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学院
乡村建设运动
梁漱溟(1893~1988),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 京。1929年,河南村治学院成立,梁氏受聘任教务长, 并接办北京的《村治月刊》,开始投身社会改造运动。 村治学院不到一年停办。1931 年,梁氏到山东邹平创 办乡村建设研究院,下设训练部和研究部,他任研究部 主任。本来,“村治”意即“求治必于乡村”,但他提 出“乡村建设”,因为他认为这比“村治”通俗易晓。 后来“乡村建设”便成为这场声势浩大的社会改良运动 的代名词。
其次,如何解释近代中国所遇到的困境,特 别是乡村衰败的原因在哪里?有人说是在“帝国 主义与军阀”,又有人说是在“贫、愚、弱、 私”,梁漱溟认为这二说都不正确。他提出,外 界问题(帝国主义)虽是有的,但中国内部问题 大过外界问题;个人的不健全也是有的(贫、愚、 弱、私),但社会的不健全大过个人的不健全。
费孝通“团体格局”
中国人则崇拜祖先,以家族体系形成宗法社会。 中国人徇情,缺乏组织能力,毫无纪律,个个都是 顺民,又个个都是皇帝,国家观念淡漠。中国不是 靠法律,而是靠伦理维系的社会,国和家一体。中 国社会不存在阶级,因为土地可自由买卖;土地集 中垄断情形不显著,存在着大量的独立生产者;有 科举制度保证政治上的人才流动。中国疏于国防, 缺乏户籍和地籍,一切国势调查不清,重文轻武, 因此不像一个国家。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社会 循环于一治一乱之周期而无革命发生。
“愚”是指人民不识字,缺乏知识,更谈不上享 受文化。“穷”即在生计上,大多数人民生产低 落,经济困难,挣扎求存,没有增加生产、改善 经济组织的知识和能力。“弱”意味着人民身体 衰弱,对 于公共卫生毫无办法,是一个病夫的国家。“私” 即人民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的陶冶和 公民的训练,不能自立自强。
在乡村中培养新组织,使其生根发芽,吸收先进的生 产技术、组织方式。除了从乡村着手以外,其他没有合 适的地方。将所要做的工作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新文化, 救活旧农村,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因此,乡村建 设运动起源于救济乡村运动,或乡村自救运动,起源于 积极建设的要求、重建一新社会构造的要求。
可持续实践与乡村建设
体 系一 般被 称 为 “ 新 自由主 义 ” , 实 际是 普遍 化资 本 另一位作主题演讲的嘉宾是著名的世界依附理 主义 系统 , 它是 全球 化 ( 帝 国主义 ) 和 金融 化 ( 为 自我 论家萨米尔 ・ 阿明( S a mi r A m i n ) 教授 , 题 目为《 当代资 再生产所需) 。 这个体系正在我们眼前内爆。它明显
大战略综合起来 , 统筹协调 , 全面拓展 国内已经过剩 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投资和长期发展空间。其 完全与实体生产投资和 G D P 增长脱节。G D P增长 二是国外政策上不以中国近代史上屡战屡败的海权 也愈来愈变成虚拟增长。 竞争为方向,而是以向无败绩的陆权竞争为对外战 略思想的基础 ,利用 中国结构完整的产业资本内在 具有的纵向整合规律 , 西去中南亚、 西亚和北非 , 综 合性和开发 f 生 地推进有利于复兴 国家主权的基本建 设及有利于复兴社会 民生的配套投资,从而形成构 建本国币缘战略安全的外部条件 ,据此构建大陆型 国家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陆域战略纵深。 金融投资的爆炸性增长需要各种形式的债务作
抗, 夺回金融经济和资源经济主权 。再如, 委内瑞拉
则需要考虑币缘战略及其巧实力另外一种运作的可
能: 美 国能源进 口下降带动国际油价下跌 , 将会直接 导致委内瑞拉石油出口收益下降 ,致使已经铺开的
主要依靠石油财政的国内反贫 困项 目和国际上推进 的拉丁美洲整合计划都面临投入不足的威胁 。 最后 ,温教授提 出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实体经济
产生不断增长的剩余 ,而且 以此 自肥。“ 金融投资” ( 或说投资于金融投机)以令人晕 眩的速率在膨胀 ,
为燃料 , 尤其是主权债务。霸权 国政府声称寻求“ 减 债” , 实际上是在故意说谎。因为金融化垄断集团的 策略要求通过债务增长来吸纳垄断的剩余利润。所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学校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学校建设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学校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乡村学校是农村教育事业的基础,关系到农村孩子们的未来发展,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乡村学校建设。
首先,乡村学校建设需要关注学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
由于地域差异和资源分配不公,乡村学校的教学设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往往落后于城市学校。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教育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引导优秀师资到乡村学校任教,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其次,乡村学校建设需要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乡村学校应该将乡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了解、热爱并传承乡土文化。
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乡村发展的情怀。
再次,乡村学校建设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农村地区的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体育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体质素质,同时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此外,乡村学校建设还需要关注信息化教育的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乡村学校应该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建设数字化教室,开设网络课程,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让他们与城市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
再者,乡村学校建设需要关注校园安全和师生健康。
农村地区的学校多为农村薄弱学校,校园环境较为简陋,安全设施匮乏,学生和教师容易受到外界安全因素的影响。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设安全防护设施,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其次,乡村学校建设需要关注学校管理和民主治理。
学校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强化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学校内部民主治理,形成师生共同参与、民主决策的良好氛围。
宁阳乡村振兴学院实施方案
宁阳乡村振兴学院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宁阳乡村振兴学院是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设立的。
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着人口外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急需有力的举措来推动乡村振兴。
因此,宁阳乡村振兴学院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设定1. 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骨干人才。
2.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农村产业升级,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三、实施方案1. 制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与当地农业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2. 开展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组织农村产业发展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保障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给予乡村振兴学院在土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
2. 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乡村振兴学院的资金投入,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3.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乡村振兴学院的实施方案,引导更多人关注和支持乡村振兴工作。
五、预期效果1. 培养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骨干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2. 农村产业发展得到推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3. 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六、总结宁阳乡村振兴学院实施方案的推进,对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实施方案取得预期效果,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四川师范大学介绍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是四川省举办师范类本科专业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
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校园面积3300余亩。
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320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
现有各类教学、科研人员近300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215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760余人。
四川师范大学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
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
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东北大学校址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
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迁到成都现址。
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
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我校。
1985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
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单位。
建校以来,我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
学校拥有一支发展潜力大、学缘结构好、学历结构合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教师队伍,其中先后有9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2名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7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50余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及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人选,7名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7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
也谈梁漱溟与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创建
也谈梁漱溟与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创建概要:梁漱溟为勉仁文学院与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做出过重大贡献,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滋养着后来者。
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我们将继承先贤遗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農村做出应有的贡献应。
二十世纪初,在封建地主的剥削和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农村经济趋于崩溃,无知、饥饿、疾病等困扰着人们。
受美国乡村生活运动的影响,一大批熟知中国传统文化而又务实的爱国知识分子从教育农民、改良农业技术、组织乡村自治等方面入手,在全国各地兴办乡村建设实验区,开展乡村建设研究,形成一股强大的乡村建设运动。
他们希望通过乡村建设运动,救活旧农村,挽回民族危机。
而梁漱溟便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930年,梁漱溟正式提出了乡村建设的口号并进行理论探讨。
1931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始进行乡村实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最有影响的组织之一,山东邹平也一度成为全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中心,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前往学习参观。
在梁漱溟乡村建设理念的影响下,重庆的巴县、涪陵也积极进行乡村建设实验。
其它还有杨励坚在巴县南泉创办了乡村师范学校等等。
这些乡村建设实验的开展,开创了重庆乡村建设的新局面。
巴县、涪陵的乡村建设引起了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即川政主持机构)秘书长李公度的重视。
1932年,由于防区扩大,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决定由川东共立师范学校筹办乡村建设学院和中心实验农场,培养一批既懂教育又懂农业的人员来建设防区各县乡村。
李公度指示涪陵县长谢子厚推荐专家办学。
1932年,在谢子厚的推荐下,张俶知、赖伯钧被聘到川东师范学校,在那里先期办起大专性质的乡村师范专修科,为建立乡村建设学院进行前期准备。
张俶知任专修科主任,赖钧伯任川东师范学校教务主任。
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随着学校机构的扩大和师生人数的增多,原校址已不能满足需要。
1933年春,学校先后在龙隐镇(磁器口)租地700多亩作为新校址及农场,接着又在凤凰山购买了800多亩地正式成立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中心农事试验场。
乡村振兴学堂建设方案
乡村振兴学堂建设方案
《乡村振兴学堂建设方案》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乡村教育也愈发受到关注。
为了提升乡村学生的教育品质,建设更具特色的乡村学堂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之一。
下面将提出一些乡村振兴学堂建设方案。
首先,要注重师资建设。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老师到乡村学校工作,可以适当提高薪酬,并提供住房和生活补贴。
同时,还可以推广“名师助教”计划,邀请城市名校的老师到乡村学堂支教,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乡村学校的教学水平,也能丰富城市老师的教学经验。
其次,要丰富教学内容。
乡村振兴学堂的课程建设要更加贴近当地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可以引入农业、手工艺等特色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乡村的传统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
同时,要加强学校设施的建设。
乡村振兴学堂的教学设施和生活环境也要得到改善。
可以修建现代化的教学楼和实验室,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另外,还可以建设图书馆、体育馆、社区活动中心等,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最后,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
可以邀请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开展校企合作和社区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出路。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相信乡村振兴学堂将会成为学生和教师都喜欢的地方,也将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活力。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历史回溯共32页
上世纪30 年代初,河北定县,晏阳初(左一)和平民 教育促进会的同事们在一起。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教育思想
—— 开办平民学校,教农民识字,只是“定县实验”的第一步。 但是如果农民的经济状况不能得到改善,生计问题不能解决,他 们就会慢慢失去读书识字的兴趣。
——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四大病,提 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文艺教 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 改造方案。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晏阳初( 1890—1990 )
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学士,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 硕士。在那个年代,以他这样的海归背景,谋得一 份体面的美差混上个高官显贵并非难事,但他的头 衔却是:平教总会总干事——这是个靠募捐化缘的 公益性的清贫组织。
他成为了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
——第一步是先调查每村的情况,包括的项目有 每村位置、家数、人数,村长副村长姓名、年龄、 职业,可作平民学校的地点,耕地亩数、主要农 作物、寺庙及宗教信仰人数等等,非常具体详细。 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最后摸清了全县的基本情 况。
——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切合实际的 乡村建设方案。1930年7月晏阳初制定了一个定 县乡村建设“十年计划”方案,其实施的主要内 容及方式贯穿了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晏阳初——教育兴农的“定县模式”
博士下乡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晏阳初像一个布道者, 他到处演讲宣传,动员人们同他一起去服务中国的农 民,振兴中国的农村,建设一个新中国。他遇到了许 多志同道合者。
陈筑山——曾在16岁考秀才,后前往日本、美国 留学11年,辛亥革命后成为第一届国会议员。辞去了 北京法政专科学校校长一职,成为平教总会的平民文 学部主任。
组织起来,建设新乡村——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学员作品
组织起来,建设新乡村——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学员作品
史存义
【期刊名称】《中国改革:农村版》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组织起来,建设新乡村我们从五湖四海走来,我们欢聚一堂,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我们美好的新家乡。
从晏阳初到新乡建,平民教育运动经历了漫漫历程。
曾几何时,我们的老百姓啊,有谁能够真正地摆脱贫穷的束缚;曾几何时,我们的老百姓啊,有谁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想。
【总页数】1页(P30)
【作者】史存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莘县徐庄乡史河口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67
【相关文献】
1.福建:发布“美丽乡村建设”地方标准创新乡村建设 [J],
2.新乡村建设与规划师的职责——基于广西百色华润希望小镇乡村建设实验的思考[J], 王伟强;丁国胜
3.乡村建设的开篇之笔——记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首期培训 [J], 徐楠
4.“新乡村建设”启动——来自首届新乡村建设研讨会上的报告 [J], 潘家恩
5.晏阳初及其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评宋恩荣编著《晏阳初及其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 [J], 平野健一郎;于逢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际乡村建设学院:“参与”云南
国协会 ,负责 “ 民教育部”的工作 ,随后着手开展了 平
大规模 的扫盲运动。12 年夏 ,以 “ 93 除文盲 、作新民” 为宗 旨的平 民教育促进总会在北京成立 。不久 ,有1个 8 省及3 个市相继设立 了平教会分会 , “ 2 甚至各县亦有平 民教育促进会 。识字运动可谓 盛极一时 ”。
晏 阳 初 是 四 川 巴 中人 , 1 9 年 生 , 5 入 私 塾 发 80 岁
年6 ,受张学 良之邀 ,晏 阳初等携带大批幻灯 片 、放 月 映机及识字课本 ,去奉天省城 ,主持由三百名军官参加 的师资训练班 。7 月初 ,举行 了奉军识字教育班 ,头一
批 一 万 多 名 士 兵 投 入识 字 学 习 。这 些穿 着 军 装 的 青 年农
1 2 年 7 ,晏 阳 初 回 国 ,此 时 , 国 内正 在 掀 起 教 90 月
说起晏 阳初这个名字 ,很多人可能还感到陌生。的 确 ,晏先生在海外的名气远远大于 国内。14 年5 2 93 月 4
日 ,哥 白尼 逝 世4 0 年 之 际 ,晏 阳初 和 爱 因斯 坦 、杜 0周
育普及和 民主的潮流 。晏 阳初受聘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
民,如饥似渴地学习 ,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 ,普遍掌握 了识字 课本中2 0 5 个生字 ,有 的还能 读以这些 生字 编的
《 士兵 周 刊 》 。
后 ,不做官 ,也不 发财,把终身献给劳苦 的大众。教育
城市扫 盲热潮持续时间不长 ,平教会 的工作重心很
快 移 往 农 村 。 12年 ,平 教 会 开 始 以河 北 省 定 县 翟 城 村 96
陈 粒
在所有我们采访的N O中,国际乡村建设学院是 最 G 特殊 的一个 ,说起来我们都会感觉到亲切 ,它的创始人
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方案
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方案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任务之一。
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成为迫切需求。
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旨在培养农村专业人才,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引领和促进乡村振兴进程。
二、目标定位1. 建设一所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培养农村产业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院校;2.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通过培养专业人才和开展实践活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3. 整合资源,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乡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建设内容1. 专业设置:(1) 农村经济管理系:培养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包括农村经济政策、农村企业管理、农村金融等方向;(2) 农业技术应用系:培养农业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包括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机械操作、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方向;(3) 农产品加工系:培养农产品加工专业人才,包括农产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农产品营销等方向。
2. 培养模式:(1) 实践驱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活动,提升对农村产业发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产教融合:与当地乡村产业企业深度合作,促进学院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培养适应农村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3) 服务乡村:将乡村实践融入课程安排,通过学生参与社区建设、扶贫帮困等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3. 建设要素:(1) 基础设施:建设符合高等教育院校标准的教育楼、实训基地、图书馆等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2) 师资队伍:聘请具有丰富农村产业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引进农村产业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3) 合作机制:与当地政府、农村产业企业、相关高校等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农村振兴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4) 课程体系: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乡村振兴学院具体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学院具体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我们决定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旨在通过教育培训、政策研究和实践推广,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目标设定1. 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2. 推动乡村振兴政策研究:组织专家学者深入乡村调研,制定符合实际的乡村振兴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3. 推广乡村振兴经验:通过开展实地考察、交流研讨等活动,总结和推广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为更多地区提供借鉴。
三、具体举措1. 开设乡村振兴专业课程:设立乡村振兴相关专业,包括农业经济管理、乡村规划设计、乡村环境保护等,培养具备乡村振兴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2. 建立乡村振兴政策研究中心: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乡村振兴政策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3. 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实践,开展农村调研、农村社区建设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建立乡村振兴案例库:收集和整理全国各地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四、实施保障1. 资金支持:学院将争取政府支持,同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入社会资本,确保学院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2. 师资力量:学院将聘请资深专家学者和乡村振兴实践人士,组建专业化、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保证教学质量。
3. 合作交流:学院将积极与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研成果,提升学院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五、总结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将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希望通过学院的努力,能够培养更多的乡村振兴人才,推动乡村振兴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促进乡村振兴经验的总结和传播,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旧址 战乱勿忘兴教育
没有雄伟 的大 门, 没有高大 的围墙, 没 特别是 战后农村 的复 兴培 养人才的 目的, 他 1 0 2 余名学生 , 组成了 “ 江津甜橙 果实蝇防治
有高楼大厦 , 只有几排 白色的平房点缀在青 费尽 心力创办了这 所以提 高农民文化素质和 队” 开展 扑 灭 虫害 的 工作 , 过 两个 多月 的 , 经
匝
果 实蝇虫害, O 2 余名农业技术 人员和学院的
C N I HO GONG々一
j[ Y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嬉 (} IA
图。
在重庆的几年问, 晏阳初虽然是教授 ,
部颁 布 的标 准 进 行, 而是 根 据 社 会 的 实 际 需 生活却过得 十分清 苦简单 , 吃 土面包 , 他 下
当时晏阳初 担任最 高 国防参政会 参政 要 自行安 排 。
员, 受命 负 责 J 湘两 省 的 后 方 建 设 。 认 为 I l 他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旧址
战乱勿忘兴教育
Ne e o g tt j v n t u ain v rF r e oReu e aeEd c t o
i n Cha f os o
口 丈/ 刊 记 者 本
r
刘 汪 洋
陈 艺 军 图/ 本刊 记 者
▲抗战时期平民教 育家晏阳初在重庆创办了的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山绿 水之 间。这 就是 抗 战时期平 民教育 家 生活质量为宗旨的学院。为了达 到这个特殊 努力, 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因此 , 乡建院毕业 晏阳初在重庆创办 的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学 的 目的, 他要 求学 生 “ 当达 到具有劳 动者 的学生 , 应 实际 工作 能力都较 强, 多学生毕 许 院坐落 在距 北碚 1 多公里 的歇马场附近 的 的体力、 O 专家的知识 、 教育者的态度、 学家 业后直接参加了晏阳初领导的华西实验区的 科 大磨滩旁, 这所独特 的高等学府与周围的田 的头脑、 创造者的气魄 、 宗教 家的精神”, 因 工作。 野和 农舍融为一体 , 构成一幅美丽的风 景画 此, 学院在课程的设 置上, 不完全按照教 育
开放大学举办乡村振兴学院:模式创新及其实现——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再次明确了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
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旧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势在必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落实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要想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全方位的资源要素集聚,从而强化人才供给,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
举办乡村振兴学院,有利于快速集聚各类资源,汇聚人才、技术和项目等,规模性、系统性地开展相关培训培育,激发出强有力的聚合效应;同时,乡村振兴学院的需求导向有利于精准服务当地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效应。
当前,对乡村振兴学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但对于乡村振兴学院的构建与运行还缺乏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乡村振兴学院的举办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
实践中,已有乡村振兴学院的办学模式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弊端,导致其办学成效大打折扣。
如何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助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且能够满足学习者需求的乡村振兴学院办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开放大学以其独特的开放大学举办乡村振兴学院:模式创新及其实现◎何新哲——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摘 要:举办乡村振兴学院,有利于快速集聚各类资源,规模性、系统性地开展相关培训培育;同时,也有利于精准服务当地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的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效应。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学院的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经过总体调研,发现乡村振兴学院现有的几种主要办学模式各有其不足,办学力量还较为薄弱,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学院的实际发展需求。
基于此,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分析开放大学举办乡村振兴学院的优势所在,从共生单元选择、共生模式创建、共生环境打造三个方面构建开放大学举办的乡村振兴学院共生系统,并系统设计乡村振兴学院的运行机制,探索共生理论视角下开放大学举办乡村振兴学院的发展策略。
乡村振兴学院工作方案
乡村振兴学院工作方案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人才队伍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
乡村振兴学院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为此,特制定乡村振兴学院工作方案,以指导学院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工作目标1. 培养一支具备农业知识、农村经济管理、乡村治理等方面能力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2.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助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 搭建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4.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三、工作原则1.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学院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2. 坚持人民为中心,关注农民需求,为农民提供实用、实效的教育培训。
3.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4. 坚持开放办学,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共享优质资源。
四、主要任务1. 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农业技术等方面的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2.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产值。
4. 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培育乡村文化人才,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5. 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围绕乡村振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6. 加强学院自身建设:完善学院基础设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五、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完善政策体系: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乡村振兴学院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乡村振兴学院分院实施方案
乡村振兴学院分院实施方案一、背景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方向,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乡村振兴学院决定在各地设立分院,以培养更多的乡村振兴人才,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总体目标乡村振兴学院分院的设立旨在通过教育培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培养更多的乡村振兴人才,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实施内容1. 招生培养乡村振兴学院分院将面向各地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招收学员进行乡村振兴相关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培养具备乡村振兴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2. 教学科研分院将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推动乡村振兴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3. 实践基地建设分院将积极与各地政府、企业等合作,建设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为学员提供实践锻炼和实习机会,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 人才培养通过专业化、实用化的教学模式,培养乡村振兴相关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为乡村振兴工作输送更多的人才力量。
四、实施步骤1. 分院成立筹备阶段组建筹备组织,确定分院成立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制定成立分院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
2. 招生培养阶段开展宣传推广工作,招募学员进行乡村振兴相关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制定培养计划和教学安排。
3. 教学科研阶段组织教师团队进行乡村振兴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和总结,开展相关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4. 实践基地建设阶段与合作单位共同规划和建设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为学员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平台。
5. 人才培养阶段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开展专业化、实用化的教学工作,培养乡村振兴相关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五、保障措施1. 分院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分院成立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分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学院分院的各项工作。
3. 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分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员和社会资源参与到乡村振兴学院分院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在吴江建立“乡村振兴学院”的情况汇报
关于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发展研究院提议在吴江建立“乡村振兴学院”的情况汇报区委: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编委、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戴效能提议:吴江有条件创设“费孝通富民(乡村振兴)学院”,开展乡村振兴研究、研学培训、政产学研用等工作,成为“中国江村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靓丽名片。
现将有关情况情况汇报如下。
一、单位简介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司局级事业单位,《中国经贸导刊》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委刊。
新发展研究院是中国经贸导刊杂志社搭建的高水准专业研究机构。
由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省部级领导、著名专家学者及行业领军人物组成专家顾问委员会。
二、建立背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有强大的政策、智力、资源支持。
目前国内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有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企业家培训有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等。
在国家乡村振兴局成立之际,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开展乡村振兴专业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极具现实意义。
2018年4月17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吴中区临湖镇创办了江苏省首家乡村振兴综合实践教育培训基地——苏州乡村振兴学堂。
今年4月,许昆林书记在调研苏州科技大学时指出,要加快乡村振兴研究院等机构建设,广泛开展合作,提升对外影响力,继续为苏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外脑”支撑。
与传统发展模式及原有典型相比,吴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化实践探索,具有独特的创新意义和研究价值,可为各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学习样板。
通过建好学院,使吴江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
通过学院的设立,主动承接各地来吴江参观、学习、考察的八方来客,减轻区委区政府的接待压力。
三、发展定位1.一流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
建立政策学习、理论辅导、案例研讨、参观游学一体、实操型的乡村创新发展教学模式。
2.一流的乡村振兴领域专业智库。
总结提炼吴江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以出版系列读本的形式,推广吴江乡村振兴实践。
3.一流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
乡村振兴学院建设情况汇报
乡村振兴学院建设情况汇报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工程。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我院积极响应,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学院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一、建设背景。
乡村振兴学院建设始于2018年,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学院的建设旨在培养更多的乡村振兴人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建设目标。
学院的建设目标是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同时,学院还致力于开展乡村振兴相关研究,推动乡村振兴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三、建设成果。
自学院建设以来,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首先,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在乡村振兴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造诣。
其次,学院开设了一系列与乡村振兴相关的课程,涵盖农业经济、乡村规划、乡村治理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知识体系。
此外,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到乡村实践,让他们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现状和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建设展望。
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乡村振兴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乡村振兴专业人才。
同时,学院还将加强与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合作,开展更多的科研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
五、结语。
乡村振兴学院的建设,是我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探索创新,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成果汇报文件
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成果汇报尊敬的各位高校领导:我是二级学院的院长,很荣幸能在此向大家汇报我们学院在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一、建设背景与目标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我们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
我们的建设目标是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以产业学院为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建设内容与措施1.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我们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对学科专业进行了优化调整。
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我们确定了若干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如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师资队伍建设我们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同时,我们还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
3.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我们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合作共建了一批实践基地和研发中心,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建设成果与影响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先,我们的学科专业优势更加突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人才支持。
其次,我们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最后,我们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们的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不仅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认可和支持,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我们的建设经验和成果对于其他高校和地区开展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四、未来展望与计划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更加深度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建设学院本文刊发于《新华月报》2015年10月号“乡村建设”专栏。
本文根据温铁军教授于2013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平民教育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已经作者本人审阅。
平民教育论坛每年举办一届,本届论坛由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和中国滋根乡村教育发展促进会主办。
“乡村建设”专栏是由新华月报与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及国内多家乡村建设实践机构友情合作出品。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
生态文明内含着教育的多样性和在地化在国家强调生态文明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生态文明本是一种有别于、并且超越于近百年来世人追求的传统工业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
工业文明时代的教育,体现了工业资本对人的资本化进程。
其实是要求把各种各样的资源都能够统一被工业化大生产所处置,因此它要求教育所传播的信息必须是标准化的、可集成的。
因而,制式教育就是主要服务于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准化、集成化和大规模传输的教育模式。
生态文明因其根本内涵是多样性的可持续循环系统,因此,当我们从工业文明时代进步到生态文明时代,就要知道生态文明所要求的教育是什么?当然,符合生态文明的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在地化的。
亦即,生态文明是体现自然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的文明形态。
那么,从这个角度看,与百年乡村建设密切结合的平民教育在当代的创新,就主要应该是和在地化知识系统的知识生产和在地化的社会参与式教育相结合的。
中国当前已经把国际社会一般强调的城市化改为“新型城镇化”,这个新战略,本来应该和在地化的平民教育有一定的相关性。
这样说的原因是其宏观背景,对此,参与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的人们务必加强学习:这是90年代末期东亚金融风暴造成中国生产过剩危机爆发以来,国家战略发生转变所导致的新的时代要求。
新世纪以来国家强调生态文明新战略,意味着对上个世纪的工业化战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恰是因为我们追求工业文明一百多年——从洋务运动以来开始学习西洋的工业化,我们差不多走了一百多年工业化的道路。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中国人意识到遭遇了工业生产过剩的问题,这个时候,国家势必会产生战略方向的转变。
于是,1999年中央领导人开始提出“以人为本”,2003年明确放弃单纯追求GDP的发展观,开始强调综合性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接着,还是因为生产过剩,中国人开始把过剩的生产能力转向内部建设,这是根本上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在这个新时期调整过程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国内三大差别(区域、城乡、贫富)“再平衡”战略。
也因为这些战略性提法的转变,也就有了转向生态文明推进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教育创新的客观需求。
所以,我们今天讲的教育创新,特别要讲平民教育相对于生态文明的适用性创新,因为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国家战略重大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创新的客观需求。
生态文明阶段需要的平民教育创新在生态文明的社会,以及新型城镇化推进之中,都离不开改善治理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用了大量的篇章讲治理创新。
需知,中国社会的下层是占人口60%左右的“小资”,小资主体是农民,政府对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社会要给以必要的扶持。
而在下层社会之上形成了一个占人口规模约30%左右的中产阶级,西方称为中等收入群体,我国中产阶级主体是中资、民资。
现在的生态文明阶段需要平民教育创新,要讲在地化教育,要讲社区教育。
这是因为:不论是占人口60%的小资,还是占30%的中等收入群体,都是高度分散的个体化存在。
只要分散,就是脆弱的。
城市人分散在上百万个不同居民社区,农民则分布在300多万个自然村,那就需要从小孩开始构建与参与式社区发展有关的在地化教育。
如果我们现在还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简单化地照搬工业化时代的制式教育,把统一的规范的教材用于这个社区教育系统,那不过是内在地延续着把小资群体变成可被工业资本来使用的劳动力。
长此以往,生活在数百万个社区的下层群众和生活在城市社区的中产阶级,就都缺乏对本地乡土知识和社区共生文化的起码了解。
这样的话,分散个体都缺乏对本地社区的了解,怎么能够对本地问题形成理性认识,并且支撑相对不同社会群体而言的地方良性治理体制呢?主要归因于产业化教育造成的体制排异;再加上我们人口占比60%的下层社会和占比约为30%的中层社会,目前都不擅长于自主的知识生产和在地的知识传播,由此我国也就至今没有形成“在地教育”,更没有所谓社区化的参与式教育的支持体系。
于是,社区内部的事物哪怕是鸡毛蒜皮也不得不用外部的宏大话语来表达。
打个比方,咱社区里有些人私搭乱建,本来是由于社区没有形成业主自律和自我治理,也就是没有形成在地的“社会自组织”,来进行本社区业主的自我教育和业主参与式的社会管理。
大家一说私搭乱建,那是因为什么呢?都说是因为国家制度不好!或者是随着西方媒体批判自由民主人权问题。
甚至一说社区有人吐痰、有人养的狗便便没有及时清理掉,被谁不慎踩到了,也都是自由民主人权问题!一般群众使用的话语如同文化革命期间的上纲上线一样,往往是那种外面来的很大的政治概念被误用,因此就没有条件对本地的个别问题做本地化的处理。
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在工业化造成的制式教育体系之下,已经习惯了在这种制式教科书传输的宏大叙事的话语环境中生活。
如果长期在这种制式教育统一传播的话语体系中生活,真讲点不同的,还害怕别人听不懂,那大家讲的就都是书本上的大话。
人们在社区生活中形成自我组织,在自我组织中间大家参与社区生态化可持续共生的经验得到传播,逐渐形成适用于本地的知识系统。
这些本地的知识系统同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有在地化传播的价值。
如果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地的知识生产上,放在本地的知识传播上,相对来讲大家更关心的就会是我们生存其中的这个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的话,社会结构也更有利于朝向多元化趋势演变,大多数人分享民主的参与方式随之自然天成,也就更有利于这个社会去按照生态文明的方式去重新构建。
以上分析,主要是说我们已经习惯了工业文明时代所需要的制式教育,内在地服务于规模化的、集成传播的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造成了很多外部概念未必都直接适用于本地的社区事务,那就让我们很难形成本地的话语,就造成今天这个知识系统更多地属于意识形态化的知识系统。
如果生活在村里的百姓只会讲那些大的话语,其实只是政治宣传员;尽管这也许是必要的,但不能仅仅如此。
假如大家都忽略了知识的在地生产和在地传播,都不重视与本地实际密切结合的社区教育,不重视地方自主性的文化创新,那在这种意识形态话语的控制下,很可能会产生一种越来越紧张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精神状态也会越来越紧张。
很多事之所以一触即发,社会上之所以弥漫着一股暴戾之气,很大程度上跟我们的社区教育没有体现生态文明新战略而创新不足有关。
教育产业化不能适应生态文明的要求为什么说百年工业化时代它所需要的制式教育,以及这种教育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事实上推行的产业化(尽管有人不同意用这个概念),都不能适应近期我们国家向生态文明的战略转变?第一,教育既然被公开说成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工具,那就变成了一种手段,成为一种帮助产业资本来占有人力投入形成剩余的工具,那么,制式教育要使本来自然性状的人成为人力资本的宿主,就得把人所具有的多样化的自然属性尽可能剥离,把人的思考能力规范在一个被称为现代化的科学体系、但实质上高度指标化的学科框架之内。
由于中国出现产业过剩,随之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制式高等教育产品过剩。
为什么2012年690多万大学生毕业中至少40%找不到工作,加上之前累积下来的约40%不能就业的人群,现在大学所制造出来的所谓人力资本往往就派不上用场,所学非所用的人更有的是。
事实上,按照制式教育培养出来人才如果只是人力资本,那,早就过剩了。
这个是按照工业文明时代信息标准化大规模传输所要求的制式教育体系在今天所遭遇到的最大困难,某种程度上,就是90年代以来推进教育产业化的危机。
这种危机代价极大,是如今国家不得不强力维稳、受人诟病的根源之一。
只不过无人问责而已!如果教育主管部门继续维持着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都是统一的教材,当然不符合千差万别的乡土社会需要。
因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需要平民教育的生态化创新。
以及,国家生态文明新战略的多样性可持续的发展,本身就需要多样化教育。
中国至少县一级就是三千多个单位,还有三万多个城镇和300万个自然村,承载着三千万家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有在地化知识需求的。
请问:东西南北八面来风都不一样的中国这么一个国家,怎么可能要求都使用一样的制式教育?打个比方,农村经济管理,怎么可能要求只有一本教材,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沙壤土,自然条件导致的农业经济管理需求是不可能一样的呀?既然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管理方式都是千差万别的,那能不能把在地的知识系统作为本地教材,形成在地化的社区教育呢?过去我们有数千家办在县以下的农校、卫校、技校等,那时候连农村的中学都鼓励在本地知识创新。
这些随着90年代的教育产业化大潮被一风吹了……(单排)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生态足迹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又称之为“适当的承载力”(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新型城镇化对应着在地的知识创新产业资本集群叠加与城市带为主的高度城市化的社会都违反了人类生态文明所给定的那个标准,就是人均的生态足迹不得多于两公顷。
而现在大多数所谓现代化国家大城市,世界上17个千万级规模以上的大城市全都不适宜人居,它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的统计结果,表明全都是不适人居的,北京、上海无疑也都在其中。
我们都知道,现在高污染的问题大部分都是集中在这些大城市,已经不是未来生态化发展应该走的路了。
那新型城镇化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呢?我们应该看欧洲的转型城镇。
它特别强调生态化社会作为共识的“生态足迹”和“食物足迹”的限制。
这会带来什么呢?会带来在地化的知识生产和在地化的教育需求。
因此,我们现在的平民教育应该和转型城镇或者新型城镇化相结合。
欧洲的转型城镇所蕴含的知识也是多样化的。
我们再看城镇化中的农业创新。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欧洲有很多地方是搞市民农业,它也带来了对平民教育新的需求。
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城乡统筹的,类似我们这些年主张的市民下乡、农民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