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二甲基-1,3-丙二胺msds

合集下载

1.3-丙二胺,N-(3-二甲氨基)-N,N-二甲基-低气味凝胶催化剂jeffcat z130_europe

1.3-丙二胺,N-(3-二甲氨基)-N,N-二甲基-低气味凝胶催化剂jeffcat z130_europe

Copyright © 2002, 2003 Huntsman LLCWarning : Polyurethane products manufactured from these chemicals may present a fire hazard if improperly used. Each manufacturer or user of such products should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is potential hazard and take the necessary precautions.Huntsman LLC warrants only that its products meet the specifications stated herein. Typical properties, where stated, are to be considered as representative of current production and should not be treated as specifications. While all 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this document is believed to be reliable and to represent the best available data on these products, NO GUARANTEE, WARRANTY, OR REPRESENTATION IS MADE, INTENDED, OR IMPLIED AS TO THE CORRECTNESS OR SUFFICIENCY OF ANY INFORMATION, OR AS TO THE SUITABILITY OF ANY CHEMICAL COMPOUNDS FOR ANY PARTICULAR USE, OR THAT ANY CHEMICAL COMPOUNDS OR USE THEREOF ARE NOT SUBJECT TO A CLAIM BY A THIRD PARTY FOR INFRINGEMENT OF ANY PATENT OR OTH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EACH USER SHOULD CONDUCT A SUFFICIENT INVESTIGATION TO ESTABLISH THE SUITABILITY OF ANY PRODUCT FOR ITSINTENDED USE. Products may be toxic and require special precautions in handling. For all products listed, user should obtain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oxicity, together with proper shipping, handling, and storage procedures, and comply with all applicable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standards.Main Offices: Huntsman Belgium BVBA / Everslaan 45 / B-3078 Everberg, Belgium / 32-2-758-9211Technical Services Section: Technical Services / Hamburg Office / 49-40-36670-162Technical Bullet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EFFCAT ® Z -130 CATALYSTDESCRIPTIONJEFFCAT ® Z-130 catalyst chemical identity is N,N,N’,N’-tetramethyldipropylenetriamine. It acts as a low-odour, reactive, amine catalyst designed for use in rigid, semirigid, flexible and packaging polyurethane foams.STRUCTUREH 3C H CH 3 \ | / N - CH 2 CH 2 CH 2 -N- CH 2 CH 2 CH 2 - N / \H 3C CH 3TYPICAL PROPERTIESAppearanceClear liquid,substantially free of suspended matter Water, wt-%0.15Flash point, PMCC,°C 88Freezing point, °C - 78Density, g/ml, 20/20°C 0.84Viscosity, cps, 40 °C1.93Current sales specification can be obtained from any Huntsman LLC sales office.SUGGESTED USESJEFFCAT ® Z-130 catalyst is recommended for use in all water-blown, packaging foams and in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requiring low fogging. It can be used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mine and metal catalyst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action profile.Rigid foams made with JEFFCAT ® Z-130 catalyst show a uniform, fine cell-structure. This catalyst is low in odour and gives excellent postcure characteristics.AVAILABILITYJEFFCAT ® Z-130 catalyst is available in bulk and in non-returnable drums of 165 kg net. Requests for samples may be made through any Huntsman LLC sales office.REGULATORY STATUSCAS No:6711-48-4EINECS:229-761-9TSCA:RegisteredSTORAGE AND HANDLINGPlease refer to our bulletin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JEFFCAT ® Catalysts” and the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on this product for necessary information.PRODUCT SAFETY POLICYIt is the policy of Huntsman LLC Europe t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information on the safe handling and use of our products. The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SDS) should always be read and understood thoroughly before handling the product,and adequate safety procedures should be rmation on the toxicity environmental and industrial hygiene aspects of our products may be found in the MSDS, which is available upon request through any Huntsman LLC Europe sales office.。

二甲基氨基丙胺安全技术特性表

二甲基氨基丙胺安全技术特性表
。给予医疗护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或淋浴。给予医疗护理。
眼睛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食入:漱口,不要催吐,大量饮水。给予医疗护理。
泄漏处理
泄漏处置通风。尽可能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大量水冲净残余物。不要让该化学品进入环境。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吸入:咽喉痛,咳嗽,灼烧感,气促,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推迟显现。
皮肤接触:皮肤疼痛、发红、严重的皮肤烧伤。
眼睛接触:眼睛疼痛、视力模糊、严重深度烧伤。
食入:灼烧感、腹部疼痛、休克或虚脱。
环境数据: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是有害的。
防护处理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烟。高于35℃,使用密闭系统、通风和防爆型电气设备。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佩戴防护手套、防护服、面罩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分子式
C5H14N2
危货及UN编号
33623;2734
理化性质
相对密度[水=1]
0.81
相对密度[空气=1]
3.5
熔 点℃
<-70℃
沸 点℃
135
溶解性
可与水混溶
稳定性
稳定
外观性状
无色液体
燃爆特性
闪 点,℃
35℃(闭杯)
爆炸极限
2.3%~12.3%
引燃温度,℃
——
最大爆炸压力,MPa
——
火灾危险类别
特别个人防护用具:化学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储存运输注意事项
与强氧化剂、强酸、食品和饲料分开存放。严格密封。
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爆炸危险组别/类别

N,N-二甲基-1,3-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N,N-二甲基-1,3-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1870mg/kg(大鼠经口)(LDLo)
健康危害:
本品有腐蚀性,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误服、吸入会中毒。
急救
皮肤接触:
用流动清水冲洗,若有灼伤,按碱灼伤处理。
戴橡胶手套。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收集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对污染地带进行通风。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酰基氯。
灭火方法:
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干粉。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5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避光保存。应与酸类、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N,N-二甲基-1,3-丙二胺
标识Leabharlann 中文名:N,N-二甲基-1,3-丙二胺
英文名:
3-Dimethylamino-1-propylamine;1-Amino-3-dimethylaminopropane

二甲基氨基丙胺

二甲基氨基丙胺

二甲基氨基丙胺【中文名称】3-二甲氨基丙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英文名称】3-dimethyl aminopropyl amine;N,N-dimethyl propylene diamine【结构或分子式】【密度】相对密度0.8100(30℃)【沸点(℃)】123【折射率】1.4328(25℃)【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情况】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用途】是有机原料中间体。

主要用于制取染料、离子交换树脂。

也用于环氧树脂固化剂、无氰电镀添加剂、纤维及皮革处理剂等。

【制备或来源】由二甲胺基丙腈为原料在Ni-Al催化剂存在下加氢,经过滤、精馏而成。

CAS No.: 109-55-7储运(Storeage)常温【危险性概述】主要接触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经皮吸收。

吸入:吸入蒸气或薄雾能引起:强烈刺激鼻、咽喉和肺,肺水肿(肺积液和气腔)、支气管痉挛、可能死亡。

眼睛接触:本品可能引起:强烈刺激、角膜灼伤、不可逆的眼睛损伤。

皮肤接触:本品可能引起:强烈的皮肤刺激、灼伤。

本品若通过皮肤吸收,有害。

食入:本品可能引起:强烈刺激口腔、喉咙和消化道、肿水肿(肺组织积液和气腔)、肺炎(肺发炎)、呼吸衰竭、死亡。

【急救措施】吸入: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

若呼吸困难,给氧。

若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

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到安全淋浴器下。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

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衣服再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洗。

不要将衣服带回家清洗。

丢弃被污染的鞋子、皮带和其他皮革制品。

食入:严禁催吐。

给喝牛奶或水。

立即就医。

若出现呕吐,应保持气道通畅。

不要让昏迷的人口服任何东西。

医生须知:腐蚀性物质。

【消防措施】闪 点:35℃/95℉ Tag 闭杯自燃温度:305℃/581℉爆炸下限:1.3%(估计值) 爆炸上限:8.6%(估计值)危险特性:其蒸气比空气重。

蒸气能传播到点火源并回燃。

N,N-二甲基-1,3-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N,N-二甲基-1,3-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戴橡胶手套。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收集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对污染地带进行通风。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1870mg/kg(大鼠经口)(LDLo)
健康危害:
本品有腐蚀性,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误服、吸入会中毒。
急救
皮肤接触:
用流动清水冲洗,若有灼伤,按碱灼伤处理。
N,N-二甲基-1,3-丙二胺
标识
中文名:
N,N-二甲基-1,3-丙二胺
英文名:
3-Dimethylamino-1-propylamine;1-Amino-3-dimethylaminopropane
分子式:
C5H14N2分子量:102.21
CAS号:
109—55—7RTECS号:TX7525000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危险货物编号:
33623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具有氨味。
主要用途:
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并用于有机合成。
熔点(℃):
-60沸点(℃):123
相对密度(水=1):
0.8120相对密度(空气=1):3.52

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

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
储运与废弃
包装分类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复合塑料瓶或铝瓶外普通木箱。
储运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酰基氯、酸酐、二氧化碳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其它: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棉防腐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与应急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眼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1,3-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3-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3-丙二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1,3-丙二胺化学品英文名:1,3-propanediamine中文名称2:1,3-二氨基丙烷英文名称2:1,3-diaminopropane技术说明书编码:902CAS号:109-76-2分子式:C3H10N2分子量:74.1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

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

接触后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可致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3623--N,N-二甲基-1,3丙二胺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3623--N,N-二甲基-1,3丙二胺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N,N-二甲基-1,3-丙二胺;N,N-二甲氨基丙胺;3-二甲胺基-1-丙烷化学品英文名:N,N-dimethyl-1,3-propanediamine;N,N-Dimethylaminopropylamine;3-Dimethylaminopropylami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N,N-二甲基-1,3-丙二胺190-55-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未见人类中毒报道。

动物试验显示本品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防毒服。

N,N-二甲基-1,3-二氨基丙烷109-55-7

N,N-二甲基-1,3-二氨基丙烷109-55-7
无数据资料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请注意废物处理也应该满足当地法规的要求。 若适用,该化学品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号国务院通过)的要求。
https://
Powered by TCPDF ()
20 °C (68 °F)
l) 相对蒸气密度
3.53 - (Air = 1.0)
m) 相对密度
0.812 g/cm3 at 25 °C (77 °F)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溶于水、多数有机溶剂。
soluble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4
p) 自燃温度(°C / °F)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半致死浓度(LC50)-金色雅罗鱼-122mg/l-96h 对水蚤和其他水生无脊 椎动物的毒性。半致死有效浓度(EC50)-Daphniamagna(大型蚤)-59.5mg/l-48h 对藻类的毒性半致死有效浓度(EC50)-Desmodesmussubspicatus(绿藻)-56.2mg/l-72 h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https://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产品标识符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N,N-二甲基-1,3-二氨基丙烷 CAS No.: 109-55-7 别名: 二甲基丙二胺;3-二甲氨基-1-丙胺;3-二甲胺基丙胺(DMAPA);二甲基-1,3-丙二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N,N-二甲基-1,3-二氨;N,N二甲氨基丙胺;3-二甲胺基丙胺;3-二甲氨基丙胺;二甲氨基丙胺;N,N-二甲基三亚甲基二胺;

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

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

N,N-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3-diethylaminopropylamine 中文名称2:3-二乙氨基丙胺 英文名称2:1-amino-3(diethylamino)prop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2300CAS No.:104-78-9 分子式:C 7H 18N 2分子量:130.2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有毒。

有腐蚀性。

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具有腐蚀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 104-78-9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_概述说明

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_概述说明

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全面概述和说明。

n,n-二甲基-1,3-丙二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医药、染料和化学工业等。

相对分子质量是描述化合物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了解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目的、内容层次结构,以及n,n-二甲基-1,3-丙二胺相关研究领域的背景知识。

正文部分将阐述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定义、合成方法和物化性质。

结果与讨论部分将介绍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法,并针对已有文献中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进行结果解释与讨论。

实验方法与条件部分将详细介绍材料与仪器设备,以及描述合成步骤、操作过程和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所需实验步骤和条件。

结论与展望部分将总结主要结果,给出具体结论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地介绍和归纳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合成方法和物化性质。

同时,通过对已有文献中相关数据的汇总分析,计算并讨论其相对分子质量。

通过实验方法与条件的描述,希望能提供可重复性高、准确性强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实验步骤和条件说明。

最后,本文将给出符合实验结果的结论,并展望未来进一步研究该化合物在不同领域应用潜力的可能性。

2. 正文:2.1 n,n-二甲基-1,3-丙二胺的定义:n,n-二甲基-1,3-丙二胺,简称DMA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它是由两个甲基基团连接到1,3-丙二胺的氮原子上形成的分子。

该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有机合成和材料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2 合成方法:n,n-二甲基-1,3-丙二胺可以通过多种合成方法获得。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将三氯化铵与甲基胺反应得到n,n-二甲基-1,3-丙二胺。

在这个反应中,三氯化铵作为亲电试剂,与甲基胺发生互换反应,生成目标产物。

N-N-二乙基-1-3-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N-N-二乙基-1-3-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N,N-二乙基-1,3-丙二胺化学品英文名:N,N-diethyl-1,3-diaminopropane;3-aminopropyldiet hylamine化学品别名:N,N-二乙基-1,3-二氨基丙烷;3-二乙氨基丙胺CAS No.:104-78-9EC No.:203-236-4分子式:C7H18N2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跟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敏化作用。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危险性类别判定,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皮肤敏化作用,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造成严重眼损伤。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3623--3-二甲氨基-1-丙胺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3623--3-二甲氨基-1-丙胺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3-二甲氨基-1-丙胺;N,N-二甲基-1,3-丙二胺;二甲氨基丙胺化学品英文名:3-dimethylamino-1-propylamine;1-amino-3-dimethylaminopropa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二甲氨基丙胺109-55-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有腐蚀性,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

误服、吸入会中毒。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与1,2-二氯乙烷反应产生爆炸性的乙炔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具有腐蚀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完整版)1,3-丙二胺安全数据表

(完整版)1,3-丙二胺安全数据表
燃烧(分解)产物:
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火灾危险类别: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禁忌物:
酸类、酰基氯、酸酐、强氧化剂、二氧化碳。
避免接触的条件:
潮湿空气.
灭火方法:
二氧化碳、砂土、泡沫、干粉。用水灭火无效。
禁用灭火:
毒害性及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毒性资料
LD50:
LD50350mg/kg(大鼠经口);200mg/kg(兔经皮)。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
戴橡皮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储存要求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运输要求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3625--N,N-二甲基丙醇胺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33625--N,N-二甲基丙醇胺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N,N-二甲基丙醇胺;3-(二甲胺基)-1-丙醇化学品英文名:N,N-dimethylpropanolamine;3-(dimethylamino)-1-propanol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N,N-二甲基丙醇胺3179-63-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吸入蒸气,引起咳嗽、呕吐,高浓度可引起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对眼有刺激性。

可致皮肤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N,N'-二甲基-1,3-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N,N'-二甲基-1,3-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N,N’-二甲基-1,3-丙二胺化学品英文名:N,N’-dimethylpropane-1,3-diamineCAS No.:111-33-1分子式:C5H14N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事故响应:——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 P370+P378 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 P403+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N,N-二甲基丙胺-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N,N-二甲基丙胺-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可用:小火:干式化学灭火剂、二氧化碳、水或抗溶泡沫灭火剂;大火:水、水雾或抗溶泡沫灭火剂。
自燃温度(℃):165。
液体。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
现场急救措施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化学品标识
危险性标志
易燃!
腐蚀!
N,N-二甲基丙胺
dimethyl-n-propylamine
C5H13N
CAS号:926-63-6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熔点(℃):<-20;
初沸点和沸程(℃):65.5;
闪点(闭杯,℃):-11;
爆炸上限/下限[%(v/v)]:无资料;
禁用:避免用太强烈的水汽灭火,因为它可能会使火苗蔓延分散
泄漏处理措施
浓度(mg/m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未制定
PC-TWA:未制定
PC-STEL:未制定
消防中心
人民医院
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120

1,3-丙二胺(CAS:109-76-2)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丙二胺(CAS:109-76-2)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沸点(℃):
139.7
相对密度(水=1):
0.89
饱和蒸气压(kPa):
<1.07(20℃)
临界温度(℃):
333.4
临界压力(MPa):
5.12
闪点(℃):
48
引燃温度(℃):
350
爆炸上限%(V/V):
15.2
爆炸下限%(V/V):
2.8
溶解性:
易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外观与性状
气味 气味阈值 pH值 熔点/凝固点 初沸点和沸程 闪点 蒸发速率 易燃性(固体,气体)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蒸气压 蒸气密度 密度/相对密度 水溶性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自燃温度 分解温度 黏度
形状: 澄清, 液体 颜色: 无色 胺样气味 无数据资料 12.7 在 100 g/l 在 20 °C 熔点/凝固点: -69.99 °C - lit. 133 °C - lit. 32 °C - 闭杯 无数据资料 无数据资料 爆炸上限: 12.35 %(V) 爆炸下限: 2.3 %(V) 7 hPa 在 20 °C 3.53 - (空气= 1.0) 0.812 g/cm3 在 25 °C 1,000 g/l 在 20 °C - 可溶 log Pow: -0.4 215 °C 在 1,013.25 hPa 无数据资料 无数据资料
5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
静态试验 LC50 - Leuciscus idus melanotus - 122 mg/l - 96 h 方法: OECD测试导则203
对水溞和其他水生无脊椎 静态试验 EC50 - Daphnia magna (水溞) - 59.46 mg/l - 48 h 动物的毒性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职业接触限值 不含有职业接触限值的物质。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及工作结束时洗手。
3
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防护 皮肤保护
身体保护 呼吸系统 防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 部。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 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材料: 氟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7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Vitoject (KCL 890 / Aldrich Z677698, 规格 M) 飞溅保护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4 mm 溶剂渗透时间: 54 min 测试过的物质Camatril (KCL 730 / Aldrich Z677442, 规格 M) 数据来源 KCL GmbH, D-36124 Eichenzell, 电话号码 +49 (0)6659 87300, e-mail sales@kcl.de, 测试 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 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 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 度和数量来选择。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 风防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LD50 经口 - 大鼠 - 雄性和雌性 - 410 mg/kg LC50 吸入 - 大鼠 - 4 h - > 4 ppm LD50 经皮 - 大鼠 - 1,630.4 - 2,805.3 mg/kg 皮肤腐蚀/刺激 皮肤 - 家兔 - 腐蚀性 严重眼睛损伤/眼刺激 眼睛 - 家兔 - 腐蚀性 - OECD测试导则405 呼吸或皮肤过敏 最大反应试验 - 豚鼠 - 接触皮肤可引起过敏。 - OECD测试导则406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体外基因毒性 - 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 小鼠淋巴瘤细胞 - 阴性 体内基因毒性 - 小鼠 - 雄性和雌性 - 阴性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生殖毒性 - 大鼠 - 雄性和雌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 - 呼吸道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害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引起呼吸道刺 激。 食入 吞咽有害。 引致灼伤。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 研究。 附加说明 重复染毒毒性 - 大鼠 - 经口 - 未观察到有害效果的水平 - 50 mg/kg - 观察到有害效果的最低水平 - 250 mg/kg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TX7525000
对藻类的毒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C50 - Desmodesmus subspicatus (绿藻) - 56.2 mg/l - 72 h
细菌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生物降解性
结果: 60 - 70 % - 快速生物降解的。 方法: OECD测试导则301D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14. 运输信息
信息 联合国编号 联合国运输名称
运输危险类别 包裹组 环境危害 特殊防范措施
欧洲陆运危规
无数据资料 12.5 PBT和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他环境有害作用
对水生生物有害。 由于pH值改变可能对水生物种有害 无数据资料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污染包装物 按未用产品处置。
2.3 其它危害物
催泪
3. 成分/组成信息
常用名:
分子式: 分子量:
N,N-Dimethyl-1,3-diaminopropane N,N-Dimethyl-1,3-propanediamine C5H14N2 102.18 g/mol
组分 N,N-二甲氨基丙胺 CAS No. EC-编号
109-55-7 203-680-9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健康影响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 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2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浓度或浓度范围 <= 100 %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4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禁配物
强氧化剂, 二氧化碳(CO2)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在着火情况下,会分解生成有害物质。 -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其他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或雾滴。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 止泄漏。 充气保存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无数据资料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4 进一步信息
喷水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消除所有火源。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 域。 注意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可蓄积在地面低洼处。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2.2 GHS 标签要素,包括防范说明
象形图
信号词 危险声明
警告声明 预防措施
危险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2 + H312 吞咽或皮肤接触有害。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17 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 H335 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 H402 对水生生物有害。 无数据资料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2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