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和关联词5

合集下载

复句及其关联词

复句及其关联词

二、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分?
1、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 否则就是复句。
例: a 我从家信中知道,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 反对,还给பைடு நூலகம்许多慰勉。 b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 慈的态度,至今仍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2、从表述关系上看,单句只有一个表述中心,
一种表述关系。 再简单的复句也至少有两个以上的表述中 心和表述关系。 例: a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 、我们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不但(不仅)……而且……、 不但(不仅)……还…… 更、而且、并且、甚至、况且
4.选择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 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 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 思。。例如:
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常用关联词语有 不是……就是……、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 或、或者 结构: “a、或者(或)b”、 “不是a就是b”、 “是a还是b?” “与其A,不如b”
一、单句
•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 子。 例如: ⑴ 茶桌擦得滑溜溜的发光。 ⑵ 他非常健康。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短语 构成。 例如: ⑴ 飞机! ⑵ 站住!有人敲门。
二、什么是复句?
8.条件复句:
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 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 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例如:
常用关联词语有: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不管、不论)……也(都)…… 除非……才……

复句关联词

复句关联词
双用
只要(一旦)……就(都、便)……;只有……才……;
除非……才……;除非……不……;
除非……否则……;不……不……;
没有……就没有……;无论(不论、不管)……都……;
双用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甚至、还、更)……;
不但……反而……;尚且……何况……;非但……而且……;
选择
复句
单用
或者、 或是、 还是
双用
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 是……还是……;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也许……也许……;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转折
既然……就(那么、那就)……;
之所以……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
假设
复句
单用
如果、假设、假如、假若、假使、倘若、倘使、要是、若是、若、万一
双用
如果(假设、假如、假若、假使、)……就(那么、则、便)……;
即使(即便、纵使、纵然)……也……;再……也……;
如果说……那么……;
条件
复句
单用
只要 只有 除非 一旦
并列
复句
单用
也 又 同时 另外 一边 一面 另一方面
双用
既……又……;既……也……;又……又;也……也……;
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
一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
递进
复句
单用
不但、不仅、不光、并且、而且、况且、尚且、何况、甚至、尤其、
反而、还、更、并、甚至于
复句
单用
虽然、虽、虽是、虽说、虽则、尽管、但是、可是、然而、却、也、还、而、可、可是、却、只是、不过、只不过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复句分类1.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2.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5.并列关系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6.承接关系一……就……、起初……后来……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8.选择关系与其……不如(___、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以免、免得、省得。

例如:为了避免情绪激动,你快让他进去。

取舍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___、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关联词语的误用情况:1.错用关联词语例如: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

因为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

(应把“因为”改为“为了”)(也可以把“就”移到“为了”前面)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有些短语看起来像关联词,但并非关联词。

例如“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

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词语连成的句子。

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连续词。

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例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 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2选择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 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 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不是……就是……,
例如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 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 去搞假呀! ③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 死亡。
假设复句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 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 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 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 如果……就……,倘若……那么 即使……也……,再……也…… 要是……那么……
例如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 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 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成一 句话,使句子更简洁.
1小华的字写得很好。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 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3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 术表演。 4你没有告诉我。我知道了。 5我们发动群众。我们很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 我们的任务。
例如
① 因为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做连拱桥. ② 既然我们不是内行,就应该从头学起。 ③ 时间之所以宝贵,是因为生命是时间构成的
5转折复句
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 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 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常用的关联词有: 虽然……但是……,尽管……却……
……却…… ……然而……
例如
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 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6条件复句
前面的分句提出一种条件,后面的分 句说明在满足这样条件的情况下所产 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只要……就 如果……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常用复句及其关联词的搭配

常用复句及其关联词的搭配

常用复句及其关联词的搭配(整理稿)(一)并列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述说或描写相关的几件事、几种情况或同一件事、同一情况的几个方面。

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彼此之间不分主次、轻重。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单用——也;又;还(有);同时;同样;另外搭配使用连用:既……,也……,又……;又……,还……成对使用:既……,也……;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重复使用: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并列关系的复句,通常又可分为平行式和对比式两种。

1平行式(A,B,C……)2对比式(不是A,而是B)分句具有对举性,否定一方,肯定一方。

(二)承接复句分句与分句之间在意思上是承接的,表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分句往往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一般不能调换次序。

(三)递进复句递进关系的复句一般只有两个分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往往是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递进复句的关联词语大多是成套使用的,也有单用的。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单用——而且;并且;甚至;更况;且何;况;还;也;反而(反) 搭配使用连用:也……,还……,更……;不但……,而且……,甚至……成对使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并且、还、也、更、又)……;不但不(不仅不)……,反而……;尚且……,何况……;既……,更……“不是……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可以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上例中的“不是”没有否定的意思,而是表示“不仅仅是”的意思,“而是”则是“而且是”的意思。

并列复句中的“不是……而是……”两个分句往往可以变换语序,基本意思不变,而上例中的前后分句不能变换语序,所以不是并列复句,而是递进复句。

递进复句可以分为顺进式和逆进式两种。

1顺进式(不但……,而且……)2逆进式(不但不……,反而……)这种复句前一分句常从否定方面说,表示“不怎样”或“没有怎样”,后一分句则从肯定方面说,“反倒怎样”,从相反方向把意思推进一层。

复句与关联词

复句与关联词
例句: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 递进复句的构成
后一分句所说的内容比前一分句所说 的程度要深,意义更进一层。
关联词语配对使用:不但……而且…… 不仅……还…… 不光……也…… 不只…… 又…… 不但不……反而(反倒)……
单用关联词语:而且 、 并且 、 甚至 、尤 其
❖ 2.分句由关联词语组合式(关联法) 记住关联词语就是记住复句类型的一
个重要方法了
★复句的含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
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复句的构成方式
1)直接组合 2)借助关联作用的词语
★ 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复句的类型
并列,递进,选择,连贯,解说——联合复句 转折,因果,假设,目的,让步,条件——主从复句
1、并列复句的构成 1)直接组合 A.云散了,雨住了。 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照射特别强烈。 2)借助关联词组合 A.他既勇敢,又机智。 B.风又急,雨又大。
并列复句常用关联词
单用:也,又,还,同时,同样 。 成套:也A也B,又A又B,既A也(又) B 一边A一边B,有时A有时B,不是A而是B, 是A是B。
避免什么:以免、免得、省得、以防
例句: 你把意见整理一下,明天好交大会讨论。 麻烦你把这本书捎给他,省得我再跑一趟。
指出下列名言的复句关系:
1.失去了真,也同时失去了美。 (并列)
2.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
也不愿以伪善得到十个朋友的赞扬。 (选择)
3.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递进)
4.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条件)
*连贯复句
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
单独的: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 跟着

复句和关联词(全)

复句和关联词(全)

02
总结词
提供多种选择、增强表达效果
03
详细描述
在写作中,选择复句常用于提供多个选项供读者选择或对比,增强文章
的表达效果。例如,“你可以选择去电影院看电影,或者在家看流媒体
。”
转折复句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转折复句
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常使用转折连词“但是”、“然而 ”等连接。
总结词
突出对比效果、使内容更加鲜明
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常使用条 件连词“才”、“才”等连接。
总结词
强调条件关系、明确结果预期
详细描述
在写作中,条件复句常用于强调 某种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明 确预期的结果。例如,“只要你 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时间复句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时间复句
表示时间关系的复句,常使用时间连词“当”、“正在”等连接。
04
复句和关联词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并列复句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并列复句
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常使用并 列连词“和”、“与”、“及”
等连接。
总结词
增强文章条理性、丰富内容表达
详细描述
在写作中,并列复句常用于列举 、说明或对比多个事物或观点, 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条理清晰 。例如,“他喜欢读书、看电影
和旅游。”
条件关联词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表示它们之间 是条件关系,即后一个句子是前一个句子的条件或结 果。常见的条件关联词有“才便只有”、“才便除非 ”、“才便若是”等。
例句: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时间关联词的用法和例句
• 时间关联词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表示它们之间是时间关 系,即后一个句子是前一个句子的时间上的后续或先决条件。 常见的时
详细描述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是:
1、并列复句: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
单用:也,又,另外,同时,一面,一边,另一方面。

合用:既…又…;不是…而是…;也;又;同时、同样、另外;既…也;又…又;也…也;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一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会儿…一会儿;是…不是。

2、递进复句:分句之间的意思是递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
单用:更、而且、况且、何况、甚至、甚至于、以至、尤其、尚且、反而、并且、还、不但、不仅、不光。

合用:非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不但……反而、尚且……何况、别说……连”等。

3、转折复句:句意之间是转折的关系。

单用:虽然虽说是但是可是但却而然而不过就是只是反而尽管固然只不过。

合用:“虽然(虽、虽是、虽说、虽则、尽管)……但是(可是、然而、却、也、还、而)”等。

4、因果复句: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单用:“因为、由于、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既、既然、可见”。

合用:“因为(因)(由于)……所以(才)(就)(于是)(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由于……因此(因而,所以);“既然……那么(就、又、便、则、可见)”。

5、条件复句:分句之间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单用:才、否则、要不然,一旦,除非,只要,只有。

合用: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总);没有……就没有;无论(不管,不论)……都;“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不)”。

8种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8种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8种复句类型及关联词在中文写作中,复句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语法结构。

根据从句在复句中的作用和关联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复句分为以下八种类型:1. 让步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表示虽然有某种情况或条件存在,但这并不会影响主句表达的实际含义。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虽然"、"尽管"、"虽然...但是"等引导。

例如: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锻炼身体。

尽管工作繁忙,她仍然每天给家人做好晚饭。

2. 条件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表示在主句发生的情况下,某种条件满足了才能实现。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如果"、"假如"、"除非"、"只要"等引导。

例如:如果你明天有时间,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电影。

假如明天下雨,我们就改天再去爬山。

3. 原因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表示主句的结果是由某种原因造成的。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因为"、"由于"、"既然"等引导。

例如: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考试得了好成绩。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就应该全力以赴。

4. 结果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表示某种条件或情况下,主句的结果是什么。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所以"、"因此"、"以至于"等引导。

例如: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所以身体非常健康。

昨天晚上熬夜看球赛,今天上午以至于迟到了。

5. 目的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表示某种行为或者行动是为了达到主句中的目的。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为了"、"以便"、"使得"等引导。

例如:为了更好地学习,我准备去图书馆看书。

他买了一台新电脑,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6. 权衡状语从句权衡状语从句表示某种情况在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平衡、比较。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不管"、"虽然"、"有时候"等引导。

复句与关联词及关联词搭配

复句与关联词及关联词搭配

复句与关联词及关联词搭配(一)并列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述说或描写相关的几件事、几种情况或同一件事、同一情况的几个方面。

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彼此之间不分主次、轻重。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单用也又还(有) 同时同样另外搭配使用连用既A,也B,又C;又A,还B成对使用既A,也B;既A,又B;一方面A,另一方面B;不是A,而是B重复使用一方面A,一方面B;一边A,一边B并列关系的复句,通常又可分为平行式和对比式两种。

1平行式(A,B,C……)2对比式(不是A,而是B)分句具有对举性,否定一方,肯定一方。

(二)承接复句分句与分句之间在意思上是承接的,表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分句往往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一般不能调换次序。

(三)递进复句递进关系的复句一般只有两个分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往往是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递进复句的关联词语大多是成套使用的,也有单用的。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单用而且并且甚至更况且何况还也反而(反)搭配使用连用也A,还B,更C;不但A,而且B,甚至C成对使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A,而且(并且、还、也、更、又)B;不但不(不仅不)A,反而B;尚且A,何况B;既A,更B“不是……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可以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上例中的“不是”没有否定的意思,而是表示“不仅仅是”的意思,“而是”则是“而且是”的意思。

并列复句中的“不是……而是……”两个分句往往可以变换语序,基本意思不变,而上例中的前后分句不能变换语序,所以不是并列复句,而是递进复句。

递进复句可以分为顺进式和逆进式两种。

1顺进式(不但A,而且B)2逆进式(不但不A,反而B)这种复句前一分句常从否定方面说,表示“不怎样”或“没有怎样”,后一分句则从肯定方面说,“反倒怎样”,从相反方向把意思推进一层。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精选文档】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精选文档】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陈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种事物、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有平列或对照的意味,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⑴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⑵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还可以节约纸张和印刷费用。

⑶概念的内涵越小外延越大,反之,内涵越大外延越小。

(单用)⑷我们既要有冲天的干劲,也要有科学的分析。

⑸于长水一边发动党团员加紧搬石头,一边帮着石匠钻炮眼崩石岩。

⑹海燕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

——高尔基《海燕》⑺治史绝不是为了泥古,而是为了鉴今。

⑻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绝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注意:并列复句还经常不用关联词语,而只凭语序和语义来显示分句间的关系,如:⑴山显得那么苍茫,路显得那样遥远.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⑶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二、承接关系:即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情况,常用的关联词语多为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⑴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⑵代表团定于今日离京前往上海,然后赴广州参观访问。

⑶过了那林,船便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鲁迅《社戏》⑷大家看了看钞票上的人像,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便把钞票塞进破布袄的空口袋或者缠着裤腰的空褡裢.—-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⑸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后来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⑹我一进村,就被这意外的情景惊呆了。

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

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

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
本文是关于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感谢您的阅读!
也又同时另外一边一面另一方面
既又;既也;又又;也也;
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
一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
不但、不仅、不光、并且、而且、况且、尚且、何况、甚至、尤其、
反而、还、更、并、甚至于
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甚至、还、更);
不但反而;尚且何况;非但而且;
或者、或是、还是
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是还是;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也许也许;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虽然、虽、虽是、虽说、虽则、尽管、但是、可是、然而、却、也、还、而、可、可是、却、只是、不过、只不过
虽然(虽、虽是、虽说、虽则、尽管)但是(可是、然而、却、也、还、而)可、可是、却、只是、不过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既然、可见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而、所以);
既然就(那么、那就);
之所以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
如果、假设、假如、假若、假使、倘若、倘使、要是、若是、若、万一
如果(假设、假如、假若、假使、)就(那么、则、便);
即使(即便、纵使、纵然)也;再也;
如果说那么;
只要只有除非一旦
只要(一旦)就(都、便);只有才;
除非才;除非不;
除非否则;不不;
没有就没有;无论(不论、不管)都;
复句关联词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八大复句关联词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八大复句关联词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八大复句关联词表格-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八大复句关联词是指连接复句之间关系的常用词语,包括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目的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和比较关系。

下面是一个关于八大复句关联词的表格:++++关联词关系示例++++因为因果关系因为下雨了,所以我带了雨伞。

所以因果关系我带了雨伞,所以不会被雨淋湿。

如果条件关系如果下雨了,我会带雨伞。

就条件关系如果下雨了,我就带雨伞。

虽然让步关系虽然下雨了,但我没带雨伞。

但是转折关系我没带雨伞,但是不会被雨淋湿。

而且递进关系今天不仅下雨了,而且刮大风。

或者选择关系要么带雨伞,要么淋湿了。

像比较关系今天的天气像夏天一样炎热。

++++以上是八大复句关联词的一个简要表格,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扩展和丰富。

使用这些关联词可以帮助文章表达更加复杂和清晰的句子关系,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

示例2:标题:八大复句关联词表格导言:在写作中,使用复句可以增加文章的复杂性和准确性。

而复句关联词则是连接复句之间关系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八大常用的复句关联词,并提供一个便于参考的关联词表格。

一、并列关联词:1. and(和):表示并列、添加相同的信息。

2. but(但是):表示并列、添加对立的信息。

3. or(或者):表示并列、选择性的信息。

二、递进关联词:1. furthermore(此外):表示递进、添加更多的信息。

2. moreover(此外):强调并列、添加额外的信息。

3. in addition(除此之外):添加额外的信息。

三、对比关联词:1. however(然而):表示对比、前后意义相对。

2. in contrast(对比而言):用于对比两件事物的不同之处。

四、因果关联词:1. because(因为):表示因果关系。

2. therefore(因此):表示结果、前因和后果。

五、条件关联词:1. if(如果):表示条件、前提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2. unless(除非):表示充分条件。

因果复句的关联词

因果复句的关联词

因果复句的关联词
1. “因为……所以……”。

例子:因为你对我好呀,所以我也愿意真心对你呀!
2. “既然……就……”。

例子: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相信你呗!
3. “要是……就……”。

例子:要是你早点来,我们就不会错过这场精彩的演出啦!
4. “倘若……就……”。

例子:倘若你不努力,就别想取得好成绩呀!
5. “只要……就……”。

例子:只要你开心,我就开心呀!
6. “只有……才……”。

例子:只有经历过挫折,才会真正成长啊!
7. “如果……那么……”。

例子: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们就只能在家里玩啦!
8. “即使……也……”。

例子: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不会放弃的呀!
9. “宁可……也……”。

例子:宁可自己辛苦点,也不能让家人受委屈呀!
10. “与其……不如……”。

例子:与其抱怨,不如行动起来呀!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因果复句的关联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可太重要啦,它们能让我们表达出各种因果关系,让我们的语言更丰富、更有逻辑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思考。
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 关联词
假设复句
“如果(假如、假若、倘若、要是)……那么(就、 便) “即使(纵然、哪怕、就算)……也……”
举例
Ⅰ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能不攻 自破。 Ⅲ 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
的享受。
• 让步假设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没 有成为现实 • “即使”表示撇开的是虚拟的事实,是 做最大的假设罢了。
复句特征
(一)一个复句是一个句子。它和单句一样,有一个 句终语调,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 (二)每个复句,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这些 分句或是主谓句,或是非主谓句。 (三)复句里的各个分句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是相 互依存的。其独立性表现在,每个分句都有句子的性 质和地位,一个分句不是另一个分句里的一个成分。 其依存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句与分句之间总会 产生一定的关系;二是分句之间往往用特定的关联词 语联结起来;三是根据表述的需要,分句的主语可承 前省略,或蒙后省略。 第四,分句和分句之间,有 明显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等表示。
并列复句和递进复句的区别
• 并列复句分句间或者是平列关系,或者是对举关 系。 •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他的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也就可 以不断地得到进步。 一边让雨淋湿我的头发,一边还想去田野悠然地 踏青呢。 常用的有“也”“又”“还”“既……又……”“ 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 不是……而是……”等。
易混淆的复句类型
• 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 记。 •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让步, •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分析复句(多重)的方法步骤:
• 先读懂整个复句所表达的意思,这是基础。
• 步骤: 1、总揽。 全句的分句数目、结构特点; 2、确定分句间结构关系。 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及关联词(隐去的可 试着补出来复句);
3、确定复句的结构层次关系。 ①先确定第一个层次和关系(全面理解 全句的基础上。找的方法:①找统领全句的 关联词语。看关联词统领的范围,看关联词 覆盖到哪儿。②从分句间的松紧关系看,松 的就是第一层③复句中有分号的地方往往是 第一层。); ②继续切分,至分句为单句止。
• (三)解说复句:也称总分复句,由总提和分说 两部分组成,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 ,用几个分句表达。 1先总后分,例如: 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 的。 据说错处有三:一是态度,二是气量,三是年 纪。 • 2先分后总,例如: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我 们应采取这种态度。
选择
①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 了。
常见的关联词
转折复句
“虽然(尽管、固然)……但是(可是、却)……”
“但” ①
“但是”
“可是”
“然而”
“却”
举例
尽管灰姑娘连丢下一只水晶鞋都无暇顾及,就慌慌 张张地奔”,可是不会用思想。
因果
⑶ 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 下马观花。 解说 ⑷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 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 缺少的质朴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因果、递进
易混淆的复句类型
一、并列复句和选择复句。这两种复句中的大部分句子容 易区分,但也有容易混淆的情况。并列复句中从正反两 方面对比表述的类型(常用的关联词有“不是……而是 ……”,“是……不是……”),有学生易混同于选择复句 中的一种没有取舍的情况(常用的关联词为“不是……就 是……”)。例如“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 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辨别这两种复句: 首先可以从关联词入手。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两类 复句的关联词进行比较(特别是比较其关联词的后部 分),分析其异同点。 其次,可从句子表达的意义上来区别。并列复句是 为了鲜明地说明事情或事物的特点,意思往往是确定的; 选择复句则列出两种不相容的可能,引人注意,意思是 不确定的,要人们自己去确定取舍。
易混淆的复句类型
三、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这两种复句由于在某种情况下 比较相似,所以很容易混为一谈。如(1)“如今,你若 是从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 道。”(2)“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沙丘就可以 被固定下来。”很多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例(1)是假设复 句,例(2)又是条件复句。 可从两方面来辨别这两种复句。 第一,根据关联词来辨别:凡是前一分句中的关 联词与“如果”意思一样的(如“假如”、“假若”、“若是”、 “若要”等),则是假设复句;凡是前一分句的关联词与 “只有”意思相近的(如“只要”、“除非”等),就是条件 复句。 第二,根据句子感情色彩来判断:假设复句往往 带有假设的意味,主观色彩较浓;而条件复句常常是冷 静地叙述情况,比较客观。
3他是应该来的,只是没时间。
只有靠自己亲自观察,才能知道实际的情形。
类型和关联词
条件复句
有条件的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不、否则)…” 无条件的条件关系:“无论(不论、不管)…都…”
举例
Ⅲ 除非是到了冬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
• 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 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一层,如程度更 深,数量更大,范围更广等。递进复句一般要用 关联词语连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更”“而且 ”“甚至”“尤其”“特别”“何况”“不但( 不仅、不只、不光)……而且(并且、也、还 )……”“尚且……何况……”等。 例如: 1、那雨却下得大了,而且下了一整天。 2、对于叔叔回国这件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 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 置一所别墅。 3、老旦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 唱。
(五)递进关系
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的意思更近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 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反之亦可.递进关系必须用关联词语. 1一般递进:两个分句都表示肯定,层层推进,合用关联词语递进的意 思比单用关联词语的强些.例如:
(1)现在隔开法不仅得到普遍采用,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和创造. (2)他不认识我,甚至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
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所以浪费时间就是耗费生命。
关联词
因果复句
⒈ 说明因果关系: “因为(由于)…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为” “由于” “所以” “因此” ⒉ 推论因果关系: “既然……就……”
举例
Ⅱ 你既然已经知道错了,就应当尽快解决。
Ⅴ 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结婚, 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指出选择关系复句类型:
(1)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未定
(2) 你这样做太慢了,还不如他那样做来得快. 已定 (3)要么被困难吓倒,要么把困难克服. 未 定 (4)我宁可自己多做一些,决不原意把工作推给别人. 已定
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加关联词
选择复句
①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 气, 宁可 饿死, 也 不吃你的饭。 宁可 ②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倒下去, 不愿屈服。 或者说 ④ 这决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 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
• (1)、如何区分单、复句: • 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凡是一 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 如:他今天有病没去上班。 他今天有病,没去上班。 • ③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 可以用在单句中。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 热爱生活。(单句)(使用的关联词语只能在主 语和谓语的前面出现)
2特殊的一般递进:前一分句表示否定,后一分句表示肯 定.从反面把意思推进一层.例如: (1)你这样说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团结 3衬托递进,前面分句是后面分句的衬托,后面分句的意思 推进一层.这是一种强调的说法.关联词语可以合用,也可 以只用承上关联词语,或只用启下关联词语.例如: (1)见面尚且怕,更不必说向他提意见了.
•三、画出下列双重复句的层次并读出关系
1、我很高兴, Ⅰ因为我很早就听到闰土这个名
字, Ⅱ 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
递进 因果
2、我们相信它, Ⅱ因为它“是”;我们不相信 Ⅰ 因果 并列 它,因为它“非”。 Ⅱ
因果
3、他不义之财太多, Ⅰ不但引起人们的憎恨,
递进
Ⅱ也遭到当时统治者的不满。
递进 因果
(四 )选择关系
1有的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 这叫未定选择;例如:
(1)或者你到上海,或者他到南京,或者你们都来.(陈述式)
(2)他是忘了,还是故意的?(疑问式)
2有的说出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这叫已定选择。
(1)与其夸大胡说,还不如宣布“我不知道”.
(2)我们宁要少而精,也不要多而杂.
小试身手(什么关系的复句)
并列
1他一边让雨淋着头发,一边还想着去田野悠然地踏青呢。
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 探测。 并列 3老旦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
递进
4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 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递进
5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 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易混淆的复句类型
二、因果复句和并列复句。 虽然这两种复句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因果复句中表 推论因果关系的情况(常用“既然……就……”来表示), 有些学生易混同于并列复句中的“既……又……”的情况。 例如:“既然我们是学生,我们就要认真读好书。”这个 复句本来是因果复句,但有些学生判断为并列复句。 辨清这两种情况的方法有二: 第一用换关联词法来判断,表推论的因果复句中的 “既然……就……”可换成表一般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 为……所以……”,意思上不会有多大的变化;而并列 复句却不能把“既……又……”换成“因为……所以……”; 第二,用前后分句换位法来判断:前后分句不能 换位的是因果复句,能换位意思不变的则是并列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