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10299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4.0
计划学时:64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前言
1.1课程定位
《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获得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其相互配合的基本知识和几何参数检测的基本技能,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安全、环保、节能等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机械制图》,它的后续课程有《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1.2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
遵循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以企业调研为基础,围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与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实施本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实践。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从宏观(培养目标定位)、中观(课程体系)、微观(教学单元内容)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
(2)课程设置依据
以产品检验员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几何量精度和检测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经过对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探讨,合作开发了本课程。
(3)课程内容的确定
根据企业质量检测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与我校的实训条件,并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为实现学生掌握零件测量和产品检测等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通过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学做合一。按照常见几何量传统测量和精密测
量等实践过程安排学习项目,将公差制度与国家计量标准等理论知识,融入到六个大项目中,项目一零件尺寸精度与检测、项目二零件形位精度与检测、项目三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检测、项目四零件锥度和角度的检测、项目五螺纹检测、项目六三坐标测量仪的使用。
(4)项目编排思路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将应用广泛、易理解、易操作的项目,如零件尺寸精度的检测和零件形位精度的检测排在前面;将应用范围较窄,操作难度较大的项目如角度的检测、螺纹检测等放在后面,并在最后一个项目中加入典型零件综合项目检测。
(5)课时安排说明
根据企业检测项目和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有侧重点的分配课时,计划用64学时完成教学内容。尺寸精度的检测是企业中最常见的检测项目,其国家标准的认知和计量器具的使用是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课时分配方面加大了比重,共计30学时。其次是形位精度的检测,安排了16学时。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安排了6个学时。其余项目在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结合校内实训条件,适度减少课时的安排。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获得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其相互配合的基本知识和几何参数检测的基本技能,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完成质检员岗位的工作任务。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安全、节能等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认知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等基本概念。
②能记忆各种几何参数有关公差标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规定。
③会查用标准公差值和基本偏差系列的有关表格。
④能识读和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⑤能选用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⑥能认知螺纹的基本几何参数、标注、公差、合格性判断原则及检测方法等。
⑦认知常用计量器具的基本参数、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⑧认识三坐标测量仪的结构及形位公差的典型项目的检测过程。
(2)能力目标
①能够正确使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光学比较仪和内径百分表对零件尺寸精度进行检测,并做出合格性判断。
②能够正确使用合像水平仪和百分表等量具对零件直线度误差和平面度误差进行检测,并通过数据处理,做出合格性判断。
③能够正确使用比较样块和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检测零件表面粗糙度,并做出合格性判断。
④能够正确使用正弦规检测零件锥度和角度,并做出合格性判断。
⑤能够正确使用万能角度尺测量零件角度。
⑥能够正确使用螺纹量规检测螺纹是否合格。
(3)素质目标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②具有团队意识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③具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④具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4.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1)教材选用
①建议教材
周志海主编.《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
②主要参考教材
《极限配合与零件检测》.张爽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李坤淑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刘丽云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
③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031—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505--2009/1S0 4287:1 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7--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04-2000
(2)教材编写原则与要求
教材的编写工作依据本课程标准进行,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设计思想。通过学习任务,引入理论知识,努力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教材内容应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力求做到基本概念、术语、符号准确、易懂;实用性强,着重突出各种公差标准的实际应用。教材中任务实施部分内容具体,实施环节操作性强。
(3)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使用建议
针对高职学生素质的差异和机电系实训教学环境的限制,把零件尺寸精度的检测和形位精度的检测作为实际操作的重点,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的检测、角度的检测和螺纹的检测,在不违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将三坐标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