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第三章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笔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笔记

.名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各个组织对其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即对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获取、配置、评估、培训、薪酬、维护等的价值理念、政策规定与实践管理的统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每个具体的公共部门,依法对本部门内人力资源进行规划、获取、使用、评估、培训、薪酬、奖惩、维护等的价值理念、政策规定与管理实践的总和。

工作分析是指对各种工作岗位或职位的性质、任务、责任以及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加以科学的系统描绘,最后作出规范化记录的过程。

也称为工作描述、职务描述、职务分析。

工作评价是指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内容的工作岗位或职位,以统一的标准,从工作任务、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工作环境和条件以及工作者任职资格条件出发,对工作岗位进行系统衡量、评比和估价的过程,从而确定各项工作的相对价值。

也称为岗位评价、职务评价。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是指公共部门为达成组织目标,通过招募、甄选、录用、配置、评估等一系列活动,获取合适的人选补充组织内部的职位空缺,实现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过程。

人力资源获取评估就是对公共部门人员获取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性的评估,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心理测试:依据确定的原则,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进行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和系统程序。

情景模拟:是指根据被试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素质和操作能力的一系列方法。

医疗保险:是指劳动者因患病而暂时失去劳动力和收入来源,国家和社会给予其一定的医疗服务、假期和收入补偿,以促使其恢复劳动力,尽快投入劳动过程的社会机制。

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确定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保障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导 论【圣才出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导 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导论1.1 复习笔记一、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1.公共管理的概念(1)公共管理概念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及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①公共管理概念的三重含义a.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b.公共管理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c.公共管理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机构或组织对社会的管理。

②对公共管理的概念进行的分析a.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广泛的具有公共性的组织;b.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具体表现则是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和保证全社会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c.公共管理的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主要是由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三个方面构成。

d.公共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构成的、以合作关系为纽带的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统一整体。

(2)公共管理的特征①公共管理不以营利为目的。

②公共管理由公共管理组织内部的行政管理和外向的社会管理两个部分构成。

公共管理则要求把公共管理组织自身的行政管理与对外部的社会管理区分开来,把社会管理放在中心位置上,让组织自身的管理从属于社会管理的要求。

③公共管理担负着健全社会的责任,这是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的最为根本的区别,也是它与以往任何一种社会治理方式的不同之处。

私人组织的管理(如企业管理等)只求组织自身的完善,即通过组织自身的完善去提高与其他组织相比的竞争力。

2.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前提(1)公共管理得以产生的历史背景后工业化和全球化浪潮是公共管理得以产生的总的历史背景:①20世纪80年代,政府的社会治理适应性不足引起了一场全球性的行政改革运动,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危机事件的频发更说明,在工业社会中形成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无法应对今天的社会问题。

②由于后工业化和全球化,公共管理突出地反映出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章剖析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章剖析
第一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第3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4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第3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人性假设理论
人性- - 是指人的本性,对人性本质认识的不同,
相应的管理方式也将不同。在管理界,对人性的认识有 以下四种观点(沙因,1965):
❖ “经济人”假设 ❖ “社会人”假设 ❖ “自我实现人”假设 ❖ “复杂人”假设
公平理论
• 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1956)提出,侧重研究报酬
的公平性、合理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其基本思想是员 工对所得报酬是否满意不仅在于绝对数额,更重要的是在 于相对数额。
(O/ I)A
(O/ I)B
O为报酬,I为投入,A为自己,B为参照系,可以是同
事、朋友,也可以是过去的自己。当两者不相等时,人会
二、 激励理论
• 激励的基本过程
激励就是激发人内在的行为动机并使之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的整个过程。
内外刺激
需要
动机
行为
激励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
目标
激励理论的类型
内容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影响工作动机的因 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G理 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激 励理论是最典型的几种内容型激励理论。
发号施令,使对方服从,让 人适应工作和组织的要求
管理重点: 工作本身
管理者: 控制监督者
管理重点:
建立感情和 良好的人际关 系
管理者:
调节者`
“社会人”假设
内容
管理方式
☺ 交往的需要是人们行为 的主要动机,人们要求有 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张军涛《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圣才出品】

张军涛《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圣才出品】

张军涛《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公共部门⼈⼒资源管理)【圣才出品】第六章公共部门⼈⼒资源管理1.什么是公共部门⼈⼒资源?答:⼈⼒资源是指在⼀个国家、地区乃⾄⼀个组织内,能够作为⽣产性要素投⼊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活动中的全部劳动⼈⼝的总和。

公共部门的⼈⼒资源是指在公共部门中⼯作的具有劳动能⼒的各类⼈员的总和,是整个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公共部门⼈⼒资源的内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度作了具体的限定:(1)公共部门⼈⼒资源管理是指,公共部门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其管辖内的⼈⼒资源所进⾏的规划、获取、维持和开发等⼀系列管理⾏为。

它由纯粹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资源管理和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资源管理两部分构成。

(2)公共部门⼈⼒资源管理,是以国家⾏政机关和国有事业机构公共部门⼈⼒资源为主要对象,依法对其所属的公共部门⼈⼒资源进⾏预测、规划、考录、使⽤及其⼯资、保障等项⽬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

(3)本书认为,公共部门⼈⼒资源管理就是指,对从事公共事务的⼈员进⾏规划、录⽤、使⽤、培训、保障等管理活动的总和。

它具有以下特点:①权威性公共部门⼈⼒资源管理的主体却是拥有⼀定国家权⼒的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是凭借国家权⼒和公共资源对公共部门⼈⼒资源进⾏管理的。

②公益性公共部门⼈⼒资源管理的⽬的是:提⾼公共部门⼈⼒资源的素质,提升公共部门⼈⼒资源的价值,其⽬的不是为公共部门⾃⾝谋求利益,⽽是为全体⼈民谋求公共利益。

③复杂性公共部门特别是纯粹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是⼀个纵横交错、层层节制的组织结构体系,这样的组织体系是按照完整统⼀原则建⽴起来的,要求⽬标统⼀、事权统⼀和功能配置统⼀。

建⽴完整统⼀的⼈事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范围是遵循统⼀原则、⾼效管理公共部门⼈⼒资源的基础。

公共部门⼈⼒资源管理权的划分是⼀项复杂的系统⼯程,这种复杂性是任何其他组织⽆法⽐拟的。

④法制性公共部门依法对⼈⼒资源进⾏管理,具有很强的法制性,这也是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资源管理的鲜明特点。

公共管理学课后复习题-张康之

公共管理学课后复习题-张康之

【公共管理的概念】a。

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b.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c。

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机构或组织对社会的管理.【公共管理的概念分析】a.主体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广泛的具有公共性的组织b。

目的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实现c。

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d.公共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构成的、以合作关系为纽带的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统一整体.【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抛开公共性质而言,相同点是二者都包含了一种管理事实要素,不同点是公共行政重于公共价值要素与管理事实要素的相结合,而公共管理则重于公共价值要素和管理事实要素的相分离。

(注释:在公共管理那里,公共价值要素的体现应包含于政治范畴里面,而公共行政则认为公共价值要素不可与管理事实要素不可分离)。

二者都研究公共领域的问题,具体而言,公共管理是一种不包含政治价值倾向的社会科学,而公共行政则是一种保护政治价值倾向的社会科学。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对象: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公共组织(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之间的关系、社会治理活动和所运用的手段。

内容:a.负担着认识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学科使命b.需要为公共管理的系统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全面规划c。

需要努力把握人类社会后工业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新的社会现象对社会治理的影响d.需要特别关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运用问题e.还应承担起人类社会治理历史的重新梳理的任务。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a公共政策途径(P途径)b企业管理途径(B途径)【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a。

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具有交叉性的特征是人们应用各种学科知识研究公共管理过程的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b o是以应用为取向的科学c。

体现了实证性和规范性的统一d.体现了公共性和科学性的统一e.研究需要科学的和有效的方法。

“政府再造"的背景】a。

各国政府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财政压力”b。

“政府失灵”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c。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笔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笔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的人的总称,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2、公共部门:也叫公共组织机构,是相对于私营部门而言的。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指在公共部门工作的各类人员劳动能力的总和。

具体是指国家和政府部门,公共事业部门以及非营利组织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服务的人员,既包括国家公务员,也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包括其他员工,如工人等。

其中国家公务员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移国家政权组织和相关的国有企事业人力资源位主要的进行为对象,对他们从招聘、录用、培训、升迁、调动、评价直至退休的全过程管理。

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学:是以公共部门的员工(公共人力资源)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如何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和运用科学的方法选好、用好、发展好这一资源,力求在深入挖掘人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目标。

6、公务员:又称文官,是指在政府中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公务员可以分为政务和业务两类。

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国家公务员,是特指这种经过公开考试录用,实行常任制的业务类公务员。

7、国家公务制度:就是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业务类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的制度。

8、功绩制原则:这是公务员制度的根本原则,它以能力和业绩取向为本,贯彻于整个国家公务员体系之中。

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公共部门系统地评价人力资源需求,却保一定时期必要时可以获得所需数量且具备相应技能的员工的过程。

10、需求预测:是公共部门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未来所需员工数量和种类的估算。

11、档案资料分析法:是指利用知识技能档案,正确地了解每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状况及其适合的工作,以提供公共部门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12、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指全面了解、获取与工作有关系的详细信息的过程。

13、职务分类:在工作中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工作分析搜集的资料信息把公共组织中工作性质相同相似的职位,横向划分为若干职门、职组、职系的过程。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导论)【圣才出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导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导论一、概念题1.公共管理[华南师大2016年研;湖南师大2014年研]答:“公共管理”的概念具有三重含义:①公共部门中的管理;②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③具有公共性质的组织及其成员对社会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等多元社会治理力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战略性地运用治理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历史地看,公共管理是人类社会治理发展到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方式,是政治、法律和管理等社会治理途径发展的最新成就,代表了社会治理的制度、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最新文明典范。

2.参与治理答:参与治理是指让公众参与到公共事务和管理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来,具体地说,就是参与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过程。

这对于改变政府在治理上的垄断地位具有积极意义:①公众参与决策能够保证社会问题及时转化为政策问题;②公众参与决策能够保证公众的意愿得到表达,并在决策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采纳。

3.公共行政答: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狭义的公共行政指政府对自身事务的管理,广义的公共行政是指政府对包括自身事务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管理。

4.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中山大学2004年研]答:(1)公共管理是指政府等多元社会治理力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战略性地运用治理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2)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3)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既有差别性又有统一性。

自威尔逊以来,公共行政一直是政府公共部门管理的主要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席卷全球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使公共管理取代公共行政成为新的有效的公共部门管理理念。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公共部门的资源管理)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公共部门的资源管理)

第五章公共部门的资源管理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组织运用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手段对作为或可能成为组织成员的个人所进行的管理,其基本的管理理念是把这些人看作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对这类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见表5-1)表5-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特点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1)价值环境:指公共管理活动通常被视为不同价值冲突、妥协的过程。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被视为经常发生冲突的基本社会价值之间连续互动的过程。

这些价值包括了政治回应性、组织效率、个人权利、社会公平、个人责任、有限的与分权的政府、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

(2)制度环境: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际运行的制度基础和条件,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依然是以公务员制度为基础背景的。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获取、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人力资源保障与约束。

从统一的系统化过程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由三个环节组成,即公职人员的“入口”管理、“在职”管理和“出口”管理。

5.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1)为人力资源获取的数量和结构确定具体的标准,有利于控制公共部门成本,测算组织热恩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实施成本以及效率。

(2)规划中的费用和人员规划提供了组织的生产力水平状况以及能否实现组织绩效目标等方面的信息,决定了组织能否支付组织成员薪酬等。

(3)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成员培训等开发活动提供依据,使员工了解自身素质与组织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及时调整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6.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1)收集有关信息,包括组织内部信息和组织外部环境信息。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包括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总量预测和岗位需求预测。

(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管理主体【圣才出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管理主体【圣才出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管理主体【圣才出品】第二章公共管理主体一、概念题1.官僚制(中山大学2005年研;复旦大学2003年研)答:官僚制是指一种理性化的管理组织结构,是执行决策者命令、经任命产生的官员所组成的大型组织。

它必须遵循一套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有明确的权威登记,权责自上而下传递。

“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的核心概念。

“官僚制”具有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特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

2.公共管理者答:公共管理者是指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

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公共管理者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的公职人员。

从广义上讲,公共管理者包括民选的与任命的两大类,而任命的公共管理者又可区分为政治性任命人员以及经文官考试录取的常任文官或公务员。

按照其职务等级可以分为高级公共管理者、中级公共管理者和基层公共管理者。

由于公共管理活动的多元性、政治性以及公共性等特质,公共管理者除扮演一般管理者的角色外,在民主政治中尚扮演着特殊角色,主要包括: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人民信托者的角色;贤明少数的角色;平衡轮的角色,即平衡治理过程中的一种势力;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3.前瞻性管理答:前瞻性管理是指依据未来外界的变化和组织自身的发展,对组织可能面临的机遇和问题进行预期,并利用各种方法抓住机遇解决问题,推动组织前进的活动。

“前瞻思考”和“由内而外”的管理能力是前瞻性管理的基本态度和技能。

前瞻思考是指向前看;确认问题和机会;寻找重构问题的途径,促使负面向正面转化,开创新的管理道路;掌握、形成、寻找机会,以便不失时机的特性。

由内而外的管理是指保持与组织环境的关系,强化面对挑战和掌握机会的能力。

赵曼《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笔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圣才出品

赵曼《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笔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圣才出品

市场
资金来源依赖预算拨款(免费服务) 资金来源依赖于收费
环 境 制约
缺乏数据 市场信号弱
指令和义务限制了自主权和灵活性
数据充分可用 市场信号清晰 只受法律和内部多数人意见 的限制
政治影响
政治影响是直接的,源于权威和经济控 政治影响是间接的,依赖于法
制力
律和私人部门的经济实力
续表
3 / 23
圣才电子书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1 复习笔记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涵与特征
1.公共部门的内涵与特征
(1)内涵
公共部门是指负责提供公共产品或进行公共管理,致力于增进公共利益的各种组织和机
构。广义的公共部门具体可以划分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共企业和民间组织四类(见
共产品为主要经营内容,不以营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经济组织。
④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是指民间自发组织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
表 1-1 公共部门分类及比较
项目
政府部门
事业单位
公共企业
民间组织
资金来源 国家全额拨款 国家全额或部分拨 全部或部分接受国 自筹资金,接受
1 / 23
圣才电子书

②政府被赋予一定的强制力,这种权力是私营机构所没有的。
总之,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核心差异在于其是否拥有合法的强制力。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项区分比较如表 1-3 所示。
表 1-3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区别
部门
因素
公共部门
私人部门
市场由监督机构构成
人们的购买行为决定市场
提供同一服务的组织相互合作
为提供某项服务相互竞争

公共管理学张康之 郑家昊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张康之 郑家昊考研笔记

公共管理学张康之郑家昊考研笔记第一章:公共管理概论1.1 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对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一种管理活动。

它包括制定政策、实施计划、监督执行和评估效果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是政府治理的核心内容。

1.2 公共管理的特点公共管理具有政府性、公益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它不同于企业管理,其目标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非盈利。

公共管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1.3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公共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持,对于指导公共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2.1 政府管理功能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其管理功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和监督等方面。

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2.2 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其制定与实施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公共政策的科学、民主和有效实施是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的关键。

2.3 绩效管理与评估绩效管理是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方式,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效益。

评估则是对公共管理措施和政策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章:公共管理的现代发展趋势3.1 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后期提出的公共管理思潮,主张借鉴市场机制,加强绩效导向,提高政府效率和责任。

其代表性理论包括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伙伴理论等。

3.2 公共治理公共治理是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强调政府与社会、市场等各种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倡导多元治理、共同治理和民主治理。

3.3 网络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管理成为公共管理的新趋势,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通过网络平台协同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

第四章:公共管理中的问题与挑战4.1 行政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公共管理中存在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政府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含答案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含答案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含答案判断题1、20世纪 90 年代之前,严格地说,当时的公共部门只有身份管理,没有、也不需要薪酬体系和薪酬管理。

( ) 正确选项1.√(V)2、笔试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必须有其他测试方法作为补充。

()正确选项1.√(V)3、传统的“官本位”的价值评价使得公职人员必然以行政激励和道德激励为主。

()正确选项1.√(V)4、传统的公共部门重视投入和过程,对其效果不够重视,容易导致形式主义、浪费和官僚主义。

()正确选项1.√(V)5、从理论上看,早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强调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然后确定两者的差距,引导出消除差距的方法,如岗位调整、招聘、培训、薪资调整等。

()正确选项1.√(V)6、弹性雇佣制不仅局限于技术含量低的工勤岗位,也能适用于技术含量较高的金融、经贸、信息等岗位,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激发组织活力,促进事业发展。

()正确选项1.√(V)7、德鲁克之所以提出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是想表达传统人事管理所不能表达的意思。

他认为,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开发利用,并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

()正确选项1.×(V) 8、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外包,公共部门可以根据需求将一项或几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于核心业务,仍然由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进行管理。

()正确选项1.√(V)9、对员工进行正向激励的效果要远远好于负向激励的效果,而且越是素质低的员工,负向激励对其产生的负作用越大。

()正确选项1.×(V)10、对组织而言,不论其性质如何,绩效管理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员工的事情。

()正确选项1.×(V)11、非经济性薪酬可归纳为工作特征和工作环境两大部分。

工作环境则是指与工作相关的软硬件环境或条件的优劣,包括组织文化的品位、人际关系的融洽、工作条件的舒适性、工作场所的便利性、工作方式的弹性度、政策的公正性、制度的规范性等因素。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公共管理主体)【圣才出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公共管理主体)【圣才出品】

第二章公共管理主体一、概念题1.公共管理主体答:公共管理主体是一切从事和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总和。

在组织的意义上,公共管理主体是包括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官僚制组织与任务型组织以及以合作网络的形式出现的其他社会自治力量在内的一个复杂的合作治理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政府扮演着引导者、服务者以及合作平台建构者等新的角色。

2.非政府组织[南昌大学2016年研]答:非政府组织主要是指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与政府相对应的一种公共组织。

萨拉蒙认为非政府组织是具有如下共同特征的社会组织:①组织性,即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②民间性,即独立于国家和政府体系之外;③非营利性,即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分红;④自治性,即能够自主决策和自主活动;⑤志愿性,即组织的成员并非受某种外在强制,而是秉持志愿精神自愿组成,其活动经费也来自志愿捐赠。

非政府组织所服务的受益人一般为个人,有的服务可以进行收费,有的服务还可以市场化。

非营利组织可以收费,但其水平应低于市场价格,不受竞争机制的调节。

非营利组织在开展活动中也可以产生利润,但不能用于分配,而必须用于组织发展和符合组织目标的服务项目。

3.官僚制[中山大学2005年研;复旦大学2003年研]答:官僚制是指一种理性化的管理组织结构,是执行决策者命令、经任命产生的官员所组成的大型组织。

它必须遵循一套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有明确的权威登记,权责自上而下传递。

“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的核心概念。

“官僚制”具有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特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

4.组织间网络答:组织间网络是指一些相关的组织在长期的互相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合作结构形态。

这种组织群可以通过集体决策、联合行动来生产产品或服务,以便更迅速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并提高自身竞争力。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部门的角色)【圣才出品】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部门的角色)【圣才出品】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第3章公共部门的角色一、概念题1.公共部门答:公共部门是指一种与私营部门相对的重要组织形态,其是公共决策、政治决策的结果,而不是市场运作的结果;其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范围与种类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愿望决定的,而是由政府机构决定的,在民主社会,是由公民的代表来决定的。

公共部门是建立在权威关系之上的。

公共部门的显著特征在于其拥有对一切人或权利要求的权威,这种权威具有普遍性和惟一性。

公共部门与私部门的重要区别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公共部门的负责人所拥有的职务的合法性是直接或间接从政治选举过程中产生;二是政府被赋予一定的强制力,这种权力是私人机构所没有的。

简单地讲,公共部门与私部门的核心差异在于其是否拥有合法的强制力,政府是社会中惟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

公共部门是公共经济活动的重要经济主体,包括政府、公共企业、非营利性经济组织(例如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民间社会团体等。

其中,政府是公共经济部门的最主要成员。

2.公共产品答: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无法反映,需要由政府通过财政机制向社会提供,以满足公众的社会性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表现为:①不可分割性。

指公共产品通常是作为一个整体向社会提供的,其没有一定的计量单位,通常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消费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②非竞争性。

指一个消费者消费公共产品并不影响其他的消费者消费的数量和质量;③非排他性。

指任何消费者都可以不付任何代价消费该产品,对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而言,其无法将拒绝付款者排除在消费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可以排他,但由于排他成本过高以致在经济上不可行。

3.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指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的状况。

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

其主要表现包括:①依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②市场经济中的垄断;③市场经济的外部性;④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⑤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

第3章公共管理中的政府1.简述政府类型的演进历程。

答∶随着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政府类型先后出现了统治型、管理型和服务型三种典型形式。

(1)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政府转型发生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农业社会以王朝治理形式出现的"统治型政府"被工业社会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管理型政府"所取代。

管理型政府的管理技术主要来源于19世纪未20世纪初的管理革命。

管理型政府对社会治理的垄断地位,以及以法制为主的规则体系和官僚制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它只能以""管理"的方式进行社会治理。

(2)在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后工业社会阶段,正如统治型政府无法适应工业社会的治理需要一样,管理型政府也已无法满足后工业社会的治理需求。

服务型政府在后工业化进程中取代管理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对管理型政府的替代将是一次全方位的政府转型革命,服务型政府与时俱进,摒弃管理型政府"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路线,放下管理型政府的"行政傲慢",积极地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扬弃官僚制组织形态,转而采取更为灵活的合作制组织形态,以“政府引导合作”为宗旨来履行引导型职能。

2.怎样理解服务型政府兴起的历史必然性?答∶在公共管理中,政府类型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主要是由变革时代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生态(环境)决定的。

政府的存在与发展是由环境决定的,社会就是政府面临的生态环境,因而,社会所呈现出的复杂性程度决定了政府的存在形式和性质。

历史地看,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两次大转型,政府类型的转变已经完成了从统治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的转变,而当前正在经历着一次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转型,即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对管理型政府的替代将是一次全方位的政府转型革命。

并且这样一个替代过程将贯穿于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始终。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公共部门的资源管理)【圣才出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公共部门的资源管理)【圣才出品】

第五章公共部门的资源管理一、概念题1.绩效预算[人大2019年研]答:绩效预算是基于政府的职能、业务与计划进行预算编制的制度,以便于政府在会计年度内,完成各项工作计划与列举的具体建议。

它包括决定适当的计划种类、将计划分割成数个子计划、针对每个子计划的细节活动进行评估并确定所需经费以及汇总所有经费资料编制预算等步骤。

绩效预算的特征包括:注重最后产出而非投入;强调各种产出或计划所需投入间的关系;使计划更加全面,并关注于活动所具有的全部贡献及其发生的全部成本。

绩效预算的优点在于:有助于衡量单位计划成本;有助于考核计划的成本变动情况;有助于考核行政管理效率;有助于政府机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绩效预算的缺点在于:忽视政府活动的政治性,尤其是政治回应性;未能建立成本会计制度与成本意识;对于无形成本和抽象成本难以确立工作衡量的标准;对组织的未来目标政策设计无法连贯;对国家资源的整体规划比较忽略。

2.人事行政与人事管理[中财2008年研;北航2003年研;中山大学2007年研] 答:(1)人事行政是指政府为达成其职能,推行其工作,通过一定的人事机关及相应的制度、法规、方法和手段等,对其所任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任用、培训、奖惩、考核、调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特征有:公平性、公开性、超然性和适应性。

(2)人事管理是对社会各类组织的人事职能实施管理的统称。

一般把人事管理分为公共部门人事管理和企业人事管理两类。

人事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必须通过一定方式确立了管理关系才会发生管理效力,形成管理过程,产生管理效果。

(3)人事行政是人事管理的一个特定领域。

它同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样,需要遵循人事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准则,但同时又各有特点。

两者的区别主要有:①管理对象不同。

在我国,人事制度的管理对象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

人事行政以国家公务员为主要管理对象。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读书笔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读书笔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读书笔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ertainly! Here's a demonstration article on "Introduction to Public Sect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读书笔记。

赵曼《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笔记 公共部门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圣才出品】

赵曼《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笔记 公共部门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圣才出品】

7.1复习笔记一、职业生涯概述1.职业与职业生涯(1)职业的内涵①职业是与工作相联系的,是指人们为了获取经常性的收人而从事连续性的某一特殊活动。

②职业的特性a.职业存在相应的分类和分层任何一个职业都是某种精细、专门具体的分工,同一职业内部由于社会的价值取向的差异也存在不同的等级划分。

b.职业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够相对稳定地从事某项工作,就没有所谓的职业。

c.职业的经济性职业是劳动者谋取生计的手段,没有劳动报酬的工作,即使其劳动活动较为稳定、连续,如单独从事家务劳动的劳动者,不能称之拥有了真正的职业。

d.职业具有社会性职业根源于社会分工与协作,每个职业都拥有不同的工作内容、不同的职责、不同的劳动角色、职业声誉和社会地位。

(2)职业生涯的内涵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从事工作的历程,包括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行为、价值、愿望等。

根据职业生涯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①外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是指劳动者由接受教育开始,经工作、直至退休的职业经历。

是职业生涯的有形层面,包括职业的各个阶段以及其中所显示的地位阶梯。

②内职业生涯内职业生涯是指外职业生涯的主观层面,也可以视为是无形层面。

是个人对职业追求的一种主观愿望,是劳动者力图将工作与他们的其他需要、家庭义务、社会义务以及个人闲暇之间取得均衡的过程。

2.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生涯规划(1)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员工工作及职业发展的设计,协调员工个人的需求和公共组织的需求,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其制定者既包括员工,也包括组织以及二者之间的反馈与互动。

职业生涯开发模型如图7-1所示。

(2)运用职业生涯管理的观念分析个人和组织的相互关系可以达到以下目标①改善组织的人力资源计划和人力资源开发;②改进个人职业计划,帮助陷入工作困境的人有效地应付这种情境;③改善所有职业阶段上的人与岗位的匹配过程,使处于早、中、晚期职业危机的组织和个人能更有效地解决这些危机;④解决中、晚期出现的落伍退化、动力消失和求安稳的问题;⑤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使家务和工作取得均衡;⑥使所有那些有贡献的个人和或无意沿组织阶梯爬升的员工保持生产率和动力。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公共管理主体【圣才出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公共管理主体【圣才出品】

第二章公共管理主体2.1 复习笔记一、官僚制组织1.官僚制组织理论(1)“官僚制”是指一种建立在合理—合法型权威基础上的、体现了工具理性的等级控制组织系统,它拥有一整套严密的程序化命令—服从关系和职务等级系列,每一职位上的工作人员都按照组织规则而不是按照个人偏好办事,因而能够使组织的管理技术效能最大化,实现高效率。

(2)三种典型的权威及其统治类型,即魅力型、传统型和合理—合法型。

①传统型权威是一种最古老的权威形式,来自习俗、惯例、经验、祖训等等;②魅力型权威又可称为超人权威,是建立在非凡人格、英雄气概、创业奇迹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它来自对领袖个人魅力的崇拜;③合理—合法型权威又称为法定权威,是建立在相信规章制度和行为规则的合法性基础之上的。

这三种权威构成了三种不同的统治基础,官僚制组织是拥有合理—合法权威的现代组织类型。

(3)在韦伯看来,官僚制组织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是一种“理想类型”的高度理性化组织。

①它是正式建立的持久统一的规则系统,其规则表现为法律、法规、章程和制度;②它是具有明确的职权范围限定的行政机构;③它的机构与职位都按照等级原则进行管理;④通过技术性的或法律性的规则来控制官员,有专业培训;⑤行政人员同行政管理物资和生产物资完全分开;⑥任职人员不能有任何把职务占为己有的行为;⑦行政管理实行文书和档案管理。

2.官僚制组织在20世纪的发展(1)官僚制组织在20世纪的崛起的原因①官僚制组织的理性主义思路符合工业社会的要求近代社会是一个高扬理性和科学的社会,官僚制组织与这个社会是一致的。

官僚制体系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体系,它所体现的是与近代资本主义一道成长起来的工具理性原则,它只考虑活动的效率和技术可行性。

②官僚制组织满足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任何其他组织形式都不能满足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这种需要,只有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专门化训练的人员和管理的官僚制组织才能满足这种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官僚制组织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3.1 复习笔记
一、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组织运用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手段对作为或可能成为组织成员的人所进行的管理,其基本的管理理念是把这些人看作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对这类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1)20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西方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的生存压力也随之加剧,因而迫切需要寻找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新途径。

(2)进入80年代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开始进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这源于许多学者试图提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论来解释、预测、指导管理者的管理实践。

(3)9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者开始对“人力资源”的概念进行反思,部分学者重新提出以“人力资本”的概念取代“人力资源”的概念。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人力资源是由劳动者的智力、体力、知识、技能等所决定的综合素质或劳动能力。

在广义上,人力资源也可以被理解成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被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
劳动人口的总和。

人力资源这个概念包括两个层面:
①从质量的角度看,人力资源包括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价值观和劳动态度五个方面;
②从数量上看,人力资源是一个集合概念,它不单指劳动者个体,而且指某个国家、地区、部门或组织所拥有的劳动力人口总量。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①从权力的最终来源看,国家的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宏观管理主体。

②中观管理主体包括全国和国家各级人力资源管理或公务员管理部门,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要职能是这类部门的主要特征。

③私人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主体则主要是微观层面上的,是企业等私人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事经理。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主要分为价值环境和制度环境
①价值环境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被视为经常发生冲突的基本社会价值之间连续互动的过程。

这些价值包括政治回应性、组织效率、个人权利、社会公平、个人责任、有限的与分权的政府、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

②制度环境
是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际运行的微观环境——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制度反映了政府管理中的一种理性、效率、公平、法治的价值追求。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内容
①人力资源规划:预算准备和人力资源计划;在政府雇员之间划分与分配工作任务(工作分析、职位分类、工作评估);决定工作的价值是多少(工作或薪酬)
②人力资源获取:招募、选录、甄补政府雇员
③人力资源开发:适应、培训、激励及评估雇员,提高其知识、技能和能力
④纪律与惩戒:确保、保证雇员和雇主之间的期望、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建立惩戒途径与雇员申述程序;健康、安全以及雇员宪法权利等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①具有公共性
与私人部门不同,公共部门建立在民意授权的基础上,它依照宪法和法律授予的权力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分配,制定并实施公共政策。

②具有服务性
服务性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基本属性,但这种服务与企业提供的服务有着本质区别。

企业的服务通常是有偿服务,是为本组织谋取利益,而公共组织的服务,是将社会的利益放在核心地位。

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稳定性源于公共组织的稳定性,同时也是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保证公共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内在要求。

④具有明显的政治性
虽然西方主要国家在公务员制度的设计之初就将“政治中立”作为核心价值,即使不考虑政治倾向,身处公共部门、掌握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职能的人们也必然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

(3)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可以归结为“继承”与“发展”两个方面:
①私人部门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远早于公共部门,业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成熟的管理技术。

除个别环节外,公共部门已经借鉴了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

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结合了公共部门的特点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正,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具有普遍适用性。

4.公共管理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的问题:
(1)价值冲突
①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立并存的条件下,公共部门内部也存在着各种价值冲突,这些冲突会从价值观层面影响公职人员的工作态度,制约其工作行为和表现,并最终对整个公共部门的绩效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②在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技术引入公共部门并作为公共管理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时,就不可避免地要对利润与公益、效率与公平这些价值间的关系加以整合。

③公共管理活动本身就是各种不同的价值及价值观相互冲突与妥协的过程。

(2)制度匹配
设计、操作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具体制度时,就必须注意到与公务员制度相匹配的问题。

但是要实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务员制度的全面匹配,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3)管理技术的可行性
①管理技术的可行性问题实际上是价值、制度两方面问题的具体体现。

许多关键性的管理技术无法在公共部门得到有效实施,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信心,并且质疑其与传统人事管理到底有何不同。

③对管理技术进行调整,使其在公共部门具有现实可行性,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引进和建设过程中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

二、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获取
1.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1)人力资源规划和获取含义
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共部门评估现有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人力资源需求进而制定各种计划和措施来保障人力资源供求在数量、结构、质量方面分别达到平衡、匹配、合格要求的过程。

②人力资源获取则是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相关的计划和政策规定从组织内外部来识别、选取特定数量、结构和质量人力资源的具体活动。

(2)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职能
①人力资源规划为人力资源获取的数量和结构确定了具体的标准;
②人力资源规划中的费用和人员规划提供了组织的生产力水平状况以及能否实现组织绩效目标等方面的信息,决定了组织能否对组织成员支付薪酬等;
③人力资源规划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等开发活动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可以使员工了解自身素质与组织要求的差距,从而及时调整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3)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
①收集有关信息:人力资源规划的信息包括组织内部信息和组织外部环境信息
a.内部信息主要包括组织的战略计划、各部门的计划和人力资源现状等;
b.外部环境信息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人口和社会发展趋势等。

②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规划和组织的内外部条件选择预测技术,然后对人员需求的结构、数量、质量进行预测,包括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总量预测和岗位需求预测。

③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a.在组织内部,它是指根据现有人力资源及其未来变动情况,确定未来所能提供的人员数量和质量;
b.在组织外部,则是对外部人力资源供给进行预测,确定未来可能的各类人员的供给情况。

④确定人力资源净需求
在对公共部门未来的需求与供给预测数据的基础上,将本组织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数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