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及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美德一直被视为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美德小故事不仅为我们传递了优秀的道德观念,更是激励我们秉持美德、做好人的榜样。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这些感人至深的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吧。
故事一,孝顺父母。
从前,有一位名叫阿宝的小男孩,他非常孝顺父母。
有一年,他的父亲生病了,家里的药费用光了。
阿宝想了一个办法,他到处借钱,最后终于凑够了父亲的治病费。
父亲病好后,他主动承担了家里的家务活,让母亲可以好好休息。
他的孝顺深深感动了父母,也感染了周围的人。
故事二,诚实守信。
有一个小女孩叫小芳,她非常诚实守信。
有一天,她在路上捡到了一只钱包,里面装满了钱和证件。
小芳没有犹豫,她第一时间把钱包交给了警察叔叔。
后来,失主找到了小芳,非常感激她的诚实。
小芳因为一次小小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赞扬。
故事三,友善乐观。
有一个男孩叫小明,他总是乐观向上,善待周围的人。
有一次,他发现同班同学小红情绪低落,于是主动和小红聊天,鼓励她。
小红因为小明的关心而慢慢走出了阴影,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小明的友善乐观感染了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感到温暖和快乐。
故事四,勤俭节约。
有一个女孩叫小美,她非常勤俭节约。
每次吃饭都会把剩下的菜带回家,不浪费一粒米一滴水。
她还会主动帮助别人,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小美的勤俭节约不仅让她的家人感到欣慰,也让她的朋友们受益匪浅。
这些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美德的力量。
无论是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友善乐观还是勤俭节约,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
让我们铭记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让美德之光照亮我们的成长之路,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践行这些美德,让美好的品质成为我们的自然习惯。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仁爱
仁爱
2. 永新善歌养士风
永新善歌是江西永新的民间歌谣。相传唐末五代时江西永新人欧阳修曾作过《庐陵竹 枝歌》,影响颇大。后来文天祥在永新登岸西行时听到乡民唱此歌谣时很受感动写下 了《过永新》的诗篇:"禾麻白骨是吾乡……父老不闻三世事……悠悠千载永新名。" 表达了他对永新乡亲的无限怀念之情。自此永新善歌便流传开来并形成了"禾苗麻秡 白如雪"的独特风格和"娇儿睡在怀中哄"的演唱形式以及"久不唱歌忘记声"的善歌传 统
-
清新简约风
十分感谢大家观看
演示文稿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大部分时间,它们都是在为观众服务。演示文稿 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
汇报人:XXXX
孝道
舜登天子位后,
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 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位。他 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 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 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 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 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 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 是西汉社会稳定和强盛的治世
忠诚
忠诚
忠诚
1. 苏武牧羊
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西汉大臣(公元前100年~公元前6年),字子卿。苏 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后宁死不屈不受利诱。单于见苏武一身正气凛然不屈就命人将苏武 押送到北海去牧羊用这种办法逼迫苏武屈服。苏武手持汉朝符节过了数年后汉朝又派 使者来匈奴探望苏武并带上一件乐器一张弓和一足箭以表明汉朝仍未忘记苏武并准备 接他回国。匈奴单于得知这一消息后对苏武的态度有所改变但苏武仍不忘故国不辱使 命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故事1.《孝经》中的故事:《钮秉忠忠孝传家》故事背景:晋朝时期,有一位叫钮秉忠的人,他是个孝子,为了尽孝敬养父母,不怕困苦,无论天气如何,他每天早上都要走十里山路去山上砍柴,扛回家给父母炊火取暖。
故事情节:有一天,钮秉忠砍柴刚好赶上下大雨,他湿透了身子,但为了孝敬父母,他并没有抱怨,继续砍柴、劈柴。
母亲见状,心生悲凉,问他为何不回家。
他恳切地说:“我是为了给父母取暖,请让我继续砍柴。
”父亲听到儿子的话,感动不已,泣不成声,对着儿子说:“忠孝传家,有志向的人应该学着像你一样顶礼膜拜山河万物。
你为我们取暖,就是在给我们尊崇,你的品德行为为我们带来了荣耀和自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面临困难和苦难,也要坚守孝道。
2.《红楼梦》中的故事:《贾宝玉传承优良家风》故事背景:《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贾宝玉是主要角色之一,他出身贵族,但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
故事情节:贾宝玉从小机智聪明,善良宽厚,对人友善。
他在贾府里与表妹林黛玉相互倾心,但他为了尊重家族的传统规则,选择放弃了爱情,配合家族的决定娶妻生子。
他对待家族的继承和身份更是持有一份敬畏和责任感。
他在红楼中恪守家训,尊敬姑妈和老姆,行事稳重,有礼有节,自觉地承担起作为家族传统继承者的责任。
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家风家训的重要性,以及尊敬家长、恪守规矩、守正出好的传统美德。
3. 《西游记》中的故事:《孟光修德归正》故事背景:《西游记》是明代长篇小说,其中孟光是一个小角色,却通过修德归正的努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故事情节:孟光是个无恶不作的盗贼头目,欺压百姓,为非作歹。
然而,他遇到了唐僧一行人,被其正直和善良所感动。
他决定改邪归正,帮助唐僧取经,修行成正果。
在取经的路上,孟光经过了种种考验和磨炼。
他为了救师父唐僧,舍己救人,甚至愿意牺牲自己。
最后,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到了观音菩萨的宽恕,成为了正道人物。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1、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
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吃梨都只拿最小的。
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
”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故。
2、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孔子要向他传授高深的理论,曾子本来坐着,听了便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战力,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充分尊敬。
3、千里送鹅毛
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派特使缅伯高向唐太宗贡献天鹅。
在路上,缅伯高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只剩几根鹅毛。
到长安后,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奉上鹅毛并附诗:“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这个典故比喻礼物单薄,情意却异常浓厚。
4、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为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其住处请他,最后才等到诸葛亮。
“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著名典故。
5、车胤囊萤
车胤是晋朝人,自幼聪颖好学却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
于是他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
“车胤囊萤”也成为了勤奋学习的典故。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三篇】
【导语】中华⽂化传承5000年,从未间断,具有深远影响。
在这其中,涌现出了⼤量描述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它们是我国5000年历史的结晶,是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其中蕴含着前⼈⾼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传统美德等。
下⾯是⽆忧考为⼤家准备的三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欢迎阅读。
【破釜沉⾈】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起义之后,⼜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被迫退守在巨⿅(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将王离率20万⼈围困。
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南数⾥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草。
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北,因兵少不敢去救。
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为次将,带领⼆⼗万⼈马去救赵国。
宋义引兵⾄安阳(今⼭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
对此项⽻⼗分不満,去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形势这样紧急,咱们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外夹击,⼀定能够打败秦军。
” 宋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
”他⼜对项⽻说:“上阵跟敌⼈交锋,我⽐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出个计策,你就⽐不上我了。
” 项⽻说:“现在军营⾥没有粮⾷,但是上将军却按兵不动,这样不顾国家,不体谅兵⼠,哪⾥像个⼤将的样⼦。
” 第⼆天,项⽻趁朝会的时候,拔出剑来把宋义杀了。
他提了宋义的头,对将⼠说:“宋义背叛⼤王(指楚怀王),我奉⼤王的命令,已经把他处死了。
” 于是将⼠们则拥项⽻为上将军。
项⽻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之围。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让⼠兵们饱饱地吃了⼀顿饭,每⼈再带三天⼲粮,然后传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古代称⾈)凿穿沉⼊河⾥,把做饭⽤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统统烧毁。
这就叫破釜沉⾈。
项⽻⽤这办法来表⽰他有进⽆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
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以⼀当⼗,杀伐声惊天动地。
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破秦军。
中华传统美德事例
中华传统美德事例一、尊老爱幼1. “孔融让梨”- 故事内容: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
有一天,家里吃梨,孔融的父亲拿了一盘梨,让孔融先拿。
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
父亲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拿大的。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呢?”孔融回答:“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 体现的美德:这个事例体现了孔融从小就懂得尊敬兄长、爱护幼弟的美德,这种尊老爱幼的品德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教育人们在家庭和社会中要尊重长辈,关爱年幼者,以和为贵,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
2. “黄香温席”- 故事内容: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
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
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
”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
”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
我国关于文明有礼的传统美德小故事
我国关于文明有礼的传统美德小故事我国关于文明有礼的传统美德小故事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文明有礼一直是人们所崇尚的美德。
这种传统的文明和礼节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流淌,并代代相传。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几个关于我国传统美德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领略中华文明的华丽。
故事一:破壶的美德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一个年轻学子走在烈日下的小巷里。
他满头大汗,疲惫不堪。
突然,他脚下一滑,一只名贵的汝窑瓷壶从他的手中掉落,碎成了几块。
年轻学子慌忙跪在地上,试图拼凑起壶来。
就在这时,一位老人走过来,看到了这一幕。
“孺子可教也!”老人对年轻学子说道。
他接过年轻学子手中的瓷片,耐心地将它们拼凑在一起。
虽然破碎的痕迹一目了然,但整体的美感并未消失。
“这是一件好壶,可惜破了。
”老人说道。
“年轻人,你应当更加小心,不要再让这样美好的事物遭受伤害。
”年轻学子羞愧地点点头,默默地站起来。
他向老人致以诚挚的谢意,并向他保证再也不会让这样美好的事物遭受伤害。
从那天起,年轻学子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他重新认识到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故事二:桃花源的礼仪在一个遥远的村庄里,有一片被称为“桃花源”的地方。
这里风景如画,路旁的桃花树下是清澈见底的溪水,溪水里游弋着金鱼和小龙虾。
当地人世世代代都以礼仪为荣,他们对陌生人的热情款待令人难忘。
有一次,一位背着行囊的旅人来到了桃花源。
他在村口被一位老人迎接,并被邀请到一家村民家中品尝自家酿制的美酒。
这位旅人受到了如此热情的款待,感动得几乎要落泪。
他问老人:“为什么你们村里的人如此热情好客?难道不怕被陌生人骗走财物吗?”老人微笑着回答说:“我们相信,待人以诚、以礼相待,便能换来更多美好的事物。
即使被骗了,也可以以礼相待,因为我们的心是善良的。
”旅人感到非常震撼,他决定在桃花源定居下来。
他向村民学习礼仪,并与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他从那之后,也用自己的行动宣扬着文明有礼的美德。
故事三:牛郎织女的细节在中国最古老的传说中,有一个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精选古代中华美德故事三篇
【导语】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明古国。
勤劳、善良的⼈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化传统。
经过⼏千年的⽂化熏陶,历史长河中的涤荡和科学思想的净化,逐步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古代中华美德故事三篇。
欢迎阅读参考! 【包拯刚正不阿】 包拯是北宋时期的清官。
他深知民间疾苦,不畏强权,秉公办案,为民伸冤,留下了许多故事,弹劾张尧佐就是其中之⼀。
当时,京城中的皇亲国戚权⼒很⼤,宋仁宗宠妃的伯⽗张尧佐便是其中之⼀。
张尧佐通过皇妃的关系进⼊京城,很快就成为主管财税的官员。
但是,他贪污腐败,胡作⾮为。
包拯知道后,和同僚们上书宋仁宗弹劾张尧佐。
皇帝知道理亏,只得罢免了张尧佐的官职,但过了不久,⼜将他任命为地⽅⼤员。
包拯得知后⼜当⾯劝谏宋仁宗,认为此⼈不可重⽤。
宋仁宗迫于舆论压⼒,只好免去张尧佐的官职。
⼀年后,宋仁宗⼜让张尧佐担任另⼀个官职。
包拯知道后再次进谏,严厉地指出了皇帝⽤⼈的过错,极⼒主张不能将此⼈留在京城做官。
皇帝辩论不过包拯,⼜迫于各种压⼒,只好下诏,明确昭⽰不再起⽤张尧佐。
通过此事,包拯铁⾯⽆私、刚正不阿的品质更加深⼊⼈⼼。
【诸葛亮鞠躬尽瘁】 公元223年,蜀汉皇帝刘备病逝。
临终前,他拉着丞相诸葛亮的⼿说:“你的才能远远超过了魏国皇帝曹丕,⼀定能完成统⼀天下的⼤业。
如果我的⼉⼦刘禅是个明⽩道理的好皇帝,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低劣⽆能,你就废掉他,⾃⼰做皇帝吧!”诸葛亮听后,痛哭着说:“陛下放⼼吧,这么⼤逆不道的事我绝对不会做的,我⼀定会忠⼼耿耿地辅佐新主,⼀直到死。
”刘备死后,诸葛亮担负起了辅助刘禅治理蜀国的重任。
全国上下,不管⼤事⼩事,他都尽⼼尽⼒地去做好,⼀点也不懈怠。
在他的努⼒下,蜀国很快变得强盛起来。
为了完成刘备⽣前统⼀天下的愿望,诸葛亮于公元228年春天率军队攻打魏国,争夺中原。
由于街亭失守,第⼀次北伐失败了。
公元228年冬天,诸葛亮⼜⼀次集结军队,出兵北伐。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
感谢大家观看
3
勤劳节俭
勤劳节俭
1. 《勤俭致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劳节俭一直是一种重要的美德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小强的年轻人 小强家境贫困,但他勤奋好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 大学期间,他每天勤工俭学,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都积攒起来 毕业后,小强利用自己的积蓄创立了一个小型企业,通过不懈努力和聪明的经营,最终取 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一位富有的企业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节俭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节省开支,才能 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2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
1. 《卖身救母》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贫穷的家庭。主人公小 红的母亲生病了,但是家里没有足够的钱买 药。小红非常着急,为了救母,她决定卖掉 自己的身体去换药钱。然而,小红的诚实打 动了现场的买主,他们都被小红的行为所感 动,纷纷帮助小红购买药物。最终,小红成 功筹到了母亲的治疗费用,并且母亲也康复 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保 持诚实守信,总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汇报人:XXXXX
日期:XXXX
2023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1
孝顺俭
4
友善待人
1
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
1. 《孝感天地》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孝顺父母的故事被广为流传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明的小孩,他非常懂事,对父母特别孝顺 一天,小明的父母突发重病,需要进行昂贵的手术治疗 然而,小明的家境并不富裕,他只有一点积蓄,远远不够支付手术费用 小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卖掉了自己珍藏的漫画书和玩具,借来的钱都用来给父母支付医 药费 小明的行为感动了众人,也感动了上天,他的父母奇迹般康复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应该时刻铭记在心
传统美德简短小故事
传统美德简短小故事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小故事1、孔融让梨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
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2、子路负米子路家境贫困时,自己吃的是粗陋的饭菜,而从百里之外把米背给父母。
后遂用“负米、负米百里”等表示奉养父母或为奉养父母在外谋求禄米。
3、凿壁偷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
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
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4、林则徐禁烟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
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应对这一切,十分焦急。
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
道光皇帝理解了林则徐的推荐,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
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
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
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
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5、黄香温席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内)人。
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
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黄香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
2.《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简短写几个【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勤学的故事。
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
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
中国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国传统美德小故事【原创版】目录1.孝顺父母的故事2.尊敬师长的故事3.忠诚友爱的故事4.助人为乐的故事5.诚实守信的故事正文中国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积累的宝贵财富,代代相传,深入人心。
以下是五个关于中国传统美德的小故事。
一、孝顺父母的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顺父母一直被视为最基本的美德。
古代有位名叫孟宗的孩子,母亲早逝,他非常孝顺父亲。
一次,他的父亲生病了,想吃一种名叫“生姜”的食物。
然而,当时正值寒冬,孟宗跑遍了整个村子,也没有找到生姜。
最后,他跪在地上,用膝盖挖出了一小块生姜,拿回家给父亲煮汤喝。
这个故事传颂千古,成为了孝顺父母的典范。
二、尊敬师长的故事尊师重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杨时的学子,他的老师程颐非常有名。
一次,程颐生病了,杨时非常关心,每天都去探望老师。
有一天,下着大雪,杨时看到老师已经睡熟,不忍心打扰,便在门外跪着等待。
等到老师醒来,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三尺厚。
这个故事传颂了尊师重教的美德,教育我们要尊敬师长。
三、忠诚友爱的故事忠诚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羊角哀的将军,他与好友左慈结拜为兄弟。
一次,左慈被奸臣陷害,被判死罪。
羊角哀义无反顾,决定冒险救出好友。
他利用自己的身份,设法潜入监狱,换装成左慈的模样,代替他受刑。
这个故事传颂了忠诚友爱的美德,让我们明白朋友之间要互相扶持。
四、助人为乐的故事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代有位名叫范进的读书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
一次,他得知一位穷苦人家的孩子因为家境贫寒无法上学,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他不仅免费教孩子读书,还提供吃住。
这个故事传颂了助人为乐的美德,教育我们要与人为善。
五、诚实守信的故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代有位名叫季布的人,他非常诚实守信。
只要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努力去完成。
因此,人们都非常信任他,称他为“一诺千金”。
这个故事传颂了诚实守信的美德,让我们明白诚信的可贵。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中国古代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1:贤达之士不弃妻东汉初期的名臣宋弘,不仅以清节威德着称于世,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也称为千古绝音。
宋弘,汉光武帝即位以后,拜为太中大夫。
后来又做了大司空,被封为侯。
自己将所有的田地租税收入和朝廷给的俸禄,一并用来赡养九族中的人,因而自己虽然官高位显,家中却没有多少财产。
这一年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她守了寡,光武帝念及姐弟之情,时不时地请她入宫见面、聊天,也想再替姐姐找一个好丈夫。
这一天两人坐在一起议论朝中的大臣,汉光武帝便想趁此机会,旁敲侧击地看看姐姐的态度,于是说道:“姐姐看我这朝中众臣,谁是真正的贤士?”公主回答说:“依我之见,宋弘为人有威望,有道德,其它人无法跟他相比。
”这样一来,皇帝明白了姐姐的意思,她是看中了宋弘的人品,就宽慰姐姐说:“别急,等我想个办法,慢慢找个机会把这件事办了。
”由于深知宋弘的为人,光武帝为此颇动了一番脑筋。
他知道要是让人直接去说媒,而宋弘不同意,这岂不是让姐姐的面子丢尽了,就是自己也不好下台。
于是过了几天,他找了个机会召见宋弘,让公主坐在一座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
上来就论及公主的婚事,恐怕太唐突,所以聪明的汉光武帝就先从民间的开始,向宋弘提问:“我听人讲民间有这样的谚语,说一个人当了高官,他过去的旧相识就要被换掉,不再来往了;要是一个人发了大财,有了钱,纳几个妻妾,这也是常情啊!” 宋弘听了,明白了一二,他正色回答皇帝的问话说:“臣听说人贫贱时交的朋友,富贵的时候不能忘记他们,而贫贱时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妻子,也不能因为自己富裕了就休弃她,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贤达之士所做的。
”听了这话,皇帝也就明白了宋弘的想法,更佩服他的为人。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2:举案齐眉见道义后汉时期,有一位叫梁鸿的人,是扶风平陵地方的人,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早早就过了世,当时正值乱世,梁鸿年幼,无力葬送,只得用一张草席裹住父亲下葬。
关于中华的故事传统美德
关于中华的故事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反映了许多美德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孝道故事:《孟母三迁》
孟母为了让儿子孟子能够专心学习,三次搬家选择邻近好学的地方。
这个故事强调了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
友谊故事:《岳飞与精忠报国》
岳飞与精忠交情深厚,精忠甘愿为岳飞献出生命。
这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友谊、忠诚的价值观。
诚信故事:《钟馗嫁妹》
钟馗为了守护百姓,嫁妹之事虽有苦衷但毫不犹豫。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讲信修身、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忍让故事:《荆轲刺秦王》
荆轲为国家大义,忍辱负重,最终奋勇刺杀秦始皇。
这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忍让、舍小谋大的美德。
孟浩然修身养性:《过故人庄》
孟浩然通过修身养性,淡泊名利,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清高淡泊、宁静致远的美德。
这些故事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德的具体体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
这些美德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1. 孝顺。
从前有一个孝顺的小男孩,他的父母年迈体弱,生活十分艰难。
小男孩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帮父母做家务,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小男孩听说父母需要用钱治病,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存下的零花钱,送给父母。
这个小男孩的孝顺之举感动了许多人,也成为了身边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2. 诚实。
有一个小女孩叫小芳,她非常诚实。
有一次,她在路上捡到了一只钱包,里面装满了钱和证件。
她没有犹豫,立刻把钱包交给了警察叔叔。
警察叔叔找到了失主,失主非常感激小芳的诚实,送给她一份礼物。
小芳说,“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她的诚实品质感染了身边的人,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楷模。
3. 勤劳。
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勤劳。
每天早早起床,帮父母做家务,然后去田里帮忙种地。
虽然家境贫困,但小明从不向命运低头,他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大学。
他的勤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身边的人,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典范。
4. 宽容。
有一个小朋友叫小华,他和同学们玩耍时,不小心打破了同学的东西。
同学生气地责备他,但小华没有生气,而是耐心解释道歉,并主动帮助同学修理。
他的宽容和善良赢得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楷模。
5. 诚信。
有一个小男孩叫小强,他非常诚信。
有一次,他在商店买东西时,多找了一张钱。
小强没有犹豫,立刻把多找的钱还给了店主。
店主感动于小强的诚信,送给他一份礼物。
小强说,“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他的诚信品质感染了身边的人,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楷模。
6. 礼让。
有一个小女孩叫小娟,她非常懂礼貌。
每次和别人交谈时,她总是微笑着说话,有礼有节。
有一次,她和同学一起排队上课,看到一个同学晚到了一会儿,她主动让出了自己的位置。
她的礼让之举感动了身边的人,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7. 爱心。
有一个小男孩叫小刚,他非常有爱心。
每次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他总是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老奶奶摔倒了,他立刻上前扶起老奶奶,并送她回家。
10个中华美德故事
10个中华美德故事1. 孝顺。
在古代,有一个孝顺的故事。
有一位名叫孟子的孝子,他的母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孟子每天都亲自为母亲梳洗、煮饭。
有一天,孟子听说国君要招贤士,他便告别母亲,前去应征。
国君问他,“你孝顺母亲吗?”孟子回答,“是的,我孝顺母亲,我每天都亲自为母亲梳洗、煮饭。
”国君大为赞赏,便任命他为官。
孟子孝顺母亲的美德感动了国君,也得到了他的认可。
2. 诚实。
相传古代有一个诚实的故事。
有一位名叫张三的农民,他非常诚实守信。
有一天,他在田里发现了一只钱包,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
张三没有私吞,而是将钱包交给了官府。
官府知道他的诚实守信后,奖励了他一大笔钱财。
张三因为他的诚实守信,得到了官府和乡邻们的尊重和赞扬。
3. 勤劳。
古代有一个勤劳的故事。
有一个叫李四的农民,他勤劳耕种,勤奋劳作。
他每天都早出晚归,辛勤耕种。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田地收成颇丰。
由于他的勤劳,他的家庭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也受到了乡邻们的尊敬。
4. 诚信。
古代有一个诚信的故事。
有一个商人叫王五,他做生意非常诚信。
有一次,他在外地做生意,得知当地的居民因为干旱而缺水,于是他慷慨解囊,捐助了一大笔钱财给当地的居民。
他的诚信和善良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赞扬和感激,也为他的生意带来了好的口碑。
5. 忠诚。
古代有一个忠诚的故事。
有一位名叫李六的武士,他对国家忠诚不二。
有一次,国家遭受外敌入侵,李六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与敌人浴血奋战。
最终,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国家的和平。
他的忠诚和牺牲精神被后人传颂,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6. 仁爱。
古代有一个仁爱的故事。
有一个名叫赵七的富商,他乐善好施,慷慨解囊。
他经常资助贫困的人,帮助孤儿寡母。
他的仁爱之心感动了许多人,也为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7. 谦虚。
古代有一个谦虚的故事。
有一位名叫刘八的学者,他谦虚好学,虚心向他人请教。
他不骄不躁,不自满自足,始终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因为他的谦虚,他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也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篇一: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1、岳母刺字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岳飞岳母刺字投军抗辽。
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
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
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
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
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2、凿壁偷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3、海瑞惩恶海瑞是明代著名清官,他在淳安任县令时,当时奸相严嵩正得势,气焰非常嚣张。
海瑞的顶头上司是闽浙总督胡宗宪,此人是严嵩的得意门生,他倚仗着有大靠山,不可一世。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美德一直是人们所推崇和追求的品质。
这些美德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更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故事中,成为了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些故事吧。
故事一,忠诚孝顺的牛郎织女。
相传,牛郎织女原本是天界的一对恋人,因为违背了天规,被贬到人间,分开了两地。
但他们的爱情却没有因此而减淡。
每年的七夕夜,他们都会借助喜鹊搭成的桥相会一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孝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对亲人表现出无尽的爱和孝顺。
故事二,孝敬父母的孟子。
孟子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却非常孝顺父母。
有一次,孟子为了孝敬父母,特意远赴远方去寻找一种名贵的药材。
他不辞辛苦,最终找到了药材,带回给父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无论贫富贵贱,都要心存感恩,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
故事三,诚实守信的郑和下西洋。
郑和是明朝的一位航海家,他多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开拓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往来。
在他的船队中,诚实守信的品质被严格要求,他们以诚实守信的态度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赢得了外国人的尊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只有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故事四,勇敢正义的岳飞。
岳飞是南宋的一位名将,他在抵抗金国侵略的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常勇敢和正义的品质。
他率领部队多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南宋的抵抗金国侵略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正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和不义,才能守护家国、捍卫正义。
以上这些故事,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
它们告诉我们,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这些美德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让这些美德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精选【六篇】
【导语】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明历史,所以留下了许多的中华传统美德。
下⾯是分享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精选【六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精选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尚的⼈,都是诚实守信的。
北宋时期的⽂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
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是毅然参加了考试。
事情⼗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位名师的指点。
这样,他不费⼒⽓就从千多名考⽣中脱颖⽽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但晏殊并没有因此⽽洋洋⾃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当堂考他。
皇帝与⼤⾂们商议后出了⼀道难度更⼤的题⽬,让晏殊当堂作⽂。
结果,他的⽂章⼜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闭门读书。
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分⾼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下的官员。
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
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钱,才不去参加。
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
”皇帝⼜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才,过了⼏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的故事说明,⼀个⼈为⼈的诚实,表⾥如⼀,不弄虚作假,对于取得别⼈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精选 颜真卿是唐代名⾂。
他深明⼤义、志节凛然,是⼀位忠义之⼠。
公元782年,节度使李希烈发动叛乱并⾃⽴为王,颜真卿由于得罪了权⾂,被派去执⾏⼀项⾮常危险的任务—劝李希烈投降。
当时颜真卿已经七⼗多岁了,却毅然接受了这⼀使命,亲朋好友都替他担⼼。
到了叛军那⾥,颜真卿遭受到李希烈⼿下的谩骂与恐吓,但是他镇定⽽⼜勇敢的⽓度,反⽽让李希烈敬畏不已。
后来有⼈劝李希烈说:“颜真卿是唐朝德⾼望重的太师,相公您称王称帝,⽽太师他⾃⼰就来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宰相的⼈选,除了颜真卿,还有谁会⽐他更合适?” 颜真卿听到这番话之后,⼗分愤怒,⼤声呵斥他们不知廉耻,他说:“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颜家都是忠烈之⼠吗?颜家的⼦弟只知道要守节,牺牲⽣命也绝不变节,我怎么可能接受你们的利诱!”最后,李希烈以死相威胁,颜真卿还是不为所动,他事先写好了遗书,作了必死的准备。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故事一:孝顺父母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他非常孝顺。
有一天,小明的父亲生病了,他整天躺在床上无法起来。
小明每天早上都起床给爸爸端水洗脸,送药给爸爸吃,还帮他按摩身体,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小明知道爸爸生病了很辛苦,所以他尽力做好一切事情,希望爸爸能尽快康复。
后来,爸爸的病慢慢好转了,他非常感激小明的孝顺和关心,觉得自己很幸福有这么一个好孩子。
故事二:诚信守信
有一位建筑商叫李先生,他非常讲诚信。
他和客户之间签订合同时,总是保证按时交付工程,并且保证质量。
有一次,他接了一个修建大楼的工程,虽然时间紧迫,但是他还是按照合同上的时间保证,准时交付了工程。
他的客户对他的诚信印象非常深刻,以后有其他工程都会优先考虑找他合作。
因为李先生一直遵守着他的承诺,所以他得到了其他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故事三:友善待人
有一个姑娘叫小红,她非常友善。
她总是微笑着对人们问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有一天,小红在街上看见一个老太太拎着沉重的袋子往回走,她马上上前帮助老太太扛起袋子,一起回家。
老太太非常感激小红的帮助,她说小红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好姑娘。
小红因为她的友善,结交了很多朋友,人们对她充满了喜爱和赞赏。
这些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表达了孝顺父母、诚信守信和
友善待人的价值观念。
同时,这些故事也鼓励人们在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些美德,传承中华传统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
关于仁的故事:很久以前,现在的仁义胡同是两家相邻的地方,但因地界发生了争执,其中一家有人在京城做官,也有权势,家人给他写信说明与邻居发生了争地界的事,想借助他的权势解决此事。
这位在外做官的人清廉而开明,更不会为自己家中的私事仗势欺人,他给家中的信中附了一首诗,表明了他的态度:
“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访?万里长城功千古,不见当年秦始皇。
”
家中接到此诗,也都明白了在外做官的主事人的意见,并照此办理。
不仅不与对方争执了,还主动让出了三尺地界。
俗语说:争者不足,让者有余。
这家一让,另一家也受到感动,家人一商议,应以谦让和善为重,也主动让出三尺宽的地方。
这样两家就让出了六尺宽的地方,怎么办呢?这里正缺一条南北通道,就修建了一条胡同,不知是谁建议用“仁义”二字给胡同命名,几百年来人们就这样叫开了,一直到今天。
义:是义气。
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
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
(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已。
)
巨伯轻生重义:汉代有个读书人叫荀巨伯。
因他的朋友生了大病,他千里迢迢来探望朋友。
很不巧,刚好有一伙胡人强盗到他朋友居住的地方抢夺财物,村庄里所有的人都跑掉了。
他的朋友就劝荀巨伯:“这里太危险了,你赶快走!”荀巨伯却说:“我远道来探望、照顾你,如何可以舍你而去?这样败坏道义的事我做不出来。
”
荀巨伯走到屋外,跟那些强盗说:“我的朋友有疾病,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因为他很真诚,讲道义,不畏生死,结果连强盗都为之感动。
强盗头目就对同伙说:“我们皆是无义之人,怎么可以来抢夺这个有义的地方?”于是下令强盗们全部撤走。
荀巨伯的大义凛然化解了这次灾祸。
礼:是礼节。
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
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
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
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
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
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
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智:提倡“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
知是智的古字,先有“知”字,方有“智”。
“知”的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熟悉到可以脱口而出。
因此,我们把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人,成为智者。
可见,这个“智”的要求,是“大聪明”,不许耍“小聪明”;小聪明的人,不是“智者”。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
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
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
就如小
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信:是信用。
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
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
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立木取信: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忠:是尽忠。
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
“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南宋的岳飞,被视为是“忠”字的化身,只要一提到岳飞,大家马上联想到岳母在其背上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字。
岳飞那“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气魄感天动地。
岳飞不仅忠义可嘉,而且在家对母尽孝,于军中带兵,严守“仁、信、智、勇、严”,因此博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名。
虽然岳飞被奸臣害死,但岳飞的风骨和忠诚却世代为人所歌颂。
孝:是孝顺。
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
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廉:是廉洁。
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就送鱼给他,他拒而不受。
送鱼的人说:"听说你喜欢吃鱼,为什么不肯接受我送的鱼呢?"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更不能接受你的鱼!我现在做宰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如果我因为接受了你送的鱼而被免去宰相之职,我自己从此就买不起鱼了,你难道还会再给我送鱼吗?这样一来,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因此,我是决不能接受你送的鱼的。
"
耻:是羞耻。
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
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
“耻”也是自尊自重。
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
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
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
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
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
勇:勇敢、坚强、刚毅、勇猛。
在词义中,勇虽与智相对,但绝不矛盾。
这勇,再次也是能力的意思,所有也就包含有综合性的素质在里面,因而则生敢想、敢干、敢说、敢
为并开拓、创新、承担、坚持,其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特色就十分突出,应了那句“有志者,事竟成”。
春秋时期,吴越交兵,越国兵败。
越王勾践入吴宫,做了吴王夫差的奴隶。
勾践含羞忍辱,终于获释回国。
他卧薪尝胆,访贫问苦,任用贤才,发展生产。
那种形状,在中国历代统治者中绝无仅有。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国家富足,军队精壮,一举灭掉吴国,勾践也成为春秋霸主。
这就是“知耻而后勇”!
其实,那个吴王夫差也不是简单人物。
当年勾践与吴王阖闾作战,大败阖闾,阖闾因此气病而死。
夫差继位,每天必使人喊:夫差,你忘了越国之仇了吗?夫差则涕泣说,不敢忘!这才有后来的勾践成为他的奴隶。
这是比勾践还早的知耻而后勇!但此人胜利后便沉溺于酒色,又以霸主自居,东征西讨,结怨于诸侯。
加上杀贤臣,亲小人,终于灭国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