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浓度测定集合
蛋白浓度的测定方法

蛋白浓度的测定方法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基本成分之一,对于研究生物学和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准确测定蛋白质的浓度对于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
一、Lowry法Lowry法是一种经典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该方法利用蛋白质与硫酸铜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紫色复合物。
复合物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可通过比色法测定吸光度来计算蛋白质的浓度。
二、Bradford法Bradford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灵敏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蛋白质与染料吸附后的吸收光谱变化来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Bradford染料在酸性条件下与蛋白质发生络合反应,形成蓝色复合物,其吸光度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
三、BCA法BCA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该方法利用还原性物质与蛋白质中的蛋白质酸和蛋白质酰胺反应,生成紫色复合物。
复合物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可通过比色法测定吸光度来计算蛋白质的浓度。
四、Ninhydrin法Ninhydrin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该方法利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与Ninhydrin反应,生成紫色复合物。
复合物的吸光度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可通过比色法测定吸光度来计算蛋白质的浓度。
五、UV吸收法UV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该方法利用蛋白质中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吸收特性来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在特定波长下,蛋白质吸收的光强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可通过比色法测定光强来计算蛋白质的浓度。
六、生物传感器法生物传感器法是一种新兴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该方法利用生物传感器与蛋白质结合后的信号变化来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生物传感器可以是抗体、酶或其他与蛋白质结合的生物分子,通过测定生物传感器信号的变化来计算蛋白质的浓度。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研究需要和实验条件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进行实验。
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它们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蛋白质浓度对于许多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1.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常见且简便的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蛋白质与某些试剂发生特定反应产生彩色产物,利用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来间接测定蛋白质浓度。
其中,布拉德福德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比色法。
它利用染料布拉德福德蓝与蛋白质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使得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然后,通过测定复合物的吸光度来计算蛋白质浓度。
2. 琼脂糖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于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测定其浓度。
具体步骤是将待测的蛋白质样品与已知浓度的蛋白质样品一起加载到琼脂糖凝胶电泳板上,经过电泳分离后,通过比较待测样品与已知浓度样品的带状图案的亮度,来推断蛋白质浓度。
这种方法需要标准蛋白质作为浓度校正的基准。
3. 比重法比重法是一种通过测定蛋白质溶液的比重来估计其浓度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重量溶液作为标准物质,通过密度计或比重计测定蛋白质溶液的比重,然后根据已知浓度物质与比重的关系,推算蛋白质的浓度。
4. 二硫苏糖醛酸反应法二硫苏糖醛酸反应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还原性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是基于蛋白质中的含硫氨基酸与二硫苏糖醛酸反应生成黄色产物的原理来测定蛋白质浓度。
测定时,将待测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品一同加入反应液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通过光度计测定产物的吸光度,确定蛋白质浓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如利用荧光素酶分析方法(ELISA)、生物感应法、滤光菲涅尔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验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条件等。
在实际操作中,常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应用,以获得更准确和可信的结果。
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方法及原理

蛋白质浓度是指在给定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有的蛋白质的量。
常用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生物素-亲和法和BCA法等。
1.比色法:
●原理:利用蛋白质与某种化学试剂发生反应后产生颜色,并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
来推算蛋白质浓度。
常用的试剂有布拉德福德试剂、劳氏试剂和二酰肼试剂等。
●步骤:将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吸光度,然后通过标准曲线或
计算公式来确定蛋白质浓度。
2.生物素-亲和法:
●原理: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相互作用原理,通过检测生物素与亲和素的结合程度来
测定蛋白质浓度。
生物素可以与亲和素(如珠蛋白素)非常稳定地结合,并且该结
合可以被检测方法所测量。
●步骤:将待测样品中的蛋白质与生物素标记的亲和素结合,经过洗涤去除未结合物
质后,使用特定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结合的生物素含量,并通过标准曲
线或计算公式来确定蛋白质浓度。
3.BCA法(双硫键还原法):
●原理:利用蛋白质中的还原性氨基酸(如半胱氨酸)与BCA试剂发生反应,在碱
性条件下生成紫色络合物,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来推算蛋白质浓度。
●步骤:将待测样品与BCA试剂混合后,在适当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通过测
量吸光度来确定蛋白质浓度,一般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
这些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选择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时应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综合考虑。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其浓度的准确测定对于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工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比色法、BCA法、Lowry法和Bradford法等。
下面将对这几种常用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与某种试剂发生反应后产生显色物质,通过测定显色物质的吸光度来确定蛋白质的浓度。
比色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大多数蛋白质的浓度测定。
BCA法是一种基于铜离子与蛋白质中的蛋白质和肽键发生还原反应而形成的紫色螯合物来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BCA法对于蛋白质的浓度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蛋白质。
Lowry法是一种经典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与碱性铜离子和蛋白质中的酚类物质在碱性溶液中发生离子还原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通过测定其吸光度来确定蛋白质的浓度。
Lowry法对于蛋白质的浓度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大部分蛋白质的浓度测定。
Bradford法是一种基于某种染料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Bradford法对于蛋白质的浓度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蛋白质。
在进行蛋白质浓度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实验要求进行选择;其次,掌握好操作技巧,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操作失误;最后,对测定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蛋白质浓度的准确测定对于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工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掌握好操作技巧是保证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希望本文介绍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蛋白质浓度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指导老师: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动物细胞蛋白质的提取和含量测定实验类型:生物化学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从动物样品中提取细胞总蛋白的基本方法2.掌握三种常用的蛋白质左虽:分析方法,并了解各自的优缺点二、实验原理(一)小鼠肝脏细胞蛋白质提取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之一,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是生命科学的核心问题。
要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往往从细胞中提取蛋白质开始,而对蛋白质含呈:的测定则是蛋白质相关研究中的必备技术。
1.动物肝脏细胞比较脆弱,易于破碎,故本实验选用小鼠肝脏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小鼠肝脏采用匀浆法将英破碎,然后加入样品提取液使蛋白质溶解,用高速离心法弃去细胞碎片。
收集上淸液后可进行蛋白质定量分析。
2.蛋白质提取中最常见的问题是目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和被蛋白酶降解。
基本的防范措施是尽可能缩短提取时间和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进行提取。
1)为了防止蛋白酶的破坏,可在提取液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
例如加入苯甲磺酰氟(PMSF)可以抑制幺攵氨酸蛋白酶和某些半胱氨酸蛋白酶;胃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酸性蛋白酶;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抑制金属蛋白酶。
2)为了防I上蛋白质的兢基发生氧化,可加入一泄量的还原剂如兢基乙醇、二硫苏糖醇。
考虑到溶液中如存在重金属离子(如铝、铜、铁离子)可能会与蛋白质形成不溶复合物,可在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EDTAo(-)蛋白质浓度的测定1.目前蛋白质的含量测左常用的方法有泄氮法、双缩尿法(Biuret法)、Folin —酚试剂法(Lowry法)、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和紫外吸收法。
英中Bradford法和Lowry法灵敏度较髙,比紫外吸收法灵敏10~20倍,比Biuret法灵敏100倍。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它在维持生物体正常功能和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蛋白质浓度对于许多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非常重要。
目前常用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光散射法、蛋白质标记法和生物分析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1.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简单、快速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布拉德福法和Lowry法。
布拉德福法基于显色剂康斯塔蓝G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蛋白质-康斯塔蓝G复合物,该复合物的吸光度在595 nm处最大。
根据吸光度与蛋白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比较待测样品与标准曲线的吸光度值来计算样品中的蛋白质浓度。
Lowry法是一种比色酶促反应法,其原理是将含有蛋白质的样品与低浓度的碱式铜离子和富尔氏试剂(Folin-Ciocalteu试剂)作用,产生显色反应。
然后通过测量显色产物的吸光度来计算蛋白质浓度。
2.光散射法光散射法是通过测量蛋白质溶液中散射光的强度来计算蛋白质浓度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根据蛋白质溶液中蛋白质粒子的大小和浓度的关系来进行测定。
常用的光散射仪器有多角度光散射(MALS)仪和动态光散射(DLS)仪。
多角度光散射法可以通过测量来自不同角度的散射光来获得粒子的大小和形状信息,从而计算蛋白质浓度。
动态光散射法通过测量溶液中颗粒的热运动来计算颗粒的尺寸和分布,根据颗粒尺寸和浓度的关系,可以推导出蛋白质的浓度。
3.蛋白质标记法蛋白质标记法是一种通过标记蛋白质而实现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常见的蛋白质标记物有生物素、放射性同位素和荧光染料等。
标记方法包括直接标记和间接标记。
直接标记是将标记物直接与蛋白质结合,然后通过测量标记物的信号来计算蛋白质浓度。
间接标记是将标记物与蛋白质反应生成复合物,然后通过测量复合物的信号来计算蛋白质浓度。
4.生物分析法生物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生物体系来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分析方法包括酶活测定、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和亲和层析法等。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1.低里德试剂法低里德试剂法通过测定蛋白质与试剂中碱式染料之间的吸光度来计算蛋白质浓度。
常用的低里德试剂有考马斯亮蓝G-250和试剂Folin-Ciocalteu。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但依赖于特定的蛋白质。
2.比色法比色法使用吸光度测定蛋白质溶液中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
常用的试剂有Bradford试剂、Biuret试剂和BCA试剂。
这些试剂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显色物质,显色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但对于一些物质干扰较大。
3.紫外吸收法紫外吸收法是通过测定蛋白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计算蛋白质浓度。
蛋白质在28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与其含量成正比。
该方法对纯度较高的蛋白质测定较为准确,但对于包含核酸、色素等物质的溶液会有干扰。
4.氨基酸分析法氨基酸分析法是通过测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含量来估计蛋白质浓度。
可使用色谱法或光谱法进行氨基酸测定。
该方法需要较复杂的实验设置和仪器,适合用于纯化蛋白质或特定氨基酸分析。
5.生物学活性测定法生物学活性测定法是通过测定蛋白质对生物系统或特定底物的活化能力来估计蛋白质浓度。
例如,酶活测定法通过测定酶活性与酶浓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蛋白质浓度。
这种方法直接反映了蛋白质的功能性,但前提是需要具备可靠的活性测定方法。
在实验中选择合适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需要根据实验目的、样品属性和仪器设备等进行综合考虑。
此外,为了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并进行适当的平行样品测定。
蛋白浓度的测定方法

蛋白浓度的测定方法蛋白浓度的测定方法是在生物和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准确测定蛋白浓度对于研究蛋白质的功能、相互作用以及酶催化反应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蛋白浓度测定方法,并讨论其优缺点。
1. 布拉德福方法(Bradford Assay):这是最常用的蛋白浓度测定方法之一。
布拉德福方法基于染色剂庚基蓝G(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与蛋白质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
该染色剂在不同浓度下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从而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溶液吸光度的变化,可以间接计算出蛋白质的浓度。
布拉德福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优点,但对于某些蛋白质可能存在染色剂结合不足的问题。
2. BCA法(Bicinchoninic Acid Assay):BCA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分光光度法。
它基于蛋白质与铜离子在碱性条件下的络合反应。
络合反应产生的紫色产物的吸光度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BCA法具有高准确性、灵敏度较高的优点,同时对于多种蛋白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3.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直接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常用的比色试剂有Lowry 试剂、白蛋白试剂等。
这些试剂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可测定的颜色产物。
然后通过光度计测量产物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溶液中蛋白质的浓度。
比色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广泛的适应性,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如样品的杂质、溶液pH等。
4. 氨基酸分析法:这是一种精确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酸水解蛋白质,将其转化为氨基酸,然后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的浓度,再根据氨基酸组成计算出蛋白质的浓度。
氨基酸分析法需要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但结果准确可靠,尤其适用于测定含有复杂混合物的蛋白质样品。
总之,蛋白浓度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仔细控制实验条件,尽量减少误差,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精华)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一.紫外吸收法1. 近紫外吸收光谱法(280 nm)原理:蛋白质中含有色氨酸与酪氨酸残基,这两种氨基酸残基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它们的紫外光吸收谱峰值在280 nm附近。
某些蛋白质含有二硫键,也会在280 nm附近吸收紫外光。
近紫外吸收法就是根据这个性质,对蛋白质进行定量。
因为不同的蛋白质中所含有的色氨酸与酪氨酸的数量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蛋白质在280 nm处的吸光度A280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比如,当蛋白质浓度为1mg/ml时,吸光度A280可为0-4之间的任何值。
但是,大部分的蛋白质的吸光度A280时0.5-1.5之间的某个值。
该方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具有明显的优缺点。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测定完成后,样品可以被回收,对buffer没有特殊要求,这是该方法的优点。
该方法的缺点是:其他的生色基团会影响蛋白质吸收光谱的测定,比如核酸在该波长的紫外吸收能力非常强,少量的核酸就会对蛋白质吸光值的测定造成很大的干扰。
同时,不同的蛋白质的消光系数需要在实验前确定。
蛋白质浓度的计算:朗伯比尔定律:A(absorbance) = ε c l,因此:c(mg/ml)= A/ε l (cm)。
消光系数:当蛋白质浓度为1 mg/ml,光径为1 cm时,所测得的吸收值为该蛋白质的消光系数。
蛋白质的消光系数计算公式:A280 (1 mg/mL) = (5690n w + 1280n y + 120n c)/M。
其中M为蛋白质分子质量,5690、1280与120分别是色氨酸、酪氨酸与半胱氨酸的消光系数,n是该氨基酸残基的数目。
2. 远紫外吸收光谱法在190-210 nm范围内,蛋白质中的肽键具有非常强的吸收紫外光的能力。
此波长范围内,肽键在190 nm处的吸收值是其在205 nm的2倍,而且在190 nm,氧气对紫外光的吸收非常强,因此,通常取205 nm处的吸收值对蛋白质进行定量。
对于1 mg/ml的蛋白质溶液,它们的消光系数通常在30-35之间。
蛋白质浓度检测方法

蛋白质浓度检测方法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物质,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蛋白质浓度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蛋白质浓度检测方法。
一、显色法显色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浓度检测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蛋白质与某种显色剂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有色化合物,通过测定产生的色素的光密度来确定蛋白质的浓度。
常见的显色剂有布拉德福试剂、二巯基联苯胺(DTNB)等。
二、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的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定蛋白质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蛋白质浓度。
常见的比色试剂有BCA试剂、Lowry试剂等。
三、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与荧光染料之间相互作用的测定方法。
通过加入荧光染料,使蛋白质与荧光染料结合后产生荧光信号,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确定蛋白质的浓度。
常用的荧光染料有SYPRO Orange、SYBR Green等。
四、生物标记法生物标记法是一种利用特定的生物分子与蛋白质结合的方法来测定蛋白质浓度。
例如,通过将蛋白质与特定抗体结合,再用酶标记的二抗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测定酶的活性来确定蛋白质的浓度。
常用的生物标记法有ELISA法、Western blotting法等。
五、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精度的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
通过将蛋白质样品进行质谱分析,根据质谱信号的强度与蛋白质浓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蛋白质的浓度。
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的优势,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蛋白质浓度的检测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选择蛋白质浓度检测方法时,需要考虑样品特点、测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等因素。
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精华)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一.紫外吸收法1. 近紫外吸收光谱法(280 nm)原理:蛋白质中含有色氨酸与酪氨酸残基,这两种氨基酸残基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它们的紫外光吸收谱峰值在280 nm附近。
某些蛋白质含有二硫键,也会在280 nm附近吸收紫外光。
近紫外吸收法就是根据这个性质,对蛋白质进行定量。
因为不同的蛋白质中所含有的色氨酸与酪氨酸的数量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蛋白质在280 nm处的吸光度A280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比如,当蛋白质浓度为1 mg/ml时,吸光度A280可为0-4之间的任何值。
但是,大部分的蛋白质的吸光度A280时0.5-1.5之间的某个值。
该方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具有明显的优缺点。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测定完成后,样品可以被回收,对buffer没有特殊要求,这是该方法的优点。
该方法的缺点是:其他的生色基团会影响蛋白质吸收光谱的测定,比如核酸在该波长的紫外吸收能力非常强,少量的核酸就会对蛋白质吸光值的测定造成很大的干扰。
同时,不同的蛋白质的消光系数需要在实验前确定。
蛋白质浓度的计算:朗伯比尔定律:A (absorbance) = ε c l,因此:c(mg/ml)= A/ε l (cm)。
消光系数:当蛋白质浓度为1 mg/ml,光径为1 cm时,所测得的吸收值为该蛋白质的消光系数。
蛋白质的消光系数计算公式:A280 (1 mg/mL) = (5690n w + 1280n y + 120n c)/M。
其中M为蛋白质分子质量,5690、1280与120分别是色氨酸、酪氨酸与半胱氨酸的消光系数,n是该氨基酸残基的数目。
2. 远紫外吸收光谱法在190-210 nm围,蛋白质中的肽键具有非常强的吸收紫外光的能力。
此波长围,肽键在190 nm处的吸收值是其在205 nm的2倍,而且在190 nm,氧气对紫外光的吸收非常强,因此,通常取205 nm处的吸收值对蛋白质进行定量。
对于1 mg/ml的蛋白质溶液,它们的消光系数通常在30-35之间。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精华)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一.紫外吸收法1. 近紫外吸收光谱法(280 nm)原理:蛋白质中含有色氨酸与酪氨酸残基,这两种氨基酸残基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它们的紫外光吸收谱峰值在280 nm附近。
某些蛋白质含有二硫键,也会在280 nm附近吸收紫外光。
近紫外吸收法就是根据这个性质,对蛋白质进行定量。
因为不同的蛋白质中所含有的色氨酸与酪氨酸的数量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蛋白质在280 nm处的吸光度A280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比如,当蛋白质浓度为1 mg/ml时,吸光度A280可为0-4之间的任何值。
但是,大部分的蛋白质的吸光度A280时0.5-1.5之间的某个值。
该方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具有明显的优缺点。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测定完成后,样品可以被回收,对buffer没有特殊要求,这是该方法的优点。
该方法的缺点是:其他的生色基团会影响蛋白质吸收光谱的测定,比如核酸在该波长的紫外吸收能力非常强,少量的核酸就会对蛋白质吸光值的测定造成很大的干扰。
同时,不同的蛋白质的消光系数需要在实验前确定。
蛋白质浓度的计算:朗伯比尔定律:A (absorbance) = ε c l,因此:c(mg/ml)= A/ε l (cm)。
消光系数:当蛋白质浓度为1 mg/ml,光径为1 cm时,所测得的吸收值为该蛋白质的消光系数。
蛋白质的消光系数计算公式:A280 (1 mg/mL) = (5690n w + 1280n y + 120n c)/M。
其中M为蛋白质分子质量,5690、1280与120分别是色氨酸、酪氨酸与半胱氨酸的消光系数,n是该氨基酸残基的数目。
2. 远紫外吸收光谱法在190-210 nm范围内,蛋白质中的肽键具有非常强的吸收紫外光的能力。
此波长范围内,肽键在190 nm处的吸收值是其在205 nm的2倍,而且在190 nm,氧气对紫外光的吸收非常强,因此,通常取205 nm处的吸收值对蛋白质进行定量。
对于1 mg/ml的蛋白质溶液,它们的消光系数通常在30-35之间。
实验一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一.实验原理考马斯亮蓝能与蛋白质的疏水微区相结合,这种结合具有高敏感性。
考马斯亮蓝G250的磷酸溶液呈棕红色,最大吸收峰在465nm。
当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时呈蓝色,其最大吸收峰改变为595nm。
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质复合物的高消光效应导致了蛋白质定量测定的高敏感性。
在一定范围内,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质复合物呈色后,在595nm下,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呈线性关系。
故可用于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二.实验设备与试剂设备:普通离心机,721型分光光度计试剂:标准蛋白液(100ug/ml)三.实验材料新鲜绿豆芽四.实验内容1.标准曲线的制备取9支干净的试管,按表进行编号并加入试剂。
2.样品蛋白的测定(1)样品蛋白液制备准确称取2g新鲜绿豆芽胚轴的部分,研磨成匀浆,离心分离(4000r/min,10min)。
取上清液用0.9%nacl定容到10ml。
(2)含量测定另取两只干净的试管,加入样品液0.1ml,0.9mlnacl和考马斯亮蓝染液4.0ml,混匀。
室温静置3min,与波长595nm处比色,读取吸光度。
五.实验结果1.标准曲线结果如表所示,并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个标准液含量为横坐标做标准曲线。
2.样品蛋白含量的测定样品蛋白的比色结果如表,根据直线方程求出每支试管中蛋白质含量。
根据公式求出样品绿豆芽蛋白质含量样品蛋白的体积蛋白质含量(ug/g鲜重)= 测定时取样的体积称取样品的重量六.结果与讨论结果:绿豆芽蛋白质含量=1233.0ug/g讨论:1.试液为混合均与就取样2.量取溶液时读数有误差3.读取A值时有读数误差4.比色杯中的误差。
实验蛋白质的浓度测定

Folin酚法 酚法
实验原理: Folin甲试剂:碳酸钠,氢氧化钠,酒石酸 钠,硫酸铜 Folin 乙试剂:磷钼酸-磷钨酸试剂 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与铜形成复合物,然 后这种复合物以及蛋白质中的Tyr,Thy残基还 原磷钼酸-磷钨酸试剂,发生蓝色反应。蓝色 的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要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原理: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讲义的内容用简单
的文字描述本次实验的原理
实验操作:请如实记录每次实验中所进行的所有实
验步骤
实验结果:请真实的记录和分析每次实验所获的实
验数据。
实验分析:对于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请结合所 学的理论知识予以分析。
实验课程要求: 实验课程要求:
实验操作:具体步骤参见讲义 实验结果:根据标准曲线判断待测样品的浓度 注意事项: Folin 乙试剂仅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而还 原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所以在加入 Folin 乙试剂后需立即摇匀(加一管摇一管), 确保还原反应的发生。
紫外线吸收法
实验原理: 蛋白质中的Tyr,Thy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 因此在280nm处有一个紫外吸收高峰。在一定 的浓度范围内(0.1~1.0g/L),蛋白质溶液的 A280与其浓度成正比,可用作定量测定。 实验操作:具体步骤参见讲义 实验结果:根据标准曲线判断待测样品的浓度
按时达到实验室,事先对将要进行的实验内容进行预 习,做到心中有数。 实验过程中,认真进行实验操作,请不要在实验室大声 喧哗。 操作前了解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操作过程独立完成, 认真观察和记录相关的实验现象和结果。 实验后,清理好自己的实验用具和实验台面。值日生 负责总体地清扫实验室台面和地面。 认真完成并按时交实验报告。
(完整word)BSA蛋白浓度测定

蛋白含量测定(终点法):
普通酶标仪:波长:595nm ,T:25℃
用0.01MPH 7。4 PBS将牛血清白蛋白(BSA)配成2mg/ml:称取0.01gBSA于2ml离心管中,加入5ml0.01MPH 7。4 PBS,振荡混匀.
标准曲线:
2mg/ml BSA(ul)
0
5
10
20
40
60
80
100
PBS(ul)
200
195
190
180
160
140
120
100
浓度
0
0。05
0。1
0.2
0.4
0.6
0.8
1
稀释protein:
稀释倍数
2
4
6
8
Protein
20ul
20ul
20ul
20ul
PBSபைடு நூலகம்
20ul
60ul
60ul
60ul
96孔酶标板中加入:
10ul 各个浓度的BSA + 270ul 考马斯亮蓝G250
10ul protein +270ul 考马斯亮蓝G250
|25℃,温育5分钟
开始反应
用八通道移液枪加入考马斯亮蓝G250,为避免太多气泡排枪不打到底,若有气泡用牙签将气泡排出。
最后关闭酶标仪并将用过的器皿洗涤干净.
蛋白质浓度测定集合

一、蛋白浓度的直接测定(UV法)这种方法是在280nm波长,直接测试蛋白。
选择Warburg 公式,光度计可以直接显示出样品的浓度,或者是选择相应的换算方法,将吸光值转换为样品浓度。
蛋白质测定过程非常简单,先测试空白液,然后直接测试蛋白质。
从而显得结果很不稳定。
蛋白质直接定量方法,适合测试较纯净、成分相对单一的蛋白质。
紫外直接定量法相对于比色法来说,速度快,操作简单;但是容易受到平行物质的干扰,如DNA的干扰;另外敏感度低,要求蛋白的浓度较高。
(1)简易经验公式蛋白质浓度(mg/ml) = [1.45*OD280-0.74*OD260 ] * Dilution factor(2)精确计算通过计算OD280/OD260的比值,然后查表得到校正因子F,再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最终结果:蛋白质浓度(mg/ml) = F *(1/d) *OD 280 * D其中d为测定OD值比色杯的厚度D为溶液的稀释倍数二.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目的】1. 学习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大多数蛋白质分子结构中含有芳香族氨基酸(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使蛋白质在280nm的紫外光区产生最大吸收,并且这一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的成正比,利用这一特性可定量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紫外吸收法可测定0.1-0.5mg/ml的蛋白质溶液,此操作简便,测定迅速,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
因此,此法在蛋白质的制备中广泛应用。
【实验材料】1.实验器材试管及试管架;50毫升容量瓶 2只;移液管;紫外分光光度计。
2.实验试剂(1)标准蛋白质溶液:精确配制2mg/ml的酪蛋白溶液。
(2)样品溶液:配制约0.5mg/ml的酪蛋白溶液作为未知样品溶液。
【实验操作】1. 绘制标准曲线取7支试管按下列各表加入各试剂:试剂加完后摇匀,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280nm处以0号管为对照,分别测定各管溶液的光密度值。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

双缩脲法
N端
C端
双缩脲
2 2 2
21800ຫໍສະໝຸດ 2加热H-
+ NH3
2 2
双缩脲
双缩脲反应:碱性环境
O=C HN R-CH O=C HN R-CH
H2 O
Cu
C=O NH CH-R C=O NH CH-R
H2 O
紫色络合物
原理
双缩脲法是利用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而测定蛋 白质含量的方法。因蛋白质含有两个以上的肽 键,所以有双缩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 与Cu2+形成紫红色络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蛋 白质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及氨 基酸成分无关。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未知样品溶液与标准蛋 白质溶液同时反应,并于540~560nm测定,即可 以通过标准蛋白质的标准曲线求出未知样品的 蛋白质浓度。
试剂
一 试剂 1.标准酪蛋白溶液(5mg/ml) 用0.05mol/L NaOH溶液配制:5g酪蛋白加0.05mol/L NaOH 溶液至1 000ml。 2.双缩脲试剂 溶解1.5g硫酸铜(CuSO4 · 5H2O)和6.0 g酒石酸 钾钠(NaKC4H4O6 · 4H2O)于500ml蒸馏水中。在搅拌 下加入10% NaOH溶液300ml,用蒸馏水稀释到1升,贮 存在内壁涂有石蜡的瓶中,可长期保存。 3.未知蛋白质溶液 γ–球蛋白溶液。
准 确 灵 敏 : BCA 试 剂 的 蛋 白 质 测 定 范 围 是 20 - 2000μg/ml;Micro BCA试剂测定范围是0.5-20μg/ml
快速:45分钟内完成测定,比经典的Lowry法快4倍
而且更加方便 经济实用:除试管外,测定可在微孔板中进行,大 大节约样品和试剂用量 不受样品中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蛋白浓度的直接测定(UV法)这种方法是在280nm波长,直接测试蛋白。
选择Warburg 公式,光度计可以直接显示出样品的浓度,或者是选择相应的换算方法,将吸光值转换为样品浓度。
蛋白质测定过程非常简单,先测试空白液,然后直接测试蛋白质。
从而显得结果很不稳定。
蛋白质直接定量方法,适合测试较纯净、成分相对单一的蛋白质。
紫外直接定量法相对于比色法来说,速度快,操作简单;但是容易受到平行物质的干扰,如DNA的干扰;另外敏感度低,要求蛋白的浓度较高。
(1)简易经验公式蛋白质浓度(mg/ml) = [1.45*OD280-0.74*OD260 ] * Dilution factor(2)精确计算通过计算OD280/OD260的比值,然后查表得到校正因子F,再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最终结果:蛋白质浓度(mg/ml) = F *(1/d) *OD 280 * D其中d为测定OD值比色杯的厚度D为溶液的稀释倍数二.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目的】1. 学习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大多数蛋白质分子结构中含有芳香族氨基酸(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使蛋白质在280nm的紫外光区产生最大吸收,并且这一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的成正比,利用这一特性可定量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紫外吸收法可测定0.1-0.5mg/ml的蛋白质溶液,此操作简便,测定迅速,不消耗样品,低浓度盐类不干扰测定。
因此,此法在蛋白质的制备中广泛应用。
【实验材料】1.实验器材试管及试管架;50毫升容量瓶 2只;移液管;紫外分光光度计。
2.实验试剂(1)标准蛋白质溶液:精确配制2mg/ml的酪蛋白溶液。
(2)样品溶液:配制约0.5mg/ml的酪蛋白溶液作为未知样品溶液。
【实验操作】1. 绘制标准曲线取7支试管按下列各表加入各试剂:试剂加完后摇匀,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280nm处以0号管为对照,分别测定各管溶液的光密度值。
以光密度为纵座标,标准蛋白溶液浓度为横座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2. 测定未知样品取样品溶液4毫升,加蒸馏水4ml混匀,在280nm下测定其光密度值。
【实验结果】根据样品溶液的光密度值,在绘制好的标准曲线图中查出样品溶液的蛋白质含量。
二、比色法蛋白浓度测定蛋白质通常是多种蛋白质的化合物,比色法测定的基础是蛋白质构成成分:氨基酸(如酪氨酸,丝氨酸)与外加的显色基团或者染料反应,产生有色物质。
有色物质的浓度与蛋白质反应的氨基酸数目直接相关,从而反应蛋白质浓度。
三.双缩脲法(Biuret法)实验原理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
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
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测定范围为1~10mg蛋白质。
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9 L' B P n!试剂与器材试剂:' T! `$ d3 V, J% A(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 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其纯度。
如有需要,标准蛋白质还可预先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计算出其纯度,再根据其纯度,称量配制成标准蛋白质溶液。
牛血清清蛋白用H2O 或0.9%NaCl配制,酪蛋白用0.05N NaOH 配制。
1 ^) ^+ }: ~1 L2 ~ N" ?6 C(2)双缩脲试剂:称以1.50克硫酸铜(CuSO4·5H2O)和6.0克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用500毫升水溶解,在搅拌下加入300毫升10% NaOH溶液,用水稀释到1升,贮存于塑料瓶中(或内壁涂以石蜡的瓶中)。
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若贮存瓶中有黑色沉淀出现,则需要重新配制。
器材:) m, W4 G% C9 ~, w) O1.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q A4 S8 X9 t, n2. 比色杯3. 大试管15支4. 旋涡混合器等。
操作方法2 G0 ?3 _+ ^- h) F V1. 标准曲线的测定:取12支试管分两组,分别加入0,0.2,0.4,0.6,0.8,1.0毫升的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水补足到1毫升,然后加入4毫升双缩脲试剂。
充分摇匀后,在室温(20~25℃)下放置30分钟,于540nm处进行比色测定。
用未加蛋白质溶液的第一支试管作为空白对照液。
取两组测定的平均值,以蛋白质的含量为横座标,光吸收值为纵座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的测定:取2~3个试管,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未知样品的蛋白质浓度。
注意样品浓度不要超过10mg/ml。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
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
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四.BCA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目的】掌握用BCA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实验原理】BCA检测法是Lowry测定法的一种改进方法。
与Lowry 方法相比,BCA法的操作更简单,试剂更加稳定,几乎没有干扰物质的影响,灵敏度更高(微量检测可达到0.5μg/ml),应用更加灵活。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能与Cu2+络合生成络合物,同时将Cu2+还原成Cu+。
二喹啉甲酸及其钠盐是一种溶于水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和Cu+结合生成深紫色的化合物,这种稳定的化合物在562nm处具有强吸收值,并且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
故可用比色的方法确定蛋白质的含量。
【实验材料】1.实验器材721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槽;移液管;微量进样器;试管架和试管。
2.实验试剂(1) BCA试剂的配制①试剂A,1L:分别称取10g BCA (1%),20g Na2CO3•H2O (2%),1.6g Na2C4H4O6•2H2O(0.16%),4g NaOH (0.4%) ,9.5g NaHCO3 (0.95) ,加水至1L,用NaOH或固体NaHCO3调节pH 值至11.25。
②试剂B,50ml:取2g CuSO4•5H2O (4%),加蒸馏水至50ml。
③ BCA试剂:取50份试剂A与1份试剂B混合均匀。
此试剂可稳定一周。
(2)标准蛋白质溶液:称取40mg牛血清白蛋白,溶于蒸馏水中并定容至100ml,制成400μg/ml的溶液。
(3)样品溶液:配制约50μg/m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作为样品。
【实验操作】1.绘制标准曲线取6支干燥洁净的大试管,编号,按下表加入试剂。
上述试剂加完后,混匀,于37℃保温30min,冷却至室温后,以第1管为对照,在562nm处比色,读取各管吸光值,以牛血清白蛋白含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准确吸取250μl样品溶液于一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加入BCA试剂5ml,摇匀,于37℃保温30min,冷却至室温后,以标准曲线1号管为对照,在595nm处比色,记录吸光值。
【实验结果】根据样品的吸光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五.Lowry法[目的]掌握Lowry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
[原理]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其肽键与Cu2+螯合,形成蛋白质一铜复合物,此复合物使酚试剂的磷钼酸还原,产生蓝色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利用蓝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的线性关系作标准曲线并测定样品中蛋白质的浓度。
[操作]取试管7支、编号、按下表操作:立即混匀,在20℃~25℃水浴保温30分钟。
用660nm比色,测定光密度值。
操作注意事项:1.按顺序添加试剂2.试剂乙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试剂甲)易被破坏,因此加试剂乙后要立即混匀,加一管混匀一管,使试剂乙(磷目酸)在破坏前即被还原。
[计算](一)绘制标准曲线。
以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二)以测定管光密度值,查找标准曲线,求出待测血清中蛋白质浓度(g/L)。
(三)再从标准管中选择—管与测定管光密度相接近者,求出待测血清中蛋白质浓度(g/L)。
[器材](一)721型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箱(三)中试管7支(四)刻度吸管:1. 0ml二支;0.5ml一支;5.0ml 一支。
[试剂](一)试剂甲(1)4%碳酸钠(Na2CO3)溶液(2)0.2N氢氧化钠溶液(3)1%硫酸铜溶液(CuSO4·5H2O)(4)2%酒石酸钾钠溶液(或酒石酸钾或钠)在使用前(1)与(2)、(3)与(4)等体积混合,再将两混合液按50:1比例混合,即为试剂甲。
该试剂只能用一天,过期失效。
(一)试剂乙:(1)市售酚试剂在使用前用NaOH滴定,以酚肽为指标剂,根据试剂酸度将其稀释,使最后酸度为1N。
(2)或取Na2WoO42H2O l00g和Na2MOO3 25g。
溶于蒸馏水700ml中,再加85%H3PO4 50ml和HCl(浓)100ml,将上物混合后,置1000ml圆底烧瓶中温和地回流十小时,再加硫酸锂(Li2SO4H2O)150g,水50ml及溴水数滴。
继续沸腾15分钟后以除去剩余的溴,冷却后稀释至1000ml然后过滤,溶液应呈黄色或金黄色(如带绿色者不能用),置于棕色瓶中保存,使用时用标准NaOH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而后稀释约一倍,使最后酸度为1N。
(三)标准蛋白质溶液用结晶牛血清白蛋白,根据其纯度用蒸馏水配制成0.25mg/ml的蛋白质溶液。
(纯度可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而确定)。
(四)待测样品:准确取血清0.1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再加0.9%NaCl溶液至刻度,充分混匀,也可以用尿液为样品。
六.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目的要求学习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是利用蛋白质―染料结合的原理,定量的测定微量蛋白浓度的快速、灵敏的方法。
考马斯亮蓝G―250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颜色形式,红色和蓝色。
它和蛋白质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蛋白质和染料结合符合比尔定律(Beer’s law)。
此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颜色有红色形式和蓝色形式,最大光吸收由465nm变成595nm,通过测定595nm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
蛋白质和染料结合是一个很快的过程,约2min即可反应完全,呈现最大光吸收,并可稳定1h,之后,蛋白质―染料复合物发生聚合并沉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