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度和悬浮物之间的关系和换算

合集下载

废水物理化学教案中的废水的浊度与悬浮物去除

废水物理化学教案中的废水的浊度与悬浮物去除

废水物理化学教案中的废水的浊度与悬浮物去除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废水的浊度是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反映了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和污染程度。

悬浮物是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质,包括悬浮颗粒、胶体和悬浮沉淀物。

而悬浮物的去除则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一、废水浊度的定义和测定方法废水的浊度是指单位体积废水中悬浮颗粒物质散射光线的能力,是悬浮物质对光的直接反射和散射效应。

浊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使用浊度计、离子计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进行测量。

二、浊度与悬浮物去除的关系废水中的悬浮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大,因此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去除这些悬浮物。

而浊度则是评价废水中悬浮物去除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废水处理前的浊度较高,处理后的浊度较低,表明废水处理过程中悬浮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去除。

三、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浊度与悬浮物去除技术废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浊度与悬浮物去除技术有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

3.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分离和去除,包括沉淀、过滤、澄清等。

- 沉淀:通过控制废水流速和静置时间,使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颗粒沉淀到废水底部,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 过滤:通过设置过滤层或紧密堆积的颗粒物质来阻挡废水中的悬浮物,使其无法通过,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 澄清:利用特定的澄清剂,通过与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反应生成较大的沉淀物,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3.2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凝聚、沉淀和析出等反应,以达到悬浮物去除的目的。

- 凝聚:通过添加凝聚剂,使废水中的微小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提高废水的沉淀速度,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 沉淀: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迅速沉淀到废水底部,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 析出:通过改变废水的pH值或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发生析出反应,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去除。

四、不同工艺组合的浊度与悬浮物去除效果废水处理过程中,常常采用多种物理和化学技术相结合的工艺组合进行悬浮物去除。

MLSS 计(污泥浓度计)、SS 计(悬浮物浓度计)与浊度计的区别文库

MLSS 计(污泥浓度计)、SS 计(悬浮物浓度计)与浊度计的区别文库

MLSS 计(污泥浓度计)、SS 计(悬浮物浓度计)与浊度计的区别MLSS 计(污泥浓度计)、SS 计(悬浮物浓度计)与浊度计的区别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MIX LIQUID SUSPENDED Solid)1L 曝气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质量.由活性细胞、内源代谢残留的微生物机体、不可生化的有机悬浮固体、无机悬浮固体组成单位:g/L 为了保持曝气池的净化效率,必须在池内维持一定量的污泥浓度。

一般说,对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内MLSS 常控制在2~3g/L SS:就是悬浮固体,(Suspended Solid)即水质中的悬浮物水质中悬浮物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μm 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是衡量水体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大字字母C 表示水质中悬浮物含量,计量单位是mg/l浊度:是水的透明程度的量度。

浊度很高的水会显得混浊不清,或者说不透明;而浊度很低的水则显得清澈透明。

浊度是由微小颗粒,如淤泥,粘土,微生物和有机物等,引起的。

浊度并不是对这些颗粒物的直接量度,而是这些颗粒物对光的散射情况的量度。

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将浊度定义为“样品使穿过其中的光发生散射或吸收光线而不是沿直线穿透的光学特性的表征。

”单位是NTU浑浊度:一种光学效应,是光线透过水层时受到阻碍的程度,表示水层对于光线散射和吸收的能力。

它不仅与悬浮物的含量有关,而且还与水中杂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及其表面的反射性能有关。

控制浑浊度是工业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水质指标。

根据水的不同用途,对浑浊度有不同的要求,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 度;要求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补充水浑浊度在2~5 度;除盐水处理的进水(原水)浑浊度应小于3度;制造人造纤维要求水的浑浊度低于0.3 度。

我国的自来水出厂标准是浊度小于2NTU,对于废水我国的标准是固体悬浮物浓度不超过20ppm。

在自然界中一般江河水的浊度为几百个NTU,而能见度为6 米的加勒比海水的浊度小于0.1NTU。

浊度与悬浮物含量的区别

浊度与悬浮物含量的区别

浊度与悬浮物含量的区别1、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来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

浑浊度的单位是用"度"来表示的,就是相当于1L的水中含有1mg.的SiO2(或是非曲直mg白陶土、硅藻土)时,所产生的浑浊程度为1度,或称杰克逊。

浊度单位为JTU,1JTU=1mg/L的白陶土悬浮体。

现代仪器显示的浊度是散射浊度单位NTU,也称TU。

1TU=1JTU。

最近,国际上认为,以乌洛托品-硫酸肼配制浊度标准重现性较好,选作各国统一标准FTU。

1FTU=1JTU。

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是光线透过水层时受到阻碍的程度表示水层对于光线散射和吸收的能力。

它不仅与悬浮物的含量有关,而且还与水中杂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及其表面的反射性能有关。

控制浑浊度是工业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水质指标。

根据水的不同用途,对浑浊度有不同的要求,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要求循环冷却水处理的补充水浑浊度在2~5度;除盐水处理的进水(原水)浑浊度应小于3度;制造人造纤维要求水的浑浊度低于0.3度。

由于构成浑浊度的悬浮及胶体微粒一般是稳定的,并大都带有负电荷,所以不进行化学处理就不会沉降。

在工业水处理中,主要是采用混凝、澄清和过滤的方法来降低水的浑浊度。

补充一点,随着我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在水行业基本已不采用“浑浊度”这个概念和“度”这个单位,取而代之的式“浊度”概念和“NTU/FNU/FTU”单位。

但由于过去水厂一直沿用旧标准,因此如果你去一些老自来水厂的话,还有些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仍在说“度”的单位,可不要觉得奇怪啦2、浊度是测溶液对光的散光度,而悬浮物也可以通过浊度来表示,否则用重量法来测悬浮物含量工作量太大,有的地方是没有必要那么精确的,所以引入浊度来作一个粗表示。

它们二者还是有一定联系的,也就是说,针对同一类水和悬浮物,浊度与悬浮物含量呈一个比值关系,如果通过实验得出这个比值,那么就能直接用浊度来计算出悬浮物含量。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关系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关系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关系一、水质检测中各指标的定义:1.悬浮物:水中的悬浮物质是颗粒直径在10-4m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

2.浑浊度: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是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使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

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浑浊度就是指浊度。

3.总硬:水中金属离子的总含量称为水的硬度。

(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之和称为总硬)4.碱度:是指水中CO32-、HCO3 -、OH-及其他一些弱酸盐类的总和。

5.总铁:铁在水中有几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比如二价的亚铁(Fe2+),三价铁(Fe3+),铁的配合物(如铁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铁的氧化物(如铁锈)。

以上水中各种形态的铁称为总铁。

6.总磷:总磷包括水中溶解物质的含磷和悬浮物中的含磷。

7.电导率: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是电阻率的倒数。

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一般通过对溶液电导的测量可掌握水中所溶解的总无机盐类的浓度指标。

8.CL- :水中游离态氯离子的总和。

水中氯离子降低方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膜过滤等。

9.PH值:二、水质中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1.悬浮物与浑浊度的关系:悬浮物主要由泥沙、原生动物、澡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悬浮水流之中,产生水的浑浊度。

浑浊度与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大小有相关关系,因为颗粒的大小、形状、折射指数也影响悬浮体的光学性质。

2.PH值与总碱之间的关系:总碱度M=[HCO3 - ]+2[CO32-]+[OH-]-[H+]PH≤8.3时,水中只有HCO3 -8.3≤PH<9.4时,水中只有CO32-、HCO3 -PH=9.4时,水中只有CO32-9.4<PH<11.0时,水中只有CO32-、OH-PH≥11.0时,水中只有OH-3.电导率与总硬的关系:水溶液的电导率直接和溶解固体量浓度成正比,而且固体量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关系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关系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关系
一、水质检测中各指标的定义:
1.悬浮物:水中的悬浮物质是颗粒直径在10-4m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

2.浑浊度: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是无色透明
的水产生浑浊现象,使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

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浑浊度就是指浊度。

3.总硬:水中金属离子的总含量称为水的硬度。

(碳酸盐硬度和非碳
酸盐硬度之和称为总硬)
4.碱度:是指水中CO32-、HCO3 -、OH-及其他一些弱酸盐类的总和。

5.总铁:铁在水中有几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比如二价的亚铁(Fe2+),三价铁(Fe3+),铁的配合物(如铁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铁的氧化物(如铁锈)。

以上水中各种形态的铁称为总铁。

6.总磷:总磷包括水中溶解物质的含磷和悬浮物中的含磷。

7.电导率: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是电阻率的倒数。

单位电
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一般通过对溶液电导的测量可掌握水中所溶解的总无机盐类的浓度指标。

8.CL- :水中游离态氯离子的总和。

水中氯离子降低方法:沉淀法、离
子交换法、电渗析、膜过滤等。

悬浮物和浊度关系

悬浮物和浊度关系

悬浮物与浊度以及色度的关联关系一、浊度1.1浊度NTU的含义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来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

浑浊度的单位是用"度"来表示的,就是相当于1L的水中含有1mg.的SiO2(或是非曲直mg白陶土、硅藻土)时,所产生的浑浊程度为1度,或称杰克逊。

浊度单位为JTU,1JTU=1mg/L的白陶土悬浮体。

现代仪器显示的浊度是散射浊度单位NTU,也称TU。

1TU=1JTU。

最近,国际上认为,以乌洛托品-硫酸肼配制浊度标准重现性较好,选作各国统一标准FTU;1FTU=1JTU=1NTU。

1.2浊度单位及相互间的关系浊度,即水的浑浊程度,是由于水中含有泥沙、粘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质所造成的。

常用浊度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目视比浊法、浊度计法。

ISO标准所用的测量单位为FTU (浊度单位),FTU与NTU(浊度测定单位)一致。

分光光度法原理:在适当温度下,将一定量的硫酸肼与六次甲基胺聚合,生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比较。

目视比浊法原理:将水样与用硅藻土(白陶土)配制的标准液进行比较。

相当于1mg一定粒度的硅藻土(白陶土)在1000ml水中所产生的浊度,称为1度。

浊度计法原理:根据ISO 7027国际标准设计进行测量,利用一束红外线穿过含有待测样品的样品池,光源为具有890nm波长的高发射强度的红外发光二极管,以确保使样品颜色引起的干扰达到最小。

传感器处在与发射光线垂直的位置上,它测量由样品中悬浮颗粒散射的光量,微电脑处理器再将该数值转化为浊度值(透射浊度值和散射浊度值在数值上是一致的)。

二、色度2.1什么是水的色度?水的色度是对天然水或处理后的各种水进行颜色定量测定时的指标。

天然水经常显示出浅黄、浅褐或黄绿等不同的颜色。

产生颜色的原因是由于溶于水的腐殖质、有机物或无机物质所造成的。

浊度的测定

浊度的测定

国际上浊度的测量标准有两个即美国的USEPA 180.1和国际标准ISO 7027。

目前的在线浊度仪和实验室用浊度仪主要采用美国EPA方法180.1和ISO方法7027两种检测方法。

上述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由光源组件发出的一束入射光线照射到水中的悬浮颗粒上,颗粒向四周发出散射光,检测器检测与入射光成 90°角的散射光强度。

这种散射光测量方法称作散射法。

我国国标GB/T 15893.1—1995(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浊度的测定散射光法)就非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ISO 7027。

也有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质透光度的方法来测定浊度,例如我国的国标GB/T 12151-2005(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浊度的测定 (福马肼浊度))就用分光光度计以测定透光度的方法来测量水质浊度,此方法参考了日本JIS K 0101:1998标准。

散射光法测定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较高,而利用透光度测量容易受到颜色吸收或颗粒物吸收等干扰的影响,因此散射光法为逐渐成为国际通用方法。

浊度的单位:根据不同的测量原理,浊度的单位有很多种表示方法,常见的有NTU、FNU、FTU、FAU和mg/L。

1、NTU:指散射浊度单位,表明仪器在与入射光成90°角的方向上测量散射光强度。

NTU用于美国的EPA 180.1浊度方法。

2、FNU:指福尔马肼散射法单位,同样表明仪器在与入射光成90°角的方向上测量散射光强度。

FNU用于国际标准ISO 7027浊度方法。

我国国标GB/T 15893.1-1995采用FNU为单位。

3、FAU:即福尔马肼衰减单位,表明仪器在与入射光成180°角的方向上测量光线穿过样品后的衰减程度。

通常用分光光度计或是色度计进行这种测量,多数管理机构并不认可这种测量方法。

4、FTU:人们开始采用福尔马肼作为浊度的一级标准物质后,FTU作为福尔马肼浊度单位也就开始使用了。

但是,这个单位并不专用于某种测量浊度的方法。

循环水浊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循环水浊度计算公式是什么

循环水浊度计算公式是什么循环水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的浓度,通常用浊度来表示。

循环水浊度的计算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监测水质,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水质符合要求。

循环水浊度的计算公式是一个基本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循环水的浊度,从而及时调整生产过程中的水质。

循环水浊度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参数,悬浮物的质量浓度、水样的吸光度和光程。

悬浮物的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水中悬浮物的质量,通常以毫克/升(mg/L)来表示。

水样的吸光度是指水样对光的吸收程度,通常用比色法或光度法来测定。

光程是指光线通过水样的距离,通常以厘米(cm)来表示。

循环水浊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浊度 = 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吸光度×光程。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循环水浊度与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吸光度和光程有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通过测定这些参数来计算循环水的浊度。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测定这些参数以及如何应用循环水浊度计算公式。

首先,测定悬浮物的质量浓度。

通常可以通过过滤水样,然后用称量法或干燥法来测定悬浮物的质量。

然后将测得的悬浮物的质量除以水样的体积,即可得到悬浮物的质量浓度。

其次,测定水样的吸光度。

吸光度通常可以通过比色法或光度法来测定。

比色法是指根据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物质的浓度,通常使用分光光度计来进行测定。

光度法是指根据光线透过水样后的强度来测定吸光度,通常使用分光光度计或光度计来进行测定。

最后,测定水样的光程。

光程通常可以通过使用光度计或光度计来测定。

光度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液体透光率的仪器,通过测定光线在水样中的传播距离来测定光程。

通过测定这些参数,我们可以将它们代入循环水浊度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到循环水的浊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监测循环水的浊度变化来调整生产过程中的水质,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水质符合要求。

总之,循环水浊度的计算公式是一个基本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循环水的浊度。

循环水中各水质指标的意义

循环水中各水质指标的意义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联系一、水质检测中各指标的定义:1.悬浮物:水中的悬浮物质是颗粒直径在10-4m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

2.浑浊度: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是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使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

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浑浊度就是指浊度。

3.总硬:水中金属离子的总含量称为水的硬度。

(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之和称为总硬)4.碱度:是指水中CO32-、HCO3 -、OH-及其他一些弱酸盐类的总和。

5.总铁:铁在水中有几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比如二价的亚铁(Fe2+),三价铁(Fe3+),铁的配合物(如铁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铁的氧化物(如铁锈)。

以上水中各种形态的铁称为总铁。

6.总磷:总磷包括水中溶解物质的含磷和悬浮物中的含磷。

7.电导率: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是电阻率的倒数。

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一般通过对溶液电导的测量可掌握水中所溶解的总无机盐类的浓度指标。

8.CL- :水中游离态氯离子的总和。

水中氯离子降低方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膜过滤等。

9.PH值:二、水质中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1.悬浮物与浑浊度的关系:悬浮物主要由泥沙、原生动物、澡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悬浮水流之中,产生水的浑浊度。

浑浊度与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大小有相关关系,因为颗粒的大小、形状、折射指数也影响悬浮体的光学性质。

2.PH值与总碱之间的关系:总碱度M=[HCO3 - ]+2[CO32-]+[OH-]-[H+]PH≤8.3时,水中只有HCO3 -8.3≤ PH<9.4时,水中只有CO32-、HCO3 -PH=9.4时,水中只有CO32-9.4<PH<11.0时,水中只有CO32-、OH-PH≥11.0时,水中只有OH-3.电导率与总硬的关系:水溶液的电导率直接和溶解固体量浓度成正比,而且固体量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

循环水中各水质指标的意义

循环水中各水质指标的意义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联系一、水质检测中各指标的定义:1.悬浮物:水中的悬浮物质是颗粒直径在10-4m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

2.浑浊度: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是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使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

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浑浊度就是指浊度。

3.总硬:水中金属离子的总含量称为水的硬度。

〔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之和称为总硬〕4.碱度:是指水中CO32-、HCO3 -、OH-及其他一些弱酸盐类的总和。

5.总铁:铁在水中有几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比方二价的亚铁(Fe2+),三价铁(Fe3+),铁的配合物(如铁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铁的氧化物(如铁锈)。

以上水中各种形态的铁称为总铁。

6.总磷:总磷包括水中溶解物质的含磷和悬浮物中的含磷。

7.电导率: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是电阻率的倒数。

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一般通过对溶液电导的测量可掌握水中所溶解的总无机盐类的浓度指标。

8.CL- :水中游离态氯离子的总和。

水中氯离子降低方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膜过滤等。

9.PH值:二、水质中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1.悬浮物与浑浊度的关系:悬浮物主要由泥沙、原生动物、澡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悬浮水流之中,产生水的浑浊度。

浑浊度与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大小有相关关系,因为颗粒的大小、形状、折射指数也影响悬浮体的光学性质。

2.PH值与总碱之间的关系:总碱度M=[HCO3 - ]+2[CO32-]+[OH-]-[H+]PH≤8.3时,水中只有HCO3 -≤PH<9.4时,水中只有CO32-、HCO3 -PH=9.4时,水中只有CO32-9.4<PH<11.0时,水中只有CO32-、OH-PH≥11.0时,水中只有OH-3.电导率与总硬的关系:μS/cm=1ppm或2μS/cm=1ppm〔每百万单位CaCO3〕。

浑浊度的单位(3篇)

浑浊度的单位(3篇)

第1篇一、浑浊度的定义浑浊度是指水中悬浮颗粒物对光的散射和吸收能力。

它通常用单位体积水中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或数量来表示。

浑浊度越高,表示水中悬浮颗粒物越多,水质越差。

二、浑浊度的单位1. 悬浮物质量单位(1)毫克/升(mg/L):这是最常见的浑浊度单位,表示每升水中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例如,水的浑浊度为10 mg/L,表示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的悬浮颗粒物。

(2)毫克/立方米(mg/m³):这个单位通常用于表示较大水体中的浑浊度。

例如,水库的浑浊度为50 mg/m³,表示每立方米水中含有50毫克的悬浮颗粒物。

2. 悬浮物数量单位(1)个/升(个/L):这个单位表示每升水中悬浮颗粒物的个数。

例如,水的浑浊度为1000个/L,表示每升水中含有1000个悬浮颗粒物。

(2)个/立方米(个/m³):这个单位与毫克/立方米类似,也是用于表示较大水体中的浑浊度。

3. 光学单位(1)浊度单位(NTU):浊度单位是国际上常用的浑浊度单位,表示水中悬浮颗粒物对光的散射能力。

浊度值越高,表示水中悬浮颗粒物越多。

浊度单位分为两种:散射浊度(SD)和透射浊度(TD)。

散射浊度主要反映悬浮颗粒物对光的散射能力,而透射浊度则反映悬浮颗粒物对光的吸收能力。

(2)散射系数(SCU):散射系数是散射浊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它表示单位长度内悬浮颗粒物对光的散射能力。

三、浑浊度单位的应用1. 水质监测:浑浊度单位是水质监测中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价水体的污染程度。

通过对水体浑浊度的监测,可以了解水体的水质状况,为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2. 水处理工艺设计:浑浊度单位是水处理工艺设计的重要参数。

根据水体浑浊度,设计合理的水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悬浮颗粒物,提高水质。

3. 水环境评价:浑浊度单位是水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水体浑浊度的评价,可以了解水环境质量,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四、浑浊度单位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浑浊度单位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浊度和悬浮物之间的关系和换算

浊度和悬浮物之间的关系和换算

浊度和悬浮物之间的关系和换算研究我们现在一般是采用光学方法测量浊度,浊度的意义是指悬浮物所引起的光散射使透过的光束变暗。

当浓度较低时,散射光强度和悬浮物浓度成正比,此时可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来得知悬浮物的浓度。

这是因为散射光是在黑色的背景下测量的,所以灵敏度较高。

但是当浊度较高,悬浮物的浓度低于2000ppm,由于多次散射的存在,使浊度的值低于实际值,在此时需采用吸收法。

一、浊度、悬浮物定义1.浊度的定义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以使水质变的浑浊而呈现一定浊度,水质分析中规定: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2.悬浮物的定义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

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悬浮物是造成水浑浊的主要原因。

二、浊度与悬浮物关系浊度是测溶液对光的散光度,而悬浮物也可以通过浊度来表示,否则用重量法来测悬浮物含量工作量太大,有的地方是没有必要那么精确的,所以引入浊度来作一个粗表示。

它们二者还是有一定联系的,也就是说,针对同一类水和悬浮物,浊度与悬浮物含量呈一个比值关系,如果通过实验得出这个比值关系,那么就能直接用浊度来计算出悬浮物含量。

当浓度较低时,散射光强度和悬浮物浓度成正比,此时可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来得知悬浮物的浓度。

这是因为散射光是在黑色的背景下测量的,所以灵敏度较高。

但是当浊度较高,悬浮物的浓度低于2000ppm,由于多次散射的存在,使浊度的值低于实际值,在此时需采用吸收法。

三、数据分析浊度检测主要通过浊度计快速测定,方便又快速。

而悬浮物的检测还是用传统的质量对比检测法,耗时长,而且数据分析存在人为误差较大。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关系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关系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得关系一、水质检测中各指标得定义:1.悬浮物:水中得悬浮物质就是颗粒直径在10-4mm以上得微粒,肉眼可见。

2.浑浊度: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得微粒,使得原就是无色透明得水产生浑浊现象,使浑浊得程度称为浑浊度、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构成得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浑浊度就就是指浊度。

3.总硬:水中金属离子得总含量称为水得硬度。

(碳酸盐硬度与非碳酸盐硬度之与称为总硬)4.碱度:就是指水中CO32—、HCO3 -、OH—及其她一些弱酸盐类得总与、5.总铁:铁在水中有几种不同得存在形式,比如二价得亚铁(Fe2+),三价铁(Fe3+),铁得配合物(如铁与EDTA形成得配合物),铁得氧化物(如铁锈)。

以上水中各种形态得铁称为总铁、6.总磷:总磷包括水中溶解物质得含磷与悬浮物中得含磷。

7.电导率:电导率就是物质传送电流得能力,就是电阻率得倒数。

单位电导率(C)简单得说就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得乘积、这里得L为两块极板之间得液柱长度,A为极板得面积。

一般通过对溶液电导得测量可掌握水中所溶解得总无机盐类得浓度指标。

8.CL- :水中游离态氯离子得总与。

水中氯离子降低方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膜过滤等。

9.PH值:二、水质中各种指标之间得关系1。

悬浮物与浑浊度得关系:悬浮物主要由泥沙、原生动物、澡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悬浮水流之中,产生水得浑浊度。

浑浊度与悬浮物得质量浓度大小有相关关系,因为颗粒得大小、形状、折射指数也影响悬浮体得光学性质、2、PH值与总碱之间得关系:总碱度M=[HCO3 - ]+2[CO32—]+[OH-]-[H+]PH≤8。

3时,水中只有HCO3-8、3≤PH<9.4时,水中只有CO32-、HCO3 —PH=9、4时,水中只有CO32—9、4〈PH<11.0时,水中只有CO32-、OH-PH≥11、0时,水中只有OH-3.电导率与总硬得关系:水溶液得电导率直接与溶解固体量浓度成正比,而且固体量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关系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关系

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关系水质中各检测指标的关系一、水质检测中各指标的定义:1.悬浮物:水中的悬浮物质是颗粒直径在10-4m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

2.浑浊度:由于水中含有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是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使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

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浑浊度就是指浊度。

3.总硬:水中金属离子的总含量称为水的硬度。

(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之和称为总硬)4.碱度:是指水中CO32-、HCO3 -、OH-及其他一些弱酸盐类的总和。

5.总铁:铁在水中有几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比如二价的亚铁(Fe2+),三价铁(Fe3+),铁的配合物(如铁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铁的氧化物(如铁锈)。

以上水中各种形态的铁称为总铁。

6.总磷:总磷包括水中溶解物质的含磷和悬浮物中的含磷。

7.电导率:电导率是物质传送电流的能力,是电阻率的倒数。

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一般通过对溶液电导的测量可掌握水中所溶解的总无机盐类的浓度指标。

8.CL- :水中游离态氯离子的总和。

水中氯离子降低方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膜过滤等。

9.PH值:二、水质中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1.悬浮物与浑浊度的关系:悬浮物主要由泥沙、原生动物、澡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悬浮水流之中,产生水的浑浊度。

浑浊度与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大小有相关关系,因为颗粒的大小、形状、折射指数也影响悬浮体的光学性质。

值与总碱之间的关系:总碱度M=[HCO3 - ]+2[CO32-]+[OH-]-[H+]PH≤时,水中只有HCO3 -≤PH<时,水中只有CO32-、HCO3 -PH=时,水中只有CO32-<PH<时,水中只有CO32-、OH-PH≥时,水中只有OH-3.电导率与总硬的关系:水溶液的电导率直接和溶解固体量浓度成正比,而且固体量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浊度和悬浮物之间的关系和换算
一、浊度、悬浮物定义1、浊度的定义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以使水质变的浑浊而呈现一定浊度,水质分析中规定: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构成的浊度为一个标准浊度单位,简称1度。

2、悬浮物的定义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

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悬浮物是造成水浑浊的主要原因。

二、浊度与悬浮物关系浊度是测溶液对光的散光度,而悬浮物也可以通过浊度来表示,否则用重量法来测悬浮物含量工作量太大,有的地方是没有必要那么精确的,所以引入浊度来作一个粗表示。

它们二者还是有一定联系的,也就是说,针对同一类水和悬浮物,浊度与悬浮物含量呈一个比值关系,如果通过实验得出这个比值关系,那么就能直接用浊度来计算出悬浮物含量。

当浓度较低时,散射光强度和悬浮物浓度成正比,此时可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来得知悬浮物的浓度。

这是因为散射光是在黑色的背景下测量的,所以灵敏度较高。

但是当浊度较高,悬浮物的浓度低于2000ppm,由于多次散射的存在,使浊度的值低于实际值,在此时需采用吸收法。

三、数据分析浊度检测主要通过浊度计快速测定,方便又快速。

而悬浮物的检测还是用传统的质量对比检测法,耗时长,而且数据分析存在人为误差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