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关键;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园地,又是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的阵地;既是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渠道,又是学生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物理概念教学,并尽可能地让初中生也重视起来。
一、初中物理概念有效性教学的意义
物理概念往往出现在教材内容的开头或末尾,一般都会用黑体字标记出来,目的是让学习者重视和注意。概念是科学的细胞。学生只有对物理知识,进行初步地把握,将物理概念转化为解题方法,才能真正地掌握物理知识和学科的学习方法。
概念的建立是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学生重获科学家得出概念的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物理概念往往拗口饶舌,晦涩难懂,而物理试卷的出题人也喜欢在物理概念上设置陷阱,稍有疏忽,就会落入“圈套”。所以,重视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既是考试的需要,也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把握学科特征的关键。
二、初中物理概念有效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结合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机制
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学习物理的关键和基础。它是表述研究对象具有的物理属性的思维形式,在进行概念的讲解
过程中,教师也要遵循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已经由感性思维的阶段过渡到理性思维的阶段,但是在物理学科等初步涉及的领域,因为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学生还是会对物理学科停留在最为初级的感性认识。尽管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物理现象,但是,学生还没有物理的理性认识和学科认识。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提出,人的认识,必须由感性阶段过渡到理性阶段,达到质的飞跃后,在认识上,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感性阶段。所以,教师必须遵循“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认识过程,以形象的教学工具作为支撑,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感性认知材料。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挂图、模型、实物、图像、图表、实验、视频、动画、课件等显而易见的教学材料,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具体化、形象化。比如在讲解“功率”概念时,我采取的是“情景教学法”,先给学生们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包括三个主要场景:沙滩上,父子二人堆沙;单元楼里,胖子和瘦子二人同时爬楼梯回家;工地上,工人们用起重机吊起重物,而旁边有很多工人抬起一块重物。通过这样一段视频,就是为了根据生活中的常见情景,引出我的教学导语——物体做功有快慢之分吗?学生在观看视频的
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做工不仅有快慢之分,而且与物体的质量、做工的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物理抽象生涩,学生当然不会
有学习物理概念的兴趣。物理概念尽管抽象、理性,但是,物理概念的提炼也是从具体生活中得来的。教师要想改变教学现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物理课堂丰富、多元。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类比方法、分析方法、分类方法、比较方法等,将物理概念单纯看成是语言的一种。比如在讲解“速度”概念时,我就用“龟兔赛跑”的故事作为课堂导语,让学生通过回忆这个小故事来具体理解速度的含义和影响因素。我在这个故事里,将龟兔赛跑的故事,划分为前后两部分,以兔子睡觉作为故事的高潮和转折,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将其当做两个单独存在的小故事再让学生看一次,兔子跑在乌龟前面的时候,学生很肯定地回答是兔子赢。这样,学生就在这种动态的情境中,知道了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可以用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的方法,时间长运动的慢;也可以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路程长,运动快。
3.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任何事物都普遍联系着,尤其是初中教材,编者一定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物理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规律进行编排,知识之间一定会存在内部的联系和迁移。
教师要有效利用课本的这一优点,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正确认识前知识、前经验的基础上,理解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排除表象的、非本质联系,争取水到渠成地实现概念的迁移。如“机械效率”的概念教学,在这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机械功的概念,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先引导学生温习“机械功”的相关背景知识,将“机械功”和“机械效率”“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进行对比、比较,找到异同,以使学生对“机械效率”的概念,进行初步把握和了解,由于受文字意义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将这几个概念混淆,所以,建构知识的内在联系,既可以让学生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加强提问环节,打破常规教学
教师要想进行概念教学,就需要提高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在细节上取胜。教师语言表达要清晰,课堂教学目的要明确。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敢于提问,比如让学生先进行自学,阐述自己对于概念的理解,从而在课堂提问中,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物理教学了。
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该不拘泥于教材,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调整,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打破常规地进行教学,既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理解物理学科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把物理概念放在总结语中,在教学中,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比等教学方法,将物理概念隐含其中,逐步渗透,使其逐步清晰化、具体化。如“上浮”,让学生画出受力分析图以后,就进行动手实践,让师生共同观看上浮的最终结果会是什么,引导学生利用二力平衡知识进行分析,得出漂浮时浮力与物重相等的结论,进一步追问,怎样用实验来进行验证等等。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力将前后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不仅学习本节知识,同时很好地应用以前所学知识受力分析、二力平衡等。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上浮,而且两者相辅相成,课堂教学的效率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物理概念切忌死记硬背,但是往往因为物理概念通常比较简单,文字的描述性较短,所以,机械性记忆又是学生们背诵物理概念经常采取的捷径。由于短期记忆的结果,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完、学期末,也就将付之东流了。
教师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要重视过程多于结果,要有“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和教学态度,把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地让每一位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记忆,这样既持久,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物理概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