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试卷答案
五年级上册国学试卷答案

五年级上册国学试卷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论语》中的核心思想?( )A. 仁爱B. 智慧C. 勇敢D. 礼貌2. 《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是指什么?( )A. 研究事物,获得知识B. 勤奋学习,增长智慧C. 遵守礼仪,规范行为D.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3. 以下哪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A. 杜甫B. 白居易C. 苏轼D. 李白4. 《弟子规》中提到的“入则孝,出则悌”是什么意思?( )A. 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B. 在家要尊敬兄长,在外要孝顺父母C. 在家要勤奋学习,在外要助人为乐D. 在家要助人为乐,在外要勤奋学习5. 《中庸》中提到的“中道”是指什么?( )A. 坚持原则,不偏不倚B. 勇往直前,不畏艰难C.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D.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
( )2.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3.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的八位文学家。
( )4. 《弟子规》是孔子编写的。
( )5. “中庸之道”是指坚持原则,不偏不倚的为人处世之道。
( )三、填空题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______的核心思想。
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______的名言。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______》。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
2. 请简述“格物致知”的含义。
3. 请简述“唐宋八大家”的成就。
4. 请简述《弟子规》的主要内容。
5. 请简述“中庸之道”的含义。
五、应用题1.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仁爱”思想。
2.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原则。
3.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课时练 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填空题1.正气歌作者是_________。
2._________,是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
3.源远流长的中华_________是强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4.气节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往往表现为__________,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
5.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
”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__________________”的仁爱精神。
五年级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一、单选题1.凉州词是乐府曲名,内容多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及战争情景,请问凉州指现在的()地区。
A.西安 B.甘肃 C.银川2.“醉卧沙场君莫笑”中的“沙场”指()A.战场B.沙漠C.有沙子的平地3.“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是()的别称。
A.扬州B.南京C.苏州4.比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达到新的境界时,我们常引用的一句诗是()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三国演义》中刘备看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副对联,写的是()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古人种稻有①浸种②耕地③插秧④收割⑤除草⑥入仓⑦持穗等流程,请给出正确的顺序()A.②①③⑤④⑦⑥B.①②⑤③④⑥⑦C.②①③⑤④⑥⑦D.①②③⑤④⑦⑥7.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指()A. 土地之神B.五谷之神C.山神8.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蚕神是()A.女娲B.嫘祖C.黄道婆D.神农氏9.养蚕过程中的“三眠”指()A.蚕每天睡眠三次。
B.蚕一生睡眠三次。
C.蚕从生长到成茧,要蜕皮三次,蜕皮的时候不吃不喝,呈睡眠状态。
D.蚕从生长到成茧,要蜕皮三次,每蜕一次皮,睡眠三次。
10.右图属于古代纺织中的()工序。
A.轧核B.弹花C.布浆11.英语中的“CHINA”最初的意思是()A.瓷器B.中华C.中国12.我国最早的青花瓷器出现于()A.唐代B.宋代C.元代13.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A.唐代B.宋代C.元代14.我国在()烧制成真正的瓷器。
A.东汉晚期B.西汉晚期C.三国时期15.“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中“此都”指()A.景德镇B.定窑C.官窑16.()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有“东方卢浮宫”之称。
A.云冈石窟B.龙门石窟C.莫高窟17.下列在洛阳建都的朝代,组合正确的是()A.西周、东汉、三国魏、西汉B.西周、西汉、隋、唐C.西晋、北魏、隋、唐D.北魏、北周、隋、唐18.下列风景中哪一个不属于洛阳八景()A.天津晓月B.卢沟晓月C.铜驼暮雨D.金谷春晴19.下列哪一处不是西安的名胜古迹()A.秦兵马俑B.大雁塔C.大明宫遗址D.关林庙20.秦始皇陵是由()设计的。
五年级中华传统文化复习题题库(含答案)

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期末检测试卷一、填空(每空3分)1、《黄鸟》是一首(挽歌),古代人奉行的这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不死)的原则是十分不对的。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采用(重叠)的句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按照(风)(雅)(颂)编排的。
3、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法学代表表人物)。
(买椟还珠)告诉我们做事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否则会招人耻笑的。
4、《战国策》是我国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二、根据你的积累填空。
(每空3分)1、今子欺之,是教子之欺也。
2、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3、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4、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6、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7、苟无民,何以有君。
8、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
三、写出五句诚实守信品质的名言。
(每个15分)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不信不立,不诚不行3内不欺已,外不欺人4诚信为人之本5言必信行必果6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四、写出五个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每个15分)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老马识途讳疾忌医五、写出《诗经》中的三句名句。
(每句15分)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6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五年级传统文化试题班级姓名一、填空:1、“泉城”济南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山、泉、湖、河、之美,造就了众多风景名胜古迹。
所以人们称济南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2、济南的佛教名山是千佛山,名泉之冠是趵突泉,泉城明珠是大明湖。
3、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
4、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
5、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6、泉城济南,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的美誉。
趵突泉是泉城七十二名泉之冠。
7、鳌山指现代的崂山,古时有人称崂山是“神仙之宅,灵异之府。
五年级传统文化试题参考答案(1)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分)
1.以其存心也
2.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
3.仁之而弗亲仁民而爱物
4.丘处机
5.议道自己置法以民
6.久处约长处乐
7.成康之治
二、选择题(3分)
1.D
2.C
3.A
三、判断题(3分)
1.×
2.√
3.√
四、简答题(4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根据孔子的观点,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
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1。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试卷答案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试卷答案姓名:班级:成绩:一、填空。
1、云对( 雨),雪对( 风),晚照对( 晴空)。
2、来对( 往),密对( 稀),燕舞对( 莺飞)。
3、《登金陵凤凰台》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
诗的前两句是: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4.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5.(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是从(春联)深化而来的。
6.谜语一般由( 谜面)、( 谜目) 、( 谜底)三部分组成。
7.(西安)与开罗、雅典、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南京)被称为“十朝都会”。
中华六大古都,(河南省)独占其二:洛阳被称为“(九朝古都)”,开封则有“(七朝古都)”之称。
8.茶的(发现)、(种植)和(制作)是从民众而来,但形成(文化)现象则是从(文人)开始的。
9.(黄酒)和(白酒)是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
10.(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是社会所公认的四大菜系。
二、选择1.唐朝著名女诗人(C薛涛)八九岁就知声律,能做诗。
A蔡琰B班昭C薛涛 D. 李白2.(B刘禹锡)的咏史诗能别出心裁,给人启示。
A李白B刘禹锡C杜甫 D.苏轼3.(A辛弃疾)的词向来被人们称为“英雄之词”A辛弃疾B李清照C皮日休4.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定都为:(B 应天)A长安 B 应天C西安D北京5.在文人眼里,(D北京)是全国文化的中心A南京B杭州C西安D北京6.(B.陆羽)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A.陆游B.陆羽C.李白D.曹操三、判断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一句谚语。
(√)2.西安具有石头城的别称。
(X)3.歇后语一般有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后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
(X)4.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是人间的天堂”。
(√)5.我国各大菜系中,粤菜最负盛名。
(X)6.传说酿酒的鼻祖是夏朝的杜康。
(√)7.西安素有“文物甲天下,挖地三尺全是宝”(√)四、请将下面的诗词与作者朝代连起来:1.《西塞山怀古》辛弃疾元《山坡羊潼关怀古》皮日休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刘禹锡唐《汴河怀古》张养浩唐2. 洛阳秦始皇兵马俑杭州故宫西安岳王庙北京龙门石窟南京明城墙。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共3套)

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习题(含解析、答案)1一、填空题1.农历五月初五是(______),是为了纪念(_________)而产生的。
2.孔子说:“(______),己遇达而达人。
”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______)”的仁爱精神。
3.气节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_________)的精神。
气节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没有它,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
4.孔子是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_________)、(_________),儒家的创始者。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_________)的名言,你还知道他的格言(_________)。
6.古人云“(________),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是说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8.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
9.爱国情怀与(_________)意识相伴随,这种意识集中体现在(_________),为(_________)而不懈追求。
10.(_________)就是确立志向。
如“(__________________)”(王阳明);(_________)指志气和节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腾文公下》);(__________)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_________________);求新就是要与时俱进,如(________________)(赵武灵王)。
(________)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阳货)二、选择题11.没有(),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字词句、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字词句专项复习(附答案)满分:100分 试卷整洁分:2分一、拼音乐园。
(26分)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3分)红晕.(y ūn y ùn ) 龟.裂(j ūn ɡu ī) 便.宜(bi àn pi án ) 间.隔(ji ān ji àn ) 垂蔓.(m àn w àn ) 扫(x īn ɡ x ìn ɡ) 2.改正寻物启事中的错误读音。
(2分)我来改正: 恍( ) 惚( ) 珊( ) 瑚(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汛.期(x ùn ) 召.集(zh āo ) 僵.硬(ji ān ɡ) 应接不暇.(ji á) B.崩塌.(t ā) 挽.手(w ǎn ) 侵略.(lu è) 负荆.请罪(j īn ɡ) C.杀菌.(j ūn ) 誊.写(y ù) 压抑.(y ì) 失魂落魄.(p ò) D.规律.(l ǜ) 罕.见(h ǎn ) 划桨.(ji ǎn ɡ) 地履.其黄(l ǚ) 4.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6分)mù háo péi fēn羡( ) 自( ) ( )同 ( )咐夜( ) ( )米 ( )偿 ( )飞坟( ) ( )叫 ( )育 ( )芳5.看拼音,写词语。
(12分)二、汉字王国。
(26分)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振耳欲聋理所当然诗情画意牵肠挂肚B.理直气状兵慌马乱丰衣足食自作多情C.一知半解津津有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D.学而不厌悔人不倦众星拱月哀鸿遍野2.比一比,再组词。
(6分)榴()璧()鸵()溜()碧()驼()缴()誉()噪()激()誊()燥()3.给下列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4分)兼()______ ()______登()______ ()______句()______ ()______台()______ ()______4.将句中的错别字圈出来,依次改在括号里。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分类专项复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含答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分类专项复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一、连一连。
(18分)《示儿》 [宋]林升《题临安邸》 [宋]陆游《己亥杂诗》 [唐]王维《山居秋暝》 [清]龚自珍《枫桥夜泊》 [唐]林杰《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乞巧》 [唐]张继《观书有感》 [唐]虞世南《蝉》 [宋]朱熹二、文学文化知识填空。
(20分)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孔子是__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__________家。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______ ____和他的学生的言行。
2.“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这里的“李杜”指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他们分别被尊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其诗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盛唐诗人__________,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能代表他的这种风格。
4.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家喻户晓,其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往今来,许多文学作品都和石头有关:__________曾以石补天,__________曾以石填海,《_______________》曾名为《石头记》,_______________笔下的孙悟空竟是一尊石猴子。
6.《牛郎织女》一文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牛郎形象和__________________的织女形象。
《牛郎织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
三、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复习满分:100分 试卷整洁分:2分一、点字成诗。
(根据九宫格提供的字识别一句诗,并写出诗的题目和作者。
)(12分)1. (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飞花令。
(写出带“春”的诗句)(8分) 状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何 照 时明 几 间还 月 叶月 霜 乌红 天 满啼 落 风叶 细 不斜 归 知 须 雨 见声 居 高出 流 水自 远元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看图,根据提示猜诗。
(12分)1.把你猜到的诗词默写下来。
(1)提示①:这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诗。
提示②:这首诗中出现了姑苏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示①:这是一首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试卷答案
姓名:班级:成绩:
一、填空.
1、云对( 雨);雪对( 风);晚照对( 晴空).
2、来对( 往);密对( 稀);燕舞对( 莺飞).
3、《登金陵凤凰台》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诗的前两句是: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4.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5.(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是从(春联)深化而来的.
6.谜语一般由( 谜面)、( 谜目) 、( 谜底)三部分组成.
7.(西安)与开罗、雅典、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南京)被称为“十朝都会”.中华六大古都;(河南省)独占其二:洛阳被称为“(九朝古都)”;开封则有“(七朝古都)”之称.
8.茶的(发现)、(种植)和(制作)是从民众而来;但形成(文化)现象则是从(文人)开始的.
9.(黄酒)和(白酒)是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
10.(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是社会所公认的四大菜系.
二、选择
1.唐朝著名女诗人(C薛涛)八九岁就知声律;能做诗.
A蔡琰B班昭C薛涛 D. 李白
2.(B刘禹锡)的咏史诗能别出心裁;给人启示.
A李白B刘禹锡C杜甫 D.苏轼
3.(A辛弃疾)的词向来被人们称为“英雄之词”
A辛弃疾B李清照C皮日休
4.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定都为:(B 应天)
A长安 B 应天C西安D北京
5.在文人眼里;(D北京)是全国文化的中心
A南京B杭州C西安D北京
6.(B.陆羽)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A.陆游
B.陆羽
C.李白
D.曹操
三、判断
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一句谚语.(√)
2.西安具有石头城的别称.(X)
3.歇后语一般有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后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X)
4.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是人间的天堂”.(√)
5.我国各大菜系中;粤菜最负盛名.(X)
6.传说酿酒的鼻祖是夏朝的杜康.(√)
7.西安素有“文物甲天下;挖地三尺全是宝”(√)
四、请将下面的诗词与作者朝代连起来:
1.《西塞山怀古》辛弃疾元
《山坡羊潼关怀古》皮日休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刘禹锡唐
《汴河怀古》张养浩唐
2. 洛阳秦始皇兵马俑
杭州故宫
西安岳王庙
北京龙门石窟
南京明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