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试卷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

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左传》昭公七年)这段话反映中国古代制度的沿革,这种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度D.世袭制2、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谈及某种制度时说,"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3、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

大臣申侯上疏谏曰:"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

……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

"意在说明嫡庶关系的确立A.扩大了周朝国君统治的区域B.消除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因素C.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4、易中天教授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A.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B.在地方确立郡县制C.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D.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5、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郡县制不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二者均有弊无利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B.唐朝三省六部制C.元朝的行省制D.明朝的内阁制7、下列两幅地图反映了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两种制度的共同点是A.地方官员大多由世袭产生B.开创新的地方行政单位C.边远地区由中央机构直接管辖D.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8、《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

高一历史必修2检测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2检测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2检测试卷(一)(专题一、二)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是----------------------------------------------------------------------()A、农业经济正常发展B、统治者的正确决策C、生产工具的革新D、社会矛盾的缓和2、二牛一人犁耕方式(耦犁)开始于-----------------------------------------------------------------------()A、春秋战国B、秦朝C、汉代D、隋唐3、中国古代农户承担着沉重的赋税,其主要形式是-----------------------------------------------------()①田亩税②附加税③人头税④杂税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D、①④4、“神农能植嘉谷”的传说,反映了农业的先行者-------------------------------------------------------()A 、创制了原始的农具耒耜B、利用原始的农具耒耜进行种植C、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 D 、选择优良的农作物品种5、造成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6、中国古代朝廷修建大型的土木工程是通过-------------------------------------------------------------()A、动用军队修建工程B、老百姓服力役的方式C、花钱招募工人D、专门的匠户从事建筑7、历史上的“泰半之赋”指的是-----------------------------------------------------------------------------()A、统治者对农民征收的除正常赋税之外的一种名称B、农民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C、农民将收成的二分之一上缴国家D、赋税沉重得像泰山的大半那么重8、基本解除黄河的水旱是--------------------------------------------------------------------------------------()A 、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B、关中农民创制了“井渠”C、东汉的王景治河D、治河专著《河渠书》的指导9、“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10、战国时期出现的著名的水利工程是----------------------------------------------------------------------()①灵渠②都江堰③芍陂④郑国渠 A 、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1、汉代在《四民月令》中对田庄生活作了详细的记载:田庄的经营活动包括作物种植、蔬菜栽培、药材采集以及酿酒、纺织、农具制造等。

高一必修二历史考试卷

高一必修二历史考试卷

高一必修二历史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朝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种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宗法制度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以下哪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A. 经济发展B. 社会阶层流动C. 军事实力D. 外交关系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探索新航路B. 传播中国文化C. 贸易往来D. 显示国威4. 清朝末期,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 英国对中国的侵略B. 中国对英国的贸易逆差C. 清朝禁止鸦片贸易D. 英国对中国的宗教传播5.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其主要性质是?A.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工人阶级的罢工运动C. 知识分子的启蒙运动D. 农民阶级的起义运动...(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题目数量的一致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者是______。

7.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__”,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8.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共进行了______次下西洋的航行。

9.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______。

10. 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其导火线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政治改革措施。

1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材料一:清朝初期,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实行了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二: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材料一:五四运动是一次以学生为主力的爱国运动。

材料二:五四运动期间,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五、论述题(共30分)15. 结合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论述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特点。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历史)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①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产品主要满足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我国古代犁耕进入完善阶段的标志出现在( )A.春秋战国B.秦汉C.隋唐D.明清3.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

”这反映了当时A.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C.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D.农产品种类多、销量大4.东汉时期,我国在手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这主要表现在()①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②发明了灌钢法③烧制出成熟的青瓷④制造出珍贵的青花瓷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下列主张属于洋务派的应是()A.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B.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C. “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D. “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6.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强化了自然经济C.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7.“所谓现代化,首先是要改变社会本体,即小生产的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结构系统,……这个社会结构机体的改变,光引进西方的科技、工艺和兴办实业,是不能成功的;光经济改革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有政治体制(上层建筑)和观念文化(意识形态)上的改革并行来相辅相成,现代化才有可能。

”最早能够验证这一观点的是()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 D.洋务运动8.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火柴厂的两枚火花。

我们从这两枚火花中得到的最主要启示是()A.火花设计精美,印刷精良B.中国近代火柴业称雄世界C.爱国精神推动民族工业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9.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高一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面哪个朝代是中国的封建王朝?
A. 唐朝
B. 清朝
C. 国民政府
D. 中华人民共和国
答案:B
2. 以下哪位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政治家?
A. 孔子
B. 居里夫人
C. 高尔基
D.
答案:A
3. 下面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A. 中国革命爆发
B. 五四运动
C. 九一八事变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答案:D
二、简答题
1. 请简述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

答案:中国近代史包括了晚清时期的战争和动乱、辛亥革命、北洋政府的建立、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重要事件。

2. 请解释封建社会的特点。

答案:封建社会是一种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主要特点包括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五等爵位制度、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以及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等。

三、论述题
请就中国近代史的转型过程进行论述。

答案:中国近代史的转型过程经历了社会风暴、政治变革和社会主义革命等阶段。

从晚清时期的战争和动乱到辛亥革命的成功,中国逐渐走向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随后,北洋政府的建立以及抗日
战争和国共内战的爆发,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近代史迎来了新的篇章。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历史必修Ⅱ期末试卷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历史必修Ⅱ期末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Ⅱ期末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 (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

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 的美丽传说。

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2.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①牛耕②花楼机(花机) ③翻车④水排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4.司马迁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C.以农为本D.重农抑商5.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A.贩卖粉彩瓷器B.到会馆停宿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6.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7.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8.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历史必修2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2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2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项不是唐朝的盛世?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永嘉之乱D. 贞元之治2.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求宝藏D. 寻找失踪的皇帝3.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哪些政策以加强中央集权?A. 废除科举制度B. 实行闭关锁国C. 强化八旗制度D. 推行“摊丁入亩”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甲午战争5.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李秀成6. 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保守派的强烈反对B. 光绪皇帝的软弱C. 康有为的策略失误D. 外国列强的干预7. 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A. 孙中山B. 黄兴C. 陈独秀D. 李大钊8.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A. 巴黎和会的不公B. 学生罢课C. 工人罢工D. 农民起义9. 以下哪个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A. 辛丑条约B. 马关条约C. 南京条约D. 望厦条约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48年10月1日C. 1950年10月1日D. 1949年1月1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清朝的著名皇帝?A. 顺治B. 康熙C. 乾隆D. 嘉庆2. 以下哪些事件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白话文B. 反对封建礼教C. 提倡科学民主D. 反对帝国主义3. 以下哪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4. 以下哪些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主要领导人?A. 毛泽东B. 周恩来C. 刘少奇D. 邓小平5. 以下哪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成就?A. 土地改革B. 抗美援朝C. 一五计划D. 三大改造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清朝康熙皇帝的主要政绩。

高一历史必修二检测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检测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质量检测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2、“中学为体,两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

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C、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3、19世纪40年代,广西都安、隆山、那马等地纱纸制造业非常兴盛,销路极广,“时洋纸尚鲜输入内地”,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生产的“纱纸”比“洋纸”的质量好B、当地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C、当地尚未开埠通商D、近代民族工业的抵制4、网易读书吧发起了“洋务运动比明治维新早8年,清朝为何被日本羞辱”的命题讨论。

关于根本原因你给出的答案是()A、封建专制制度的落后性导致B、日本政府改革比较彻底C、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D、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如日本强大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

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6、《中国企业家报》载:19世纪60年代,郭嵩焘主张“发展经济一定要靠私商”,70年代,郑观应更是疾呼“要靠私人来发展经济,官府的轮船也应交给私人经营”。

这两人的立场() A、主张发展洋务企业B、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C、主张政府加大投资D、代表官僚资产阶级利益7、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高一历史必修二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试题一,选择(25×2=50分)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C)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B)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3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华阳国志》。

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A)A.都江堰B.郑国渠C.坎儿井D.白渠4 “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

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A) A.封闭保守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D.艰难脆弱5 “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

”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A)A.瓷器B.丝绸C.铁器D.青铜器6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

”以下选项中最早出现上述现象的应该是(C)A西汉的长安B唐朝前期的洛阳C北宋的开封D.南宋的临安7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抑商政策的松动8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D)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9 .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

他说,我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D)A.欧洲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回了玉米D.西班牙人从美洲运回了玉米10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光盘行动,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我们就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观念,这观念形成的社会背景是A.小农经济盛行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C.商品流通不畅 D.手工业生产技术落后2.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3.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4.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5.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表明新航路开辟中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6. 某学者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7.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l 876年,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景是A.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8. 1873年,卡内基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明A.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C.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垄断组织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9.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是A.①B.②C.③ D.④10. 假如你是一位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①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②20世纪20年代中期,企业每况愈下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企业重新获得了较快的发展④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⑤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年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换届后,有网友从网上找到了与他们有关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的着作及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应是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对外开放的辉煌成就C.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与发展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12.经济学家厉以宁1959年作诗:“高炉余火映红霞,农舍停炊社即家;岂止城中遭苦雨,溪头荠菜不开花;”该诗体现了他对A.经济体制改革弊端的深入反思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赞美C.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的热切期待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刻忧虑13.1978年-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A.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B.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14.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群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徒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15. 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C.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16. 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加强国家政府对经济的管理 B.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18.有人指出:“赫鲁晓夫不受教条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但奇怪的是,他是个不切实际的务实主义者……往往只凭心血来潮而不是深思熟虑;”与这种观点最为贴切的事例是A.鼓励农民发展副业 B.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C.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D.部分承认企业的物质利益19.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东欧剧变的影响20.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B.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C.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D.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21. 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有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22. 下列图片反映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经济,这种经济是A.“新经济” B.互联网经济 C.第三产业 D.新经济政策23.20世纪40年代某国际会议通过的决议写道: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这次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A.确立美国经济优势地位 B.援助并发展西欧的经济C.拓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筹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24. 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25.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倡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下列关于这一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B.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D.能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8分,共50分26、17分某中学高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同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经济政策”,做了几张资料卡片;卡片一:卡片二:卡片三:卡片四:1根据卡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2)根据卡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性事件2分和方式是什么2分3根据卡三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的特点;4分4根据卡四并结合所学,1978年后,我国是如何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的5分27.15分“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社会史范式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人的视野;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几个问题:材料一穿着改良旗袍的五位婆婆不再缠足的姑姑刚剪掉辫子的四位爷爷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服饰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20世纪50年代女性最时尚的列宁装 20世纪80年代末陕西韩城党家村姑娘们展示的时尚服装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指出其变化4分及并分析其成因;3分2有人说“流行的服饰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请你结合材料二的两幅图片阐述这个说法;5分3综合以上认识,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分2818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材料二苹果手机各零部件的生产厂商:CPU是美国苹果和韩国三星合作研发的,由韩国三星代工;屏幕是韩国LG生产的IPS屏幕;摄像头是日本索尼生产的;背照式镜头、电池是美国苹果制造,IOS系统是由其自主研发;最后的组装则是由中国台湾富士康公司在大陆完成;材料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1)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指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4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3分(2)材料二反映了经济领域中的什么现象2分并指出该现象的实质;2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5分高一历史期末检测题答案选择题1----5 ADBBA 6---10 DADBC 11--15 DDBBB 16--20 CCABD 21--25 AADDC26. 17分1政策:重农抑商; 2分影响:促进了的发展,阻碍了的成长,造成了的落伍;2分2事件:罗斯福新政2分方式:国家通过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来度过危机2分3 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的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全盘集体化;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代替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每点1分,共计4分4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2分,实行对外开放1分,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得分要点,围绕要点具体化,体现出如何27、15分1变化分两个层次赋分:第一层次:民国初期人们的服饰、生活风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若答具体表现“穿旗袍”“剪辫子”“禁缠足”等亦可;第二层次:民众观念发生了变化、中西合璧或中西文化开始冲突碰撞、妇女地位得到改善等;4分原因: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进步,西方思想文化传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3分2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的亲密或: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生活水平低,高度集中的社会体制导致了服装的单调;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足,审美观念提高导致了服饰的多样化;5分(3)物质生活、思想开放程度、社会政治气氛;3分28、28. 18分1事件: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分方式:国际贸易的发展倾销商品;人口和资本的流动资本输出;殖民扩张或武力威逼;3分2现象:经济全球化2分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2分3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总产值差距在加大,两者贫富差距扩大;2分应对: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捉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产业升级,自主创新,以质取胜,逐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世界各国的繁荣与发展;5分。

高一历史试题(必修二全册)

高一历史试题(必修二全册)

高一历史试题(必修二全册)一、选择题1.据右图判断,当时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B.火耕C.马耕D.牛耕2.“深淘滩,低作堰”是战国时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

这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

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京杭大运河D.井渠3.“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天仙配》中的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它是指A.土地高度集中B.水利灌溉技术发达C.纺织技术发达D.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4.小说《春蚕》中描写道:“她(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

”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B.小火轮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5.晚清时代的江苏南通有一位科举状元在甲午战争后毅然挂冠从商,积极投资实业,后被誉为“状元资本家”。

这个人应该是A.林则徐B.张謇C.孙中山D.詹天佑6.右图是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场景,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A.1927年——1937年B.1937年——1945年C.1945年——1948年D.1953年——1956年7.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

其中,时间最长、后果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A. 王明的“左”倾错误B.“大跃进”运动C. 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出自安徽农民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A.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实行政企分D. 设立经济特区9.20世纪70年代末的深圳,还是中国南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如今,它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兴城市。

高一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

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A.商品经济B.小农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3、以下这种工具的名称、出现时间和用途是A、耦犁、汉朝、松土工具B、耧车、汉朝、播种工具C、曲辕犁、唐朝、松土工具D、耧车、唐朝、松土工具4、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A、唐朝B、北宋C、南宋D、清朝5、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A、粤商和徽商B、徽商和晋商C、闽商和粤商D、台商和港商6、假设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实行的商贸活动有①能够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实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绝大多数金银储存有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实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能够回老家再将钱取出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7、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A、邸店B、柜坊C、飞钱D、坊8、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所反映的实质是A、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9、春秋后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400亩,另辟300亩。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A、400亩B、300亩C、700亩D、100亩10、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B、增强外航海管理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11、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B、均田制C、屯田制D、摊丁入亩12、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A.西汉B.东汉C.唐代D.宋代13、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欧洲14、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成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作“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15、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以下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D、西班牙、荷兰、法国16、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世界化进程已经开始了。

高中历史必修2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2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2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 辛亥革命的成功2. 下列哪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民主B. 提倡科学C. 提倡文言文D. 反对封建礼教3.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A.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结束B. 标志着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C.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强国D. 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A. 封建土地所有制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 资本主义经济D. 重农抑商政策5.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第一次国共合作6. 以下哪项不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内容?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主义7. 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检D. 朱厚照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清朝?A. 甲午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C. 太平天国运动D. 郑和下西洋9.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望远镜1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20世纪?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鸦片战争答案:1. A2. C3. D4. C5. A6. D7. D8. D9. D 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1919年______。

2.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______等。

3. 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1945年______。

4.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主要包括封建土地所有制和______。

5.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840年______。

6.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______。

高一历史必修二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二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二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2题,48分,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商鞅变法后“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土地国有 B.土地私有C.土地兼并 D.商品经济的发展2. 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

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B.黄牛过河各顾各C.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D.小满芝麻芒种谷3. 《汉书•食货志》(上)曰:“率十二夫为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牛耕开始出现B. 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C. 当时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D. 铁犁的使用使牛耕得到推广4.在汉语中,“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5.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 B.生产不计成本C.市场需要高质量的产品 D.国家权力的支持6.西汉时期的《盐铁论》一书记载:“(铁匠们)家人相一,父子戳力,各务为善器,…农事急,輐远衍之阡陌之间(意为:用车具运到田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贷……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

这些“铁匠们”A.生产具有商品生产性质 B.代表当时冶铁业的最高水平C.采用的是雇佣生产方式 D.成为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典型7.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秉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

”上述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8.“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高一历史必修二考试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二考试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二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封建社会始于秦朝B. 封建社会始于汉朝C. 封建社会始于周朝D. 封建社会始于唐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A. 推行郡县制B. 推行科举制C. 推行分封制D. 推行世袭制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戊戌变法C. 太平天国运动D. 义和团运动4. 唐朝时期,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A. 明经B. 进士C. 举人D. 秀才5. 明朝时期,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海禁”政策?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英宗D. 明世宗...(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2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国封建社会中,土地制度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

7. 唐朝时期,著名的“开元盛世”是在________皇帝的统治下出现的。

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________。

9.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期间,统一了________。

10.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的主要特点。

12.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14. 论述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共20分)15.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明史·食货志》记载:“自嘉靖年间,海禁渐开,商贾往来,贸易日盛。

”材料二:《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康熙年间,海禁复行,商船不得出海。

”请结合材料,分析明清两朝海禁政策的异同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六、作文题(共20分)16. 以“我眼中的中国封建社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认识和看法。

高一历史必修二检测(问卷).doc

高一历史必修二检测(问卷).doc

高一历史必修二检测(问卷)第一卷(共60分)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 1.5分,共40题)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A 耕作方式的进步B 土地制度的变化C 手工业的进步D 赋税制度的变化2、《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文中的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 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B 私田的数量日益增多C 封建生产方式具有优越性D 周天子承认了土地私有制3、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A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 地主经济C 封建庄园经济D 封建国有制下的经济4、明朝“嘉靖末,隆庆间……。

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直接反映了明朝中期: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 社会发生贫富分化C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D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5、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的“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的最突出后果是:A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B 农民购买力低,缩小商品销售市场C 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D 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自由劳动力缺乏6、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二字的含义,主要是指:A 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B 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C 由私人投资兴办D 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7、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最直接目的是:A 发展民族工商业B 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方面的困难C 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 充实国库,弥补财政亏空8、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均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

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A 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B 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C 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 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一五”计划顺利完成C 三大改造完成,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D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10、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本质上是:A 片面地强调公有制B 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 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D 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1、1958年,总路线和大跃进这一失误的思想根源在于:A 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B 夸大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客观规律C 忽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D 违背了经济发展应综合平衡的原则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伟大的历史转折,在思想方面的突出表现是:A 结束了“文革”B 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C 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13、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是:A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在农村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C 在农村和城市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D 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14、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含义是:A 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B 改变所有制形式C 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D 改变经济管理方式15、国家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A 稳定了物价,保障了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B 使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C 让更多人吃得更好,更有营养D 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16、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是:A 上海浦东的开发B 海南建省C 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D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7、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附有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附有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附有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2.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家具、牛耕的出现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3.明清时期著名商帮出现,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苏商和徽商 D.徽商和晋商4.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5.16世纪的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宗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6.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推动了工厂的广泛建立,它对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影响是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终结 D.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发展7.菲律宾在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鲁斯群岛(发现该群岛是12月17日,是该圣徒的节日)。

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储、后来的国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称该群岛为菲律宾(Ph ilippines)。

菲律宾国家名字的由来A.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B.尊重了当地的文化[C.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D.带有宗教色彩[来源8.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①交通运输业②机器制造业③汽车工业④电力工业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9.如果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萌”来比之洋务运动,那么,这里的“插柳”最有可能是指A.培育了近代海防和教育 B.诱导了民族企业的产生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D.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10.小李查资料时发现这样的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

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历史必修二测试题

历史必修二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2. 清朝末年,哪一位皇帝实行了“戊戌变法”?A. 光绪帝B. 道光帝C. 咸丰帝D. 同治帝3.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A. 孙中山B. 袁世凯C. 蒋介石D. 张学良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华东地区D. 西南地区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首都设在?A. 南京B. 北京C. 上海D. 广州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清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政治协商会议是________。

7.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在________上的失败。

8.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________。

9.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1945年签订的和平协议是________。

10. 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提出的建国方针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12. 描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3.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5. 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16.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内容]“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请注意:以上测试题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测试题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编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

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A.商品经济B.小农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3、下列这种工具的名称、出现时间和用途是A、耦犁、汉朝、松土工具B、耧车、汉朝、播种工具C、曲辕犁、唐朝、松土工具D、耧车、唐朝、松土工具4、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A、唐朝B、北宋C、南宋D、清朝5、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A、粤商和徽商B、徽商和晋商C、闽商和粤商D、台商和港商6、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7、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A、邸店B、柜坊C、飞钱D、坊8、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所反映的实质是A、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9、春秋后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400亩,另辟300亩。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A、400亩B、300亩C、700亩D、100亩10、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B、加强外航海管理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11、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B、均田制C、屯田制D、摊丁入亩12、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A.西汉B.东汉C.唐代D.宋代13、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欧洲14、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成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作“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15、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D、西班牙、荷兰、法国16、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

”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B、世界历史从此开始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D、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17、15世纪,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并出现“寻金热”,这主要是A.世风日下,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需求B.东西方贸易畅通,金银大量外流所致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需求D.资产阶级国家激进派的经济措施所致18、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的内在动力是殖民扩张 B、市场的需求 C、科技推动 D、生活享受19、约翰。

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纺织工厂的厂主。

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他的工厂事业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B、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C、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D、有时他到伦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20、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列发明中,属于后者的是①蒸汽机②汽车③骡机④电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是①资本的原始积累②有大量的雇佣劳动力③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④国内外市场的需求A.①②③④B.①②④C. ②③④D.①③22、澳大利亚向英国输送羊毛和矿石、加拿大向其输送木材、开普敦向其提供钻石和驼毛、印度为其种植棉花。

英国则向这些国家输送工业制成品。

“以上现象说明了A、英国资源很匮乏B、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C、英国与其他各国平等贸D、英国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2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到A.地中海沿岸 B.亚洲太平洋地区 C.大西洋沿岸 D.北美地区24、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25、古代中国城市的商业活动突破了地点和时间的限制是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卷Ⅱ)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12分、28题28分,共计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4分)(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3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

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

遂下令禁民间海船。

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材料二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

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2分)(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

(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

(2分)(4)请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

(4分)28、(28分)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材料二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

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

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回答:(1)读图7,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6分)(3)根据材料三,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

(4分)(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它所表现的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8分)(5)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6分)09-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参考答案在春秋时期。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

(3分) (2)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4分) (3)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常因水旱灾害或急征暴敛而破产。

(3分) 27、(1)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

(2分)(2)明朝是为了防止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机明朝统治(2分);清朝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2分)(3)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是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导致的(2分)(4)危害:不仅防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4分)28、(1)范围不断扩大;摆脱相对独立,联系不断加强。

(4分)(2)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6分)(3)第一次工业革命有新兴棉纺织业、机器织造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电力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通讯工业等。

每一次对应任写其中两个。

(4分)(4)第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第二,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第三,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6分)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2分)(5)过程: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结束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使世界各地间联系加强,揭开了形成世界市场的帷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西方列强的实力,加快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展的步伐,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