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课文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4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895f2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7.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4篇)《我要的是葫芦》方案篇1教材说明:《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二年级上p63页的一篇课文.(教材附后)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且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正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语言生动形象,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本课选自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而这篇寓言讲述的是有个人种了一课葫芦,他一心盼望葫芦快快长大,但是却全然不顾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最终导致蚜虫越长越多,那些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全落下来的结果.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习生字和积累词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并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特点: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具有初步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有待逐步提高,需要老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尤其是认识的字特别容易混淆,很快反生.而本课的生字大多是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采用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教学目标:1,能准确认读"葫,芦,哇"等生字,并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理念:《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学准备:《我要的是葫芦》相关图片,字卡和课件教学过程:一,质疑激趣1.齐读课题,板书:葫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出"芦"单独读时是第二声,比如芦苇的芦.但和葫交朋友时放在后面,我们就读轻声.齐读词语:葫芦.2.那么这小葫芦长在什么上面呢有个人他就种了一棵葫芦,咱们快快拿起书本翻到6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吧!二,随文识字1.读完后谁来说一说这小葫芦长在什么上面(板书:葫芦藤)其中"藤"字是后鼻音,指导读准.知道葫芦藤长什么样吗瞧,老师这就有一(棵)葫芦.(课件演示"一棵葫芦"的图片,引导:"棵"是木字旁,表示的是植物) 再出示一个小葫芦,同学们这能说是一棵葫芦吗对,这是一个葫芦.学生自由说一说:在图中你看到的这棵葫芦它有着怎样的葫芦藤,怎样的叶子和小花还可以怎么说课件出示:( )的葫芦藤,( )的叶子,( )的小花.请同学们到书中找找课本上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葫芦的出示句子: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指导读该句.是啊!这葫芦就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上面,真有意思.(点击:"挂")老师这也有个小葫芦,谁能帮帮我把它挂上去呢其他小朋友注意他的动作.(引导"挂"要用手,所以"挂"字是提手旁)这个字你还会记吗(引出:哇,蛙,洼……)师相机板书."哇",这是个语气助词.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语气助词吗(啊,呀,吧,呢……)相机板书.小结:咱们能想到这么多字,可真了不起.以后我们也要多多观察,善于积累,这对我们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7.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种葫芦的人喜欢吗你从课文中哪句感觉到的出示句子: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这个"每"字你在哪见过如果给它加个偏旁它会变成什么字(引出:霉,海,梅,莓……)指导读该句.8.还有哪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这些小葫芦呢出示句子: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你从哪个字,词或句感受到了他十分喜爱这些小葫芦a."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大南瓜有多大学生比划一下.那赛过大南瓜又有多大呢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可加上动作.b."快长啊,快长啊!"指名读,其他同学评价.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c."盯"字.请一个学生上台来演一演,该怎么看这个小葫芦才叫"盯" 说说你是怎么看的其他同学也学着他的样子盯着这葫芦看,并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 (引出:要用上眼睛所以这个字是目字旁)再次齐读该句.9. 这个种葫芦的人是冲着葫芦大喊吗他是怎么说的 "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师引说:当我写作业时遇到难题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这么难啊"……)当我一不小心踩进了水坑,溅得满身是泥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真倒霉."……)当我看见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时……(我会自言自语地说:"妈妈忘带雨伞这该怎么办啊"……)引导学生说.10.现在你们就是那种葫芦的人,自己和自己小声地说一说吧!接着,老师读该句的旁白,同学们边盯着这葫芦边自言自语的说.11. (播放课件:蚜虫的图片)糟糕,叶子上开始生蚜虫了,那些可怕的蚜虫顺着藤慢慢地爬了上去,而且越来越多.这些可怜的绿叶就这样被蚜虫一口一口的撕咬着, 在他们的身体上已逐渐形成了多少千疮百孔!而这种葫芦的人并不是没有发现.当他起先看到叶子上出现一些蚜虫时他的反应如何(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不可怕.)12.看到这样,如果你是他的朋友,或者你只是个过路的人,你会焦急吗那你会怎么说或者怎么做呢同桌之间互演.之后汇报练习成果.13.书上也有一个好心人来劝说他了,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句子:"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这个好心人是谁呀(课件出示:邻居)如果把"邻"字的偏旁去掉是个"令"字,这个基本字它还可以跟其他哪些偏旁交朋友 (随机出示字卡:令,零,铃,玲,领……)这个基本字和大多数偏旁加在一起组成新字后他的读音都是后鼻音.咦,这和邻居的邻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谁发现了 (它是前鼻音)齐读词语三遍:邻居14.邻居是什么意思(住处附近的人家)这位同学就坐在他旁边的位置.这叫……(邻座),隔壁班叫(邻班),在我们附近的国家叫(邻国)15.对于邻居好心的劝告,种葫芦的人听了没有因为他认为……出示句子:"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谁能给他换种说法但意思不变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齐读这两句话.16.叶子上的虫就真的不用治吗(课件出示:文中两副插图,形成对比)你发现了有些什么变化学生自由说.17.为什么这些长得好好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呢学生自由说.观看动画:养分传送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葫芦的生长和它的根,叶是密不可分的,它要靠根,叶给它传送养分)所以叶子都被蚜虫吃掉了,小葫芦还能长得成吗18.当种葫芦的人看到那么可爱的小葫芦结果全都落了,他的心情会怎样,你能感受到吗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三,拓展延伸:续编故事:第二年春天当万物复苏时那人他又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这时如果叶子上又出现了蚜虫,他会怎么做呢: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打好语文这个基础,而识字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关.但是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繁琐的识字,怎样省时高效地使学生掌握呢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并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课上"我能说","我能演","我能做",使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例如:请同学上台来挂葫芦,其他同学观察他的动作,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挂"要靠手,所以是提手旁.然后再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们很快想到了"哇,畦,洼"等生字,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面,并使以前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再如:教学生字"邻"时,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换哪些偏旁,学生回答有"领,零……"然后通过字卡演示出他们的读音.很快他们就发现"令"这个基本字和大部分偏旁交朋友时都是后鼻音,而邻居的"邻"却是前鼻音.当学生对该字的特殊读音有了认识后,再通过扩词"邻座,邻国"等来加深对义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努力抓住一条主线:引导孩子们顺其自然地识字,并在识字活动的基础上渗透汉字文化及人文教育.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几个想象说话的环节.如:"当看到那么多蚜虫时,如果你是种葫芦人的朋友或者只是个过路的人你会说些什么"以及最后续编故事:"第二年春天他如果又种了葫芦,当再次生了蚜虫时他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大胆想象,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同时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培养.此外,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向学生们展示了葫芦的可爱,蚜虫的可怕等,从而激活学生们的思维,使之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中部分生字还可以让学生多组词从而加深对义的理解.而且在教学中,学生随时都可能有即兴语言的表达,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及时地促进学生,我觉得在这点上做得还不够好.我想在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磨练,并多多汲取其他老师好的做法.教与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希望经过努力,学生能在我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进入语文这个灵动而充满激情的世界!板书设计:14,我要的是葫芦种葫芦落葫芦《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方案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秀9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405957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e.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秀9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收集蚜虫、叶子、葫芦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课件:我要的是葫芦)1、我们一起来复习生字词。
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讲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刚才同学们说了小葫芦长得好,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勾下来。
2、抽生说后出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课件出示语句)3、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生:再读。
4、师范读后,5、生齐读: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
6、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
你从哪句体会到?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出来了同学们太喜欢小葫芦了。
可是种葫芦的人得到了葫芦了吗?(课件)你有什么感受?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
4、我们学到这儿,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几个问号,你有什么问题?(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要想找到葫芦掉落的原因,就必须要能闯过这三关。
第一关、会读:第二关、会演:第三关、会说:2、第一关小组学习后交流。
(1)第一关:哪一组来读读“种葫芦的人” 所想所说的句子。
(2)勾对的举手。
(3)小组分角色读(4)不读叙述性语言之解读对话能行吗?(5)我有几个句子弄不明白,想请教一下大家。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aecc2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藤”等11个汉字,会写“棵、谢、想”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见过葫芦吗?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吧!生:教师给学生呈现课件内容,结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那么题目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葫芦了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葫(葫芦)(西葫芦)芦(芦苇)(芦荟)藤(草藤)(藤蔓)谢(感谢)(谢谢)哇(好哇)(对哇)蚜(蚜虫)(棉蚜)盯(盯住)(盯着)赛(比赛)(决赛)感(感觉)(感受)怪(怪事)(奇怪)慢(缓慢)(快慢)2.学生自学(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自学检查师:抽4位小朋友每人读一段。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d55d2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6.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5篇)第一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二、教学重点: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出示生字卡片叫同学读生字。
(二)、学习课文1、齐读“我要的是葫芦”,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又是什么呢?2、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引导学生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4、教师出示课文内容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内容。
5、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提问:a、种葫芦的人喜欢他的小葫芦吗?(喜欢)b、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喜欢?(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d、他为什么这么喜欢他的小葫芦呢?(应为小葫芦很可爱)e、从哪里我们可以看出小葫芦很可爱,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2)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全班齐读细长的葫芦藤到挂了几个小葫芦)(3)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写时用到的几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说明葫芦长得很好。
板书:长满绿色的叶(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58fca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d.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1】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
提倡充满活力的“人性”课堂。
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讲,要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
本课试图通过指导观看色彩鲜艳的图画、课件、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有趣的东西学得更有趣。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设计意图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指导学生的朗读放在教学过程的首位。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议,读中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通过文本的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达到理解、积累、感悟文本之目的。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蕴涵的事理。
3、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1.通过品词品句,指导朗诵;2.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原因。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听唱歌曲《葫芦娃》过渡:同学们,今天老师十分开心,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请看,这是谁呀?你们喜欢他吗?看过电视《葫芦兄弟》吗?现在我们一起听歌曲《葫芦娃》,会唱的一起唱!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七彩葫芦,漂亮吗?老师想把漂亮的葫芦送给我们的小朋友哦。
你们想要吗?想,好,请同学们大声地告诉老师:我要的是葫芦。
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精选3篇)
![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7c2df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5.png)
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精选3篇)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篇1】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篇2】《我要的是葫芦》是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
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通过朗读、勾画出那个人爱葫芦表现在:(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
”(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表现出来。
在理解“赛过”一词时,学生说不好,我就用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南瓜,然后又在南瓜边上画上一个大大的葫芦,学生都笑了,但是也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我想通过这一幕,学生对这一词的理解是不会忘记的。
接下来引导学生解决: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为什么呢?让学生抓住: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抓住这两个句子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58d12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c.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能读出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生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
(重点)2.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重点)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谜语,猜一猜:青青蛇儿满地爬,蛇儿遍身开白花,瓜儿长长茸毛生,老君装药要用它。
(打一植物)谜底:(葫芦)教师口述:小朋友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呢?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人种了葫芦,这颗葫芦长得怎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已读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
(板书:14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猜谜语的形式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平舌音“赛”,前鼻音“感慢”,后鼻音“藤”,边音“芦”在词语中念轻声等。
②识记生字①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棵、想、怪、葫、芦、感、蚜、盯”。
②形近字比较识记:“赛一寒”,“盯一钉”“邻一领”“治一抬”。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秀6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7e8e2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6.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秀6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三册,第四单元,第14课。
设计思想: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
提倡充满活力的人性课堂。
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讲,要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
本课试图通过指导观看色彩鲜艳的图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有趣的东西学得更有趣。
2、加强读书实践。
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接受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图画--葫芦,这是什么?葫芦可以入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想一想怎么记?3、范读课文。
认真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自学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树叶里的生字读正确,并想一想该怎么记。
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指读课文,评议。
我在每个组请一个同学读每人读一节其他同学当一当小评委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四、学习课文,知其意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去看看吧!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细长的葫芦藤藤藤字怎么记:这长长的顺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芦藤。
点雪白的葫芦花绿色的葫芦叶可爱小葫芦)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看课件葫芦的叶、果的关系。
《我要的是葫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篇 二年级语文课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篇 二年级语文课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85ec7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7.png)
《我要的是葫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篇二年级语文课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下面是收集的《我要的是葫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篇二年级语文课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品鉴。
《我要的是葫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一个葫芦。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名字叫做《我要的是葫芦》。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你们见过葫芦吗?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3、指名答。
(出示葫芦。
)4、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说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2、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注音的生字。
(2)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
3、再读课文,并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4、分自然段读课文,想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读懂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2、指名答。
(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并进行板书。
)(1)教学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中介绍了葫芦的哪几部分,各部分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答。
(显示正确答案。
)齐读二、三两句话。
指导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师: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心情会怎样?分男女生朗读该段。
(2)教学第二自然段。
师:叶子有了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怎么想?指名读第一句话。
指名表演那个人说话的样子。
齐读该段。
(3)教学第三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朗读邻居和种葫芦人说的话。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共同评议:邻居此刻的心情怎样?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种葫芦的人着急吗?应用什么语气读?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优秀8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376a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8.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优秀8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读熟全文,勾画生字,标注自然段。
初步认识生字条中的6个生字。
2、读熟“我会读”中的句子。
3、通过查资料,了解有关葫芦、蚜虫的一些常识。
如有条件,可观察葫芦和蚜虫。
4、用“ ?”标出不懂的词语。
第一课时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2、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葫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过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在14课去找答案。
[板书:14]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
(让学生自由说)(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3、出示生词,指名教读: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找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巩固记忆。
4、这课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
三、合作学习,朗读感悟1、朗读理解第一段:⑴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⑴指导朗读。
2、朗读理解最后一段:⑴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⑴齐读最后一段,质疑。
3、小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
⑴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找课文里的语句读一读。
⑴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_____________。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c8597671fe910ef02df890.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学写部分生字;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的对话,结合看图体会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葫芦、蚜虫等知识。
二、检查预习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三、讨论、讲解,指导朗读(一)学习第1自然段1、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学生阅读后可以答出:(1)第一句: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葫芦。
(2)第二句:葫芦藤上长叶、开花。
(3)第三句:花谢了,长出小葫芦。
(4)第四句:小葫芦很可爱。
(5)第五句:种葫芦的人每天都去看几次。
2、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葫芦的生长过程?如:长叶→开花→花谢→结出小葫芦。
3、看图想一想“长满了绿叶”是什么意思呀?学生能够说出“长满了绿叶”的意思是叶子多、长得好。
4、师:“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呀”,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葫芦怎么可爱呀?生:小葫芦长得绿绿的,油亮油亮的。
像小灯笼,也像小铃铛。
师:在第三句中用了一个“挂”就写出了小葫芦的可爱。
5、让我们有语气地把这段再读一读。
6、师:小葫芦这么可爱,和“长满了绿叶”有什么关系吗?生:因为叶子能制造养料,茎叶长得好,才能开出美丽的花,结出可爱的果。
7、顺序出示图2、图3、图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棵葫芦藤有什么变化?(1)如:从第二幅图上看出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但是叶子还是绿油油的。
(2)从第二幅图上看出虫子越来越多了,叶子上面都有小窟窿了。
花儿也有点蔫了。
(3)从第三幅图上看出叶子变黄了,小葫芦也不再是绿绿的,油亮油亮的了,也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
(二)学习第2自然段1、当叶子上刚出现一些蚜虫的时候,种葫芦的人看到了是怎么想的?请你读一读第2自然段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如: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几个虫子没什么了不起。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4b62e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0.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3.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是教学的重点。
2.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或CAI课件一葫芦的实物标本。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出示实物标本或CAI课Pte-一葫芦,形象生动地描绘葫芦,简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
1.课文共有几幅图?2.按顺序观察每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几个人?在干什么?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课文分为几自然段?在每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找出与两幅图相对应的段落。
4.范读课文,听准字音。
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达图意的。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6.重点指导:四、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芦:上下结构,下边是“户”。
挂: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
邻:左右结构,左边是“令”,不是“今”。
居:认识“尸”(尸字旁)。
半包围结构。
感:上下结构。
2.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第1自然段描绘的是哪幅图的内容?2.第1自然段写了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内容?3.这棵葫芦长得好吗?画出写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4“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为什么用“挂”,不用“结”?(出示第一幅放大的挂图或CAI课件,对照课文观察葫芦的长势,凭借图理解“挂”的含意。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范文(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c131e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e.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
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1、识字。
2、理解课文,提高认识能力。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引入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4课,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二、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指导“芦”的读音谁见过葫芦?给大家介绍一下。
相机简介“葫芦”:“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花是白色的,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
嫩时可做蔬菜,长成后硬壳可做器皿。
请同学们再读课题。
我们看看课文写了什么。
三、自学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
做好三件事:1、标清自然段。
2、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牢记字形。
3、读通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1、按自然段读课文: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⑴指名拼读,全班跟读。
⑵全班拼读。
⑶以开火车的方式认读课件上的无音节生字。
如有读不出来的,请其他同学给推荐一个记忆方法。
⑷读词语:3、齐读课文。
五、理解课文1、“我”不要的是什么?(叶子,板书:不)从哪几个自然段知道他不要叶子的?(2、3自然段。
板书)2、谁愿意把第二自然段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把书平放在桌面上,拿出笔来,把你认为最能说明他不要叶子的句子画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大家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一个句子更能说明不可怕呢?(第一个句子)请大家再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
3、谁愿意把第三自然段给大家读一读?大家把这个自然段中最能说明他不关心叶子的句子画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指名读这个句子。
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两个句子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能更加肯定地告诉我们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再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3461e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6.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若干葫芦贴图。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
它是——小葫芦(生答)(课件:葫芦动画跳出)2、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
它叫——葫芦hu lu (生答)(课件:图变成字,加上拼音)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课件出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4、齐读“我要的是葫芦”;小声读“我要的是葫芦”;边读边想,不出声地读“我要的是葫芦”。
你想到些什么问题?生:“我”是谁?生:为什么说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生:那要到葫芦了吗?……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答案藏在课文里。
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自由认读)2、调皮的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小帽,着急地跑出来和大家交朋友。
仔细看看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请能干的小老师提个醒。
3、课件:葫芦藤谢哇蚜盯邻治赛师:老师也给大家提个醒儿,“葫芦”的“芦”单独念lu,组成词念轻声。
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f379d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课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开头和结尾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
针对这个特点,教学中采用了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让学生带着“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了呢”这个问题学习中间两个自然段。
在自主探究中感悟这个问题,在朗读、想象中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讨论交流中领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教师始终扮演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与葫芦相关的工艺品、、视频。
2.生字词卡片,句子训练的课件。
学生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助插图,谈话揭题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件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葫芦实物,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葫”“芦”二字)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芦”在词语“葫芦”中读轻声。
相机介绍葫芦自古以来的功用、葫芦文化。
(课件出示相关葫芦制品、葫芦工艺品) 2.揭题: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葫芦,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我要的是葫芦”。
(教师板书题目,学生读题目)3.质疑: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谁要的是葫芦?他得到葫芦了吗?)设计意图:与生字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利用,引导学生将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提高识字效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预习时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和同桌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生字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教师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1)鼓励学生举手对老师、同学大声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金点子。
(2)学生汇报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激励、指导。
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字的偏旁,判断该字的字义与什么有关,如:“盯”和眼睛有关;“棵”和树木有关;“怪、慢”都是竖心旁,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通用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5abb7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2.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通用5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怪”、“慢”2个字,会用“每天”说一句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懂得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初步了解各种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到叶子和果实是密切联系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直接导入⑴课件出示:青青藤儿爬满架,藤儿遍身开白花。
8字果儿藤上挂,老君装药用上它。
⑵猜谜并讲一讲理由。
⑶揭谜底,引出新课《我要的是葫芦》⑷板书课题:14、我要是葫芦二、图文结合,感悟课文⑴先学文,再看图(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用线划出来。
2、重点句子:A、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可以知道葫芦藤是又细又长的,绿叶长得很密很多,葫芦花是白色的)B、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想象小葫芦在干什么?指导朗读好这句话)C、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用每天说一句话)3、带着自己的感觉再完整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⑵对比观察图片二,设疑激趣(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观察图二,说一说葫芦有什么变化。
找出书中写这张图的段落。
(讲完后,出示: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2、从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慢慢地)你来读读。
板书:黄了,落了1、他那么喜欢小葫芦,小葫芦却都黄了、落了,猜猜他心里会想些什么?生:怎么才几天,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就都掉了呢?生:小葫芦怎么都掉了,真奇怪啊!⑶讨论交流没收获葫芦的原因(学习二、三自然段)⑴同桌合作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小葫芦都落了?⑵你从文中哪里知道的?把这句话读一读。
重点句子:A、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①他心里想什么?(课件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②分析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和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我要的是葫芦》课文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课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1a25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8.png)
《我要的是葫芦》课文教案《我要的是葫芦》课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六个生字“葫、芦、怪、治”等,从中体会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
正确书写“怪”“慢”,掌握竖心旁的写法。
2.积累语言,会用“多么……哇!”说出自己的感受,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到反问句“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的意思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感受到反问句的强调作用。
3.朗读课文,知道只有叶子长得好,葫芦才能结得好的道理,从而明白事物之间有联系。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落实分散识字同学们,每当夏季来临,在很多农家小院里会出现葫芦的身影。
瞧,它们多么可爱。
让我们读词语——葫芦。
这个“芦”字单独读是二声,放在词语后面是轻声。
齐读“葫芦”这个词语,知道这两个字为什么是草字头吗?从前有一个人和我们一样喜欢葫芦,甚至比我们还要喜欢葫芦。
让我们打开书读读课文,看看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生字1.提示读书方法:认认真真地读课文,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遇到不会的字怎么办呢?可以问同学,问老师,更好的`办法是看书上的小树叶里的注音。
2.教师巡视,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三、交流讨论,互动识记字词1.出示:“葫芦藤”“蚜虫”“治一治”“奇怪”“盯着”“慢慢的”“自言自语”。
2.学生读词语,在师生互动中认识事物,识记字词。
看图片了解“葫芦藤”,认识“蚜虫”。
“盯着”“盯”读后鼻音,“慢慢的”第二个“慢”读轻声。
3.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句子。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1)每句话后面都有一个带有“口”的字,认识吗?它们分别表示不同的感情,谁来读一读句子?(2)“哇”,表示赞叹、赞美。
你的朗读要让大家听到对小葫芦的赞美之情。
“呢”表示确定,小葫芦能赛过大南瓜吗?这个人认为就可以,他多么喜欢小葫芦啊!“吧”劝告,邻居这样对他说话,意思是什么?读出邻居对他的劝告。
(3)学生再次练读,从中感受到叹词的不同作用。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66cc5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9.png)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1教学目标:1、写好“言、每、棵、怪、慢”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3、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
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写好“言、每、棵、怪、慢”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教学重点: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
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通过读读、找找、想想、说说、编编、画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
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读生评价、分角色读)再加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道理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看图和朗读得到充分的感悟。
教学流程:游戏导入——学习一、四自然段——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拓展延伸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找不同画面。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找出不同。
3、请学生带着游戏中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为后文找出课文插图的不同做好铺垫。
)二、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0f40e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第【1】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读好几个重点句,为理解情感目标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好几个重点句子。
难点:了解叶子和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葫芦实物、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1、出示实物,小朋友你们认识在这是什么东西吗?板书“葫芦”2、“葫芦”的“芦”读轻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草字头,因为它是植物。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知识爷爷为我们精心准备的文章“我要的是葫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导: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1、生初读课文(自由读)2、指名分节读。
(正音)三、学习课文第一、四自然段1、导:那位种葫芦的人非常想要葫芦,最后他的愿望有没有得到实现呢?2、找出最有利的证据,用朗读告诉大家结果,(预设生马上就能找到第四自然段)多元朗读(一个个)3、导:好可惜啊,是不是这葫芦打小开始就是长的不好长的不茁壮呢?4、学习第一自然段(1)、生读句子,师在黑板上画出葫芦小时侯可爱时的简笔画。
(2)、是啊,这葫芦多可爱啊,你能通过自己的读告诉大家吗?自由练读指名读(注意脸部表情)小结:对呀,这葫芦长的这么可爱,叶子的功劳少不了,你知道叶子都有哪些功能呢?四、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导:种葫芦的人他多么希望葫芦长得快些啊,可是为什么他的希望会破灭呢。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划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2、反馈,指名说这两个句子,并在小黑板上划出这两个句子。
3、自由读这两句话,想想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己琢磨读懂的地方小组交流自己懂与不懂的地方。
4、反馈(两个句子按学生的回答顺序随机教学)(1)、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预设学生可能的反馈点:“盯着”眼里只有葫芦“赛过大南瓜”为什么会这么想。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8cc6c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f.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写本课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理解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分角色蓝度课文,并能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本课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课文cd学生:课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收集有关叶子作用的资料教材简析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我要的是葫芦》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本课主要讲了一个种葫芦的人,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课文生动有趣,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易于学生的理解。
全文有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有个人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挂了几个可爱的小葫芦,他每天都去看几次。
第二自然段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长了蚜虫,可一点也不在乎,只盯着葫芦,希望它快一点长大。
第三自然段讲邻居劝他快点治虫,他认为自己要的是葫芦,蚜虫不用治。
第四自然段讲叶子上的蚜虫变多了,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教学本课,应该知道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葫芦生长过程,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要讲述的道理。
本科的重点是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第一自然段的第二、三句话讲葫芦藤上的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
教学时,可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葫芦的藤、叶、花、果实的样子,抓住“细长”、“绿叶”、“小花”、“小葫芦”几个词语,图文对照理解二、三句话的意思。
这个自然段第一、二句话中的“葫芦”指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互生,心脏形,开白色花;第三句中的“葫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教学时要让学生区别。
“谢”在本课是脱落的意思。
可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挂”字形象地刻画出葫芦的柄长,从藤上垂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
可采用换词比较法,把“挂”与“长”、“结”进行比较,体会用词的形象性、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4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要求】1.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 个字。
学会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 识字、写字。
2.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葫、芦”等11 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 个字。
学会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 我们班的同学们是最聪明的小朋友, 那这个谜语你们能猜 出来吗? (课件出示 2)说我是丝瓜,我比它圆,说我是梨子,我比它大,我中间细, 两头圆。
小的时候,我可以做成一道美味,年老时,我可以用来 做药和装酒,还能吹出动听的乐曲!猜猜我是谁?(葫芦)孩子们,果然聪明, 一下子就猜到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 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小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我要的 是葫芦》。
(板书:我要的是葫芦)2. 咦?怎么葫芦不高兴啦! 原来是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葫芦”的“芦”字儿单个读二声,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怎二、识字解词。
1. 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 3)(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多读几遍。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 检查自学情况。
(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4)k ē xi è xi ǎng d īng y án l ín zh ì gu ài 棵 谢 想 盯 言 邻 治 怪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言、邻、怪”,后鼻音“想、盯” 以及整体认读音节“治”。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 新词(课件出示 5)h ú lu t én ɡ y á chón ɡhu ā xi è d īn ɡ zhe葫. 芦.藤. 蚜.虫花 谢 盯. 着s ài ɡu ò ɡǎn d ào q í ɡu ài m àn m àn de赛. 过 感.到 奇 怪慢. 慢. 地开展读词游戏。
【设计意 图:谜语的 导入,激起 学生学习 的兴趣,唤 起学生学 习的热 情。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藤、盯”是后鼻音,“赛”是平舌音,“葫芦”中的“芦” 在词语中念轻声。
(3)识记生字:①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棵、想、怪、葫、芦、感、 蚜、盯”。
②形近字比较识记:“赛一寒”,“盯一钉”“邻一领”“治一 抬”。
③ 同偏旁归类识记:“葫、芦、藤”,都是草字头,它们跟植 物有关,“怪、慢”都是竖心旁,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
④ 熟字组词识记:藤:葫芦藤、丝瓜藤 谢:谢谢 感谢 (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 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读懂课文。
(2)种葫芦的人种的葫芦,叶子上长出了什么?(蚜虫)( 3)邻居是怎么劝告他的?他是怎么说, 怎么做的?结果怎 样?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
(课件出示 6)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棵 谢 想 盯 言 邻 治 怪1. 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 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谢、言、想”并讲述: (板书:谢 言 想) (课件出示 7):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谢、言、想” 。
“谢”:左中右结构, 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身”基本 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横折钩压住竖中线。
“寸”的横笔写在横 中线上。
这三个部分等宽,都要写得狭长一些,不要出格,。
“言”:呈倒梯形结构。
这个字的横较多,注意不一样长, 最上面的一横最长,下面的两横短,三横等距,口要写扁一些。
“想”上长下短,木的末尾捺改点,下面的“心”要写好, 第二笔是卧钩, 一定卧倒, 三个点的位置排放好: 第一点不要写 在卧钩底下, 在卧钩起笔的地方即可, 第二点在卧钩上面, 最后 一点在卧钩收笔的地方。
(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 字姿势。
)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设计意 图:通过指 导重难点 字的书写, 引导学生 举一反三, 学会写其 他生字。
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见到了许多小葫芦及它们的主人。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堂作业新设计1. 看拼音,写汉字xi èxi ǎnɡyán línɡuài 感()()念语()()居奇()2. 给下列汉字组词。
棵()领()抬()盯()颗()邻()治()钉()3.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氵()()()目:()()()阝()()()答案:1. 谢想言邻怪2. 棵(一棵)领(领导)抬(抬头)盯(盯着)颗(一颗)邻(邻居)治(治理)钉(钉子)3. 木:(树)(村)(棵)氵(江)(河)(海)目:(盯)(眼)(睛)阝(邻)(阳)(阴)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 语气。
2.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3. 发挥学生的想象,续编结尾。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识字导入。
小朋友们,这一课的生字你还能认识吧? 如果你还认识, 就准确地、大声地说出它的名字,说两遍。
孩子们读得都很认真, 老师现在要把你们带进葫芦园去摘一 摘小葫芦。
(课件出示 9)孩子们刚才都自己给生字组了词, 老师也给每个生字都组了 词。
(课件出示 10):葫芦图片。
看,这是什么?(葫芦) 。
葫芦 两头圆,中间细,多可爱啊?想要吗?(想)你把它读准了,这 葫芦就送给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我要的是葫芦》。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板书: 14 我要的是葫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这么棒, 这些生字娃娃现在都跑到课 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吗?(能)1. 我请大家轻声地读这篇课文, 读准字音, 还要把课文读流 利。
读完了就坐好。
3. 现在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站起来读读,听的同学当小老 师,如果发现他读错了,就等他读完后帮他纠正过来。
4. 请孩子们再去读读课文, 注意刚才纠正的地方。
请大家边 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谁还能用简单的话来说说) (谁能流利地说说)(课件出示 11)【设计意 图:通过 “摘葫芦” 游戏,增加了识字乐 趣。
】从前,有个人种了 ,叶上长了 ,他不治,后 来。
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长得很好。
)你们从哪 里知道答案的?(课件出示 12)出示第一自然段 2.自由地轻声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用横线勾出描写这 棵葫芦的句子。
生汇报成果。
(课件出示 13)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 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 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3.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可爱) 可爱在哪些地方呢?(找文字) “长满绿叶”,“长满”是 什么意思?(说明叶子长得很好,很多。
)“雪白的小花”,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近义词是什么?(雪 白,洁白)4. 挂了几个小葫芦,挂上去,风一吹,和我们打招呼呢! 你能不能把葫芦的可爱读出来给大家听听。
还有谁想来读读,让人一听就喜欢上这可爱的葫芦。
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觉得葫芦太可爱了。
老师也想来读读, 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5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想不想去看看?(想) (课件出示 14)葫芦树图片 (师指导观察图片)欣赏完了这棵葫芦,你们能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图文课件)(课件出示 15)的葫芦藤上长满了 ,开出了几朵 的小花,花 以后,藤上 了几个 。
多么 的小葫芦啊!(把刚才填完整的句子认真地读一遍。
)【设计意图:在理解 的基础上, 品读课文, 再把自己 的情感和 理解读出 来。
】7 .孩子们,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还想不想再读 读?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棵可爱的葫芦记在心里吧!8.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我们喜欢, 那个种葫芦的人比我们 小朋友更喜欢小葫芦。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抓住“每天、几次”,读出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
这棵可爱的葫芦如果继续健健康康地生长,小朋友想一想, 到最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呢?(会长得很大很好,长得赛过大南瓜,会结出很多很多的果 实)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 .结果是不是像小朋友想的那样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 16)(课件出示:葫芦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 (板 书:落了)2 .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小葫芦变黄了,这么多可爱 的葫芦最后一个一个都落了)3 .孩子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葫芦都落了?) (它是因为什么落的呢?)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这些答案都在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中, 有没有信心把答案找 出来?(有)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知道什么原因了吗?(课件出示 17)(1)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治。
(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 (板书:蚜虫)2 .他看见了蚜虫,心里怎么想的?又怎么说的呢?请同学 们轻声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 用直线勾出他想的句子,用波浪线 勾出他说的句子。
谁来告诉我他想的句子:【设计意 图:为了更 好地阅读 教学,打乱 一下课文 本来的顺 序,是完全 行得通 的。
】(课件出示18)“有几只虫子怕什么!”通过这一句, 你觉得那个人看着这几只虫子的态度是什么。
(不怕)(不在乎)那你再来读读,把他的不怕读出来。
孩子们, 看这个标点符号是什么?(感叹号)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一句读好呢?既要读出感叹的语气又要把他的不怕读出来,请自己练习练习。
(生汇报)孩子们真会读书,老师听出来了, 那个人根本不怕这几只蚜虫小朋友们,你们怕不怕这些蚜虫?(怕)老师也很怕,因为蚜虫可厉害了,这种害虫专门吃叶子, 而且它们会慢慢地把叶子吃光的.3. 蚜虫这么厉害,可那个种葫芦的人根本没把蚜虫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