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4cb962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9.png)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近年来,随着人类口粮需求的增加和农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农业科技发展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新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旨在帮助农民提高产量,改善农业生产。
一、精确施肥技术精确施肥技术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
它通过科学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对养分的需求量,实现精准施肥,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精确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测试、营养管理和肥料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
1. 土壤测试土壤测试是确定土壤养分含量的首要步骤。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检测其中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含量以及pH值等指标,农民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施肥,保证作物的养分供应。
2. 营养管理养分管理是精确施肥的核心内容。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水稻对养分的需求,合理调配不同种类的肥料,确保作物能够获得所需养分。
同时,科学施用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
3. 肥料利用效率提升提升肥料利用效率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手段。
农民可以采用控释肥料、液体肥料等新型肥料,通过缓释效果和高效吸收特点,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精细管理技术精细管理技术是另一项推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方向。
它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
1. 间隔栽植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存在种植密度过高的问题,导致光、水和养分的竞争加剧,并且易发生病虫害。
而通过间隔栽植技术,合理安排植株间的距离,增加植株的通风和光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
2. 水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是一种将水管理和施肥有机结合的技术。
通过合理管理灌溉水量和施肥时间,将肥料充分溶解于灌溉水中,使植株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减少浪费和排放,提高施肥效果。
3.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制约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民可以采用生物防治、高效低毒农药等方法,针对性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分析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b48a4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c.png)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分析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农民科学栽培水稻,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水稻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进行水稻的栽培效果会更好。
在土壤改良方面,首先要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深翻耕地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
在农业生产中要避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免造成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生态环境。
二、适时播种水稻的生长期较长,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要利用好每一个生长阶段。
适时播种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
一般来说,南方地区水稻的适播期在4月上中旬,北方地区适播期在5月上中旬。
在播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避免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科学施肥水稻是一个高产作物,因此施肥是保证水稻高产的重要环节。
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和生长阶段分别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保证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还可以通过土壤测试,科学调配配方肥,以达到肥料充分利用的效果。
四、合理灌溉水稻是一种水田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
在水稻的生长期要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在旱季和干旱地区要加强灌溉管理,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要注意避免过度灌溉,以免造成土壤水盐积累,影响水稻的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期间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要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等措施,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要定期进行田间观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六、定期田间管理水稻生长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如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修整秧田等。
这些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水稻充分吸收养分,保证生长发育顺利。
也可以减少杂草的影响,保护水稻的生长。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e44995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4.png)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需要采用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下面将介绍几种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一、合理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
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和污染。
在不同土地类型的水稻田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水稻品种、气候条件和地形等条件,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具体说来,应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水稻需求,采取分步施肥、减量施肥和控制施肥等方法,以实现适度施肥、增产增收和环保的目标。
二、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稻高产技术。
该技术将水稻田中的作物残体和农家肥料、有机肥等有机物质深入土壤中,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土壤活性炭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与传统的深耕、平耕和浅耕技术相比,浅耕深耕交替技术可以减少耕作次数,降低机械损失和能耗,并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三、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有多个优良水稻品种,如越优84、早稻52、吉林优1、超级稻等,已经通过气候适应性、抗病虫性、优质性、高产性等方面的研究改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
同时,高效栽培技术也在逐渐推广,如中稻早衰栽培技术、双季稻高产技术、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等,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四、生态系统保护技术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技术。
在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方面,应引入种间轮作、套种、杂交等技术,增加土地的生产力,提高耕作方式的效益。
例如,在水稻田中可以引种蔬菜、水果、禽畜等,进行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综上所述,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能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应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结合实际实施上述技术,以提高水稻产量、质量和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70fae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7.png)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水稻是我们国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是提高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要点。
一、良种选用良种的选用是决定水稻高产的第一步,选用良好的种子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营养失衡等情况。
选用的种子应该有以下要求:1. 品种优良:选用的品种需具有丰产、耐病、耐逆性等特点,如杂交水稻降低了水稻生长期,延迟衰老及重穗低在田间多年展现出优越的产量表现。
2. 一致性好:选用的种子应该外观一致,杂质少,色泽均匀,长势相当,平均水分灰分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衡。
3. 纯度高:选用的种子应该有较高的纯度,即杂质率、水分率、不完善甘粕率、不完整颗粒率等都应该比较低。
4. 生长势强:选用的种子应该生长势强,有抗促生剂、抗早衰剂、抗病抗虫的性能。
二、良田造就1. 土壤选择:水稻生长的土壤要求肥沃、疏松、透气、排水好,选择土壤要求不含盐碱,不含毒性元素,同时要保持土壤湿润度。
种植前应该根据水稻品种的特点和土地地理位置来选用稻田及配合种植。
2. 土壤改良:针对土壤肥力的不足,可以进行有机肥膜铺盖等措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
3. 排灌工程:针对水稻生长要求湿润度和排水好的特点,应该建立并维护好排灌工程,保证水稻正常生长。
三、肥水管理1. 施肥:水稻是一种高营养作物,施肥应该充分考虑水稻种类和生长期特点,循序渐进地施肥,一般分基肥、追肥、微量元素三个阶段。
应该注意施肥条件和肥料遵循科学合理、安全节约的原则,避免肥料浪费和会引起环境污染的不当施肥。
2. 浇水:水稻的水分需求很大,需要在田间遵循节约用水原则,循序渐进地浇水,学会掌握水分快慢、水力满足程度、田间水流量等因素,避免浪费和不适当浇水。
四、深耕细作1. 深翻耕作:水稻生长期不宜移植和靠拍,应该在选好田地后进行深翻耕作。
这样能增加土壤透气性,培养良好的微生物和物理性质,保证水分和肥力供给,同时也减少土地污染和提高水稻品质。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b0ff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7.png)
安全贮藏条件和方法
贮藏条件
稻谷贮藏应选择干燥、通风、阴凉的 仓库,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虫 害和霉变。
贮藏方法
采用散装或袋装贮藏,保持稻谷干燥 、清洁。对于长期贮藏的稻谷,应定 期进行翻动和通风,确保品质稳定。
2024/1/28
22
加工利用途径及产品开发
加工途径
稻谷可加工成大米、糙米、米粉、米糕等食品,也可用于酿造米酒、制作米醋 等。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 术PPT课件
2024/1/28
1
目录2Leabharlann 24/1/28• 引言 • 水稻生长发育特性 • 超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 病虫害防治与抗逆性管理 • 收获、贮藏与加工利用 • 超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前景
2
01
引言
2024/1/28
3
目的和背景
提高水稻产量
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
当前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尚未在广大稻农中普及,许多农户仍
停留在传统栽培方法上,限制了产量的提高。
品种选择不当
02
部分农户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过于追求高产而忽略了抗逆性、
品质等其他重要性状,导致生产风险增加。
施肥管理不科学
03
过量施肥或施肥不平衡现象普遍,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对
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响生长。
光照
水稻需要充足的光照,每天至 少需要10小时以上的日照。
水分
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保 持田间持水量在70%-90%之
间。
土壤
水稻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 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2024/1/28
8
品种特性与超高产栽培关系
再生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7b770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1.png)
再生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1)旱育秧或稀播壮秧。
播种量一般为7.5千克/亩左右,用种量在0.6~0.8千克/亩;根据品种生育特性安排适宜播种期和移栽期,秧龄控制在25~30天。
(2)垄畦栽培。
畦宽3~4米,沟宽0.2~0.25米,并开好围沟,便于水分管理和田间操作管理。
(3)宽行稀植,定量控苗。
栽培密度为15~20丛/平方米,行距在30厘米左右。
一般单本插或双本插,确保每丛4~6个茎蘖。
(4)好气灌溉,促根促蘖。
在整个水稻生长期间,除水分敏感期和用药施肥时采用浅水灌溉外,一般以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
采用多次轻搁田,以控制高峰苗。
生育后期保持田间湿润,使头季稻秆青叶绿黄熟。
头季稻收获后立即灌水,以满足再生稻的需水要求。
(5)精确施肥,重施促芽肥。
一般头季稻亩施纯N12~15千克,氧化钾10~12千克,五氧化二磷5~6千克。
要求施适当比例的有机肥,一般亩施50千克饼肥或750~1000千克农家肥。
头季稻收获前15~20天,亩施尿素20千克,收获后再追施尿素20千克,以促进腋芽萌发和再生苗生长。
(6)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及稻瘟病等。
适宜区域:北方一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适于在东北稻区、华北稻区和西北稻区推广。
其中吉林北部和黑龙江宜采用大、中棚塑料薄膜覆盖。
南方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适合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和华南稻区。
南方中籼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适合于南方稻区。
长江中下游中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适合于长江中下游稻区。
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适合于闽北、长江中上游及西南等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稻区。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80fd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8.png)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优良品种
1- 了解不同品种的特点和适应生态环境条件。
2- 选择具有高产潜力、耐病虫害、丰满粒型等优点的品种。
二、合理良种选育与繁殖
1- 选用健壮且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选育。
2- 合理利用育种技术,如亲本选择、杂交和选择等。
三、科学施肥
1- 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合理配制无机肥与有机肥的比例。
2- 维持土壤的酸碱平衡,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
3-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分季施肥。
四、正确田间管理
1- 剪除杂草,保证光照和营养供应的充足。
2-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采取生物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
3- 合理安排灌溉,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五、合理整地与适时栽培
1- 地块整理要彻底,保证土壤质地良好。
2- 根据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的特点,选择适时进行栽培。
六、精确用药
1- 合理选择农药,根据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和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2- 控制农药的用量和次数,避免超量使用和频繁使用。
附件:
1-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示意图。
2- 相关数据和统计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种子法:种子法是保护作物种子的法律法规,保证种子质量
和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2- 有机肥:指通过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有机物质经过一系列工艺
加工制成的肥料,不含有机化学肥料和农药成分。
3- 农药:指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化学合成
药剂。
全文结束:\。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03cf6d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a.png)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栽培技术直接影响着水稻产量和品质。
下面介绍一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 种植适宜品种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是水稻高产的关键。
种植适宜品种可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选择品质高、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品种,尽量避免选择病虫害抗性差的品种。
2. 合理施肥施肥对于水稻高产至关重要,要根据土壤肥力科学施肥。
种植前要充分施足基肥,一般底肥掺入基肥中,大田出苗后再进行施肥,喜光、喜肥、耐瘠的品种施肥期要充分,充满。
一般在育秧期施肥可把缺肥、缺营养弱株补充起来,肥料尽量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3. 合理密植适当的密植水稻可以使水稻数量增加,景气度强,减少秧穗量损失,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收益。
但密植不能过密,会导致种子个头小、穗粒松散、光合效益差、病虫害增多等现象,降低水稻产量。
4. 除草除刈水稻生长过程中必须进行除草、除刈,保障植株生长。
及时除草、除刈可以有效避免竞争营养的情况,减少杂草对水稻的侵害,使水稻光合效率提高,提高水稻产量。
5. 病虫害防治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
为了保障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必须要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
水稻生长期间可使用合理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采用良种、良土、良肥等传统农业种植方法并兼之“养土”“养根”“养菌”等现代农业技术也是非常有效的防治措施。
6. 管理水水是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管理水可以不仅节约水资源,还可以提高水稻生长效率。
在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要严格掌握灌浇水的时间、水量和灌水周期,以保障作物需要的水分。
同时,在施肥过程中,也要进行浇水,以提高施肥效果,增加水稻的干存量。
7. 合理收获水稻收获时,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技术,以保证粮食产量和品质。
收割秋稻时,要选用干晾或烘晒的方法,保持水分在13%左右,提高稻子的品质。
同时,还要注意规范收割,减少碾损、烟化等情况的发生,以减少粮食质量损失。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801c28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1.png)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想实现水稻的高产,除了选用优良的种子和品种外,我们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栽培技术措施。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项重要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科学施肥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大大增加水稻的产量。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水稻的施肥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水稻的生长期可以根据时间划分为出土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
在出土期和拔节期,可以采用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增加土壤肥力。
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稻的灌浆期前的重要时期,此时适当的施氮肥可以促进水稻的穗粒形成,增加产量。
而在灌浆期,水稻需要更多的磷钾肥,这样可以增加水稻的沉积量,提高稻谷的重量,达到高产的目的。
二、科学排水水稻是喜欢水的作物,但是过多地水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栽培水稻时应采取科学排水的方法。
排水主要分为中耕排水和水口排水两种方式。
中耕排水是指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前对田间进行轻微的深翻,以便排出积水。
水口排水是指在水稻丰水的时期,及时开口放水,保证积水不淤滞,从而避免水稻根部出现缺氧现象。
科学排水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为高产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三、合理密植水稻密植是指在一定的土地面积内,种植更多的水稻植株,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但是密植太多也会对水稻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密植应该合理掌握。
在一定的肥料和生长条件下,选择适当的品种和植株密度,加强水稻间的竞争关系,既防止了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稻穗的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四、科学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水稻高产的重要阻碍因素。
因此,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科学预防和有效防治病虫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也可以选择适量的农药喷洒等方法进行防治。
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扩散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措施和农药,以避免使用过多农药,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9784a7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6.png)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种植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这为农民增加了收益,提高了经济效益。
下面是一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供农民参考。
1. 合理施肥水稻是一种肥料需求量较大的农作物,施肥对其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施肥上,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等因素合理配比肥料,科学施肥。
一般而言,水稻的生长期分为生长初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五个阶段。
因此,在不同阶段应根据需求量适时、适量施钾、氮、磷等肥料。
2. 精细管理在水稻高产栽培中,精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农民可以采用分层施肥、集中浇水、适时采摘等精细管理措施,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土壤调节、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水稻生长环境的优良。
3. 种子选优种子是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种子选优可以大大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优质种子可以保证水稻在不利环境下的生长能力,同时,还可以保证水稻的抗性和耐性,减少病虫害的侵袭。
4. 种植密度管理水稻种植密度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种植密度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在种植密度上,要结合气候、土质、水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从而达到高产的效果。
5. 合理灌溉灌溉对水稻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不同生长期的水稻,要根据其生长需要及土壤保水能力等因素进行灌溉。
同时,还需注意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数,使灌溉达到最优效果。
6. 病虫害防治防病虫害是水稻高产栽培的保障之一。
要了解和掌握水稻病虫害的生态、症状及其防治方法,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尽量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9ac1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5.png)
全球分布
目前,水稻已广泛分布于 全球各大洲,包括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和北美洲。
主要产区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孟加拉国、越南、泰国 等国家是全球主要的水稻 产区。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种子萌发期
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 种皮,形成幼苗。
营养生长期
幼苗经过分蘖、拔节等过 程,形成健壮的植株,积 累养分。
THANKS.
丰富等特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02
原理
光照与温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
温度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 过弱或过强的光照都不利于水稻生长 。
适宜的温度范围对水稻的生长至关重 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水稻 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光照时间
每天的光照时间对水稻的生长周期和 产量有重要影响,长日照有利于水稻 的生长和发育。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03
实践
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 选用高产、优质、抗 病虫、适应性广的水 稻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 标准,保证发芽率和 纯度。
注意品种的熟期选择 ,确保能在当地安全 抽穗和成熟。
培育壮秧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 、土壤肥沃的田块作秧田 。
适期播种,根据品种特性 和当地气候确定播种期。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信息素、生物农药等进行防治,具有环保、持效长 等优点。
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和安 全间隔期。
综合防治策略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 和预测预报,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
05
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49f19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6.png)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土壤准备⒈选择土壤优良的地块,土壤质地以砂质壤土或壤土为主,并确保土壤排水良好。
⒉在耕种前进行充分的平整整地,清除杂草和残留作物。
⒊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平衡土壤的养分含量。
二、品种选择⒈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包括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
⒉选择抗病虫害、耐旱抗逆性强的品种,提高抗灾能力。
三、良种选育⒈选择优质的种子作为基础种子,进行科学的育种工作,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⒉确保种子的纯度和活力,进行必要的种子处理。
四、适时播种⒈根据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
⒉以湿播为主,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期生长。
五、浸种和喷施药剂⒈在播种前适量浸种石硫合剂,有效防治水稻的病害。
⒉在苗期进行适时的病虫害防治,注意药剂的使用安全和浓度的控制。
六、田间管理⒈注意水田的灌溉管理,保持适宜的水分供应。
⒉定期施肥,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⒊确保水稻田的通风良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⒋及时除草,保持田间畦面的干净整洁。
七、病虫害防治⒈注意定期检查水稻田,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⒉使用病虫害防治药剂时,严格遵守使用规定,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八、高产栽培技术⒈合理密植,控制株高,增加穗粒数目。
⒉进行适时插秧、调节秧龄,控制分蘖和块茎数目。
⒊进行适时的修剪和健壮茎优胜略输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附件:⒈土壤检测报告⒉石硫合剂使用说明⒊病虫害防治药剂使用说明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种苗法:指对农业种子和种苗的生产、经营、检验检疫、流通和使用行为进行管理的法律。
⒉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和检验检疫等行为进行管理的法规。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bbfc9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5.png)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于我国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措施,以期能够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种植水稻,提高水稻的产量。
一、科学选种科学选种是高产栽培的基础。
选用具有抗倒伏、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水稻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
农民朋友们在选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水稻品种。
在选种时还要考虑水稻的抗病虫性能,选用抗病虫性能好的品种有助于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提高水稻的产量。
二、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保障。
水稻对于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需求较大,因此在施肥时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产量需求,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
一般而言,水稻的追肥和基肥比例为3:7。
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可以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如磷肥、钾肥等。
还可以结合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农家肥的施用,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三、密植栽培水稻的密植栽培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
根据不同的水稻品种和生长环境,合理确定植株密度,可适当增加水稻的株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一般情况下,水稻的植株密度可以控制在每亩6万-8万株之间。
适当密植水稻还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增加光合产物,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四、水稻连作技术水稻连作技术是通过合理利用水稻自身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的一种新技术。
水稻连作技术主要包括不耕作、不施化肥、不施农药等措施,通过保持土壤湿润、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的数量,降低土壤病原菌、杂草的数量,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水稻产量。
由于连作水稻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稻产量,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朋友们的青睐。
五、灌溉技术灌溉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2bcb5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0.png)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点和难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品种选育、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品种选育品种的选择对于水稻的高产栽培至关重要。
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抗病性好、稳产性强的水稻品种是高产栽培的第一步。
在选育品种时要考虑生态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土壤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
同时还要考虑品种的抗逆性,包括抗病虫害、抗倒伏、抗逆境等能力。
只有选用了适宜的品种,才能为高产栽培打下基础。
二、种子处理种子是农作物生产中的第一环节,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水稻高产栽培中,对种子的处理尤为关键。
首先要选择质量好、病虫害少、生长势旺的种子作为基础种子,然后进行种子处理,包括种子浸种、种子质量检测、种子包衣等。
通过科学的种子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成活率,为高产栽培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水稻高产栽培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包括土壤管理、水肥管理、密植管理、田间操作等方面。
首先要注意土壤管理,包括合理施肥、耕地松土、改良土壤结构等。
其次是水肥管理,要根据种植水稻的品种、生育期和生长发育需要,科学施用氮、磷、钾等养分,同时要合理灌溉,保持田间适宜的湿润度。
密植管理也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适当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田地、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
田间操作包括插秧、管理、除草、施肥等工作,要及时、科学地进行,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水稻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病虫害的防治是水稻高产栽培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良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是定期喷施农药,对常见的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轮作休耕等多种方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650518ab9d528ea81c7792f.png)
(4)产品性状: ①物理性状:黑灰色,散状,颗粒≤5mm; ②营养丰富:其养分含量可充分满足水稻秧苗2.5 叶期前营养需求; ③营养基质PH≤5.0; ④吸水性强,吸水时间0.5-1秒即可吸收至饱和量。
饱和量是原料重量的1.5-2倍; ⑤通透性好:营养基质颗粒间空隙大,比重轻, 容重是土壤的1/4-1/5倍; ⑥生根、盘根能力强; ⑦秧苗素质好,分蘖力强。
3、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
解决传统毯状秧苗机插存在的问题。
适于我国水稻生产的机插技术。 国内外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国内外首创的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
技术操作流程 定量定位播种
钵形毯状秧苗 定量定位插秧
成块取秧 返青快 早发性好
(1)技术特点与优势
1)钵形秧苗与毯状秧苗结合。
2叶期追肥 (用2号袋撒床面、浇水)
覆土(如覆土中有草籽 应撒除草剂)
(5)技术要点
(1)选材:选用天然基材,如农业废弃的有机原料: 玉米秸、稻草、稻壳等。 (2)加工:将玉米秆、稻草等粉碎,加入EM及30%左
右水份,加盖塑料布保温,进行充分腐熟、翻倒、
过筛。 (3)配料:按原料体积比例加入秸杆粉,Thiourea、 HA、N、P、K、Zn等营养元素。
C、广适型超级稻吉粳83号、吉粳102
1、杂种优势利用和理 想株型;
2、区试产量比对照增 产8%以上; 3、品质达国标二级优 质米以上; 4、通过国家或省品种 审定委员会审定。
3、吉林省认定的超级稻品种
长白22、长白25、通禾836、通粳788
长白2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长白22
4、主导品种
A品种选择的原则:
2)降低播种量,提高秧苗质量。
超级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超级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a0df93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c.png)
超级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超级稻亩产900千克超高产栽培模式1.基本情况基地选择海拔300~500米,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0℃,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无霜期270天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35克/千克左右,p H为5.5~6.5;土壤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排灌设施齐全,生态条件较好。
根据产量要求,穗粒结构设计为:有效穗数每公顷240万穗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28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7克左右。
高产栽培技术方案均围绕如何提高以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应的水肥调控。
2.育秧移栽一般4月中旬开始浸种,浸种前进行晒种、选种、种子消毒处理,人为创造良好的发芽条件,使稻谷发芽“快、齐、匀、壮”。
催好芽的芽谷采用水育秧方式育秧。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土质肥沃的田块作秧田。
秧田翻耕后施好底肥,每公顷秧田施用45%(15—15—15)复合肥600千克,氯化钾112.5千克作底肥,过2~3天再平整秧厢播种。
每公顷秧田播种量112.5千克,每公顷大田用种量15千克左右,均播稀播,培育壮秧。
秧苗2叶1心时施好“断奶肥”,每公顷用尿素60千克,保证秧苗能顺利从自养时期过渡到异养时期。
移栽前3~4天,每公顷施用尿素105千克作“送嫁肥”,为移栽后大田的早生快发打下基础。
秧田期防虫一次,移栽前一天喷施一次长效农药,使秧苗带药下田,有效减轻了大田前期的病虫害。
移栽前对大田进行精细耕整,用中型翻耕机将稻田深耕至20~25厘米,再耙平,做到3厘米水层不现泥。
根据产量指标,插植规格采用宽窄行,宽行40厘米,窄行23.3厘米,株距20厘米,即每公顷栽插15.8万蔸,宽行设置为东西行向,用专用划行器划行移栽,有利于中后期通风透光。
移栽时浅插,分蘖节入泥2~3厘米,因为浅插是早发、多发低位分蘖,保证足苗大穗的必要前提,同时做到不多蔸、不漏蔸,移栽后4天左右如有死苗,尽快补全。
3.合理施肥目标产量为13.5吨/公顷,每吨稻谷需氮量约为18千克,总需氮量约13.5×18=243千克/公顷纯氮。
2024版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的关键技术ppt课件
![2024版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的关键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0c14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c.png)
养分吸收与利用
水稻生长需要吸收大量养分,如氮、 磷、钾等,通过根系吸收并转运到地 上部,供给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精确农业与智能农业技术
精确农业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装备, 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确化、数 字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 产品产量与品质。
智能农业技术
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构建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系 统,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 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
技术交流
定期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和研讨,共同探讨超高产栽 培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 话语权。
THANKS
感谢观看
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稻米品质
优化灌溉、施肥等栽培技术,可 以改善稻米的外观、口感和营养
品质。
增强抗逆性
精确栽培可以增强水稻的抗逆性,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产
量和品质。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节约水资源
通过精确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率。
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
精确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 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水稻需水规律和土壤墒情制定灌 溉方案
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提高经济效 益和生态效益
病虫害防治技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原则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掌握 发生动态
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 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加强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
04 水稻超高产精确 栽培的实践应用
智能化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水稻生长环境的智能监测和调控, 提高栽培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机械化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0ad94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f.png)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一些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选优良品种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
优良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
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
二、合理施肥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期的需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同时,还应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三、科学管理水田水稻是水生作物,因此科学管理水田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管理水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水田的水分,避免干旱和涝灾。
2.及时除草,保持水田的通风透气性。
3.合理控制水田的水位,避免过深或过浅。
4.及时排除水田中的杂质和废弃物,保持水田的清洁。
四、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密植时,应根据品种、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合理控制植株的密度。
一般来说,每亩水稻的植株数应在1.5万-2.5万之间。
五、适时灌溉适时灌溉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灌溉时,应根据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合理控制灌溉的时间和量。
一般来说,水稻的灌溉量应在每亩5000-7000立方米之间。
六、合理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防治病虫害时,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同时,还应注意防治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七、及时收割及时收割是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收割时,应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品种特点,选择适当的收割时间和方法。
同时,还应注意收割后的处理和储存,避免损失和污染。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选优良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水田、合理密植、适时灌溉、合理防治病虫害和及时收割等。
只有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16cc2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3.png)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科学种植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良种选育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水稻优良品种是高产栽培的关键。
优良品种不仅能够抗病虫、适应生长环境,而且在产量和品质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栽培高产水稻应选用具有高产、抗逆、抗病、抗虫、抗逆、早熟、易管理的优良品种,栽种时要注意种子的质量和稻谷的浑休率。
二、土壤选择和改良水稻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适合的土壤可以更好地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质疏松、PH值为5.5-6.5的土壤种植水稻,如果土壤酸性过高,可进行石灰、石膏等改良,提高土壤的酸碱度。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化验,了解土壤肥力等级,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和调理。
三、科学施肥水稻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养分,如果施肥不当会导致生长不良和产量下降。
水稻的主要养分有氮肥、磷肥、钾肥等,其中氮肥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
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及时对水稻进行追肥和补充微量元素,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四、合理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包括合理的田间灌溉、杂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在水稻生长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水分,根据水稻的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和土壤水分条件,科学合理地进行田间灌溉。
杂草的管理也是重要的环节,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整洁。
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定期检查农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
五、合理密植适当的密植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
根据土地条件和品种特性,合理制定密植方案,保证每棵水稻的生长空间。
在生长初期,适当的种植密度可以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养分利用率。
但是要注意密植也不宜过密,以免造成养分和水分的竞争,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
六、科学的收获与储存科学的收获和储存是保证水稻质量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高产是永恒的主题
面积刚性降低,提高单产是唯一途径
水稻是四川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高产尤为重要 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环保
品种与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良种+良法+环境+生产投入
栽培技术与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
优良品种
产量高
品质优
间隙灌溉方式,即一次灌水2-3cm,让其自然落干(厢沟半沟水)后再灌一次,
如此反复,以养根保叶促灌浆。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重点是秧田期稻蓟马,大田期螟虫、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
培育高质量群体,增强稻株抵抗能力 合理播种期,避开一些病、虫的侵害 合理栽植和晒田,改善田间通透条件 合理轮作,减轻病、虫危害
长和深扎,提高根系活力
控制性节水灌溉
水稻生物节水灌溉技术
水稻覆盖栽培
秸秆覆盖 地膜覆盖
水稻旱种
水稻节水高效灌溉(“湿、晒、浅、间”灌溉)
浅水栽秧,栽秧时保持厢面花花水即可 分蘖前期湿润灌溉:在水稻返青成活后至分蘖前期,采取湿润灌溉(或浅水干 湿交替灌溉),厢面不保持水层,保证厢沟有半沟至满沟水,促进分蘖早生快
早施、巧施分蘖肥—总氮比例20%-30%,在移栽后5-10天施用,已可分2次施 用(移栽后5-10天和15天),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增施穗肥,促进大穗—总氮比例10%-20%,总钾比例30%,可分促花肥(Ⅱ 期)和保花肥(Ⅵ期)两次施用。看苗施用
补施粒肥,延缓早衰—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2+0.5kg/ 亩。
2. 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适用范围
适用于四川及类似生态区、水源基本有保证的冬闲田及菜-稻和部分油稻、麦-稻两季田
品种选择
在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条件下,不同品种的产 量有明显的差异。超高产强化栽 培适宜选择的品种应是分蘖力较
强、穗型偏大、抗倒伏能力较强
的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
培育适龄壮秧
采用(塑料软盘)旱育秧或
抗性强(病、逆境、倒伏) 适应性广 生育期适中
栽培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栽培技术:耕作制度、育秧技术、栽植方式、种植密度、施肥技术、
水分管理、除草等
作用:充分发挥优良品种高产潜力、实现高产高效
35
33.8
34.1
30
贡献率(%)
25
20
17.9 14.2
15
10
5
0
良种
栽培技术
防灾技术
生态治理
单项技术对粮食增产的贡献
栽培技术与现代农业
轻简栽培与高产栽培
农村劳动力现状 土地流转 技术到位率
主导品种(四川省,2009)
主导品种(四川省,2010)
主导品种(四川省,2011)
水稻超高产关键技术
设计超高产目标,建立合理群体及产量结构
品种特性—穗大粒多(重穗型)、植株高大、茎粗抗倒、根系发达等 区域环境特点 群体结构 基本苗、最高苗、叶面积、成穗率 产量结构 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
平衡配方施肥
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有机肥(饼肥、绿肥、农家肥或堆肥)
应占20%-30%,做基肥施用
N、P、K配方施用—根据产量指标和土壤肥力水平,亩施N10-12kg, N、P、K配比1:0.5:0.8-1,控N增K
施肥方法
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总氮比例50%-60%,磷肥全作底肥,总 钾比例70%
高产目标及产量结构
土壤耕作与土壤改良
少耕 精耕细作 免耕
土壤改良
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合理轮作等
稻田保护性耕作
精量播种,培育适龄壮秧
播种期与秧龄---适期早播(延长营养生长期、安排最佳抽穗期);适当控制秧
龄(30天,5-6叶),超长秧龄(40天以上)最好实行两段育秧,培育多蘖壮秧
或超多蘖壮秧
看苗施用
水稻节水高效灌溉技术
我国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十分紧缺,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农业用水量大,但浪费惊人
水稻对水分的敏感期
返青、幼穗分化期、抽穗开花期、灌浆前期
水稻灌溉方式
淹水灌溉
湿润好气灌溉
开厢(1.5米左右)垄作,加厚活土层,做好排水沟。以利于水分管理,增
加土壤含氧量,提高土温,改善水稻生长的土壤环境,防止坐蔸,促进根系生
认真搞好田间病、虫测报,根据病、虫发生情况,严格掌握防治指标,确定 防治田块和防治适期
在农药的选择上,以生物农药为主,化学农药为辅 杂草的防除—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即每亩用丁苄100-120g或其它除 草剂拌肥于分蘖期施肥时撒施并保持浅水层5天左右防治杂草
四川稻作技术
移栽—主导(2000万亩) 抛秧—主导(1000万亩) 机插秧—30万亩左右,发展较快
发
分蘖后期“够苗晒田”:当全田总苗数达到预定有效穗数(15-18万/亩)时排 水晒田,如长势旺或排水困难的田块,应在达到预定有效穗数的80%时开始排水 晒田;晒田轻重视田间长势而定,长势旺应重晒,长势一般则轻晒 生育中期(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浅水灌溉:当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拔节) 时,采取浅水(厢面1-2cm)灌溉,切忌干旱,以促大穗 生育后期(灌浆结实期)间歇灌溉:进入水稻籽粒灌浆结实期,采取干湿交替
精量稀播、匀播,培育带蘖壮秧---播种量6-10kg/亩 应用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壮秧剂等),促蘖控长 精细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
选择适宜育秧方式
旱育秧---塑料软盘或无盘旱育秧 地膜育秧 温室(两段)育秧 ,尤其是超长龄秧苗
合理稀植,定量控苗
适时、适龄早栽,防止坐蔸 合理稀植:1.0 –1.5万穴/亩,每穴1粒或2粒苗 宽行窄株或宽窄行栽培,改善田间通透条件 控制最高苗,提高成穗率(70%)
直播—研究与示范中
翻耕—主导 免耕—平原及浅丘区
水稻高产栽培主推技术
主推技术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省农科院
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
1. 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特点
嫩秧早栽—有利于分蘖早生快发,提高分蘖成穗率
稀植壮株—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和单株生长 湿润强根—有利于强大根系的建成 控苗壮秆—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并促进有效分蘖的生长,实现壮秆大穗 足肥高产—满足超高产的营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