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尊重体谅父母 教案
2024年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
![2024年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https://img.taocdn.com/s3/m/7c73273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9.png)
2024年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教材第二册第四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学会尊重父母,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认识到父母的辛劳和付出。
2. 培养幼儿尊重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3. 提高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培养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尊重父母的意义,培养家庭责任感。
重点:让幼儿认识到父母的辛劳,学会关心和体谅父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故事书、卡片等。
2. 学具:彩笔、画纸、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父母辛勤工作的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父母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
(2)讲解尊重父母的意义,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表达对父母的尊重。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关心父母的事例。
(2)组织幼儿进行“我为父母做件事”的小活动,如给父母捶背、帮忙做家务等。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尊重,增强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1. 父母的辛劳早起做早餐辛苦工作照顾我们2. 尊重父母有礼貌帮忙做家务关心父母3. 家庭责任感爱护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懂得感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为父母做件事。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描述为父母做的一件事,如“今天我帮妈妈洗碗,妈妈很高兴。
”2. 作业题目:画一幅表达对父母尊重的画。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对父母的尊敬和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尊重父母和家庭责任感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与父母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2)开展家庭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家庭生活的点滴,培养家庭责任感。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https://img.taocdn.com/s3/m/88ea045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18.png)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源于《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章节为第三单元“家庭中的我”,详细内容包括学会尊重爸爸妈妈,理解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爸爸妈妈在家庭中的作用,知道爸爸妈妈的辛苦和付出。
2. 培养学生尊重爸爸妈妈,热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父母在家庭中的作用,培养尊重和爱戴父母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家庭生活的小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 讲解教材内容: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爸爸妈妈在家庭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尊重爸爸妈妈。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家庭中如何尊重爸爸妈妈,以及可以做的事情。
4. 举例讲解: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尊重爸爸妈妈的行为,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的不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画一张关于尊敬父母的画,并写上一段感谢父母的话。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如倒杯水、帮忙做家务等,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在家庭中的作用知道父母的辛苦和付出表达感恩之心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如倒杯水、帮忙做家务等,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分享。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对尊重父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多数学生都能表达出对父母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但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学生对父母的帮助不够主动,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关于父母的故事或者名言,下节课和大家分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爸爸妈妈在家庭中的作用:需要强调爸爸妈妈在家庭中的角色,如经济支持、情感关怀、教育引导等,让学生明白父母的重要性和付出。
幼儿园学会尊重父母教案
![幼儿园学会尊重父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b9f15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5.png)
幼儿园学会尊重父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主要围绕“尊重父母”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学会感恩父母;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尊重父母的良好品质;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感恩意识。
2. 培养幼儿尊重父母的良好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深刻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学会尊重父母。
重点: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故事书、卡片等。
2. 学具:彩笔、画纸、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幅全家福,让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引导幼儿关注家庭和谐。
2. 讲解:讲述故事《小乌鸦爱妈妈》,引导幼儿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感恩意识。
3.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我为父母做件事”的活动,如为父母洗脚、按摩、做家务等,让幼儿体验尊重父母的过程。
4. 示范与练习:教师示范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并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尊重父母。
六、板书设计1. 大尊重父母2. 副学会感恩,表达爱意3. 内容:(1)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2)学会尊重父母(3)运用礼貌用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为父母做件事答案:根据实际情况,描述自己为父母做的一件事,如帮助父母做家务、为父母按摩等。
2. 作业题目:礼貌用语我会用答案: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礼貌用语与父母沟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尊重父母方面的进步,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和谐”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
(2)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尊重父母的良好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5. 板书设计的逻辑与呈现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尊重父母”为主题,需涵盖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https://img.taocdn.com/s3/m/ddbcabe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9.png)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社会领域教材《我们的家》,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我爱我家”,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学习尊重父母的方法,培养感恩父母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为家庭付出的努力,认识到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尊重父母的行为表现,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尊重父母的方法及表现。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卡片、贴纸。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日常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付出。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观察到父母辛勤劳动的例子。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尊重父母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主人公尊重父母的行为。
学生讨论故事中哪些行为值得学习,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何向父母表示尊重?”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列举出生活中尊重父母的具体行为。
各小组汇报成果,大家共同评价、交流。
5. 情感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尊重父母观念的理解。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父母。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学会尊重爸爸妈妈》2. 内容:父母的付出: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尊重父母的方法:礼貌用语、帮忙做家务、听取意见等感恩父母:关心父母、为父母分担家务、体谅父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尊重他们的事情,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我回家后,主动帮妈妈洗碗,妈妈很高兴,说我越来越懂事了。
2. 课后拓展:与父母一起参加户外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感受家庭的温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尊重父母的重要性,并掌握了尊重父母的方法。
沪教版思品七上3-2《学会尊重体谅父母》教案3
![沪教版思品七上3-2《学会尊重体谅父母》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06cb4133ad02de80d4d840e1.png)
第二框学会尊重体谅父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同学了解什么是孝敬,懂得怎样去孝敬父母。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自己关爱和孝敬父母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设计表格、观察家庭生活并完成表格的填写等活动,体会父母的关爱,为孝敬父母打下感情基础。
在课堂上利用展示父母子女间矛盾冲突的影视短篇、典型实例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准确认识怎样孝敬父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崇尚关爱、尊敬长辈的情感,确立孝敬父母长辈的价值取向,在更高层面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准备1.课前设计表格,要求同学通过观察父母的生活完成表格,并记录下父母为自己所做的最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或运用上节课“感恩卡”中叙述的父母关爱自己的小故事)2.课前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态度,用学生中相关典型实例绘制图画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应如何尊重父母长辈。
3.收集平时父母在子女耳边常唠叨的一些话,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4.收集父母子女间矛盾冲突的典型实例,制作“一封家长来信”。
让学生懂得“理解父母”是孝敬父母的重要内容。
让学生学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理解他们的一片苦心。
5.指导学生课前收集孝敬父母长辈的古今中外故事。
6.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上节课老师让同学回家观察父母,并记录下父母为自己做的最令人感动的一件事。
现在就请同学来交流我们一周来的观察成果,并说说你有什么感想?【学生活动】(交流父母为自己做的最令人感动的一件事)略师:同学们记录下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
老师也被你们父母的行为所感动。
为了我们的成长,十几年来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数汗水和心血,养家的父母最辛苦。
面对亲爱的父母,(虽然上节课同学们都谈到了一些,但或许我们在生活中又有新的认识产生),我们为人子女的该做些什么呢?生1: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回报父母。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班会教案(精选7篇)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班会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c0d9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f.png)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班会教案(精选7篇)第一篇:尊重与理解【导言】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涵盖了我们与长辈互动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通过七篇班会教案,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尊重培养、爱护长辈,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
【一】内外美化1. 班会目标:了解尊敬长辈的重要性,学会从内外美化长辈的方面着手。
2. 活动设计:- 学生探讨尊敬长辈的内外美化方式。
- 分组讨论,列举并展示美化长辈的行为和表达方式。
- 老师点评学生的展示,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3. 活动收尾:-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积极地尊敬长辈。
- 引导学生反思美化长辈的行为对他们自身及家庭和睦关系的影响。
【二】孝敬父母1. 班会目标:了解孝敬父母的含义、方法与重要性。
2. 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孝敬父母的内涵,并给予适当解释和实例。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孝敬父母经历。
- 引导学生总结出孝敬父母的方法和策略。
3. 活动收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并表演孝敬父母的场景。
-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孝敬父母的行为,并进行反思。
【三】感恩之心1. 班会目标: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和长辈的意识,加深其感恩之心。
2. 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长辈共度的美好时刻。
- 分组讨论学生感恩长辈与父母的原因和方式。
- 学生展示自己的感恩之心,写下感恩父母的承诺。
3. 活动收尾:- 邀请学生将自己的感恩之心与家长分享。
- 学生撰写感恩长辈与父母的心得体会。
【四】端正态度1. 班会目标:引导学生对待长辈和父母的态度端正,并理解其中的重要性。
2. 活动设计:- 老师以表演的形式,展示与长辈沟通中需要端正的态度。
-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和长辈间的对话。
-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扮演中的经验和感悟。
3. 活动收尾:- 邀请一些学生分享扮演中的感受与认识。
- 提醒学生在日常互动中始终保持端正的态度。
【五】传递爱心1. 班会目标:认识到父母长辈不易,学会用行动传递爱心。
初中初一政治上册《学会尊重体谅父母》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初一政治上册《学会尊重体谅父母》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c49d09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3.png)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尊重父母的基本内涵,理解尊重父母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认识到尊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沟通的能力,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提高解决家庭矛盾和冲突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父母、尊重父母。
5.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本案例强调家校合作,通过家长参与评价、家庭实践等环节,使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家长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关爱下健康成长。
五、案例亮点
1.紧密结合教材,凸显学科特色
本教学案例紧紧围绕初中初一政治上册《学会尊重体谅父母》这一主题,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在案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尊重父母的基本内涵、原因和表现,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教材所传达的价值观,从而凸显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2.实践性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行动力
本案例强调实践性教学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家庭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尊重体谅父母。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行动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行为,进而促进家庭和谐。
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的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2.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到尊重父母是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基础。
3.引导学生关注父母的生活状态,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升道德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尊重体谅父母的重要性,我将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通过播放与父母相处相关的视频、讲述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和付出。同时,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的辛劳和关爱。这样的情景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沪教版思品七上32《学会尊重体谅父母》教学案例
![沪教版思品七上32《学会尊重体谅父母》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9a2d46d866fb84ae55c8d54.png)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孝敬,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怎样在家庭生活中孝敬父母,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地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自己关爱和孝敬父母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男孩和苹果树”的视频播放,引出主题,分析甲骨文“孝”字、交流二十四孝故事、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认同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会父母的关爱,并反思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的不足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情感,确立孝敬父母长辈的价值取向,在更高层面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实施过程(一)创设情景、新课引入1、播放视频:男孩和苹果树,老师提问看了这段视频有何感受?引出我们应该关爱父母,学会孝敬。
【点评】学生观看视频,通过画面、声音的感染,真实地说出苹果树对男孩的爱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无怨无悔,不计回报。
激发了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体谅父母。
2、出示甲骨文“孝”字,分析“孝”字结构,让学生懂得尊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点评】让学生猜甲骨文,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很形象地说明了“孝”就是小辈恭恭敬敬地侍奉着弯腰、驼背、长须、拄拐棍的长辈,让学生容易理解。
(二)新课教学中国最早的工具书《说文解字》上讲,孝即“善事父母”。
有子女承奉上一代的责任。
那么,究竟什么是孝敬呢?1、什么是孝敬?(板书)孝诚教育是我校的德育特色,学校的哪一处景点最能体现这一特色?——“二十四孝”文化墙,元代郭居敬收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流传至今。
任务一:你所知道的二十四孝故事有哪些?提示: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2、主人公是如何对待长辈的?3、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点评】通过学生的交流,揭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美德,同时通过《埋儿奉母》的讲解,教会学生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传统,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初中初一政治上册《学会尊重体谅父母》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政治上册《学会尊重体谅父母》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9b8f5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d.png)
b.你认为自己在尊重体谅父母方面做得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c.家庭成员之间是否存在沟通不畅、相互不理解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d.针对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你有什么建议或解决办法?
4.每位学生制定一份为期一周的“尊重体谅父母行动计划”,内容包括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每周与父母进行一次深入沟通等。行动计划需具体、可行,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价值观,使其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通过课堂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尊重体谅父母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二、新课内展示
1.教师讲解尊重体谅父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和谐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4.学习兴趣:学生对家庭、亲情等话题较感兴趣,教师可运用生动案例、互动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5.学习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课堂实效。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尊重体谅父母的意识和行为,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父母、理解父母。
5.收集关于尊重体谅父母的名言警句、故事或案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通过作业的实践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道德素养,为构建和谐家庭贡献力量。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3.作业评价:根据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尊重父母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尊重父母](https://img.taocdn.com/s3/m/ba2a664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b.png)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尊重父母教案名称: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尊重父母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围绕《家庭教育》教材中的第三章“家庭关系”进行展开,具体内容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通过教学使孩子们理解父母的爱,认识到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到父母的爱,理解尊重父母的意义;2. 培养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父母,听从父母的合理安排;3. 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尊重父母的意义,并在生活中实践。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从内心感受到父母的爱,主动尊重父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幻灯片、图片、视频等;2. 学具:画笔、画纸、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亲子互动的小视频,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详细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理解尊重父母的意义。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父母,听从父母的合理安排。
4. 随堂练习(5分钟):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父母的故事,并互相交流心得。
5. 手工制作(10分钟):孩子们用画笔和画纸制作一张“尊重父母”的画作,用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尊重。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尊重父母爱听从安排积极沟通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和尊重,并听取父母的意见和建议;2. 家长参与评价,观察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否有尊重父母的行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要关注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如邀请家长来课堂分享教育经验,组织孩子们进行亲子活动等,以提高孩子们对尊重父母的认识和实践。
2024年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尊重父母
![2024年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尊重父母](https://img.taocdn.com/s3/m/a528266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7.png)
2024年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尊重父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材第四单元《我爱我家》,主要围绕尊重父母展开,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的第四章第二节《父母的辛苦》,通过讲解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辛勤付出,使幼儿理解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辛勤劳动,懂得尊重父母的付出。
3. 提高幼儿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尊重父母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重点:培养幼儿尊重父母、热爱家庭的美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故事书、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父母在家庭中的辛勤劳动。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父母照顾自己的事例,让幼儿体会到父母的关爱。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讲故事《妈妈的生日礼物》,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尊重父母。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卡片,让幼儿画出自己尊重父母的行为。
(2)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尊重父母的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尊重父母》2. 内容:(1)父母辛勤劳动(2)尊重父母的方法(3)表达对父母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给父母制作一张感谢卡。
(1)父母为我做过的事情(2)我如何尊重父母(3)我对父母说的话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是否能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2)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理解尊重父母方面的困难。
2. 拓展延伸(1)建议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共同培养幼儿尊重父母的习惯。
(2)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我是父母的小帮手”,让幼儿在实际行动中学会尊重父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具体操作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互动性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设计中,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
尊重体谅父母
![尊重体谅父母](https://img.taocdn.com/s3/m/35cbd2ff0029bd64783e2c73.png)
尊重体谅父母篇一:学会尊重体谅父母(详案) 第三课关爱父母学会孝敬第二框学会尊重体谅父母淞谊中学徐芸琦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孝敬,以及怎样在生活中尊重父母、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慰藉父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同学讲故事、辩一辩、小调查、情景分析等活动,让学生从内心认同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在比较、分析、反思中认识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的不足之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同学关爱父母和孝敬父母的感情,激发崇尚关爱父母、尊敬长辈的品质,保持为父母尽一份心的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二、教学准备 1.从网络上、日常生活中收集相关资料、图片。
2.归纳整理资料并制成多媒体。
三、教学环节: 1.引入图片“都江堰、汶川、九寨沟五彩池”美景以及“汶川大地震”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
2.介绍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学会尊重体谅父母。
3.学生讲故事,了解孝敬的含义及表现。
4.阅读教材,了解尊重、理解、体谅、慰藉父母的具体表现。
5.导之以行: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6.漫画欣赏,提升理解。
四、教学过程【图片欣赏】四川美景:都江堰、汶川、九寨沟五彩池【导入新课】【媒体显示】汶川大地震照片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生了里氏8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
地震造成无数房屋垮塌,人员伤亡惨重。
在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了一幕幕的感人画面。
这些感人故事确实值得人们流泪,值得人们敬佩,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故事。
【媒体显示】感人一幕:双亲舍身护孩子北川,2008年5月14日,在父母身下与死神抗争四十多小时后,三岁的小女孩宋欣宜终于获救,照片中救援人员正在喂她喝牛奶。
灾难来临时,父母以脆弱的身躯拼死保护着她,直到双双逝去。
父母的爱感动了上天,让孩子得救了,小欣宜父母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慰了!【媒体显示】感人一幕最后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伟大的母亲,当救援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
七年级政治教案尊重体谅父母
![七年级政治教案尊重体谅父母](https://img.taocdn.com/s3/m/5c1de8c687c24028905fc391.png)
尊重体谅父母第三课关爱父母学会孝敬第二框尊重体谅父母大团初级中学倪君玲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孝敬,为什么孝敬,怎样孝敬父母;以及孝敬父母的方法和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故事、案例分析、漫画评评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怎样孝敬父母。
在课堂上利用flash动画、公益广告等资料,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崇尚关爱、尊敬长辈的情感,培养孝敬父母的能力,保持感恩父母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怎样孝敬父母三、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孝敬父母的故事,准备课堂活动材料;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欣赏:《可怜天下父母心》师:父母是那么的辛苦,为子女操碎了心,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
(引出“孝敬父母” 的内容,并结合课本讲解什么是“孝敬” 。
)师: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孝敬父母的动人故事,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下面请听田世国的故事:中国为母捐肾第一人(板书)1、什么是孝敬?【多媒体显示】听一听 XX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田世国的事迹师:一个权威的调查数据表明,百分之九十的父母会为子女奉献生命,而只有百分之十的子女会为父母做出这样的牺牲。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38岁的律师田世国就成为了这百分之十当中的一个。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那么,对我们青少年来说该怎样孝敬父母呢?生:略(板书)2、怎样孝敬父母?【多媒体显示】说一说:怎样孝敬父母?第一,尊重父母第二,理解父母第三,体谅父母第四,慰藉父母师:尊重父母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情感,尊重他们的教育和劳动,还要有关爱他们的行动。
你认为哪些行为是不尊重父母的表现呢?生:与父母顶撞/放学后不按时回家/不愿与父母一同外出……(连接)我们学习了孝敬父母的四种方法之后,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漫画室进行大家评评看,看看这些行为有没有做到孝敬父母呢?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多媒体显示】漫画:漫画1:我才不干。
幼儿园学会尊重父母教案精品分享
![幼儿园学会尊重父母教案精品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254cc9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4.png)
幼儿园学会尊重父母教案精品共享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开始接触社会环境,学会与他人相处和交流,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父母是孩子从小培养的一种美德,也是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儿园学会尊重父母教案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如何培养孩子的尊重意识,是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1. 培养孩子尊重父母的重要性尊重父母是孩子尊重他人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的社会环境,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亲密的人。
孩子能否尊重父母,往往也决定了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对待他人是否懂得尊重。
尊重父母,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美德,也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
2. 幼儿园学会尊重父母的方式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还比较低,不能像大人那样凭自己的逻辑和判断来理解“尊重”这个概念。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入手,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尊重意识。
可以通过听故事、游戏、亲子活动等形式,让孩子了解尊重父母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实践和巩固。
3. 幼儿园学会尊重父母教案精品共享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份能够帮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的教案,是一门精深的学问。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主题概念明确:教案的主题应该明确突出尊重父母的重要性,让孩子能够理解和记忆。
- 活动设计丰富:教案中的活动设计要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孩子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
- 情感引导到位:教案中要注重情感引导,让孩子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尊重父母的情感内涵,而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
- 反思与总结:教案中应该有反思与总结环节,让孩子能够在活动过后,对尊重父母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学会尊重父母教案的设计,应该非常注重情感引导和激发孩子内心对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孩子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对父母的尊重意识。
教案的设计也需要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家庭环境都不尽相同,适当的灵活性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https://img.taocdn.com/s3/m/97b0017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c.png)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
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学会尊重爸爸妈妈2.适用年龄:3-5岁的小朋友3.课程目标:让小朋友们了解尊重的概念,从感情、行为、言语等方面学会尊重爸爸妈妈。
二、教学内容1.尊重的概念在教学前,需要先跟小朋友们讲解一下什么是尊重。
尊重是指对别人的权利、尊严、感受等具有认真、礼貌、合适的态度和行为,不伤害别人、侵犯别人权利的行为。
孩子们可以从这个定义中了解到尊重的内容,即不伤害别人、尊重别人的感受和权利。
2.情感方面的尊重在这个环节,可以通过一些情感教育的活动来让孩子们学会尊重爸爸妈妈。
比如,可以给孩子们发一张有红、黄、绿三种贴纸的卡片,然后让孩子们贴在自己喜欢哪一种颜色的卡片上。
接下来,让每一个孩子说出自己选择的颜色,并阐述自己选择的理由。
这个环节中,可以告诉孩子们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选择,需要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权利。
在孩子们的心中建立起尊重的意识,这对他们的情感发展有着较大的帮助。
3.行为方面的尊重尊重不仅要在情感上表现出来,也要在行为上展现出来。
在这个环节可以利用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让孩子们学会尊重。
比如,可以用一串糖果做为教具,让孩子们依次从中取出一颗糖果,然后再把剩下的糖果给其他人。
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和尊重他人的义务。
在这个环节中,还可以让孩子们讲述尊重的相关故事,引导他们深刻地理解尊重的含义。
4.言语方面的尊重言语也是表现尊重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个环节,可以让孩子们感受爸爸妈妈言语中的尊重,例如对爸爸妈妈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还可以让小朋友们自己编写一些尊重爸爸妈妈的对话,并逐一口述给其他小朋友们听。
三、教学方法1.互动式教学法孩子们对于听课疲劳程度更低,互动式教学方法也可以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讲述尊重的好处及应该如何尊重别人,能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尊重的重要性,同时形成良好的尊重习惯。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https://img.taocdn.com/s3/m/8bda5e4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b.png)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三单元“家庭与朋友”,主要围绕第七章“家人的爱”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学习尊重爸爸妈妈,培养感恩心态,以及学会以礼貌言行表达对父母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付出,培养尊重父母的情感。
2. 培养幼儿感恩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3. 引导幼儿学会以礼貌言行表达对父母的爱,增进亲子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真正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尊重和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感恩心态,学会以礼貌言行表达对父母的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卡片、玩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父母关爱孩子的故事,引起幼儿对父母的关注。
2. 讲解:展示PPT,讲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尊重父母。
(1)讲述父母照顾孩子的生活琐事,让幼儿感受父母的辛劳。
(2)讨论如何尊重父母,如:听从父母的话,关心父母,帮助父母做家务等。
3. 实践: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学会尊重父母。
(1)模拟家庭场景,让幼儿扮演父母,体验父母的角色。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父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4. 随堂练习: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尊重父母的行为。
六、板书设计1. 大学会尊重爸爸妈妈2. 副(1)了解父母的付出(2)尊重父母的表现(3)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尊重父母的行为,并写一句感谢父母的话。
答案示例:我帮妈妈扫地,感谢妈妈辛苦照顾我。
2. 作业要求:作业需在课后完成,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尊重父母观念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实践尊重父母的行为。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https://img.taocdn.com/s3/m/96dbf37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1.png)
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我爱我家》,具体内容为“学会尊重爸爸妈妈”。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幼儿将理解尊重长辈的重要性,学会以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对待父母,培养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尊重爸爸妈妈是一种美德,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2. 培养幼儿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与父母交流,增进亲子关系。
3. 提高幼儿在家庭中分担家务的积极性,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尊重父母的具体表现,并能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礼貌待人、关爱家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卡片、家务道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老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尊重父母的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的表现,让幼儿思考如何尊重父母。
2. 例题讲解(10分钟)老师展示PPT,讲解尊重父母的具体表现,如:听话、关心父母、帮忙做家务等。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中尊重父母的事例,引导他们学会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对待父母。
3. 随堂练习(5分钟)老师分发卡片,让幼儿选择一种家务,现场模拟做家务的过程,体验尊重父母的具体行动。
4. 分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家中尊重父母,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学会尊重爸爸妈妈2. 板书内容:尊重父母的表现:听话、关心父母、帮忙做家务等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是尊重父母的好孩子画一幅自己和父母一起做家务的画,并用文字描述画面内容。
2. 答案示例:画面描述:我正在帮妈妈擦桌子,妈妈笑着说:“谢谢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PPT、讨论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到尊重父母的重要性,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幼儿可能还存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小班社会精品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
![小班社会精品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https://img.taocdn.com/s3/m/bee227b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b.png)
小班社会精品教案学会尊重爸爸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社会领域教材《我们的家》第四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学会尊重爸爸妈妈”展开。
通过讲解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尊重父母,学会感恩。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辛苦付出,认识到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在家庭中尊敬父母,关心家人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学会用礼貌的语言与父母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尊重父母的意义,并将其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尊重父母、关爱家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家庭生活场景,引导幼儿关注父母在家庭中的付出,引发幼儿对尊重父母的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如:“当妈妈辛苦做饭时,你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学会关心父母,尊重父母的劳动。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纸,让幼儿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目,巩固尊重父母的知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尊重父母,关爱家人。
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幼儿认识到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6. 情景剧表演(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尊重父母的过程。
7. 课后延伸(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引导幼儿将所学内容延伸到家庭生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学会尊重爸爸妈妈2. 板书内容:父母的辛苦付出尊重父母的意义如何尊重父母关爱家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想一想,你在家中是如何尊重爸爸妈妈的?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关心家人的?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积极实践尊重父母,关爱家人的行为,将所学内容融入日常生活。
小班社会教案懂得尊重父母
![小班社会教案懂得尊重父母](https://img.taocdn.com/s3/m/63ea8f6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7.png)
【小班社会教案】小班社会教案懂得尊重父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社会教材第三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为“懂得尊重父母”。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父母为家庭所作的贡献,从而培养尊重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尊重父母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交流的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尊重父母的表现、意义及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心底里尊重父母,关爱家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卡片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和父母之间的趣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解尊重父母的表现,如:听从父母的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你平时是如何尊重父母的?2)你认为尊重父母的重要性是什么?3)你还能为父母做些什么?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尊重父母,关爱家人。
6. 情感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父母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激发学生感恩父母、尊重父母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大懂得尊重父母2. 副1)尊重父母的表现2)尊重父母的意义3)尊重父母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父母描述一下你心中的父母形象,以及你打算如何尊重父母、关爱家人。
2.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父母是勤劳、善良、无私的。
为了表达我对父母的尊重和爱,我决定:1)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2)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定期询问身体状况;3)听从父母的教导,认真学习,不让父母操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尊重父母这一主题的认识,以便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班社会教案】小班社会教案懂得尊重父母
![【小班社会教案】小班社会教案懂得尊重父母](https://img.taocdn.com/s3/m/31280f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9.png)
【小班社会教案】小班社会教案懂得尊重父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社会教材第四章《家的温暖》,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懂得尊重父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尊重和关心父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为家庭付出的努力,懂得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心父母、热爱家庭的美德。
3.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学会与家人和谐相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明白尊重父母的意义,学会关心父母。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做到言行一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故事书、卡片。
2. 学具:彩笔、画纸、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家庭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家庭成员正在做什么。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故事《小兔子的家》,让学生了解小兔子是如何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互动环节(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感恩卡片,写上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白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6. 拓展延伸(10分钟)课后与家长一起完成“家庭和谐计划”,记录一周内为父母做的五件事。
六、板书设计1. 大懂得尊重父母2. 副家的温暖3. 板书内容:父母的辛劳尊重父母的方法感恩卡片家庭和谐计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表达对父母感激之情的画。
(2)写一篇关于尊重父母的小短文。
2. 答案:(1)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反思:让学生课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家长协助监督学生实施“家庭和谐计划”,将尊重父母融入日常生活。
3. 拓展延伸:开展“我心中的父母”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提高班级凝聚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2:体谅父母,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生3:孝敬父母。
师:同学们谈了很多,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新课】学会尊重体谅父母
师:中国历史上曾经留下了很多孝敬父母的动人故事,如“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侍奉母亲”、“王祥卧冰求鲤”等;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如“背着父亲上大学”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之心。那么,你能说说看什么是孝敬吗?
收集父母子女间矛盾冲突的典型实例。
【导入】
师:我们之前一直在讲述父母的辛劳和付出,那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分享一下父母为自己做的最令人感动的一件事,并说说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活动】(交流父母为自己做的最令人感动的一件事)略
师:同学们记录下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老师也被你们父母的行为所感动。为了我们的成长,十几年来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数汗水和心血,养家的父母最辛苦。面对亲爱的父母,我们为人子女的该做些什么呢?(调查:父母的生日、喜好等)
总结:日常生活中,我们给父母倒杯水、削个苹果、捶捶背、哪怕说一句舒心的话等,这些实际行动都能使父母感到莫大的宽慰和感动。所以,学会用实际行动慰藉父母也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P46阅读天地
孝敬长辈,还应该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含辛茹苦地养大了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父母,更没有我们。有的长辈还承担照顾我们的责任,为家庭付出最多,是家庭中的功臣。现在他们年龄大了,身体虚弱了,我们更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孝敬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崇尚关爱、尊敬长辈的情感,确立孝敬父母长辈的价值取向,在更高层面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从实际行动中做到尊重、理解、体谅、慰藉父母。
课前准备:
收集古今孝敬父母的小故事;
收集平时父母在子女耳边常唠叨的一些话,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一、什么是孝敬?
孝敬就是对长辈或父母的孝顺和尊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呢?
二、怎样孝敬父母?
1、尊重父母
P44操作平台
师:我们去同学家或外出会告知父母时间、地点、和谁在一起的,请举手。为什么这么做?
总结:我们的同学很懂事,所以说,孝敬父母首先要避免让父母担心;和父母交谈要有礼貌,认真倾听;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所以,孝敬父母首先要尊重父母,尊重父母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情感,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教育,还要有关爱他们的行动。
师:如果你是信中提及的这个女儿,你会坚持买车吗?为什么?
(例子:要苹果三件套的大学生;留学生机场刺母)
总结:父母为我们的成长已费尽心血,我们凡事要多为父母着想,不要给家长提不合理的要求,即使父母有委屈我们的地方,也要给予谅解,理解父母的难处。
4、慰藉父母
师:除此之外,我们平时是用什么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关爱的呢?
课堂小结:
父母抚养我们,为我们倾注毕生的心血,让我们满怀一颗感恩的心,牢记父母给予的一切,从家庭生活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孝敬我们最可亲的父母!
2、理解父母
师:有多少同学认为自己的父母很唠叨的?你是否了解父母唠叨话语背后的含义?
P45说一说
总结:父母唠叨的话语,蕴含着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盼望,我们应该用心去体会父母的一片苦心,即使有不认同的,也要心平气和地去沟通,这才是理解父母的正确态度。
3、体谅父母
一封母亲的信:父亲下岗,脚上的皮鞋已经补了又补;母亲一人卖早点维持家庭生活;从家到学校步行10分钟就可到达,但孩子坚持要买一辆五、六百的自行车,对母亲提出的由于家庭困难,缓一些时候再买的劝说不理解,以致母女间矛盾冲突比较大。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课关爱父母学会孝敬
第二框学会尊重体谅父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同学了解什么是孝敬,懂得怎样去孝敬父母。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自己关爱和孝敬父母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家庭生活体会父母的关爱,为孝敬父母打下感情基础。在课堂上利用展示父母子女间矛盾冲突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准确认识怎样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