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学基础
原子光谱学基础
M=1为单重线,M=2为双重线,M=3为三重线。
在无磁场时,J 能级对应于一种原子运动的能量状态,光谱学中为能级简并;
05
L≥S:J=(L+S),(L+S-1),…(L-S)共有2S+1个值
03
内量子数(J)--(光谱支项)其值为总自旋量子数和总角量子数的矢量和
原子吸收谱线的轮廓与谱线变宽 原子吸收谱线的轮廓:通常把吸收系数Kν随频率ν的变化曲线称为原子吸收线的轮廓,以半宽度(△ν)表征吸收线的宽度,其值约为10-3 ~ 10-2nm。ν0为中心频率; K0为中心吸收系数。
谱线变宽:从理论上讲,原子吸收线应该是一条几何线,但由于处于同一状态的原子,所具有的能量有小的差别,谱线有一定的宽度-称为自然宽度;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可使谱线变宽-称为热变宽、碰撞变宽等。 自然宽度 在无外界影响时,谱线的宽度称为自然宽度(△νN)。通常△νN=10-5~10-6nm。其与激发态原子的寿命有如下式的关系:
荧光波长小于激发波长的荧光称为反斯托克斯荧光。
共振原子荧光:指气态基态原子吸收共振辐射后,再发射与吸收共振线波长相同的光,这种光为共振荧光。共振跃迁几率大,因而共振荧光强度最大。
荧光波长大于激发波长的荧光称为斯托克斯荧光;
敏化原子荧光:敏化荧光又称诱导荧光。物质B本身不能直接激发产生荧光,但当物质A存在时,受光激发形成激发态(A*),通过碰撞将其部分或全部能量转移给物质B,使B激发到激发态(B*),当其以辐射光子形式去激回到较低能态或基态所发射的荧光。
Na原子的光谱项及可能光谱: 外层电子为3S1,其光谱项如下图。
01
42S1/2 → 32P1/2,3 2P3/2等等。
可见,可能的跃迁为:32P1/2,3 2P3/2 → 32S1/2
光谱学基础知识(3)
考虑各个能级的跃迁
Ak Aki
i
4
自发辐射跃迁几率:
由于自发辐射,激发态的粒子数 变化可以写成:
dNk Ak Nk dt
Nk t Nk 0 exp Ak t
经过时间k=1/Ak后,Nk下降到初始时的1/e, 称k为能级Ek的平均自发寿命
结论:一个能级的自发发射跃迁几率等于该能级的平均自发寿 命的倒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根据谱线宽带的定义: 1 2
I 1 I 2 I 0 / 2
D 2 20
Vp c
0
ln 2 8 kT c m
1 2
D
c
c
2 RT
热力学统计:
M N0 m R N0 k
ln 2 M
7.16 10 7 0 T / M
因此为了计算i需要计算距发光原子rrdr内最邻近粒子的几率prdr它等于drlaserspectroscopyitsapplication54考察相互作用的两个粒子根据相互作用势能表示式相互作用引起的频率变化等于用平均距离表示这个变化的平均值laserspectroscopyitsapplication55谱线的两线翼相应于频率变化的最大点对这两线翼影响最大的是那些距离r最小的最近的粒子
E (t ) E ( )e
i t
d
E ( )
1 2
0
E (t )e i t dt
Laser spect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
14
E(t ) E0 e
t 2
e
i0t
光谱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光谱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光谱学是现代科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电磁波谱之间的关系。
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天文学、能源和光电子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谱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应用。
一、光谱学的基本概念光谱学是研究物质与电磁波(特别是可见光和紫外线)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电磁波是由振动的电场和磁场构成的,它们的振动频率(ν,单位为赫兹)和波长(λ,单位为米)之间满足下面的关系:c = νλ其中,c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00000 km/s。
光谱学最基本的概念是“光的频谱”(spectrum),即将光按频率或波长分解开来所得到的一系列分量的集合。
光的频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连续光谱(continuous spectrum):它是由各种波长的光波干涉和叠加的结果。
例如黑体辐射(blackbody radiation)就是一种连续光谱。
2. 发射光谱(emission spectrum):物质被加热或激发时,会发出一定波长的光。
这些光波经常呈现出特定的波长分布,即发射光谱。
例如氢原子光谱就是一种明显的发射光谱。
3. 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当某一种波长的光通过某种物质时,物质会吸收这种波长的光,而不能透过去。
这种现象可以用吸收光谱来描述,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是相反的。
例如太阳光通过地球大气层时的吸收现象就是一种吸收光谱。
二、光谱学的应用1. 化学分析光谱学在化学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原子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能够分析样品中包含的元素种类和含量,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和原子发射光谱(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两种方法。
2. 生命科学生命科学中使用光谱学的方法是非常多样的,例如:(1)荧光光谱可以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
激光光谱学的基础和技术PPT模板
10 第七章可调谐相干光源
第七章可调谐相干光源
7.1基础和概述
7.4可见和紫外光谱范围中的调谐方 法
12 43
7.2可调谐红外光源
7.2.1半导体激光器 7.2.2自旋反转喇曼激光器 7.2.3差频分光计 7.2.4光参量振荡器 7.2.5高压气体激光器
7.3染料激光器
11
第八章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附录一部分物理常 数
17 附录二本书所用单位缩写
附录二本书所用单 位缩写
1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感谢聆听
02 03
04
2.3吸 收.受激 发射和自 发发 射.爱因 斯坦系数
2.4辐射测量的基本 概念
第二章光的发射和 吸收
2.7吸收和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8跃迁几率的测量和计算 2.9相干性
第二章光的 发射和吸收
2.7吸收和色散
2.7.1折射率 的经典模型
2.7.3爱因斯 坦系数和振 子强度
2.7.2振子 强度
9.1激光光学抽运
1
9.3受激能态的光谱技术
9.3.1分级激发
9.3.2双共振方法
3
9.3.3激光能级交叉光 谱技术
2
9.2激光感生的荧光
4
9.4碰撞过程的光谱技术
13
第十章高分辨无多普勒激 光光谱技术
第十章高分辨无多 普勒激光光谱技术
10.1准直分子束中的光谱技术
10.2饱和光谱技术 10.2.1非均匀谱线展宽时的饱和
激光光谱学的基础和技术
演讲人
2 0 2 X - 11 - 11
01 目录
目录
02 译者的话
译者的话
03 序言
序言
《光谱学基础知识》课件
光谱学和现代科技
半导体工业
光谱学在半导体工业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用于材料表征、工 艺控制和器件测试等方面。
医学诊断
光谱学在医学诊断中有广泛应 用,例如红外光谱用于检测病 变组织,光谱成像技术用于肿 瘤检测。
环境监测
光谱学被应用于环境监测,如 红外光谱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污 染物,紫外-可见光谱用于测定 水质。
光谱的分类
光谱可分为连续谱、发射谱 和吸收谱等不同类型,每种 类型提供有关物质的不同信 息。
光谱的性质
光谱具有特定的形状和特征, 这些特性能够展示物质的组 成、结构和活动。
分子光谱学
1
基本原理
分子光谱学探索分子与光的相互作用
应用
2
机制,研究分子的能级、转动和振动 等特性。
分子光谱学在化学、物理、生命科学
2 光的颜色
3 光的波长和频率
光的发射和吸收过程对 于光谱学研究至关重要, 揭示物质产生和吸收光 的机制。
光的颜色是由其波长决 定的,不同的波长呈现 出不同的颜色,反映物 质的特性。
光的波长和频率是描述 光的特性的基本参数, 它们决定了光的能量和 行为。
光谱的基本概念
光谱的定义
光谱是指将光按波长或频率 进行排列的图像或图谱,用 于研究光的成分和性质。
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分析、结构
鉴定和药物研究。
3
发展前景
分子光谱学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在 新材料、能源和生物科技等领域实现 更多的突破。
原子光谱学
基本原理
原子光谱学研究原子在光的激发下吸收和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揭示原子的能级和性质。
应用
原子光谱学在分析化学、天文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元素检测和星际元素分析。
光谱学基础教程
6.1 入口光学的选择 6.1.1 基础公式的回顾
6.2 建立单色仪系统的光轴 6.2.1 所需物品 6.2.2 步骤
6.3 光信号进入光谱仪 6.4 入口光学实例
6.4.1 与小光源匹配的光学开口 6.4.2 与宽光源匹配的光纤开口 6.4.3 光源的缩小成像
6.5 场透镜的使用 6.6 针孔相机效应 6.7 空间滤镜
本书提到的规律、方法等对各类不同表面形状的经典刻划光栅和全息光栅均适用,如需区分,本书会特别给出解释。
1.1 基础公式
在介绍基础公式前,有必要简要说明单色光和连续谱。
提 示 :单色光其光谱宽度无限窄。常见良好的单色光源包括单模激光器和超低压低温光谱校正灯。这些即为大家所熟知 的“线光源”或者“离散线光源”。
相对效率测量需要将反射镜表面镀膜(膜层材料与光栅表面反射膜层材料相同),并且采用与光栅相同的角度设置。 图5a和5b分别给出了闪耀刻线光栅和非闪耀全息光栅的典型效率曲线。 一般而言,闪耀光栅的效率在2/3闪耀波长处和1.8倍闪耀波长处减小为最大值的一半。
(a)刻线闪耀光栅的典型效率曲线
(b)非闪耀全息光栅的典型效率曲线
提 示 :连续谱光谱宽度有限,如“白光”。理论上连续谱应包括所有的波长,但是实际中它往往是全光谱的一段。有时候 一段连续谱可能仅仅是几条线宽为1nm 的谱线组成的线状谱。
本书中的公式适用于空气中的情况,即m0=1。因此,l=l0=空气中的波长。
定义
单位
α - (alpha) 入射角 β - (beta) 衍射角 k - 衍射阶数 n - 刻线密度 DV - 分离角 µ0 - 折射率 λ - 真空波长 λ0 - 折射率为 µ0介质中的波长 其中λ0 = λ/µ0
光谱简单入门知识点总结
光谱简单入门知识点总结一、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谱学研究的基础。
光的波动性表现在光具有波动性质,如干涉、衍射、折射等,可以用波长、频率和波速等物理量描述光的特性。
光的粒子性表现在光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离散的能量变化,可以用光子理论来描述光的特性。
因此,光可以用波动理论和粒子理论来解释其行为,这是光谱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光谱的基本概念1. 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是指物质受到激发后,向外辐射能量的光谱,它是物质在吸收光能后释放出的光谱,常见的发射光谱有电子激发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和分子发射光谱等。
吸收光谱是指物质受到外界光辐射后,吸收光能的光谱,它是物质在吸收光能后产生的光谱,常见的吸收光谱有原子吸收光谱、分子吸收光谱和固体吸收光谱等。
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是光谱学研究的基本对象,通过对物质的发射和吸收光谱的分析,可以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 波长和频率光谱的波长和频率是描述光的重要物理量,波长是指光波的波长,通常用λ表示,单位是纳米(nm)或艾米(Å);频率是指光波的频率,通常用ν表示,单位是赫兹(Hz)。
波长和频率是光的基本特性,它们之间的关系由光速公式c=λν确定,其中c是光速,约为3×10^8 m/s。
因此,波长和频率是描述光波性质的关键参数,它们与光的色彩、能量和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
3. 能级结构原子、分子和固体等物质的能级结构是产生光谱的基础,它决定了物质在光作用下的吸收、发射、散射和色散等行为。
能级结构表述了物质内部的能量状态,可以用能级图来描述。
在能级图中,能级之间通过跃迁产生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对应不同的光谱线。
因此,能级结构是光谱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了物质在光作用下的能量变化和光谱特性。
三、光谱分析方法1. 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是通过原子吸收光能产生的光谱,它是分析和检测元素含量的重要方法。
光谱学基础教程范文
光谱学基础教程范文光谱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性质和特性。
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光是如何与物质相互作用,还能帮助我们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光谱学的基础概念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吸收和发射。
光是由电磁波组成的,其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作为波动传播,也可以作为微观粒子(光子)发射和吸收。
光的传播速度是光速,而其波长和频率决定了光的颜色和能量。
在光谱学中,我们通常使用光谱来描述光的特性。
光谱是将光按其波长或频率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的过程。
根据传播方向不同,光谱可以分为发散光谱和聚焦光谱。
发散光谱是将光通过光栅或棱镜等光学仪器进行分解,然后将分解后的光投影在屏幕上形成一系列彩色条纹。
这些彩色条纹被称为连续谱,其颜色由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组成,呈现出一种连续变化的颜色序列。
聚焦光谱是通过将光通过一个狭缝使其成为平行光束,然后将这束平行光束通过一个玻璃棱镜或光栅使其分解成不同的波长。
分解后的光经过一个透镜聚焦后,产生出一系列的谱线,这些谱线由特定的波长组成,呈现出一种分立的光谱。
根据光的吸收和发射特性,光谱学可以分为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是指当光通过物质时,物质会吸收掉一定波长的光,而发射光谱则是当物质被加热或激发时会发射出一定波长的光。
根据物质的不同组成和结构,它们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也会有所差异,可以通过分析光谱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光谱学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化学分析中,通过研究样品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和浓度;在天文学中,通过观测天体的发射光谱可以了解其组成和运动状态;在生物医学中,通过分析生物组织的荧光光谱可以诊断疾病。
总的来说,光谱学基础课程是物理学和化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光谱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光的性质和特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和物质世界的本质。
同时,光谱学也为许多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和工具,有助于推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光吸收定律
光吸收定律光吸收定律是光谱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描述了物质对于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的规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光吸收定律进行详细介绍。
一、光谱学基础知识在介绍光吸收定律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些光谱学的基础知识。
1. 光谱:指将可见光按照波长分成一系列颜色,形成的连续或离散的条纹。
2. 光谱仪:用于分离和测量不同波长的光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仪器。
3. 分子能级:分子在不同能量状态下所处的状态。
4. 能级跃迁:分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二、光吸收定律定义根据光谱学中的实验结果,发现物质对于不同波长(或频率)的电磁辐射有选择性地吸收或透过。
这种现象被称为物质对于辐射的选择性吸收。
而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了著名的“比尔-朗伯-伯勒特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对于辐射的吸收与物质浓度成正比,与辐射强度成反比。
这个定律被称为光吸收定律。
三、比尔-朗伯-伯勒特定律比尔-朗伯-伯勒特定律是光吸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它描述了物质对于单色光(即波长相同)的吸收规律。
该定律可以表示为:A = εlc其中,A表示吸光度,ε表示摩尔吸光系数(或摩尔消光系数),l表示样品厚度,c表示物质浓度。
这个公式表明,在一定波长下,物质对于辐射的吸收与其浓度成正比,与样品厚度成正比。
而摩尔吸光系数则是一个常数,它描述了单位浓度下物质对于辐射的吸收程度。
四、分子能级和能级跃迁分子在不同能量状态下所处的状态被称为分子能级。
分子能级可以由外部能量激发而产生变化。
当分子从一个高能量态向低能量态跃迁时,会释放出一定波长的辐射,这个现象被称为发射。
而当分子从低能量态向高能量态跃迁时,会吸收一定波长的辐射,这个现象被称为吸收。
五、光谱学应用光谱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的重要科学。
它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下面列举一些光谱学应用:1. 紫外可见光谱:用于测定分子中含有的双键、三键等共轭体系。
2. 红外光谱:用于测定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如羧基、酮基等)以及分子结构。
光谱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光谱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光谱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吸收、发射和散射光的学科,利用这种现象可以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
光谱学应用广泛,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等许多领域。
本文将介绍光谱学的基础理论和一些常见的应用。
一、光的性质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和频率。
电磁波是一种能量在空间中传播的波动,包括电场和磁场的变化。
光的波长与频率有直接关系,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也越大。
常见的光有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等,它们的波长分别在400~700纳米、10~400纳米、700纳米以上。
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物质对光的相互作用主要有吸收、发射和散射,它们是光谱学研究的基础。
吸收是指物质吸收光的能量,这种作用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发射是指物质由激发态转变为基态时放出的光能量,这种作用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能级结构和原子的运动状态。
散射是指光在物质中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在大气和水中都有广泛应用。
三、光谱学分析方法光谱学分析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两种。
吸收光谱包括紫外吸收光谱、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三种。
紫外吸收光谱适用于分析含有含氧、氮、硫等的有机分子,如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可见吸收光谱适用于分析金属离子的含量、有机分子的色素等;红外吸收光谱适用于分析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构象等信息。
发射光谱包括原子发射光谱和荧光光谱两种。
原子发射光谱通常用来分析含有金属离子的样品,如镁、铁、钙等,可以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荧光光谱是指物质受到激发后发出的荧光,在化学组成、结构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四、光谱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生物学领域光谱学在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中可以使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等技术,用于分析蛋白质、DNA、RNA、糖类等大分子的化学成分及其结构。
此外,红外光谱也可以用于生物分子的分析,如体内物质浓度分析、病原菌和细胞的检测等。
分子光谱基础知识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分光光度法测量的理论依据是伯郎—比耳定律:当容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和激发下,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
但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
所以根据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定浓度范围的稀有色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A与溶液的浓度c(g/l)或液层厚度b(cm)成正比。
其定律表达式A=abc荧光分光光度计原理:在溶液中,当荧光物质的浓度较低时,其荧光强度与该物质的浓度通常有良好的正比关系,即IF=KC,利用这种关系可以进行荧光物质的定量分析,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类似,荧光分析通常也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
由高压汞灯或氙灯发出的紫外光和蓝紫光经滤光片照射到样品池中,激发样品中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荧光经过滤过和反射后,被光电倍增管所接受,然后以图或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
物质荧光的产生是由在通常状况下处于基态的物质分子吸收激发光后变为激发态, 这些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将一部分的能量又以光的形式放出,从而产生荧光.三. 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 分子结构与荧光具有p、p及n、p电子共轭结构的分子能吸收紫外和可见辐射而发生p -p* 或n - p* 跃迁,然后在受激分子的去活化过程中发生p*- p 或p*- n 跃迁而发射荧光。
发生p - p* 跃迁分子,其摩尔吸光系数(å)比n - p* 跃迁分子的大100—1000倍,它的激发单线态与三线态间的能量差别比n - p* 的大的多,电子不易形成自旋反转,体系间跨越几率很小,因此,p - p* 跃迁的分子,发生荧光的量子效率高,速率常数大,荧光也强。
所以——只有那些具有p- p共轭双键的分子才能发射较强的荧光;p电子共轭程度越大,荧光强度就越大(lex与lem长移)大多数含芳香环、杂环的化合物能发出荧光,且p电子共轭越长,F越大。
2. 取代基对分子发射荧光的影响(1)(苯环上)取代给电子基团,使p共轭程度升高à荧光强度增加:如–CH3,–NH2 ,–OH ,–OR等(2)(苯环上)取代吸电子基团,时荧光强度减弱甚至熄灭:如:–COOH ,–CHO,–NO2 ,–N=N–(3)高原子序数原子,增加体系间跨越的发生,使荧光减弱甚至熄灭。
火焰的颜色与波长关系
火焰的颜色与波长关系火焰的颜色与波长关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涉及到光谱学、化学和物理学等领域的知识。
1.光谱学基础:光谱学是研究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光谱现象是指当光线通过物质时,不同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或发射的现象。
光谱可以分为连续光谱、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2.火焰的发光原理:火焰发光是由于燃烧过程中,燃料和氧气的分子发生激发和碰撞,从而产生能量。
当这些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形成火焰的光谱。
3.火焰颜色的形成:火焰的颜色主要由燃烧物质中的元素决定。
不同元素在燃烧时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光,因此火焰的颜色会随着燃烧物质的种类而变化。
例如,当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燃烧时,火焰会呈现黄色;而含有铜元素的物质燃烧时,火焰会呈现蓝色。
4.波长与颜色的关系:光的波长决定了其颜色。
波长越短,颜色越偏向蓝色;波长越长,颜色越偏向红色。
因此,不同元素燃烧时产生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从而决定了火焰的颜色。
5.火焰颜色的观测:通过观测火焰的颜色,可以推断出燃烧物质中可能含有的元素。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利用火焰颜色的变化来分析物质的成分。
6.火焰颜色的应用:火焰颜色的研究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冶金工业中,通过观测火焰颜色可以判断金属的熔点;在环境监测中,可以通过分析火焰颜色来判断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
综上所述,火焰的颜色与波长关系是一个涉及光谱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通过研究火焰颜色与波长的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到燃烧物质中元素的性质,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习题及方法:1.习题:钠元素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是什么?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3,钠元素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是黄色。
2.习题:火焰的颜色与哪种物理现象有关?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2,火焰的颜色与光谱学有关。
答案:光谱学3.习题:下列哪种元素燃烧时火焰呈现蓝色?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3,铜元素燃烧时火焰呈现蓝色。
4.习题:光的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4,光的波长与颜色之间的关系是波长越短,颜色越偏向蓝色;波长越长,颜色越偏向红色。
红外光谱学的基础知识
红外光谱学的基础知识红外光谱学是指利用红外线对物体进行光谱学分析的一种技术。
它是化学、生物、环境、医药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在物质结构、组成和环境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红外光谱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这一技术的先决条件,下面就介绍一下红外光谱学的基础知识。
一、红外光谱学的定义红外光谱学是一种物质分析技术,其基础原理是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和散射。
在这一技术中,通过对被测样品引入一定的红外辐射,然后对通过样品的辐射光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得到被测样品的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材料及其构造分析、品质控制、安全检测等多个领域。
二、红外光谱的产生原理对于物质的分子而言,它们是由原子和化学键组成的。
原子和化学键由电子环组成,当红外辐射照射到这些分子结构中时,它们就能够与其中的电场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使分子振动。
对于不同的原子或化学键,其振动的频率和振动模式是不同的。
同时,由于物质的分子构造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它在被照射后也会产生吸收的信号。
这样,就能利用这些吸收信号来识别不同的物质。
三、红外光谱学的分析方法根据分析方法的不同,红外光谱学可以分为四种基本方法。
分别是:透射法、拉曼散射法、反射法和化学发光法。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四种方法的原理。
1、透射法透射法是通过将红外辐射通过样品透明部分测量其强度削减的方法。
这样,就可获得被测样品的吸收光谱。
需要注意的是,透射法所使用的样品需要具有较好的透过性质。
对于不同的样品,其需使用的样品尺寸也是不同的。
2、拉曼散射法拉曼散射法是通过同样的红外辐射照射到物质中,同时监测散射光而得到的一种分析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比较适用于样品表面和非平衡相中的物质。
在拉曼散射法中,所使用的激光波长比较短,可以根据散射的波长从而对样品进行分析。
3、反射法反射法所使用的激光波长比较长,能够适用于大多数样品。
在反射法中,激光首先照射到样品表面,然后通过样品表面的反射光测量其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样品,需要选用不同种类的反射器,以获得比较准确的分析结果。
光谱基础知识-PPT
基本概念
光学分析法是根据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或 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 析化学方法。
1.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高速通过空间的光子流,通常简 称为光。它具有二象性,即:波动性和粒子性。波 动性表现在光的折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粒子性 表现在光电效应等现象。
每个光子的能量(EL)与其频率()、 波长()及波数()之间的关系为:
图3-1 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能级跃迁示意图
需要注意的是: (1)整个过程是在单线态之间进行的; (2)产生荧光的过程极快,约在10-8秒左右 内完成; (3)荧光的产生是由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 振动能级开始,而与荧光分子被激发至哪一 个能级无关。因此,荧光光谱的形状和激发 光的波长无关。
c. 散射光谱
常用的有:原子发射光谱和荧光光谱。
对于原子发射光谱,由于每种元素的原子 结构不同,发射的谱线各有其特征性,可以根 据元素的特征谱线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谱线的 强度与物质含量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荧光光谱实质上是一种发射光谱,它的 产生是由于某些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在辐射能 作用下跃迁至激发态,在返回基态的过程 中,先以无辐射跃迁的形式释放出部分能 量,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然后再以辐射跃 迁的形式回到基态,由此产生的光谱称为荧 光光谱。
与其它光谱仪器比较,还有一个显著的特 点是:价格便宜、易于操作和容易普及。
缺点:进行测定时,需一个元素一个元素 地进行分析;且大多需要显色剂;样品处 理较复杂,不如其它光谱法迅速。
2. 原子荧光发射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度计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 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 来确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气态自由原子 吸收特征波长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 态或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经过约10-8s,又 跃迁至基态或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 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称为原子荧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型和线宽的研究也是光谱学的重要方面。
,0 线型函数 g
分布在某一频率附近单位频率间隔内的辐 射功率与整个频率范围内的辐射总功率之 比。用于表示谱线的形状。
一、自然线宽 (natural lifetime broadening) 自然线宽是由于原子分子激发态自发辐射
寿命所引起的,属均匀加宽。
第 1章 光谱学基础
电磁辐射; 基本光学过程及现象 ; 能级跃迁与Einstein的辐射理论 ; 谱线宽度与线型。
第一节 电磁辐射
•电磁波及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λ,ν,k,
0 c , =2 ,
2 k
单色平面电磁波 :
E( z, t ) E0e
i ( kz t )
e
E1
吸收光谱:I ~λ
•Emission
e
E2
发射光谱
荧光光谱
h
磷光光谱
E1
•Scattering:根据散射基元不同,可分为
1、分子散射:
(1)、瑞利散射:可用经典受迫振动解释 (2)、拉曼散射: 2、晶体中的电子散射: (1)、相干散射(汤姆孙散射) (2)、非相干散射(康普顿散射)
3、晶体中的声子散射: 晶格振动的拉曼散射
E
ΔE=ΔEi+ΔEk.
ΔEk ΔEi
2 I ( ) I 0 2 2 ( 0 ) 4
I0 I ( )d
辐射总强度
写成 则
I I0 g( )
g
2 2 0 2
2
A21 1 B21 N 1 B12 1 N 2 B21
热平衡下,N1,N2满足玻耳兹曼分布
h (g1,g2分别为初态 N 1 g1 exp 和终态的简并度) N 2 g2 k BT
A21 1 , T B21 g1 B12 h kBT 1 e g2 B21
二、能级的布居 原子(分子或离子)具有一系列分立的运动状态。 能级、基态、激发态. 常态下原子总是优先处于(称为布居)最低能量 的状态. 对于大量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热平衡系统,如 何分布?
原子数按能级的分布服从玻耳兹曼分布
N i gi exp( Ei / kBT )
N m gm Em En exp( ) N n gn kBT
υ 1 c c
可见,不同速度的原子分子的辐射频率是不同 的。
气体中原子分子的速度遵循麦克斯韦-玻 尔兹曼(Maxwell-Boltzmann)分布:
m P d 2 kT
1 2
e
m
2
2 kT
d
ν到ν+dν之间的光强与总光强之比 g(ν)dν应等于速度在v到v+dv之间的
三、Einstein跃迁几率
在光的作用下,初态和终态之间可能发生以下三 种过程 ①自发辐射(Spontaneous emission) e
h
2 1 h
E2
•跃迁几率为A21 (Einstein自发辐射系数 ) •N2 变化的速率为 dN 2 A21 N 2 dt
E1
②受激辐射(Stimulated emission )
1
R
表示经过时间τR后, 能级的粒子 数下降到初始值的1/e。 τR称为辐 射衰减寿命。
⑤辐射跃迁的量子效率η:
第四节 跃迁谱线的线型与线宽
原子和分子的任何一条跃迁谱线都存在有一
定的频率宽度,本节将讨论跃迁谱线线宽的
来由和线型的问题。在光谱测量中,谱线的
频率位置(或波长位置)、谱线的强度和谱
线的线型是三个重要的被测参量。因此,对
二、光谱的分类
•按照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不同过程, 光谱分为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与散射光谱 ( 拉 曼散射谱)。 •按发生作用的物质微粒不同可分为原子光谱、 分子光谱、固体光谱等 •按照波长范围(谱域)不同又可分为红外、紫外、 可见光谱,X射线谱等。 •按照强度对波长的分布特点可分为线光谱、 带光谱和连续光谱三类。
正常 色散
反常 色散
正常 色散
四个区域
共振吸收 =0,
r( ), i( )取极大;
i( ),
等离子体(Plasma)振荡
频率 =0, 0=0, = 0, 2 = p2=Ne2/m0
反常色散, r< 0, n0,
R1,金属反射区
低频和高频下透明性:
E2 h
1 h 2
•Bif为Einstein吸收系数
•吸收跃迁几率为
e
E1
W12 B12
•这种过程引起终态布居N2 变化的速率为
dN 2 N 1 B12 dt
在稳定状态下,这三种过程引起N2变化的 总速率为0,即
N 1 B12 N 2 A21 B21
r
r
0
n(0)
nr(0) p p• 低频吸收区:r < 0, >n, 吸收与反射共存
• 金属反射区:r < 0, n 0, R 1
等离子体(Plasma)振荡频率p: =0, r =0 • 高频下透明性:i(), r(), i( ) 0 , n 为实, () 1,n()= ( ) 1
g2 B12 B21 , g1
8 h A21 B21 3 c
3
④自发辐射几率与能级的有效寿命
dN f dt A fi N f
N f t N f 0e
A fi t
其中Nf0 为t = 0时 f 能级的粒子布居数目。
若Afi是初、终态之间唯一的辐射过程,则
A fi
p
h
m ph
E ph c
2
h 2 c
•电磁波谱
第二节 基本物理过程及现象
•光学过程
反射,传播和透射。
•传播中发生的现象(线性) Refraction(折射):光强不变
Absorption(吸收):影响透 射光强
Luminescence(发光):与 入射光频率不同,各个方 向;无辐射跃迁;发光效 率
第三节 能级跃迁与Einstein的辐射理论
一、普朗克的量子论
热平衡条件下黑体辐射能量密度分布的形式
普朗克公式
, T 2 3 c exp 1 kBT
3
8 h , T d 3 h d c e kT 1
2
i (), r(), i () 0 ,n为实,(0), () n (0)= (0) , n()= ()
色散曲线——Lorentz近似
2、德鲁德色散理论: 基于自由电子气近似,适用于金属。
各个光学常数的理论色散曲线,如图所示。
r ,r 0
吸收区 全反射区 透明区 (a) n, 吸收区 全反射区 透明区
~ 基本光学常数: n n i
~ 其他光学常数: r i i ~ i
r
i
都与n,k有关。 光学常数的频率依赖性叫做色散关系。
四、经典理论解释光学常数的色散 光学常数的频率依赖性叫做色散关系。 用经典模型来说明吸收和色散关系。 1、洛伦兹色散理论: 基于阻尼谐振子近似,适用于绝缘体和半 导体。 在一级近似下,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也 就是固体对光的响应可以看成阻尼谐振子 体系在入射光作用下的受迫振荡。
I = Io e - z , 固体对光的吸收律,Beer’s law I — 光强(Intensity), J/m2.s
— 吸收系数Absorption Coefficient , cm-1
对实验规律的解释,引进一系列复光学常 数,用于描述介质的宏观光学性质。 光学常数: (n,); (r, i) ; (r ,i) ;
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Pvdv,
g()d P d
c dv d 0
归一化的非均匀多普勒增宽线型函数:
c m g D 0 0 2 k BT
1 2 mc 2 0
2
e
2 kBT 02
分子荧光光谱
分子
分子能级
分子磷光光谱
分子
分子能级
光激发(光致发光)
三、光学常数
对于光在耗散介质中传播的实验规律, 引进以下参数进行描述
A + R + T = 1 ,能量守恒律
A —吸收率( Absorptance) R — 反射率(Reflectance) T — 透射率(Transmittance)
洛伦兹线型函数(Lorentzian profile )
谱线的半高度全线宽 (the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
1 2 2 2
g (0 ) / 2
二、多普勒增宽(Doppler broadening)
多普勒增宽是非均匀增宽,来源于不同速度 的原子分子跃迁频率的多普勒频移效应。 当原子分子相对于观察者(检测器)以v运动时, 原子分子的辐射频率由静止时的 0 变为 0 0 1
例如、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的区别
光谱(分类)名称 穆斯堡尔谱
作用物质 原子核
能级跃迁类型 原子核能级
吸收或发射辐射种类 γ射线
备注
X射线吸收谱 原子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 光谱
原 子 ( 内 层 电 子 ) 电子能级跃迁(低能级到高能级) 原 子 ( 外 层 电 子 ) 价电子能级跃迁(低能级到高能级) 分 子 ( 外 层 电 子 ) 分子电子能级跃迁(低能级到高能级)
射频
X射线荧光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 发射光 谱 原子荧光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