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学生版)
叙述性材料作文审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 问他们想去干什么,回答是“逃离城市”。他们来 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博直播。最 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有人发了一 条微博:“山顶风光真美,极目远望,莽莽苍苍 ……周围坐着十来个男人,每人都在低头看自己的 手机,偶尔抬头,大家都会心一笑。”
【范例引领】
• 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有人 问他们想去予什么,回答是“逃离城市”。他们 来到雪峰下向上攀登,一路攀登一路用微博直播。 最终登上山顶,置身雪域绝美风景之中,有人发 了一条微博:“山顶风光真美,极目远望,莽莽 苍苍……周围坐着十来个男人,每人都在低头看 自己的手机,偶尔抬头,大家都会心一笑。”
本则材料的叙述对象都是“一群企业高管”, 难以从多个人物的角度立意。我们可以从材 料的自然语意层次角度立意。 本段材料可以划分为四个语意段,分别对用 的立意可以是: 1.攀登雪峰,逃离城市。 ①自然是人类精神的栖居地。 ②“逃离”只是一个借口。
2.一路攀登,一路直播。 ①分享美,是一种快乐。 ②审美不只是一种形式,更要全身心地 融入。 ③一旦沦为喧嚣生活的奴隶,心灵便难 以得到安宁。
拟一个标题:
• 《认清事物的本相》《慎思之》《莫被浮 云遮望眼》《三思而后行》《透过现象看 本质》《对盲目行为说“不”》《常怀悲 悯之心》《善于发现美》
• 对“青蛙和摄影师”材料的基本理解 • 从“青蛙”角度,可以这样理解: • ①不能被表象迷惑,有如下表述:认清事物的本相;看清事物的 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慎思之;克服片面的主观认识;独具慧 眼;莫被浮云遮望眼;三思而后行;审时度势;反对经验主义;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可纵容自己的误判;对盲目行为说“不” • ②从揭示生命的本质这个角度出发,谈失败的悲剧美,对生命的 敬畏、赞美。 • 从“摄影师”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①常怀悲悯之心;②善于 发现美。 •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的题目乍一看似乎过于宽泛,然而他在文 中是有具体对象与阐述的,例如:文章题目为“不可大意”,似 乎不太准确,但是读文后却发现作文中写的是:对变幻莫测的形 势不可大意。这样的主题、行文是符号题意的。再如抓住时机、 等待时机,说到抓住正确的时机、准确地抓住时机都为正确的立 意。反之,题目看似很准,但行文中却有游离材料的明显表现, 这类作文应适当降档。
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从安泰的角度 ①个人只有紧紧依靠 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②自知者明, 只有能自知,才能胜利; ③要扬长避 短。 从母亲的角度 ①适当给予是必要的, 但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 ② 让“安泰”们早些独立; ③看起来是 爱,其实是害。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 ①知己知彼,百 战不殆; ②要讲究方法。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 个窟窿,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 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 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 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 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 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 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忽视要求, 抛却材料
不重视对材料之后的作文提示或要求的审读,忽视题 目限定的条件,甚至完全抛弃材料,任意发挥,作文 主旨与材料毫无关联甚至相悖。
叙事类 作文审题立意
叙事类 ( 主 旨﹦中心论点 )
这类材料包括新闻事件、热点、现象, 故事等,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 的。 此类材料往往通过把握所记叙的人、事 表现出的主旨来立意。
评分标准:40+20
1,15分以下:严重偏离题意,另立话题。 2,15~30分:偏离话题,立意不当,或立意消极。 3,30~40分:符合“三基本”(中心、结构、语 言),文体不明,立意没有深度。 4,40~45分:切合题意,文体明确。 5,45分以上:在40分基础上按亮点给分。(观点、 语言、材料等) 6,50分以上:议论文:见解新颖,分论点呈递进式 推进,论证角度独特,论证有较强的逻辑关系。 记叙文:有完整事件,具体鲜明的形象,语 言生动活泼,巧妙机智的构思,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其他:没标题扣2分,每个错别字扣1分,字数少50字 扣一分。
《叙事性材料作文的审题》
立意:合理利用人才,才能发挥他们最大的价值。
目标升华
归纳出叙事性材料的审题方法,并能运用这些
方法正确审题、立意
请你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对于故事性材料,该如何审题?
分析前因后果——压缩语段——提取关键词。
当堂诊学
利用本节课学习到的方法,完成对【材料
三】和【材料四】的审题任务。
• 强化补清 根据材料三或材料四你确定的立意, 写一个议论性语段,不少于150字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叙事性材料的审题
课题导入
• 一.新材料的主要有以下种类:
叙事类——完整的事件、寓言、故事等;
议论类——主题鲜明且道理深刻的评论、名言警句等
说明类——对某一对象特征、功能等的介绍;
抒情类——一段或几段抒情性文字;
漫画类——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中丑陋现象的漫画
……
课题导入
• 二.概念明晰——何为审题?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话题或材 料,以求理解材料的内容、材料本身的思想或情 感倾向、句间关系,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 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 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 程。 简言之,就是读懂材料,弄清题目要求。
• 边读边结合所给典型例题圈点出材料作文 的审题方法;
• 学习时间材料一】,请你利用所学方法,把所给的 作文材料进行压缩,并提取出关键词(至少两个)。
压缩语段:一户人家的五位残疾人,因为家长各有安排, 使得他们各展其长,各得其所。
提取关键词: 残疾、安排、各得其所
课题导入
三、材料作文写作的现状具体表现:
脱离材料,随意而为;
朦胧感知,似是而非;
抓一鳞而弃全鱼;
抓现象而弃本质等。
初中语文作文审题技巧总结:叙事类材料
叙事类材料把握所记叙的人、事所表现出的主旨例1:时下浮躁的娱乐行业流行一种所谓的“炒作”,方法无奇不有,花样迭出,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挪威著名小提琴家欧雷·布尔的故事。
年轻的他在欧洲巡回演出时好评如潮,但米兰著名评论家在报纸上写到:“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
如果他是一颗钻石的话,他还处于粗糙、未经雕琢的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欧雷至少有两种选择:一是置之不理,因为说他好的声音太多了;一是用时下流行的“炒作”,打官司。
但是欧雷却选择了听取评论家的建议,并根据评论家的意见,苦心钻研技艺,面壁十年,终于在26岁时成为世界级著名小提琴家。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角度分析立意:1、从小提琴家的角度看:(1)人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2)要苦练自己的基本功,切实提高自身素质2、从评论家的角度看:人要敢于说真话,不管有多少人与自己的意见不同只要认为自己的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
3、从背景介绍看:背景介绍中提到“炒作”,这是作文内容与当前生活联系的表现,行文时可以用对比的方式,从当前有些人的浮躁心理入手,谈论人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自己,认真对待别人的意见。
例2: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
开始年轻人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
父亲却老泪纵横。
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123
例4 :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人生 材料内容(关键词)游客,海滨,度假,房东,和蔼,满意,玻璃 杯,打碎,垃圾袋,捡,写,危险。 材料特点:这是一个社会生活类的材料,涉及到人的素养和美德。 材料比较好地设计了一个令考生值得深思的故事,而 且便于考生引发议论。 审题立意:这个故事材料涉及到两个人物:一个是来海滨的度假的 游客,一个是房东。房东是位“和蔼可亲”的老人, 他容许游客在他家试住,并不急于签合同,得之游客打碎玻璃杯后 也不以为意。他和蔼,宽容,并不急功近利。但当他 得之游客没有很好地处理玻璃杯后便直言拒绝了游客入住。他宽大 为怀,但不是不讲原则,该原谅的就原谅,不该原谅 的则绝不原谅;他能从游客的行为中窥见人的素养品质,善于从细 节中观察人、认识人。另一个是游客,他粗心大意, 打碎了玻璃杯,并且做了不恰当的处理。这样一个粗心的习惯,导 致了他没有取得房东的原谅而取消了即将与他签订的 入住合同。而这个粗心的习惯,见出他并没有把别人的安全放在心 上。所以,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写“细节见素养”、 “关爱他人从关注细节做起”、“行为与心灵”、“宽容与原则” 等等。
例2(新课标I卷适用于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考区 )写作构思
1.从队员角度立意。 (1)困守规则不如打破规则;(2)变通、创新;(3)合 作双赢;(4)没有规则就没有了游戏。 2.从裁判角度立意。 (1)缺乏规则意识会漠视公平竞争;(2)变通与规则; (3)有规则才能有自由。 3.整体立意。 整体材料具有开放性,解读的重点也不固定-可以 从“规则”、“传统”、“公平”、“诚信”、 “荣誉”、“共赢”、“合作”、“立意”等任 选角度展开议论。
• •
• • • • •
叙事件 人(一类人) 找对象 物(象征) 分主次 环境 理关系 明倾向 析本质 联实际 选角度(适合 新颖 独特)
高中语文作文 叙事类材料作文讲评 li
(三) 规范的片段论证写法 五句法(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例】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 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 释句)史蒂芬霍金,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铐在轮椅上20多年,全 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 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 超人。(材料句)他靠的是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 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 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250字
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
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 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 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 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 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 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并列) 推陈出新,成就人生的价值 观念转新,焕发社会的活力 持续创新,实现共同的富裕
(递进式) 引领创新,实现个人的理想 引领创新,推动社会的发展 引领创新,助力民族的复兴
(对比式)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火车头 固守,让梦想的天空变得黯淡光
(辩证式) 小我,是星星之火,可以乐章
学生当堂训练
在人生的道路上,推陈出新,能够成就人生的价值。(观点句)推陈出 新,应是不固守旧的观念,怀抱坚定的信念,不断开拓新的领域。(阐 释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于中国物资贫乏的年代,抱着让饥 饿远离每一个人的信念,在追求水稻产量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不断取 的新的成果。(材料句)可以说,创新,是袁隆平成功的法宝。假如袁 隆平固守旧的水稻生产的思路,就不会有后来的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誉称 号。假如袁隆平取得小的收获,没有继续创新,止步不前,就不会获得 “共和国勋章”的无尚荣耀。假如袁隆平没有创新的引领,就不会在媒 体的采访中,自信地说道,中国不会再挨饿了的场面出现。创新,让袁 隆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分析句)可见,创新能够改变人生,使 人生焕发五彩的光芒,成就人生的价值。(结论句)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叙事类
答案展示
立意角度
每个人欣赏美的心态不同,发现的美就不同;
美是丰富多彩的;
任何事物都有美的一面; 美是无处不在的; 美在于体验。
多角度,多层次
叙事类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方法探究
方法一:抓关键词句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 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人物的评议 性语句,此外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 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
第一步:整体概括,理出中心(抓要素) (1)何人——父亲 何事——开车接电话 何果——被女儿举报并遭警方教育处罚 (2)何人——女儿小陈 何事——因父亲开车接电话举报父亲 何果——此举引起大范围讨论 (3)何人——警方 何事——教育处罚老陈并将此事发在官方微 博上 何果——引起网友的点赞和质疑 ……
典题例题2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 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 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 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 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 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 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 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 信息。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之叙事类
学习目标: 1、掌握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步 骤和方法。 2、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材料,确 立最佳立意。
审题?
立意? 审题:弄清材料的主体意思, 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立意:确立主题。Fra bibliotek温故知新
叙事作文之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篇一:叙事类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叙事类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2013年11月6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有一快大石头。
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块石头?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
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媳妇早有心理准备,可能要挖一天吧,谁都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
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
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三、2013广东卷: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接受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是施舍,拒绝了。
自选角度,文体不限。
四、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
叙述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用
心中愤愤不平,心想要不是兔子骄傲,疏忽 大意,你乌龟能获胜?它觉得乌龟爬得这么 慢,居然能获得冠军的好名声,不服气,于 是就找到乌龟,要求与乌龟进行比赛。乌龟 略加思索一下说:“你飞行,我爬行,为了 体现竞争的公平性,我们就比60米障碍赛, 场地是20米荆棘,20米河流,20米花丛。”蝴 蝶同意了。 比赛一开始,蝴蝶一路领先,轻 而易举地飞越了许多动物难以通过的荆棘、 河流,来到了鲜花丛中。此时,乌龟还没有 爬出荆棘,便放心地在鲜花中玩耍起来。当 蝴蝶在花丛中玩得开心时,乌龟已游过了河 流,不声不响地上了岸,一鼓作气爬到了终 点,又赢得了这场实力悬殊的比赛 。
命题作文 叙述类
明确类型
材料作文
议论类
话题作文 叙述+议论类 看图作文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 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 叙 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述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 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 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 “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 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 的成绩明显提高。 议论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 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人应当怎样对待环境的影响。
一只老鹰从山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 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 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 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 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 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 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 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 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 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 也很可爱啊!”
材料作文(叙事性材料)审题立意
• 二、处理材料的方式要改变 • 话题作文对所提供的材料可以不理; • 材料作文对所给的材料“非用不可”,写 作时要紧扣材料,行文过程中还要时时照 应材料。 •
话题作文要点话题,材料作文要点材 料。(看自己的作文是否点了材料?)
•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决定文章的成败。
• 准确理解材料,准确把握主旨,是材料作 文审题立意的关键。 •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读写结合。 •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 “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 ” “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 ”“针对以上材 料” • 材料作文要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 标题 。(全国卷1、2) 简而言之 • ……
• 《实践出真知》 • 一位伟人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亲自尝一尝。 不错,在我们生活中,如果我们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得到真 见识,收获真理,就不能主观臆造,人云亦云,我们需要做 的,就是去行动,去实践,唯有这样,真知才会被我们发现。 •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户人家菜园里有一块大石头,到菜园 的人……我们生活中就常常这样,被一些外表的现象蒙蔽, 或被别人的言论蒙骗,结果就是常常栽倒在谬误的大石头上, 使我们错过了发现真知的机会。 • 《从常规中突破》 • 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通常都会被称为常识来看待, 或者是一些常规的东西束缚着我们的思考。就像是有一户人 家中的大石头,却无人肯费力气去搬动它,最后媳妇去搬动 它才发觉石头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这不正是我们平常之人 被它蒙骗的结果吗? • 这颗大石头的外表确实能吓唬人,但是我们认清事情的真 相,必须先突破自己传统思维,最好才能看到最本质的东西。
四、行之有效的立意方法
• 一)问题立意法(由果溯因)
•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 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 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
高三作文(叙事类材料)思维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广场舞近年来备受争议,在不少场合,它几乎成了‚扰民‛的代名词。
民间因广场舞引发的冲突不断,一些地方还发生了泼粪、枪击、浇污油袭击广场舞大妈的行为。
网上有关中国大妈广场舞‚攻陷‛法国卢浮宫、俄罗斯红场所等帖子,也每每引起舆论的惊呼和围观。
而且,因广场舞引发的执法冲突、公众冲突,在许多地方仍在持续,好恶双方的对立情绪,似乎很难调和。
然而,近期在香港的‚第42届全港公开课舞蹈比赛‛中,一个广场舞节目居然获得了银奖,这消息恐怕同样让许多人吃惊不已。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中国大妈、公众、或其它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
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我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的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
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对西班牙父子因一些事情关系变得紧张,男孩离家出走,父亲心急如焚,遍寻不着后,在马德里的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
儿子名叫帕科,在西班牙这是个常见的名字。
寻不启事上写着:‚亲爱的的帕科,爸爸明天在马德里日报社门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
我爱你。
‛隔天中午,报社门前来了800多个‚帕科‛,等待宽恕。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叙事作文之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例文
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例文【篇一: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叙事类材料作文材料类型根据材料中的涉及的人物、对象、事件等关键要素,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单一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第二类多个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第三类,多则材料,多个人物、多个对象对多个事件。
二、立意方法详解(一)、第一类,单一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
这类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个人(或一类人),一个对象(事或物),只讲述一个故事。
故事有起因、经过和结局。
这类故事或来源于现实生活,时政新闻,或来源于寓言故事。
出题者的目的就是让考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比较深刻的认识。
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概括事件;第二步,抓关键句;第三步,由过溯因;第四步,探究深意。
以2013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材料为例来示范审题过程。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
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
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
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
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
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认真阅读材料后,第一步,概括事件:探险人员在山洞中点燃蜡烛,发现大量大蝴蝶,虽然屛住呼吸,放慢脚步,但数日后再去则发现蝴蝶已退到山洞深处。
第二步:抓关键句: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第三步,由过溯因。
大蝴蝶为何会退到山洞的深处?虽然探险者出于对蝴蝶的爱护而离开但蝴蝶还是对人类不信任。
第四步,探究深意。
从以上三步,故事,关键,因果都已经渐渐清晰,是要反映人与环境的问题,人与自然的问题。
所以可以立意为:对自然应有人文大爱,关爱自然哪怕是微小的蝴蝶,给他们生存空间;保护小生灵,保护生态资源;倡导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叙事类新材料作文审题
叙事类新材料作文审题——我如何教学生判断自己的中心论点和事实论据是否符合题意教学设想:新材料作文是近年高考常考的作文题,按照材料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叙事类;二是议论类;三是叙事+议论类。
材料中出现的议论,一般可以降低审题难度,因为议论中往往可以确定材料的话题范围和关键词。
纯粹叙事类的材料作文,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寓言;二是普通人物故事;三是时事。
其中一、二两类材料审题难度相对大,因为必须对材料的人和事进行整体把握,然后分析概括,提炼故事内涵,选择内涵相似的事实论据进行论证。
我们第一阶段的作文训练,所选题目就属这类叙事类材料作文。
审题基本上都是教学生把握几个关键因素:一是主要叙述对象;二是叙述对象在什么情况下,或者因为何种原因;三是做了什么事;四是结果如何。
把握住这四个关键要素后,第二步要由果溯因,通过结果探究原因。
这一步主要注意的是原因的多角度和原因的直接、间接性。
一般而言,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立意角度, 而事件的直接原因才是材料最中心的问题,是立意的主要角度。
非开放式的材料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叙事完整一一材料内包含了完整的因果关系。
追溯的原因已经在材料中给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必须把握住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依据它来确定自己的中心论点,并选择逻辑关系相类似的事实论据。
这类材料,材料内部逻辑关系的理解会直接影响着中心论点及事实论据是否符合题意。
训练的初始阶段,学生概括材料故事,把握关键因素的能力基本具备。
随着材料难度的加大,很多学生在习作中开始出现偏离材料内容和含义的情况。
具体表现为:一、中心论点似是而非;二、论点表述符合题意,但事实论据的表述与分析偏离材料内涵。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逻辑思维弱,分析能力差,看到故事后瞬间联想到自己熟知的观点和事例,以致文章中心论点或者事实论据似是而非。
这类叙事材料作文审题方法已经算比较成熟,但审题准确度一直难以提高, 这确实是一个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感到非常困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山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稿(20180223)课题:叙事类材料作文的审题课型:新授课主备人:陈诗红审核人:姚云波一、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任务驱动型叙事体材料作文的材料特点。
2.培养针对事件当事人及相关方的行为表现进行质疑,进而选择角度,表明态度的能力。
3.培养针对事件的具体事实,针对事件当事人及相关方进行思辨,具体深入阐述看法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事件进行质疑与思辨,通过具体、深入的分析,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2 通过作文提纲编拟环节的技法指导(“起承转合”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因果分析、矛盾分析等思维工具,条分缕析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质疑、思辨与立意、谋篇的训练,培养学生理性消费、友爱相处、自强自尊等意识。
2.培养学生理性说理的态度:(1)有针对的说理:顺应任务指令,切近事实要害,深入挖掘,入情入理;(2)有原则的说理:表达己见,关注异说;质疑思辨,澄明观点。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复杂性分析,避免一元化单向认知与思维浅表化。
引导学生正确表明态度,阐述看法。
教学难点:如何从基于贴近事实(现象)的态度与看法的表达上升为有一定概括度和抽象性的论旨(中心论点),并能斟酌语言形式(句式、辞格、用词)等以优化中心论点及标题的书面表达。
三、学习过程:呈现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巩固拓展——总结评价四、学习方法:实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五、时间分配:自主学习交流研讨,展示,点拨:六、学习内容:(一)简介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乙卷的作文题,引出关于“任务驱动型叙事类材料作文题型”的简要解说。
高考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韋。
(60分)(2015高考全国乙卷)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二)小结:任务驱动型叙事类材料作文题型的特点1.试题材料特点(1)试题往往给考生提供一个具体的生活化、社会化的真实情境。
(2)试题材料为叙事性材料,材料本身有一个动态变化(内含因果链)的过程。
(3)事件本身往往蕴含对立性问题(矛盾)。
(4)从材料中人与事的关系看,有主要当事方和相关参与方;有核心事件,有派生事件。
(5)事件引发多元声音。
2.提示语与要求语特点(1)材料后附的提示语往往带有“你怎么看?”或“你认为哪一种更怎么样”的设问句,指引考生“就事论事”(这是讨论的第一层次),并上升到“就事论理”(这是讨论的第二层次),从而达成“析事明理”的目标:或澄明是非,或解剖弊害,或分析原因,或提出对策。
阐述过程中,“论事”“论理”都要基于材料中的基本事实。
(2)材料后附的提示语往往带有“请你就某一方(或针对、选择某一个角度)表明态度、阐述看法”或“作出权衡、选择或判断”等的写作任务驱动指令,有的还有文体驱动指令,如2015国家课标乙卷的提示语中限定了写作的文体——书信。
(3)命题者让考生依据设定的真实情境,通过规定任务指令的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这与以往的阐释性话题写作更强调表达的对象性,写作者心中要有交流意识与读者意识,要针对真实的情境、具体的问题,而不可自说自话。
(三)任务驱动型叙事类材料作文的“立意”与“谋篇”任务驱动型叙事类材料作文如何针对其中一方,完成“表明态度,阐述看法”这一写作任务指令?1.几个关键词的解释:态度:对人、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
看法:对人或事物的认识或所持的见解;有时特指否定的意见。
表明:明白清楚地表示。
阐述:论述。
2.呈现作文训练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效力是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他来自贫困农村家庭,每年都获得特困生补助。
小李积极向上,助人为乐,努力学习,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
小李的五个舍友,都使用五六千元的苹果手机。
从大一开始,他们就没少取笑小李的“砖头”——诺基亚手机。
正好使用多年的“诺基亚”彻底坏了,小李就用自己做家教攒下的钱买了一部四千多元的苹果手机。
此事被同学报告学校,学校取消了小李的特困生补助。
此事在校园传开,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小李、小李的舍友、学校、打报告的同学的表现,选择其中一方,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3.“立意谋篇”指导:(1)理清事实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区分当事人与相关方,这是为选择角度、确定立意作铺垫,避免立意游离基本事实。
具体做法:审读材料时,可以按事件发展的因果逻辑或人物出现的先后次序,结合段落内部的句间关系,用//线标画层次。
(2)梳理事件的层次后,要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各方行为表现出的“思想品质”或“价值观念”。
具体做法:审读材料时,可以用笔圈点句中的关键词,或加简要的关键词批注,或者把对人物的行为表现提出疑问标注在段落旁边,以助益思维的明晰。
(3)综合材料,形成问题(质疑)具体做法:就材料所叙述事件中当事人及相关方的行为表现进行审视、质疑,并将质疑的问题书面化呈现。
示例:从小李的角度质疑——①享受特困补助的小李,用自己做家教攒下的四千多块钱买“苹果”手机,合不合适?②动用自己劳动所得,改善物质生活的需求是否要给予尊重?从小李的舍友的角度质疑——①取笑舍友“贫穷”“土气”的行为,该不该?②小李的舍友应该向“小李”学习什么?从打报告的同学的角度质疑——①面对享受特困补助的小李花大价钱购买“苹果”的行为,该不该举报?②有没有比打报告更好的规劝方式?从学校的角度质疑——①校方取消了小李的特困补助,这样做是否公平正当?②如何才能有效去除大学生中奢靡、攀比的恶习?(四)根据问题,提出观点:从小李的角度:从小李的舍友的角度:从学校的角度:(五)课堂审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现在,有的孩子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开饭馆或者经商,几年下来给家里挣了不少钱。
家里日子宽裕了,还盖起了三层楼。
父母很乐意,孩子会挣钱养家了。
而有的同龄人在苦读高中,几年下来,花了不少钱,家里日子过得很紧巴,房子还是那几间老房子。
父母也很乐意,因为他们盼着孩子将来有出息。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看法(感想)?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训练1: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适合的两项是()A.《学会选择适合的生活方式》B.《快乐是一种心境》C.《学会放手,才是大爱》D.《人生之路,慢慢走》E.《多元价值观,值得提倡》答案:CD【解析】这则材料涉及到父母看待孩子成长的态度问题。
适合以下立意: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快乐是一种心境;社会呼唤多元价值观;把握现在,还是放眼未来。
C中的“放手”没有依据,D中的“慢慢走”也没有依托,属于无中生有。
训练2:分析材料含义,你提出的观点是:(六)合作探究任务驱动型叙事类作文写作的基本结构模式(写作步骤)是怎样的?明确:任务驱动型类叙事类作文写作常用四步结构法1.引:2.议:3.联:4.结:(七)课后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母亲节这一天,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QQ空间,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
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面对网友们向母亲们疯狂的“示爱”方式,一半以上的母亲表示并不知情。
因此有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指导】作文涉及到网络与情感、虚拟与真实、道德绑架与情感绑架等多个方面。
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对道德品质的呼唤,是当今命题的重要方向。
材料中所反映的一些人在母亲节刷屏来晒孝顺的现象,确实值得反思。
孝,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也是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从正面立意:从反面立意:【精选素材】母亲节感恩:别陷入庸俗泥淖母亲节感恩,别陷入庸俗泥淖,忌浸染作秀风气。
近年来,报端常现误读“母亲节”的新闻,比如江西省德兴市新岗山明德小学100名学生相聚在校园,通过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迎接“母亲节”的到来,以此表达对母亲的爱戴和尊敬;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初二全体同学在操场上集体下跪,从父母手里接过了父母写给自己的家书。
不少同学坦言,这是自己第一次“跪父母”;再如武汉市不少中小学甚至大学给学生布置了亲情作业,如给母亲送花、洗脚,给父母写“一封家书”等,虽然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目的一致,即让学生感悟亲情,孝敬父母,并学会生活自理,但尤其不要生硬地把母亲节演变为“洗脚节”、“下跪节”等。
对母亲感恩,又何必非选择某一天来洗脚和下跪呢?感恩母亲,应当把每天都当成母亲节来对待,亲切自然地去关爱母亲,去表达情感,去让她们感受到来自子女最真挚的情怀。
母亲节煽情一些又何妨尽管一些好事者努力把母亲节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联系在一起,但毋庸讳言,母亲节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洋节”,且从一开始,就是被商家作为促销手段引进的。
商家从这个节日中嗅到了商机,早早打出“母亲节套餐”、“母亲节促销”的动人幌子;媒体上、网络上不约而同(其实不妨说是“约而同”)涌出成批面目仿佛的“二十四孝”式故事、段子,煽情催泪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吸附着眼球、广告。
对此,一些人呼吁,让母亲节“去商业化”,恢复亲情节日的本来面目,然而母亲节成为公共节日的一刻起,就不再属于任何一个人,包括“母亲节的母亲”,商家也好,普通人也罢,都有权为母亲节赋予自己所喜欢的任何定义——只要一个愿打,另一个愿挨。
那些无伤大雅、有助家人心情和氛围的花朵、礼物和祝福,哪怕掺一点点假,有一些些煽情,又有什么关系?作为母亲,难道不会笑着接纳儿女们所回馈的一切吗?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节日习惯”,也未尝不能给“自家的母亲节”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