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轮复习教学设计说明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标要求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搜集生物进化观点对众思想观念的影响 4.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知识网络体系重难点热点归纳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其相关计算基因频率=An......A3A2A1A1+++ 基因型频率=该种群个体总数该基因型的个体数目 两者联系:(1)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21杂合子的频率。
伴X 遗传的基因频率:X b /X B +X b =(2X b X b +X B X b +X b Y )/(2XX+XY )和非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不同点就在于Y 染色体上无B 的等位基因,女性含有2个X ,男性只含有一个X 。
所以X B +X b =X 染色体的数目=2XX+XY 。
地理隔离阻断基因交流不同的突变基因重组和选择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种群基因库出现差异差异加大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4.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1)关键点:真核生物出现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寒武纪大爆发:形成生态系统的第三极(消费者),对植物的进化产生影响;原始两栖类的出现:生物登陆改变着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条件。
(2)进化顺序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异养自养厌氧需氧无性有性单细胞多细胞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经典例题剖析例1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发生改变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无性生殖的生物不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因而进化缓慢D.突变、基因重组和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解析: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高三第一轮考点式复习课《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案
高三第一轮考点式复习课《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案【考纲要求及分析】(一)考纲要求1.现代生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原因(ⅱ)(二)考纲分析本单元内容和其他章节的联系非常的密切。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考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各地高考,在该单元的内容上下了一定的功夫。
一轮复习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1)生物的变异,应该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入手,也可和基因工程结合在一起考虑。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3)免疫与病原微生物的进化,例如感冒病毒疫苗的使用。
(4)dna分子杂交在亲缘关系的鉴定方面。
【考点提要】(一)考点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1.两种进化理论的比较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二)考点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及应用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方面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概述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2.探讨进化论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三)能力方面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2.运用进化论解释一些生物现象【考点突破】考点:基因库的概念、基因型频率及基因频率思考: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联及基因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的计算(哈代—温伯格定律的内容及应用):学生回答: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条件是群体足够大,随机交配(进行有性生殖)并能产生后代,基因没有发生突变、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二倍体生物核基因遗传。
pa——显性基因频率 qa——隐性基因频率pa+qa=1→(pa+qa)2=1→p2a+2paqa+qa2=1pa2——aa基因型频率2pa×qa——aa基因型频率qa2——aa基因型频率pa=aa基因型频率(p2a)+■×aa基因型频率(2paqa)qa=aa基因型频率(qa2)+■×aa基因型频率(2paqa)教师考点延伸: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25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 25 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纲领求 ] 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Ⅱ ) 。
2.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Ⅱ) 。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过分生殖:选择的基础。
(2)生计斗争: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的手段。
(3)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因。
(4)适者生计:自然选择的结果。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种群:生活在必定地区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②基因库: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所有基因。
③基因频次: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④生物进化的本质:种群基因频次发生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资料基因突变突变①可遗传变异的根源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②生物突变的有益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常常取决于生物的生计环境。
③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过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资料,不可以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①原由:不停裁减不利变异的基因,累积有益变异的基因。
②结果:种群的基因频次发生定向改变。
(4)隔绝致使物种形成①隔绝种类:常有的有地理隔绝和生殖隔绝。
②隔绝本质:基因不可以自由沟通。
③物种形成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绝。
④新物种形成的标记:生殖隔绝。
[判一判 ]1.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提示种群。
2.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资料(×)提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含两个方面——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3.喷洒农药致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提示在喷洒农药前,害虫抗药性已经产生,农药仅起选择作用。
4.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次的定向改变(×)提示不是定向改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课题2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课题:2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学目标:通过图片和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纸笔演算,学生说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实质即基因频率的变化,掌握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总结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和影响基因频率的原因是自然选择教学重点: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基因频率的计算及生物进化的本质。
环节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请同学们利用该学说分析案例。
假如生活在绿色树丛中的某种灰色翅昆虫的群体(基因型为AA)中,偶然出现一个绿色翅的变异个体(基因型为aa)。
那么,该种昆虫的翅色将怎样变化?1.该变异对于昆虫的存活有什么影响?2.该绿色个体能一直生存下去吗?3.该绿色个体怎样才能把它体内的基因a传递下去?4.该个体的后代还是绿色翅吗?生讨论回答:总结:个体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有利于变异的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生殖才能延续;有利于变异的个体不一定能真实遗传。
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型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整个群体基因组成的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那什么是种群呢?展示图片。
种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变现型不断变化,那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发生变化吗?环节二获取真知我们首先学习两个概念,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基因频率的计算往往采用抽样统计的方法。
师提供例题,引导学生计算。
例1假设从某个昆虫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10,计算基因的频率。
例2假设某个昆虫种群中有30%的AA、60%的Aa、10%的aa,计算基因的频率。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如果种群数量巨大,且可以自由交配,环境条件稳定,则下一代中AA个体Aa及aa个体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下一代中A和a基因的频率是多少?与上一代相比基因频率有变化吗?环节三再学真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问什么个体不能完成生物的进化?2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3课时生物的进化
第3课时生物的进化课标要求 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2.概述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考点一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主要组成(1)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2)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
2.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2)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3.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1)适应的概念①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②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2)适应的特性①普遍性: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
②相对性:适应是针对一定的环境条件而言的,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4.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拉马克进化学说①主要观点: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提出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②评价: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对适应形成的解释是肤浅的,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提醒 变异在前且是不定向的,环境变化在后且是定向的。
环境只起选择作用。
(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①发展原因: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②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归纳总结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分析(1)过度繁殖⎩⎪⎨⎪⎧各种生物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可产生大量后代,相对于环境的承载能力,繁殖能力表现为“过度”(2)生存斗争⎩⎪⎨⎪⎧起因:过度繁殖与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斗争的方式⎩⎪⎨⎪⎧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斗争的结果:优胜劣汰(3)遗传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利变异不利变异遗传的作用:有利于微小有利变异的积累(4)适者生存⎩⎪⎨⎪⎧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由自然选择决定其保留或淘汰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的选择得以保留2.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比较项目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区别进化原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环境条件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因变异方向变异是定向的,环境和器官的使用情况决定变异的方向变异是生物本来就有的,是不定向的适应性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有些变异适应环境,适者生存;有些变异不适应环境,不适者被淘汰进化方向由生物自身决定由自然选择决定联系都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1.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支持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吗?提示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综合复习(一)》教学设计
总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公式。
掌握伴性遗传的相关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掌握通过基因频率计算出基因型频率的方法,以及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出基因频率的方法。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的进化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评价与反馈
1、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
A. 55%和32.5% B. 55%和42.5%
C. 45%和42.5%D. 45%和32.5%
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15人,女性患者1人,男性患者14人,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应为 ( )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种群、基因频率等概念。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2)学习难点(教学难点)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基因频率的概念。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
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该地区原来树木茂盛,树干表面长满浅色的地衣。19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的,黑色个体很少。后来曼彻斯特成为工业区,树干表面落满黑色的煤烟灰。到了20世纪中期,生物学家们发现,黑色的桦尺蠖却成了常见种。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要解释这一问题,还要从生物进化论的发展说起。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综合复习(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复习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复习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 掌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 了解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
4. 掌握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5. 了解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
4. 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5. 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回顾种群的概念,强调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 通过实例解释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 分析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讨论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5. 解释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理解生物进化理论。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实质。
3.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种群概念的理解。
2.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生物进化实质的掌握。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自然选择和隔离方面的理解。
4. 综合评价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过程。
2. 自然选择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自然选择如何影响生物的进化。
3. 隔离与物种形成:通过图表和实例,解释隔离在新物种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七、教学资源1. 模拟实验材料:用于展示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2. 案例分析资料:用于讨论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3. 图表和实例:用于说明隔离在新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八、教学拓展1. 进化的证据:通过展示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等证据,强化学生对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
2. 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探讨进化如何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现代进化理论综合复习(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1.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物种的概念;
2.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学习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教学重点)
1.物种的概念及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2.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
2.说明新物种物种形成与进化的关系并通过练习落实
了解达尔文对进化的研究方式。通过实例让学生从感性上升至理性分析,总结出物种形成的一般形式。
物种形成和进化也是易混概念,需要通过列表比较进行辨析并通过练习加强巩固。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1.明确共同进化的概念,举例说明共同进化的两个方面。通过实例分析明确个体的淘汰是利于群体的进化的,生物就是在不断竞争和适应的过程中不断进化的;
2.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及三个层次的关系
3.了解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历程,理解真核生物出现的意义;
4.理解关于进化理论的不同学说,认同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进化理论。
必须通过大量的和不同方面的实例来明确共同进化的概念。同时纵向地对生物进化的过程进行了解加深学生对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认识。
评价与反馈
完成几道相关练习题。
作业或实践
1.回顾一下这节课复习的主要内容,绘制相关的概念图。
2.完成资料包中的作业
(2)学习难点(教学难点)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物种与隔离的概念
1.列表说明隔离的类型
2.辨析物种和种群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对比两种隔离的区别,理解为什么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七章的容。
本章容是学生对生物起源、进化等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是对以前学过的生物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本章与生物的遗传变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种群的特征、免疫与病原体的抗性等密切相关。
本章包括《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容》两节容,本节课主要对第一节和第二节前半部分进行复习。
本章容有几组重要的概念:种群与物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基因库与基因文库等。
应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容,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有所认识,但是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尚不了解。
3、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利用新材料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容的理解以及在实例中的分析、应用,和对基因频率变化的特点与相关计算。
易与遗传变异及种群相联系综合考查。
二、教法与学法
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取新课程理念教学,分为以下几步:课前自主复习(包括学生对课本的自主复习,梳理基础知识,完成导学案),自主复习效果检测(通过提问基础知识来完成),课堂问题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完成),课堂习题检测(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讨论,核对答案,解决疑问),课后提升巩固(学生课后自行完成名师一号相关题目)。
本节课应用到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比较归纳法、综合分析法等。
2、学法:对比相关概念等基础知识,并作出相应的归纳,深入理解,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由来中的两种学说,能用两种学说分别解释相关生物的形成
(2)解释相关概念。
(3)尝试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并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4)能阐明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质疑、讨论、对比、总结、归纳等活动,共同总结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由来科学家研究过程的复习,再次感受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的艰辛漫长。
(2)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四、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生物进化中的相关概念。
(3)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容
2、教学难点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及计算。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现生物进化的基本种群基因型频率代生物进化理
论由来
单位(种群)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标志)基因库基因频率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决定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七、教学反思
1、在重难点上采用“实例导入——引导探究——得出结论——归纳总结”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将一些本来不太好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更深更牢固。
2、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是一个重难点,应该在讨论相关题目是多花些时间,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样的题目用什么公式。
在教学时略粗糙些。
3、还应该在研读课标,吃透教材上下功夫。
4、时间把握得不够好,整堂课课堂容量过大,导致最后习题检测为全部处理完。
5、语速过快,有些语言不够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