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名称的来历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家乡名称的来历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家乡名称的来历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家乡名称的来历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名称的来历,知道家乡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

2. 通过探究家乡名称的来历,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名称的来历。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家乡名称的来历。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家乡资料。

2. 学生准备搜集家乡名称来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家乡的名字,并提问:“你们知道家乡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2. 探究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家乡名称来历的资料,互相交流学习。

3. 分享学习成果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本组的学习成果,介绍家乡名称的来历。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家乡名称的来历,让学生认识到家乡名字的得来与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有关。

5. 情感升华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乡观念。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如搜集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资料。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去了解家乡名称的来历,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家乡名称设计活动,让学生发挥创意,为家乡设计一个更有特色的名字。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学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名称的来历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

3.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九、教学内容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家乡。

十、教学资源1. 教师可以利用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家乡地名的由来》开题教学设计

《家乡地名的由来》开题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 点 教学策略 与 设计说明
难点

交流材料或结题报告,产生成果。
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研究家乡的地名,了解邢台文化。本课 题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开题,第二课时展示成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注明每个 环节预设的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1、谁能说说邢台这个地名是怎么 虽然生 第一课 来的?邢台有哪些名胜古迹和历史人 活在邢台, 时: 物? 可是很多学 确定活 1、 学生发言。 2、说说你的家乡的名字的来历。 生包括大人 动主题、 制定 2、小组讨论 有哪些名胜古迹和历史人物? 也说不出邢 活动方案 选择自己要研究 3、你还知道那些地名由来的故事 台地名了来 (一) 提 的地名。 呢? 历以及家乡 出问题(5 分 4、教师多媒体播放邢台一些乡镇 地名的由 钟) 地名的来历。 来。
小组讨论选定主题 交流研究方案
分组:根据主题自愿 作业:课下主题

教学反 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也显露了出来,这给同学们带来了兴趣与乐趣。在集体打分的时候,引 思
这次学生提出的问题正好顺势而为。 5.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 我会让学生自己来上这节课, 我感觉学生完全有这个能力。 6.从部分学生发到我邮箱里的作业看,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有的小组制作了 ppt 课 件还是挺好的。在第二节课的成果展示的时候,是完全由学生自己讲解播放完成的。同学们 对看学生自己制作的作品格外的感兴趣。有的组在展示的时候还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俨然就 像一个小老师。从这一点能够看出学生是有能力的,多多相信我们的孩子吧。也有完成的不 理想的。有的小组从网上直接粘贴下来密密麻麻一大片,讲起来会很长,同学们就不愿意听 直接就赶下去了。我就指导他们要简单明了,动脑筋编辑,突出重点。后来同学们就做的比 较好了。 7.这节课没有邀请老师听课。

《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学设计

《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学设计

《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说不完的家乡故事》这一课题,从家乡名称、历史传承、水资源状况等方面,帮助学生具体感和理解家乡的历史变迁,进一步放大到社会的巨大进步,为学生认识家乡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已经对家乡产生了浓厚的探知欲望。

本课题《家乡名称的来历》是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具体感受和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沿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愿为家乡的明天做出贡献的想法。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本地名称的来历的资料及传说。

(二)教师准备1.带领学生参观景点,走访有关工作人员,做好记录。

2.制作录象片《清水风光》和歌曲录音。

3.清水地图地图。

〖本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家乡名称的来历,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统。

2.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导入―探究县名―教师总结―课外拓展。

〖实施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带大家游览了家乡的汤浴温泉、牛头河大桥,但是家乡还有好多风景等待着我们去欣赏。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投入家乡的怀抱,领略一下家乡独特的风情。

播放专题片《清水风光》。

1.学生看录像片。

2.交流观看录像片的发现。

师:我发现同学们在看录像片的时候情绪很高,你发现哪些有趣的地方,请告诉大家。

生:我发现赵充国陵园好像变了,新增加了一座赵充国的雕像。

师:(点头)那你说说赵充国是怎样的一个人?生:他是一位英雄。

生:他是西汉时著名的大将军,立下许多功劳。

师:你说得很对,赵充国是清水人的骄傲,陵园建筑典雅肃穆,气势恢宏,近年又新建了汉白玉雕像。

园内还有鲁公姬造像碑、宋墓群,是一处休闲旅游、凭吊怀古的好去处。

请大家接着说。

生:我发现了从来没见过的几个地方,什么轩辕谷、轩辕窑呀!生:我知道,轩辕谷是轩辕黄帝的诞生地。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查资料知道的。

师:你真棒!查找资料是品德与社会课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希望同学们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谈谈对家乡的了解,看谁说得好。

家乡名称的来历说课稿

家乡名称的来历说课稿

家乡名称的来历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家乡名称的来历》。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

考虑到上一个单元学生认识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与发展变化。

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文本内容拓展到本土资源,以“家乡名称的来历”为切入口,紧扣第44、45页文本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我们实验学校今年9月才开办,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的知识面较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知行统一”的原则,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

(2)感受家乡独特的历史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问、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家乡历史文化的悠久,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家乡名称的来历。

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独特的历史文化,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重视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这节课的教学方法以“合作探究法”为主,综合运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讨论法”,借助多媒体的辅助,引导学生在展示学习、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中明理、激情、导行。

五、课前准备:为了上好这一节课,师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进行社会调查,收集资料。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落实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环节,我将围绕:“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讨论文本、研究主题”“合作探究、体验感悟”“拓展延伸、情感升华”这条主线进行教学。

(出示课件)接下来我具体地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设计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的家乡说起,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家乡名称的来历教案

家乡名称的来历教案

小时侯的厨房 年轻时的厨房 现在的厨房
称的故事。然后推选一个大家都较熟悉的地名来历,想全班汇报。 9.全班讨论家乡名称的来历。 10.小组探究活动: 按调查内容的类型分组进行探究,如:古树、古迹、人物、英雄纪念碑、 历史博物馆等,还有一些名人或英雄人物的后代都可以作为历史见证。 11.讨论与交流。各小组轮流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可引导学 生进行多项交流,引发问题,产生争论。如家乡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是什幺、 家乡的独特传统是什幺等。 12.小结:肯定学生的调查成果。 引导学生探究家乡的历史。 引导学生开展有关家乡名称及古迹的调查活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今非的来历 第 课时 课型 综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幺来的,丛冢探究家乡的历史。 过程与方法: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统。 情感与价值观: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策略:探究、活动、交流 教学重难点: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媒体使用:相关文本资料或实物。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7.导入: 请同学们汇报调查的收获,家乡名称的由来? 8.阅读讨论。 a)欣赏书 44 页照片,读一读爷爷的话,分组谈一谈自己搜集的关于家乡名

北师大版《家乡名称的来历》说课设计

北师大版《家乡名称的来历》说课设计

北师大版《家乡名称的来历》说课设计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之
 《家乡名称的来历》说课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生活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主题下《说不完的家乡故事》中的第一个课题。

本来,教材中的这一课时仅仅是让同学们了解家乡名称的来历,如果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这一点,那幺对于民风淳朴的客家农村渔沙坦来讲还远远不够。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溶入了自己的设计,延伸教材,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参与,从不同方面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让“家乡”在他们的脑海里鲜活起来,生动起来。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广大教师必须跳出教材与课堂的束缚,巧妙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适时适地开展“生活德育”,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逐渐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的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而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而且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

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才能成为有效的教学。

 三、采取方法:
 1.课前调查,合作探究——主动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分组研究一个方面,从深度上认识社会。

课前调查时,我发现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是支离破碎的,是模糊的,为了让学生理.....。

课题1.家乡名称的来历

课题1.家乡名称的来历

• 凡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和乡村,都会在民间流传着 很多美好的传说和故事。 • 新塘,以塘为名,因塘而发展,塘是新塘文化之 根。 • 新塘古称沙贝,是沙泥贝壳沉积在古海岸边的结 晶。明代中叶,沙贝人在河湾滩涂上修了一口新 塘,接着在四周建铺开墟。“新塘墟”形成后,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很快就成了珠三角著 名的商品集散地。原来的沙贝作为地名也逐步被 新塘所替代。今天,新塘是广东省的名镇,广州 东部重要的经济区域,增城南部的经济文化中心。 那一个个关于塘的故事就是新塘历史发展的见证。
主题三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课题1.家乡名称的来历 教学目标
1.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统; 3.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有关 历史.Leabharlann 思考:你的家乡的名称是怎样
来的,有哪些流传的故事?
调查:
增城的历史
“增城”名称的由来?
讨论:
“新塘”原来叫什么?
为什么这里叫作“仙村”呢?
了解家乡的名人名事
• 何仙姑
明代进士湛若水
南宋名臣崔与之
葛仙翁
何仙姑庙
何 仙 姑 庙
何仙姑家庙
• 何仙姑家庙是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评为新八景之一,名为“小楼仙源”。 相传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姓何名琼,是增城 小楼人,家庙为祀奉何仙姑而建。
挂绿荔枝
• 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说,“挂绿荔枝”,爽脆如 梨,浆液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其奇特之处是, 此荔枝从蒂部到顶部都带有一道绿色的线痕,故叫“挂 绿”。这颗荔枝树在广东增城一果园里,故人何仙姑偶然 间来到荔枝树下小解,将其绿色腰带顺便挂在了树上,此 树因此感染出了“仙气”,而结出“挂绿荔枝”,其果实 鲜美爽口,深得食家们的推崇,名声顿时远扬。而今,增 城城内原有一座何仙姑庙,庙前有一口水井,其家庙大门 上有一幅对联: • 千年履迹遗丹井, • 百代衣冠拜古祀。 • 相传何仙姑最后是从此井“水遁”入仙道的,临别时,她 在井台上留下了一只绣花鞋,后人就将此井叫“问仙井”, 从而吸引了各地的信徒前来拜祀。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家乡名称的来历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家乡名称的来历教案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名称的来历,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名称的来历。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家乡名称的来历。

2. 如何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名称的来历。

2.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通过讨论、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名称的来历。

3. 采用情感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家乡名称的来历资料。

2. 学生准备调查家乡名称来历的相关工具。

3. 教室环境布置,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家乡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名称,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课主题。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乡名称进行调查,了解其来历。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收集家乡名称来历的信息。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各小组汇报调查结果,分享家乡名称的来历。

2. 教师引导students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of the name of their hometown.3. 学生通过讨论,理解家乡名称的来历与家乡文化的联系。

四、情感体验(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名称的来历对自己家乡情怀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教师总结,强调家乡名称来历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家乡名称的来历。

2. 学生提出对本课的思考和疑问。

3. 教师给予解答,并拓展相关知识。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2. 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展示家乡的美景,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二单元第7课《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学文化

第二单元第7课《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学文化

《家乡名称的来历》的教学文化
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吴健宜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让学生通过亲身的调查访问、汇报交流,从而体验家乡名称的由来,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家乡名称的来历的分类,指导学生对广州街头小巷的名称进行调查,使知识生活化。

课中,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整理,使知识系统化。

课后,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广州各地的名称由来,使知识深化延伸。

【学生背景】
本班学生为四年级(4)班,学生性格活泼开朗,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并且乐于探究新鲜事物。

本课研究家乡名称的来历,而家乡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在那里生活;陌生是因为他们对家乡的历史并不太了解。

因为年龄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对一切事物的了解和认识都还比较粗浅,又都充满着好奇,喜欢探究,喜欢用猎奇的眼光看问题。

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希望通过学习《家乡名称的来历》这一课,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从而激发学生对探究家乡名称
来历的热情和兴趣,深化对自己家乡的感性认识和知性理解,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名称:《家乡名字的由来》

活动名称:《家乡名字的由来》

活动名称:《家乡名字的由来》活动目标:1.喜欢自己的家乡,愿意探究家乡的历史。

2.能说出家乡的名字,并能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

3.知道家乡名字的由来,初步了解自己的家乡。

活动准备:1.幼儿填写好的“我的家乡调查表”2.教师资源:图片《辽宁省地图》。

3.游戏操作材料:我的家乡。

活动过程:1.观察寻找教师出示《辽宁省地图》的图片,提问,请幼儿进行观察。

小结:辽宁省地图的形状有点儿像马头,我们都是辽宁人。

辽宁省一共有14个城市,包创括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朝阳、盘锦、葫芦岛,其中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

教师:我们出生在哪个城市?现在又居住在哪个城市?小结:我们出生和居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乡,由于我们生活在辽宁省,有时也可以说辽宁省就是我们的家乡。

教师:你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吗?看一看,自己的家乡的形状像什么?2.交流讲述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请把你们知道的故事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教师根据“资料超市”中的内容,向幼儿声情并茂地讲解家乡名字的由来以及家乡的发展历史。

3.互动分享教师:说一说你知道家乡的哪些风景名胜和特产。

引导幼儿拿出“我的家乡调查表”,教师请幼儿分组将自己完成的调查表与组内小朋友分享、交流,并进行小组统计,如小朋友们去过的哪个地方的人数最多、吃过的哪种特产的人数最多。

4.游戏操作教师请幼儿拿出游戏操作材料“我的家乡”,先找出自己家乡的位置,再找一找并统计一下自己家乡周围的邻居城市有哪些,并与老师和同伴讲一讲自己曾经去过辽宁省的哪些城市、看到过什么风景、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活动名称:《整理床铺》活动目标:能够整理床铺,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学会叠被子,整理床铺的方法活动准备:音频《叠被子》,视频《叠被子》,图片《叠被子步骤图》活动过程:在晨间和离园活动时为幼儿播放动画故事《叠被子》,利用生活中的零星时间,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激发幼儿独立整理床铺的兴趣与信心。

校本研修-《家乡名字的由来》教学设计

校本研修-《家乡名字的由来》教学设计

校本研修-《家乡名字的由来》教学设计第一篇:校本研修-《家乡名字的由来》教学设计校本研修——《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学设计教材特点分析本课题《家乡名称的来历》,教科书以“万盈墩”作为探究家乡名称来历的一个具体范例,帮助学生知道家乡的名称是在家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

由于教科书提供的内容仅仅是范例,本课题的教学不能够照本宣科。

应该立足于帮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名称进行探究,理解个中的含义,深化对自己家乡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学生学情分析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万盈人,对于父辈生活的家乡只是只知其名,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

学生每天生活万盈这块熟悉的土地上,感受着万盈今天的美好生活。

但是,在历史长河中,万盈还有很多很多生动的故事,学生却很少知道。

教学目标1、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统。

3、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

4、通过调查、访问、搜集相关资料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本地名称的来历及传说,有关资料及图片。

2.了解学生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各个地方家乡的名称不同,但它们都有自己的来历。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家乡名称的来历。

板书:家乡名称的来历2.看看家乡名称由来的一般规律是什么?(有的是以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命名的,有的则是出于对某个人物或事件的纪念而命名的,不管怎样,它们都蕴含了人们对家乡的描绘、希望和祈盼。

)3.看来探究一下家乡名称的来历,对我们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是很有帮助的。

4.老师让学生们课前调查关于家乡名称的来历,现在请大家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然后选出大家比较熟悉的名称来历在全班汇报。

(小组交流,请出同学汇报)6.除了地名外,家乡还有很多可以反映过去的历史事件。

调查、了解了不少家乡的古迹(古树、古建筑、纪念碑等)。

它们记载着家乡英雄的故事,书写着家乡的历史。

品德与社会《家乡名称的来历》导学案

品德与社会《家乡名称的来历》导学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导学教案《家乡名称的来历》学习目标1、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胆量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思想感情学习准备预习内容1、读懂课文内容,文中介绍了哪些地名的来历?2、想想我们每天走过的路是什么名字,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又叫光彩小学?3、说说家乡名称的来历、说说家乡的风景名胜,它的名称和跟它有关的传说和故事(例如红花湖西湖飞鹅岭、尖峰山、马鞍山、合江楼、光彩小学等等)学习过程一、教学导入(计划4分钟)师:同学们,老师看这篇课文的时候,发现了很有意思是的事情,现在就有请大家跟老师看看我们屏幕上的图片,看哪位同学的眼睛最亮可以最快发现老师所说的很有意思的事是指什么事。

也看看哪位同学最善于思考,想一想它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又有什么关系呢?1、出示图片:连绵起伏的太行山、风景优美的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2、波涛汹涌的黄河(引导学生说出河南、河北)同学们课前刚才观察的非常认真,回答的非常准确。

说明大家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你们真棒,请给自己送上热烈的掌声。

二、进入主课题(计划5分钟)师:同学们,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山河壮丽,处处风景是那么迷人,也蕴含着很多精彩的故事,那么我们现在生活的这座城市-----惠州,同样也有了千百年的历史,同学们作为惠州的小主人你们说在这里是否也会有精彩的故事和迷人的风景呢?(学生齐声回答:有)既然同学们都说有,那么就肯定有,现在老师请你们来当小导游,带领老师去探索惠州的风景和故事。

出示课题齐读------------家乡名称的来历。

1、探索“惠州”这个名称的来历师:惠州是全国十大文明城市之一,我早就听说惠州风光秀丽,是个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惠州,这个名字是那么好听,当初是怎么来的呢?我要先考一考我的小导游,如果我的导游知识不够精通,恐怕我去旅游就没那么有意思会吃亏了。

2、学生讨论、阐述“惠州”的来历教师PPT课件插图补充三、探索惠州相关名胜及地名故事(计划8分钟)师:刚听了我的小导游的介绍,我觉得可以放心去惠州旅游,坐车出发,一路心情舒畅,对于惠州充满了更多的好奇。

《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学设计

《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学设计

《家乡名称的来历》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本课题《家乡名称的来历》,教科书以金沙滩地区作为探究家乡名称来历的一个具体范例,帮助学生知道家乡的名称是在家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其中蕴含着家乡人对家乡的描绘、希望和祈盼。

由于教科书提供的内容仅仅是范例,所以本课题的教学不能够照本宣科。

教师应该立足于帮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名称进行探究,理解个中的含义,深化对自己家乡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他们乐于探究、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本地区名称的来历及传说,搜集与名称相关的文本资料、录像、照片。

2.采访街道办事处、社区、朝阳区档案馆同志和身边的老人,了解与本地名称相关的故事。

(二)教师准备1.搜集与本地名称相关的详细资料。

2.北京市地图。

〖本课题教学目标〗1.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统。

3.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

4.通过调查、访问、搜集相关资料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导入―阅读课文―探究本地名称的来历―观看录像―总结。

〖实施过程〗(一)导入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家乡的环境、家乡人的生活和家乡的发展变化有了一些了解。

其实,老师还要问你们一个最常识性的问题:你知道自己家乡的名称吗?学生踊跃回答。

师:这么多同学都知道自己家乡的名称,充分说明了大家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可是要清楚地说出家乡名称的来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家乡名称的来历》。

(板书课题:家乡名称的来历)(二)阅读课文师: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第44~45页。

阅读课文,看看乐乐的家乡金沙滩的名称是怎么来的,看看他们小组是怎样进行探究的。

1.学生阅读课文。

2.学生交流阅读体会,知道家乡名称由来的一般规律。

各个地方家乡的名称不同,但它们都有自己的来历。

有的是以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命名的,有的则是出于对某个人物或事件的纪念而命名的,不管怎样,它们都蕴含了人们对家乡的描绘、希望和祈盼。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思品教案家乡名称的来历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思品教案家乡名称的来历





秦统一岭南之后,在今惠州一带设置傅罗县,吴 末甘露元年(265年)改傅罗为博罗,另割置欣乐 县,此为归善县的前身。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从南海郡分置东官郡, 博罗等县属之。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改东 官郡为梁化郡,郡治设在原博罗县治(在今惠东 梁化),博罗县治迁至浮碇冈(今博罗县城)。 这是今惠州境内首次设置的郡治。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梁化郡,设循州总管府, 辖粤东的循、潮二州。总管府建于“木山之 阜”,即今惠州市中山公园。隋炀帝即位后,将 循州改为龙川郡。刘岩建立南汉之后,设祯州管 辖归善、博罗、河源、海丰四县,州治所在惠州。 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赵祯之讳, 把州名改为惠州,惠州之名从此沿用至今。
家乡名称的来历

谯楼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 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原楼匾题“宋祀源 流”。在元代兵祸中被焚毁。明朝万历中 叶知县田一甲按明代风格重建,清嘉庆二 十年(1815)由瑞州(今高安)知府石俊 主持按原貌再次重建,取范仲淹“《岳阳 楼记》......岳阳楼之大观也”之意改名为大 观楼,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改 名为“东风楼”,1980年地名普查中,恢 复原名“大观楼”,一直沿袭至今。



丰山是西湖名山,它横亘菱、鳄两湖之间。古时建 有山门牌坊,刻有苏东坡书“万山第一”字刻,后 石刻湮没。丰山前有永福寺,后改为盐业学校,叶 挺小时曾在此读书并参加反清学生运动。永福寺遗 址尚存,内有百年古树数株,其中的菩提树有300 多年历史,是惠州乃至广东最有名的古树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辟为“丰山公园”,建有东 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称“丰山浩气”。碑前浩 气坊,刻有杨成武将军书“东江浩气”数字。碑高 16.7米,底宽6.4米。“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 的碑名为聂元臻元帅所题。碑后有大型壁画,形象 注释碑文,主题分东征奏捷、抗日烽火等六部,展 现东江人民的光辉历史。 纪念碑广场庄严肃穆,百株松柏序列两旁,碑前有 销毁鸦片、同盟会员、东江农民战士、解放军战士 等六尊花岗岩塑像,每尊高3.5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名称的来历》----中山实验学校陈冬梅教材分析:教科书以金沙滩地区作为探究家乡名称来历的一个具体范例,帮助学生知道家乡的名称是在家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

我根据大连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大连的名称来历进行资料的查找、探究。

理解个中的含义,深化对自己家乡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情分析:我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大连本地人,大连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在那里生活;陌生是因为他们对家乡并不太了解.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家乡的物产风光等有一定的了解,从大人口中也获得了某些地名的来历,但对详细内容不甚了解.他们对家乡的认知大多是零散的,表面的.教学目标:1,知道"大连"名称的由来,能说出大连曾经叫过的名字的来历.2,通过读书交流,能说出两三个地名的命名方式.3,体会家乡丰富的文化,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的名称,而每个家乡的名称又各有不同的来历。

这其中又有哪些不为人们了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家乡名称的来历。

(板书课题)二、探究金沙湾的来历(5’)1、师:书中卫我们展示了乐乐的家乡金沙湾的来历。

下面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阅读书44—45页的文字和图片,并在组内讨论:“乐乐的家乡金沙湾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书中还提到了哪些地名?它们的命名方式是什么?(ppt出示两个问题)生:分组阅读并讨论。

2、师:好,谁来说说金沙湾的来历?生:回答。

师:也就是说金沙湾是以什么来命名的?生:回答。

师:(板书:地形地貌)3、师:书中还提到了哪些地名?生: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师:这几个地方是怎么得名的?生:回答。

(师板书:地理位置)师:还有吗?生:还有中山市。

师:这个名称又有什么依据呢?生:回答。

(师板书:纪念某人或某事)4、师小结:原来地名有这么多的命名方式啊!三、探究大连名称的来历(10’)1、师:课前老师布置了调查并搜集家乡大连名称的来历,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大连的来历?(师板书:大连的来历)生:我想,有关大连的来历我在书上查到是这样的:大连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来的。

大连早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发了大连地区。

唐朝时称三山浦,明清时称三山海口、青泥洼口。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清朝于今大连湾北岸建海港栈桥、筑炮台、设水雷营,一时成为小镇。

1897年,俄国人开建了这个城市。

起名“达里尼”,意为遥远的城市。

1905年,日本人占领了这个城市,把“达里尼”音译过来就成了汉语的“大连”。

师:很好,在书中查找资料说明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那么他的讲述说明大连是怎么来的?生:是根据历史发展而来的。

师:(板书:历史发展)关于大连的来历还有其他的说法吗?生:有,我在网上查到一个有关大连的资料说大连是因为当地的物产而得名的。

(师板书:物产)因为大连湾周围均以出产大蛎著名,因此得名“大蛎湾”后因其称谓不雅,因而改称“大连湾”。

师:是的,我们大连三面环海,物产的说法也是令人信服的。

师:还有不一样的说法吗?生:我小的时候奶奶曾给我讲过一个关于大连的美丽传说。

从前,有两个穷苦的孩子,一个叫大海,一个叫小妹,都给财主干活。

两个人长大后相爱,悄悄来到一个三面还海,一面临山的山坡住下。

一天他们得到一个可以自动流出苞米粒的褡裢。

老财主知道后就来争夺,结果把褡裢挣断了。

大海和小妹各抓住半截褡裢飞向空中,越飞越高,褡裢也越来越大,在空中变成两座大山,轰隆一声,大山落了下来,把财主和狗腿子压在下面。

褡裢两头变成了两座大山,其间连着一条狭长的陆地,中间环抱着一个大海湾,人们把这里称为“褡裢”,后来叫白了变成“大连”。

所以说大连是以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命名的。

(师:板书:传说)师小结:大连的命名方式有这么多种,关于大连的来历也是众说纷坛,课前老师在历史书上查找整理了一下大连地名变迁的资料:早在公元640年唐初期的时候大连被称作"三山浦",到了唐朝中期时称作"青泥浦",17-19世纪,也就是明清时期把大连称为"青泥洼"1879年李鸿章在奏折中称大连为"大连湾",1898年沙俄侵略者租借大连湾旅顺口把大连称作"青泥洼",1899年沙俄把大连建成一座城市,命名"达里尼",1905年日本侵略者又将“达里尼“改为"大连市",1945年大连解放,旅顺大连统一称为"旅大市"1981年"旅大市"正式更名"大连市".(ppt展示)四、探究大连地区的名称来历(10’)1、师:大连名称的背后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沉淀,结合大连地图你能讲讲你最感兴趣的大连某些地区名称的来历及其依据吗?生:我最感兴趣的是中山区的来历。

师:为什么呢?生:因为我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这里。

所以我对中山区的来历非常感兴趣。

(生到前面边指地图边讲解)通过调查我知道1945年11月,大连解放,大连市第一次区长会议决定,将敌伪时期的123个区改划为12个区。

当时的黑咀子区就是中山区的前身。

1945年12月,大连市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黑咀子区改为中山区。

就是说中山区是位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

(生边讲师边板书:纪念孙中山)2、师: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会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你们还对哪个地区感兴趣?生:我妈妈经常带我到青泥洼桥购物所以我想向大家介绍青泥洼桥。

青泥洼桥:位于大连火车站前,大连重要的三大商业中心之一。

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初年,今日青泥洼桥一带被称之为“三山浦”。

到了唐代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又改为“青泥浦”。

据记载,当时今青泥洼一带曾有大片淤泥海滩,远远望去,满目乌青之色,故得名青泥浦。

明初又易名“青泥岛”、“青泥海口”,到清朝末年,青泥海口易名为“青泥洼”。

因为清政府将海上防务放到了大连湾,防务中心放到了旅顺口和柳树屯,昔日拥有海口地位的青泥海口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而满目低洼的淤泥海滩则成为这一地名的真正含意。

由此,当地居民便将这里称为“青泥洼”了。

当时,青泥洼一带分布两个村庄,青泥东村、青泥西村。

今劳动公园那条通海的河上架着一座木桥(位于现大连火车站西侧),此桥将两个村庄相连,这座桥便被称为“青泥洼桥”。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青泥洼海湾开始兴建码头、火车站和造船厂,今日大连火车站以西地区全部是当年填海改造而成的。

虽然青泥洼桥经不复存在,但青泥洼和青泥洼桥这一地名却一直延续到今天。

师:你能说说青泥洼桥这个名称是依据什么来命名的?生:青泥洼桥是依据地形来命名的。

(师板书:地形)3、师:这么多同学要说呀!好,你来说说。

生:今年暑假我爸爸带我到老虎滩游玩,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有关老虎滩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老虎滩那里有个小渔村。

村子里有一个恶霸,他养了一只猛虎经常残害村民。

有一天这只野兽叼走了一位姑娘,有个打渔为生的小伙子,知道后非常气愤。

他带上斧头,连夜直奔恶霸家中,决心救回那位的姑娘。

在恶霸门前的那片海滩上,他遇到了那只猛虎的阻拦,年轻人于是与猛虎大战了三百回合,终于将老虎打死在那片浅海中,救回了那位姑娘,从此,年轻人和那位姑娘生活在那个渔村里。

而那只死去的老虎呢,却化作了山石,从此附近的村民们都把它叫作"老虎滩"。

所以说老虎滩就是依据这个美丽的传说而命名的。

(师板书:传说)4、师:好你来说说。

生:(指图说)我想说说我奶奶家居住的沙河口区。

沙河口名称与马栏河有直接关系。

早年,马栏河下游河床宽阔,沙洲漫滩,人们称之为沙河,沙河入海处称作沙河口。

后来居民渐多,形成村落,就以沙河口为村名。

此沙河口名称由来。

1899年,沙俄建制关东州,州下设3市5行政区。

大连市下设3个区,沙河口区为其中之一,沙河口区名称始于此。

师:沙河口区的命名依据是什么?生:地理位置。

(师板书:地理位置)5、师:还有同学想给大家介绍?好,你来讲。

(师指图说)生:我想说说我家居住的西岗区。

生:老师,我想说说西岗区由来:名源于小岗子。

东关街至北京街一带有一条土岗,旧称小岗子。

小岗子地处大连原中心区的西边,所以又叫西岗子。

俄日时期,西岗子是中国人居住区。

商业繁华教育宗教发达。

日治时期,为大连地区的政治中心,关东州厅,地方法院,警察部均在长者广场(今人民广场)。

1946年2月西岗区成立。

师:西岗区也是依据------生:地理位置而来的。

(师边说边指黑板)师小结:同学们的热情真高呀!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说到这儿。

课后同学们可以相互传阅资料了解大连地区名称的来历,好吗?五、拓展延伸(10’)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家乡大连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我们知道,大连现在是个现代化的城市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来我们大连观光学习。

你能不能想个好方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师:好,下面我们就用一分钟的时间以组为单位提出一个方案。

生1:我们组想制作一份小报。

生2:我们组想制作一份有关大连名称来历的手册,通过手册的传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连的来历。

生3:我们组想制作一个图片集。

让人们通过图片了解我们大连。

生4、我们想制作一组资料集。

让更多的人阅读有关大连的资料了解我们大连。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以组为单位开始制作。

(要求:1.分工明确2.注意小组合作纪律3.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4.十分钟后我们分组介绍自己的作品)师:好,开始。

生:分组制作。

师:巡回指导。

六、展示作品(5’)生:各组到前面投影仪展示组内作品。

(老师给每一个组的作品给予相应的鼓励、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七、小结(3’)师: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对家乡有了更新的认识。

我们的家乡经过千百年的洗礼、演变、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城市。

最后,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歌曲结束我们的课程(师出示大连的短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