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 精品课件

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
想一想:我们 应该学习孔繁 森的什么精神? 学习孔繁森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建 设事业,不怕困难,敢于吃苦,热爱 人民,甘做公仆的精神;学习他为了 党的事业,从大局出发,鞠躬尽瘁, 勇于献身的精神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 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 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是我国人民 民主专政的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 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 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 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 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 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 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 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 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 了社会主义道路。
旧制度下的西藏农奴
民主改革前,次尼是一名农奴,如今过上 了富裕的生活,养花是这位老人的最大爱好
反抗外来侵略
友好交往 管 辖
反抗外来侵略
各民族在长期 发展中形成了相 互依存、不可分 割的血肉联系。
各民族的政治、经济、 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2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 4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新 3 、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基础设施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 : 就是在统一的 民族区域 新疆塔里木油田 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病的藏族老人 藏 想一想:我们 改革 自治实行 表现 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 治县等 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民族团结”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民族团结”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民族团结”教学目标和“民族团结”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民族团结”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历史一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请分析以下材料,阐述国家对民族团结的政策和法规在保障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作用。
材料: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民族歧视法》等,以保障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
(3)请分析以下材料,论述青少年在维护民族团结中的责任和作用。
-民族团结: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
-历史背景: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现实意义: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
-政策法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保障民族团结
-青少年:肩负着维护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历史使命
板书设计示例:
```
民族团结
├──定义与重要性
精品初中历史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1)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民族团结》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这一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中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历史知识,训练学生识图的能力,并激励学生即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训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合作、交流所带来的学习乐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情境教学,通过结合四川当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真实材料,创设为教师做向导的情境,完成对民族区域自治由名称到地位,由含义到原因的层层深入的学习。
通过对所提供学习材料的选择性阅读,组织学生探究讨论阿坝州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通过设计课后活动——“查找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将本课的学习升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结合本地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建设事业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真实的感受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从而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课后活动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2.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一猜”:展示教师旅游的照片,让学生猜测拍摄地点。
第11课 民族团结课件.ppt

裕固族(1.2)
京族(1.9) 塔塔尔族(0.48) 独龙族(0.58) 鄂伦春族(0.70) 赫哲族(0.42)
普米族(3.0) 门巴族(0.75)
塔吉克族(3.4) 基诺族(1.8)
怒族(2.7)
珞巴族(0.3)
满族
维吾尔族 蒙 古 族
藏族
回族 汉族
彝族苗族土家族
*
壮族
* *
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的时间:
是我国首批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
新疆塔里木油田
正在不断延伸的青藏铁路
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广大工作者 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各种困难,成 功解决了高原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 弱三大难题,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 的一大奇迹。
*
*
*
*
朝鲜族姑娘表演跳板
*
西藏拉萨大昭寺举行佛事大法会
古
宁夏
新疆
甘
内蒙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区、市。 整个西青部地海 区面积肃约占陕全国国土总面积 的71%,人口约占全国西的29%,其中少 西 数藏民族人口占四75%川左右庆。
重
贵州
云 南 广西
西部开发标志项目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开工
(2002、7、4)
洪家渡水电站
贵州打造“西电东送”王牌电站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
玉
树
藏
族
青海
自
治
玉树县
州
全国30个自治州之一 *
湘西苗族人民在选举人大代表
藏族人大代表出席十届全国人大
第十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宣传资料之一

开展第十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主题和指导思想:活动主题: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创建全国两个共同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国全省全州两个共同示范市为统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爱国守法、重商敬业、讲信包容、团结和睦”的临夏精神,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两个共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和“两个共同”思想,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着力营造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心心相印、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两个共同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目标和主要任务:紧盯“十二五”和“十三五”两大节点,围绕“3年重点突破、5年整体脱贫、8年全面小康”三大目标,大力实施同心同行、培养培训、规范管理、服务引导四大工程,全面落实基础构建、产业富民、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四大行动。
全市第十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宣传标语1、全力推进两个共同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2、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3、以建设两个共同示范市为统揽,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4、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5、坚定不移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6、“两个共同”是主题,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是主旋律7、努力实现“三年重点突破,五年整体脱贫,八年全面小康”示范市建设总目标8、用发展统领各项工作,用发展改善民生,用发展促进和谐,用发展维护稳定9、打民族牌、走特色路,做大做强民族特色产业10、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全力实现121奋斗目标和全面小康社会11、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2、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13、民族团结促和谐,凝心聚力谋发展14、传承民族团结文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16、维护民族团结大局,争当民族团结模范17、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18、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19、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21、巩固好、发展好、维护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22、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23、努力建设幸福美好临夏市24、高举团结旗帜,共建和谐临夏25、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素质26、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27、比贡献、比规范、比和谐,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8、讲尊重、讲包容、讲人文关怀29、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30、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1.《宪法》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编制:审核:班级:姓名:时间:编号:第十一课民族团结【课标要求】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学习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学习方法】分析资料、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是个民族组成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以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制度,我国共有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
3.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政策。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1.旧社会,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政策。
2.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合作探究】通过阅读教材,说说我国对待少数民族问题采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那些成就?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知识链接:美丽瑶都江华江华,西汉时称为冯乘县,唐高祖时设置江华县,武则天当政时,江华改名为云溪县。
唐中宗时,复名江华,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11月江华获得和平解放。
1955年11月25日江华瑶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每年11月25日为江华县庆纪念日,农历十月十六为瑶族盘王节。
江华瑶族长鼓舞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正南端,南岭北麓,潇水源头,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的金三角。
全县总面积3248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519个村(居)委会,4个社区,总人口51万,其中瑶族人口34万,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面积最大,也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瑶都”。
第11课民族团结 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2、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导言: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制度,我国共有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
2、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政策。
3、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的政策。
4、中央提出实施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二)合作探究:1、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
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
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1、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1、民族区域自治背景:各民族分布特点: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意义:2、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行各民族的政策中央提出了的战略。
(五)随堂检测:(六)教学反思:。
民族团结教育PPT (11)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东乡族 纳西族 景颇族
毛南族 仡佬族 锡伯族 阿昌族 普米族 塔吉克族 怒族
塔塔尔族 独龙族
鄂伦春族 赫哲族 门巴族 珞巴族 基诺族
民族知识小竞赛
1、你认识下列民族吗?
1、你认识下列民族吗?
1、你认识下列民族吗?
比一比,赛一赛
2、你知道这些节日分别是哪些民族的吗?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1、含义? 2、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X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X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X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X年建立西藏自治区 X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体情况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1、措施? 2、发展?
西部开发标志项目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开工
新疆塔里木油田
铁路 全长1450公里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发展情况
6002000
1000
0 1949年 1978年 1983年 1988年 1993年 1998年
年份
农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观察地图册 ,你发现了我 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吗?
1、大杂居,小聚居 2、西部多,东部少
假如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如何管理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1、实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2、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使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政策:
• 第一、政治上:保障平等参与,享有充分权利。 • 第二、文教上:保护民族文化,培养民族人才。 • 第三、习俗上:尊重风俗习惯,保护宗教信仰。 • 第四、经济上:安排建设项目,扶植民族经济。
1、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2、自治机关: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相应的人民政府 3、民族区域自治权,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安排管理地方经济; 3)安排使用地方财政; 4)依法组织地方的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5)管理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事业; 6)使用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民族团结十一金类别

民族团结十一金类别
"民族团结十一金类别"可能是指中国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所采取的十一种措施或活动类别。
在中国,民族团结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共同繁荣和发展。
以下是对这一概念的简要解读:
1. 教育普及:通过教育系统传播民族团结的理念,包括在学校教授民族历史和文化,以及推广普通话作为沟通的桥梁。
2. 文化交流:鼓励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如节日庆典、民族艺术表演等,以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
3. 经济合作: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财政援助和技术帮助,促进各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
4. 政治参与:确保各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包括在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中的代表权。
5. 法律保障: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禁止民族歧视,维护民族平等。
6. 区域自治:在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一定的自
治权力,使各民族能够管理自己的事务。
7. 人才培养:重视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为他们提供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8. 社会福利:提供针对少数民族的特殊社会福利政策,如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支持。
9. 环境保护:保护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址,促进可持续发展。
10. 冲突调解:及时调解民族间的纠纷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11. 特殊政策:根据不同民族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以满足其特殊需求。
这些措施体现了中国在民族团结方面的努力,旨在构建一个和谐多元的社会,促进不同民族的共同进步。
11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总结

阿克塞县中学第11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总结按照阿克塞县县委统战部阿统发﹝2014﹞25号文件的相关精神,为了不断巩固和发展我县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引导广大中学生牢固树立,全县各族人民“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认识,我校认真开展了以“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指导思想确立“三个代表”和“十八大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了国家长治久安和少数民族繁荣发展的目标任务,牢牢把握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对广大学生进行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认识,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营造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共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活动目标达成情况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宣传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了民族知识和风俗习惯,树立了正确的民族观,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了德育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各方面,增强了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
三、活动具体情况在2014年5月5日至5月30日期间,我校认真开展了以“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主要工作如下:1.加强学习,充分认识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学校要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的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了稳定压倒一切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扎实推进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扎实推进了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活动,以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同编写的《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为基本载体,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并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
第11课 民族团结((导学方案)

第11课民族团结导学方案2014-41.归纳一下,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应遵循: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或繁荣)的原则。
2.以西藏为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获得发展的原因和史实。
答:①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解放,(尤其西藏和平解放)是政治前提。
②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据此成立西藏自治区)。
③实行民主改革,(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
④重视少数民族地区(西藏)基础设施建设,如“一五”计划期间,修建了青藏、川藏和新藏三条公路,密切了与祖国内地联系。
⑤借改革开放东风,尤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少数民族地区(西藏)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如青藏铁路建成。
⑥党和政府的支持。
帮助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派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西藏)发展,如孔繁森是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
3.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迅速发展,对此,有什么认识?①党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
②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大家庭中,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少数民族地区才能发展、繁荣、进步。
1.归纳一下,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应遵循: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或繁荣)的原则。
2.以西藏为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获得发展的原因和史实。
答:①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解放,(尤其西藏和平解放)是政治前提。
②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据此成立西藏自治区)。
③实行民主改革,(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进入社会主义。
④重视少数民族地区(西藏)基础设施建设,如“一五”计划期间,修建了青藏、川藏和新藏三条公路,密切了与祖国内地联系。
⑤借改革开放东风,尤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少数民族地区(西藏)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如青藏铁路建成。
第11课 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理解和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重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背景:中国是由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实施:全国已建立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意义:。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措施实行各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迅速发展。
中央提出了战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西藏废除了制度,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民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成为国家重要。
西双版纳,是我国。
``【合作探究】1、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呢?【巩固训练】1.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A.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民主改革的推行C.改革开放的推动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4. 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A. 西藏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宁夏回族自治区5.孔繁森是()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6.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1民族团结讲解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三.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新 藏 公 路
川
藏
公
青藏公路
路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
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
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出现了大 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孔繁森照顾生 病的藏族老人
孔繁森用随身携 带的小药箱为农 牧民看病、治病
总结:图示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
提出
筹
不互 大小 建
可相 杂聚 新
分依 居居 中
离存
国
时
5
实行
个 自 治
自 治 州
自 治 县
区
意义 祖民民各 国族族民 统平团族 一等结共
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 的,当时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
旧制度下的西藏,为封
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 建贵族无偿劳动的农奴
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五.成就和影响 1.成就: 1)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2)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 国家商品粮基地; 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橡胶基 地。 2.影响:
长垣县蒲西初级中学 秦利云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 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 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
《团结颂》
1.背景 我国56个民族形成了 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关系。 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歌曲,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从而会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理解,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
《民族团结》说课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
我是官厂乡中学校的郭丽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八年级
下册第
11
课《民族团结》。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
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课。
首先,是我对教材、学情、课标三个方面的理解和分析:
一、教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民族团结》是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主要体现出了党为了促进民族团结而作出的相关政策,简单明
了,方便学生理清本课的线索。
民族
团结
政
治
各民族
共同发展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经
济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图
:
出示地图引导学生看图,
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我国民族大杂居、
小聚居这一分布特点。又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可
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
再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问题”的系统理解和掌握。;多
媒体的讲解既解决了难点,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有史来的观念。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微信
最
后通过教师讲解达成共识。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三、教法、学法
【教法】
1
、多媒体展示法
应届生求职季宝典开启你的职场征途
简历撰写笔试真题面试攻略专业技能指导公务员专区
2
、问题导学法
3
、讲授法、归纳法等。
【学法】
1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2
、问题讨论法
3
、课前预习、搜集资料
4
、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插图,回答:这些插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5
、根据
“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
高贵品质值得提倡?
设计意图
:
上面的问题锻炼了学生收集、
归纳、
整理资料的能力、
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
能力以及图史结合的能力。
引导学生借鉴历史,
关注现实,
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第二目——各民族共同发展
环节设计:
让学生动起来,
收集他们听到的看到的国家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都做了哪些
事情。
2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收集的结果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师展示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图片资料,在学
生对少数民族发展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以组为单位,
总结促使少数民族地区
发展的五个方面
,
比比哪一组的同学总结的最快,最准确。
Photoshop的抠图技巧分析
您的评论
写点评论支持下文档贡献者~
240
发布评论
用户评价
暂无评论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环节设计
1
、
教师出示《中国民族分布图》,学生看图,小组归纳我国少数民族分
布的特点。
2
、小组讨论“为了维护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民族建议,
其内容是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意义或优越性?”
3
、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
4
、运用多媒体出示大量的图片、史料讲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
因?学生参与讨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
处理方法:
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补充大量的
图文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情况。
2.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处理方法
:
让学生讨论历史上各民族友好交往、共同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
放斗争的资料,
对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感性认识,
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少数地区的迅速发展;
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
气象。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
倡导积极思考、
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综
合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
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11
课,主要介
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经济、
文化发展情况。
它不仅是本课的
重点,
同时也为本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后两课
“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
、
“
海
峡两岸的交往
”
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成长阶段,好奇心强,但缺乏自主
学习的习惯,尤其对文字性、理论性的东西不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
(三)拓展延伸,激发责任感
思考
;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回答交流,
明白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
鼓励学生为民族大
团结尽自己的一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整合归纳,反馈练习
设计四道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目的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
时培养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
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
,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学生听歌曲。之后,教师播放
56
个民族录像,
学生看录像,了解我国的
56
个民族。
设计意图:
贴近学生的生活去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
(二)分组合作,探索新知
第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你可能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外交事业的发展说课稿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民族团结教案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说课...促进民族团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比赛12页免费
说课比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页免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12页免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课31页7下载券
吴艳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页4下载券
更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课”相关的内容>>
今日推荐
67份文档
九妖笑话
2014年笑话大全之让你笑个够
儿童笑话大全爆笑
爆笑笑话精选
66份文档
职场生存攻略
思维导图经典案例
Excel键盘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