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组方搭配(研究材料)
中药配方方解
![中药配方方解](https://img.taocdn.com/s3/m/2d1d4a6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5.png)
名方篇真武汤(称玄武汤)《伤寒论》组方:茯苓15克芍药10克白术10克生姜10克制附子5克用法:煎汤,每日三次,每日一剂。
或共细为末,每次3g,每天两次。
适应症:用于治疗阴虚证而引起的新陈代谢功能低下,由于表阳虚,内阴寒,外虚热,内水冲而引起的心惊头昏欲倒,腹痛下痢,大致可归纳为:○1阳症的流感,肺炎,胸膜炎,肺结核。
○2神经系统痴患,神经衰弱,脑出血高血压脑病。
○3心脏病中的心瓣膜病,心力衰竭,心悸,浮肿等。
○4消化系统疾病,胃,肠功能低下,肠炎,肠结核胃下垂等。
○5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炎和肾萎缩。
○6半身不逐,疟疾,湿疹,老年性瘙痒症,遗尿。
方解:茯苓逐胃内积水,镇静上冲之气,白术助茯苓去水,芍药补里虚,调整胃肠功能;附子的温补力很强,和生姜一起,提高新陈代谢的活力,恢复元气,由于有些药力的综合作用,使体液得到调节,胃肠功能改善。
而治心悸并使元气恢复。
药物功效:芍药为活血、茯苓为利尿药,干姜为驱风附子为温中药。
附记:本方适用于阴虚证所致之新陈代谢功能低下症,表阳虚,内阴寒所致之心悸、头昏等。
苓姜术甘汤《金匮要略》组方:茯苓20克干姜10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天三次。
或共细为末(或制成蜜丸),每次5g,每日三次。
适应症:用于腰以下发冷的表证。
治腰痛、腰冷,坐肾神经痛,夜尿症,遗尿症,白带多,以及皮肤湿疹,溃疡等。
方解:主要治疗寒湿证,具有温表利水作用。
茯苓、白术逐表湿利水;干姜温表利水;甘草和干姜一起,温里补下焦,有制止尿频的作用。
本方用于治表寒证的腰痛,坐骨神经痛、夜尿症,遗尿症等,具有温表作用。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组方:当归15克川芎15克芍药2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用法:共细为末,每次4g,每日3次。
适应症:本方用于体虚贫血、足冷、乏力、月经不调等症。
如贫血、低血压,腰腿发冷月经不调,不孕症,神经衰弱,半身不遂等和神经质。
方解:当归补血润血,治贫血,芍药理气止痛;川芎补血理气;茯苓利水;白术、泽泻利尿。
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对药配方大全集
![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对药配方大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4c929c2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3.png)
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对药配方大全集《本经》云:“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又云:“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而视之。
”此皆古人遣药配方之大法,几千年来为医家之所重视。
盖药各有其特殊性能,如何发挥其性能,使其有利于病情,除选择适当之单味药物外,还必须配偶相关作用之药物,使其相互制约,相辅相成,适应病情,提高疗效,此乃医师之良者。
余在数十年临床摸索中,结合前人固有经验,提出以下药物配偶运用心得,分别论述于下。
1人参配苏木人参补气,众所周知。
凡一切气虚、阳气虚脱为必不可少之要药。
然临床常见气虚而兼有血瘀证者不少,盖气为血帅,气虚则血液循环不畅,形成血液瘀滞之候,此乃虚中挟实之证。
当此之时,徒补其气而不顾其瘀,非其治也。
如产后气虚,喘息而面青黑者,为气虚血瘀之危候,前人用参苏饮(即人参与苏木二味)为急救之剂。
余承此法,用于冠心病之气虚血瘀者往往可生良效,久久已成必用配偶之剂。
盖冠心病患者,多为年老气虚之体,而出现胸闷、胸痛、舌质瘀紫等症。
用人参配偶苏木益气行瘀,双管齐下,乃为对证之治。
如无人参,用太子参加大剂量亦可生效。
2苏木配降香苏木出自古苏方国,故亦名苏方木;降香主产于印度,均为晋唐以后南方进口药材。
二者均为木类,色赤微有香气,能入血分,行气活血,祛瘀定痛。
今人研究得知降香含有黄檀素等成分,有抗血凝作用,能使冠脉血流量、心跳振幅显著增加。
因此,二者配偶合用,对冠心病、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对肝郁血滞、胃痛挟瘀,以及妇科血瘀气滞诸疾、亦有良效,不可忽之。
3香附配郁金香附性味辛香,能通十二经,行血中之气,为调气解郁之要药。
然香附行气有余,而活血之力不足,必得郁金之性味辛香能活血祛瘀,行气开郁以为助,则作用更为显著。
盖香附行气以活血,郁金则活血以行气,二者合用,相辅相成,大能舒肝解郁,活血理气。
余常用于肝病、胃病、胁痛、心下痞痛、少腹疼痛,以及妇科血气诸病,均有良效。
中药药效实验报告
![中药药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0bb5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9.png)
中药药效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中药的药效,评估其对特定疾病的疗效。
实验方法
1. 选择特定中药材进行研究,包括山楂、黄连、当归等。
2.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包括提取剂、活体动物(例如小鼠)等。
3. 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确保实验的可比性。
4. 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并确定其浓度。
5.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药物处理,控制药物给予量。
6.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相关指标,例如病情改善程度、病程
延长等。
7. 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1. 山楂对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显著,病程延长较少。
2. 黄连在防治感染性疾病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3. 当归对调节女性内分泌具有一定的疗效。
结论
中药在特定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药效,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选择之一。
不同中药对不同疾病具有不同的疗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三, 王五. 中药药理学导论. 中国医药出版社, 20XX.
2. 李四, 赵六. 中药药效实验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XX.。
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
![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https://img.taocdn.com/s3/m/1e8931e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3.png)
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中医辨证施治具体表现在理,法,方,药的一致性。
除了辨证精确,立法不差外,能否收到预期疗效还要看药物使用是否妥当。
中医通过长期的临床时间,体会到药物已经配伍,就大大增加了各药作用的复杂性,药物的性能也随之而有所变化。
以下为各脏腑用药配对及方剂归类:一、用于心脏的药对配伍方剂(一)清心清心泻火药物配对:石膏—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竹叶—石膏,如竹叶石膏汤;栀子—知母,如消黄散。
清心解毒药物配对:黄连—黄芩、栀子,如黄连解毒汤;连翘—木通、大黄,如洗心汤;大黄—黄芩、黄连,如泻心汤;连翘—牛蒡子、玄参,如普济消毒饮。
清心凉血药物配对:犀角—生地、玄参,如清营汤;赤芍—牡丹皮,如犀角地黄汤。
清心利尿药物配对:栀子—木通,如洗心汤;滑石—栀子、车前子,如八正散;木通—竹叶、生地。
清心止血药物配对:车前子—栀子、蒲黄,如秦艽散;生地—犀角,如犀角地黄汤。
清心镇惊药物配对:黄连—朱砂,如朱砂散。
清心祛暑药物配对:香薷—柴胡、黄连,如香薷散;滑石—甘草,如六一散。
清心洗痰药物配对:黄连—胆南星、竹茹,如消黄益心汤;黄连—天竺黄,如天竺黄散。
交通心肾药物配对:黄连—桂心,如交泰丸。
(二)温心温心壮阳药物配对:附子—肉桂,如回阳救急汤。
温心通脉药物配对:附子—干姜,如四逆汤。
温心止痛药物配对:附子—玄胡索。
和阳益阴药物配对:桂枝—白芍,如桂枝汤。
温通开窍药物配对:细辛—牙皂,如吹鼻散。
(三)补心益气回阳药物配对:人参—附子,如参附汤;黄芪—附子,如芪附汤。
补气养血药物配对:黄芪—当归,如当归补血汤;党参—黄芪、当归,如通乳散。
益气止血药物配对:黄芪—地榆,如地榆合剂。
益气复脉药物配对:炙甘草—桂枝,如炙甘草汤。
益气止汗药物配对:黄芪—麻黄根、浮小麦,如牡蛎散。
益气敛阴药物配对:人参—麦冬、五味子,如清暑益气汤。
和营补血药物配对:熟地—当归,如四物汤;白芍—熟地,如胶艾汤。
滋阴养血药物配对:干地黄—阿胶,如黄土汤;麦冬—生地,如炙甘草汤。
方剂学如何指导中药组方的搭配原则
![方剂学如何指导中药组方的搭配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a64968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e.png)
方剂学如何指导中药组方的搭配原则中药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方剂学则是研究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主治等方面的学科。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方剂学为中药组方的搭配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确保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方剂学是如何指导中药组方的搭配原则的。
首先,方剂学强调“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这是中药组方搭配的核心原则。
“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
比如,在治疗外感风寒表证的麻黄汤中,麻黄就是君药,其发汗解表的作用最为关键。
“臣药”则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或者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
仍以麻黄汤为例,桂枝协助麻黄增强发汗解表之力,即为臣药。
“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而“使药”,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这种明确的分工,使得方剂中的药物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发挥治疗作用。
其次,方剂学注重药物的性味归经。
中药的性味包括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
归经则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在组方时,要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以及病变部位,选择相应性味归经的药物。
例如,对于肺热咳嗽,应选用性寒凉、归肺经的药物,如黄芩、桑白皮等。
如果是胃寒疼痛,则需用性温热、归胃经的药物,如干姜、吴茱萸等。
通过合理搭配性味归经不同的药物,可以使方剂更有针对性地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再者,方剂学重视药物之间的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配伍关系。
相须是指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
如麻黄与桂枝相须为用,能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相使是指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中药组方搭配
![中药组方搭配](https://img.taocdn.com/s3/m/1cb9250ff242336c1fb95e08.png)
护心方:西洋参+三七粉+当归功能:益气活血、养血——让心脏活力无限、不再受“堵”通脑方:黄芪+红景天+三七粉功能:补气活血、通血脉——让大脑不再缺氧、还您一个“最强大脑”养胃方:山楂+陈皮+麦冬功能:健胃消食、益胃生津——让胃不再受“伤”吃嘛嘛香健脾方:党参+太子参+灵芝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安神——给身体加满“油”不再怕累护肝方:制何首乌+决明子+枸杞功能:滋补肝肾、清肝明目——让身体解毒能力更强吸咽伴侣:西洋参+甘草+麦冬功能:益气润肺解毒——给肺洗个“澡”护嗓方:胖大海+甘草+麦冬功能:清肺润燥、利咽解毒——让声音清“亮”每一天补肾固精方:肉苁蓉+锁阳+ 黄精功能:补肾固精、益精髓——给肾添“油”精神饱满前列腺组合:西洋参+韭菜子功能:益气养肾——不再为尿频烦恼调经方:黄芪+当归+三七粉功能:益气养血、化瘀止痛——让您月月“假期”舒畅养容方:三七粉+茉莉花+玫瑰花功能:理气解郁、养血祛斑——花容月貌心情爽亮安眠方:灵芝+百合+莲子芯功能:清心安神——静心养神睡眠无忧通便组合:决明子+肉苁蓉功能:润肠通便——让肠道不再受“堵”增强免疫方:西洋参+党参+陈皮功能:益气扶正、增强免疫——让身体充能量、更加强壮降脂茶:山楂+决明子+绞股蓝功效:益气降脂清热消痰——给身体减减“负”让身体更轻松降糖组合:铁皮石斛+三七粉+葛根功能:养阴生津、治消渴——给血管加加“水”、消糖更快降压组合:天麻+杜仲+贡菊功能:平肝降压——让身体不再受“压”护眼组合:贡菊+枸杞+决明子功能:清肝明目、滋补肝肾——让“千里眼”亮澈每一天低血压方:红参+当归功能:益气养血调血压——血压稳一点让身体不再头晕目眩下火三宝:金银花+贡菊+麦冬功能:清热解毒滋阴降火——让上火与你绝缘养发护发组合:肉苁蓉+制何首乌+枸杞功能:滋补肝肾亮发乌发——让头发更年轻、更亮丽壮阳三宝:韭菜子+锁阳+肉苁蓉功能:补肾壮阳、固精髓——给肾添“油”让您激情四射祛湿组合:薏苡仁+茯苓功能:健脾化湿利水消肿——扫除湿气更有精神心脑健康组合:葛根+红花+三七粉功能:活血化瘀,通心、通脑——让血管更加通畅、让心脑沟通无阻QS产品:化湿三宝:薏苡仁+茯苓+赤小豆作用:健脾化湿清热利尿——让脸蛋不再“油腻”神清气爽慢咽三宝:山银花+胖大海+乌梅作用:清热利咽、养阴生津——让咽喉不再烦恼祛斑美颜茶:茉莉花+玫瑰花+柠檬片作用:消斑美容、抗皱纹——满面“桃花”让心飞扬更年期组合:龙眼肉+莲子+桑椹作用:养血益肾、清心除烦——让更年期不再烦燥静心更顺心亚健康调理组合:辣木籽+黑枸杞作用:调理亚健康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关爱身体让健康常伴左右。
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的研究内容与结果
![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的研究内容与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542e5e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7.png)
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的研究内容与结果研究方案:1. 研究背景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是中医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其涉及中药的功效、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等关键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能够更好地指导中药的合理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实际需求。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的规律与机制,从而提供可靠的中药应用参考和临床指导,改进中药的合理搭配及用法,减少中药的不良反应,提高中药的疗效。
3. 研究内容(1)收集相关文献: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的中医药学研究文献,系统整理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2)搭建实验平台:构建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的测试平台,包括中药药性评价、药物配伍实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等。
(3)数据采集与实验:选择一定数量的中药及其组方进行实验研究,详细记录每种药物的配伍禁忌情况、中药的性味归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指标。
(4)数据整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图表绘制,探讨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之间的相关关系。
(5)结论和讨论: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的规律和机制进行总结与展望,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方案实施情况:1. 收集相关文献:通过搜索相关数据库和中药学期刊,收集与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相关的研究文献,查阅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经典著作。
2. 搭建实验平台:在实验室中建立了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的测试平台,包括中药药性评价设备、药物配伍试验系统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仪器。
3. 数据采集与实验:选择多种常用中药及其组方进行实验研究,详细记录每种药物的配伍禁忌情况、中药的性味归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关键指标,并进行相关实验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存储。
4. 数据整理和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整理和分析,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图表绘制。
5. 结论和讨论:总结与展望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的规律和机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并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和交流,以获得更多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中药配伍表
![中药配伍表](https://img.taocdn.com/s3/m/062c8d3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4.png)
中药配伍表第一篇:中药配伍表中药配伍表2017-01-29 老郎中祖传秘方补血一号:黄耆25g当归10g大枣30g 补脾一号: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 冠心病一号:薤白10g瓜蒌皮10g川芎8g丹参25g 疏肝一号:柴胡10g白芍药15g炒枳壳10g甘草6g 定踹一号:炙麻黄10g杏仁10g甘草6g 胃炎一号:黄连6g蒲公英20g 威灵仙10g 排石一号:金钱草30g炙大黄8g车前草30g 降酶一号:垂盆草30g马鞭草30g茵陈20g 降糖一号:天花粉30g黄连10g鬼箭羽10g 肠炎一号:黄连6g木香6g白芍药15g 解毒一号:金银花30g连翘20g甘草6g 滋阴一号:生地黄15g麦冬15g玄参15g 化湿开胃:炙半夏10g化橘红15g茯苓15g甘草5g 活血化瘀:当归10g川芎6g赤芍15g红花10桃仁10g 通络止痛:全虫6g蜈蚣1对僵蚕10g 温经散寒:制川乌6g草乌6g细辛6g威灵仙15g 各种疾病的必用药一切头疼,必用川芎;一切疼痛,必用元胡,一切气虚,必用黄芪;一切虚脱,必用人参;一切血虚,必用阿胶;一切出血,必用三七;一切气郁,必用香附;一切便秘,必用大黄;一切肝郁,必用柴胡;一切热毒,必用二花;一切阳虚,必用附子;一切热病,必用犀角;一切妇科,必用当归;一切外感,必用荆芥;一切失眠,必用枣仁;一切郁证,必用合欢;一切面瘫,必用白附;一切腿病,必用牛膝;一切头病,必用天麻;一切阳痿,必用羊藿;一切阴虚,必用麦冬;一切咳嗽,必用杏仁;一切呕吐,必用半夏;一切中毒,必用绿豆;一切诸风,必用防风;一切白发,必用首乌;一切风湿,必用灵仙;一切骨病,必用川断;一切咽喉,必用桔梗;一切失音,必用大海;一切腰痛,必用杜仲;一切尿石,必用金钱;一切虚热,必用青蒿;一切牙疼,必用细辛;一切黄疸,必用茵陈;一切闭经,必用益母;一切淋症,必用车前;一切鼻塞,必用辛夷;一切乳少,必用山甲;一切目赤,必用栀子;一切目昏,必用青葙;一切鸡眼,必用鸦胆;一切呃逆,必用柿蒂;一切疝气,必用橘核;一切胀满,必用槟榔;一切汗症,必用浮麦;一切阴痒,必用蛇床;一切痰厥,必用皂荚;一切遗尿,必用桑蛸;一切疮疡,必用麝香;一切白斑,必用陀僧;一切疥疮,必用硫磺;一切蛇疮,必用雄黄;一切不孕,必用石英;一切耳鸣,必用磁石;一切痰多,必用竹沥;一切癌症,必用蛇草。
中药抗糖细胞实验报告
![中药抗糖细胞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667305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c.png)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在抗糖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中药提取物的细胞实验,验证其是否具有抗糖化活性,为中药抗糖化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 细胞:正常成纤维细胞(NIH/3T3)2. 中药:黄连、黄芪、枸杞子、丹参等3. 试剂:D-葡萄糖、MTT、细胞培养液、胰蛋白酶、PBS缓冲液等4. 仪器:细胞培养箱、倒置显微镜、酶标仪、离心机等三、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NIH/3T3细胞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进行实验。
2. 中药提取:将黄连、黄芪、枸杞子、丹参等中药分别进行干燥、粉碎,按一定比例混合,用95%乙醇提取,过滤、浓缩、干燥,得到中药提取物。
3. 实验分组: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D-葡萄糖组,每组设3个复孔。
4. 实验步骤:(1)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细胞培养液。
(2)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中药提取物。
(3)D-葡萄糖组:加入含D-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
(4)处理24小时后,进行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
5.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四、实验结果1. MTT实验结果显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中药浓度的增加,细胞活力逐渐提高。
2. 与D-葡萄糖组相比,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中药提取物具有抗糖化活性。
3.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发现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似,而D-葡萄糖组细胞出现明显的糖化现象,如细胞皱缩、变圆等。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提取物具有抗糖化活性,可有效提高细胞活力,减轻糖化损伤。
其作用机制可能如下:1. 中药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中药养生组方大全
![中药养生组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5e22a6080eb6294dc886ca6.png)
养生配方滋阴清补类石斛养胃汤功效:滋阴清热,健脾养胃处方:山药、石斛、西洋参。
适用季节:秋冬适用人群:胃热人群禁忌:忌与藜芦、白萝卜同服。
做法: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另取已洗净的瘦肉切成小块状,放入砂锅中,加生姜两片,先用武火开煲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麦冬滋阴汤功效:养阴润肺。
组方: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蜜枣12克。
适应人群:阴虚肺热者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
做法: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另取已洗净的瘦肉切成小块状,放入砂锅中,加生姜两片,想用武火煲开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滋阴降火汤功效:滋阴降火,润肺止咳组方:西洋参,虎奶,百合,无花果适用人群:男女老少均可做法: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另取已洗净的瘦肉切成小块状,放入沙锅中,加生姜两片,先用武火煲开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
滋阴生津汤功效: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组方:灵芝6克,麦冬10克,石斛2克,西洋参3克适用人群:阴虚火旺者,长期抽烟,熬夜上火人群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做法:加肉类、生姜煲汤清补凉功效:清热润肺,滋阴养颜组方:北沙参10克、芡实10克、雪耳15克、薏苡仁6克、玉竹10克适用人群:流感人群禁忌:孕妇慎用。
不宜与藜芦同用做法:煲糖水,加肉类煲汤。
平肝润肺汤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润肺。
组方:北沙参12克,天麻10克,无花果12克,玉竹10克适用季节:四季适用适用人群:老少皆可,阴虚及肝火旺者更宜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做法: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另取已洗净的瘦肉切成小块状,放入砂锅中,加生姜两片先用武火煲开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
润肺汤功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组方:麦冬10克,海底椰10克,石斛2克,北沙参10克,百合10克适用人群:老年阴虚、肺热人群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做法: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另取已洗净的瘦肉切成小块状,放入砂锅中,加生姜两片先用武火煲开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
益气生津汤功效:滋阴清热,益气生津组方:石斛3克,麦冬10克,北沙参10克,小叶青天葵6克,玉竹10克适用季节:夏秋季节适用人群:热病伤津,口渴,肺热燥咳者。
中药配伍精要大全
![中药配伍精要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87e6a9448d7c1c709a14508.png)
藿香:陈皮辛开苦降,其性温和,燥而不烈,为脾肺气分药。其既能行气健脾,调中快膈,又能健脾燥湿,导滞化痰,还能健脾和胃,降逆止呕。藿香气味芳香,为解暑之上品,善治暑湿为患,湿化气行则脾胃调和而呕逆自止,又能醒脾和胃,开胃进食。二药伍用,陈皮行气燥湿,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气行有助湿散,湿化便于气行,二者相辅相成,共调中焦,芳香快脾(332)
木香:陈皮苦辛芳香,乃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常用之品。木香辛苦温,香气浓郁,行气止痛功效优良,多用于气机不畅所致之腕腹胀满或腹痛泻痢等,二药参用,协同为用,皆芳香理气,共奏行气宽中,开胃止痛之功(332)
大腹皮:陈皮理气健脾,并能燥湿化痰,因其“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与利水药同用,具行气利水之功。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二者伍用,行气通滞,气行则水行,故能消气滞湿阻之水肿(331)
白术: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固表,为培补脾胃必用之品。因脾以运化为司,喜燥而恶湿,得阳始运。能升则健,即补脾阳,又善燥湿,故建殊功。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二者伍用,补脾而不滞气,共奏健脾化湿,行气祛痰之功(209)
桑白皮:陈皮辛温,功能理气健脾,和胃化痰,桑白皮辛散苦降,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陈皮入脾肺经而重点作用于中焦脾胃,桑白皮专入肺经,重点作用在肺。二药伍用,脾,肺并治,脾气健运,生化有权,痰无以生,肺气宣肃有节,痰热自化,咳喘自止(314)
柴胡:枳实苦泄沉降,下气消痞,理气除满;柴胡辛散升阳,疏肝解郁。二者伍用,一升一降,一肝一脾,具升降气机、调理肝脾之功。柴胡得枳实,最善疏肝理气,通阳达郁。主治:肝脾不调,气机不利证。(327)
老中医常用经典“三药”搭配
![老中医常用经典“三药”搭配](https://img.taocdn.com/s3/m/9b41fa3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8.png)
老中医常用经典“三药”搭配【老中医常用经典“三药”搭配,你应该知道】1、通心三药:红参+银杏叶+红景天。
(强大心脏,治心阳不振,心慌气短);2、通脉三药(头三药):葛根+川芎+丹参。
(治心血虚、头晕、脑供血不足、头颈部疾病);3、安神三味: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4、扁桃体三药:威灵仙+青皮+白英;5、肺三味:麻黄+杏仁+炙甘草(开宣肺气)。
(感冒发热后,热退咳嗽不止);6、胸三药:枳壳+桔梗+木香;7、脾三味:山药+芡实+炒薏苡仁;8、胃胀三味:枳壳+枳实各15克+通草8克。
胃气不降一味金榄果奇效。
9、开胃三味:木香+山楂+鸡矢藤各50克。
脂肪肝或减肥常用木香、山楂。
10、鼻三味:苍耳子+辛荑花+通草(鼻塞鼻炎);11、消食三味:鸡矢藤+山楂+木香用于小儿过度食滞胃肠;12、口苦三味:柴胡+半夏+黄芩;13、阳痿三味;蜈蚣+淫羊藿+鹿角片。
真肾虚不多,多为肝郁引起。
用逍遥散思路;14、湿疹三药:杏仁+白豆蔻+炒薏苡仁;15、肾三药:附子+龙骨+牡蛎。
虚火上炎,腰腿沉重怕冷。
另用桂枝加川牛膝这样上热下寒不易吃出火来;16、前列腺三药:白术+冬瓜子+炒薏苡仁+补肾药;【善用“三药”,合理使用能消百病】1、通心三药:红参、银杏叶、红景天。
(强大心脏,治心阳不振,心慌气短。
)2、通脉三药(头三药):葛根、川芎、丹参。
(治心血虚、头晕、脑供血不足、头颈部疾病。
)3、安神三味: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
4、升督四药:鹿角片、狗脊、葛根;(治疲倦困倦、哈欠、懒腰,助腰脊督背阳气升发。
)5、鼻三味:苍耳子、辛荑花、通草。
(鼻塞鼻炎)6、扁桃体三药:威灵仙、青皮、白英。
7、肺三味:麻黄、杏仁、炙甘草(开宣肺气)。
(感冒发热后,热退咳嗽不止。
)8、胸三药:枳壳、桔梗、木香;9、脾三味:山药、芡实、炒薏苡仁。
一补一敛一利,是一个阵法。
10、胃胀三味:枳壳15克、枳实15克、通草8克。
胃气不降一味金榄果奇效。
11、开胃三味:木香、山楂、鸡矢藤各50克。
中药常用之组合(三)
![中药常用之组合(三)](https://img.taocdn.com/s3/m/83aea97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3.png)
中药常用之组合(三)
原创2021-11-09 09:17·考拉的米色天空
1.苍术配白术,苍术燥湿而健脾,白术健脾而祛湿,苍术燥性强,白术补气强,二者合用,燥湿健脾,用于寒湿脾虚。
经典名方(参苓白术散。
)
2.广藿香配佩兰,霍香芳香化湿,解表,祛寒,佩兰,解暑,解表,化湿,二者合用,湿浊中阻,解表,胜湿。
3.砂仁配木香,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木香,芳香化湿,行气止痛,二者合用,湿浊中阻,脾虚湿盛。
4.滑石配生甘草,滑石清热解暑,利尿通淋,生甘草,清热解毒,二者合用,清解暑热,利尿通淋,经典名方(六一散)。
5.吴茱萸配补骨脂,吴茱萸,温肝寒,温阳燥湿,补骨脂,补肾纳气,温脾止泻,同五味子,肉豆蔻合用,成经典名方,(四神丸),主治脾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泻泄。
6.丁香配柿蒂,丁香温中降逆,柿蒂,降逆止呕,二者合用,降气,止呕,(丁香柿蒂汤)。
7.陈皮和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调中,半夏,燥湿化痰,二者合用,燥湿化痰,强强联合,经典名方,(二陈丸)。
8.香附配高良姜,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高良姜,散寒止痛,二者合用,为治寒瘀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疼痛。
经典名方(良附丸)。
9.乌药配益智仁,乌药,温肾散寒,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与山药合用,变成经典名方(缩泉丸),固精缩尿之力变得更强,主治肾虚遗尿。
中药配对用法
![中药配对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d98ee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5.png)
中药配对用法中药对药219种---中药配对用法一、常见对药(94对)麻黄配桂枝:5-10g,解表发汗,适用于风寒表实证。
荆芥配防风:10g 祛风解表,适用于感冒表证。
温服后宜盖被避风半小时。
葱白配豆豉:3-7个:10g,外感表证轻浅者。
服后避风菊花配桑叶:10g 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表证。
大黄配芒硝:生用10g:后下冲入10g阳明之燥热实证。
为祛邪之重剂,只宜暂用,中病即止。
石膏配知母:30-60g先煎:10g.清解胃热,不仅能增强清热之力,且能救阴。
适用于阳明经证及胃热证。
虎杖配红藤:10g:10-15g.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适用于热盛瘀阻的外科病证。
黄连配黄芩:3g(吞服)、5-10g(煎服):10g,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适用于疮毒热证、血证。
专治肺胃热盛。
黄连配山栀:3g(吞服)、5-10g(煎服):10g,清心肝之火,适用于心肝火旺所致血证、不寐。
专治心肝火旺。
黄柏配知母:各10g,治疗盆腔湿热盛、肾阴亏之证型。
赤芍配丹皮:各10g,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适用于血瘀血热证。
仅适用于血瘀热之轻证。
皂荚配明矾:1g:0.5g,减肥、祛痰、降脂,适用于痰湿过盛之肥胖病。
生姜配枳实:各10g,消痞除痰,适用于痰气郁结之胸痹。
蝼蛄配蟋蟀:2-5只(煎服):1-2只(吞服),利水退肿,适用于鼓胀腹水。
茯苓配猪苓:水湿潴留在里è茯苓30g:水湿潴留在外è茯苓皮30g:10-15g,利水渗湿,适用于水湿潴留证。
附子配肉桂: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
主治命门火衰。
附子配干姜:3-10g(先煎):2-8g,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
脾肾阳虚适用。
桂枝配附子:5-10g:10g(先煎),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
龙骨配牡蛎:20-30g,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
14种中药配伍
![14种中药配伍](https://img.taocdn.com/s3/m/4b2db5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9.png)
14种中药配伍这14种中药配伍,医生都在用,30岁后的男女,建议收藏1、腰肌劳损——“专药”——杜仲+威灵仙2、尿酸高——“专药”——滑石+土茯苓3、手脚冰凉——“专药”——生姜+丁香4、胃溃疡——“专药”——鸡蛋壳+海螵蛸5、痛经——“专药”——山楂+向日葵籽6、脚趾长瘊子——“专药”——山豆根+板蓝根7、少白头——“专药”——生地黄+熟地黄8、口疮、口臭——“专药”——栀子+连翘9、胆囊炎——“专药”——茵陈+金钱草10、上肢疼痛——“专药”——桑叶+桂枝11、神经衰弱——“专药”——川芎+香附子12、腿抽筋——“专药”——炙甘草+芍药13、冻疮——“专药”——细辛+山楂14、尿结石——“专药”——海金沙+野菊花前人把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其中有“一情”就是相互辅佐,即两味或几味药搭配,可产生协同作用,用以增进疗效。
哪些中药配伍是“中药组合”呢?下面列举几个组合。
补肾:枸杞+桑葚早在2000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
中医认为,桑葚有补肝益肾的功效,夏天饮用桑葚汁,不仅可以补充体力,还可提高性生活质量。
枸杞补肾生精的效果更为明显,它甚至被称为中国的“伟哥”,两者同食,是很多人的选择。
护肝:枸杞+败酱草肝脏是人体造血器官,也是身体中的“解毒器”,不仅可将毒素驱除到体外,还可以防御外邪的入侵。
因此,肝脏所起的作用相对来说更加重要,而传统医学中也有“五脏先补肝”、“补肝肾益筋骨”等说法。
败酱草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可帮肝脏减轻负担,而枸杞主治肝肾阴亏,可益精明目,两者搭配,是一种廉价而有效的护肝药物。
祛湿清热:百合+薏米夏季天气湿热,人们频繁穿梭于高温环境和低温空调场所,易患上暑湿感冒,而最适合的祛湿清热食疗方就是百合薏米粥。
百合可退湿热,还能润肺止咳,可以直接泡水喝,也可碾成粉冲泡代茶饮;薏米更是常见的食品,它能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药用功效也不容忽视。
活血化淤:田七+红花一般来说,患有冠心病的人多伴有血淤,另外,各种原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或因外力使局部血脉不通,也会引起血淤,而血淤又会引发其他疾病,造成恶性循环。
中药常用之组合(四)
![中药常用之组合(四)](https://img.taocdn.com/s3/m/8f885e3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4.png)
中药常用之组合(四)
中药常用之组合(四)
原创2021-11-13 09:32·考拉的米色天空
1.山楂配神曲,麦芽,称为焦三仙,在加上槟榔为焦四仙,山楂消肉积,麦芽消面积,神曲消酒积,槟榔行气,消积。
2.莱菔子配紫苏子,芥子,莱菔子降气化痰,,紫苏降气化痰,芥子,主治,皮里膜外及经络之痰,经典名方(三子养亲汤)。
3.地榆配槐角,地榆治下焦出血,槐角清肝火和清大肠之火,二者合用,治下焦之血最宜。
4.白及配海螵鞘,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海螵鞘,收敛固涩,二者合用,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之吐血,便血最佳。
5.艾叶配阿胶,艾叶性温,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阿胶,补血止血,二者合用,主治崩漏,血虚有寒之证。
经典名方(胶艾四物汤)。
6.苍术配黄柏,二妙丸,加牛膝,组成三妙丸,在家薏苡仁,组成四妙丸,苍术,燥湿健脾,黄柏清下焦之湿热,牛膝,引血下行,引水下行,薏苡仁,健脾利水,除痹,主治,下焦湿热引起的妇科和痹病。
7.人参配附子,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大热,回阳救逆,二者合用,亡阳之证。
8.人参配蛤蚧,蛤蚧补肺肾之品,人参大补五脏,二者合用,补肺肾之虚喘。
中药组分配伍的思路与方法备课讲稿
![中药组分配伍的思路与方法备课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da7b90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5.png)
系统科学(kēxué)思想
④动态原则:方剂君臣佐使的有序性和 方剂的整体功能是在作用(zuòyòng)于机 体的时候才表现出来的,在药物与机体 的互动下才能体现出来。证变药亦变, 方证对应是取效的关键。
第二十六页,共51页。
例 左金丸(jīn wán)与反左金丸 (jīn wán)
研究时只有同时考虑到药性配伍与功效 配伍,才能较为全面地认识(rèn shi)和 掌握药物组合的特点。以血瘀为例。在 目前认知程度下,对有效组分组方有指 导意义(丹参、川芎)
第十二页,共51页。
方剂传统配伍(pèiwǔ)理论简 介(二)
方剂配伍必须遵循的基本( jīběn) 理论
七情和合:两味药之间的关系(guān xì)
➢
第四页,共51页。
一、中药(zhōngyào)的应用 形式
3.给我们的启示: ①传统中药适应证定位不明确,涉及面太
广,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含量太低、疗效 不明显。解决办法是针对有限适应证,提 高有效成分含量,增强疗效。优化制剂 (zhìjì)工艺,加强质量控制 ②中药资源丰富,有效单复方众多,深入 研究也能发现新药(如银杏叶、山楂叶制 剂(zhìjì)) 。 ★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是中医药发展的必
第三十二页,共51页。
2.麻黄汤研究(yánjiū)
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若将 其麻黄中的麻黄碱、杏仁中的苦杏仁苷、桂枝 中的桂皮醛和甘草中的甘草次酸进行配伍,其 在针对病理环节及靶位上作用会加强,相关靶 位疗效也会明确,达到了有效组分组方针对有 限适应证的目标。
当然,麻黄汤用于表实证兼喘,用麻黄及桂枝 的某一二成分能多大程度上代替(dàitì)原方亦 是值得深入探索的。但其所对证候与传统相比 还需要相关工作进一步验证。
老中医总结经验:12组中药组合药...
![老中医总结经验:12组中药组合药...](https://img.taocdn.com/s3/m/1d01726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f.png)
老中医总结经验:12组中药组合药...
老中医总结经验:12组中药组合药效,收藏在手机里,再也不怕丢失啦!
1、白附子—僵蚕——主熄风止痉,治中风口眼歪斜。
2、枳壳—栀子玄胡——主清胃止痛,治胃热灼痛,烦躁易怒,口干,口臭,研末服。
3、乌药—香附木香——主顺气止痛,治胸闷腹痛。
4、枳壳—木香——主疏肝理气,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肋胀闷,脘腹疼痛。
5、橘核—荔枝核小茴香—主理气散结,治睾丸炎。
6、小茴香—乌药——主散寒止痛,治虚寒腹痛,寒性痛经。
7、菊花—僵蚕——主祛风止痛,治风热头痛。
8、炒蒲黄—夏枯草—主祛瘀止痛,治青春期功血,痛经,疗效很好。
9、玄胡—香附——主行气活血止痛,治痛经。
10、没药—五灵脂—主散瘀活血止痛,治血瘀疼痛,心胃气痛。
11、地榆—槐花侧柏叶——主凉血止血,治各种出血,以下部出血为佳。
12、田七—大黄——主活血通络,和胃止血,治胃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心方:西洋参+三七粉+当归
功能:益气活血、养血
——让心脏活力无限、不再受“堵”
通脑方:黄芪+红景天+三七粉
功能:补气活血、通血脉
——让大脑不再缺氧、还您一个“最强大脑”
养胃方:山楂+陈皮+麦冬
功能:健胃消食、益胃生津
——让胃不再受“伤”吃嘛嘛香
健脾方:党参+太子参+灵芝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安神
——给身体加满“油”不再怕累
护肝方:制何首乌+决明子+枸杞
功能:滋补肝肾、清肝明目
——让身体解毒能力更强
吸咽伴侣:西洋参+甘草+麦冬
功能:益气润肺解毒
——给肺洗个“澡”
护嗓方:胖大海+甘草+麦冬
功能:清肺润燥、利咽解毒
——让声音清“亮”每一天
补肾固精方:肉苁蓉+锁阳+ 黄精
功能:补肾固精、益精髓
——给肾添“油”精神饱满
前列腺组合:西洋参+韭菜子
功能:益气养肾
——不再为尿频烦恼
调经方:黄芪+当归+三七粉
功能:益气养血、化瘀止痛
——让您月月“假期”舒畅
养容方:三七粉+茉莉花+玫瑰花
功能:理气解郁、养血祛斑
——花容月貌心情爽亮
安眠方:灵芝+百合+莲子芯
功能:清心安神
——静心养神睡眠无忧
通便组合:决明子+肉苁蓉
功能:润肠通便
——让肠道不再受“堵”
增强免疫方:西洋参+党参+陈皮
功能:益气扶正、增强免疫
——让身体充能量、更加强壮
降脂茶:山楂+决明子+绞股蓝
功效:益气降脂清热消痰
——给身体减减“负”让身体更轻松
降糖组合:铁皮石斛+三七粉+葛根
功能:养阴生津、治消渴
——给血管加加“水”、消糖更快
降压组合:天麻+杜仲+贡菊
功能:平肝降压
——让身体不再受“压”
护眼组合:贡菊+枸杞+决明子
功能:清肝明目、滋补肝肾
——让“千里眼”亮澈每一天
低血压方:红参+当归
功能:益气养血调血压
——血压稳一点让身体不再头晕目眩
下火三宝:金银花+贡菊+麦冬
功能:清热解毒滋阴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