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岳阳楼记》(优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24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范仲淹自己当时也在贬谪之中,并不在岳州,他为什么能写出 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结合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材料1:滕子京在楼成之后,向贬谪河南邓州的范仲淹发《求记书》 一份。他说:"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 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他还请名家绘制《洞庭秋晚图》一本,随书附上,请范仲淹作记。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 两种表现,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的处境的变化 而喜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 既然这 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 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 谁一道呢?
(2)句的对偶简洁明快,又包含着极大的张力,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
细细涵泳,这种对偶在具体表现上又有繁复的变化, 有句内对,句间对,段间对,可谓匠心十足。请在文章找 一找,读一读。
句内对:政通人和 唐贤今人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 樯倾楫摧 虎啸猿啼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 岸芷汀兰 心旷神怡
句间对:街远山,吞长江 进亦忧,退亦忧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从不同文体角度来说,两句都是不错的表达。但从诵读角度来讲, 第(1)句更为舒缓,第(2)句节奏更明快,"衔""吞"炼字精当,更有 气势,更能体现洞庭湖"波撼岳阳城"的壮观。
给上面的句子分别标上朗读节奏符号(/),再读一读。
(1)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 (2)衔/远山,吞/长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岳阳楼记》 课件(54张PPT)
hào
皓月
qiáng jí
xié
樯倾楫摧 宠辱偕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 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 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 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
有时 全
茂盛并且青绿偶尔或许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浮波动光的光跃闪金着金,色静,静影静的圆沉月形璧影的像,沉玉渔入水歌中的互玉答璧,,渔此夫尽的乐歌头声何,在极穷你唱。尽我和,这
登样的斯乐趣楼(也真是,)则无穷有无尽心! 旷神怡,宠辱偕忘,
登上这座楼啊,
一起
把就会酒感到心胸临怀风开阔,,其精喜神愉洋快洋,者光荣矣和。屈辱都忘了,
四大名楼总图
中
国
四
岳阳楼
大
名
楼
黄鹤楼
鹳雀鹊
滕王阁
山 西
湖北 湖南 江
西
鹳雀楼 黄鹤楼
滕王阁
岳阳楼
登鹳鹊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具兴,
都 (通假字)“俱”
顺利
和乐
乃重修岳阳楼,
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规模,
做太守
百废 增其旧
属 予 作文 以记之。
(通假字)”嘱”嘱托 我 写文章 来 ,表目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课件(共35张PPT)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一连串的四字短句, 层层渲染,写出天气 的恶劣,人心酸楚, 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情 境。
登斯楼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迁客骚人,患得患失 悲景生悲情,览物而 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进亦忧,退亦忧”。 这些话,不仅是范仲淹用于自勉的
更是用来劝勉滕子京 范仲淹仅凭一幅图写出了《岳阳楼记》
全文无一丝因被贬而生怨的情绪 范仲淹的气象与格局可见一斑
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谪(zhé)守 衔( xián) 浩浩汤汤(shāng) 日星隐曜( yào) 潜( qián)形 樯( qiáng)倾楫( jí)摧 忧谗( chán)畏讥 万顷( qǐng )岸 芷( zhǐ)汀( tīng)兰 皓(hào)月 偕( xié)忘
鉴赏点归纳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1.景色的对比 2.览物而悲者与览物而喜 3.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不同思想的对比 二、精当的表达方式
记叙———第一段 描写——第二、三、四段 抒情———第三、四段 议论———第三、四、五段
三、工整的对偶骈句、恰当生动的修辞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范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奋苦读?
2.范仲淹论政事奋不顾身,力主改革,勤政 爱民,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苏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死后谥号文正 本文选自《范仲淹全集》 一生坎坷,出身贫寒,两岁丧父 和母亲随任小官吏的继父四处迁徙 其青少年时代,生活贫困 常常只能吃一点韭莱末
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端着酒,迎着风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31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 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 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 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 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 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 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 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 传世。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 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 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 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 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 岳阳楼声名益大。
滕王阁
黄鹤楼 岳阳楼
岳阳楼记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 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 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岁登进士及第,因敢于直言强 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 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 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 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 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 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 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颍州任途中 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且青绿。偶尔或许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 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壁,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优秀课件(共64张PPT)
记
记
• 记是一种文体 • 借助一些人、事、物、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见解。 •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 《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海国记》
知人论世
•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范文正公集》
•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德美才秀曰文 • 内外宾服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岳阳楼记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朝晖夕阴: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晖,日光。 •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或景物壮丽而多变化。
岳阳楼记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大观:壮丽景象。
岳阳楼记
• 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
• 前人之述备矣。
• 备:完全,详尽。
• 谪(zhé )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谪,古时官员降职或者远调。守:指做州 郡的长官。
• 巴陵郡(jù n):古郡名,今湖南岳阳。
• • • • • • • • • 越:到。今义越过。 明年:第二年。 通:顺利。和:和乐。 具:同“俱”。全,皆。 乃:于是。 其:代词。此处指岳阳楼 制:规模。 属:同“嘱”。嘱托 以:连词,来。
岳阳楼记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 涯,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前人之述备矣。 •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得无:表推测。
岳阳楼记丨翻译第二自然段
记
• 记是一种文体 • 借助一些人、事、物、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见解。 •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 《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海国记》
知人论世
•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范文正公集》
• 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德美才秀曰文 • 内外宾服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岳阳楼记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朝晖夕阴: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晖,日光。 •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或景物壮丽而多变化。
岳阳楼记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大观:壮丽景象。
岳阳楼记
• 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
• 前人之述备矣。
• 备:完全,详尽。
• 谪(zhé )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谪,古时官员降职或者远调。守:指做州 郡的长官。
• 巴陵郡(jù n):古郡名,今湖南岳阳。
• • • • • • • • • 越:到。今义越过。 明年:第二年。 通:顺利。和:和乐。 具:同“俱”。全,皆。 乃:于是。 其:代词。此处指岳阳楼 制:规模。 属:同“嘱”。嘱托 以:连词,来。
岳阳楼记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 涯, •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前人之述备矣。 •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得无:表推测。
岳阳楼记丨翻译第二自然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 《岳阳楼记》课件 (共32张PPT)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 1/8/92 021/8/9 2021/8 /92021 /8/9
9, 2021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2、洞庭湖之景有哪些特征? ①气势宏大 ②气象变化多端 ③南北流向之长
(三)阅读第3段,解释字词、翻译划线句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 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思考:
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写 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 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 的情感? 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20 21/8/9 2021/8/ 92021/ 8/98/9/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8/9202 1/8/9A ugust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谪(zhé)
读准音词
属(zhǔ)予(yú) 观夫(fú)
衔(xián) 汤汤(shāng)
淫(yín)雨
霏霏(fēi) 隐曜(yào)
樯(qiáng)倾
楫(jí)摧
薄(bó)暮
冥冥(míng)
岸芷(zhǐ) 汀(tīng)兰
宠辱偕(xié)忘
嗟(jiē)夫(fú) 噫(yī)
怒号(háo)
字词积累
创作背景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 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 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
庆历六年六月,他凭这幅《洞庭晚秋图》挥毫急书,撰写了著名的 《岳阳楼记》一文。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 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全段解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 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 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 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 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 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 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 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文本探究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 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 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 现他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32张PPT)
和煦 日光
天色湖光相接,一片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碧绿下,天广光阔,无一际碧。万顷,沙鸥翔集,
岸上与小洲
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美丽的鱼 上的花草
形容草木茂盛 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皎洁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
哪有尽头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
宽阔无边: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湖光山色: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作者为什么忽然写“前人之述备矣”,从写景中跳出来写人?
“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
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
暗含转机,经
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
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
人”的“览物之情”,从而
1、第三段写了哪些景物?
淫雨、阴风、浊浪、日、星、山岳、商旅、樯、楫、虎、猿 2、这些景物体现了洞庭湖景观的什么特征?
背景介绍
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 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 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 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范仲淹了解滕子京被贬岳州后一直很有感 伤情绪,所以趁作记之机,借题发挥,一方面 申述自己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劝慰滕子京与 自己共勉。
岳
阳
楼
记范
仲 淹
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
(武汉)
滕王阁
(南昌)
岳阳楼
(岳阳)
范仲淹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初期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从小勤奋好学,而且 怀有远大的抱负,以天下为己任。他为人忠直,极言敢 谏因常常遭贬。提出“庆历新政”,触动保守派利益, 遭到排挤,贬官,出任邓州,杭州,青州等地,最后病 死在赴颍州的途中,谥号文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0《岳阳楼记》课件(43张ppt)
第4段 天色 沙鸥 至若 鱼儿 芷兰
月影 渔夫
白天 所见
晴明
夜晚 所见
抒情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喜
其喜洋洋
又用一设问句,使文章又推进一层。 作者进一步揭示了古仁人和迁客骚人 的思想感情之“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政治抱负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这句话?
范仲淹的这句话,尽管包含了“忠君” 思想,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 限性,但他强调心怀天下,忧在天下人 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吃苦在前,享 乐在后,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 义。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 “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 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 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 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 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 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 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 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 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 “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 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 这样好。
非常广阔
飞翔 停息 美丽的鱼 岸上 小洲上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形容草木茂盛 有时 大片烟雾 全 消散 皎洁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浮动 闪耀 月影 璧玉
互相唱和
一起
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穷尽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持,执 面对
光荣 屈辱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0《岳阳楼记 》课件 (43张p pt)
月影 渔夫
白天 所见
晴明
夜晚 所见
抒情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喜
其喜洋洋
又用一设问句,使文章又推进一层。 作者进一步揭示了古仁人和迁客骚人 的思想感情之“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政治抱负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这句话?
范仲淹的这句话,尽管包含了“忠君” 思想,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 限性,但他强调心怀天下,忧在天下人 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吃苦在前,享 乐在后,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 义。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 “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 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 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 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 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 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 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 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 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 “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 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 这样好。
非常广阔
飞翔 停息 美丽的鱼 岸上 小洲上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形容草木茂盛 有时 大片烟雾 全 消散 皎洁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
浮动 闪耀 月影 璧玉
互相唱和
一起
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穷尽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持,执 面对
光荣 屈辱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0《岳阳楼记 》课件 (43张p pt)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5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这些迁客骚人因什么而或悲或喜? ●因物(景物)、因己。
理清前四段的思路
1. 作记缘由 2. 洞庭胜景,提出问题: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3. 两种览物之情:
1. 览物而悲, 2. 览物而喜
细读探究
第一部分(1):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记叙
第二部分(2—4): (2)概述岳阳楼胜景并提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3)雨天(萧条景色)——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4)晴天(春光明媚)——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阅读方法解密
体悟作者情感四借助法。 就是指在体悟作者情感时,一可借助于句子中能 体现作者态度、感情的关键词语或表达方式;二是借 助于文章中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的人、事 或物的观点和态度的分析;三是借助于写作背景,有 的写作背景就已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度;四是借助于对
文章的理解,对主旨的把握(这 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当然, 人的情感是丰富的,在句子中的 情感也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多 角度分析、感悟。本题中,可以 借助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对古 仁人的态度等来体悟作者的情感。
第2段: 概括描绘洞庭湖的全景。
找出课文中一句总写概述岳阳楼的美景, 并点明写景对象——洞庭湖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总写)
指出第三段的景物描写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 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这些文字渲染了什么气氛? ●渲染“悲”的气氛。
若夫霪雨 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
像那 连绵 雨(或雪) 放晴
冲向
隐藏
的雨 繁密的样子
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
光辉 隐没
理清前四段的思路
1. 作记缘由 2. 洞庭胜景,提出问题: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3. 两种览物之情:
1. 览物而悲, 2. 览物而喜
细读探究
第一部分(1):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记叙
第二部分(2—4): (2)概述岳阳楼胜景并提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3)雨天(萧条景色)——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4)晴天(春光明媚)——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阅读方法解密
体悟作者情感四借助法。 就是指在体悟作者情感时,一可借助于句子中能 体现作者态度、感情的关键词语或表达方式;二是借 助于文章中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的人、事 或物的观点和态度的分析;三是借助于写作背景,有 的写作背景就已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度;四是借助于对
文章的理解,对主旨的把握(这 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当然, 人的情感是丰富的,在句子中的 情感也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多 角度分析、感悟。本题中,可以 借助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对古 仁人的态度等来体悟作者的情感。
第2段: 概括描绘洞庭湖的全景。
找出课文中一句总写概述岳阳楼的美景, 并点明写景对象——洞庭湖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总写)
指出第三段的景物描写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 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这些文字渲染了什么气氛? ●渲染“悲”的气氛。
若夫霪雨 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
像那 连绵 雨(或雪) 放晴
冲向
隐藏
的雨 繁密的样子
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
光辉 隐没
2023-2024 部编版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
疏通文意
贬官 指做州郡的长官 到 第二年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
守巴陵郡。越 明年,
荒废的事业
于是
扩大 规模
政通人和,百废 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通“俱”,全、皆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
写文章 来
作文 以记 之。
在 通“嘱”,嘱托
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到 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 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 代和当今贤士名人的诗赋刻在上面,(他)嘱托我写一篇 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形容广阔
停息 美丽的鱼
小洲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草木茂盛
有时 全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译文:至于春风和煦、日光明媚时,湖面平静,没有风 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 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 洲上的花草,青翠茂盛。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 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浮动的光像跳 动的金子,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 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 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 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 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合作探究
作者用大量笔墨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有何用意?
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与下文“古 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了古仁人的高 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 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人教部编版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优质课件
16.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1)伛偻提携,造.于县门( 到,去 ) (2)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犒劳、慰劳 ) (3)士民相.与.谋曰( 互相,共同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是耶为.吾民畜也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各以.月入米若薪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C.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D.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D.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2)安用重法邪? 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
15.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1)甲文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先__天__下__之__忧__而__忧__,__后__天__下__之__乐__而”忧乐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____________去__奢__省__费__;__轻__徭__薄__赋__;__选__用__廉__吏________________。 (3) 从 乙 文 中 个 可 以 看 出 , 作 为 国 君 , 唐 太 宗 做 到 了 “________居__庙__堂__之__高__则__忧__其__民__________”(用甲文中原句回答)
5.用原文语句填空。 (1)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不__以__物__喜__,__不__以__己__悲_。 (2)突出水天一色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上__下__天__光__,__一__碧__万__顷__。 (3)对洞庭湖景观总评价的句子是:______此__则__岳__阳__楼__之__大__观__也____。 (4)全文的主旨句是: _____先__天__下__之__忧__而__忧__,___后__天__下__之__乐__而__乐____。 (5)第四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浮__光__跃__金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 句子是:________静__影__沉__璧_____。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十课《岳阳楼记》PPT)PPT课文课件
(虽然)如此,那么 谪迁的人,指降职 诗人 远调的人
虽然如此,(此地)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水、湘水, 被降职远调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相会,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 会有所不同吧?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放晴 像那阴雨连绵,(有时)接连几个月 也不放晴,
品读课文 理解思想内容
作记缘由 应滕子京所求 1
境遇: 被降职远调 背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原因: 重修岳阳楼
开头即切入正题,为下文作好铺垫。
总写胜景
2
气势宏大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气水变 势波化 宏壮万 大阔千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观景览物,自然过渡。
览物生情 3、4
物
情以
迁 天气恶劣 客 满目萧然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骚 人 ,
情随景生 情景交融
览 物 之
两相对照
天气晴朗 心旷神怡
物 喜 以 物 悲
情 举杯畅饮 宠辱偕忘
所叹所思 5
1、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 它与迁客骚人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2、 古仁人之心跟什么有关系? 3、他们有无快乐的时候呢? 4、 作者引古仁人之心有何用意?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
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 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
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嘱”,嘱咐 (他)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疏通课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
胜景,好景色
虽然如此,(此地)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水、湘水, 被降职远调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相会,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 会有所不同吧?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放晴 像那阴雨连绵,(有时)接连几个月 也不放晴,
品读课文 理解思想内容
作记缘由 应滕子京所求 1
境遇: 被降职远调 背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原因: 重修岳阳楼
开头即切入正题,为下文作好铺垫。
总写胜景
2
气势宏大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气水变 势波化 宏壮万 大阔千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观景览物,自然过渡。
览物生情 3、4
物
情以
迁 天气恶劣 客 满目萧然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骚 人 ,
情随景生 情景交融
览 物 之
两相对照
天气晴朗 心旷神怡
物 喜 以 物 悲
情 举杯畅饮 宠辱偕忘
所叹所思 5
1、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 它与迁客骚人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2、 古仁人之心跟什么有关系? 3、他们有无快乐的时候呢? 4、 作者引古仁人之心有何用意?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
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 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
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嘱”,嘱咐 (他)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疏通课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
胜景,好景色
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迁客 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 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称诗人为骚人。 补充知识: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右迁,指升职 补充知识:风骚,风指《诗经》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后用来泛指文学:唐宗宋祖,稍 逊~。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 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6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 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求 探求。
古仁人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以 因为。 庙堂 指朝廷。 是 这样 其 语气词,表示猜测语气。可翻译为大概。
淫雨 连绵的雨。
霏霏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 开,天气放晴。 排空 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 光辉。 潜 没于水,引申为隐藏,隐没。
樯倾楫摧 桅杆倒下,船桨折断。 薄 迫近 冥冥 昏暗 斯 这,这个。 国 指国都,京城。
忧谗 担心,担忧。馋:说坏话
萧然 萧条冷落的样子。
说文解字:冥
岳阳楼记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范仲淹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 回。”——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 流。”——杜甫《登岳阳楼》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 考:《岳阳楼记》在内容上 与古诗有何区别?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 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6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 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求 探求。
古仁人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以 因为。 庙堂 指朝廷。 是 这样 其 语气词,表示猜测语气。可翻译为大概。
淫雨 连绵的雨。
霏霏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 开,天气放晴。 排空 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 光辉。 潜 没于水,引申为隐藏,隐没。
樯倾楫摧 桅杆倒下,船桨折断。 薄 迫近 冥冥 昏暗 斯 这,这个。 国 指国都,京城。
忧谗 担心,担忧。馋:说坏话
萧然 萧条冷落的样子。
说文解字:冥
岳阳楼记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范仲淹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 回。”——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 流。”——杜甫《登岳阳楼》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 考:《岳阳楼记》在内容上 与古诗有何区别?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66张PPT)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 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者矣。
解释下列多种“夫”字并尝试翻译。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2.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逝者如斯夫 5.予观夫巴陵胜状
阁昌江 滕西 王南
楼汉湖 黄北 鹤武
楼阳湖 岳南 阳岳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作者简介
范仲淹,世称“范文正 公”。他出身贫寒,幼年丧 父,26岁登进士。为官以后, 始终严于律己,以人民疾苦 为念。因敢于直言强谏,屡 遭贬斥,久不被重用。但仍 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 理想和政治主张。
这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 详尽了。
名词作状
评
语,向北 通向,到达 名词作状语,向南
然则/北 通巫峡,南 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 / 于 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聚会 在 这里 结构助词,的
如此,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 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 吟诗作赋的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 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 不同吧?
前6分钟的时间,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听录音,听准字音与停顿,并反复诵读。(2分钟) 2.指读课下注释P51(6)—(28),准确背诵作者文常及 重点词句的含义。(3分钟) 3.尝试口头翻译3、4段。(1分钟)
组长点号发言 每人及时完善笔记
三人议:(146/235)
以一个标点为一句,大号读原文,中号逐个 解释重点字词,小号翻译。(2分钟)
评
于是,就 扩大,增加 代词,指岳阳楼
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
解释下列多种“夫”字并尝试翻译。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2.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逝者如斯夫 5.予观夫巴陵胜状
阁昌江 滕西 王南
楼汉湖 黄北 鹤武
楼阳湖 岳南 阳岳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作者简介
范仲淹,世称“范文正 公”。他出身贫寒,幼年丧 父,26岁登进士。为官以后, 始终严于律己,以人民疾苦 为念。因敢于直言强谏,屡 遭贬斥,久不被重用。但仍 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 理想和政治主张。
这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 详尽了。
名词作状
评
语,向北 通向,到达 名词作状语,向南
然则/北 通巫峡,南 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 / 于 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聚会 在 这里 结构助词,的
如此,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 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 吟诗作赋的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 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 不同吧?
前6分钟的时间,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听录音,听准字音与停顿,并反复诵读。(2分钟) 2.指读课下注释P51(6)—(28),准确背诵作者文常及 重点词句的含义。(3分钟) 3.尝试口头翻译3、4段。(1分钟)
组长点号发言 每人及时完善笔记
三人议:(146/235)
以一个标点为一句,大号读原文,中号逐个 解释重点字词,小号翻译。(2分钟)
评
于是,就 扩大,增加 代词,指岳阳楼
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
期末复习之文言文系列《岳阳楼记》ppt—-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共136张PPT)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 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 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作家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今属江苏) 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 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 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 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 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号“文正”, 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 “江南三大名楼”。
7.特殊句式
(3)省略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省略主语“滕子京”,应为“<滕子京>属予作文 以记之”。 ②衔远山,吞长江。 省略主语“其”,指洞庭湖,应为“<其>衔远山, 吞长江”。 ③或异二者之为。 省略介词“于”,应为“或异<于>二者之为”。
8.成语积累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形容国家稳定,
虎啸猿啼( xiào )
忧谗畏讥( chán )
一碧万顷( qǐnɡ )
岸芷汀兰( zhǐ tīnɡ ) 皓月千里( hào )
心旷神怡( yí ) 宠辱偕忘( xié )
嗟夫( jiē fú )
噫( yī )
2.通假字
(1)百废具兴 “__具__”通“__俱__”,__全__、__皆_________ (2)属予作文以记之 “__属__”通“_嘱___”,_嘱__托____________
【结构图解】
先忧பைடு நூலகம்乐 岳阳楼记
作记缘由 ——谪守政绩 (叙事)
【作家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今属江苏) 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 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 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 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 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号“文正”, 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 “江南三大名楼”。
7.特殊句式
(3)省略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省略主语“滕子京”,应为“<滕子京>属予作文 以记之”。 ②衔远山,吞长江。 省略主语“其”,指洞庭湖,应为“<其>衔远山, 吞长江”。 ③或异二者之为。 省略介词“于”,应为“或异<于>二者之为”。
8.成语积累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形容国家稳定,
虎啸猿啼( xiào )
忧谗畏讥( chán )
一碧万顷( qǐnɡ )
岸芷汀兰( zhǐ tīnɡ ) 皓月千里( hào )
心旷神怡( yí ) 宠辱偕忘( xié )
嗟夫( jiē fú )
噫( yī )
2.通假字
(1)百废具兴 “__具__”通“__俱__”,__全__、__皆_________ (2)属予作文以记之 “__属__”通“_嘱___”,_嘱__托____________
【结构图解】
先忧பைடு நூலகம்乐 岳阳楼记
作记缘由 ——谪守政绩 (叙事)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件(共46张PPT)
则:(1)然则何时而乐耶 那么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是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就
归:(1)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依
(2)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
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动词作形容词,被贬谪的
bó míng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疏通文意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用在一段话的 开头引起论述 若夫 霪雨 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
的词。“若夫” 连绵不断的雨 放晴
冲向天空
近似“像那”。
桅杆 船桨
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江南三大名楼
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三大名楼之二:滕王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三大名楼之三:岳阳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课文
Zhé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 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引出“迁客骚人”登楼的 “览物之情”而产生的不同
的感受。
译文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 接着远山,吞吐着长江之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 清晨湖面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象变化 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 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 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吟诗作赋诗人, 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触发的情感,大概会 有所不同吧?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课件(共94张PPT)
前人之述备矣。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 北面
到,至
然则 北通巫峡,南极 潇
大多
潇水 湘水 降职远调的人
诗人
在
湘,迁客 骚人,多 会 于
聚会
这里 观赏 景物
得无…乎:推测语气, 可能…吧
此,览 物之情,得无异乎?
巫峡: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之一 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
山东烟台蓬莱阁
另外两大名楼:
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
洞庭湖风光
洞庭湖风光
洞庭湖风光
自读课文
给下列汉字注音: 谪守 zhé 朝晖zhāo 骚人 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bó 冥冥míng 嗟 jiē 岸芷汀兰zhǐ tīng 樯倾楫摧 qiáng jí 潜形qián 皓月hào 日星隐曜 yào 宠辱偕忘 xié 浩浩汤汤 shāng 噫 yī
百废具兴。 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把唐代和当今贤人名士的诗赋刻在上面,
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第一部分(1):
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思考:
1.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
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 家)批评指责。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啊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和暖
日光 明媚
动,起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既然这样,那么 北面
到,至
然则 北通巫峡,南极 潇
大多
潇水 湘水 降职远调的人
诗人
在
湘,迁客 骚人,多 会 于
聚会
这里 观赏 景物
得无…乎:推测语气, 可能…吧
此,览 物之情,得无异乎?
巫峡: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之一 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
山东烟台蓬莱阁
另外两大名楼:
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
洞庭湖风光
洞庭湖风光
洞庭湖风光
自读课文
给下列汉字注音: 谪守 zhé 朝晖zhāo 骚人 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bó 冥冥míng 嗟 jiē 岸芷汀兰zhǐ tīng 樯倾楫摧 qiáng jí 潜形qián 皓月hào 日星隐曜 yào 宠辱偕忘 xié 浩浩汤汤 shāng 噫 yī
百废具兴。 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把唐代和当今贤人名士的诗赋刻在上面,
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第一部分(1):
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思考:
1.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
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 家)批评指责。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啊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和暖
日光 明媚
动,起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 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注释:
景:日光。 万顷:极言其广。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指美丽的鱼。 惊:起伏。 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译文:
又如春风和煦、日光明媚时,(湖面)没有惊涛骇浪, 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 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小草, 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也”表示判断。 2. 省略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 省略了主语“滕子京”,即“滕子京属予作 文以记之”。
3. 倒装句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其上”为后置状语,应在“刻”字的前面,即 “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微斯人,吾谁与归 “谁”为前置宾语,应在“与”的后面,即“微斯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 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 快乐”吧?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精读品味
1. 首段叙述滕子京“谪守”之事有何用意? 【答案】①交代本文写作起因。②“谪守”暗含 作者对仕途浮沉的感慨,奠下本文写作基调—— 下文的写景、抒情、议论都是围绕着如何对待贬 谪这一点展开的。③反映了作者一种积极的政治 态度: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也应该奋发有 为,而不能消沉下去。
《岳阳楼记》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注释: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谪,封建王朝官 吏降职或远调。守,做郡的长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及、到。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通,顺利。和,和乐。 具:同“俱”,全、皆。
(二)古今异义 1. 越明年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 气象万千 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 去国怀乡 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4. 春和景明 古义:日光;今义:景致,风景
5. 微斯人 古义:非,如果没有;今义:细小,轻微
(三)一词多义 1. 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2. 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会天大雨 3. 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环而攻之 未几,夫齁声起
10 岳阳楼记
记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 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令人神往之至;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 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 表达作者志向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名篇,学习它描写了 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志向的。
7. 一:一碧万顷 而或长烟一空
8. 和:春和景明 政通人和
有时,副词 有人,代词 或许,副词 一片,数量词 完全,副词 和煦,形容词 和乐,形容词
(四)词类活用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名词作动词,做郡的长官 2. 百废具兴 形容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3. 北通巫峡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名词作状语, 在…… 之后
人,吾与谁归”。
(六)成语积累 1. 先忧后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 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2. 心旷神怡:形容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3.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4. 政通人和:政治修明,人民和乐。 5. 春和景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
(七)名句积累 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庙堂
庙堂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丰富含义,最初指太庙的殿堂,后 来指朝廷,并由此引申出借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政府。庙堂一词还有许 多其他含义,但是借指朝廷的含义最常见。中国知识分子素有庙堂情怀。 本文中范仲淹就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河 清海晏,天下太平。产生庙堂情怀大概是因为唯有忧君方可入庙堂,入 庙堂方可忧民,所以中国知识分子一生最大愿望就是跻身庙堂。
出示目标
1. 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
2.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的写法。 (重点) (难点)
3. 领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史称 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 )人。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有《 范文正公集》传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 秀美,气度豁达。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 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原文: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注释: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或,有时。一,全。 璧:圆形的玉。 答:应和。 何极:哪有穷尽。
译文:
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 泻千里,(湖面上)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 下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 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滕 子京心里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 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 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借题发挥,写出自己所推崇的为人处世的态 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 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释:
霏(fēi)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排空:冲向天空。
耀:光辉。
楫:船桨。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迹。岳,高大的山。潜,隐没。
冥冥:昏暗的样子。
译文: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阴冷 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 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 通行,桅倒下,桨折断;
导思2.文中“迁客骚人”的“览 物之情”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 来。并想一想,与“古仁人”相 比 有什么不同。
议论
导思3.本文在表达 方式上融合 了记叙、 描写、抒情和议论。 在文中找出议论句, 用自己的 话说一说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政治抱负。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记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 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 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 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记”的文字含义是识记,在这种含义基础上,“记”逐步获得 了它的文体意义,成为经史中一种专事记录的文章体式。作为一种文 体,“记”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 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直到,动词 穷尽,动词 聚集,动词 适逢,副词 那,指示代词 句首发语词,不译 丈夫,名词
4.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 夫观人风者得焉
5. 国:去国怀乡 死国可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看,动词 景象,名词 考察,动词 国都,名词 国家,名词 国防,名词
6. 或:而或长烟一空 或以为亡 或异二者之为
一 读一读字音
预习检测
shānɡ zhé
yín
浩浩汤汤
谪守
霪雨
hào 皓月
zhǐ 岸芷
tīng 汀兰
zhǔ
qiáng
属予作文 樯倾
二 写一写字形
心旷神yí( 怡 ) 朝huī( 晖 )
宠辱xié( 偕 )忘 薄暮míng míng( 冥冥 )
三 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 2. 百废具兴 (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 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注释: 旧制:旧时的规模。 属:同“嘱”,嘱托。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 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 展它旧时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 在上面。(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原文: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注释: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完全。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北: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会:聚集。
得无异乎: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初读感知
描写
导思1.作者所写的两 种天气下的洞 庭湖景 各有什么特点?作者 写景的 用意是什么?
抒情
关键词: 忧国忧民
译文: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 这样,那么这里向北通向巫峡,向南直到潇水、湘水, 被降职远调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 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