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质海岸港口适航水深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淤泥质海岸港口适航水深应用研究

淤泥质海岸港口适航水深应用研究

淤泥质海岸港口适航水深应用研究许保华河海大学交通学院 海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E -mail :xbh21c@摘 要:随着淤泥质海岸港口水深的加大,港口回淤加剧,会引起浮泥的发育,将给港口水深维护增加困难。

本文论述并分析了浮泥的特性,详细论述了适航水深、适航增深应用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

因此,在淤泥质海岸港口水深维护中应用适航水深、适航增深的方法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回淤,浮泥,适航水深,适航增深0. 引言我国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苏北、长江口、浙闽港湾和珠江口外等岸段,其总长度在4000km 以上,约占全国海岸线长度的四分之一。

淤泥质海岸的主要特征为:岸滩物质组成较细,泥沙中值粒径<0.031mm ,泥沙颗粒间有粘结力,在海水中呈絮凝状态;在潮、浪作用下,泥沙运动主要呈悬沙输移,在沙源充沛地区,能发现“浮泥”现象。

50D 淤泥质海岸滩宽水浅,建港难度较大,但有的大河河口或河口湾也可找到掩护条件较好的深水岸段,这里往往腹地广阔,水陆集疏运条件好,可发展为重要港口,如上海港、天津新港、广州港等。

随着船舶大型化趋势的发展,船舶吃水越来越深,因此港口对水深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水深的增大,淤泥质海岸港口的回淤将十分严重。

以下为淤泥质海岸航道回淤的计算公式[1]: {}θθγωcos 121sin 121212321101⎥⎦⎤⎢⎣⎡⎟⎟⎠⎞⎜⎜⎝⎛+−+⎥⎥⎦⎤⎢⎢⎣⎡⎟⎟⎠⎞⎜⎜⎝⎛−=d d d d K d d K t S P (1) 式中―浅滩平均水深(m ),―航道开挖水深(m) 1d 2d 由2212121422289121⎟⎟⎠⎞⎜⎜⎝⎛+−=⎟⎟⎠⎞⎜⎜⎝⎛+−d d d d d d 可知,航道开挖水深增大时,航道回淤强度会显著增大。

2d 淤泥质海岸港口回淤加剧给港口水深维护增加了困难。

以天津港[2]为例,该港因25-26号泊位的设计水深达-16.5m ,形成一个相对水深较大的凹坑,泥沙迅速汇集,回淤速率剧增,若按原来的水深静态维护方式,每年至少需维护挖泥4次,这是很难实施的。

航道的泥沙淤泥问题及处理

航道的泥沙淤泥问题及处理

航道的泥沙淤泥问题及处理摘要:随着船舶大型化趋势的发展,航道对水深要求越来越高。

航道里泥沙淤泥问题将严重影响航道。

因此,深入分析泥沙淤泥问题以及航道可供航行的特性,充分利用适航水深,势必节省大量疏浚费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航道;泥沙淤泥;问题;处理1、航道工程概述通过多年的工程实践总结发现,在现阶段的航道工程中,工程测量与技术管理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于施工的过程中受到资金、技术和管理体制等多方因素的限制与影响,同时由于水路运输在目前社会中的发展较为落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内陆河流开发的不够快,比起路上交通,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因此,在工作中对于黄金水道的开发与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与影响。

众所周知在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中,水运作为运量最大、成本最低的一种交通运输模式,是现代化运输体系的重要保障,在一些发达国家,对于水运事业的开发远远大于陆地运输。

航道工程有着其独特的质量要求和施工工艺,其施工面广、施工周期长、同时受水上施工众多因素的影响,对时间要求较为严格,极容易因工程质量问题而存在隐患。

我国不少航道在投入使用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过早出现损坏现象,未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我国水运事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在西方许多国家大力开发内河航道工程,这些航道工程在保证水路运输的基础上,对周边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为居民供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提供了必然保证。

在发达国家航道已经形成了江河湖海相互连接,四通八达,通航历程惊人的局面,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2、航道泥沙淤泥的常用治理措施(1)航道疏浚航道疏浚是传统的解决泥沙游积的途径,可分为机械疏浚和人工清游两类。

机械疏浚按疏浚方式可分为机船疏浚和挖泥船疏浚。

机船疏浚是指在落潮时,船只机械搅动,使落游的床面泥沙重新悬浮,更多地被落潮流带向下游,此方法适用于长期有径流下泄,能提供足够泥沙输送动力的河道;挖泥船疏浚则抽吸河床泥沙存入船舱,之后抛入其他水域、排泥场或者用于陆上佳地造田。

港口航道淤泥输运与泥沙沉积模型研究

港口航道淤泥输运与泥沙沉积模型研究

港口航道淤泥输运与泥沙沉积模型研究港口航道是连接港口和大海的重要通道,大量的船只和货物在这里往返穿梭。

然而,由于海流的作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港口航道中很容易出现淤泥的问题。

淤泥的积聚不仅会影响船只的通行,还可能导致港口的淤积和水域的污染。

因此,研究港口航道淤泥输运和泥沙沉积模型,对于保持航道的畅通和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港口航道淤泥输运是指淤泥在水体中的输运过程。

淤泥主要来自于海床的沉积物和悬浮物,它们会随着水流的冲刷和携带在航道中逐渐沉积。

当淤泥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会严重阻碍船只的通行,并形成浅滩。

因此,了解和研究淤泥的输运规律,对于预测和解决航道淤泥问题至关重要。

泥沙沉积模型则是用于模拟和预测淤泥在航道中的沉积过程的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基于流体动力学原理和输沙规律,考虑水流作用、泥沙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等因素,能够模拟和预测淤泥的沉积分布和变化。

通过对泥沙沉积模型的研究,可以帮助港口管理者制定科学的清淤方案,以及预测航道淤沙的演变趋势。

在港口航道淤泥输运和泥沙沉积模型的研究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淤泥的输运规律,即淤泥在流体中的悬浮和沉积特性。

淤泥颗粒的大小、密度和形状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其输运过程。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研究不同条件下淤泥的输运规律,为建立泥沙沉积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是水流对淤泥输运的影响,即水流的流速和流向对淤泥的冲刷和携带作用。

水流的流速越大,对淤泥的冲刷和携带作用就越强,淤泥的输运速度和距离也就越远。

因此,研究水流对淤泥输运的影响是建立泥沙沉积模型的关键环节。

最后是港口航道的地形和水深对淤泥沉积的影响。

港口航道中的地形和水深不规则性较大,会形成水流的聚集和分散现象,影响淤泥的沉积分布。

因此,在建立泥沙沉积模型时,需要考虑地形和水深的影响,以准确预测航道中淤泥的积聚位置。

综上所述,港口航道淤泥输运与泥沙沉积模型研究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课题。

通过研究淤泥的输运规律、水流的作用和港口的地形水深等因素,可以建立科学的泥沙沉积模型,预测航道的淤泥问题,保持航道的畅通和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港口“浅水深用”受回淤影响分析

港口“浅水深用”受回淤影响分析

港口“浅水深用”受回淤影响分析作者:赵新宇来源:《中国水运》2016年第01期摘要:国内港口的浅水深用工程有成功的范例,也有一些是有争议的。

珠海港、黄骅港、江苏如东人工岛、广州南沙港区等港口航道工程都是对浅水深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推广,文章根据各港口的不同自然条件从不同的侧重点对泥沙来源和淤积问题进行分析,为国内类似的港口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港条件;港口资源;浅水深用;泥沙骤淤;泥沙来源;水动力环境中图分类号:U6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1-0044-03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和优质港口资源的日益缺乏,为了适应经济形式的发展,为地方工业经济运输配套,港口资源的浅水深用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内一些主要港口业对浅水深用进行了尝试。

国内的珠海港、黄骅港、江苏如东人工岛、广州南沙港区进行了人工开挖深水航道,对港口资源进行浅水深用。

各个港口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不一,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

1珠海港1.1水文泥沙情况黄茅海水域由于受喇叭形边界和上游径流的影响,潮流运动形式为往复流,深槽尤为明显。

汛期涨潮流沿北偏西上溯,落潮流沿南偏东岸下泄;枯季涨潮流沿北偏东上溯,落潮流沿南偏西下泄。

大潮流速大于小潮流速,表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落潮历时长于涨潮历时,潮波具有驻波性质。

高栏港区所在的水域流态平顺,趋于往复运动。

黄茅海区含沙量大小与潮流流速大小关系密切:流急含沙量大,流缓则含沙量小;大潮期比小潮期含沙量大,落潮期比涨潮期含沙量大,汛期比枯季含沙量大。

在空间分布上,最大含沙量主要出现在拦门沙浅滩附近以及东、西边滩上,湾顶含沙量在汛期比湾口大,而在枯季则稍小些。

黄茅海底质泥沙较细,主槽泥沙稍粗易于被风浪掀起由潮流输送。

1.2港区泥沙回淤情况分析黄茅海浅海区是二槽三滩的格局。

高栏港海域临近鸡啼门、崖门、虎跳门、磨刀门等珠江分流河口。

高栏港区常年淤积量约为500万m3,以悬沙淤积为主。

国华台山电厂港口回淤状况及“适航水深”应用的探讨

国华台山电厂港口回淤状况及“适航水深”应用的探讨

使 用 , 使 用 过 程 中 港 池 和 航 道 部 分 区 域 出 现 较 大 的 回 淤 . 国 华 在 对
台 山 电厂煤 码头 运 煤船 舶 的正 常航 行靠 泊 带来 较 大影 响 。
2、 淤 状 况 分 析 回
1 回 淤 量 分 析 )
+ 累讨嗣淤 度 十 月度平均 吲淤 厚度

中国高 新杖术 企业
国 华 台 山 电 厂 港 口 回 於 状 , 兄
及 ¨适 航 水 深 ¨应 用 的 探 讨
静 文 /侯 震林
【 要】 摘 根据 监 测 成果 显 示 , 国华 台 电港 口属 于淤 泥质 港 口,自2 0 0 2年 底竣 工投 入 使 用后 , 现 泥 沙回 淤 发
【 关键 词 】 淤 泥质 海港 适航 水 深
1、 介 : 简
维 护疏 浚
台 风 “ 维 ” 响 下 的 回 淤 数 据 一 览 表 达 影
受台风 “ 达蛙”影响下的回淤数据
国 华 台 山 电 厂 港 池 航 道 维 护 测 量 工 程 位 于 广 东 省 台 山 市 南 部 铜 鼓 湾 西 部 滨 海 地 区 , 北 靠 山 , 临 南 海 , 面 为 崖 门 出 海 口 门 外 西 面 东 的 大 襟 岛 , 面 为 广 海 湾 , 南 面 为 上 川 岛 。国 华 台 山 电 厂 现 有 在 用 西 西 港 池 航 道 为 台 电 一 期 配 套 工 程 ,按 五 万 吨 级 码 头 泊 位 设 计 维 护 , 港
1: 7。 f
合计
本 港 口 所 在 海 域 属 亚 热 带 海 洋 性 气 候 区 。 夏 季 盛 行 南 风 . 季 冬
20 ) 5年 度 回 淤 的 主 要 时段 分 析

连云港主航道适航水深及现场观测研究

连云港主航道适航水深及现场观测研究

连云港主航道适航水深及现场观测研究温春鹏;庞启秀;张瑞波【摘要】通过分析连云港的泥沙特性以及港口淤积现状,对连云港主航道的适航水深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室内的流变试验和船模阻力试验确定了适航重度值;同时利用双频测深仪、音叉密度计等仪器对连云港主航道开展了现场实船测量,分析了适航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船舶对浮泥的扰动情况,为连云港港区适航水深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主航道的适航淤泥重度值为12.2kN/m3;主航道、港池泊位浮泥分布较为均匀,适航厚度基本在10~15 cm范围内;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对浮泥产生了一定的扰动,船体尾部出现较为明显的浑浊带.【期刊名称】《水道港口》【年(卷),期】2015(036)006【总页数】5页(P528-532)【关键词】适航水深;现场观测;浮泥;扰动【作者】温春鹏;庞启秀;张瑞波【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456;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456;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4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7;TV221在港口水深测量中,通常使用当地理论基面至高频测深仪测得的水-泥交界面的距离作为图载水深,而适航水深则将高频反射面以下具有一定流动性的、且能确保不影响船舶航行、靠离泊作业安全的部分淤泥层也作为水深来使用。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适航水深技术在国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应用[1]:比利时泽布勒赫港综合考虑重度和淤泥的流变特性确定了该港适航水深淤泥重度值为11.3~12.3 kN/m3;荷兰的鹿特丹港将11.8 kN/m3作为确定航道中回淤层适航厚度的标准值;德国埃姆登港适航淤泥重度值为12.0~12.2 kN/m3;在英国还颁布了有关适航水深应用的国家标准《海工建筑物》。

适航水深技术在珠江口航道及港口应用分析

适航水深技术在珠江口航道及港口应用分析

龙源期刊网
适航水深技术在珠江口航道及港口应用分析作者:崔军祥夏元斌
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09期
摘要:随着淤泥质海岸港口及航道水深的加深,港口及航道回淤加剧,会引起浮泥的发育,将给港口及航道水深维护增加困难。

本文论述并分析了浮泥的特性,详细论述了适航水深应用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取得的效益。

Abstract:As the muddy coast port and the deepening of channel depth, port and waterway siltation is growing in intensity, which can 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float mud, and will add to the difficulty to the maintenance of port and channel depth.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ating mud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nautical depth, as well as benefits that can be obtain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关键词:回淤;浮泥;适航水深;适航增深
Key words: silting;float mud;nautical depth;nautical increased depth
中图分类号:U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065-02。

SILAS适航水深测量培训广州海事测绘中心

SILAS适航水深测量培训广州海事测绘中心

③软件界面如下:
内业数据处理
内业数据处理
④AUTO EDIT或者手工编辑(可在深度和压力两个界面查看)数据后输出数据。
内业数据处理
密度测量的误差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样点位置偏差造成的误差 一般说来,采样点与实际测线的距离不要超过5米,越近越好,如果距离过远, 在后处理计算密度层时,应予以剔除。因此,一般应在完成声信号采集后进行密度 采样,此时可根据航迹线和记录纸情况选择采样点,如在测前进行采样,则应布设 通过采样点的测线进行声信号采集。此外,实际采样时,可根据水深情况尽量选择 开阔区域,定位误差对结果的影响较小。如底质变化较大,则应进行加密采集。 2)音叉采样时的倾斜误差 当音叉测量端到底后会倾斜,导致倾斜角度突然加大。基本上,如果倾斜超过 10-12度,说明探针已到达最大深度,须在内业处理时剔除。 3)密度计粗差 当音叉接触某些硬物或砂质层,容易导致假信号生成。单点假信号可放心删除, 但两点或三点以上的假信号需要根据分层的结构判断。此外,当快速放下探针或因 为浮泥层很薄,可能会采集不到数据,内业处理时尽量避免使用数据删除,应通过 增加和移动点位进行内插修正。采样时宜选择有代表性的浮泥层,按照一般经验至 少选择几个厚度超过0.70米的位置较为合适。
现今,随着各深水港池航道挖槽水深越来越大,回淤加剧,疏浚的泥沙抛沉于 航道两侧时,床面的泥沙容重小,更易起动,在遇到合适的动力条件,则集中于航 槽,浮泥回淤问题可能更加突出。按密度划分淤泥,可以细化浮泥的密度分层,有 助于分析特定目标层的流变特性,从而减少疏浚量,节约资金。
由于密度分层不易界定,淤泥测量至今仍然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国内过去一 般使用γ射线密度计和三爪砣法测定淤泥密度。然而,操作放射性设备需要严格的 技能培训和特殊的施工许可,且工作效率低,对人员和被测区域环境有潜在的放射 性危害,安全性不易控制。三爪砣测量,简单灵活、价格低廉、操作安全简便,但 其对测量环境要求较高,依赖于制造、测量环境、测量员的感知和熟练程度,精度 较低。由于是纯粹的人工作业,其效率也低下。

厦门港海沧港区试航水深运用若干探讨

厦门港海沧港区试航水深运用若干探讨
第 1 4卷 第 1 2 期
2 014笠
VoI . 1 4 De ce mb er
No. 1 2 2 01 4
1 2月
厦门港海沧港 区试航水深运 用若干探讨
捌 已 鸿斌
( 福建 省港 航 管 理 局 ,福 建 福 州 3 5 0 0 0 9) 摘 要: 适 航 水 深 是 通 过 把 部 分 淤 泥 层 或 回淤 层 作 为 水 深 使 用 而 又 不 影 响 船 舶 航 行 和 靠 、离 泊 作 业 安 全 的一 项 技 术 ,
响, 确 定各 港 口的适航密 度参数 ,保证船舶安全停泊和航行 。
上世纪 5 0 年代 ,我 国 天津 航道 局与 有 关 单 位 合 作 试 制 的 三 爪 铊 ,可 直 接 测 定 1 . 2 0  ̄ 1 . 2 5 5 k g / L密 度值 的 泥 面 水 深 。在 8 0年 代 ,广 州 航 道 局 研 制 了 NDM 型 适航 水 深 测量 系 统 ,该 系 统 可 以直 接 把 托 曳体 置于 泥 层 中 ,测 量 其 密 度 值 和对 应 深
适 航 水 深 是 通 过 把 部 分 淤 泥 层 或 回淤 层 作 为 水 深 使 用而 又 不 影 响 船 舶 航 行 和靠 、 离 泊 作 业 安 全 的一 项 技 术 。在 淤 泥
质海岸港 口或河 口航道 与港池的底部往往存在着一层 流动的
悬 移 质 。其 这 些 悬移 质 是 由粘 性 细 颗 粒 泥 沙 淤 积 物 组 成 , 沉 积 速 度 相 对 较 慢 , 淤积 物 的 密 度 在 垂 线 上 分 布 不均 匀 ,表 面 淤 泥 往 往 是 浮 泥状 态 。 这 部 分 回淤 层 密 度 小 ,易 流 动 ,尤 其 在 疏 浚 的航 槽 内 , 浮 泥 流 动 更 是 一 种 比较 普 通 的现 象 。在 回 淤 层 一 定 的厚 度 中 ,可 以 保 障 船 舶 安 全 的航 行 和 作 业 ,那 么 这 一 定 的淤 泥 层 厚 度 就 被 称 作 “ 适航水深层” 。

淤泥质港口适航水深技术研究与应用

淤泥质港口适航水深技术研究与应用
出 了适 航 水 深 技 术 尚需 进 一 步 解 决 的几 个 问题 .
关 键 词 :淤泥质港 口; 航水深 ; 适 5 .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9— 4X(00 0 03 0 10 60 21 ) 3— 03— 7
1 适 航 水 深 的概念
港 口水 深测 量通 常采 用高 频测 深仪 , 反射 面为水 一淤 泥 的交界 面 , 大量 实测 资料 证实 这一 反射 面淤 其 经 泥重度 约 为 1 . N m , 0 3 k / 因此 , 为港 口通航 使用 依据 的图载水 深是 指 当地理 论基 面至 重度 1 . N m 作 0 3k / 淤 泥面 的距离 . 而适 航水 深 , 是原 高 频 测 深仪 所 测 水 深加 则 上其反 射 面以下 能确保 船 舶 安 全航 行 与停 泊 作 业 的小重
图 1 适航水深示意 图
Fi 1 The s t h o ei iin frt e na ia d pt g. kec fd fn t o h utc l e h o
收 稿 日期 : 0 9— 9— 4 2 0 0 0
作 者 简 介 :庞 启 秀 ( 9 7一) 男 , 东 潍 坊 人 , 理研 究 员 , 士 研 究 生 , 要从 事 港 口 、 岸 及 近海 工 程 泥沙 研 究 17 , 山 助 博 主 海
第 3期 21 0 0年 9月








NO 3 .
HYDRo. SCI ENCE AND ENGI NEERI NG
Se . 2 0 p 01
淤 泥 质 港 口适 航 水 深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探讨淤泥质软土地基在港口工程中的处理方法

探讨淤泥质软土地基在港口工程中的处理方法

探讨淤泥质软土地基在港口工程中的处理方法任青春(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烟台市264012)摘要: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式和迅猛的水运增长趋势已经让我国老港区的港区建设工程已经接近老港区容纳量的极限。

但是为了推动我国水运事业的发展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为了适应目前船舶大型化的趋势,新型的港口建设工程都在向大河(大江)入海口尤其是外海深水区推进,其施工建设环境由于地基软弱、水深、浪大等因素增加了施工难度。

特别是淤泥质软土地基更是港口施工当中经常面对并且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淤泥质软土地基的承载性能非常低、透水能力非常差、压缩性较大,根本无法满足港口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要求,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的原理和作用,借鉴众多港口建设工程的施工经验,分析和探讨了港口工程中关于淤泥质软土地基的几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操作简单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港口工程;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0.引言在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尤其是入海口)以及沿海地区的底部,埋藏着相当大厚度的松软覆盖层,形成了淤泥质软土地基。

导致该区域底部形成淤泥质软土地基的主要因素包括江河三角洲地区的冲积沉积、黄泛的冲积沉积以及滨海相沉积等等,在以上因素的作用下会形成具有厚度差异的淤泥质软土地基。

淤泥质软土具有非常独特的物理特征,分别是:首先,淤泥质软土含有数量非常大的有机物腐殖质,并且土颗粒非常细小;其次,淤泥质软土的颜色通常呈现出暗绿色或者深灰色,并且具有较大的臭味;再次,淤泥质软土具有很高的天然含水率,通常情况下,其天然含水率维持在40%至70%之间,甚至某些淤泥质软土的天然含水率高于70%,同时,其孔隙比一般均大于1;最后,淤泥质软土天然容重维持在153/m kN 至183/m kN 之间。

淤泥质软土地基的承载性能非常低、透水能力非常差、压缩性较大,根本无法满足港口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要求,增加了施工难度,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笔者在本文中分析和探讨了港口工程中关于淤泥质软土地基的几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操作简单的处理方法。

港口水深维护与航道疏浚技术研究

港口水深维护与航道疏浚技术研究

港口水深维护与航道疏浚技术研究港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港口的水深维护和航道疏浚技术则是保障港口运作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港口水深维护与航道疏浚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水深维护的重要性港口的水深维护是确保船只顺利进出港口的基础条件。

随着船舶的不断发展,船舶吃水深度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港口的水深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要保持港口航道的足够水深,还要及时清除淤泥和沉积物,以确保船舶的安全通行。

二、航道疏浚技术的研究现状1. 传统疏浚技术传统的航道疏浚技术主要包括机械疏浚和爆破疏浚。

机械疏浚是利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将淤泥和沉积物从航道中清除出来,这种方法效率较高,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爆破疏浚则是通过爆破技术将淤泥和沉积物炸碎,再利用挖掘机清理,但这种方法存在安全隐患。

2. 现代疏浚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疏浚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水下挖泥船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疏浚工具。

它利用吸力将淤泥和沉积物吸入船舱,然后通过管道将其排放到指定地点。

水下挖泥船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对港口环境的破坏,提高疏浚效率。

三、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航道疏浚将更加智能化。

智能疏浚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监测航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疏浚策略,提高疏浚的精确度和效率。

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可以提前预警淤泥和沉积物的堆积情况,及时采取疏浚措施,减少港口运营的风险。

2. 绿色环保的疏浚技术在港口水深维护和航道疏浚过程中,绿色环保的技术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例如,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植物的吸附作用清除淤泥和沉积物,不仅可以减少对港口环境的破坏,还可以提供生态系统的保护。

此外,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疏浚设备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绿色低碳疏浚。

3. 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港口水深维护和航道疏浚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和经验交流。

未来,国际合作将更加密切,各国可以通过共同研究和技术交流,分享最新的疏浚技术和经验,提高港口水深维护和航道疏浚的水平。

天津南港适航水深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

天津南港适航水深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
地 理 沦最 低潮 面
工业 区建 设 两 套 l 0 核 心炼 化 及 相 关 乙稀 装 置 ,发 展 各 类 0t 5
原材料共享 的石化下游产业 , 建设 石 油 储 备 基 地 , 形成 大 型 石
化产 业 集 群 。 这些 产 业 的发 展 离 不 开交 通 运 输 的 支 持 , 此 , 因 天 津南 港在 未 来 几 年 内将 航 道 设 计 等 级 定 为 1 0万 吨级 单 向和 5
础上 , 通过 试 验 来 综 合 确 定 各港 的适 航 淤 泥重 度 值 。
l . k / 因此 , 为 港 口通航 使 用 依 据 的图 载 水 深 是 指 当 地 O3 N m , 作
理论 基 面 至 重 度 1 . N/ 淤 泥 面 的距 离 。 O3k m 而所 谓 的 适 航 水深 , 是原 高频 测 深 仪 所 测水 深加 上 其 反 则 射 面 以下 能确 保 船 舶 安 全 航 行 与 停 泊 作 业 的小 重度 回 淤 层 下
逐 渐 增 大 。表 层淤 泥 单 位 体 积 内 的 含沙 数 量 少 , 致 维 护 疏 浚 导
效率低 ; 一方面 , 另 表层 重 度 较 小 的淤 泥 具 有 类 似 于 水 的 流 动
特 性 , 舶 航 行 与 停 泊 作 业 过 程 中 , 底 龙 骨 与 其 接 触 并 不会 船 船
3. 可 行 性 初 步 论 证 1
重 度 ( / ) kN m
在 天 津 南港 的港 池 航 道 采 集 了 1 4个泥 沙 样 品 ,然 后 在 试 验 室 内 开 展 泥 沙 颗 分 试 验 。样 品 分 析 采 用 河 海 大 学 研 制 的 NS Y—H 型 宽 域 粒 度 分析 仪 。 果 表 明 , 有 泥 沙 样 品 的 中值 粒 I 结 所 径 ( 0 介 于 00 35 00 15mm, 均 值 为 00 87im, 土 DS ) .0 - .2 平 .0 l 粘 F

连云港港适航淤泥重度取值研究

连云港港适航淤泥重度取值研究

连云港港适航淤泥重度取值研究叶建林;吕小波;庞启秀【摘要】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是港口适航资源与适航水深应用技术的关键.以连云港港为例,通过对连云港港底质淤泥进行现场采样分析,分别开展了淤泥流变性试验、船舶模型阻力试验与层流-紊流流态转换理论分析,对于适航资源应用最重要的参数——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连云港港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结果,并提出了取值建议.【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7页(P35-41)【关键词】适航资源;淤泥重度;连云港港【作者】叶建林;吕小波;庞启秀【作者单位】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42;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42;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3004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2.3适航资源是将海底水域部分表层浮泥作为水深加以利用,对于降低淤泥质港口疏浚量、减少维护费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适航资源的合理应用对于港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连云港港局部港区和航道泥沙底质取样及回淤层泥沙的水力特性试验分析得出:连云港港为淤泥质港口,回淤泥沙颗粒很细,平均中值粒径约为0.0043 mm,淤积物中的黏土含量为50%左右;泥沙起动试验结果表明泥沙的起动流速(垂线平均)为20 cms时泥沙在水槽底部处于轻微起动状态;随着水流速度进一步增大,泥沙起动量迅速增多,当垂线平均流速为35 cms时泥沙处于中等强度运动状态,即水槽底部各处平均粒径以下的泥沙都在运动;当垂线平均流速为55 cms 时,泥沙几乎完全起动、悬扬,处于普遍运动状态;连云港区泥沙颗粒组成及水动力试验结果表明其已具备适航资源(浮泥形成)产生的条件[1-2]。

适航淤泥重度的取值是适航资源应用的前提,只有明确了适航淤泥重度,才能有标准去判断多少重度的浮泥可作为适航资源应用。

依据《淤泥质海港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范》[3]要求,适航淤泥重度取值宜采用淤泥流变性试验与船模阻力试验方法来确定,但上述这两种研究方式受主观因素影响大,需经验判断,因此本文将在淤泥流变性试验和船舶模型阻力试验基础上,采用层流-紊流流态转换法理论分析连云港区适航淤泥重度,同时结合国内沿海港口的适航淤泥重度取值与其泥沙平均中值粒径关系对比进一步研究确定。

淤泥质海岸天津港工程泥沙治理与功效

淤泥质海岸天津港工程泥沙治理与功效

淤泥质海岸天津港工程泥沙治理与功效孙连成【摘要】天津港座落在典型的淤泥质海岸上,曾经是一个世界闻名的严重淤积港口,泥沙问题一度制约了港口的发展.通过长期的测验研究,掌握了水动力和泥沙的基本运动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和半经验半理论公式,在工程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使天津港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一个国际化、轻淤积、深水大港.【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9页(P66-74)【关键词】淤泥质海岸;天津港;工程泥沙;治理;成效【作者】孙连成【作者单位】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天津,3004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48.+6天津港座落在渤海湾西部的海岸上,该港区岸滩属于典型的淤泥质海岸。

在开港初期泥沙来源丰富,主要是受海河口下泄的水沙影响及浅滩泥沙在大风浪天气作用下掀沙的影响,泥沙颗粒很细,平均中值粒径为0.005 mm,含泥量在50%左右,港内回淤严重,曾一度制约了港口的发展。

因此在1958年专门成立了泥沙研究机构,组织了国内有名的科研院所及专家,开展一系列的测验及研究,通过近半个世纪的综合治理,港区的水沙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天津新港逐渐变成为今天的轻淤深水大港(图1),25万吨级航道已开通,年吞吐量超过3亿t,这在我国及世界建港史上都是奇迹,其治理措施及经验值得借鉴。

图1 天津港平面布置1 港区海域自然环境1.1 水动力特征[1-2]1)天津港海域的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潮型,每日发生高、低潮各两次,有日潮不等现象,低潮尤为显著。

平均海平面为2.41 m,平均高潮位3.67 m,平均低潮位1.32 m,平均潮差2.35 m,平均涨潮历时为5.67 h,平均落潮历时6.88 h。

2)本海区潮流基本上为往复流,涨潮主流向为280°~320°,落潮主流向为100°~140°,涨潮流速均大于落潮流速,平均在0.2 m/s左右,属弱潮流海区。

淤泥质海港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范通过专家评审

淤泥质海港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范通过专家评审

淤泥质海港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范通过专家评审
佚名
【期刊名称】《水道港口》
【年(卷),期】2006(27)4
【摘要】2006年6月13日至6月14日,交通部水运司在天津丰持召歼了《淤泥海岸港口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审查会。

由刘济舟院士等11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在听取了《规范》承担单位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编写的工作汇报后,对《规范》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审查。

【总页数】1页(P240-240)
【关键词】专家评审;适航水深;淤泥质;技术;应用;海港;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交通部;专家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57.2
【相关文献】
1.淤泥质港口适航水深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庞启秀;杨树森;杨华;韩西军
2.淤泥质港口航道适航密度确定方法的改进 [J], 金缪;虞志英;何青;赵捷
3.淤泥质港口适航水深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宁良珊
4.天津港适航水深下界面淤泥容重值确定与适航水深测量 [J], 钱平生
5.淤泥质港口航道适航密度确定方法的改进 [J], 裴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交通部关于发布《淤泥质海港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范》(JTJT325-2006)的通知

交通部关于发布《淤泥质海港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范》(JTJT325-2006)的通知

交通部关于发布《淤泥质海港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
范》(JTJ/T325-2006)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6.11.15
•【文号】交水发[2006]640号
•【施行日期】2007.05.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交通部关于发布《淤泥质海港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范》
(JTJ/T325-2006)的通知
(交水发[2006]6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委),上海市港口管理局,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有关企事业单位:
由我部组织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和天津工程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制定的《淤泥质海港适航水深应用技术规范》,业经审查通过,已被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TJ/T325-2006,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淤泥质海岸港口适航水深应用研究许保华河海大学交通学院 海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E -mail :xbh21c@摘 要:随着淤泥质海岸港口水深的加大,港口回淤加剧,会引起浮泥的发育,将给港口水深维护增加困难。

本文论述并分析了浮泥的特性,详细论述了适航水深、适航增深应用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

因此,在淤泥质海岸港口水深维护中应用适航水深、适航增深的方法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回淤,浮泥,适航水深,适航增深0. 引言我国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苏北、长江口、浙闽港湾和珠江口外等岸段,其总长度在4000km 以上,约占全国海岸线长度的四分之一。

淤泥质海岸的主要特征为:岸滩物质组成较细,泥沙中值粒径<0.031mm ,泥沙颗粒间有粘结力,在海水中呈絮凝状态;在潮、浪作用下,泥沙运动主要呈悬沙输移,在沙源充沛地区,能发现“浮泥”现象。

50D 淤泥质海岸滩宽水浅,建港难度较大,但有的大河河口或河口湾也可找到掩护条件较好的深水岸段,这里往往腹地广阔,水陆集疏运条件好,可发展为重要港口,如上海港、天津新港、广州港等。

随着船舶大型化趋势的发展,船舶吃水越来越深,因此港口对水深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水深的增大,淤泥质海岸港口的回淤将十分严重。

以下为淤泥质海岸航道回淤的计算公式[1]: {}θθγωcos 121sin 121212321101⎥⎦⎤⎢⎣⎡⎟⎟⎠⎞⎜⎜⎝⎛+−+⎥⎥⎦⎤⎢⎢⎣⎡⎟⎟⎠⎞⎜⎜⎝⎛−=d d d d K d d K t S P (1) 式中―浅滩平均水深(m ),―航道开挖水深(m) 1d 2d 由2212121422289121⎟⎟⎠⎞⎜⎜⎝⎛+−=⎟⎟⎠⎞⎜⎜⎝⎛+−d d d d d d 可知,航道开挖水深增大时,航道回淤强度会显著增大。

2d 淤泥质海岸港口回淤加剧给港口水深维护增加了困难。

以天津港[2]为例,该港因25-26号泊位的设计水深达-16.5m ,形成一个相对水深较大的凹坑,泥沙迅速汇集,回淤速率剧增,若按原来的水深静态维护方式,每年至少需维护挖泥4次,这是很难实施的。

天津港15~25万t 级航道,港池与泊位正在加速建设,设计水深将达-18.4~-20.8m 以上,如此深水域的泥沙回淤速率,预计可达 3.6~4.6m/a 及以上。

无论对港口生产,还是对维护疏浚,都是难以想象的。

因此,回淤加剧后,维护疏浚的工程量十分巨大,而且维护挖泥周期短,所挖浮泥密集时间少,容重较小,此时挖泥会浪费大量工程量,而挖泥次数增多将给港口正常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深水航道挖槽水深越来越大,回淤加剧,水体中悬移的泥沙增多,滩槽水深比进一步加大,航槽水深条件必将更有利于浮泥的发育,浚挖的泥沙抛沉于航道两侧时,床面的泥沙容重小,起动容易,在遇到合适的动力条件,则集中于航槽,形成浮泥层,浮泥回淤问题可能更加突出。

在浮泥发育期间,如何利用浮泥的特性减少回淤疏浚成本,如何减小浮泥对船舶航行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对浮泥的特性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1. 浮泥1.1 浮泥容重浮泥是淤泥质河口、海岸地区特有的一种泥沙现象,即悬沙絮凝沉降于床面形成的高浓度浑水体。

根据上海航道局用FE -101双频道(200kHZ 及5kHZ )回声探测仪,高浓度γ-测沙仪测量和浮泥分层采样器进行实验室分析结果,浮泥面容重和浮泥层底容重在长江口分别为1.04t/m 3和1.25 t/m 3,在珠海九洲港为1.05 t/m 3和1.30 t/m 3。

将双频测深所得到的高频下界面和低频下界面之间的泥水混合层称之为浮泥层。

可分为2个亚层[3]:(1) 伪塑性层:在垂向上,该层浮泥重度增幅较小,具有流动性。

(2) 塑性层:该层浮泥重度垂向增幅较大,向下逐渐过渡为致密的淤泥层。

当泥沙颗粒容重为2.65 t/m 3时,浮泥含沙量(干容重c γ)和浮泥容重(湿容重ωγ)有下列关系:c γγω623.01+= (2)1.2 浮泥的泥沙组成一般来说,只有河口海岸泥沙粒径D 50<0.01mm 时,才有可能出现浮泥。

根据长江口的测量,在浮泥层,小于0.002mm 的粘粒的含量占28.2%~36.4%,泥沙颗粒愈细,出现和形成浮泥的机会愈多。

塘沽新港(底质D 50<0.005mm )、连云港(底质D 50<0.0039mm )、珠江口伶仃洋(底质D 50<0.005mm )等河口与港口都曾测到浮泥。

1.3 浮泥层的厚度在自然状态下,长江口浮泥厚度只有0.1~0.4m ,在人工挖槽中到达1.2m 。

如果没有挖槽,浮泥层厚度是不会达到1.2m 的,参考边缘的浮泥层厚度0.6m ,由于挖槽加深的原因,挖槽浮泥层厚度加大0.6m ,才达到了1.2m 。

因此,挖槽挖的愈深,则浮泥层的厚度就会愈大。

广东珠海九洲港1987年10月港池浮泥层平均厚度1.8m ,同期航道平均1.3m 。

连云港庙岭港区1979年9月18日试挖槽内浮泥层厚度约3.4m ,外航道内约1.0m 。

1.4 浮泥在静水条件下的沉降固结特性静水条件下的浮泥沉降固结试验[4]。

试验所用水沙取自长江口,水体含盐度19.5‰,泥沙多为粘性细颗粒物质。

有机玻璃沉降筒,筒高150cm ,直径15cm 。

配制了3种水样,含沙量分别为80kg/m 3、110 kg/m 3、 140kg/m 3。

从清浑水界面形成开始观测,按计划从筒内同时搅拌,静置2d 。

在此期间,对样品重度进行了观测。

试验表明在试验开始后1min ,筒内就出现清浑水界面。

此后,3种样品都经历了均匀沉降、过渡沉降、压缩沉降等阶段。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含沙量越高,均匀沉降所需时间越长,过渡沉降所需时间越短。

3种样品的均匀沉降(静水)速度分别为0.033mm/s 、0.027 mm/s 、0.022 mm/s 。

在沉降阶段,重度迅速增加。

当重度达到1.20g/cm 3左右时,其增加速度趋缓,进入压实固结阶段。

1.5 浮泥的流变特性浮泥属于宾汉体,满足以下本构方程[4]:dYdV p ηττ+=0 (3) 式中:τ-屈服应力,0τ-初始刚度或极限屈服应力,p η-粘滞系数,-流速梯度。

dY dV /屈服应力基本有2个值,在低剪切速率范围的和高剪切速率范围的1y τ2y τ。

根据试验得到:2个屈服应力与体积含沙浓度C v 呈指数关系。

可根据确定适航深度浮泥重度范围。

可将该层浮泥定为“流变特性跃变层”(RT )。

在RT 层以上,浮泥性质与水相似,几乎不存在抗剪切力,可供行船之用。

而在RT 层以下,浮泥抗剪性能大增,向下过渡为比较致密的淤泥层,逐渐丧失可航行性。

1y τ1.6 浮泥特性分析从浮泥以上特性可以看出:(1)浮泥层可分为两层,伪塑性层和塑性层。

伪塑性层在垂向上浮泥重度增幅较小,具有流动性,浮泥性质与水相似,几乎不存在抗剪切力,可供行船之用。

(2)泥沙颗粒愈细,出现和形成浮泥的机会愈多,淤泥质海岸泥沙粒径D 50<0.031mm ,故很有可能出现浮泥。

(3)在自然状态下,浮泥层厚度都不大,当出现人工挖槽或局部出现较大水深时,浮泥层厚度迅速增大。

因此,在淤泥质海岸港口的水深维护过程中,浮泥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对浮泥层部分可供航行的特性加以利用,应用适航水深、适航增深的方法对港口水深进行动态维护,节省了大量疏浚工程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 适航水深2.1 原理适航水深是指高频测深仪反射面以下能确保船舶安全航行与靠泊作业的小容重浮泥下界面之水深。

适航水深应用就是将淤泥质港口与航道的现行水深图(高频测深)图载水深以下的适航浮泥层记入航深,应用自然状态下淤泥密度符合适航标准的较稀的上部泥层。

2.2 适航水深的确定方法(1)根据流变特性[5.6.7]。

屈服应力与体积含沙浓度C 1y τv 呈指数关系,可以根据屈服应力随体积含沙浓度C 1y τv 变化的关系曲线上曲率半径最小的这一点的屈服应力值来确定与其对应的体积含沙浓度C 1y τv ,再由体积含沙浓度C v 与重度之间的关系确定适航水深下界面浮泥重度值γ。

浮泥的流变性质受粒度、盐度、温度、粘土矿物组合等各种环境因素和性质的影响,各个地区与C 1y τv 关系曲线上的转折点所对应的γ值不一样,相差较大,因此,各个地区的γ值必须根据各个地区浮泥的流变特性来确定。

(2)实船试验。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投入人力物力过大,很多时候条件不允许这样做。

(3)测出浮泥层底板深度,即采用双频道回声测探仪测量水深,将双频道回声测探仪低频上界面水深作为适航水深。

根据低频上界面处浮泥重度值来确定浮泥适航水深。

目前国内一般直接测量浮泥层下界面深度来确定浮泥适航水深。

事实上,在浮泥发育地区,浮泥的流变特性是影响船舶航行的主导因素之一。

因此,在缺乏实船试验资料的情况下,可利用流变特性确定适航水深,同时参考垂向重度测试和沉降固结试验成果,综合分析确定适航水深。

2.3 测量成图与应用范围可根据上述方法先确定适航水深下界面浮泥重度值。

采用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进行测量。

利用浮泥作为适航水深时可以向航行部门提供以下测图:(1)普通水深图:标出由210kHz回声测探仪测出的水与浮泥交界面处的深度;(2)密度图:标出由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测得的密度为γ值的层面的深度;(3)适航水深图:将普通水深图与密度图相结合,在利用浮泥作为适航水深的区域,将γ值密度层的深度取代210kHz回声测探仪测得的深度。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规定[8],浮泥层大于0.4m的水域才可以使用适航水深,即当适航水深接近设计通航水深时,适航浮泥层厚度大于0.4m的区域才能应用适航水深。

3. 适航增深3.1 原理适航增深,是在适航水深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最近深入研究所获得的科技成果。

适航增深,即将容重大于适航容重临界值的较稠的浮泥,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搅稀,使之容重小于适航临界值,达到适航要求,增加适航深度,充分利用浮泥的适航潜力。

3.2 增深方法根据宾汉模型,浮泥宾汉流体具有很高的触变性,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其原始结构极易破坏,使流动阻力减小。

因此适航增深过程中可采用机械扰动的方法,在天津港的水深维护中采用了以下方法[9]:在适当的泥沙重度界面处均匀地注入高压空气与高压水,高压空气入水后上浮并不断扩大体积,可将上层泥沙漂起,形成密度符合适航标准的稀浮泥,达到增深作用。

3.3 应用特点适航增深并非一直进行,存在一定限制条件。

若按适航水深淤浅速率为高频测深回淤速率的50%计算,那么,进行第二次适航增深时,淤泥适航资源仅剩25%,每增深1次,适航资源按50%递减。

因此,适航增深在两次挖泥期间最多进行2次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