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的战略地位及现阶段我国建设渔业强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837a874312b3169a551a408.png)
• 塞内加尔的渔民为了争夺渔业资源敢于 冒险在近海水域通宵作业,常常发生木 船与欧洲拖网渔船相撞的事故; • 日本渔船一旦进入俄罗斯方面认定的领 海,俄罗斯警备队的直升飞机就开枪扫 射;俄罗斯边防军开枪打死打伤日本渔 民和中国渔民的事情发生过多起; • 最引人注目还是 1994 年欧盟成员国争夺 金枪鱼之战和1995年的欧加渔事纠纷。
32
• 开发养殖了东北银鲫、团头鲂、彭泽鲫、鳜鱼、 乌鳢、甲鱼、河蟹、青虾等野生种。
• 这些品种的开发、培育推广,使单产水平大大
提高。
国外
• 德国的镜鲤品种,40年代乌克兰镜鲤和乌克兰
鳞鲤,
33
• 前苏联罗普莎鲤是育种史上最成功的突破性成 果,该品种的育成使该国的养鲤业向北推移了 10个纬度,发展到西伯利亚地区,取得了十分 显著经济效益,产生了质的飞跃。 • 前苏联在鲟、鳇鱼的属间杂交方面获得了具有 杂交优势的欧洲鳇和小体鲟的杂交种,它兼有 欧洲鳇生长快和小体鲟能在淡水中生活的优点, 也较为成功。
26
• 又如,日本是一个水产养殖发展较早、 速度快、养殖水平最高的国家,其 渔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在许多 方面和美国类似,如工业化程度高, 资金雄厚且自有化,生产专业化、 社会化,产供销加分工明确。加之 政府高度重视水产业的发展,特别 是栽培渔业,从而使日本在远洋渔 业受挫后,能够很快走上更具发展 前景的养殖之路。
14
二、水产增养殖业异军突起
• 60年代,我国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对我国及 世界的水产养殖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一些优良增养殖种类,如牡蛎、扇贝、鲍、海 带、紫菜、裙带菜、鲑鳟类、鲆鲽类、鲷类、 鲈鱼类等也突破了工厂化苗种生产难关。 • 养殖技术、放流技术、饵料生产和病害防治方 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海洋强国战略下我国海洋渔业科考船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研究
![海洋强国战略下我国海洋渔业科考船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41a6b2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4.png)
海洋强国战略下我国海洋渔业科考船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研究摘要:海洋渔业是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海洋渔业科考船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提高我国海洋渔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海洋渔业科考船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强国战略;海洋渔业;建设;发展1我国海洋渔业科考船的重要性1.1.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海洋是蕴藏着巨大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宝藏,发展海洋产业是实现强国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海洋渔业科考船作为海洋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为我国海洋渔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它们可以通过开展海洋资源调查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我国海洋渔业的高效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此外,海洋渔业科考船还可以开展海洋种养殖、远洋渔业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示范,促进我国海洋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加强海洋渔业科考船的建设和运营,对于推动我国海洋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2.推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实现强国战略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海洋渔业科考船作为移动的海洋实验室和科研平台,为科学家提供了独特的实践环境和数据采集能力。
通过开展海洋科学探索和实验研究,海洋渔业科考船可以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环境变化,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海洋渔业科考船还可以开展先进的海洋科学仪器和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因此,加强海洋渔业科考船的建设和运营,对于促进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强国战略下我国海洋渔业科考船的发展方向2.1.完善渔业科考船建设规划和政策体系为了推动我国海洋渔业科考船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和政策体系。
首先,要制定海洋渔业科考船建设的长远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发展路径和关键技术支撑。
海洋渔业工作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海洋渔业工作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af934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7.png)
欧洲渔民现状分析报告近年来,欧洲渔民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导致他们的现状变得日益严峻。
本文将分析欧洲渔民的现状,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欧洲渔民面临着资源耗竭的问题。
长期以来,渔民们依靠捕捞海洋生物为生,但随着捕捞活动的不可持续性,很多鱼类资源已经大幅减少,使得渔民们难以维持正常的收益和生活。
这种资源耗竭现象主要是由于过度捕捞、不合理的渔业管理和环境破坏所引起的。
其次,欧洲渔民还面临捕捞盈利能力下降的问题。
由于鱼类资源减少,渔民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来捕捞,但捕获量的减少使得他们的收入减少。
同时,相应的渔业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例如燃料和设备费用。
这导致许多渔民无法持续经营,不得不放弃渔业,转行寻找其他谋生方式。
第三,欧洲渔民还面临着法规和政策的限制。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确保渔业的可持续性,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渔业法规和政策。
虽然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海洋资源,但它们也给渔民们带来了诸多限制和约束。
例如,渔业配额的限制和渔期的限制使得渔民们难以自由经营,限制了他们的收入和发展空间。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
首先,应加强渔业管理和监控,严格控制捕捞量和渔期,确保渔业的可持续性。
同时,政府还应该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和补贴,帮助渔民们减轻经营负担。
此外,还可通过促进渔业与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推动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
另外,应鼓励渔民们探索多元化的经济模式,降低对渔业的过度依赖。
这包括培养渔民们的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转型到其他行业或从事多元化的渔业活动,如海洋旅游和养殖等。
同时,渔民们应该加强组织和联合,共同争取自己的权益,并参与决策过程。
总之,欧洲渔民面临着资源耗竭、盈利能力下降和法规限制等问题。
为了改善他们的现状,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加强渔业管理和监控、提供经济支持和补贴、鼓励多元化经济模式以及加强组织和联合等。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施行,才能实现渔民们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渔业的战略地位及现阶段我国建设渔业强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渔业的战略地位及现阶段我国建设渔业强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19b5b03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f.png)
渔业的战略地位与现阶段我国建设渔业强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佘远安一、渔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拓展食物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正面临食物不足、资源短缺和环境遭受破坏等几大困扰,人多地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矛盾。
为了缓解人口膨胀对食物需求日益增长的压力,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召开世界渔业部长会议与"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强调渔业对食物安全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人均耕地不到l.2亩,仅与世界人均耕地的1/3,问题更为严峻。
在陆地资源已基本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了占地球表面积72%以上的水域(即海洋、江河、湖泊)上,我国也是如此。
水域中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所有生物种类的三分之二以上,是解决人类粮食危机问题的重要潜在资源,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会成为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以与缓解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因此,发展渔业生产,从广义的角度看,可拓展食物来源,满足人类需要,保障食物安全。
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发展渔业生产,可以有效开发利用不适合农牧业生产的国土资源,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渔民的收入。
渔业同农业其它产业比较仍是一个比较效益较高的产业,发展渔业的同时还可带动水产品加工、饲料、以与渔船渔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渔业为我国渔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大量就业和增收的机会。
据统计,2003年我国渔业劳动力为1316万人,在最近20年里,从事渔业的劳动力平均每年以45万多人的规模扩增,渔业在一部分地区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由渔业发展而带动起来的储藏、加工、运输、销售、渔用饲料等一批产前产后的相关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数大量增加。
渔业的快速发展,使渔业劳动者的收入明显增加,渔业劳动力人均年收入从1983年的425元提高到2003年的8284元,增加了近20倍,大批渔民农民通过发展渔业生产,率先致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中国渔业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渔业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1ffb5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a.png)
中国渔业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渔业经济是指个体渔业经济单位有效取得和利用经济资源及物品,促进自身发展的一切活动。
渔业经济是农业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经济。
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一、渔业经济发展现状1、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754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3517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5935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8091亿元。
在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中,休闲渔业产值826亿元,同比下降14.32%。
在渔业产值中,淡水养殖产值6387亿元,占渔业产值的47.25%;海水养殖产值3836亿元,占渔业产值的28.38%;海洋捕捞产值2197亿元,占渔业产值的16.26%;水产苗种产值693亿元,占渔业产值的5.12%;淡水捕捞产值404亿元,占渔业产值的2.99%。
2、渔业人口和渔业从业人员《2021-2027年中国渔业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渔业可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
2020年,全国渔业总人口1721万人,比上年减少107万人,同比下降 5.88%;在渔业人口中,传统渔民为555万人,比上年减少45万人,同比下降7.50%。
渔业从业人员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一种职业,从事鱼、贝、藻等水生动植物的繁殖、饲养和捕捞等工作的人员。
2020年,全国渔业从业人员1240万人, 比上年减少52万人,同比下降4.03%。
3、渔民人均纯收入从全国近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来看,渔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上涨趋势。
截至2020年底,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21837元,比上年增加729元,同比增长3.45%。
4、水产养殖面积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03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2千公顷,同比下降1.02%。
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99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千公顷,同比增长0.17%;淡水养殖面积504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6千公顷,同比下降1.48%。
发展生态渔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发展生态渔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https://img.taocdn.com/s3/m/f59845331ed9ad51f11df201.png)
发展生态渔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生态渔业是利用渔业生物与渔业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共生互补原理,通过系统内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使渔业生物和特定的渔业水域环境相适应,并佐以相应的人工控制和管理措施,以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1种渔业生产模式。
发展我省生态渔业符合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生态优先、科学利用、创新机制、融合发展”原则。
1 发展生态渔业是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要求西部省份的贫困发生率较高,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等文件精神,农村产业发展脱贫,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
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需要充分考量影响省内各地区产业发展的人文、地理、气候和自然资源、传统优势、经济现状和市场等因素,发掘出适宜各地区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2018年初,我省提出开展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2019年初,我省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多个领导小组,以推进包括生态渔业在内的12个重点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渔业对于大水面网箱养殖取缔后的我省不可或缺。
1.2 大力发展我省生态渔业是“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举措根据《2018年我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018年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0.3%,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6.4%。
可见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均在提高,从而对于水产品数量和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护长江、珠江上游水生态环境,全省于2018年取缔了网箱养殖,相应地养殖水产品产量比上年下降6.9%。
消费水平的增加和水产养殖产量的下降,将导致省内水产品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
可见,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同时,仍需确保省内渔业的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就是必选之路。
养殖渔业工作的重要性与意义分析
![养殖渔业工作的重要性与意义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c17c1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f.png)
养殖渔业工作的重要性与意义分析养殖渔业作为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养殖渔业工作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行分析探讨。
一、经济效益养殖渔业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首先,养殖渔业为农民提供了一种增加收入的新途径。
许多农民在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下收入有限,而参与养殖渔业可以为他们带来新的经济收益来源。
其次,养殖渔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比如饲料、种苗、设备等生产企业得到了发展壮大,提升了地方的产业链水平。
此外,养殖渔业还能够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降低了农村的贫困率。
二、社会效益养殖渔业对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养殖渔业为社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需求的不断扩大,养殖渔业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对于优质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饮食选择。
其次,养殖渔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加工、销售等配套服务的兴起,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养殖渔业还促进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推动了农村地区的乡村振兴。
三、生态效益养殖渔业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养殖渔业可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通过科学的养殖方式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水域污染,改善水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
其次,养殖渔业可以有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在养殖渔业过程中,水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生态环境对于养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养殖渔业也可以帮助恢复和保护沿海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养殖渔业工作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充分发挥养殖渔业的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养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养殖渔业的重要性和意义,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养殖渔业工作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
![养殖渔业工作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17be1d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7.png)
养殖渔业工作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食品需求的提高,养殖渔业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养殖渔业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供应,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养殖渔业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的发展现状。
一、养殖渔业的重要性1. 提供丰富的食品供应养殖渔业通过人工饲养和繁殖,大量生产各种水产品,如鱼、虾、蟹等。
这些水产品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提供了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在人口众多的大国如中国和印度,养殖渔业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至关重要。
2.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养殖渔业在许多地方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养殖渔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比如水产饲料生产、设备制造、养殖技术服务等。
同时,养殖渔业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这对于解决贫困问题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养殖渔业工作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野生捕捞对海洋资源的压力。
相比于传统捕捞方式,养殖渔业依靠人工饲养,减少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养殖渔业还通过科学管理和监管,促进了水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
二、养殖渔业的发展现状1. 技术创新和发展在养殖渔业中,技术创新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养殖渔业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养殖渔业常采用水循环系统,有效控制水质和水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同时,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水产品的繁殖和生长更加高效,进一步促进了养殖渔业的发展。
2. 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营养需求的提高,养殖渔业也面临新的市场机遇和挑战。
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无污染、安全、可追溯的水产品。
因此,养殖渔业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供优质的水产品,并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3.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养殖渔业的发展中,可持续发展愈发受到重视。
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还需要养殖渔业从传统单一品种养殖向多样化养殖方向转变。
渔业种业项目背景、必要性、市场分析
![渔业种业项目背景、必要性、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47d1e5b8f67c1cfad6b8bf.png)
项目背景:当前是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来看,没有现代种业就没有现代农业,发达的现代农业都离不开强大的现代种业,种业创新已经成为农业创新的前沿和关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做大做强现代种业”。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更加确定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将种业摆上了突出位置。
今年中央1号文件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
中央和国务院对种业的地位、作用给予了明确定位,给现代种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水产种业是现代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好现代水产种业,提高良种综合生产能力,对促进养殖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渔业,提高渔业效益,促进渔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我们要牢牢把握国家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机遇,借鉴农业中其他产业部门种业创新成果和建设经验,发挥后发优势,争取从高起点上跨跃式发展。
我国水产种业的持续发展有力保障了水产养殖生产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渔业的增产增效和渔农民的持续增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水产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与种植业和畜牧业相比,有专家估计至少有二十年的差距,与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水产种业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这与我国水产养殖大国的国际地位不相匹配,与我国加快发展现代渔业要求不相适应。
水产种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种业生产理念落后。
从传统种业到现代种业,其生产理念大致经过了苗种生产、良种生产和现代种业3个发展阶段。
苗种生产关注的是量的增加;良种生产关注的是质的提高;现代种业的理念是数量、质量和产业化、商业化的统一。
良种生产突出要求把握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优质亲本的选择和培育,好种才能出好苗;二是防止近亲繁殖,避免近交衰退。
渔业高质量发展_交流发言稿
![渔业高质量发展_交流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86ecd71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1e.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渔业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议题。
近年来,我国渔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此,我愿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关于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一、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渔业是我国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发展渔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渔业产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
2. 促进渔民增收致富。
渔业是许多渔民赖以生存的职业,渔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高渔民收入,改善渔民生活水平。
3.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渔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渔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4. 推动渔业产业升级。
渔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渔业产业链水平,培育新型渔业业态。
二、渔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挑战1. 现状近年来,我国渔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渔业产量持续增长,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渔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 挑战(1)资源过度开发。
过度捕捞、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渔业可持续发展。
(2)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渔业比重过大,现代渔业发展相对滞后。
(3)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渔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4)渔业人才培养滞后。
渔业人才队伍建设与渔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不匹配。
三、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1. 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1)实施休渔制度。
合理制定休渔期,保护渔业资源,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2)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加大海洋环境治理力度,减少污染排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3)推广生态养殖技术。
推广绿色、环保、高效的养殖技术,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
2. 优化渔业产业结构(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
加大对现代渔业、休闲渔业、海洋渔业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2)提高渔业产业链水平。
加强渔业产业化发展,提高渔业附加值。
(3)培育新型渔业业态。
海洋渔业工作的重要性
![海洋渔业工作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1f6ba1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2.png)
海洋渔业工作的重要性海洋渔业工作是指在海洋中进行捕鱼、养殖、加工和销售的一系列产业活动。
海洋渔业对于保障人类食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性。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海洋渔业工作的重要性。
一、保障人类食品安全海洋渔业是人类获取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海水中富含丰富的鱼类资源,这些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海洋渔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满足了人们对于食品品质和营养的需求。
海洋渔业工作的有序开展,能够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促进经济发展海洋渔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海洋渔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渔民、渔业加工工人、销售人员等参与海洋渔业工作的人员众多,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其次,海洋渔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钓鱼渔具、船舶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与海洋渔业密切相关,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繁荣。
再次,海洋渔业对于海岸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渔业可以带动旅游、餐饮、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提升当地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三、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海洋渔业工作的合理开展,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海洋养殖和捕捞过程中,需要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海洋资源,防止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捕捞等不当行为。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于海洋环境的保护和监测,减少对海洋生态的破坏。
通过科学管理和保护,可以维持海洋生物种群的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海洋食物链的完整性,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
总结而言,海洋渔业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保障人类食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等多个方面。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海洋渔业的发展,加强科学管理,推动海洋渔业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以实现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的目标,确保海洋渔业能够为人类福祉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养殖渔业工作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养殖渔业工作的意义与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cad1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e.png)
养殖渔业工作的意义与现状分析养殖渔业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养殖渔业工作的意义以及当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讨论其发展方向。
一、养殖渔业工作的意义1.保障食品安全养殖渔业是满足人民食品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众所周知,海洋资源的捕捞已经达到天然增长的极限,而养殖渔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渔产品。
通过规模化、工业化的养殖过程,可以有效监控鱼类及其他水产品的生长环境,确保其品质与安全。
2.促进就业养殖渔业不仅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养殖、加工、运输等工作。
这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缓解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3.促进经济发展养殖渔业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作用。
养殖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如饲料生产、鱼苗培育、养殖设备制造等,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养殖渔业产品的出口也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4.保护生态环境与捕捞相比,养殖渔业具有更低的对环境影响。
合理的养殖渔业模式可以降低海洋中对天然鱼类资源的压力,减少过度捕捞的现象。
养殖渔业还可以利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水体污染。
二、养殖渔业工作的现状1.产业结构不均衡目前,养殖渔业工作在我国发展较快,但仍面临产业结构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传统渔业养殖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而现代化养殖业则集中在一些大型企业,存在规模效应明显、资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
2.环境与生态问题养殖渔业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料和养殖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周边水质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渔业养殖还可能引发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等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与保护。
3.技术与管理不完善在养殖渔业工作中,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有效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然而,在一些地区和企业中,科学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管理水平不高,存在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阻碍了养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渔业资源保护
![渔业资源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7f41682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b.png)
渔业资源保护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渔业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和经济产业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已经导致了许多问题,包括渔业资源的减少、渔民生计的艰难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等。
因此,渔业资源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渔业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保护渔业资源不仅关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
以下是几个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原因:1. 保护生态平衡:渔业资源的保护有助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渔业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的,一旦渔业资源过度开发,会导致其他物种数量的减少,破坏生态平衡。
2. 维持渔民生计:渔业是许多地区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渔业资源的持续保护可以确保渔民获得稳定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3. 保护文化遗产:渔业在一些地区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角色。
许多地方的传统和文化都与渔业紧密相连。
保护渔业资源将有助于保护这些重要的文化遗产。
二、渔业资源保护的现状目前,全球渔业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以下是一些当前的问题和挑战:1. 过度捕捞:过度捕捞是渔业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规模捕捞技术的发展使得海洋中的渔业资源能够被更高效地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数量的急剧下降。
2. 非法捕捞:非法捕捞也是一大问题,它不仅导致资源的枯竭,还破坏了渔业市场的公平和平衡。
3. 污染和环境破坏: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对渔业资源产生了负面影响。
环境破坏,如珊瑚礁破坏和沿海生境退化,也威胁到渔业资源的存续。
三、渔业资源保护的解决措施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建议:1. 设立保护区:建立渔业资源保护区可以限制捕捞活动,保护重要的渔业资源。
这些保护区可以提供一个安全和适宜的环境,促进渔业资源的再生和繁荣。
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与方法
![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2dacc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3.png)
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与方法一、引言渔业资源保护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渔民活动的不断扩大,海洋渔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本文将探讨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1. 生态平衡的维护保护渔业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海洋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捕鱼活动过度,会导致某些物种的过度捕捞,进而打破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保护渔业资源能够确保各种生物能够正常繁衍,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2. 经济利益的保障渔业资源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资源。
保护渔业资源有助于确保渔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和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如果渔业资源受到破坏,将会对渔民和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影响。
3. 粮食安全的保障渔业资源是许多人的重要食物来源。
尤其对于一些海洋沿岸地区的居民来说,鱼类是其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保护渔业资源有助于确保人们能够获得充足的食物,并维持其良好的营养状况。
三、渔业资源保护的方法1. 合理管理捕捞活动制定严格的捕捞配额和捕捞季节,限制捕捞的数量和规模,以确保捕捞活动不会对渔业资源造成过度压力。
同时,采用先进的捕捞技术和设备,减少无效捕捞和非目标物种的损失。
2. 建立保护区和禁渔区设立保护区和禁渔区,限制或禁止捕捞活动。
这些区域可以为渔业资源提供安全的繁殖和生长环境,有助于保护重要的渔业资源,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和增长。
3. 促进科学研究与监测加强渔业资源的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了解渔业资源的数量、分布和状况。
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保护濒危物种和重要的渔业资源,预防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
4. 提高公众意识与教育加强公众对渔业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人们对渔业资源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开展相关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鼓励人们采取可持续的渔业捕捞行为,减少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四、结论保护渔业资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构建现代渔业体系推进渔业科学发展
![构建现代渔业体系推进渔业科学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3e9710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0.png)
构建现代渔业体系推进渔业科学发展渔业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产业,也是海洋资源的重要利用方式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渔业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构建现代渔业体系,推进渔业科学发展。
一、加强渔业科学研究在建设现代渔业体系的过程中,科学研究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渔业生物学研究等,可以了解海洋资源的分布情况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从而为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应加强渔业技术研究,提高渔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效益。
例如,研究和开发新养殖技术、新捕捞工具,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二、加强渔业管理和监督建设现代渔业体系还需要加强渔业管理和监督。
通过建立健全的渔业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监督。
同时,加强对渔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意识,推动渔业从业者转变观念,合法合规开展渔业生产。
另外,还应加强海洋执法力量,打击渔业违法行为,维护渔业资源的正常利用秩序。
三、推进渔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在构建现代渔业体系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是重要的推动力。
通过加大对渔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渔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
例如,开发和应用智能养殖设备、无人机巡护船等先进技术,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同时,还应加强渔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科技与渔业的深度融合。
四、推动渔业产业的多元发展构建现代渔业体系还需要推动渔业产业的多元发展。
通过发展渔业配套服务业、加工业等,提高渔业价值链的附加值;发展渔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推动渔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同时,还应加强渔业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高我国渔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五、加强对渔业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构建现代渔业体系还需要加强对渔业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通过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减少渔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大对海洋污染的治理力度,改善渔业生态环境。
渔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稿范文
![渔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2f2d3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0.png)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话题。
渔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更关乎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在此,我代表我国渔业管理部门,结合当前渔业发展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国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渔业产量、产值持续增长,渔民收入不断提高。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为此,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1. 国家战略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渔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2. 产业发展需求。
渔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渔业模式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3. 生态保护需求。
渔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强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渔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实现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渔业产出。
2. 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渔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渔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3. 促进渔民增收。
通过渔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渔民收入水平,实现渔民脱贫致富。
4. 提升产业竞争力。
推动渔业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培育新型渔业业态,提升我国渔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1. 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渔业、休闲渔业、远洋渔业等新型业态,提高渔业综合效益。
2. 推广先进养殖技术。
加大渔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广绿色、高效、安全的养殖技术,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
乡村振兴中的现代渔业发展
![乡村振兴中的现代渔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a0ccc2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2.png)
乡村振兴中的现代渔业发展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现代渔业的发展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渔业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推动现代渔业发展,促进渔业产业的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资源优势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水域资源,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沿海地区渔业资源丰富,内陆水域也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
这些丰富的渔业资源为现代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科技支撑现代渔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科技的不断进步,为渔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人工养殖技术、水产养殖设备等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的渔业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三、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的健康和安全,高品质的水产品在市场上有着很大的需求空间。
这也为现代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政策支持政策的支持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现代渔业,大力扶持渔业产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的支持可以有效降低渔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渔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五、生态环境现代渔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
保护水域环境,保持水质清洁是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只有做到生态环境与渔业生产的平衡,才能够实现良性的循环发展。
六、产业融合现代渔业的发展需要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渔业与农业、旅游业、加工业等产业的融合,可以形成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这种产业融合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多赢的局面。
七、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不断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加工技术,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同时,加强科研力量,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八、人才培养现代渔业的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加强对水产养殖、渔业管理等人才的培养,为现代渔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捕鱼业与海洋生态可持续渔业的重要性
![捕鱼业与海洋生态可持续渔业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9c02b7c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c.png)
捕鱼业与海洋生态可持续渔业的重要性近年来,捕鱼业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而受关注的角色。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过度捕捞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并确保捕鱼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迫切需要采取行动。
本文将探讨捕鱼业与海洋生态可持续渔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1. 捕鱼业的重要性捕鱼业是许多沿海社区和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
它为数百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捕鱼业还是许多国家的重要出口行业,为国家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捕鱼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2. 过度捕捞的问题然而,由于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过度捕捞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许多鱼类种群面临灭绝的风险,许多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已被破坏。
我们必须认识到,过度捕捞不仅会导致鱼类种群的减少,还会破坏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可持续渔业的概念为了解决过度捕捞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可持续渔业的方法。
可持续渔业强调的是在不破坏鱼类种群的情况下,确保捕捞能够持续进行并为未来的世代提供食物。
这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包括设立渔业保护区、限制捕捞量、改进渔具和技术等。
4. 可持续渔业的优势可持续渔业不仅可以保护鱼类种群和海洋生态系统,还能带来许多经济和社会福利。
它可以确保捕鱼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沿海社区提供稳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此外,可持续渔业还有助于保护渔民和渔业工作者的权益,并提高海洋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5. 解决问题的途径为了实现可持续渔业,我们需要政府、渔民和公众的积极参与。
政府应该采取立法和政策措施,确保渔业资源的合理管理和保护。
渔民应该遵守渔业法规,采取可持续的捕捞方法,并参与渔业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公众应该提高对可持续渔业的意识,并选择购买来自可持续渔业的产品。
综上所述,捕鱼业与海洋生态可持续渔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采取可持续渔业的方法,我们可以保护鱼类种群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业的战略地位及现阶段我国建设渔业强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布时间:2011-10-31信息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佘远安一、渔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拓展食物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正面临食物不足、资源短缺和环境遭受破坏等几大困扰,人多地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矛盾。
为了缓解人口膨胀对食物需求日益增长的压力,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召开世界渔业部长会议及"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强调渔业对食物安全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人均耕地不到l.2亩,仅及世界人均耕地的1/3,问题更为严峻。
在陆地资源已基本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了占地球表面积72%以上的水域(即海洋、江河、湖泊)上,我国也是如此。
水域中的生物种类约占地球所有生物种类的三分之二以上,是解决人类粮食危机问题的重要潜在资源,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会成为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以及缓解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因此,发展渔业生产,从广义的角度看,可拓展食物来源,满足人类需要,保障食物安全。
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发展渔业生产,可以有效开发利用不适合农牧业生产的国土资源,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渔民的收入。
渔业同农业其它产业比较仍是一个比较效益较高的产业,发展渔业的同时还可带动水产品加工、饲料、以及渔船渔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渔业为我国渔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大量就业和增收的机会。
据统计,2003年我国渔业劳动力为1316万人,在最近20年里,从事渔业的劳动力平均每年以45万多人的规模扩增,渔业在一部分地区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由渔业发展而带动起来的储藏、加工、运输、销售、渔用饲料等一批产前产后的相关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数大量增加。
渔业的快速发展,使渔业劳动者的收入明显增加,渔业劳动力人均年收入从1983年的425元提高到2003年的8284元,增加了近20倍,大批渔民农民通过发展渔业生产,率先致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以水产养殖业为重点的我国渔业已经成为大农业中一个重要的产业,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渔)民收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改善膳食构成,提高居民营养水平鱼类等水产品不仅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份,而且易为人体所消化吸收。
目前,不少发达国家为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导致心血管发病率增高而烦恼,然而鱼类等水产品具有胆固醇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高的优点,被人们称为"健康食品"而广受欢迎。
随着对DHA(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及其来源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水产品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
DHA大量地存在于水产品中,对于孕妇、婴儿和青少年成长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产品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其健脑强身、延年益寿、保健美容的功效早已得到公认,明显提高了我国居民营养水平。
近几年在城乡居民"菜篮子"中水产品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有些城市甚至超过肉类的消费量,"吃鱼健脑、吃鱼健身、吃鱼美容"已成为一种时尚。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成绩喜人,发展形势大好渔业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产业,建国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建设渔业强国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渔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按当年价格计算,1952年全国渔业产值仅6.5亿元,仅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5%,2003年上升到3323.41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例上升到了11.19%。
20多年来,我国水产品的年增长率均超过10%,远远超过世界年均增长率6.8%的增长速度,水产品总产量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从1995年开始,就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2003年达到了37公斤,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6公斤。
养殖和捕捞产量世界第一,2003年,海水养殖产量达1253.3万吨,同比增长3.3%,淡水养殖产量1774.3万吨,同比增长4.7%。
在我国的水产品增产中,科技贡献率已近50%,许多科研成果在渔业科技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以出口为导向的水产品生产、加工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03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387个,年加工能力1306万吨。
水产品出口创汇能力也大大加强,2003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达到了55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出口额继续位居大宗农产品首位,占农产品出口额的25.6%。
渔业外向型经济特征日益显著。
我国的远洋渔业从零开始稳步发展,大洋型渔业比重稳步上升,从1985年起经过近20年的艰苦创业,目前我国远洋作业渔船已近2000艘,远洋渔业产量近100亿吨,作业海域遍及35个国家管辖水域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公海。
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渔业大国,渔业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中国对水产养殖产品的生产贡献率最大,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水产养殖业、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我国海域辽阔,四大海区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渔场面积82万平方公里,浅海、滩涂面积约130,000平方公里。
海岸线18000公里,岛屿岸线14000公里,大陆和岛屿岸线蜿蜒漫长,拥有许多优良港湾。
沿岸江河入海径流带来大量的有机质和营养盐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繁衍生长。
内陆水域面积176,000多平方公里,其中河流50,000平方公里,湖泊75,000平方公里,池塘20,000多平方公里,水库30,000万平方公里,其他还有稻田、沼泽、地热等资源可供渔业开发利用。
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拥有水生生物物种2万余中,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海洋动植物2000多种,淡水水生动植物约800种,近30年来,还陆续引进水生生物物种近200种,一些物种已经为我国渔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如南美白对虾、罗非鱼、欧洲鳗鲡等,已成为我国出口渔业的主要品种。
在我国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中,有许多极具水产养殖开发潜力的物种。
分布在长江水系、黑龙江水系、珠江水系以及额尔齐斯河水系的一些淡水鱼类,例如鲟鳇鱼、胭脂鱼等,以及海洋中的众多鱼、虾、贝、藻等,对我国未来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源储备。
巨大的国内外水产品消费市场和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支撑着渔业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水产品作为优质蛋白质已被广泛接受,消费群体逐步扩大,消费量逐年增加。
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的消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加入WTO后,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
尽管非贸易壁垒(欧盟的水产品禁运、美国对虾反倾销、日本鳗鱼进口限制等)常常对我水产品出口造成影响,但从国际市场有利的方面来看:发达国家对水产品的需求仍处于增加的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早期收获"开始实施,也会进一步促进区域性水产品贸易的发展;我国水产养殖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广泛重视,而且生产成本具有竞争优势。
这些背景,都预示着我国水产品生产有良好的国际国内市场前景。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探索,我国渔业的发展通过渔业结构的调整、渔业环境的保护、资源管理的强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等措施,为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渔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
近些年来,渔业主管部门采取海洋伏季休渔、长江禁渔、渔船控制、限额捕捞、减船和渔船报废制度等有利措施,坚持在自然界承载能力和资源更新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建立现代渔业,从主观上,推动了我国渔业尊重客观自然规律,走科学发展之路,保证了未来渔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三、与渔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还不是渔业强国,与渔业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我国渔业是资源约束型渔业。
我国人口多、渔民多、渔船多,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正面临诸多方面威胁。
养护渔业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不仅是发展“绿色渔业”的需要,也是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更是发展渔业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
有资料表明,四大家鱼的资源发生量从50年最高年份的300亿尾下降到90年代的30亿尾左右,2003年还不到4亿尾。
2003年,我国环境污染造成可测算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达36.36亿元。
因此有效保护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国际上渔业发达国家将治理污染和保护渔业资源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将资源监测调查作为常规任务,如挪威在巴伦支海、北大西洋每年进行大西洋鳕、大西洋鲱、鲐鱼和鳕鱼等资源的调查,美国、日本对北太平洋渔业资源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渔业资源增殖和移植和放流。
近40年来,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一直进行大马哈鱼类的种苗放流,放流数量每年高达30余亿尾,回捕率高达20%。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非常重视,日本在渔场生态环境保护、养殖场设置和养殖废水、污泥处理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法规,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先后开展了退化生态系统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美国和加拿大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修复被石油污染的海岸、池塘和湖泊的沉积环境;日本用底栖生物吞食有机碎屑作用修复养殖场环境。
2.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健康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无公害渔业、绿色渔业、有机渔业成为世界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自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水产养殖质量管理规定》,从而使水产品无公害生产的理念迅速走进了人民的生活。
然而截至目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较突出,出口水产品药残超标的事件屡有发生,不利于我国渔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出口创汇重大隐患。
我国水产品病害防治体系、质量安全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还不完善,在水产品生产、加工和管理方式和国内国际市场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3.水产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我国渔业科技为渔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科技贡献率达到了近50%。
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偏低,其中,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虽然位居首位,但相较发达国家而言,仍有差距。
这主要是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
因此,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规模化渔业,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整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就成为渔业发展的重大课题。
4.工厂化集约式养殖问题我国工厂化集约式养鱼起步较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自动化控制水平落后,在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减少水体污染等方面还有很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