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包金的功效与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包金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

中文名铁包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别名老鼠耳(亨利氏植物汉名汇),米拉藤,小叶黄鳝藤(台湾植物志)

别名:狗脚利、提云草、小桃花、老鼠草、老鼠耳、老鼠乌、鼠乳头、乌金藤、老鼠乳、鼠米、乌瘀头、乌李楝、乌龙根、乌儿仔、小号铁包金、乌石米、老鼠屎。

性味功能微苦、涩、平。化瘀止血,镇咳止痛。

主治用法肺结核咯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精神分裂症,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疔疮疖肿,颈淋巴结肿大,睾丸肿痛。用量15-60克。

参考配方 1.肺结核咯血:铁包金60克,穿破石30克,白芨12克,阿胶10克,捣碎冲服或水煎服。

2.鼻出血,肺结核咯血,胃出血:铁包金30克,白芨、百合各15克,桃仁6克,白茅根10克,水煎服。

3.慢性气管炎:铁包金茎叶60克,水煎浓缩制成糖浆100毫升,分3次服。15天为一疗程。

4.脑震荡:①铁包金45克,钩藤、川芎、白芷各15克。②铁包金45克,地胆草、两面针、鸡血藤、千斤拔、三叉苦、七叶莲各15克。先服方①,若20天左右病情无变化,再服方②。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5.内伤吐血、溃疡出血、胃痛腹痛、偏正头痛:铁包金30-60克,水煎服。

6.烫火伤:铁包金叶研末,调搽油外搽患处。

7.跌打损伤、蛇咬伤:铁包金根适量,浸酒外搽。

性味功能微苦、涩、平。化瘀止血,镇咳止痛。

主治用法肺结核咯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精神分裂症,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疔疮疖肿,颈淋巴结肿大,睾丸肿痛。用量15-60克。

参考配方1.肺结核咯血:铁包金60克,穿破石30克,白芨12克,阿胶10克,捣碎冲服或水煎服。

2.鼻出血,肺结核咯血,胃出血:铁包金30克,白芨、百合各15克,桃仁6克,白茅根10克,水煎服。

3.慢性气管炎:铁包金茎叶60克,水煎浓缩制成糖浆100毫升,分3次服。15天为一疗程。

4.脑震荡:①铁包金45克,钩藤、川芎、白芷各15克。②铁包金45克,地胆草、两面针、鸡血藤、千斤拔、三叉苦、七叶莲各15克。先服方①,若20天左右病情无变化,再服方②。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5.内伤吐血、溃疡出血、胃痛腹痛、偏正头痛:铁包金30-60克,水煎服。

6.烫火伤:铁包金叶研末,调搽油外搽患处。

7.跌打损伤、蛇咬伤:铁包金根适量,浸酒外搽。

性味归经味苦、微涩,性平。归心、肺经。

功效主治消肿解毒;止血镇痛;祛风除湿。主治痈疽疔毒;咳嗽咯血;消化道出血;跌打损伤;烫伤;风湿骨痛;风火牙痛。

入药外用将鲜品捣碎外敷,广东汕尾地区外敷用法是将鲜品捣碎成膏状后加面粉均匀,蒸后加跌打药酒温敷包扎,治跌打损伤,二三星期后无后患。

各家论述

中药材-铁包金(图4)

1.《岭南采药录》:“解蛇毒,理恶疮,捣敷之;理跌打伤,能驳骨止痛;治小肠气痛,水煎服。”

2.《岭南草药志》:“能化瘀,除咯血咳血,并有(除)湿毒,定痛功效。”

3.《湖南药物志》:“清热,镇咳祛痰,止血镇痛。主治肺结核,胃痛,烫火伤。”

4.《全国中草药汇编》:“化瘀止血,镇咳止痛。主治肺结核咳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精神分裂症,风湿骨痛,疔疮疖肿,颈淋巴肿大,睾丸肿痛。”

5.《福建药物志》:“固肾益气,祛风行湿,消肿解毒。主治风毒流注,肺结核,糖尿病,胃溃疡,睾丸炎,遗精,风湿关节痛,腰膝酸痛,跌打损伤,淋巴结核,荨麻疹,痈疽肿毒,多发性脓肿,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3]

药方

1.治疔疮:老鼠草30g,捣烂,加盐花少许,敷患处;并用白菊60g,甘草5g,煎服。(《岭南草药志》)

2.治睾丸脓肿:老鼠耳草头15-30g,鸭蛋一只。水、酒各半煎服。(《闽南明间草药》)

3.治外痔:老鼠耳鲜草头30g(洗净,切片),猪尾口头1节。水适量炖服。(《闽南明间草药》)

4.治烫火伤:老鼠草适量,捣烂,调茶油外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5.治跌打肿痛光枝勾儿茶鲜根皮,捣烂外敷,或浸酒外搽。(《湖南药物志》)

6.治关节风湿痛,流火:铁包金60-90g。水煎加黄酒冲服。(《福建中草药》)

7.治胃脘痛:铁包金30g,苏铁干花15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8.治鼻出血,肺结核咳血,胃出血:铁包金30g,白芨、百合各15g,桃仁6g,白茅根9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9.治糖尿病:铁包金60g,地耳草30g。炖冰糖服。(《福建药物志》)[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