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系统动力学
车辆系统动力学【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系统动力学是一门涉及汽车系统的动力性研究的学科,旨在分析和模拟汽车的动力性能。
它是由应用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来研究动态特性,从而为汽车开发工程人员提供关键性信息和支持,以实现车辆系统的有效运行。
车辆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分为两个主要方面:静动力学和结构动力学。
静动力学是研究汽车静力学和动力学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静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汽车的刚性构件的静力学计算,汽车转矩和加速度的动态测定,车辆悬架系统的构造、测量和控制,动力性能的行驶特性测定,以及汽车的操纵和漂移特性的研究。
结构动力学包括研究汽车结构,如悬架、底盘和发动机,以及这些系统的动态特性测定。
车辆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领域:实验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和仿真动力学。
实验动力学主要负责试验机械结构以及机械系统的动力特性测定。
它可以分析出机械系统的动力特性,以及机械系统和动力学分析模型之间的关系。
分析动力学是通过数学分析的方法,计算和分析汽车的动力特性。
仿真动力学则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汽车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的性能,并进行动力学和控制分析。
车辆系统动力学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需要广泛的原理、理论和技术来支持。
它为车辆开发工程人员提供关键的研究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汽车的动力性能,从而更好地解决汽车发动机、悬架和底盘等系统的限制问题,实现更低排放、更安全的汽车运行。
车辆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目标是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提高燃油经济性、排放控制效果,降低汽车维护成本,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减少汽车故障发生率,并提高汽车在不同地形环境下的行驶质量。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车辆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将不断进步,为汽车的改进和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从而,车辆系统动力学是一门跨学科领域的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涉及传统的汽车工程学科,还涉及力学、控制、物理、流体、电子、计算机等学科,是一门复杂而又有应用前景的学科。
因此,车辆系统动力学是汽车研发、维护和诊断的重要基础,也是汽车系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关键。
车辆系统动力学pdf
车辆系统动力学
车辆系统动力学是汽车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主要研究汽车的动态性能,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形式平顺性和通过性等。
运用系统方法及现代控制理论,结合实例分析,可以对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建立、计算机仿真、动态性能分析和控制器设计。
此外,汽车系统动力学也会讨论受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影响的驱动动力学和制动动力学。
在研究中,汽车被视为一个动态系统,对其行为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其数学模型和响应。
其目的是研究汽车受到的各种力以及这些力与汽车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汽车主要性能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提出汽车设计参数选取的原则和依据。
同时,《汽车系统动力学》这本教材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案例。
车辆系统动力学知识点(二)
车辆系统动力学知识点(二)引言概述车辆系统动力学是研究车辆在各种运动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和特性的学科领域。
在车辆系统动力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介绍车辆系统动力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车辆的运动和性能。
正文内容一、车辆质心与重心1. 了解质心和重心的概念2. 理解质心和重心在车辆运动中的作用3. 掌握计算质心和重心位置的方法4. 理解质心高度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5. 了解如何优化车辆的质心和重心位置二、车辆滚转与侧倾1. 了解车辆滚转和侧倾的概念2. 理解车辆在转弯过程中发生滚转和侧倾的原因3. 掌握计算车辆滚转和侧倾角度的方法4. 了解滚转和侧倾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5. 了解如何通过调整车辆悬挂系统来提高车辆的滚转和侧倾性能三、车辆悬挂系统1. 了解车辆悬挂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2. 掌握车辆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3. 理解悬挂系统对车辆操控性和舒适性的影响4. 了解不同类型的悬挂系统及其特点5. 了解如何选择和调整悬挂系统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四、车辆转向系统1. 了解车辆转向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2. 掌握转向系统的调整和维护技巧3. 理解转向系统对车辆操纵性和稳定性的影响4. 了解不同类型的转向系统及其特点5. 了解如何选择和改进转向系统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五、车辆刹车系统1. 了解车辆刹车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2. 掌握刹车系统的调整和维护技巧3. 理解刹车系统对车辆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4. 了解不同类型的刹车系统及其特点5. 了解如何选择和改进刹车系统以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总结车辆系统动力学是车辆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了解和掌握车辆质心与重心、滚转与侧倾、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和刹车系统等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提高车辆的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车辆的动力学特性和系统设计,可以提高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乘车体验。
车辆系统动力学复习重点
车辆系统动⼒学复习重点1.系统动⼒学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研究内容长期以来,⼈们⼀直在很⼤程度上习惯按纵向、垂向和横向分别独⽴研究车辆动⼒学问题;⽽实际中的车辆同时会受到三个⽅向的输⼊,各⽅向所表现的运动响应特性必然是相互作⽤、相互耦合的.纵向动⼒学:纵向动⼒学研究车辆直线运动及其控制的问题,主要是车辆沿前进⽅向的受⼒与其运动的关系。
按车辆⼯况的不同,可分为驱动动⼒学和制动动⼒学两⼤部分。
⾏驶动⼒学:主要是研究由路⾯的不平激励,通过悬架和轮胎垂向⼒引起的车⾝跳动和俯仰以及车辆的运动。
操纵动⼒学:主要研究车辆的操纵特性,主要与轮胎侧向⼒有关,并由此引起车辆侧滑、横摆和侧倾运动。
操纵动⼒学的研究范围分为三个区域:线性域:侧向加速度越⼩于0.4kg时,通常意味着车辆在⾼附着路⾯做⼩转向运动;⾮线性域:在超过线性域且⼩于极限侧向加速度(约为0.8kg)范围内;⾮线性联合⼯况:通常指车辆在转弯制动或转弯加速时的情况。
发展趋势:(1)车辆主动控制:ABS,TCS等逐步向车⾝侧倾控制,可切换阻尼的半主动悬架和四轮底盘控制系统的集成,转向等当⾯扩展。
通过控制算法、传感器技术和执⾏机构的开发实现的⾃动调节。
(2)车辆多体运动动⼒学:车辆的多刚体模型逐步向多柔体模型发型。
可以准确分析虚拟样机的性能,检查虚拟样机的缺陷从⽽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节约试制费⽤,同时提⾼物理样机与最终产品之间的相似性。
(3)“⼈—车—路”闭环系统:充分考虑驾驶员模型以及车辆本⾝的⼀些动⼒学问题来提⾼汽车稳定性。
2.轮胎滚动阻⼒概念及其分类:概念:当充⽓的轮胎在理想路⾯(通常指平坦的⼲、硬路⾯)上直线滚动时,其外缘中⼼对称⾯与车轮滚动⽅向⼀致,所受到的滚动⽅向相反的阻⼒。
分类:弹性迟滞阻⼒、摩擦阻⼒和风扇效应阻⼒。
3.什么是滚动阻⼒系数?影响因素有哪些?其值等于相应载荷作⽤下滚动阻⼒F R与车轮垂直载荷F X的⽐值。
影响因素:车轮载荷(反⽐)、胎压(反⽐)、车速(正⽐,先缓慢增加,再明显增加)、轮胎的结构设计、嵌⼊材料和橡胶混合物的选⽤。
汽车系统动力学第一章 车辆动力学概述
绪篇概论和基础理论本篇首先介绍:1.车辆动力学的发展历史;2.车辆动力学理论对实际车辆设计所作的贡献;3.车辆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4.介绍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车辆动力学概述§1-1 历史回顾车辆动力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有关车辆行驶振动分析的理论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00年前。
事实上,直到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车辆行驶中的振动问题才开始有初步的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Lanchester(兰切斯特)、美国的Olley(奥利尔)、法国的Broulhiet(勃劳希特)开始了车辆独立悬架的研究,并对转向运动学和悬架运动学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开始出现有关转向、稳定性、悬架方面的文章。
同时,人们对轮胎侧向动力学的重要性也开始有所认识。
1.首先要肯定Frederick (费雷德里克)W.Lanchester对这门学科的早期发展所做的贡献。
在他所处的时代,尽管缺乏成熟的理论,但作为当时最杰出的工程师,他对车辆设计的见解不但敏锐,而且深刻。
即使在今天,Lanchester的思想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对本学科发展有卓越贡献的人物是Maurice (莫里斯)Olley,他率先系统地提出了操纵动力学分析理论。
3.Olley这样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车辆设计状况:“那时,已经零星出现了一些尝试性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但实际上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坐在后座的乘客仍然象压载物一般,被施加在后轮后上方的位置。
人们对车辆转向不稳定的表现已习以为常,而装有前制动器的前桥摆振几乎成为了汽车驾驶中的必然现象。
工程师使所有的单个部件都制作得精致完好,但将它们组装成整车时,却很少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性能。
”就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之间的重要协调关系开始有所认识。
但对车辆性能的评价,仍主要凭经验而非数学计算。
1932年,Olley在美国凯迪拉克(Cadillac)公司建立了著名的“K2”试验台(一个具有前、后活动质量的车架),来研究前后悬架匹配及轴距对前后轮相位差的影响。
车辆系统动力学
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动力学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探究车辆运动特性的一门学科,也是车辆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车辆行驶过程中各个动力学系统中涉及到的物理参数,力学参数和物理特性,以及车辆性能参数和行驶特性。
车辆动力学是一种以力学为基础的,研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动力特性的学科。
车辆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静态动力学特性,动态动力学特性,变速动力学特性,悬架振动特性,液压控制特性。
静态动力学特性是指车辆停止时的运动特性,它主要研究车辆不发动时的驱动系统构造、系统摩擦、悬架结构的摩擦应力的可利用性,及车辆的静态平衡性能等;动态动力学特性是指车辆发动时的运动特性,它主要研究车辆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性能,以及车辆发动时的主要性能指标,如最大加速、最大制动和转弯半径等;变速动力学特性是指车辆使用变速器时的动力学性能,它主要研究车辆随变速器调节参数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性能,如操纵时的反馈及转向特性等;悬架振动特性是指车辆悬架系统的振动特性,它主要研究车辆行驶时系统的振动参数,如振动加速度和速度,以及悬架系统的不同模式。
液压控制特性是指车辆使用液压悬架系统时的动力学特性,它主要研究车辆行驶时系统的液压支撑力,以及液压悬架系统的不同调节参数。
车辆动力学是一门研究车辆行驶过程中运动特性和动力特性的学科,它将力学,动力学,机械,电子,控制等科学理论应用于车辆研究,发挥着科学研究和车辆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安全性能的提高,车辆动力学研究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车辆设计中,它也成为车辆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
国内外学者利用计算机仿真,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方法对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为汽车性能的改善和可靠性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以车辆动力学性能为准则,建立合理的汽车设计及调校方法,以达到车辆的最佳性能和最大限度安全等目标,是当今车辆系统性能改善及汽车安全设计的重要途径。
总之,车辆动力学是车辆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科学研究领域,它研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为车辆系统设计及汽车安全性能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也是车辆系统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复杂系统科学。
车辆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
mb2
Ib2
kp
mw4
zw4
cp
z b2 b2
mw3
zw3
I hp
m 2lc
oc
hp
zc c
cs
kp
mb1
Ib1
cp
zb1 b1
mw2
zw2
mw1
zw1
29
车辆部件受力分析
Fs(2)
Mc. g
Fs (1)
Fp(4) Mb. g Fp(3)
Fp(2) Mb. g Fp(1)
Fw(4)
Fw(3)
Fw(2)
Mb Kp Cp zb
Mw
zw
19
三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
(7.3)
M c zc cs (zs zb ) k s (zs zb ) 0
M b zb cs (zs zb ) k s (zs zb ) c p (zb zw ) k p (zb zw ) 0
M w zw c p (zb zw ) k p (zb zw ) 0
Fs
Fg
mx Fg Fs
Fg mg
mx cx kx mg
Fc kx cx
x (Fg Fs ) / m
xn1
xn1
xn xn
xnt (1/ 2 )xnt2 (1 )xnt xn1t
xn1t 2
(2)
17
m 1000kg, k 108 N/m, c 104 N s/m, t 10-4, 0.5
26 22 30 34
17 18
33
29 21 25
11,12 3,4
9,10 1,2
1-8 轮轨力 17-20 中央悬挂力 25-28 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力 33-36 牵引拉杆力
车辆系统动力学报告
车辆系统动力学报告
车辆系统动力学报告是对车辆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报告。
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性质和力学规律的学科,车
辆动力学则是研究车辆运动的力学性质和规律。
车辆系统动力学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车辆运动学分析:对车辆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2. 动力学模型建立:建立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包括车辆的质量、惯性、摩擦等参数的确定。
3. 动力学性能评估:根据动力学模型,对车辆的动力学性能进行评估,例如加速度、制动距离、悬挂系统的稳定性等。
1
4. 动力学优化设计:根据动力学性能评估结果,对车辆的设计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车辆的动力学性能。
5. 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使用动力学仿真软件,对车辆的动力学性能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预测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行驶性能。
6. 动力学实验验证:通过实际的测试和测量,验证动力学模型和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供更可靠的动力学性能评估结果。
总之,车辆系统动力学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并提出优化设计建议,以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和安全性。
2。
车辆系统动力学
车辆系统动力学概述车辆系统动力学是研究车辆运动和控制的重要分支,主要关注车辆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特性和动力学行为。
它涉及到车辆控制、悬挂系统、轮胎力学、车辆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并在实际应用中对车辆的设计、开发和安全性能有着重要作用。
车辆运动模型在车辆系统动力学中,常用的车辆运动模型有点模型、刚体模型和多体模型。
点模型点模型是简化的车辆运动模型,将车辆简化为质点,只考虑车辆的整体运动特性,忽略车辆的细节结构和内部力学行为。
虽然点模型失去了对车辆细节的描述,但其简单性使得其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
刚体模型刚体模型是将车辆看作一个刚性物体,不考虑车辆内部部件的变形和变动。
其关注车辆整体的旋转和平移运动状态,通过刚体模型可以研究车辆的稳定性、操控性和安全性能,对车辆动力学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多体模型多体模型是将车辆分解为多个连接的刚体,考虑车辆内部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多体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描述车辆的运动特性,并考虑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接触力、悬挂系统的影响等因素,对于研究车辆的运动控制和动力学行为更具有实用性。
轮胎力学轮胎是车辆系统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力学特性对车辆的运动和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
轮胎在车辆运动过程中扮演着传递动力、提供支撑力和提供制动力的重要角色。
轮胎的力学特性主要包括纵向力学、横向力学和侧向力学。
纵向力学纵向力学研究轮胎在车辆加速和制动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在车辆加速时,轮胎需要传递动力到地面,提供足够的附着力,以确保车辆的稳定性。
在制动过程中,轮胎需要提供足够的制动力,使得车辆能够迅速停下来。
了解轮胎的纵向力学特性对于车辆的动力学行为分析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横向力学横向力学研究轮胎在车辆转向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在车辆转向时,轮胎需要提供足够的侧向力,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横向力学的研究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能分析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侧向力学侧向力学研究轮胎在侧向偏移和滑移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高速列车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
高速列车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高铁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选择之一。
与传统的火车相比,高速列车具有更快的速度、更静谧的环境,以及更高的安全性能。
高速列车所需的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也日益重要。
本文将对高速列车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进行详细解析。
高速列车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概念所谓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简单地说就是分析车辆在不同外部环境下的运动。
动力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车辆的性能特点、响应机理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的问题。
在高速列车的设计中,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车辆的设计参数,预测车辆的运动响应,以及评估车辆的安全性能。
高速列车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的主要理论架构为了进行高速列车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我们需要使用基于力学原理的理论架构。
这个理论架构可以被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车辆力学模型、轨道力学模型和车轨耦合模型。
车辆力学模型描述了车辆的动力学特性,包括车辆重量、车速、制动力等因素。
通过车辆力学模型,我们可以计算车辆的加速度、惯性力和制动力等参数。
轨道力学模型描述了轨道的几何形状、质量、弹性以及铺设方式等因素。
通过轨道力学模型,我们可以得到轨道的等效坡度、弯曲半径和轨道几何形状等参数。
车轨耦合模型是车辆力学模型和轨道力学模型的结合。
它描述了车辆动力学响应和轨道几何形状之间的相互作用。
车轨耦合模型可以用来计算车轮与轨道之间的动力学力学响应。
通过对车轨耦合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车辆在不同外部环境下的运动响应和振动特性。
高速列车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的实施方法在高速列车的设计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实施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数值模拟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软件,如Adams等,将车辆的动力学特性和轨道几何特征数值化,并进行计算模拟。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分析车辆在不同外部环境下的运动响应和振动特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试验方法来实施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
车辆系统动力学重点梳理
基础概念一、车体运动的六种形式是什么?沿着XYZ 轴三个方向分别平移的:伸缩、横摆、浮沉。
沿着XYZ 轴三个轴分别回转的:侧滚、点头、摇头。
二、车辆动力性能有哪几种?(3种)各用什么指标描述?1. 运动平稳性:德国sperling 指标;国际联盟UIC 指标2. 运动稳定性:防止蛇行运动(运行速度远低于蛇行运动临界速度);防止脱轨稳定性(脱轨系数:Q/P 即横向力比垂向力;轮重减载率:△P/P );防止倾覆稳定性(倾覆系数:P 动载荷/P 静载荷)3. 曲线通过能力:磨耗指数三、轨道不平顺有哪几种?(4种)1. 几何性轨道不平顺:垂向不平顺(轨道在同一轮载下沿长度方向高低不平);水平不平顺(左右轨道对应点高度差);轨距不平顺(左右轨道横向平面内轨距有偏差);方向不平顺(左右轨道横向平面内弯曲不直)2. 随机性轨道不平顺3. 周期性轨道不平顺:钢轨接头处4. 局部轨道不平顺:路基隆起或下沉、过道岔、钢轨局部磨损、曲线顺坡轨距变化四、为何轮缘根部圆弧最小半径要小于钢轨肩部圆弧半径?一般情况下,当轮对相对于轨道的横移量不大时产生一点接触;而相对于轨道具有横移量过大时产生两点接触。
当轮缘根部半径小于钢轨肩部圆弧半径时,可以使轮对相对于轨道具有的较大横移量时(即轮缘根部移动到轨道肩部时)也不会出现两点接触,减小轮轨磨耗。
五、踏面斜度与等效斜度的定义、区别、作用?锥形踏面的车轮在滚动圆附近做一斜度为λ的直线段,当轮对中心离开对中位置时,有一横移量为y w 时,左右轮实际滚动圆:r L =r 0-λy w ,r R =r 0+λy w ,联立得: 踏面斜度:wL R y r 2r -=λ 对于纯锥形踏面,踏面斜度λ恒为常数;对于磨耗型踏面,踏面由多段弧组成,踏面斜度λ随着轮对横移量y w 的改变而改变,λ不再为一个恒定的常数,因此在计算时,取等效值,踏面等效斜度:w L R y r 2r e -=λ 等效斜度直接影响车辆曲线通过性能。
车辆系统动力学一PPT课件
.
8
第一节 车辆系统运动认识
•车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自由度的动态系 统 •一般情况下,车辆系统考虑成多刚体系统, 如车体、构架等 •每一刚体可考虑成6个自由度,三个位移 和三个转动,沿x,y,z轴3个方向的直线运 动和绕三根轴的回转运动。
.
9
6个名称: 1、伸缩振动 2、横摆振动 3、浮沉振动 4、侧滚振动 5、点头振动 6、摇头振动
针对被动悬挂的局限性,20世纪50年代便有学者 提出了主动悬挂的概念。主动悬挂实际上是一个 闭环控制的动力驱动系统,通过合理调节输入到 减振系统的能量来抵消来自外界的激扰,从而达 到减振的目的。
.
34
半主动悬挂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半主 动悬挂采用阻尼特性可调的可控减振器和/或刚度特 性可调的可控弹簧作为作动器,通过实时调节可控减 振器的阻尼特性或可控弹簧的刚性特性,间接地获得 合理的悬挂力。实际应用中,可控弹簧实现起来比较 困难,目前的半主动悬挂一般采用可控减振器。
.
30
当列车与对面列车交汇行驶时会产生多大程度的振 动?同时会产生多大的横向压力?
在新建供各种不同速度车辆行驶用的线路时,如何 考虑复线间隔、舒适度和安全上的限制?
.
31
5、脱轨安全性
如何保证列车既能够高速行驶又不至于脱轨?
当外界因素如地震、泥石流等引发大面积轨 道转移时,车辆能否保证不脱轨? 对于目前脱轨安全评价标准体系中仍无法评估 的振动,将如指同一车辆两转向架中心之 间的纵向距离,车辆定距决定了车辆长度和载 客量。客车/动车组25m,轻轨车辆一般为13m, 货车一般9m。
.
11
4、轴箱悬挂。是将轴箱和构架在纵向、横向以 及垂向联接起来,并使两者在这三个方向的相 对运动受到相对约束的装置。 对于客车/动车组而言,主要包括轴箱弹簧、轴 箱定位装置以及轴箱减振器等。 5、中央悬挂。是将车体和构架/侧架联结在一起 的装置,一般具有衰减车辆系统振动、提高车 辆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的作用。
车辆系统动力学资料课件
• 车辆系统动力学概述 • 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与仿真 • 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分析与优化 • 车辆系统动力学控制策略与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车辆系统动力学概述
车辆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车辆系统动力学开始得到关注和研究,主 要涉及车辆的稳定性、操纵性和乘坐舒适 性等方面。
车辆系统动力学优化实例
实例1
某型汽车的稳定性优化,通过优化悬挂系统和车身结构,显著提高 了车辆在高速行驶和弯道行驶时的稳定性。
实例2
某型卡车的平顺性优化,通过优化驾驶室和货箱的结构,有效降低 了驾驶员在长途运输中的疲劳程度和货物的破损率。
实例3
某型跑车的操控性优化,通过优化车身结构、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 ,提高了车辆在高速行驶和紧急制动情况下的操控性能。
03
研究成果与应用
研究人员已经将车辆系统动力学控制 策略应用于实际车辆中,并取得了良 好的控制效果。
车辆系统动力学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
控制算法设计
算法实现方法
算法实现方法包括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 实现、基于实际车辆的实验实现等。
车辆系统动力学控制算法的设计需要考虑多 种因素,如车辆动力学特性、道路条件、驾 驶员行为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车辆系统动力学 开始进入仿真模拟阶段,通过计算机模拟 来研究车辆的动力学行为。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至今
车辆系统动力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开 始涉及到安全、控制、智能驾驶等领域。
车辆系统动力学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在 汽车领域,还在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 得到应用。
车辆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车辆动力学概述
研究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暴雨、大雪、冰 冻等,如何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
复杂道路条件下的车辆动力 学
分析在复杂道路条件下,如山路、弯道、陡坡等, 如何优化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和操控稳定性。
多车协同与编队行驶动力 学
研究多车协同和编队行驶中的动力学问题, 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的智能交通系统。
问题,相关研究逐渐丰富。
03
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广泛应用,车辆动力
学研究进入精细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为现代车辆设计提供了强有力
的支持。
02
车辆动力学基本原理
车辆动力学模型
1
车辆动力学模型是描述车辆运动特性的数学模型, 包括车辆的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
2
车辆动力学模型通常由一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 表示,用于描述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运动状态。
05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车辆动力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总结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辆动力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成为未来研究的 重要方向。
详细描述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车辆动力学系统的自适应调节,提高车辆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预测和优化车辆的运动轨迹和性能表 现,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车辆动力学概述
目录
• 车辆动力学简介 • 车辆动力学基本原理 • 车辆动力学在车辆设计中的应用 • 车辆动力学研究前沿与挑战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车辆动力学简介
车辆动力学定义
车辆动力学是研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力和力矩,以及 这些力对车辆运动状态的影响的科学。它涉及到车辆的纵向 、横向和垂直方向的动态特性,以及车辆在启动、加速、减 速、转弯、侧倾和制动等不同工况下的运动规律。
车辆系统动力学重点梳理
车辆系统动⼒学重点梳理基础概念⼀、车体运动的六种形式是什么?沿着XYZ 轴三个⽅向分别平移的:伸缩、横摆、浮沉。
沿着XYZ 轴三个轴分别回转的:侧滚、点头、摇头。
⼆、车辆动⼒性能有哪⼏种?(3种)各⽤什么指标描述?1. 运动平稳性:德国sperling 指标;国际联盟UIC 指标2. 运动稳定性:防⽌蛇⾏运动(运⾏速度远低于蛇⾏运动临界速度);防⽌脱轨稳定性(脱轨系数:Q/P 即横向⼒⽐垂向⼒;轮重减载率:△P/P );防⽌倾覆稳定性(倾覆系数:P 动载荷/P 静载荷)3. 曲线通过能⼒:磨耗指数三、轨道不平顺有哪⼏种?(4种)1. ⼏何性轨道不平顺:垂向不平顺(轨道在同⼀轮载下沿长度⽅向⾼低不平);⽔平不平顺(左右轨道对应点⾼度差);轨距不平顺(左右轨道横向平⾯内轨距有偏差);⽅向不平顺(左右轨道横向平⾯内弯曲不直)2. 随机性轨道不平顺3. 周期性轨道不平顺:钢轨接头处4. 局部轨道不平顺:路基隆起或下沉、过道岔、钢轨局部磨损、曲线顺坡轨距变化四、为何轮缘根部圆弧最⼩半径要⼩于钢轨肩部圆弧半径?⼀般情况下,当轮对相对于轨道的横移量不⼤时产⽣⼀点接触;⽽相对于轨道具有横移量过⼤时产⽣两点接触。
当轮缘根部半径⼩于钢轨肩部圆弧半径时,可以使轮对相对于轨道具有的较⼤横移量时(即轮缘根部移动到轨道肩部时)也不会出现两点接触,减⼩轮轨磨耗。
五、踏⾯斜度与等效斜度的定义、区别、作⽤?锥形踏⾯的车轮在滚动圆附近做⼀斜度为λ的直线段,当轮对中⼼离开对中位置时,有⼀横移量为y w 时,左右轮实际滚动圆:r L =r 0-λy w ,r R =r 0+λy w ,联⽴得:踏⾯斜度:wL R y r 2r -=λ对于纯锥形踏⾯,踏⾯斜度λ恒为常数;对于磨耗型踏⾯,踏⾯由多段弧组成,踏⾯斜度λ随着轮对横移量y w 的改变⽽改变,λ不再为⼀个恒定的常数,因此在计算时,取等效值,踏⾯等效斜度:w L R y r 2r e -=λ等效斜度直接影响车辆曲线通过性能。
车辆系统动力学
车辆系统动力学
1 车辆系统动力学
车辆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关于车辆系统的动态行为的学科,研究的
对象是具有轮式载具的制动,转向,坡曲,悬挂和其他因素的车辆系统。
它结合了力学,控制技术,计算机,基础交通理论等多种技术,
以便获得可靠的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
有时,车辆系统动力学也作为汽车动力学或汽车动力学的代表性
学科而被引用,因为它涉及了汽车的空间方向性行为,特别是涉及汽
车在坡道,悬挂,转弯,刹车等特定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更多
地涉及牵引力,阻力和悬挂参数研究方面的工作。
研究人员利用数学模型模拟车辆行驶时外界力对车辆运动产生的
影响。
车辆行驶过程中受有多种力的影响,包括重力作用,悬挂受力,地形受力,波动荷载,操作荷载等,根据不同的外界力的组合分析出
车辆行驶时的偏航角,离地高度或悬挂角等振动量度,以减小其对车
辆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车辆系统动力学的分析计算可以帮助设计出符合对车辆行驶稳定
性有较高要求的汽车,例如减少偏航或调整悬挂设计,提高车辆行驶
稳定性,从而确保乘员、车辆和财产安全。
车辆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
众多因素,及时调整设计技术,以更好地利用实际条件。
只有对车辆
整体运动性能及全面的分析评估,车辆系统动力学才能发挥作用,帮助设计出能够满足实际要求的车辆系统。
车辆系统动力学知识点
车辆系统基础知识1.车辆系统中主要有哪几种非线性关系:(线性化方法、原理。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线性化时踏面锥度、重力刚度、重力角刚度为常数。
蠕滑率-力规律:蠕滑系数在线性化后也为常数。
车辆的悬挂特性:2.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内容:蛇形运动稳定性;车辆曲线通过时运动状态和轮轨作用力;车辆对轨道不平顺的响应;过曲线时抗脱轨、抗倾覆性能;车辆纵向动力学,车辆间相互作用;新型悬挂形式,主动、半主动悬挂,径向转向架;弓网系统动态特性:受流、噪音;车辆系统空气动力学。
3.轨道车辆的不平顺及其对应的车辆振动类型:(此处需要补充各种常用轨道谱表示方式,以及不同振动形式耦合程度大小与关系)直线区段的四种不平顺分别为:垂向轨道不平顺,引起车辆的垂向振动,水平轨道不平顺,引起车辆的横向滚摆耦合振动;方向不平顺,引起车辆的侧滚和左右摇摆;轨距不平顺轨距不平顺对轮轨磨耗、车辆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一定影响。
车辆系统动力学指标及评价标准1.车辆运行安全性及评价标准:脱轨系数:评定防止车轮脱轨稳定性的脱轨系数,为某一时刻作用在车轮上的横向力Q和垂向力P的比值。
脱轨系数临界值定义为当轮轨接触的切向力T等于摩擦系数乘以接触法向力N时的Q/P值。
(有两类脱轨系数,一种与时间相关、一种与时间无关,像这种评价指标的原理,虽与考试没什么关系,但是可以尝试弄清楚,谁整理好了可以弄进来。
还有不同标准,比如《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及评定标准》(TB/T 2360-93)《高速试验列车动力车强度及动力学性能规范》(95J 01-L)《高速试验列车动力车强度及动力学性能规范》(95J 01-M)的限定值,这些个常用标准,值得整理)轮重减载率:评定车辆在轮对横向力为零或接近于0的条件下,因一侧车轮严重减载而脱轨的安全性指标。
(同上)倾覆系数:评价车辆在侧向风力、离心力和横向振动惯性力的最不利组合下是否会导致使车辆向一侧倾覆。
(同上)2.车辆运行平稳性及评价指标:Sperling:评定车辆本身的运行品质以及旅客乘坐舒适度,根据振动加速度及其振动频率来衡量,不同类型的振动(横向、垂向、不同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得到的W值不同,然后汇总取算术平均得到总的平稳性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系统具有目的性
这一特点主要是指人工设计系统而言, 而不是指自然系统(例如银河系)。系统的目 的性是指人工系统是为了某一个大目的而构 成。目的不同,系统的构成也就不同。例 如,货车的功能就是为了运输货物这一目的 而构成,它必须有货箱以装载货物,而客车 则是为了运输乘客而设计,因此,车厢内必 须有供乘客使用的座椅,而运输货物就退居 次要位置或取消。所以,在设计中必须研究 系统整体目的,才能正确选择个元素的构 成。
1. 系统具有层次性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或更多)元素(或 称为元件)组成的事物。一个大系统往往 可以分成几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是由 更小的子系统(称为二级系统)构成。每个 子系统或更小的子系统都有自己的属 性,以便和其它系统加以区别。所以, 如果将大系统分解,可以形成很多层次 的结构,这就是系统层次性。
1.3 汽车系统动力学的 研究方法
• 1.3.1 比例的物理模型 • 1.3.2 数学等效模型 • 1.3.3 数学模型
1.3.1 比例的物理模型
模型与实物的物理本质相同,仅在尺 寸上有差别。 尺寸比例为 1 :1 的,即称为足尺模 型,如撞车试验中的汽车模型。 按比例缩小的,即为缩尺模型。例 如风洞试验中的汽车模型,用以预测空气 动力学性能;造波池中船体模型;土木工 程中结构模型;光弹分析中金属零件的塑 料模型以及电路设计中的电路板模型。
• 结论 上式表明,两个传递函数并联的等效 传递函数,等于此两个传递函数的代数 和。 以上结论可以推广到任意个传递函数 的并联,即:n个传递函数的等效传递函 数,等于n个传递函数的代数和。
ⅲ.反馈连接的等效变换。
• 一个方框的输出,输入到另一个方 框,得到的输出,再返回作用于前一个 方框的输入端,这种结构称为反馈连 接,图1—9示,它可等效为图1—9所示 的一个方框。这是因为:
1.2.2 汽车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归 纳为以下四点:
1. 路面特性分析、环境分析及环境与 路面对汽车的作用; 2. 汽车系统及其部件的运动学和动力 学;汽车内各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 3. 汽车系最佳控制和最佳使用; 4. 车辆-人系统的相互匹配和模型的作 用,驾驶员模型,以及车辆的工程技术设 计适合于人的使用,从而使人-机系统对工 作效率最高。
信号键表示了作用于系统的信号。用带 全箭头的线段表示,图1-12所示。
图1-11 因果关系表示
图1-12 信号键表示
3. 三个基本元件
三个基本元件包括惯性元件、阻性 元件和容性元件。 i)惯性元件:表示电系统中电感效应 和机械系统的质量和液体系统中的惯性效 应,其键合图符号为I;如图(1-13)
• 什么叫做系统动力学?
根据美国著名学者绪方胜彦的定义: “讨论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响应的学 科”。
1.2 汽车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内 容和特点
1.2.1 汽车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特点: 1. 系统动力学要对系统所处环境进行研究,并找 出其特性,如路面不平整特性、空气动力特性等, 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动态分析; 2. 汽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随着现代科 学技术的发展,功能不断扩大,社会上保有激增, 车速日益提高,在高速工况下对汽车的操作和控制 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因为在高速下驾驶稍有不慎, 车辆偏离轨道就很明显,“差之毫厘米,失之千里” 很容易引起交通事故,所以要求汽车的可控性几乎 与和一个控制系统的要求是接近的。
第一章 绪论
• 1.1 系统与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 1.2 汽车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 1.3 汽车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1.1 系统与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在我们真实的大千世界中,存在着许多由一组物 件构成,以一定规律相互联系起来的实体,这就是系 统,自然界就有太阳系、银河系这样的大系统,这种 系统是脱离人的影响而自然存在,称为自然系统,还 有如生物、原子内部也构成了自然系统,还有一种系 统是通过人的设计而形成的系统,称为人工系统,如 生产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通信系统;人工组合和自 然合成的组合系统,如导航系统。 本文主要是研究人工的物理系统及其特性。 如果把汽车的构成看成是一大系统,那么这一系 统应表示为(如图1-1):
1.3.3.3. 功率键合图
• • • • •
1. 键合图概述 2. 键合图定义 3. 三个基本元件 4. 通口解 5. 绘制步骤
1. 键合图概述
键合图技术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引入我 国,目前它已成为研究系统动力学的完整的方法。隶属于 系统动力学的研究范畴,其主要特点是建立系统模型的方 式独特而简便。 键合图是带有各种类别的功率要素的功率流图,它从 能量守恒观点出发,用一定的图形符号,如实地描述系统 能量的输入,贮存及耗散等情况,现已广泛应用与多种系 统。今后机、电、液综合应用的系统将大量涌现,这种存 在不同的能量形式而具有相同能量传递形式的同一系统, 用键合图技术建模最为适合。 利用键合图,按照规定的步骤制定系统的状态方程,这种 图形和数学描述的统一格式远比解析方法来的方便有效。 因此,它一出现便在电网络系统、液压系统得到有效应 用,该方法在七十年代用于车辆系统学动力分析。美国加 利福尼亚大学教授Dean.C.Karnoop和Resenberg.R.C于1975 年著书《系统动力学——应用键合图方法》,本书全面论 述了键合图的基本及其应用。
下面介绍一下键合图的基本知识。
根据我们所学到知识,存在如下几种功率形式,虽然它 们表现为机械能、液压能和电能,但是具有共同的功率表 达形式,即可表达为:势变量与流变量的乘积。 势量(e) 流量(f) 功率变量(p) 机械直线运动 力(F) 速度(v) 功率(F·v) 机械转动 转矩(M) 速度(ω) 功率(M·ω) 液压系统 压力(p) 流量(Q) 功率(p·Q) 电系统 电压(e) 电流(i) 功率(e·i) • 功率变量(p)=势量(e)* 流量(f)
ⅰ. 串联方框的等效变换
• 两个方框的首位相接称为串联方框(图1—7)
上式表明两个传递函数串联的等效 传递函数等于此两个传递函数的乘积。 以上结论可以推广到任意个传递函 数的串联,即:n个传递函数依次串联 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n个传递函数的 乘积。
ⅱ.并联方框的等效变换;
• 两个或多个方框图具有同一个输入,而 以各方框图输出的代数和作为总输出图1 -8示,这种结构称为并联方框(其中 符号称为加减点或综合点),它可等效 为图1-8所示的方框,这是因为:
1.3.2 数学等效模型
在工程上发展不同物理系统,其行为的数 学模型形式是相同的。不同系统的行为可用等 效的常微分方程描述。这就使我们可能用一种 系统来模拟另一种系统,如用电路系统来模拟 机械系统。图1-4是两个系统,a)为弹簧质量 系统,b) 电路系统,应用微分方程来描述: a) 振动系统的微分方程形式为: 在描述b)电路系统电容电压变化时,其微分 方程为:
(a)
(b)
图1-4 a) 机械振动系统,b)电路振荡系统
把电路系统一件有一定功能的元件按 一定规则组合起来,就成为一个等效电路 模拟,计算机的原理既是如此。表1-1 示出了模拟电路系统中的常用元件及其运 算功能 :
表1-1
举例
1.3.3 数学模型
1.3.3.1. 各种数学方程式 微分方程式,差分方程,状态方程,传递 函数等。 1.3.3.2. 用数字和逻辑符号建立符号模型—方框图 方框图又称动态结构图,采用它便于求传 递函数,同时能形象直观地表明输入函数在对 象中的传递过程。 方框图如图1-6是一些符号组成的,有表示输 入和输出的通路及箭头,有表示信号进行加减 的综合点,还有一些方框,方框两侧为输入量 和输出量,方框内写入该输入、输出的传递函 数。
2. 系统具有整体性
系统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但系统的性能不 是各元素性能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影响的,所 以这种组合使系统的整体功能获得新的内容,具 有更高的价值。例如一辆汽车是由发动机、传动 系、车轮、车身、操纵系统组成。单有发动机只 能发出动力,不会自己行走,但当发动机装在具 有车轮的汽车底盘上,就成为可以行走的汽车, 成为一种交通工具,其功能就与一台发动机大不 相同。由此可见,研究系统特性应从整体的观点 来看。系统的性能是由其整体性能为代表,而不 是由某一个元素所能代替的。
•
系统与外界环境同样存在着物质、 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从环境向系统的流 动称为系统的输入,从系统向环境的流 动成为系统的输出,它可以用框图1-2来 表示。
在系统动力学研究中,从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可以引出三个不同的研究任务: 1. 已知输入和设计系统的特性,使得它的输 出满足一定的要求,这样的任务可称为系统的 设计。所谓优化。就是把一定的输入通过选择 系统的特性成为最优化的输出; 2. 如已知输入和输出来研究系统的特性,这 样的任务叫系统识别; 3. 如已知系统的特性和输出来研究输入则称 为环境预测,例如对一振动已知的汽车,测定 它在某一路面上行驶时所得的振动响应值(如车 身上的振动加速度),则可以判断路面对汽车的 输入特性,从而了解到路面的不平特性。
2. 键合图定义
1)图中线段——键 图1-10表示了键的表 示方法。 ⑴ 键 键表示功率流, 半箭头表示功率流动 的正向,键的两侧写上字如e及f,e代表势变量,要 写在键的上方或左方。f代表流变量,要写在键的 下方或右方。 ⑵ 键用来联接系统中不同元件的两个口。 i) 两口间功率 p=e·f ii) 键的两端具有相同的势e及流f。
4. 系统具有功能共性
系统中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 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 流,既可以从外界环境向系统输入或从系统向 外界环境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这是任何系 统都具有的功能,称为系统的功能共性。如汽 车系统中把燃料的燃烧热能转换为汽车的行驶 动能,在这一过程中,发动机吸收氧气,而排 除废气。这一过程有能量的交流,也有物质的 交流。
2) 键图中因果关系表示法
• 所谓因果关系,就是变量(e,f) 键的输入输出关系。表示法如图1-11所 示,用一短线垂直绘于键端,在带短线 段的键的一端(即一个口),e为输入,f 为输出。相应地,在键不带短线的一端 (即另一口),e为输出,f为输入。我们 把键端的短线称为因果关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