竹、台杉等,这些植物都经过精心的布置,既有自然生长的特点,又显现出人为的美感。
苏州园林的观赏植物注重于四季景色的变化,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雪,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带来不同的美感,使人在赏心悦目之余更能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和韵律美。
苏州园林的设计之美还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的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如诗词歌赋、绘画、人文历史等元素,融入到园林的各个角落。
园林艺术家们运用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理念,通过园林的布局和构造,营造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意境,使得苏州园林不仅是景观的堆砌,更是文化的传承。
通过游人的观赏和体验,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能够给人以深沉的情感体验,使得游人更加亲近和理解传统文化。
苏州特色园林景观作文
苏州特色园林景观作文你要是想找个地方,能让你一下子就穿越到那种古色古香、充满诗意的世界里,那苏州园林可就是不二之选啦。
我一走进苏州园林,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幅会动的水墨画。
那园林里的亭台楼阁啊,就像是从画里直接搬出来的一样。
先说那亭子,有的小巧玲珑地立在水中央,就像个娇羞的小姑娘在照镜子呢。
四角翘起,像是鸟儿展翅欲飞,檐下还挂着小铃铛,风一吹,叮铃叮铃的,像是在跟你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楼阁就更不得了啦。
木质的结构,雕梁画栋,每一根柱子、每一扇窗户上都有着精美的雕刻。
什么花鸟鱼虫啦,什么神话故事啦,那雕刻师就像是把自己的灵魂都注入到这些木头里了。
我凑近了看,感觉那些小鸟都要从窗户上飞出来了,小鱼都要从柱子上游走啦。
再看看那园林里的水,就像一面大镜子似的,平静得不得了。
水里倒映着周围的一切,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就像是另一个倒立着的世界。
偶尔有几条小鱼游过,那水纹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像是给这个倒影的世界画上了一幅动态的画。
有时候还有鸳鸯在水面上嬉戏,它们那彩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着光,就像两艘五彩的小船在水上划来划去。
园林里的假山也是一绝。
那些石头奇形怪状的,有的像猴子在捞月,有的像乌龟在晒太阳,还有的像仙女在跳舞。
它们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座座小山丘。
你在这些假山里穿梭,就像在走迷宫一样,一会儿这儿有个小山洞,钻进去黑咕隆咚的,但是又充满了探险的乐趣;一会儿那儿又有个小陡坡,爬上去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感觉自己像是个探险家发现了新大陆。
花草树木就更不用说了。
不管是哪个季节去,都能看到盛开的花朵和翠绿的树木。
春天的时候,桃花、杏花、梨花都开了,满园子都是花的香味,就像个大香水罐子似的。
夏天呢,荷叶田田,荷花盛开,那粉色和白色的荷花在绿叶的衬托下,美得不像话,就像一群穿着舞裙的仙子在水上聚会。
秋天的时候,枫叶红了,银杏叶黄了,地上就像铺了一层彩色的地毯,走在上面嘎吱嘎吱的,可好玩了。
冬天虽然有些花草树木凋零了,但是那梅花却傲雪凌霜地开着,那股子坚强的劲儿,让人佩服得不得了。
苏州园林之——网师园(结课论文)
《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结课论文——园林2012级网师园姓名:***学号:**********院系:农学院班级:12园林教师:***日期:2015年3月一、简介项目名称:网师园地点:地处苏州旧城东南隅葑门内阔家头巷,后门可达十全街,地方志记载为带城桥阔家头巷11号。
建成时间:网师园始建于公元1174年(宋淳熙初年),始称“渔隐”,几经沧桑变更,至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并形成现状布局。
造价:150万规模:网师园现面积约10亩(包括原住宅),其中园林部分占地约8亩余(另两资料:约5333平方米、约5400平方米)。
内花园占地5亩,其中水池447平方米。
建造者简介:史正志: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宋宗元:宋宗元,字少光,清江苏元和(今苏州)人。
清高宗乾隆三年(1738)中举。
历直隶成安、良乡知县。
二十三年再任天津道。
三十六年,运河涨溢,天津城西芥园堤溃,洪水泛滥南乡,复逆行围城。
宗元闻舆人言,城东南中堂洼有土?,掘之则水可泄于海。
乃谴营弁孙成玉夜往掘?,遂使洪水迅速消退。
因报告直隶总督,请自芥园挑挖减水河一道,由中堂洼达海,以备排泄洪水;更请分挑岔河至盐山,以利商贾往来贩运。
惜其议未得付诸施行,迁光禄寺少卿。
后辞官归家。
总述:总面积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
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
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
全园清新有韵味,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陈从周誉为“苏州园林小园极则,在全国园林中亦属上选,是以少胜多的典范”。
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评价网师园“地只数亩,而有行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
柳子厚所谓‘奥如旷如’者,殆兼得之矣。
”网师园分三部分,境界各异。
东部为住宅,中部为主园。
网师园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杂。
苏州园林说明文800字(精选20篇)
苏州园林说明文800字(精选20篇)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说明文,根据说明特点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自然科学说明文和社会科学说明文两大类。
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州园林说明文800字(精选2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州园林说明文篇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而我是幸运的,因为我住在苏洲,苏洲最有名的是园林。
苏州园林从总体上说,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造园图景摹仿自然: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因地制宜地利用人工去仿造自然景致;二是造园注重淡雅幽静:造园图景小中见大,内外借景;三是建园突出民族风格:园中的古代建筑用绘画、书法、诗文等艺术手法将其综合在一起,景中有诗,诗中有画。
苏州园林是中国南方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园林中以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为著名,被誉为苏州四大古代名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
现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之冠”,为江南风格的私家花园。
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居,取古人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
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
拙政园以沧浪池为主,园内主要建筑物四周都可见悠悠流水,显得淡泊、明净。
全园堂、亭、轩都以荷花命名,疏朗自然,错落有致。
拙政园初建时规模较大,园内景物很多,除正宅外,还包括现在的东花园(归田园)和西花园等景物30余处。
拙政园园内面积现有60余亩,以水面为主,建筑群多临水而建,全园景物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东部的入园处是解放后,在归田园(东花园)废址上重新扩建而成的,主要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放眼亭、秫香馆等。
中部正中央为水池,山石、树木、亭榭等景物;其中的远香堂位于园部的正中,南北有门,东西皆窗,是一座建造别致的四面厅,耸立于低平的青石台基上。
前堂有假山,后堂平台临水而建,台北湖中以土山分割成两座小岛,岛上建有亭阁,并恰与厅堂成对景;山上林木葱郁,有雪香云蔚亭,高踞一园之上;沿湖植柳,周围有梅,冬春花开,冷香四溢。
苏州园林论文3000字
苏州园林论文3000字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那么有没有3000字的苏州园林论文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论文30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论文3000字之一一九五六年,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园林的照片多到一百九十五张,全都是艺术的精品:这可以说是建筑界和摄影界的一个创举.我函购了这本图册,工作余闲翻开来看看,老觉得新鲜有味,看一回是一回愉快的享受.过了十八年,我开始与陈从周教授相识,才知道他还擅长绘画.他赠我好多幅松竹兰菊,全是佳作,笔墨之间透出神韵.我曾经填一阕《洞仙歌》谢他,上半专就他的《苏州园林》着笔,现在抄在这儿:“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图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这是说《苏州园林》使我回想到我的童年.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是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条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只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细说.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旁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而到各种花开的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及写的这些,病后心思体力还差,因而不再多写.我还没有看见风光画报出版社的这册《苏州园林》,既承嘱我作序,我就简略地说说我所想到感到的.我想这一册的出版是陈从周教授《苏州园林》的继续,里边必然也有好些照片可以与我的话互相印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论文
苏州园林就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
有疏郎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极具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成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圆;有雅素精巧,曲径通幽,庭园紧凑的“园中瑰宝”网师圆;有石狮林立,迷宫探幽,变化无穷的狮子林等等,正如童巂教授所言:“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它将有限的空间集文字、书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并把山光、水声、月色融入其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园林专业的学生,四天的实习犹若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文化艺术的汪洋中,所到之处受时间之限,然仍可以窥见一斑,徜徉于这个为世人所赞叹的艺术的殿堂。
1、园林的立意
苏州园林的风格特色的根基
苏州的特色何在呢?有人说苏州的风格在于柔与,即吴语所谓“糯”。
“糯”就是对苏州风格的简要概括,“糯”字包含柔美、温文尔雅、细腻、潇洒等等,同样苏州的园林也有着“春夏秋冬皆有景,阴晴雨雪都成趣”淡雅的风范,当然传统的存在也受到历史的影响,回避倾轧的官场就是苏州园林的起因;寻求返朴归真氛围,就是苏州园林的意境;折射文化的韵味,就是苏州园林的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构成苏州园林的基因;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染出苏州园林的基调。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请”,而以园言志,以景寄情,也正体现了苏州园林浓郁的人文气息与诗情画意的意境。
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这就是画理,同样也就是造园之理。
苏州的园林不仅就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就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古代的造园家在设计时力求园林中每个观赏点,瞧来都就是一幅幅含义深远而有不同层次的画。
正所谓:“古人构园置景,以体扬立意为先”,名师巧匠们,对特定的人文自然环境,体察入微,心有所得,然后筹划布局,剪裁景物,开拓意境,形成园林特有的风貌。
另外古人善于将宗教的事物动静变化的辨证关系应用于园林创作中,景物有动观静观之分,造园之前,首要考虑。
所谓静观,就就是园中予游人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赏线。
例如网师园园子较小就是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而拙政园面积较大,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廊引人随,移步换景,这就是动观。
江南淡青绿山水,每以赭石及草青为底色,轻抹石青石绿,建筑勾勒间架,衬以淡赭,清新悦目,正就是江南园林之粉本,故“立意在先,协调从之”。
2、苏州园林的写意
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
其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与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尤其就是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形成了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对后来的皇家园林在意境与创作思想上以及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苏州园林就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造园家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以“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山水花木呈现四季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苏州园林的布局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苏州园林往往面积不大,但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曲径通幽,庭院深深,江南园林常以大小空间的巧妙组合,互相对比,产生深曲折的艺术效果,且使主要空间显得更加开阔,正如留园的入口欲扬先抑的空间组合就是佳例,而狮子林增添了大船与水面不相称,却就是败笔。
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
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空间处理上时而开阔明朗,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山水建筑参差起落,花草林木点缀成景,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如拙政园的自由不对称布局;留园建筑疏密相间。
就是处理极为成功的佳例。
又如网师园就是公认的小园,“小而精,以少胜多”,设计上就是运用了假山与建筑相对而互相更换的原则。
园林景物密易疏难,绮丽容易淡雅难,而拙政园的中部设计就是“疏而不失旷,淡雅不流寒酸”,两者兼得,设计者别具匠心,实在难得。
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就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
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叠山理水
叠山置石艺术
古人云“园林之胜,唯就是山与水二物”,叠石造山,小则置一二湖石,“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大则峰峦洞壑,绵延成脉,远观有势,近瞧有质,石无定形,山有定法。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
如网师园水池仿虎丘白莲池,又有“留园三峰”——冠云、岫云、瑞云三峰,其中冠云峰相传为宋朝“花石纲”的遗物,玲珑剔透,没有人工斧凿痕迹,兼具瘦、漏、透、皱的特点,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
名园中又以狮子林的湖石假山为多,园中峰峦起伏,洞壑婉转,奇峰巨石,玲珑剔透。
假山群有21个洞口,步入其中犹如身处八卦阵,明明山穷水尽,却又柳暗花明,隔洞相视,可望而不可及。
理水
“虽有人造,宛自天开”即模范山水。
山贵有脉,水贵有源,山与水的关系就是“水随山转,山因水活”。
苏州园林中多以水池为中心,辅以细流,迂回曲折,并合自然,水光云影,相映成趣,而拙政园小飞虹以水为底,堪称佳构。
而园中的水池驳岸本来土石相错,如今无寸土可见,宛如满口金牙就是败笔。
正如陈从周先生言“园林苍古之境,有胜藻饰”。
我国园林用水一静止为主,体现静以悟动的辨证观点,“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可见现代园林所强调的“亲水”就是有渊源的,也正就是体现了现代园林以人为本的原则,只就是在设计上引进了西方的理念,以动态的水体,层次的变化为主,更加完善了现代空间的水景设计体系……2、3花木植物园林中花木既能观赏又能组景,分隔空间,屋角蕉影、窗外修篁、池边垂柳、雨中睡莲、经霜丹风,雪中梅朵。
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且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与季相变化,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打芭蕉”,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松,就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
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后,“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利用桂花、玉兰交植来比喻金玉满堂等,真就是别具匠心。
苏州园林中用植物以时造景,可见古代造园家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虽有亭台楼阁,山石水池,又能作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正所谓:“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而苏州的园林中的种植方法“小园植树多落叶,要疏植;大园植树要适当布置常绿树”就是现代园林设计中仍然非常关注的问题。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丰富园林景观,必须讲求园林的意境美,古典园林的植物所创造的意境美就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
古建筑
园林铺地
苏州园林中以铺地体现园林的又一大特色,如网师园松鹤延年式、金钱十字式铺地;东花园的“八方间,六方式”、“三色海棠纹式”铺地。
苏州园林的漏窗
漏窗为园林装饰小品,就是我国独特的建筑形式,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中装饰着各种镂空花纹,所以又称漏花窗、花窗。
苏州园林讲究精致小巧,厅堂等建筑多以曲廊相连,部分曲廊单面或双面均有廊墙。
廊墙上开设漏窗,既增加了墙面的明快与灵巧效果,又通风采光,一举两得。
漏窗本身有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的山水亭台、花草树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移步观景,画面则更加变化多端,目不暇接。
如留园长廊就有三十多种漏窗。
而最具意义当推狮子林的“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
四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
匾额题词
苏州园林就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
古代的造园者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就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与美的享受。
中国古典园林的对联之隽永,书法之美妙,令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现虽无荷风,人临其境,仍觉得风在其中,发人暇思。
而有些题词则就是起到了“点景”的作用,如拙政园中“海棠春坞”一景,在一个小的庭院中使人顿觉春意盎然,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