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企鹅-大班常识教案
《可爱的企鹅》 教学设计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认识企鹅的外貌特征。
学生能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如栖息地、食物来源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企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珍惜。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企鹅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企鹅的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企鹅在特殊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企鹅的外貌和行为。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企鹅的认识和感受。
3、讲授法讲解企鹅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3 分钟)展示一段企鹅在冰天雪地中活动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们生活在哪里?2、认识企鹅的外貌特征(7 分钟)展示企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外形。
提问:企鹅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头部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3、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10 分钟)播放关于企鹅生活的视频,介绍企鹅的栖息地、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企鹅是怎样在寒冷的环境中生存的?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企鹅的特殊本领(8 分钟)讲解企鹅在游泳、潜水等方面的特殊本领,以及它们如何在冰面上行走。
提问:为什么企鹅能在水中游得那么快?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5、保护企鹅(10 分钟)介绍企鹅面临的生存威胁,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企鹅和它们的生存环境。
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保护建议,教师进行归纳和整理。
6、课堂总结(2 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关于企鹅的知识,包括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特殊本领和保护措施。
《可爱的企鹅》的教案设计

可爱的企鹅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了解企鹅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能够观察和描述企鹅的外貌特征。
3.能够通过制作手工,引导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企鹅的种类、生活习性和特点。
2.企鹅的外貌特征,包括身体、翅膀、足部等部位。
3.制作可爱的企鹅手工。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带领学生欣赏和观察企鹅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企鹅的特点和分布地区。
2.导入新词汇,如企鹅、翅膀、足部等,让学生学习认识新词汇,并且通过图片,学习新词的发音和应用场景。
第二步:观察和探究企鹅的外貌特征1.让学生将图片与生活中见到的企鹅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企鹅的身体特征、翅膀、足部等部位的特点和区别,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认知。
2.让学生分成小组观察不同种类的企鹅,收集和汇报各自观察到的特点和差异。
第三步:制作可爱的企鹅手工1.导入手工材料,如棉花、毛线、纸板、颜料笔等材料。
2.带领学生制作可爱的企鹅手工,可以是毛线织制的企鹅玩偶,也可以是纸板剪切制作的企鹅拼图,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环保的理念和感受到自我创意的快乐。
第四步:总结和评价1.帮助学生复习和总结学习到的新知识,包括企鹅的特点、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等方面,并且高度评价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和学习更多有关企鹅的信息和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和了解企鹅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观察和描述企鹅的外貌特征。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描述和认识企鹅不同种类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环保的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的意识。
备注本节课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对企鹅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本节课激发学生对环保和创意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常识教案-可爱的企鹅

可爱的企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企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企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企鹅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企鹅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相关资料、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展示企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企鹅的外形特征。
1.2 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关于企鹅的资料。
2. 自主学习2.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讨论3.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企鹅的生活习性,如游泳、捕食等。
3.2 学生分享保护企鹅的措施,如保护栖息地、减少污染等。
4. 观看视频4.1 教师播放关于企鹅生活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企鹅的生活环境。
4.2 学生观察视频中的企鹅,加深对企鹅的认识。
5. 总结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2 学生提出保护企鹅的建议,分享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6. 布置作业6.1 学生绘制一幅关于企鹅的画作,展示对企鹅的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企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保护企鹅的措施,体现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但部分学生对企鹅的保护措施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企鹅图片,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企鹅的生活习性以及如何保护它们。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企鹅,通过模拟企鹅的生活场景,加深对企鹅生活习性的理解。
4. 制作海报:学生分组制作关于企鹅的海报,包括企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措施等内容。
幼儿教案:可爱的企鹅

幼儿教案:可爱的企鹅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企鹅,了解企鹅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企鹅,了解企鹅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企鹅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创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企鹅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企鹅的特征。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企鹅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企鹅的基本特征:黑白相间、短腿、翅膀退化成鳍状肢等。
(2)教师讲解企鹅的生活习性:生活在南极、群居、擅长游泳等。
3.活动(1)观察企鹅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企鹅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企鹅的各个部分名称,如头部、身体、翅膀、脚等。
(2)动手制作企鹅教师发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企鹅。
(3)展示作品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企鹅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2)教师鼓励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
五、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了解更多关于企鹅的知识,分享给班上的小朋友。
2.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幅以企鹅为主题的画作,下节课展示。
六、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在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如何?3.教师在活动中是否有效地引导了幼儿?4.作业布置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教师应认真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幼儿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展示真实的企鹅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颜色的企鹅?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教师与幼儿互动,提问:“企鹅的脚在哪里?它们的翅膀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教学难点:1.教师通过动作演示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企鹅游泳的姿势:“企鹅游泳时,就像这样挥动它们的鳍状翅膀,你们能模仿一下吗?”2.教师引导幼儿在创作企鹅时,尝试表达企鹅的特征:“你们可以用黑色和白色来画出企鹅,谁想试一试?”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特别的客人,你们猜猜它是谁呢?”(展示企鹅图片)“对,它是可爱的企鹅!你们知道企鹅住在哪里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2.讲解教师:“企鹅是一种特别的鸟类,它们的翅膀变成了像鳍一样的东西,这样它们就能在水中游泳了。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企鹅的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描述企鹅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学生能够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企鹅图片、视频资料。
问题解决策略指导书籍。
3.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适合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的空间。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利用企鹅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企鹅。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可爱的企鹅呢?4.2 企鹅知识学习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图片,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学生分享所学知识,教师进行总结。
4.3 问题解决实践提出问题: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受伤的企鹅,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每组选择一种策略进行实践,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
4.4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有哪些成功的经验?第五章: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企鹅的观察日记。
学生团队合作完成一个关于保护企鹅的行动计划。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标准学生对企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表现。
6.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作业和课后的实践成果。
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水族馆,观察企鹅的生活环境。
开展学生企鹅保护主题活动,如制作保护企鹅的标语、海报等。
7.2 拓展目标加深学生对企鹅生活习性和保护意识的理解。
常识教案-可爱的企鹅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企鹅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地区。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企鹅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企鹅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 企鹅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地区。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种类的企鹅。
2. 教材或课件:介绍企鹅的相关知识。
3. 观察工具:如望远镜、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企鹅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企鹅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介绍企鹅的外貌特征,如黑白相间的羽毛、短而有力的腿、圆滚滚的身材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企鹅的外貌特点。
3. 学习企鹅的生活习性:讲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南极洲、游泳速度快、善于潜水和觅食等。
通过实例或图片展示企鹅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理解。
4. 探讨企鹅的分布地区:介绍企鹅分布在南极洲、南美洲、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引导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环境。
5. 观察练习:组织学生观察企鹅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描述企鹅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进行表达。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企鹅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企鹅及其生活环境。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企鹅的资料,了解企鹅的其他特点,如繁殖习性、天敌等。
下节课分享学习成果。
8. 板书设计:可爱的企鹅外貌特征:黑白相间的羽毛、短而有力的腿、圆滚滚的身材生活习性:生活在南极洲、游泳速度快、善于潜水和觅食分布地区:南极洲、南美洲、非洲南部、澳大利亚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企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企鹅生存环境的影响,如全球变暖、污染等。
3. 提出保护企鹅的建议,如减少污染、保护南极洲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小学教案:可爱的企鹅

小学教案:可爱的企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特征和分布地区;(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环境;(2)小组合作,观察企鹅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企鹅的生活习性、特征和分布地区;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企鹅的特征和分布地区;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资料;2. 小组合作观察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企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企鹅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地区。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企鹅图片,分析企鹅的特征,如体型、颜色、生活习惯等;4. 小组合作分发小组合作观察表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企鹅的生活环境,并完成表格。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企鹅及其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企鹅的特征和分布地区。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企鹅的画作,并写下自己对企鹅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企鹅的了解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3.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4.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风格?5. 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绘制的画作和对企鹅的认识的写作,评估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3. 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画作和写作,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八、家长沟通:通过家访、电话或邮件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内容应包括:1. 学生在校的表现: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
《可爱的企鹅》 教学设计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企鹅情境的观察和分析,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根据情境图,正确提出并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企鹅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企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可爱的企鹅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企鹅有关的数学知识。
”2、讲授新课(1)呈现情境图展示一幅企鹅在冰面上的情境图,图中有不同数量的企鹅。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如:“左边有 3 只企鹅,右边有 5 只企鹅,一共有几只企鹅?”(3)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方式,理解加法的意义,得出 3 + 5= 8(只)。
(4)举一反三改变情境图中的企鹅数量,让学生继续提出并解决类似的加法问题。
(5)引入减法展示另一幅情境图,比如原来有 8 只企鹅,走了 2 只,问还剩下几只企鹅。
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得出 8 2 = 6(只)。
3、巩固练习(1)安排一些与企鹅相关的练习题,如“有 7 只企鹅在玩耍,3 只去游泳了,还剩下几只在玩耍?”(2)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出题,互相解答。
4、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企鹅情境中的问题。
(2)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5、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给家长讲讲今天学习的企鹅数学问题。
(2)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
小学教案:可爱的企鹅

小学教案:可爱的企鹅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企鹅的图片、视频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企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学生分享自己对企鹅的了解。
2. 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企鹅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企鹅的生活习性;(2)教师讲解企鹅的特点,如:外貌、生活环境、饮食等;(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企鹅的特点。
3. 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讨论:企鹅为什么能在南极生存?;(2)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学生观察图片,描述企鹅的生活场景。
4. 写作环节:(1)教师给出写作话题:我想对企鹅说句话;(2)学生现场写作,表达自己对企鹅的喜爱之情;(3)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5. 课堂小结:(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下周分享;2.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保护动物的作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2. 采用小组讨论、写作等互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3. 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七、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2. 写作评价:评价学生在作文中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3.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企鹅的基本生活习性和外貌特点。
2.培养幼儿发现和观察动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态度。
二、教学准备1.图片资料:关于企鹅的图片。
2.PPT:介绍企鹅生活和特点的简单PPT。
3.故事书:《企鹅小呆呆》等。
4.实物:玩具企鹅。
5.游戏道具:企鹅浮球。
三、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1.利用PPT和图片资料,给幼儿展示企鹅的形象和日常生活。
2.带领幼儿观察并谈论企鹅的外貌特点,如黑白的羽毛、圆滚滚的身体、短粗的鳍等等。
活动二:故事阅读1.教师选取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如《企鹅小呆呆》,读给幼儿听。
2.故事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中企鹅的生活情景和经历。
活动三:手工制作1.准备幼儿制作企鹅的材料,如黑白纸、碎纸块、彩色笔等。
2.指导幼儿根据自己对企鹅形象的想象,用材料制作一个个可爱的企鹅。
活动四:游戏互动1.将教室中的一角营造成“企鹅天堂”,使用蓝色布料做海洋、放置玩具企鹅等。
2.教师游戏中扮演企鹅,幼儿扮演企鹅妈妈,通过“教妈妈游泳”、“模仿企鹅行走”等游戏,让幼儿感受企鹅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
活动五:音乐与舞蹈1.选择一首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模仿企鹅的行走动作,如左右摇摆,翩翩起舞。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跳舞,营造欢乐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和企鹅一起嬉戏的快乐。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设计,能够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创造等方式对企鹅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动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象力,同时也要引导幼儿正确对待动物,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可爱的企鹅(解决问题)》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
2. 学会观察、比较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 观察企鹅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
2.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企鹅图片、视频、问题卡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之前有观察过其他动物的经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企鹅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部分:(1)展示企鹅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企鹅的外形特征,如:黑白相间、肚子白色等。
(2)引导幼儿观察企鹅在冰上的生活习性,如:跳跃、滑行、觅食等。
(3)出示问题卡片,让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如:企鹅为什么要在冰上生活?它们是如何保持体温的?(4)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学会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
3. 拓展部分:(1)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企鹅。
(2)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企鹅的生活场景。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企鹅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等,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针对个别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认识企鹅活动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企鹅的图片和视频,了解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企鹅的图片和视频。
(1)播放企鹅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企鹅的外形特征,如:黑白相间、肚子白色等。
(2)展示企鹅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企鹅的外形特征。
小学教案:可爱的企鹅

小学教案:可爱的企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企鹅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企鹅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企鹅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如何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细节把握。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企鹅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学课件:关于企鹅的PPT。
3. 观察工具:放大镜、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企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企鹅的外貌特征。
2. 基本知识:介绍企鹅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
3.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企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企鹅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企鹅的图片,记录下企鹅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画一幅关于企鹅的画,并写一段关于企鹅的文字描述。
7. 板书设计:可爱的企鹅外貌特征:图片展示生活习性:观察与讨论分布区域:图片展示保护动物:情感教育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企鹅的生活场景,增强学生对企鹅生活习性的理解。
2. 邀请动物保护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保护企鹅及其他动物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观察、讨论等活动中。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企鹅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企鹅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保护动物的意识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如绘画作品和文字描述的质量。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教学难度,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学生。
《可爱的企鹅》教案

可爱的企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企鹅的基本生态特征和习性。
2.学习描述企鹅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的词汇。
3.增强学生对保护动物的意识,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PPT或投影仪2.课堂板书工具3.《可爱的企鹅》的图片和视频素材4.学生练习册和铅笔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企鹅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企鹅的认知。
学生观看后,老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觉得企鹅有什么特点?它们生活在哪里?学生的回答将被记录在黑板上。
2. 例举企鹅的特点(10分钟)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向学生补充企鹅的特点,并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种类的企鹅,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
在此过程中,老师将在黑板上记录学生提出的新词汇。
3. 补充词汇(10分钟)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教授学生对企鹅的词汇。
先以图片呈现不同动作的企鹅,然后请学生进行观察并描述,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帮助他们拓展相关词汇,例如:游泳、跳跃、奔跑等。
同时,教师也会引导学生讨论企鹅的食物、栖息地等相关话题,并扩展相关词汇。
4. 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1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企鹅的短文或听力材料,让学生听后回答相关问题,测试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然后,老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句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练习,描述企鹅的外貌特征或行为习性。
5. 阅读练习(15分钟)提供一篇关于企鹅的短文,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并通过读后问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 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海报或PPT,呈现他们所了解的企鹅种类和与之相关的信息。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次课堂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提醒他们要尊重和爱护动物。
四、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独立学习,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更多关于企鹅的资料,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幼教常识教案 可爱的企鹅9篇

幼教常识教案可爱的企鹅9篇可爱的企鹅 1一、说教学内容《可爱的企鹅》这一课是在“跳绳”这一课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提高的。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36~37页。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巩固8或9的加减法,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问题情景中的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学会做有关的加减法。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8和9的加减法。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从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并能用8和9的加减法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四、说教学难点看图正确理解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表达图意;知道图中大括号、问号的含义。
五、说学情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学习了8和9的加减法,并初次接触图画应用题,根据教材情景让学生提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有很大的挑战性。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乐与提问题,激发学生关心生活,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眼光。
因此,我们在出示“企鹅图”以后可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提出不同的看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创“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课堂新局面。
六、说教法、学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法与学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我采用情境引入法——猜谜语引入或播放企鹅奔跑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接着采用引导观察、直观操作等探究学习、合作交流法、问题牵引法来教学,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情景中的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锻炼学生自学和解决疑难的能力;这样就能较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问题解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发现创新的合作和机会,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留足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让他们的个性得到满足,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和潜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书上“试一试”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可能会有困难。
《可爱的企鹅》教案

《可爱的企鹅》教案教案:可爱的企鹅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企鹅的外貌特征;学习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和感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增加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和爱护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和珍惜自然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步骤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什么动物叫做企鹅?你们知道企鹅的外貌和生活习性吗?2.导入新课通过儿歌《可爱的企鹅》的演唱引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对企鹅的兴趣。
3.学习新课(1)展示并介绍一些关于企鹅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企鹅的外貌特征。
图片内容包括企鹅的外形、颜色、体长和展翅的样子等。
(2)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述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包括:生活在北极地区、群居生活、体温调节能力强、捉鱼为食、繁殖方式为产卵、孵化等。
4.讲解重点难点对于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生词和难点进行解释和讲解。
如:群居生活、体温调节、孵化等。
5.拓展延伸(1)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创作材料,鼓励他们画出自己心中的企鹅。
可以使用彩色纸、颜料、水彩笔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并对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
(2)同学间交流自己创作的企鹅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并分享自己对企鹅的喜爱之处。
6.小结与评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总结归纳关于企鹅的重要知识点,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7.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企鹅的小短文,包含所学知识,并画一副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插图。
8.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可爱的企鹅》 教学设计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数字 0 至 9。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能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2、教学难点理解“求部分”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秘而又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南极。
在南极,有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它们穿着黑白相间的礼服,摇摇晃晃地走来走去,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企鹅!师:对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可爱的企鹅》。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师:(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 1:我看到了有 8 只企鹅在冰面上。
生 2:我看到了远处的冰山后面藏着 2 只企鹅。
师:那你们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 1:一共有多少只企鹅?生 2:冰面上的企鹅比冰山后面的企鹅多几只?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只企鹅?2、解决问题师: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只企鹅,我们应该怎么列式呢?生:8 + 2 = 10(只)师:为什么要用加法呢?生:因为要把冰面上的 8 只企鹅和冰山后面的 2 只企鹅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是不是 10 只企鹅。
(师生一起数)师: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冰面上的企鹅比冰山后面的企鹅多几只?生:8 2 = 6(只)师:为什么要用减法呢?生:因为要求冰面上的企鹅比冰山后面的企鹅多几只,就是从 8 只里面去掉 2 只,所以用减法。
《可爱的企鹅》教案

-突破方法:设计分类游戏,提供企鹅图片和特征卡片,让学生通过互动方式记忆和学习。
-企鹅繁殖行为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企鹅复杂的繁殖行为和周期。
-突破方法:使用时间线图解、视频资料和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企鹅的繁殖过程。
-企鹅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将保护企鹅与实际环境问题相结合,让学生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企鹅的基本概念。企鹅是一类生活在南极地区的鸟类,它们具有独特的体貌特征和生活习性。企鹅对于研究生物适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企鹅生活的视频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企鹅如何在南极极端环境中生存,以及它们有趣的生活习性。
-举例:南极地区极端寒冷,企鹅如何适应这样的环境?
-企鹅的特征:学生应了解企鹅的外貌特征、体态结构,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帮助它们在极地环境中生存。
-举例:企鹅的羽毛有何特殊之处?它们的翅膀和腿的结构是如何帮助它们游泳和走路的?
-企鹅的分类: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种类企鹅的名称和简单特征。
-举例:帝企鹅和皇企鹅有什么区别?跳岩企鹅的生活习性与其他企鹅有何不同?
4.企鹅的繁殖:了解企鹅的繁殖过程,包括求偶、筑巢、孵化、育雏等。
5.企鹅与人类的关系:探讨企鹅对生态系统的意义,以及人类如何保护企鹅及其生活环境。
本节课将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他们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可爱的企鹅》核心素养目标: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个别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主题的情况,这说明在小组活动时,我需要更加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常识教案-可爱的企鹅

可爱的企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企鹅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企鹅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难点:1. 企鹅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种类的企鹅。
2. 教学卡片:印有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图片。
3. 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观察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向学生展示企鹅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b.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对企鹅的了解。
2. 企鹅的基本特征:a. 向学生介绍企鹅的外形特征,如黑白相间的羽毛、短而有力的腿、圆滚滚的身材等。
b.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加深对企鹅外形特征的认识。
3. 企鹅的生活习性:a. 向学生介绍企鹅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南极、游泳和捕食等。
b.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加深对企鹅生活习性的认识。
4. 观察和描述:a. 让学生分组观察企鹅的图片,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b.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a.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描述成果。
b. 向学生提出拓展问题,如“企鹅为什么生活在南极?”、“企鹅有哪些天敌?”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6. 作业布置:a. 让学生画一幅关于企鹅的画,并写上他们对企鹅的认识。
b. 鼓励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查找关于企鹅的资料,增加对企鹅的了解。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企鹅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观察记录表,评价学生对企鹅的认识程度,以及观察和描述能力的提高情况。
九、课时安排:本节课时安排为1课时(40分钟)。
十、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
2. 教学卡片。
3. 观察记录表。
十一、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水族馆,观察真实的企鹅。
大班科学教案可爱的企鹅

大班科学教案可爱的企鹅【可爱的企鹅】大班科学教案引言:大班科学教案,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趣味性、互动性强的教学内容。
这一次,我们将以可爱的企鹅为主题,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中学习到关于企鹅的一些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首先,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企鹅产生好奇心,提出问题。
然后,通过一系列互动的活动和实践,帮助学生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外貌特点以及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一、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种类的企鹅,例如:帝企鹅、树企鹅、小企鹅等;气球:画上企鹅图案;手偶或面具:制作一些可爱的企鹅手偶或面具,用于互动活动;画笔、颜料、纸板等:供学生参与制作企鹅手偶;描述卡片:制作一些描述企鹅特点的卡片;书籍:准备一些与企鹅有关的图书,供学生参考。
2. 教学准备: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观察资料:自我学习,阅读一些有关企鹅的故事、资料,熟悉企鹅的基本知识;制定教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要求,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分工合作:组织学生分组,安排每个小组的任务和角色,准备好相关的材料;环境布置:在课堂中搭建与企鹅有关的环境,如用蓝色布料搭建“海洋”,贴上企鹅的图片等。
二、教学步骤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企鹅的图片或卡片,让孩子们感受可爱的企鹅形象,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或手持卡片讲解企鹅的外貌特点,例如企鹅的黑白色、短而粗的羽毛。
2. 观察与讨论教师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企鹅图片,问学生一些问题,例如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会游泳吗?它们用什么吃东西?等等。
通过讨论,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习惯。
3. 亲身参与利用手偶或面具,让学生亲身体验成为企鹅,模拟企鹅的动作和生活场景。
教师可示范如何使用手偶或面具,然后让学生们分组尝试。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模拟企鹅的行为,例如跳入水中游泳、扇动翅膀等等。
4. 制作企鹅手偶教师提供画笔、颜料、纸板等材料,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企鹅手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爱的企鹅-大班常识教案
可爱的企鹅活动目标:幼儿认识企鹅的外形。
了解企鹅简单的生活习性,懂得企鹅为什么不怕冷。
丰富词汇:脂肪潜水软体动物。
活动准备:盘机电视录音机录音带各一个。
鹅分体图片一套企鹅模型一个背景图一张。
儿每人一套拼图(—块)。
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幼儿认识企鹅的外形特征并了解一些简单的生活习性。
难点:幼儿懂得企鹅为什么不怕冷。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幼儿观看录像,引入主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一位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放盘,幼儿观看录像。
教师提问:它是谁?(企鹅)它长的什么样?小结:企鹅有尖尖的嘴巴白白的肚皮黑黑的背两只翅膀两条腿一双眼睛一个短短的尾巴。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出示企鹅分体图片。
二基本部分它的翅膀像三角形,尖尖的样子,像鱼(鲸)的鳍一样。
它的翅膀可以滑雪可以游泳可以飞(教师提示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海鸟)翅膀可以在企鹅走路时保持平衡在潜水时紧缩不动。
(教师提示:在水中不露头地向前行叫潜水。
)它的脚像什么?像鸭子的蹼,可以用来游泳(幼儿也可以讲述别的有蹼动物)。
企鹅喜欢吃什么?企鹅喜欢吃鱼虾软体动物(教师提示:软体动物身体中没有骨头很软,像贝壳河蚌)教师出示图片一张,加深幼儿印象。
企鹅生活在什么地方?很冷很冷的有冰有雪的南极,在幼儿讲述同时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加深印象。
企鹅为什么不怕冷?通过幼儿想象的出它皮很厚脂肪很多(教师提示:脂肪是皮肉内一种油质的东西,它储存热能,发出热量)帮助企鹅保持体温。
教师出示企鹅模型让幼儿感知。
幼儿继续观看的出企鹅不怕冷的正确答案:脂肪厚群聚在一起防寒。
三结束部分幼儿每人一份拼图(企鹅)—块。
根据幼儿认知能力,分别发块或块的拼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凭借自己对企鹅已有的了解进行拼图练习,使幼儿对企鹅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幼儿在歌曲《小企鹅真漂亮》的伴奏下,做小企鹅走路的样子退场,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幼儿继续看,了解其他关于企鹅的生活习性。
将企鹅的图片和模型放于自然角,便于幼儿充分感知企鹅的外形特征。
将企鹅拼图放于操作区,帮助幼儿巩固企鹅的外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