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卵)镜下图片(带标注)
人体寄生虫实验(文字版 )
![人体寄生虫实验(文字版 )](https://img.taocdn.com/s3/m/cf80213ea2161479171128ef.png)
人体寄生虫实验1吸虫1.华支睾吸虫(肝吸虫)虫卵形似芝麻淡黄褐色,一段较窄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
卵内含一毛蚴。
最小蠕虫卵。
2.布氏姜片吸虫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壳薄而均匀,一端有一不明显的小盖。
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和约20~40 个卵黄细胞。
人体最大的蠕虫卵。
3.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虫卵金黄色,椭圆形,左右多不对称,前端较宽,有扁平卵盖,后端较窄。
卵壳厚薄不匀,后端往往增厚,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10多个卵黄细胞。
4.血吸虫虫卵淡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薄均匀,无小盖,卵壳一侧有一逗点状小棘,表面常附有许多宿主组织残留物,卵壳内侧有一薄层的胚膜,内含一成熟的毛蚴,毛蚴和卵壳间常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油滴状毛蚴分泌物。
2绦虫1.曼氏迭宫绦虫虫卵呈椭圆形,两端稍尖,呈浅灰褐色,卵壳较薄,一端有卵盖,内有一个卵细胞和若干卵黄细胞。
2.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绦虫卵:卵壳薄而脆弱,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外面是较厚的胚膜,呈棕黄色,具有放射状的条纹,胚膜内是球形的六钩蚴,有3对小钩。
猪带绦虫孕节子宫分支不整齐,每侧约7~13支猪带绦虫头节有4个吸盘,顶端有能伸缩的顶突,顶突上有25~50个小钩,排列成内外两圈。
成节:卵巢分3叶,即左右两叶和中央小叶囊尾蚴:头节具有顶突和小钩,可寄生人体致囊尾蚴病。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虫卵形态与猪带绦虫相似,光镜下难以区别头节略呈方形,无顶突及小钩牛带绦虫成节:卵巢只分2叶,子宫前端常可见短小的分支孕节:子宫分支较整齐,每侧约15~30支,支端多有分叉囊尾蚴:头节无顶突及小钩,不寄生人体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对比:3.微小膜壳绦虫虫卵:圆形或近圆球形,无色透明。
卵壳很薄,其内有透明胚膜,胚膜两端略突起并发出丝状物,弯曲地延伸在卵壳和胚膜之间,胚膜内含有一个六钩蚴。
4.细粒棘球蚴绦虫虫卵光镜下与猪、牛带绦虫相似棘球蚴(即幼虫)圆形囊状体,为单房性囊,由囊壁和囊内含物组成,有的还有子囊和孙囊。
第10章0 常见人体寄生虫
![第10章0 常见人体寄生虫](https://img.taocdn.com/s3/m/59e70f9a27284b73f34250b0.png)
人
土壤
人
41
三、生活史
(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1、感染
阶段:丝状蚴(感染期蚴) 方式:经皮肤主动钻入
(为主要的感染方式); 经口食入; 经胎盘输入
42
三、生活史
(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2、幼虫移行
丝状蚴 皮下组织 小静脉 随血流至右心
咽
小支气管、支气管
肺泡
肺
食管 胃
小肠
43
三、生活史
(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钩蚴的迁延移行(persisting migrants)
人经皮肤感染A.d后,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之前, 可潜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有报道253d),此 时,虫体发育很慢或暂停,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 到达小肠发育成熟,这种现象称为钩蚴的迁延移行。
44
三、生活史
(一)、在人体内的发育 3、寄居
阶段:成虫 部位:小肠上段 寄居方式:以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 食性: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 习性:经常更换咬附部位 产卵量: A.d: 1-3万个/日/♀;N.a :0.5-1万个/日/♀ 寿命: 3年±
17
蛔虫性肺炎肺切片
18
(二)、成 虫 致 病
1. 掠夺营养与影响吸收:
蛔虫以人体肠腔内半消化物为食 代谢产物毒性刺激 损伤肠粘膜→消化和吸收障碍 临床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间歇性脐周疼痛等。重度感染的儿童, 可引起发育障碍
19
重度蛔虫感染儿童
20
2 变态反应
症状: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 性水肿,以及结膜炎等 可能是蛔虫变应原被人体吸收后,引 起IgE介导的变态反应 ❖非特异表现:面部白斑、指甲白斑、 粘膜白斑、舌疹、夜间磨牙
人体寄生虫图片
![人体寄生虫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305bfd6d580216fc710afd37.png)
133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精选ppt
134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5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6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7
溶组织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8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39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40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41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精选ppt
114
肥胖带绦虫成虫(牛带绦虫成虫)
精选ppt
115
肥胖带绦虫头节
精选ppt
116
肥胖带绦虫头节
精选ppt
117
肥胖带绦虫头节
精选ppt
118
肥胖带绦虫成节
精选ppt
119
肥胖带绦虫孕节
精选ppt
120
肥胖带绦虫孕节
精选ppt
121
肥胖带绦虫孕节
精选ppt
122
带绦虫卵
精选ppt
精选ppt
142
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
精选ppt
143
结肠内阿米巴滋养体
精选ppt
55
曼氏迭宫绦虫成节
精选ppt
56
曼氏迭宫绦虫虫卵
精选ppt
57
曼氏迭宫绦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
精选ppt
58
曼氏迭宫绦虫第二中间宿主:蛙
精选ppt
59
华支睾吸虫成虫(肝吸虫成虫)
精选ppt
60
华支睾吸虫成虫(肝吸虫成虫)
精选ppt
常见肠道蠕虫卵的鉴别(幻灯)
![常见肠道蠕虫卵的鉴别(幻灯)](https://img.taocdn.com/s3/m/3a5854350b4e767f5acfce3c.png)
(二) 虫卵的形状
各种虫卵的形状差异很
大,虫卵的外形描述大致可以 有13种之多。
对称
上下不对称
两侧不对称
圆形
长圆形
长椭圆 形
细 长 圆 形
椭圆形
短椭圆形
纺锤形
卵形
长卵形
短卵形
梨形
多数蠕虫卵的形状是左右 对称的,只有少数虫卵是不对 称的,如支双腔吸虫卵、曼氏 迭宫绦虫卵、东方毛圆线虫卵、 蛲虫卵和卫氏并殖吸虫卵。外 形不整齐的有未受精蛔虫卵。
常见肠道蠕虫卵的鉴别
合肥市地方病防治所
一、 概
述
•全世界寄生在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有 300 余种。 •我国居民中寄生在人体的各种寄生虫有 100余种。 •其中有70 余种在人体内产卵 。 •日本血吸虫产出的虫卵流向及分布。
一、肠道蠕虫卵的鉴别要点
粪便中发现的寄生虫卵可以通过大
小、形状、颜色、卵壳和附属物、内
长膜壳绦虫卵
带绦虫
司氏伯特绦虫卵
线中殖孔绦虫卵
犬复孔绦虫卵
二、人体主要蠕虫卵检索
蠕虫卵的检索要运用鉴别蠕虫卵的几 个要点: 先看有无卵盖; 有卵盖者根据大小又分大型、中型和 小型卵,再看内含物和其他特征; 无盖卵按内含物如卵黄颗粒、单细胞、 多细胞、幼虫等,再结合考虑其他特征鉴 别。
三、粪便中容易与虫卵混淆的物体
容物等几个特征加以识别。
(一) 虫卵的大小
1.显微镜中放进测微计,直接测量
虫卵的大小; 2.通过与红细胞、常见虫卵(如蛔 虫卵、钩虫卵)作比较来估计.
蛔虫卵各地比较常见,对其 在显微镜下的大小、形态也比较 熟悉,可以受精蛔虫卵(长径平 均值为60um)与所观察的蠕虫 卵作比较,
日本血吸虫卵和蛔虫卵
人体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https://img.taocdn.com/s3/m/fefbc98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f.png)
生活史
疥疮的临床症状与病灶表现,与疥虫的生活史有关。疥虫从卵到成虫需10-14天,成虫约可生存4-6周。雌 雄成虫在皮肤表面交合後,雄虫死亡,而刚授精的雌虫会选择人体适当部位的皮肤钻入,挖掘一条曲折隧道 〔burrow〕,在数小时後开始产卵〔ova〕,雌虫每天可产2-3颗卵,总共可产40-90颗卵;3-4天後,幼虫 〔larva〕成熟,会从卵内将卵壳剪破後孵出,在隧道内生活1天左右,即离开隧道于皮肤表面自由爬行,再进入 毛囊或皮肤皱摺内,自掘出短小隧道;幼虫在此短小隧道中经2-3天後形成稚虫〔nymph〕,数日後稚虫蜕变成成 虫〔adult mite〕,再爬行至皮肤表面为另一个世代之开始。约10%的卵可以成熟为成虫。
传播
疥虫〔scabietic mite〕侵犯人体皮肤,引起剧痒,造成丘疹〔papule〕、脓疱〔pustule〕、结节 〔nodule〕、斑块〔plaque〕或水疱〔vesicle or bulla〕等皮肤病灶,此皮肤疾病即为人所熟知的疥疮 〔scabies〕。疥疮是一个很古老的疾病,在希腊、埃及、罗马、中世纪欧洲就有类似的描述;文献上有详细记 载是在十七世纪左右,由意大利医师与药剂师所报告。疥疮大多为流行性的案例,少数为偶发性的感染,较常发 生在较为拥挤的环境〔如∶学校、精神医疗机构、安养院、监狱、军队〕、战争、饥荒、免疫不全的患者,或部 分饲养宠物的饲主身上。冬天较夏天有较多的疥疮案例发生,主要因为冬天人们彼此有较多较频繁的接触。
寄生虫一般都是吃进来的。有的幼虫囊虫等也分布在肺部,皮下,甚至脑部眼部。寄生虫对人体是有害无益 的,对人体的损害多是掠夺营养,引起炎症,阻塞血管等。
钩虫
01
基本介绍
02
形态
03
生活史
04
致病
人体常见寄生虫
![人体常见寄生虫](https://img.taocdn.com/s3/m/d21c172e0912a2161479298d.png)
肺
右心
小血管或淋巴管
幼虫
(小肠)
生活史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生活史小结
寄生部位:小肠 排出途径:粪便 发育环境:土壤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侵入途径:口
致病性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胆道蛔虫症患者肝病理标本
致病性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蛔 虫 幼 虫 在 肺 组 织 内
体形
口囊
腹侧前缘有两对钩齿
腹侧前缘有一对板齿
两根交合刺末端合并, 呈倒钩状
交合刺
两根交合刺末端分开
生活史
病 原 生 成 虫 物 (小肠) 与 免 疫 咽 学 基 础 气 肺 管
虫卵
温、湿、氧 1~2天
杆状蚴 1周
(粪便) 人体
外界
丝状蚴 皮 肤
向温性 向湿性 向触性
右心
小血管或淋巴管
丝状蚴
(皮下)
第2节 钩虫
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两种,十二指肠钩口 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寄生于小肠,造成长期慢 性失血,引起钩虫病,危害较大。
形态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钩虫成虫
形态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两种钩虫口囊扫描电镜图
板 齿 钩 齿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形态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致病性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蛔 虫 导 致 的 肠 穿 孔
肠穿孔
致病性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蛔 虫 导 致 的 肠 穿 孔
致病性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人体寄生虫--扫描电镜图
![人体寄生虫--扫描电镜图](https://img.taocdn.com/s3/m/7c10993f0066f5335a8121dd.png)
保证吓你一跳!瞧瞧显微镜下的人体寄生虫(组图)我们身边有不计其数的生物依靠我们生存。
电子显微镜让我们得以看清这些生活在“人体小宇宙”中的寄生虫。
我们身边有不计其数的生物依靠我们生存。
电子显微镜让我们得以看清这些生活在“人体小宇宙”中的寄生虫。
自然界有许多寄生者和宿主共生的例子。
有些时候,寄生者和宿主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而下面照片中的这些寄生虫却并非此类,它们可没有考虑过宿主的需要,它们消耗我们的食物和营养,破坏人体组织,还会产生能使人患上严重疾病的废物。
头虱图1:头虱的显微照片。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一只头虱正攀附在一根头发上。
头虱用发达的爪子抓牢发丝。
它们的口器长得特别适宜吸食血液。
图2:头虱的显微照片。
头虱攀附在发丝上的形态。
图3:头虱的显微照片。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头虱放大55倍后的照片(颜色增强)。
寄生在人体的虱子主要有三种:头虱、体虱(主要寄生在人的衣服里)和阴虱。
头虱是一种无翅的昆虫,它们终其一生都生存在人的头皮上,仅靠吸食人血生活。
雌虱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产卵,一只雌虱每天晚上的产卵量可以达到6-100只!学生们比较容易被传染上头虱。
最主要的症状是感到头皮特别痒,如果仔细观察能在发丝上看到头虱的卵,由于有头虱的排泄物,枕头也会比平常脏。
阴虱图4:阴虱的显微照片。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阴虱腹部的照片(计算机显色为绿色躯体和红色爪子)。
图5: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阴虱头部的细部照片,清晰显示口器部分,计算机显色为绿色。
阴虱这种小寄生虫生活在人的阴毛、腋毛、体毛中,偶尔也会在眉毛和睫毛中发现。
它们身体呈灰黄色,有2毫米长,形状长得有些像螃蟹。
阴虱很讨厌,但一旦确诊,很容易治疗。
感染阴虱的最主要症状是感染部位瘙痒,在内衣上可以看到黑色粉末状阴虱排泄物,阴毛或其他体毛上有褐色阴虱卵。
由于抓挠感染部位有可能引起相关炎症。
体虱图6:体虱的显微照片。
这张拍摄于2006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了放大152倍的雌体虱腹部末端细部。
医学蠕虫—医学蠕虫图谱(寄生虫检验技术课件)
![医学蠕虫—医学蠕虫图谱(寄生虫检验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4d6d2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1.png)
一、线虫
1.似蚓蛔线虫
♀
♂
简介
似蚓蛔线虫俗称蛔虫是人体最
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 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
感染方式
食入感染期虫卵
致病
幼虫在体内移行造成机械性损 害,如蛔蚴性肺炎;成虫夺取 宿主的营养、造成超敏反应, 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肠 梗阻、肠穿孔、胆道蛔虫症等。
♀♂
2.毛首鞭形线虫
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成虫
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可引起 华支睾吸虫病。
感染方式
误食含有活囊蚴的淡水鱼 虾而感染。
致病 症状
肝吸虫的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 引起胆管内膜炎、阻塞性黄疸、 胆石症、肝硬化、腹水,甚至 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而死 亡。儿童严重感染可致侏儒症。
2.布氏姜片吸虫
♀
♂
雌雄同体 人体寄生吸虫最大者
症
状
行症,能引起多个器官损伤, 最严重的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炎
或脑膜炎。
二、绦虫
成虫 ♂
头节
1.链状带绦虫
♀
孕节
简介 感染方式
链状带绦虫俗称猪肉绦虫、猪 带绦虫、有钩绦虫,古籍中称 为寸白虫或白虫。雌雄同体,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幼虫 可寄生于人或猪的组织内。
人误食含囊尾蚴的“米猪肉” 感染猪带绦虫病;误食虫卵 或孕节可感染猪囊尾蚴病。
4.斯氏狸殖吸虫
♀
♂
雌雄同体 虫体窄长呈梭形
简简简简介介介介 感染方式
斯氏狸殖吸虫是我国独有的虫 种。可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 成虫主要寄生于果子狸、猫、 犬等动物的肺部, 在人体一般 不能发育为成虫。
误食含有活囊蚴的淡水蟹 而感染。
人体寄生虫实验
![人体寄生虫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9d47ce469dc5022aaea0087.png)
人体寄生虫实验1吸虫1.华支睾吸虫(肝吸虫)虫卵形似芝麻淡黄褐色,一段较窄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
卵内含一毛蚴。
最小蠕虫卵。
2.布氏姜片吸虫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壳薄而均匀,一端有一不明显的小盖。
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和约20~40个卵黄细胞。
人体最大的蠕虫卵。
3.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虫卵金黄色,椭圆形,左右多不对称,前端较宽,有扁平卵盖,后端较窄。
卵壳厚薄不匀,后端往往增厚,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10多个卵黄细胞。
4.血吸虫虫卵淡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薄均匀,无小盖,卵壳一侧有一逗点状小棘,表面常附有许多宿主组织残留物,卵壳内侧有一薄层的胚膜,内含一成熟的毛蚴,毛蚴和卵壳间常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油滴状毛蚴分泌物。
2绦虫1.曼氏迭宫绦虫虫卵呈椭圆形,两端稍尖,呈浅灰褐色,卵壳较薄,一端有卵盖,内有一个卵细胞和若干卵黄细胞。
2.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绦虫卵:卵壳薄而脆弱,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外面是较厚的胚膜,呈棕黄色,具有放射状的条纹,胚膜内是球形的六钩蚴,有3对小钩。
猪带绦虫孕节子宫分支不整齐,每侧约7~13支猪带绦虫头节有4个吸盘,顶端有能伸缩的顶突,顶突上有25~50个小钩,排列成内外两圈。
成节:卵巢分3叶,即左右两叶和中央小叶囊尾蚴:头节具有顶突和小钩,可寄生人体致囊尾蚴病。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虫卵形态与猪带绦虫相似,光镜下难以区别头节略呈方形,无顶突及小钩牛带绦虫成节:卵巢只分2叶,子宫前端常可见短小的分支孕节:子宫分支较整齐,每侧约15~30支,支端多有分叉囊尾蚴:头节无顶突及小钩,不寄生人体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对比:3.微小膜壳绦虫虫卵:圆形或近圆球形,无色透明。
卵壳很薄,其内有透明胚膜,胚膜两端略突起并发出丝状物,弯曲地延伸在卵壳和胚膜之间,胚膜内含有一个六钩蚴。
4.细粒棘球蚴绦虫虫卵光镜下与猪、牛带绦虫相似棘球蚴(即幼虫)圆形囊状体,为单房性囊,由囊壁和囊内含物组成,有的还有子囊和孙囊。
常见人体寄生虫演示文稿
![常见人体寄生虫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93a4f26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5.png)
二、生活史要点
在
人
含幼虫卵
体
外
的
发
育
在 卵内幼虫在
人 体 内
十二指肠孵 出
的
发
育
1.寄生部位
小肠回盲部
2.感染阶段
雌虫在肛门周围产卵
雄雌
在小肠内发育 成虫寄生在回盲部
感染期虫卵
3.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
胚胎期卵
图10-3蛲虫生活史
当前第19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
第三节 蠕形住肠线虫
三、致病性
当前第10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四、标本采集与检查
一般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检查虫卵;为提高检出率,也可采用沉 淀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
五、防治原则
把住病从口入;减少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常用的驱虫 药物有肠虫清和甲苯哒唑。
当前第11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
第二节 钩虫
及致病性。 2.熟悉人体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结构、防治原则。
3.了解人体常见寄生虫的标本采集与检查。
当前第5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一、形态
1.成虫 虫体呈圆柱形,似蚯蚓。体表可见细横纹和侧线,顶 端具唇瓣。雌虫尾部尖直;雄虫尾部弯曲。 2.虫卵 受精卵为宽椭圆形,卵壳较厚,外有一层棕黄色的蛋 白质膜,卵内含一个卵细胞;未受精卵为长椭圆形,卵壳与蛋 白质膜均比受精卵薄,卵内充满折光性颗粒。
当前第44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19点
第八节 疟原虫
三、致病性
疟疾初发患者红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被蚊媒传播 感染,经过数周至数年的潜隐期后,又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
人体内的8种寄生虫图赏
![人体内的8种寄生虫图赏](https://img.taocdn.com/s3/m/2b3d346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7d.png)
人体内的8种寄生虫图赏(慎入)从智人出现开始,虫虫们就居住在人类体内。
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人口(约30亿)感染着以下三种虫虫中的至少一种。
它们被哥伦比亚大学的寄生虫学家Dickson Despommier 称作“邪恶三巨头”——大蛔虫,钩虫和鞭虫。
它们中的大多数折磨着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这些地方没有足够干净的饮用水,或有效的卫生系统阻止感染者的粪便污染食物和水,并且那里的人类粪便是要给庄稼施肥的。
而在美国和欧盟最繁盛的寄生虫是蛲虫,大多在儿童身上寄生。
钩虫头部特写和大多数寄生虫通过胃部侵入人体不同,钩虫幼虫可以从皮肤上的汗腺和毛囊扭动进去。
通常当人们行走、坐下或躺在被钩虫幼虫污染过的粪便弄脏了的地上时,这就可能发生。
通过皮肤进入血管,幼虫再到达肺部,引起咳嗽和呼吸短促;接着迁移到喉咙,在这里它们被吞下送到小肠。
它们成熟后约长0.4英寸(10毫米),引发系列症状例如腹痛和贫血——这是虫虫吸取小肠壁血液的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大约有7亿4千万人患有钩虫感染,他们大多生活在温暖潮湿的非洲、拉丁美洲、南亚和中国。
看看大蛔虫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蛔虫病是由蛔虫引发的潜在致死疾病,它是人类身上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多达15亿人。
那些卫生设施差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受灾最为严重。
人们一般通过食用用蛔虫卵污染过的粪便施肥过的土壤里生长的蔬果感染上蛔虫。
在肠道里孵化完后,卵变成幼虫,经血液和淋巴系统迁移到肺部,引起发烧,呼吸短促和气喘。
(有人真的咳出过幼虫。
)通过肺部,幼虫钻进喉咙;在这里它们被咽下送到小肠,再成长为成虫。
(想象一只1英尺或30厘米长的蚯蚓,在你的小肠里爬呀爬。
)严重的会导致小肠堵塞和死亡。
WHO估计蛔虫病每年导致60000人死亡,主要是儿童。
哇哦,鞭虫耶!鞭虫,顾名思义是因为它长的像条牛鞭,可以长到两英寸长(约50毫米,或一拇指宽)。
感染鞭虫最常见的途径是吞入被鞭虫产卵后的人类粪便污染过的土壤(想象:小盆友在泥巴里玩完了,把小手指伸到嘴巴里吮呀吮。
人体寄生虫蛔虫PPT课件
![人体寄生虫蛔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bb1299f121dd36a32d82c3.png)
主要教学要求
1、掌握蛔虫成虫与虫卵的形态特征。 2、掌握蛔虫生活史、致病及病原学诊断方法。 3、了解蛔虫感染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概述
似 蚓 蛔 线 虫 ( 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aeus,1758 )俗称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 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 病(Ascariasis)。 公元前300年,我国医书中就有蛔虫的记 载,称之为“蛟蛕”、“蚘虫”、“长虫”, 对蛔虫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也有 许多论述。
受精卵与未受精卵有时可脱去蛋白质膜,形成外表光滑、 无色透明的虫卵,称之为脱蛋白膜蛔虫卵,这种脱蛋白膜的 卵应注意与钩虫卵相鉴别
二、生活史
(一)发育过程流程图:
随粪便排出体外 进入泥土或水中 经口侵入人体
受 精
受 精 卵
感染期虫卵
在适宜的条件 下经3周左右 时间发育 在小肠内受 消化液的作 用 小气 穿 肠管 过 ,肺 最泡 终通 进过 入支
WHO 推荐的驱虫药物有:①阿苯达唑 咪唑 ④噻嘧啶 ②甲苯达唑 ③左旋
蛔虫成虫外观形态
Ascaris, the three lips are seen at the anterior end. The margin of each lip is lined with minute teeth which are not visible at this magnification. ×5. Enlarged by 23.4.
五、流行与防治
(一)流行: 蛔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人群 感染率较高。估计全世界蛔虫感染人数约为14.7亿,每年约有2万人死于蛔虫病。 我国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显示(余森海等,1994),蛔虫是感染率最高、分 布最广的寄生虫,分布于30个省(区、市)。全国约有5.31亿感染者,平均感染 率为46.999%,其中贵州省感染率(71.115%)最高,西藏感染率(6.027%)最低。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农村人群的感染率仍高达60~90%。蛔虫的感染率具有农村 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尤其是5~14岁儿童感染率最高的特点。
寄生虫实验
![寄生虫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12f89ae01f69e3142329402.png)
十六.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1.寻找疟原虫的依据是:
(1)疟原虫位于红细胞内。
(2)胞质呈蓝色,胞核为红色。
(3)从大滋养体开始出现棕黄色的疟色素。 (4)注意与分叶白细胞、小淋巴细胞相鉴别。
2.观察疟原虫各期形态:
(1)间日疟环状体:细胞质呈环状,环较大,约占红细胞体积的13:核一个,呈红色,质淡蓝色;
一刺末端形成倒钩,常与另一刺联 合在一起
有
无
钩虫卵:无色透明正椭圆形,壳极薄,在新鲜粪便中,卵内多含2~8各已 经分裂的卵细胞,与卵壳之间有一定的透明区,陈旧粪便中卵细胞分裂 为多个或已形成幼胚。
钩虫卵
卵壳 卵细胞 透明区
四·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成虫
虫卵
卵壳 卷曲幼虫
手绘图
1.蛲虫成虫:虫体为乳白色,雌虫长约1cm,尾部尖细,雄虫长不到雌虫一半, 尾部向腹侧卷曲。 2.蛲虫卵:似肾形,卵壳厚,内含一卷曲幼虫。
九.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1. 肝吸虫成虫:体形狭长,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后者位于早体前端1/5处。消 化器官具有口、咽及食道,两肠支伸至虫体后端。两睾丸前后排列呈分枝状。卵 巢边缘分裂位于睾丸之后,子宫盘曲于腹吸盘与卵巢之间。 2.肝吸虫雷蚴:体内的胚细胞团分化发育为多个尾蚴。 3.肝吸虫尾蚴:虫体分尾体两部,尾部呈长单尾形,故称长尾型尾蚴。 4肝吸虫卵:该卵为人体寄生虫卵之最小者,呈芝麻粒状、黄褐色、卵盖明显,卵 盖两端卵壳外凸形成肩峰,卵后端有一小突起称小疣。
寄生虫实验
蛔虫成虫
未受精蛔虫卵
受精蛔虫卵
一·蛔虫 手绘图
卵壳
蛋白质膜 卵黄细胞 (屈光颗粒)
卵壳
蛋白质膜
卵细胞 新月形缝 隙
1.蛔虫成虫: 外形:呈长圆柱形,似蚯蚓,雌虫大于雄虫,雄虫尾端想腹侧卷曲,雌虫尾端尖锐或 圆钝。 生殖系统:雌虫的生殖器官为双管形,雄虫为单管形,有一对交合刺。 口囊:三片唇瓣排列成“品”字形。 2.蛔虫受精卵:呈椭圆形,棕黄色,卵壳较厚,卵壳外面有一层粗糙不平的蛋白质膜, 被胆汁染成棕黄色,卵内含有一个圆形细胞,细胞两端有新月形空隙。 3未受精蛔虫卵:多为长椭圆形(较狭窄),棕黄色,卵壳较薄,蛋白质膜薄而不均, 卵内充满大小不等的卵黄细胞(屈光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