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丹岩石地球化学1-绪论
赵志丹岩石地球化学微量处理精品PPT课件
孙贤鉥 (1943-2005)
孙贤鉥博士(哥伦比亚大学, 1973)
孙贤鉥
(1943-2005)
(哥伦比亚大学, 1973)
国内设立了—孙贤鉥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
第一届,2006, 徐义刚; 第二届,2007, 王 强; 第三届,2008, 杨进辉; 第四届,2009, 赵子福; 第五届,2010, 袁洪林; 第六届,2011, 朱弟成;
Sun S-S & MacDonough WF , 1989
Sun S-S, McDonough WF. 1989. Chemical and isotopic systematics of oceanic basalts: implications for mantle composition and processes. In: Saunders, A.D., Norry, M.J. (Eds.), Magmatism in the Ocean Basins.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vol. 42, pp. 313–345.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normalized to chondrite (primitive mantle) of ……
赵志丹岩石地球化学系列授课ppt
精选可编辑ppt
22
(143Nd /144Nd)CHUR(t)和(143Nd /144Nd)S(t)计算方法
精选可编辑ppt
17
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意义
③年轻火山岩Nd同位素研究表明,143Nd /144Nd与87Sr/86Sr比值之间呈现良好的负相关 关系。
因此,Nd同位素在探讨地幔、地壳演化、壳幔 交换、岩石成因和物质来源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
精选可编辑ppt
18
地幔Nd同位素演化——
若岩石的(87Sr/86Sr)0比
值落于“玄武岩区”,则表 明形成它们的物质来自上地 幔源区;
若岩石初始87Sr/86Sr比值落在大
陆壳增长线和“玄武岩源区”之间, 则表明它们的物源可能是多样的, 或来自壳幔混合的源区,或来自地 壳下部Rb/Sr比值较低的角闪岩相, 麻粒岩相高级变质岩等。
精选可编辑ppt
地壳演化——
2.7Ga年前,地幔分异形成大陆地 壳,继承地幔初始比值0.7014. 但 是其Rb/Sr=0.15,现今大陆壳的 (87Sr/86Sr)0平均为0.7211,连接 2.7Ga的地幔(87Sr/86Sr)0值到现今 大陆壳的(87Sr/86Sr)0值得到一条直 线,该直线为平均大陆壳随时间的 (87Sr/86Sr)0演化线。
例2:各个大洋的MORB
(87Sr/86Sr)0也不同(右图),印度 洋MORB明显区别于大西洋和东太 平洋(Faure,2001,fig.2.63)。
精选可编辑ppt
15
Sr同位素识别岩石源区
From Faure, 1986,fig.10.63
除了用于研究成岩和成矿物质来 源外,(87Sr/86Sr)0还可用来划分岩石 的成因类型。如花岗岩分类, S型花岗岩的(87Sr/86Sr)0 >0.707, I型花岗岩的(87Sr/86Sr)0 <0.70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大2005招生专业目录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考研真题资料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05 岩浆岩及包体岩石学 杜杨松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06 矿床地球化学 刘家军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07 成矿作用与环境效应 刘家军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09 国土资源评价系统 彭润民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0 成矿作用可视化 彭润民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1 环境与生命矿物学 申俊峰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2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 肖荣阁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3 资源环境评价与资源经济 规划 肖荣阁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4 成因矿物学 许虹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5 环境矿物学 许虹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③310 高 等数 16 矿床地球化学 许虹 学④435 矿物学或 437 矿床 学或 409 岩石学
《岩石地球化学》PPT课件
h
51
a. 硅碱图 b. AFM c. FeO*/MgO 对SiO2
~ 30岛弧和大陆弧的1946个 分析数据,主要是火山岩
Data compiled by Terry Plank (Plank
and Sci.
LLeatnt.g, m90u,i3r,4199-38780).Earthh
Planet.
??
现代大洋玄武岩可以按照产出的构造环境分为5类
1 MORB (Mid-Ocean Ridge Basalts),洋壳上部的主体,包括 熔岩和岩墙,并代表大洋辉长岩的初始岩浆。
2 BABB (Back-Arc Basin Basalts),形成于弧后扩张脊。弧后 盆地宽度60-1000km。
3 OPB (Ocean Plateau Basalts),发育于大洋板内环境,形成 范围巨大的、厚的海底熔岩堆积。
h
21
大陆地壳的流变学结构
h
22
大陆地壳的成分结构
h
23
大陆上地壳的组成
h
24
大陆下地壳的主元素组成
h
25
典型地壳的稀土元素组成
h
26
问题一
大陆下地壳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特征
h
27
第三章 地壳和上地幔的主要构成岩类及其地球化学
3、上地壳主要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
h
28
第四章 地壳和上地幔的主要构成岩类及其地球化学
44
岛弧岩浆活动
岛弧岩浆活动的时空变化
1) 岛弧火山岩存在成分极性,从俯冲带向岛弧方向,依次 出现拉斑玄武岩浆系列、钙碱性岩浆系列和碱性岩浆系列
2) 岛弧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多样,主元素有较大的变化范围。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专业(工作)委员会组成名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专业(工作)委员会组成名单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晓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主任委员:杨主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建民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李国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鸣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天虎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陈振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董发勤西南科技大学高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何宏平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何明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黄菲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李胜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鲁安怀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吕林素中国地质博物馆孟大维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倪培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秦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饶灿浙江大学地球科学院汪灵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生物工程学院汪立今新疆大学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吴宏海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杨良峰中国地质博物馆袁鹏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秘书:陈振宇(兼)姚佛军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宏平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主任委员:董发勤西南科技大学秦善北京大学陈天虎合肥工业大学周根陶中国科技大学朱建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蔡元峰南京大学陈丹玲西北大学冯雄汉华中农业大学洪汉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黄菲东北大学李芳菲吉林大学李红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刘羽福州大学刘钦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陆现彩南京大学吕国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泉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汪立今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王爱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林江桂林理工大学吴宏海华南师范大学吴平霄华南理工大学杨燕浙江大学杨华明中南大学杨志军中山大学周春晖浙江工业大学秘书:谭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廖立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主任委员:董发勤西南科技大学倪文北京科技大学汪灵成都理工大学杨华明中南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蔡元峰南京大学陈天虎合肥工业大学传秀云北京大学冯杰中国高岭土公司郝小非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雷东升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芳菲吉林大学刘钦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吕国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彭同江西南科技大学孙红娟西南科技大学王宁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林江桂林理工大学吴平宵华南理工大学杨志军中山大学袁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张高科武汉理工大学张以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朱润良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秘书:吕国诚(兼)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申俊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主任委员:李胜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孟繁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卿敏中国武警黄金研究所李国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志军中山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丹玲西北大学冯庆玲清华大学丰成友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高晓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韩秀丽华北理工大学黄菲东北大学黄绍峰中国黄金集团吕志成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连宾南京师范大学梁斌西南科技大学刘羽福州大学刘显凡成都理工大学秦善北京大学孙国胜吉林大学沈锡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汪立今新疆大学王吉中石家庄经济学院王章俊地质出版社万泉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谢巧勤合肥工业大学阎秀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杨良锋中国地质博物馆杨竹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赵珊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秘书:张华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梁晓亮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岩浆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孝磊南京大学副主任委员:杨进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邢光福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林秀斌浙江大学秦江峰西北大学唐红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童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许成北京大学闫峻合肥工业大学杨德彬吉林大学尹常青中山大学曾罡南京大学张少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军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赵志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秘书: 曾罡(兼)变质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立飞北京大学副主任委员:刘福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郭敬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国春香港大学肖益林中国科技大学魏春景北京大学刘良西北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能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程昊同济大学程素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董永胜吉林大学苟龙龙西北大学李旭平山东科技大学厉子龙浙江大学刘景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晓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刘贻灿中国科技大学吕增北京大学任留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施光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永红合肥工业大学宋述光北京大学仝来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王惠初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吴春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杨崇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尹常青中山大学于津海南京大学翟明国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健中山大学张建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泽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常青吉林大学周喜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成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主任委员:彭平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马永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代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洪德成都理工大学冯志强中国石化国勘高抒西南矿业大学关平北京大学韩喜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胡修棉南京大学李铁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林畅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传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刘健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刘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刘志飞同济大学邵龙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沈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施和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石学法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史基安中科院地质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王剑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王璞珺吉林大学王玉华中国石油大庆石油分公司谢树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解习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颜佳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华中国石油长庆石油分公司张昌民长江大学张水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朱筱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邹才能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秘书长:林畅松(兼)副秘书长:朱筱敏,邵龙义,吴怀春,刘志飞,陈中强,朱如凯秘书:陈曦、由雪莲、顾松竹国际沉积学会(IAS)联络员:由雪莲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贵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主任委员:陈世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何幼斌长江大学胡斌河南理工大学姜在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邵龙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兴志西南石油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鲍志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杜远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巩恩普东北大学郭英海中国矿业大学郭艳琴西安石油大学胡光义中海油研究总院开发研究院姜宝玉南京大学雷怀彦厦门大学李双应合肥工业大学林春明南京大学刘建波北京大学刘招君吉林大学柳永清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牟传龙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彭苏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勇民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牟传龙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屈红军西北大学邵磊同济大学沈安江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时志强成都理工大学吴亚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吴因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淑梅中国海洋大学杨小强中山大学于兴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永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研究所郑秀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朱茂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筱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秘书:郑秀娟(兼)应用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龚庆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主任委员:王学求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周永章中山大学罗先熔桂林理工大学韩润生昆明理工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黄智龙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康明长安大学李通国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李振生合肥工业大学凌洪飞南京大学刘宁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长征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陆继龙吉林大学潘家永东华理工大学沈存利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施泽明成都理工大学斯春松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王建武山西省地质调查院王磊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文美兰桂林理工大学席斌斌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谢淑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徐文喜黑龙江地质调查研究总院杨万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尤宏亮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张德贤中南大学张连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赵克斌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周晓成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秘书:刘宁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钟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副主任委员:毕献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范宏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建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陆现彩南京大学谢桂青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杨立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志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常兆山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陈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华勇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衍景北京大学成秋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剑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郭玉乾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韩润生昆明理工大学侯增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胡瑞忠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蒋少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子颖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梁华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刘家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陆建军南京大学毛景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倪培南京大学倪师军成都理工大学秦克章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施泽明成都理工大学孙国胜吉林大学孙卫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晓明中山大学王登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王京彬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王汝成南京大学张连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周美夫香港大学周涛发合肥工业大学周永章中山大学秘书:蓝廷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火山及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主任委员:郑建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张招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院郭正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霓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白志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陈斌合肥工业大学郝艳涛浙江大学黄小龙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李永军长安大学刘燊西北大学刘永顺首都师范大学毛建仁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邱检生南京大学史仁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王锡奎吉林大学吴才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夏群科浙江大学杨清福吉林省地震局姚玉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张宏福西北大学张铭杰兰州大学赵谊黑龙江省地震局赵慈平云南省地震赵勇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秘书:黄小龙(兼)赵勇伟(兼)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宏福西北大学副主任委员:牛耀龄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郑建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夏群科浙江大学陈立辉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英基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郭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黄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厉子龙浙江大学刘传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勇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隋建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孙敏香港大学汤艳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邢光福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徐夕生南京大学许成北京大学许文良吉林大学杨经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铭杰兰州大学钟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朱弟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秘书:汤艳杰(兼)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许文良吉林大学地副主任委员:熊小林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章军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李和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陆现彩南京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代立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高春晓吉林大学黄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冷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本仙吉林大学李元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李忠海中国科学院大学刘曦北京大学刘显东南京大学毛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梅升华中科院深海科学和技术研究所倪怀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宋茂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巫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晓志南京大学叶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宝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张志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周永胜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秘书:李本仙(兼)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倪培南京大学副主任委员:范宏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牛贺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九华北京科技大学刘晓东东华理工大学委员: (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柴凤梅新疆大学单秀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赖勇北京大学赖建清中南工业大学李霓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李保华成都理工大学李荣西长安大学厉子龙浙江大学林锦荣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毛世德中国地质大学孟凡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潘家勇东华理工大学庞保成桂林理工大学邱楠生中国石油大学任钟元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苏文超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孙睿西北大学孙玉梅中海石油有限公司陶士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所王飞宇中国石油大学王可勇吉林大学肖益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玉玲北京科技大学翟伟中山大学张鼐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中心张铭杰兰州大学张作衡中国地质科学院祝新友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秘书:苏文超(兼)丁俊英南京大学胡芳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韦刚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副主任委员:刘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黄方中国科技大学蒋少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朱祥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窦衍光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杜建国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韩凤清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贺怀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惠鹤九南京大学李伟强南京大学李献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延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凌文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刘卫国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勇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柳小明西北大学秦礼萍中国科技大学邱华宁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施泽明成都理工大学孙卫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温汉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肖益林中国科技大学徐伟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张干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周红英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周力平北京大学秘书:张兆峰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所刘传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袁洪林西北大学系刘盛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国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环境地质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冯新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主任委员:金章东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张干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安太成广东工业大学曾永平暨南大学常向阳广州大学陈玖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程和发北京大学城付学吾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傅平青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郭庆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韩贵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何孟常北京师范大学洪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季峻峰南京大学贾永锋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景传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李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李秋华贵州师范大学李思亮天津大学刘金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罗维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祁士华中国地质大学汤洁吉林大学王少锋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震宇江南大学吴龙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吴攀贵州大学肖化云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肖唐付广州大学徐志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物理研究所颜崇淮上海交通大学杨浩南京师范大学张澄博中山大学张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秘书:张华(兼)陨石及天体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缪秉魁桂林理工大学副主任委员:秦礼萍中国科技大学胡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鸣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永亨广州大学贺怀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惠鹤九南京大学琚宜太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李春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院生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林杨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凌宗成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刘小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桂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世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吴昀昭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肖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志东南京大学徐伟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朱进北京天文馆朱祥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邹永廖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秘书:李世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微束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献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主任委员:徐伟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刘勇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袁洪林西北大学地质系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陈莉北京大学耿红艳香港大学侯可军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侯振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红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李秋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柳小明西北大学宋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苏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孝磊南京大学王志海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夏小平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闫峻合肥工业大学杨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岳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詹秀春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钟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周红英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秘书:李秋立(兼)岩矿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勇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主任委员:漆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屈文俊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李怀坤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侯贤灯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储著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剑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侯可军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侯振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明月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胡兆初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黄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柳小明西北大学孙亚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方跃合肥工业大学韦刚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夏小平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娟同济大学杨涛南京大学杨岳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袁洪林西北大学张文兰南京大学朱振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秘书:宗克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鲁安怀北京大学副主任委员:董海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陆现彩南京大学万泉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杨华明中南大学委员:(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代群威西南科技大学范晨子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冯雄汉华中农业大学何毓新浙江大学蒋引珊吉林大学李伟南京大学李艳北京大学李金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娟北京大学刘瑞长春工程学院刘海波合肥工业大学石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振亚武汉理工大学汪立今新疆大学王长秋北京大学吴宏海华南师范大学吴平霄华南理工大学袁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周根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秘书:王长秋(兼)。
青藏高原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青藏高原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意义赵志丹;莫宣学;董国臣;周肃;朱弟成;廖忠礼;孙晨光【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2007(21)2【摘要】根据青藏高原不同构造单元基底片麻岩、花岗岩类和火山岩等不同类型岩石的486套Pb同位素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岩石圈存在3种主要类型,即亏损Pb同位素的特提斯洋地幔域端元、富集Pb同位素的喜马拉雅成熟大陆地壳端元和青藏高原北部的过渡型Pb同位素的地幔端元.这3类地球化学端元与前人通过Sr-Nd同位素研究获得的3类端元一致.拉萨地块内部不同类型岩石的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出两类岩浆作用,一类是特提斯洋岩石圈俯冲消减再循环和亏损地幔物质注入导致的亲特提斯洋型岩浆作用,另一类是与类似于喜马拉雅大陆地壳物质加入导致的富集地幔源区有关的超钾质岩浆作用.岩浆作用的Pb同位素地球化学记录了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作用和随后发生的印度大陆向北拼合、碰撞和俯冲过程,也记录了大规模的壳幔相互作用对高原岩石圈演化与隆升的贡献.【总页数】10页(P265-274)【作者】赵志丹;莫宣学;董国臣;周肃;朱弟成;廖忠礼;孙晨光【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学实验中心,北京100083;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相关文献】1.大兴安岭南段海西期花岗岩类锆石U-Pb年龄、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J], 刘锐;杨振;徐启东;张晓军;姚春亮2.青海省共和盆地周缘晚古生代镁铁质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J], 郭安林;张国伟;孙延贵;程顺有;强娟3.川西新元古代花岗质杂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元素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 [J], 郭春丽;王登红;陈毓川;赵支刚;王彦斌;付小方;傅德明4.大兴安岭北段东坡中北部小莫尔可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元素、Hf同位素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J], 刘晨;孙景贵;古阿雷;赵克强;韩吉龙;杨梅;冯洋洋5.山西梨园金矿黄铁矿微量元素及S-Pb-He-A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甄世民; 宋晓航; 庞振山; 朱晓强; 薛建玲; 方永财; 贾宏翔; 石光耀; 王大钊; 查钟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8406204_云南腾冲全新世火山岩岩浆演化和岩石成因
1000 0569/2019/035(02) 0472 84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19 02 13云南腾冲全新世火山岩岩浆演化和岩石成因杨逸云 赵志丹 雷杭山 武精凯 苗壮 张双全 陈玲 季宏伟YANGYiYun,ZHAOZhiDan ,LEIHangShan,WUJingKai,MIAOZhuang,ZHANGShuangQuan,CHENLingandJIHongWei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StateKeyLaboratoryofGeologicalProcessesandMineralResources,andSchoolofEarthScienceandMineral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2018 09 01收稿,2018 12 15改回YangYY,ZhaoZD,LeiHS,WuJK,MiaoZ,ZhangSQ,ChenLandJiHW 2019 MagmaevolutionandpetrogenesisofHolocenevolcanicrocksinTengchong,Yunnan ActaPetrologicaSinica,35(2):472-484,doi:10 18654/1000 0569/2019 02 13Abstract TengchongvolcanicfieldisoneoftheareaswiththerecordsofHolocenevolcanosinChina ThemagmatismnatureandpetrogenesisofthisTengchongHoloceneVolcanics(THV)areessentialevidencesinrevealingthepresentsoutheastwardgrowthanddeepprocessesoftheTibetanPlateau Thispapercarriedoutmineralchemistryandwholerockgeochemistrystudyonthreevolcanos(Maanshan,Heikongshan,andDayingshan)oftheTHV,anddiscusstheoriginanddynamicsofthemagmatism ThemajorityoftheTHVarehighpotassiumcalc alkalinerocks,includingbasaltictrachyandesiteandtrachyandesite WefoundnegativecorrelationsbetweenSiO2andCaO,Fe2O3T,TiO2,MgO,and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SiO2andK2O,whichindicatethefractionalcrystallizationofolivine,pyroxene,andplagioclase Thexenocrystsofplagioclasewithacidiccomposition(An=28)hasovergrowthbasicplagioclaserim(An=65),andxenocrystsofquartzwithnarrowpyroxenereactionrim,werefoundinthetrachyandesitesamples,whichpossiblysuggestthecrustalcontaminationbygranitoidcountryrockduringthemagmaupwellingprocessesinshallowlevelofthecrust Onthecontrary,thewholerockTh/Nbratioissmall(<1 16),whichreflectsaminoroverallcontamination TheTHVshowenrichmentinlargeionlithophileelement(LILE),anddepletioninhighfieldstrengthelement(HFSE),highTh/UandlowBa/Laratios,andenrichmentofSr Ndisotopes,whichasawholeimpliesthatthemagmashouldhavecomefromanenricheduppermantlethathaveexperiencedmetasomatismbysubductionofpelagicsedimentsoftheNeo Tethys TheTHVareformedinintraplatetectonicsettingofpost collisionregimeafterthecollisionbetweenIndiaandAsia Thevolcanosaredistributinginnorth southtrendingalongtheTengchongbasinanderuptedinlimitedvolume Consideringthehighlylocalizedextensionalongregionalstrike slipfaultsduringthelateralspreadingintheeasternTibetanplateau,thetriggeroftheTengchongHolocenevolcanicrocksmaybeinterpretedasresultingofthedecompressionmeltingoftheenrichedmetasomatizedmantlelithosphere Keywords Holocenevolcanicrocks;Tengchong;Fractionalcrystallization;Crustalcontamination;Continentalsubduction摘 要 腾冲火山岩区是我国全新世以来记载火山喷发的少数地区之一,该地区岩浆作用的性质与成因是揭示青藏高原东缘的现今侧向生长过程与深部作用的重要依据。
赵志丹岩石地球化学-REE处理
本文由wjhdpu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三章、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第一节、第一节、主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第二节、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第二节、第三节、第三节、同位素数据处理与解释第三章、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第二节、第二节、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一、控制微量元素行为的地球化学规律二、稀土元素处理和解释三、微量元素处理和解释第三章、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第二节、第二节、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一、控制微量元素行为的地球化学规律痕量元素,微量元素(痕量元素,trace elements) 岩石中含量<0.1%的,的岩石中含量用ppm (μg/g 10-6), μg/g, 或者 ppb (ng/g 10-9)表示 ng/g, 表示国际单位使用的幂表示方法名称 atto femto pico nano micro milli centi deci 符号 a f p n μ m c d 数值 10-18 10-15 10-12 10-9 10-6 10-3 10-2 10-1 名称 deca hecto kilo mega giga tera peta exa 符号 da h k M G T P E 数值 10 102 103 106 109 1012 1015 1018第三章、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第二节、第二节、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与解释一、控制微量元素行为的地球化学规律微观规律——地球化学亲和性、类质同象法则、微观规律——地球化学亲和性、类质同象法则、晶体场理论——地球化学亲和性(对过渡金属),归纳为:化学和晶体化学因素,包括对过渡金属),归纳为:化学和晶体化学因素,),归纳为原子(离子)的半径、配位数、原子和离子极化、原子(离子)的半径、配位数、原子和离子极化、最紧密堆积等宏观规律——体系性质和热力学规律的影响,宏观规律——体系性质和热力学规律的影响,如体系的化学——体系性质和热力学规律的影响组成、温度、压力、组成、温度、压力、氧化还原电位等微量元素行为的宏观表现矿物——是组成地球的基本矿物——是组成地球的基本——固体物质,固体物质,元素赋存在矿物之中,之中,通过矿物的形成和变化而具体体现。
23885697_福州复式岩体的成因
1000 0569/2021/037(04) 1235 54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04 16福州复式岩体的成因:锆石U 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约束朱雪丽1,2 杨金豹3 侯青叶1 赵志丹1ZHUXueLi1,2,YANGJinBao3,HOUQingYe1andZHAOZhiDan1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2 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安 7100683 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桂林 5410061 StateKeyLaboratoryofGeologicalProcessesandMineralResources,andSchoolofEarthScienceand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2 ShaanxiCenterofMineralGeologicalSurvey,Xi an710068,China3 GuangxiKeyLaboratoryofHiddenMetallicOreDepositsExploration,CollegeofEarthSciences,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Guilin541006,China2020 04 20收稿,2020 07 31改回ZhuXL,YangJB,HouQYandZhoZD 2021 PetrogenesisofFuzhoucompositepluton:ConstraintfromzirconU Pbgeochronology,geochemistry,andHfisotopes ActaPetrologicaSinica,37(4):1235-1254,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04 16Abstract ThepetrogenesisandoriginofI AtypedoublegraniteinFuzhoucompositeplutonhavenotbeenwellknown AsystematicstudyofzirconU PbchronologyandHfisotope,andwholerockgeochemicalwerecarriedoutonthecompositeplutoninFuzhou Theplutonisdividedintotwocategories:calc alkalineandalkaline LA ICP MSzirconU Pbdatingresultsshowthattheagesofcalc alkalinegranitesare111~101Ma,theseplutonsaretheproductsofmagmaactivityintheEarlyCretaceous;theageofalkalinegranitesare95~93Ma,whicharetheproductsoftheLateCretaceousmagmaticactivity AllsamplesinthestudyhaveEunegativeanomaly,characterizedbyLREEenrichmentandHREEloss,andtheyareallrelativelyenrichedinRb,Th,U,K,PbandotherLILE,depletedinBa,SrandhighfieldstrengthelementsNb,Ta,P,Ti Light heavyREEfractionationofcalc alkalinegranitesismoreobviousthanalkalinegranites However,comparedwithcalc alkalinegranites,thenegativeEuanomalyofalkalinegranitesismoreobvious TheresultsofzirconHfisotopeshowthattheεHf(t)ofcalc alkalinegranitesvaluesfromnegativetopositive,-3 9~0 2,andthecrustalmodelagesindicatethatthesourcerocksofgraniticmagmaderivedfromtheremeltingofNeoproterozoicancientcrust,withasmallamountofmantlecomponents TheεHf(t)ofcalc alkalinegranitesvalueis0 04~4 8,thecrustmodelagessuggestgraniticmagmaderivedfromtheremeltingofNeoproterozoicancientcrustandmixedwithalargenumberofmantlecomponents ComprehensiveanalysisshowsthattheI AdoublegraniteofFuzhoucompositeplutonhasthesamesource,butthedifferenceoftheformationistheresultsofcomprehensiveshapingofmanyfactorssuchasthechangesoftectonicenvironment,theadditionofmantle derivedmagmaandmagmaticevolutionKeywords Granite;Chronology;Geochemistry;I Adoublegranite;FuzhouCompositepluton摘 要 福州复式岩体I A型复合花岗岩的岩石成因与源区性质目前尚未得到很好认识。
壳幔相互作用深部过程的(精)
二、秦岭商丹古会聚带洋壳俯冲与壳幔再 循环论证
(一)研究基础:
1 会聚带共存着能代表古洋岩石圈残留的松树沟蛇绿 岩片(构造侵位时代为983 ±140 Ma)与形成于洋内岛 弧的丹凤群以玄武岩为主的火山岩系(984 ±36 Ma), 它们的岩石可提供古洋岩石圈及岛弧岩浆的化学组成 信息,为研究设置本区域壳幔的具体约束; 2 古洋岩石圈特征:
图3 丹凤群基性火山岩 Ti/1000(×10-6) 对 Mg(%) 图解, 显示岩浆的演化趋 势
a: 岩浆A; b: 岩浆B; c: 混合 岩浆 C. 演化线 a 起点处的断 线圈代表早期结晶岩石的包 体; 演化线 b起点处的实线圈 代表具有接近 N-MORB 化学 成分的镁铁质岩石包体.
图4 丹凤群和二郎坪群基性火山岩Y/Tb-Y图解
图1 丹凤群玄武 岩εNd-Nb/Th、 εNd-La/Nb和 εNd-Ba/Nb图解 (据李曙光, 1994) 基础数据引自张 旗等(1995).
图2 丹凤群变玄武岩的Th/Yb-Ta/Yb图解(Pearce,1983) (引自张旗等,1995) DM: 亏损地幔;MORB:洋脊玄武岩(N型);OIB:洋岛玄武岩; TH:拉斑玄武岩; CAB:钙碱性玄武岩;SHO:钾玄岩。空圈为 三十里铺玄武岩;黑圆点为郭家沟玄武岩;×:LREE亏损型玄武岩.
壳幔相互作用深部过程的 地球化学论证
以古洋壳和陆壳俯冲-再循环为例
张本仁 欧阳建平 张宏飞 赵志丹 凌文黎
一、引 言
壳幔相互作用是推动大陆发展的直接动力, 是整个地球动力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壳幔物质再循环是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表现, 揭示壳幔物质再循环是探讨壳幔作用及其动 力学的必经途径。 已提出的壳幔再循环类型有: 1 板块会聚带与B型俯冲有关的壳幔再循环; 2 岩石圈的底侵和拆沉; 3 陆壳俯冲有关的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和折返。
岩石地球化学课件赵志丹
推荐软件和参考书
1.
计算CIPW的软件,Norm3
2.
Geokit, 路远发编写
3.
A TEXTURAL ATLAS OF MINERALS IN THIN SECTION, 软件, 编写者为Daniel J. Schulze,
University of Toronto.
4.
霞石正 长岩响岩类
花 岗 岩 -流 纹 岩 类
SiO2
< 45 %
45-53 %
53-66 %
> 66 %
<3.3 3.3-9 >9 <3.3 3.3-9
>9 <3.3 3.3-9
Na2O+K2O <3.5
>3.5 平均3.6 平均4.6 平均7 平均5.5
平均9
平 均 14
平 均 6-8
(N2O aK2O2)
代表性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SiO2 TiO2 Al2O3 Fe2O3 FeO MnO MgO CaO Na2O K2O H2O+
Total
橄榄岩 42.26 0.63 4.23 3.61 6.58 0.41 31.24 5.05 0.49 0.34 3.91
98.75
玄武岩 49.20 1.84 15.74 3.79 7.13 0.20 6.73 9.47 2.91 1.10 0.95
玄武岩
花岗闪长岩
花岗岩
SiO2饱和度与矿物共生组合的关系
(1) SiO2过饱和——SiO2很多(过多),除形成硅酸盐矿物外,还有剩余—石英, Q就 是过饱和矿物,含有Q的岩石,就是SiO2过饱和岩石。
SiO2过饱和岩石
西藏东喜马拉雅错那地区亚马荣淡色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本文对高喜马拉雅东部错那地区出露的亚马荣岩体,开 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和原位 Hf同位素研究, 试图进一步揭示错那淡色花岗岩形成时代、岩浆演化的持续 时间和过程,探讨岩石形成机制,为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 成因研究增加新证据。
2 区域地质背景和样品
喜马拉 雅 造 山 带 呈 向 南 凸 出 的 东 西 向 弧 形 展 布,长 2500km,宽 300~500km,在北侧以印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IYSZ)为界与拉萨地块分隔;在南侧则以喜马拉雅主前缘逆 冲断层 (MFT)为 界 与 印 度 板 块 相 望 (Yin,2006;尹 安, 2006;YinandHarrison,2000)。在喜马拉雅造山带内部,自 北向 南 又 分 别 以 藏 南 拆 离 系 (STDS)、主 中 央 逆 冲 断 层
10000569/2017/033(08)245466 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
西藏东喜马拉雅错那地区亚马荣淡色花岗岩的年代 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石卿尚 黄春梅 雷杭山 齐宁远 佟鑫 赵志丹 SHIQingShang,HUANGChunMei,LEIHangShan,QINingYuan,TONGXinandZHAOZhiDan
Abstract LeucograniteisveryimportanttorevealthedynamicsofdeepcrustWestudythegeochemistry,zirconUPbchronology andinsuitHfisotopesonleucogranitesfrom Tsonaarea,EasternHimalaya,exploretheformationmechanism oftheYamarong leucogranites,andtofurtherexplainrelatedproblemsofcontinentalcrustalanatexisThezirconUPbdatingdisplayedtwoagesof magmatism,144Maand17MarespectivelyCombinedwiththepublisheddata,thetimeofanatexisinTsonaareahadlastedformore than5MyrTheYamarongleucograniteshavehighSiO2(7185% ~7291%),Al2O3(1530% ~1567%),butlow Fe2O3T (058% ~090%),CaO(072% ~105%),withtheA/CNKratiosrangingfrom108to122Thezircontitaniumthermometry, εHf(t)valueandthecovariantrelationofRb/SrandBashowthatTsonaleucograntiesoriginatedfrommorethanonemeltingreactions Theyhadexperiencedthechangefromdehydrationmeltingtofluidfluxedmelting,andthereasonofthistransformationmaybethestart oftheEW extensioninSouthernTibet Keywords EasternHimalaya;Leucogranite;Meltingmechanis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地球化学区别于地球科学的其他学科
——着重于研究地质作用中的化学运动形式及其规律, 以区 别于构造地质学和古生物学; ——地球化学以观察原子为出发点,研究原子活动的整个历 史,包括元素富集与分散、固结形式及流体状态迁移等, 重视研究微量元素及同位素,以此区别于矿物学、岩石学 及矿床学的研究内容。地球化学基本原理具有更为普遍、 更为深刻的意义。 ——地球化学是地球物质科学(material science of the earth) 中研究物质成分的主干学科,又兼具分支学科和基础理论 学科的双重特点。
其他早期教材:
戚长谋等, 地球化学通论.1994, 地质出版社. 涂光炽等, 地球化学.1984, 上海科技出版社. 布朗洛,A.H., 地球化学(中译本), 1982,地质出版社. 戈尔德斯密特, V.M.,地球化学(中译本), 1954,科学出版社.
地球化学英文主要参考书
Fancis Albarede, Geochemistry: An introducion. 200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ure, 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Geochemistry. (2nd.). 1998, Prentice Hall. Ottonello, G. Principles of Geochemistry. 1997,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例如:元素Ni在橄榄岩/玄 武岩之间如何分配?在辉 石/斜长石之间如何分配?
二、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2. 研究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
共生组合——前者指无成因含义,后者有成因含义。具有共 同或相似迁移历史和分配规律的元素常在特定的地质体中形 成有规律的组合,称为元素共生组合,如Cu、Pb、Zn 在热 液矿床中形成共生组合,Cr、Ni、Co和铂族元素在基性超 基性岩中形成共生组合。 赋存形式(存在形式,赋存状态):指元素在地质体中以什么形 式存在,常见形式例如:化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碳 酸盐等等)、类质同像混入物、机械混入物、包裹体及吸附 物等等。
第一章、岩石地球化学课程性质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回顾地球化学的课程性质 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地球化学学科介绍
一、地球化学的定义 二、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三、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 四、地球化学的学科特点 五、地球化学发展回顾 六、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一、地球化学的定义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包括 部分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化学机制和化学 演化的科学.
二、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4. 研究元素迁移历史与地球演化
地球的演化历史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序列,元素和 同位素的迁移寓于这种演化过程中的地质作用之 中,并且保留下来,因此,通过微量元素或同位 素就可以揭示这种演化历史,称为微量元素或同 位素的“示踪”,这些元素或同位素称为示踪剂。
例如:板块构造与大洋中脊扩张 同位素定年可以确定大洋中脊扩展时间
地球化学如何研究地球
地球化学着重从地球的化学组成、 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即物质的化 学运动形式方面研究地球。
例如:都是针对地球系统复杂的物质体系
地球物理——物理的地球 构造地质学——力学的地球 古生物学——生物的地球
各个学科综合才会真正认识地球
二、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 研究地球系统中元素和同位素的组成.
国外主要的地球化学刊物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美国出版, 12期/年.国际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 家协会主办. Applied Geochemistry. 美国出版, 国际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家协会主办. Chemical Geology. 荷兰Elsevier公司出版, 欧洲地球化学家协会刊物.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荷兰Elsevier公司出版. Lithos. 荷兰Elsevier公司出版. G3 =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仅有电子版AGU和Geochemical Society出版 Journal of Petrology, 英国Oxford University出版社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荷兰Elsevier公司出版, 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 协会刊物. Economic Geology. 美国出版, 8期/年, 经济地质学与经济地质学家协会通报. Geochemical International.译自俄国地球化学杂志. Geochemical Journal, 日本. 此外,Natue,Nature Geoscience, Science,Geology, 也发表地球化学文章
Henderson, P. Inorganic Geochemistry, 1982, Pergamon Press. Mason, B., Moore, C.B. Principles of Geochemistry. (4th ed.). 1982, John Wiley & Sons. Krauskopf, K.B. Introduction to Geochemistry.(3rd ed.). 1995,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Brownlow, A.H. Geochemistry. (2nd.). 1996. Prentice Hall. Robin Gill, Chemical Fundamentals of Geology,1996, Chapman & Hall. Yuan-Hui Li. A compendium of Geochemistry. 200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高山教授是唯一大陆作者
地球化学新书
Treatise on Geochemistry,2004
Volumes:
Vol.1: Meteorites, Comets, and Planets Vol.2: The Mantle and Core Vol.3: The Crust Vol.4: The Atmosphere Vol.5: Surface and Ground Water, Weathering, and Soils Vol.6: The Oceans and Marine Geochemistry Vol.7: Sediments, Diagenesis (成岩), and Sedimentary Rocks Vol.8: Biogeochemistry Vol.9: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Vol.10: Indexes 上述目录同时代表了目前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地球化学国内主要参考书
陈岳龙,杨忠芳,赵志丹,编著,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地质
出版社,2005年 韩吟文,马振东. 地球化学, 2003, 地质出版社.
陈俊, 王鹤年, 地球化学, 2004, 科学出版社.
赵伦山, 张本仁. 地球化学, 1988, 地质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高等地球化学.1998, 科学出版社
Plate Tectonics
/geology/usgsnps/animate/pltecan.html
洋中脊 扩展与 磁性条 带
三、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
自然地质作用除形成宏观地质体外,还造成大 量肉眼难以辨认的常量、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成分的 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结合和赋存状态方面的微 观踪迹,包含重要的地质作用信息。应用现代分析 测试手段观察这些宏观和微观踪迹,可以深入揭示 地质事件的奥秘。 例如:西藏蛇绿岩研究恢复特提斯洋的演化历史
考试方式(任选一个):
A. 给一套数据,请大家进行数据处理、作图和分析。 B. 开卷答题
本课程使用主要参考书
英文版原著: Rollison, HR. 1993. Geochemical data: evaluation, pres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中文翻译版: 杨学明等, 《岩石地球化学》,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 版社,2000
《岩石地球化学》课程内容
第一章、岩石地球化学课程性质、研究方法 第二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分类、测试方法 与质量评价 第三章、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与解释
第四章、地球化学端元特征
第五章、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专题报告
讲课方式=系统讲课+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
于炳松教授《沉积岩地球化学》; 张招崇教授《地幔柱与大火成岩省地球化学》; 朱弟成教授《青藏高原花岗岩锆石年代学和Hf》; 苏尚国教授《铂族元素与矿床的地球化学》; 赵志丹教授《青藏高原火山岩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最近新书
Treatise on Geochemistry,2004, Elsevier
10卷本系列丛书
Executive Editors:
H.D. Holland,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USA K.K. Turekian, 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USA (2人是戈尔德斯密特奖得主)
四、地球化学的学科特点
1. 地球化学是地球科学的一部分。
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 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 地壳及其地质作用,因此它是地球科学的一部分,其研究途 径、思维方法更接近地质学,常是针对自然作用过程提出问 题,通过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最后得出对自然 作用的认识。
地球科学(广义):大气与气象、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 固体地球科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