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期末复习题
青科成人教育《西方文论C卷》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新古典主义有着共同的基本主张,即“模仿自然”、“崇尚理性”、“严守规范”、“服从古典”等。
2、布瓦洛认为艺术创作中人物必须定性化、类型化3、《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的作者是费什4、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
5、叔本华宣称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
6、灵感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神灵凭附,另一条是灵魂回忆7、’荣格认为文学作品类型可以分为:心理的和幻觉的两种。
8、西苏提出了描写躯体的口号,强调妇女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的思想。
9、《诗学》的作者是亚里斯多德。
10、泰纳认为文艺创作取决于种族、时代、环境三种力量。
二、选择题BAACD ABDCD1.()是米利特的重要著作《第二性》 B.《性政治》 C.《一间自己的房间》 D.《女权辩护》2.()说:“诗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A.华兹华斯B.夏多勃里昂C.雪莱D.海涅3.黑格尔认为艺术就是()与感性显现的自由统一的整体A.理念内容B.情感内容C.灵魂内容D.智慧内容4.波特莱尔提出了()A.通感说B.反映说C.感应说D.个性说5.( )是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长,开创了一种重在批判的社会学理论A.格林贝格B.马尔库塞C.弗洛姆D.霍克海姆6.人们将萨义德、( )与霍米·巴芭称为后殖民理论的“三剑客”A.斯皮瓦克B.依利格瑞C.莫尔斯D.肖沃尔特7.()是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A.《接受理论》B.《存在与时间》C.《辩证理性批判》D.《自由之路》8.直觉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和克罗齐A.科林伍德B.梅特林克C.安德列耶夫D.柏格森9.()是韦勒克、沃伦合著的重要作品A.《文学批评原理》B.《实用理论》C.《文学理论》D.《文学批评:简史》10.达·芬奇提出了著名的()A.情感说B.心理分析说C.表现说D.镜子说1、“耶鲁学派”所谓“耶鲁学派”,指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并活跃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几个有影响的教授,包括保尔•德曼、哈洛德•布罗姆(Harold Bloom)、杰夫里•哈特曼和希利斯•米勒。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 莱辛的诗画界限论莱辛认为,造形艺术和诗歌,它们有异中之同,即都要模仿自然;也有同中之异,主要表现在四方面:1.就存在形式说,诗是一种时间艺术,画是一种空间艺术,诗的表现范围要比画广,画适宜于表现美,诗则除了美其他丑、怪、悲、喜、滑稽等均能表现。
2.就模仿的媒介说,诗用人为的符号,即时间中动作发出的声音;画用自然的符号,即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和色彩。
3.就模仿的对象说,诗描绘时间中先后持续的事物即动作;画描绘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即物体。
4.就追求的效果说,诗求其真,再现人的动作的复杂冲突;画求其美,即姿态和表情上的静穆或静穆的伟大。
上述诗画各自的特殊规律是相互不能超越的,否则就会招致失败,但这些规律也不是绝对的。
2. 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
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
3.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继承者,他在美学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个唯物主义命题。
他是在批判当代的美学思潮,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思潮的过程中提出这个命题的。
他对“美是生活”作了这样的解释: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这个命题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恢复了现实的权利;其次是它揭示了美对生活的依附关系;三是它在唯心主义美学思想泛滥的情况下,为美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4. 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象征主义的最大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差异性和暧昧性去揭示它们所暗示的事物现象的内在性。
象征主义的目的在于以主观变形来构成它的作品;把主客观两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是波德莱尔的“普遍相似性”的思想;象征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象征;语言成为象征主义的中心;象征主义还要求诗歌的音乐性和绘画性。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悲剧(P34)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着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
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或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2.(杜勃罗留波夫)人民性(P255)杜勃罗留波夫在《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一文中,集中地论述了文学的人民性问题。
在他看来,具有人民性的作品固然也体现为艺术家运用人民便于接受的形式、描写人民的风俗习惯、使用人民的语汇,但主要的却不在于形式、题材、语言,而在于它的内容所渗透的人民的精神,即在作品中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
文学家怎样才能在作品中渗透出人民的精神呢?第一,文学要“表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愿望”;第二,也是关键的一点,文学家要在思想感情上同人民一致。
此外,杜勃罗留波夫还认为人民性与现实主义是一致的,作品的人民性的渗透程度标志着现实主义发展的水平。
当然,杜勃罗留波夫所说的人民,主要是指农民,所谓人民性,也主要是要表现农民的思想观点和利益。
3.(克罗齐)艺术即直觉(P322)克罗齐认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源于理智的逻辑,产生概念;另一种是源于想象的直觉,产生意象。
艺术活动,就是直觉活动,艺术是直觉的产物。
直觉的最大特性是意象性,“意象性这个特征把直觉和概念区别开来”。
这样,克罗齐就把直觉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从而把艺术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也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
4.(庞德)意象(P348)“意象”是庞德诗论的核心范畴。
庞德在《回顾》中对意象作了这样的表述:“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
”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
外层则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在庞德看来,诗中的意象最终将诗人、读者和诗的创造对象三者引入了诗化的境界。
因此,他把创造出完美的意象当做诗歌创作的宗旨:“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要比写出成篇累牍的作品好。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题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西方文论导论西方文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亚里士多德《诗学》于公元前4世纪成书并得以广泛流传以后就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问。
西方文论的分期(一)古代文论(古希腊时期到17世纪):古希腊文论——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二)近代文论(从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到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三)现代文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唯美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四)后现代文论(20世纪70年代后):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西方哲学从研究重心来看,从古希腊直至现在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向”:一次是从古代的自然本体论转向近代的认识论一次是从近代的认识论转向现代的语言论。
第一章古希腊的文艺理论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1)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美学:美在和谐。
(2) 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艺术美学:模仿自然。
(3) 苏格拉底的伦理美学:美即功用。
一、自然美学:美在和谐首先,美在于数的和谐。
其次,提出了“天体音乐”的概念。
二、艺术美学:模仿自然(1)“对立和谐”理论。
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者之一”。
(2)首次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
三、伦理美学:美即功用(1)“艺术模仿自然”,不是模仿人物的外形,而是强调描绘出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人物的“心境”、“神色”和“感情”。
(2)美的标准就是“功用”的结论,即有用即美,无用即丑。
第二节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柏拉图的文艺思想一、理式论摹仿说——文艺本质论1、理式“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西方文论》期末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方文论》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 )是早期形式主义学派的最重要代表。
A 什克洛夫斯基B托马舍夫斯基C 雅库宾斯基D 日耳蒙斯基2、达•芬奇认为艺术要师法、超越()。
A 情感B精神 C 自然 D 心灵3、()说:“几乎没有一位重要的欧美文论家曾经不怕麻烦学过任何一种亚非国家的语言;宏大的翻译工程使文本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广为流通,但当这些文本译自亚非国家的语言时,这种流通就会拖延得出奇的慢。
”A 斯皮瓦克B萨义德 C 阿赫默德 D 詹姆逊4、()说:“诗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A 华兹华斯B夏多勃里昂 C 雪莱 D 海涅5、()是伽达默尔的重要著作。
A 《启蒙辩证法》B《真理与方法》C 《审美特性》D 《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6、( )是象征主义文艺理论的创立者、实践者和奠基人。
A 马拉美B波特莱尔 C 魏尔伦 D 兰波7、()是阿尔都塞的重要著作。
A《保卫马克思》B《文学生产原理》C《隐藏的上帝》D《审美之维》8、()说:“说到底,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A 海德格尔B恩格斯 C 席勒 D 斯宾塞9、车尔尼雪夫斯基最主要的文论代表作( )A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和《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的概观》B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和《艺术哲学》C 《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和《艺术哲学》D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和《欣赏批评的原理》10、布瓦洛的著作是()。
A 《诗的艺术》B 《为诗一辩》C 《论崇高》D 《诗艺》11、被研究者称为持有“朝向上帝的运动,就是朝向死亡的革命”的极端浪漫主义态度的是( )A 诺瓦利斯B 瓦肯罗德C 施莱格尔兄弟D 施莱尔马赫12、西塞罗关于文论的主要著作是()A 《论演说术》B 《演说术原理》C 《修辞学》D 《形而上学》13、"数即宇宙"是()A 基督教神学的思想B 柏拉图的思想C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D 伊壁鸠鲁学派的思想14、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的。
161西方文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A
烟台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西方文论》复习题(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柏拉图对文艺有哪些指控?在柏拉图看来,模仿的艺术制造谎言,滋长欲望,摧残理性,无论对公民品质的培养,还是对理想国的建立,都有着巨大的危害。
第一,他虚构谎言歪曲神和英雄的性格,不利于青年人品德的培养。
第二,模仿的艺术“培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
不但败坏人心,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秩序与安危。
2、如何理解但丁的俗语观?但丁认为,要建立意大利民族语言,应该以俗语为基础,同时又要对俗语加以规范。
但丁建议对意大利所有城市的方言进行广泛的筛选,从中筛选出光辉的、中枢的、宫廷的、法庭的俗语,以之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意大利民族语言。
但丁以此要标明的是,统一规范的意大利俗语在文学创作与文化创造中,也完全可以取代拉丁语。
俗语更适合表达思想感情,以俗语创作的文学作品更为人们喜闻乐见。
3、如何理解席勒对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区分?席勒将文学作品区分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将文学家分为“素朴的诗人”和“感伤的诗人”。
素朴的诗对应于古代,而感伤的诗对应于近代,主要根据就是“自然”这个概念。
席勒的“自然”内涵是指事物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事物按照本性和规律存在着、发展着。
席勒认为古希腊的人是自然的,而“新时代的人”则违背自然。
所以眷恋逝去的自然就成为文学的主题。
由此,席勒得出结论“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
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素朴的诗以现实性取胜,感伤的诗以理想性取胜。
席勒的这一系列区分,为近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合法性。
4、心理分析文学理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心理分析文论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去解释文学的心理动力和意义的生成模式。
他们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符号化显现,文学批评的对象主要在于文本语言的隐含层面,文学研究的重点是文本显意与隐意之间的复杂转化关系,具体研究则是用梦境分析法来解读文学文本,力图穿越文本表层而直达其深层内涵。
西文文论期末复习资料-1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考试题型:1、填写10%2、名词解释20%3、论述题30%4、材料分析40%“这就是因为你解说荷马,不是凭技艺知识,而是凭灵感或神灵凭附。
”苏格拉底《伊安篇》—论诗的灵感“说句知心话,你可千万不要告诉悲剧诗人和其他摹仿者们,在我看来,凡是这类诗对于听众的心业是一种毒素,除非他们有消毒剂,这就是说,除非他们知道这类诗的本质真相。
”苏格拉底《理想国》—诗人的罪状悲剧六要素: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歌曲情节成分:突转、发现“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
”《诗学》亚里斯多德崇高:伟大心灵的回声。
——郎加纳斯《论崇高》“我们与神性相似之处就是兼爱和爱真理。
”——《笔记》意大利达芬奇“没有一个真有见识的人会认为财富、名誉、光荣、势力或为荣华富贵所围绕着的一切是幸福;他深知,仅仅鄙弃它们就是一种福气;事实上,享有它们的人也远不可有机缘获得它们但由于心灵伟大而漠视它们的人受人尊敬。
”——《笔记》意大利达芬奇“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永远把它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进来,前面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
”——《笔记》意大利达芬奇“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各特征必须同时作用,才能产生使观都往往如醉如痴的和谐比例。
”——《画论》意大利达芬奇“绘画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每一个人物的动作都应当表现它的精神状态,例如欲望、嘲笑、愤怒、怜悯等。
”——《画论》意大利达芬奇“风格却就是本人。
”——《论风格》法布封“诗里的真实是一回事,哲学里的真实又是一回事。
”——《论戏剧诗》法狄德罗“悲剧是对一系列彼此连系的事故(一个完整无缺的行动)进行的诗意的摹拟,这些事故把身在痛苦之中的人们显示给我们,目的在于激起我们的同情。
”德席勒《论悲剧艺术》“诗的精神是不朽的,它决不会从人性中消失;它只能同人性本身一起消失,或者是同人的感受的能力一起消失。
西方文论期末考试试题
西方文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A. 《梦的解析》B. 《存在与时间》C. 《悲剧的诞生》D. 《文明的辩证法》2. 结构主义文论的核心观点是:A. 文本的意义由读者的主观体验决定B. 文本的意义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C. 文本的意义由其内在结构决定D. 文本的意义是开放的,由多种解读构成3. 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的重点是什么?A. 文化霸权与权力结构B. 个体心理与社会关系C. 文本的语言学分析D. 艺术形式与审美价值4. 女性主义文论主要批判的是:A. 性别不平等与性别歧视B. 社会经济不平等C. 种族歧视与民族压迫D. 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5. 新历史主义文论强调:A. 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的紧密联系B. 文学作品的独立审美价值C. 文学作品的普遍人性D. 文学作品的作者中心论6. 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是:A. 读者的接受和解读是文学作品意义的最终实现B. 作者的意图是解读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C.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固定的、不变的D. 文学批评应该完全客观,不受个人情感影响7.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主要关注的是:A. 文学作品的形式与技巧B. 文学作品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C. 文学作品的道德教化功能D. 文学作品的宗教象征意义8. 精神分析文论认为无意识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影响文本的解读?A. 梦境B. 语言失误C. 文化传统D. 社会规范9. 符号学文论认为文本是由什么构成的?A. 语言符号B. 社会符号C. 文化符号D. 个人符号10. 下列哪位学者是解构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A. 罗兰·巴特B. 弗朗茨·卡夫卡C. 弗里德里希·尼采D. 让-保罗·萨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中“卡塔西斯”的含义及其在悲剧中的作用。
12. 描述米歇尔·福柯关于“话语权力”的理论,并解释其对文论研究的影响。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若木整理)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一、填空(15%)1、美在“数的和谐统一”的思想是由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来的。
2、德谟克利特是西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探求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家。
3、在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中,居于悲剧六个成分(性格、思想、情节、言词、形象和歌曲)之首的是情节。
4、“灵魂回忆”说是柏拉图灵感理论的一部分,其意是说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
5、《论崇高》这部作品大约完成于公元前一世纪,作者朗加纳斯是与贺拉斯同一时代的人。
6、贺拉斯“寓教于乐”理论揭示了文学艺术的审美作用和认识教育作用的关系。
7、“四义说”是但丁提出的关于文学语言的重要理论,它揭示了语言艺术意义的多层次性,这四义分别指的是语言的字面义、譬喻义、道德义和寓言义。
8、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性文论家是的布瓦洛,反映他古典主义理论的主要著作是《诗的艺术》。
9、在莱辛对诗与画的界限做分别时认为诗与画有不同的美学原则,画的最高原则是美,诗的最高原则是真。
10、法国启蒙主义文论家中先崇尚莎士比亚后又完全贬低莎士比亚的作家是伏尔泰。
11、在法国古典主义那里,理性即等于自然,等于古典P105 。
(不确定)另一个答案是“道德”12、德国十八世纪卓越的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提出古希腊艺术的最高理想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此论影响了这一时代许多的诗人、艺术家,包括歌德。
13、席勒的主要美学著作是《审美教育书简》和《朴素的诗和伤感的诗》。
14、作为黑格尔一切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是他的理性万能论。
190(不确定)15、黑格尔艺术哲学的基本命题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论家锡德尼对诗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世界是铜的,而只有诗人才给予我们金的。
”17、亚里斯多德关于悲剧冲突的本质理论认为悲剧冲突起源于“好人犯了错误”。
18、亚里斯多德阐述文艺的主要著作是《诗学》19、贺拉斯的主要文艺著作是《诗艺》20、布瓦洛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的艺术》21、康德的美学和文艺思想主要在他的《判断力批判》里得到了表述。
161西方文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A
烟台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西方文论》复习题(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柏拉图对文艺有哪些指控?在柏拉图看来,模仿的艺术制造谎言,滋长欲望,摧残理性,无论对公民品质的培养,还是对理想国的建立,都有着巨大的危害。
第一,他虚构谎言歪曲神和英雄的性格,不利于青年人品德的培养。
第二,模仿的艺术“培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
不但败坏人心,而且会影响到国家的秩序与安危。
2、如何理解但丁的俗语观?但丁认为,要建立意大利民族语言,应该以俗语为基础,同时又要对俗语加以规范。
但丁建议对意大利所有城市的方言进行广泛的筛选,从中筛选出光辉的、中枢的、宫廷的、法庭的俗语,以之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意大利民族语言。
但丁以此要标明的是,统一规范的意大利俗语在文学创作与文化创造中,也完全可以取代拉丁语。
俗语更适合表达思想感情,以俗语创作的文学作品更为人们喜闻乐见。
3、如何理解席勒对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区分?席勒将文学作品区分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将文学家分为“素朴的诗人”和“感伤的诗人”。
素朴的诗对应于古代,而感伤的诗对应于近代,主要根据就是“自然”这个概念。
席勒的“自然”内涵是指事物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事物按照本性和规律存在着、发展着。
席勒认为古希腊的人是自然的,而“新时代的人”则违背自然。
所以眷恋逝去的自然就成为文学的主题。
由此,席勒得出结论“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
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素朴的诗以现实性取胜,感伤的诗以理想性取胜。
席勒的这一系列区分,为近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合法性。
4、心理分析文学理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心理分析文论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去解释文学的心理动力和意义的生成模式。
他们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符号化显现,文学批评的对象主要在于文本语言的隐含层面,文学研究的重点是文本显意与隐意之间的复杂转化关系,具体研究则是用梦境分析法来解读文学文本,力图穿越文本表层而直达其深层内涵。
西方文论(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
B、 一般
C、 共性
D、 集体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24. (单选题) 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 )(本题1.0分)
A、 《词语的复活》
B、 《散文理论》
A、 理性
B、 想象
C、 幻想
D、 灵感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21. (单选题) 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 )(本题1.0分)
A、 俄国形式主义
B、 英美新批评
C、 语义学 D、Leabharlann 精神分析学派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22. (单选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应( )(本题1.0分)
A、 由顺境转入逆境单
B、 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
C、 处于顺境
D、 处于逆境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23. (单选题) 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 )的掌握和描述。(本题1.0分)
A、 贵族
B、 书面
C、 日常
D、 古典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18. (单选题) 布瓦洛( )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本题1.0分)
A、 个性化
B、 独特化
C、 类型化
D、 共性化
C、 个别到一般原则
D、 “陌生化”原则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1
7. (单选题) ( )认为决定文学的三要素是种族、环境、时代。(本题1.0分)
A、 泰纳
B、 巴尔扎克
烟台大学西方文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方文论A2022秋复习题提示:输入题目题干部分文字,按键盘快捷键Ctrl+F查找题目答案。
超越高度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道小题,总分值60分)L达•芬奇认为艺术要师法、超越()。
(2分)A、情感B、精神C、自然D、心灵正确答案:C2.“三一律”就是戏剧()只有一个,矛盾冲突发生在一地,事件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
(2分)A、故事场景B、故事情节C、思想主题D、人物关系正确答案:B3.()说:“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曾做过的游戏地继续,也是他的替代物。
”(2分)A、波德莱尔B、弗洛伊德C、荣格D、弗莱正确答案:B4.非理性主义执着一种()的人生态度。
(2分)A、自然主义B、乐观主义C、功利主义D、悲观主义正确答案:D5.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者是()。
(2分)A、普罗提诺B、安瑟伦C、托马斯•阿奎纳D、奥古斯丁正确答案:A6.()说:“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2分)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马克思正确答案:C7.()说:“在一位真正有才能的人写来,每一个人物都是典型,每一个典型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
”(2分)A、斯丹达尔B、普列汉诺C、车尔尼雪夫斯基D、别林斯基正确答案Q8.()是韦勒克、沃伦合著的重要作品。
(2分)A、《文学理论》B、《文学批评原理》C、《实用理论》D、《文学批评:简史》正确答案:A9.()是米利特的重要著作。
(2分)A、《第二性》B、《性政治》C、《一间自己的房间》D、《女权辩护》正确答案:B10.萨特认为文学是一种()的文学。
(2分)A、介入B、审美C、异化D、疏离正确答案:A11.()是伽达默尔的重要著作。
(2分)A、《启蒙辩证法》B、《真理与方法》C、《审美特性》D、《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正确答案:B12.新古典主义理论的立法者盒代言人是()。
(2分)A、布瓦洛B、卡斯特尔维屈罗C、蒲柏D、朗吉弩斯正确答案:A13.()是利奥塔的重要著作。
西方文论(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
西方文论(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西方文论(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1. (单选题)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点是( )(本题1.0分)A、美在和谐B、模仿自然C、美即功用D、美在理式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 12. (单选题) 提出“寓教于乐”主张的是( )(本题1.0分)A、阿多尔诺B、本雅明C、贺拉斯D、席勒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 03. (单选题) 3“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种说法来自于( )(本题1.0分)A、柏拉图《理想国》B、黑格尔《美学》C、康德《判断力批判》D、克罗齐《美学纲要》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 04. (单选题) 莱辛代表的文艺理论著作是( )(本题1.0分)A、《为诗辩护》B、《拉奥孔》C、《论崇高》D、《理想国》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 05. (单选题) 下面哪位文论家宣称“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 )(本题1.0分)A、戈蒂叶B、歌德C、伽达默尔D、萨义德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 06. (单选题)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和论证了形式主义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是 ( )(本题1.0分)A、存在先于本质B、文学的自主性C、个别到一般原则D、“陌生化”原则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 17. (单选题) ( )认为决定文学的三要素是种族、环境、时代。
(本题1.0分)A、泰纳B、巴尔扎克C、萧伯纳D、阿多诺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 08. (单选题) 《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作者是( )(本题1.0分)B、席勒C、康德D、海涅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 09. (单选题) “文化霸权”是( )提出的。
(本题1.0分)A、荣格B、葛兰西C、卢卡契D、阿多诺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 010. (单选题)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是( )(本题1.0分)A、荣格B、弗洛伊德.C、卢卡契D、尼采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 011. (单选题) ( )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南阳师范学院西方文论期末题
南阳师范学院西方文论期末题一、判断正误1、中世纪早期教父时代的基督教神学文论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
2、奥古斯丁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从普洛丁的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出发,宣称世俗的文艺是信仰的敌人,否定世俗的文学艺术。
3、在中世纪,出现了一个为世俗文艺辩护的神学的文艺理论家,他的名字是阿伯拉。
4、托马斯•阿奎那承认了文艺模仿现实的合法性,但是主张诗人应该到上帝那里去寻找灵感,去创造基督教的文学艺术。
5、奥古斯丁认为,一切存在物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好的。
6、奥古斯丁认为,由于上帝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好的,所以世界上就没有恶的东西存在。
7、奥古斯丁认为,文学艺术是神学信仰的敌人,所以他从来没有阅读过任何文学作品。
8、阿伯拉是中世纪的三位最重要的经院哲学家之一,他主张文艺应该是神学的奴婢。
9、由于阿伯拉认为情感是创作的动力,并且情感也支配着诗人对自然的描绘,作家总是把感情移入景物描写中,所以,阿伯拉是最早涉及"移情说”古代西方文艺理论家。
二、填空1、()作为基督教的经典,与希腊学术同为西方文化的源头。
2、从地域上看,《旧约》发祥于亚洲的(),可以看作是东方文化的产物,但它深广的影响,覆盖的却是西方而不是东方。
3、()是中世纪基督教美学的奠基人,被认为是第一个将希伯来、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融为一体的思想大家。
4、“人生而有罪,耽于享乐,惟有禁欲苦修,方能得到救赎而达永生。
”这是()的著作《忏悔录》的主题,也是他全部著作的根本主题。
5、奥古斯丁认为,()是真善美的流出之源。
6、就如同柏拉图用《理想国》一书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一样,奥古斯丁写作了()一书和世俗之城对举,阐述自己的价值理念。
7、在奥古斯丁那里,()作为一个和美对立的美学范畴得到了确立。
8、()是存在于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之间的基督教思想家,他在自己的学说中表述了某些唯物的观点,对世俗文艺给予了肯定,是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中的"另类”。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填空、选择1、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论著是《诗学》,他的美学论观点是净化说。
2、柏拉图《文艺对话录》,观点是“美是理念”,“艺术是影子的影子”,“模仿论”、“灵感说”、“理式论”。
3、贺拉斯《诗艺》,寓教于乐说。
4、达芬奇“镜子说”5、布瓦洛《诗的艺术》,理性原则,形式服从内容。
6、狄德罗倡导严肃剧、正剧、悲喜剧。
7、海涅《论浪漫派》,文学与生活的结合。
8、斯达尔夫《论文学》,环境决定论。
9、莱辛《拉奥孔》,诗与画的界限。
10、丹纳/泰纳,文学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
11、圣伯夫:传记批评。
12、西马来源,俄国现代主义,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
13、车尼尔斯基《怎么办》,美是生活。
14、瓦尔德爱尔兰人提倡唯美主义,及为“艺术而艺术”15、康德审美是无目的合目的性审美三原则感性 - 知性 - 理性16、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17、燕卜荪含混说,区别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
18、艾伯拉姆斯《镜与灯》,文学四要素说。
19、.柏格森提出心理时间詹姆斯意识流20、克罗齐,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
21、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普斯王》。
22、《哈姆雷特》《柴拉马佐夫兄弟》2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萨特《存在与虚无》波伏娃《第二性》读者使作品获得生命24、伽达默尔《真理与法》。
21、克莱夫.贝尔,美是有意味的形式。
22、卡西尔,人是符号动物。
23、尼采《悲剧的诞生》,悲剧是酒神精神的表现24、西马又称新马,后马。
25、当代西方文论的两次转向,人本主义,语言论。
26、间离效果即陌生化,理性化的表演形式。
二、名词解释1、弗洛伊德西格蒙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著名心理学家。
他在临床实践中创立了精神分析法,获得很大的成功,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
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主要以无意识、梦、幻想、欲望等人类精神为研究对象,因此其理论与观点早已超越心理学的范畴,成了一种理解人的动机、人格和精神活动的科学,并在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宗教、历史学、人类学等西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一、XXX《诗学》(一)悲剧理论:悲剧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诗学》第六章)悲剧论要素a戏景,又叫形象,包括演员形象、舞台布景、模仿方式b思想,人的思考,体现在人物语言中c台词d歌曲e情节f性格.情节的要求:a情节必须完整,有适当的长度。
所谓完整指有头、有身、有尾。
b情节具有整一性,单一而完整的行动。
(情节有机统一)c情节要体现普遍性,必然和可然性。
d情节要引起恐惧和怜悯之情。
情节成分,突转、发现、苦难。
性格:A人的性格必须表明他们(人)的属类,性格和思想决定人的属性,性格是人自然的东西B性格决定人的某种品质,决定人在某种情态下的行动,决定其幸福与否。
原则:1)性格应该是好的,关键是在选择时作出适当的行动。
好人不仅仅是指品质的高尚和低劣,而是在做选择时作出好的选择(不仅仅指好的结果)。
每一种人中都有自己的好人。
2)性格应该适合,适合人物的性别、身份、年龄。
3)性格应该相似。
与原型相似,在求得相似时,把人物刻画的更美,写成好人;与一般人相似,人是有缺陷的,神和人一样不完美,有缺陷。
4)性格必须一致,不要前后矛盾。
诗人应做到寓一致中不一致,人的性格中有主导的,但也要有变化,同中见异,异中显同。
5)刻画性格应该“求其合乎自然律或可然律”事件中不应有不合乎常规的,若有应放在局外。
(二)悲剧人物过失说:XXX说,人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德性欠缺,伦理知识的欠缺。
人应该完善自己的德行。
悲剧主角:比一般人好又有缺点的人,好人犯了错误;不具有十分的美德;犯错。
三个“不应”:1)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2)不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3)不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
因此,“悲剧完美的布局应是单一的布局”——有缺点或错误的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西方文论导论西方文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亚里士多德《诗学》于公元前4世纪成书并得以广泛流传以后就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问。
西方文论的分期(一)古代文论(古希腊时期到17世纪):古希腊文论——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二)近代文论(从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到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三)现代文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唯美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四)后现代文论(20世纪70年代后):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西方哲学从研究重心来看,从古希腊直至现在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向”:一次是从古代的自然本体论转向近代的认识论一次是从近代的认识论转向现代的语言论。
第一章古希腊的文艺理论第一节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1)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美学:美在和谐。
(2) 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艺术美学:模仿自然。
(3) 苏格拉底的伦理美学:美即功用。
一、自然美学:美在和谐首先,美在于数的和谐。
其次,提出了“天体音乐”的概念。
二、艺术美学:模仿自然(1)“对立和谐”理论。
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者之一”。
(2)首次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
三、伦理美学:美即功用(1)“艺术模仿自然”,不是模仿人物的外形,而是强调描绘出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人物的“心境”、“神色”和“感情”。
(2)美的标准就是“功用”的结论,即有用即美,无用即丑。
第二节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柏拉图的文艺思想一、理式论摹仿说——文艺本质论1、理式“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他所说的“Idea”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2、摹仿论柏拉图认为文艺摹仿的不是理式本身,而是理式的影子—现实事物,因此文艺只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实隔着三层。
理式世界永恒美普遍与抽象现实世界相对美具体与现实文艺世界3、理式论摹仿说的进步意义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虽然从本体论上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隐约见出了对文学艺术的共性方面的要求二、文艺的社会功用说——文艺功用论1、理想国的建设与文学艺术2、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第一,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第二,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第三,悲剧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同时,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
3、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与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柏拉图是第一个把理智和情感对立起来,把政治教育效果如何确定为审查文艺第一标准的人,是第一个要求艺术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的人。
三、灵感说——文艺创作论1、灵感的基本含义:最早将“灵感”的感念应用到文学创作领域的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柏拉图是“灵感说”的集大成者。
2、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A.神灵附体→灵感的来源B.四种迷狂→灵感的表现C.灵魂回忆→获得灵感的过程3、灵感说的价值:第一,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作品就是灵感的产物。
第二,看出了文艺创作与技术制作的区别。
第三,揭示了艺术创造离不开现实美的触发,但又不停留在对现实美的摹写上,而是努力创造有普遍性的理想美的形象的过程。
但是,灵感说基本是神秘的反动的,它强调文艺的无理性,否定技艺训练的作用。
第三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一、文艺本质论1、文艺本质论的哲学基础实体论、原因论2、文艺本质论——摹仿说(1)文艺是人的行动的摹仿(摹仿的艺术)——艺术反映生活亚里士多德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最早倡导者。
(2)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艺术必须揭示内在逻辑和普遍规律是文艺典型性的要义的第一次阐述。
(3)文艺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摹仿即创造3、柏拉图的摹仿与亚里士多德的摹仿A、“摹仿的艺术”与职业性的技艺柏拉图:摹仿的艺术包含职业性的技艺亚里士多德:把职业性的技艺与今日称之为美的艺术加以区别,认为史诗、戏剧、音乐、绘画与雕刻等美的艺术是“摹仿的艺术”。
B、“摹仿的艺术”的范围柏拉图:史诗、悲剧亚里士多德:史诗、悲剧与颂歌。
亚里士多德扩大了“摹仿艺术”的范围。
C、摹仿的对象柏拉图:文艺世界→现实世界→理式世界亚里士多德:文艺世界→现实世界(行动中的人)。
亚里士多德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是真实的存在,认为艺术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也就是人的性格、感受和行动二、悲剧理论1、悲剧的含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2、悲剧情节和人物性格悲剧有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歌曲。
情节中心说第一,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模仿的对象决定的,在他看来,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
第二,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的目的决定的。
悲剧的目的在于引起怜悯与恐惧之情,要达到效果,关键是组织情节。
情节三大成分:突转、发现、苦难突转,指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我们认为,此种转变必须符合可然或必然的原则。
……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即使置身于顺达之境或败逆之境中的人物认识到对方原来是自己的亲人或仇敌。
苦难,指毁灭性的或包含痛苦的行动,如人物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死亡、遭受痛苦、受伤以及诸如此类的情况。
3、悲剧的布局——情节整一性原则(1)情节完整:(2)情节有适当长度:(3)情节统一:4、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三个不应”: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为逆境。
“过失说”要求文艺的思想意义和艺术魅力相结合,主张文艺的教育功能和审美价值相统一。
5、悲剧的社会作用——“卡塔西斯说”第一,“卡塔西斯”的对象是怜悯与恐惧这类情绪第二,“卡塔西斯”的效果是得到一种无害的快感,养成良好的品格,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和改善社会风尚第三,“卡塔西斯”能够养成伦理德性,是一种品德培训,同时又能提供审美快感,是一种精神享受,因此本质是教益和美感二者结合。
第二章罗马古典主义文论第一节贺拉斯的《诗艺》贺拉斯的文艺思想一、古典主义原则贺拉斯是古典主义的奠基者。
所谓古典主义,是指罗马的文艺要向古希腊的文艺学习,以1.摹仿古典:题材取希腊为上,技巧亦此(荷马为师)2.在摹仿的前提下创新总体上主张立足继承适当创新,偏于保守二、理性主义倾向1、诗人的天才是天资加训练2、诗人要有正确的判断力三、艺术创作的合式原则正确的判断力表现为艺术创作中的“合式”原则。
古罗马时代,“合式”成了文艺创作的最高原则,成了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
所谓“合式”,就是要求在艺术上做到协调一致、妥帖得体,恰到好处.叫人感到合情合理,无懈可击。
它既包括形式的要求,也涉及对内容的要求“类型化”观点:强调抽象的共性,忽视具体的个性,在创作实践上容易导致人物性格的概念化和公式化,这种观点是和崇拜古典的观点相一致的,是一个极端保守的观点。
“合式”原则之一:人物的性格要与年龄相符;再现古代作品中的人物,要描写人们熟知的性格特征“合式”原则之二:人物语言要符合各人的身份和遭遇(同样有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偏颇)“合式”原则之三:结构要虚实参差、毫无破绽,并要着眼于整体效果“合式”原则之四:高贵的内容与优雅的形式“合式”是一种文艺理想,是文艺传统与审美趣味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说,贺拉斯的“合式原则”就是根据希腊古典文艺传统和罗马贵族审美趣味提出来的,是罗马贵族阶级意识在文艺领域中的反映。
四、诗的社会作用1.诗歌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教师2.诗应寓教于乐——功用论(教育和审美)文艺的开化作用(开启民智)、教育作用(劝善惩恶)、文艺的娱乐功能(艺术感染力)第二节朗加纳斯的《论崇高》——文论史上现存最早的风格论专著一、崇高作品的特征——崇高使人产生惊叹、狂喜的心理反应——崇高具有使人无法抗拒的力量——崇高具有永恒性的艺术生命力崇高的含义:朗加纳斯的“崇高”主要指文章风格的审美特质。
含义比现代的概念更为广泛,可以指“伟大”、“庄严”、“高雅”、“壮丽”、“雄浑”、“遒劲”等等。
与“优美”相对,指伟大不平凡的对象所唤起的高亢强烈的情绪,不可抗拒的威力和尊严感。
二、崇高的来源(一)庄严伟大的思想第一重要:“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核心)(二)强烈激动的情感(三)运用藻饰的技术(四)高雅的措辞最高标准——浑然天成(五)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尊严高雅的布局)*前两者主要依靠天赋;后三者则主要涉及技巧三、崇高的创作A、要确立伟大的目标:1、做大自然的竞赛者2、做过去伟大诗人和作家的竞赛者B、实现伟大目标的途径——创造崇高的意象真实感:像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虚幻性:虚构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事四、崇高、天才与社会环境1、天才与技巧(天才优于技巧)2、应以技巧来助天才3、天才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论崇高》在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1、《论崇高》提出了崇高的范畴,开拓了人们对文学艺术本质的认识,使认识的重点由客体特征转向主体情感,奠定了主情的浪漫的批评标准。
2、《论崇高》是西方第一次对人的尊严的肯定和歌颂,同时第一次指出了天才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种人本主义思想对文艺复兴、启蒙主义、浪漫主义文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贺拉斯与朗加纳斯文艺观异同:同:在古典主义的基本原则方面是一致的:都主张借鉴古典作家,主张创作要自然合理,主张结构要有机整一,主张天才与技巧结合,等等。
异:在借鉴古典上,贺拉斯偏重于归纳创作法则,朗加纳斯着眼于吸收精神实质在创作构思上,贺拉斯侧重清醒的理智,朗加纳斯强调激昂的热情在作品结构上,贺拉斯仅提出结构上要注意整体效果,朗加纳斯提出了“圆满的环”和“本质成分”的概念,延续了典型化含义在作家修养上,贺拉斯更注重技巧的训练,朗加纳斯更重视作家心灵的伟大崇高总的看来,从贺拉斯到朗加纳斯,反映了古罗马文论从平易清浅、朴素清醒的现实主义倾向朝着热情磅礴、想象丰富的浪漫主义倾向的转变。
古罗马文论的总体特征:首先,古罗马文论总体上是古典主义的其次,古罗马文论具有过渡性.第三,古罗马文论具有实用主义的倾向.第三章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教父哲学:新柏拉图学派;圣·奥古斯丁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托马斯·阿奎那第一节圣·奥古斯丁的文艺观一、上帝是美的本体二、文学艺术是神学信仰的敌人文艺的三大罪状:亵渎神灵、宣扬七情六欲,腐蚀人的灵魂、虚假三、形式美、虚构与语象理论1、形式美2、虚构3、语象奥古斯丁最早注意到象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