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提问的艺术性
数学教学提问的技能与艺术
h
1 t2 12
2t 3
5 3
。
问题1:铅球飞行在时间t=1s,5s,10s时,炮弹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_____,
_______,______。
问题2:铅球飞行时间t的变化范围,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用集合A表 示为_____________;铅球距地面的高度h的变化范围用不等式表示为 ________;用集合B表示为___________
四、数学课堂有答的策略,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质量与理答的过程。
⑴教师积极倾听 不随意打断学生—表现出饶有兴趣,要耐心、鼓励,以微笑点头
等表示支持;抓住回答中的闪光点—难能可贵,要及时表扬学生, 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听学生回答的漏洞—仔细倾听,及时补救;听 学生之间有争论时,一要肯定态度,二要给出明确的判断。
应用产婆术和波利亚启发性提问?
四、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1.明确问点,选好角度 提问表述上的策略:明确、具体表述核心问题,激活思维。 “你来说一下,什么是函数?” ➢ “请你回忆一下,正比例函数的表示式是怎样的? “你能证明这个定理吗?” “你能否想出对证明这个定理有点帮助的一些定理呢?” 提问的角度主要有激活起点、瞄准重点、扫清难点。 根据知识“生长线(逻辑起点生长经线)”和学生“认知序 (经
——解放“满堂问”的策略
原则上突出“启发”
形式上实 现“灵活”
效果上达 到“反思”
内容上注 重“梯度”
三、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基本类型
根据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参与度,提问类型主要分为:事实性、 说理性、启发性、发散性和反思性提问。 1.事实性提问:主要激活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 提问方式如, “what:(是\有)什么?”、“How:怎(么)样?”等。 ➢集合的元素有什么特征? ➢上个学期,我们是怎样学习正比例函数的? ➢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与因变量有什么规律? ➢反比例函数与反比例有什么联系? ➢我们学习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 ➢观察这个表/图,你想到了什么? ➢看到这个标题/图,你怎样思考的?
数学课的提问艺术
但又占据很重要地位的因素。只有努力激发和 ・ 教给的知识 , 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 ・ 要和学生多谈心, 做好朋友。 没有哪一个学生乐
习和学习方 法时, 由于提 问不 当, 提问的效果不 : 即使学 生掌握所 学 内容又培 养学生 的思 维能 : 选择 比较准确的语 言才可能对 问题做出完美 的
尽如人意。 如何提高提问效果 呢? 笔者认 为应该 : , 为热衷 于课 堂热烈 的气 氛而问一些低 : 力 切忌 富有创造性 的答复 , 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 。
的提问, 授新课 中承前启后 的启发性 的提问 , 全班同学的学 习积极性 , 讲 ・ 也不利 于提高整体素 : , 深层次思考 , 难做 调动其积极思维 的主动性 。
技能形成及巩固的指导性提问等。 因此 , 教师在 : 反之 , 质。 只对差生提问, 固然有助于提高差生 :
设计提 问, 使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 目的和意义 , 得索然无味 。 :
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 , 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 : 方法 , 并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 的基础。 求知欲望 , 并且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 进而 :
使学生达到 “ 轻松愉快学化学” 的境界。
一
: 意去学对 自己没有情感 的老师 的学科。 相反 , 如
在教学中 , 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 , 不但能引 : 果教师进行适当的情 感投 资 , 会大大调动学生 四、 巧借“ 口诀、 顺口溜”帮助学生轻松学习 。 轻松愉快 的学习 , 不仅要求课堂气氛欢快 、
数学课堂提问也要讲究一定艺术
数学课堂提问也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
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
如何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呢?笔者认为关键还是“问题”二字。
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
一、情境问题要提炼出数学信息数学课与语文课既有联系,更有差别。
语文的工具性在数学课上得以充分体现,但数学课又不能被上成纯粹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课,数学是思维的体现,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结合数学学科所特有的数字1、2、3、4……,符号+、-、×、÷等数学信息,去展示、交流、表达他们的数学思维。
听了二年级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教者一开始上课,便出示了一个十分漂亮的flash课件的情景图──“儿童乐园”。
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儿童乐园很美丽。
生2:我发现有很多游玩车。
生3:我发现天空中有气球。
生4:我还发现许多小朋友在坐翻滚列车。
……就这样,学生意犹未尽,而老师却着急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学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但却仍旧是在“看图说话”,似乎他们已忘了:这是在上数学课。
为什么数学课堂会变得如此难驾驭呢?因为教师的问题中没有提炼出数学信息。
其实,教师可以这样问:图上有几种游玩车?(3种),每种游玩车里的座位坐的是几个小朋友?(两个、三个、四个),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两个两个、三个三个、四个四个地去数,突出“几个2”、“几个3”、“几个4”,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它们各是多少人。
数学课堂提问需讲究艺术
数学课堂提问需讲究艺术摘要在当前提倡高效课堂的今天,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激活。
问题提得好,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高效而智慧的提问看似漫不经心,却环环相扣,恰到好处,问得开窍,问得美妙,启人心智,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趣味性高效的课堂提问有哪些独特之处?以下是我在课堂观摩学习中针对提问艺术的一些感悟。
旨在通过学习与反思,重视并提高我们的课堂提问艺术,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涌动艺术的灵性。
一、引奇激趣,注重提问的趣味性明代学者王阳明认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一节成功而高效的课,总能使学生“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得很近。
这除了教师本身的言语魅力、个人风格外,更在于教师巧妙地构思设计提问,设计的内容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问题时有趣而愉快。
同时巧妙的问题设计,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提升能力,并因此享受思考与创造的欢乐和满足。
同样是学习大月、小月、二月的知识,我以前的教学思路是先让学生观察日历,探索发现月与月之间的天数是不同的,然后根据观察把12个月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的情况交流得出大月、小月、二月的知识。
而有位教师首先通过激趣性的提问:“我的生日啊,是某个月的最后一天!猜猜看,可能是几月几日!老师的生日不在30天的月份,也不在31天的月份。
”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情感投入探索之中,主动胜利地找到2月份的天数。
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而问:“那如果让你根据每个月的天数将这12个月进行分类,你打算分成几类?每类是多少天呢?”这样为后面的分类活动提供了分类标准,几个问题互为因果、逐层深入,在巧猜生日的问题设计中,有关大月、小月、2月的知识在分类活动中悄然建构。
枯燥与生动之间需要教师用艺术的“趣问”进行转换,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问题时有趣而愉快,身心愉悦地接受知识。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刘 锋 在 新 课 改 强 调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的 今 天 , 种 方 法 显 得 更 加 这
重要 。 再者 。 问题 难 易 要适 中 , 过程 的顺 次 要 有梯 度 。教 师
提 问 充 分 考 虑 学 生 的 知 识 水 平 , 实 际 出发 , 从 由易 到 难 , 化 繁 为 简 。问 题 过 于 简单 , 学生 不 思 而 答 ; 难 的 问题 会 过 使 思 维 的流 畅性 受 阻 , 生 一 次 次 回答 不 出来 , 会 产 学 就
利 于重 点 的 理 解 和 把 握 、 点 的 分 解 和解 惑 , 所 提 问 难 即
题 应 突 出 重点 、 抓住 关 键 、 突破 难 点 。 忌 为 了提 问 而 提 切
问 , 顾 及 教 学 内容 、 堂环 境 、 学 目标 、 学 效 果 , 不 课 教 教 盲 动 的结 果 势 必 使 教学 效 益 大 打 折 扣 。 问题 要 新 颖有 趣 。培 养 和 发展 学 生 的 思 维 能力 是 数
学教 学 的一 大 目标 。新 颖 有 趣 的 问 题 , 能激 发 学 生 的 学
问题 , 应稍作停顿 , 给学生以思考 的时间 , 这样学生才能
把 问 题 考 虑得 更 加 成 熟 , 织 的语 言 更 加 流 畅 , 乎 逻 组 合
辑 , 好 培 养 他 们 思 维 的 严 密 性 ; 于 差 生 更 需 要 足 够 更 对
问是 教 学 的 一 种 基 本 方 式 ,提 问 艺 术是教 学 的一种 基本 艺术 , 是 教 师 必 备 的 基 本 功 。提 问如 果 能 恰 到 好 处 、 学 得 当 , 仅 有 助 于 科 不
练 。如 “ 求代数式的值” 的教学 , 只要将 化简后求解和直 接求解两种具体解法的例子展现给学生面前 , 让学生比
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性【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
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启迪学生积极思考,渲染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索;数学;课堂提问;艺术课堂提问犹如比翼双飞之彩翅,画龙点睛之神笔。
课堂提问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闸门的钥匙,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桥梁和纽带,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课堂提问,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浅见与广大同仁共勉。
1趣味以引兴激趣兴趣能诱发灵感。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问题,尤为是精巧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触动感情。
因此,提问的设计不仅要以知识的落实为依据,还要善于在解决问题中提出问题,创设情境,以萌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可进行如下提问:“△abc 是等腰三角形,ab=ac,若一不小心,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抹了,只留下底边bc和一个底角∠c。
同学们想一想,你能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abc重新画出来,并说出这样画的理由吗?”在这里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不是由教师给出,而是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设法将原来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画出来,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能轻松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兴趣盎然,探索欲望油然而生。
2巧妙以启迪智慧陶行知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德国数学家康托尔曾过:“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巧问的精髓在于“节外生枝”,问在此而意在彼,学生的思维“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
提问不在于多问,而是在于如何善问和巧问。
精美绝伦的问题能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让他们探明究竟,然后走出来,顿觉一片光明。
数学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数学课堂中的提问艺术一、问在有疑之处教师提问必须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他们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如果教师不是问在学生的有疑之处,而是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不仅引不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影响探究学习效果。
学生的有疑之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它们提出来,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和假设,然后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实验,把它们逐一解决。
一种是对于那些司空见惯、学生自觉无疑实则有疑的地方,教师要通过演示或实验在“无疑“之处设疑。
在这些地方一提出问题,学生就会觉得大有搞清楚的必要,从而激起探究的热情。
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引出故事,在帮助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一往情深的志趣。
新知识教学后,教师又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天坛公园有一棵大树,你能用绳子测量出大树的直径吗?又一个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提问,唤起学生的回忆和联想,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二、问题要难易适度所谓问题难易适度,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
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其难易程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推动探究活动的进行。
三、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启发性呢?1.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人的情感具有动力功能,教师提出的问题,如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高涨状态,激发起寻找问题答案的积极性。
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从内容上看,大多是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
因此,教师提问时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要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
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彰显提问的艺术是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
课堂提问需要兼顾各方面的情况,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艺术;课堂效率课堂提问是教师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
人们常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这是因为它不仅要使学生思维碰撞产生火花,还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学生从课堂中学到了知识,增强了自身能力,这就是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
而提问,作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应该具有艺术性。
如何在教学中彰显提问的艺术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优选问点,问得恰到好处4.由此你得出什么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由于几个问点都选在新旧知识交汇之处,因此所选的几个问题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选准时机,当问才问课堂提问的时机至关重要,选准时机能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
课堂提问的时机,从教学内容来看要能准确反映知识的重难点。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上课伊始,部分学生注意力还游离于课堂之外,整体状态不利于组织课堂教学,这时就要通过及时提问,将学生“拽”回课堂。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上课铃刚响,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可提问:谁愿意帮老师来分饼(实物)?1.把4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多少?怎样分?2.把2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多少?怎样分?3.把1个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多少?怎样分?以上提问使学生个个都跃跃欲试,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了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上,当学生一时想不起来的时候,或受到习惯性思维束缚时,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提问,及时为其扫清障碍,让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在一节课快结束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所松懈,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个时候也应及时抛出问题,使其精神倍增。
三、掌握火候,难易适中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提一些大部分学生稍作思考都能得到答案的问题。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之艺术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之艺术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努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掌握提问的控制技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提问是教师对学生的检测和了解的手段,提问关乎教学效率.然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存在随意性,没有针对性;只提问一些简单的记忆性知识;只有教师问学生答;提问反复,数量过多;提问后就让学生回答,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等问题.数学科的教学,教师提问是少不了的,这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不仅要善问,而且要会问.善问就是要求教师经常提问,把一节课的所有问题都抛向学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深入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会问就是要求教师深入浅出地提问,知道问什么有用,问什么没用.一、精心设计问题,优化课堂提问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课堂提问不能脱离正常上课轨迹.要有既定的上课目的和框架,问题的设计要合情合理,突出重、难点.数学教师要把问题设计得清晰,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保证教学质量.其次,问题设计的内容要有针对性,问题设计的角度要新颖.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素.把教学中的一些老问题变换得新颖奇特,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二、提问要有针对性课堂提问一定要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学生有学得好的,也有暂时没学好的.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对于好的学生要适当增加问题的难度,较差的学生要选择较简单的问题来提问.在分析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等方面的基础上设计好课堂提问.三、把握提问的时机一节课上得好不好,教师的提问方法和水平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数学课的逻辑思想是十分突出的,教师要把握数学提问的时机.作为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知道学生在什么地方存在疑惑,并在这些地方多提问.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其次,提问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每节课都是以复习旧知识为开端的,教师要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引入新知识的思想,或者是在课堂上在遇到旧知识时联系新知识,给学生一个承前启后的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对旧知识的复习,又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再者,提问于学生思维的“盲区”.自然科学的很多定义、规则都是从客观存在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如果脱离了客观存在,脱离了具体形象去讲授这些知识,学生就会感到深奥,学起来就很吃力.如何为学生搭建知识与客观存在的桥梁呢?教师精心设置问题并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来,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四、提问要灵活,不呆板在传统的数学课提问中,很多教师不注重教育的科学性,问题的提问随之而来,不假思索,课堂效率低下.而现代教学思想是十分有别于传统的教法的.比如说,对于学生都理解的知识或容易理解的概念就可以不问;现代教学鼓励学生独自思考,积极跟同学们讨论,这样既可以提高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要有建设性.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都应具备建设性.新时期下,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教师是人才,教师也在培养人才.因此,问题的提问艺术教师更要精通.数学中的建设性问题就是在指引学生往问题的深处去探讨,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问题要有激发性.有疑虑才能产生认识需要和认知冲突.作为现代数学教师,就应该追求较好的提问艺术,把数学知识教给学生,尽最大能力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五、创设情境提问情境是数学课堂的重要内容,情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数学课的授课效率.很多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现实而展开的,现代教学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数学问题抛向学生之前,教师可以营造一些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提前感受到问题所处的环境,这样将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记忆,在感受中接受提问.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学生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教师要留足时间给学生独自思考,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再创造”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再创造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勤于思考.数学教学要学生大胆地算出来、想出来、说出来,教师就是积极地寻找新方法、新途径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责任编辑黄桂坚)。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来精心设计提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问。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的共鸣,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入知识的殿堂。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呢?一、“问”出学生的激情“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触动感情,提高兴趣。
例如在教《圆的认识》时,先播放一段“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片,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四种小动物所骑车子的车轮形状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
比赛开始前,让同学们猜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为什么?比赛开始,同学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只见小白兔骑得轻快又平稳,一路领先;而另外三只小动物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劲,可就是赶不上,还差点把屁股给颠破了。
画面上小白兔愉快的表情,另外三只小动物的憨态,夸张幽默的伴奏音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同学们在笑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为什么比赛结果跟我的猜测不一样呢?为什么别的动物都被颠得七上八下,而惟独小白兔的车子却跑得又快又稳?此处多媒体的演示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恰到好处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知识的兴趣和情感,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问”活学生的思维(一)多方设疑,一题多问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比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学校买来85个篮球,第一天借走了25个,第二天借走了18个,还剩多少个?题出之后让学生先读题,后解答。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
点 , 备 课 时 预 先 考 虑好 提 问 什 么 、 样 提 问 、 谁 提 问 、 在 怎 对 什
么 时 机 提 问 、 问 的难 度 多 大 、 问 后 要 留 给 学 生 多 少 思 考 提 提 的时 间 、 生 回答 中 可 能 出 现 的 问 题 及 处 理 的 办 法 , 等 . 学 等 4 .灵 活 性. 活 性 是 指 提 问 的 角 度 、 式 要 灵 活 多 变. 灵 方
数 学学 习与 研 究 2 1 1 00 7
数 . 样 , 仅 能 更 好 地 发 挥 课 堂 提 问 的 作 用 ; 时 , 师 也 这 不 同 老 能 更 好 地 掌握 课 堂 教 学 , 可 能 避 免 出 现 课 堂 教 学 因 个 别 尽
学生 的“ 难” 失控. 刁 而
些 自 己 的看 法 . 对 教 学 提 问 功 能 的 全 面 认 识 , 助 于 教 师 富 有 成 效 地 有
在 实 践 中运 用 教 学 提 问 手 段 , 逐 步 达 到 教 学 艺 术 的 境 地 . 并 教 学 提 问 的 功 能 主要 表 现 在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1 .增 进 师 生 的交 流 . 学 活 动 是 教 师 和 学 生 共 同 参 与 教 的 双 边 活 动 , 生 在 教 学 中 存 在 着 大 量 的 知 识 心 理 和 情 感 师 意 向 的 交 流 , 种 交 流 又 是 在 融 洽 的 师 生 关 系 、 谐 的 教 学 这 和 气 氛 下 进 行 的. 现 师 生 互 动 、 向 交 流 的 方 法 很 多 , 中 实 双 其 常 用 而 有 效 的就 是 恰 当 的 进 行 课 堂 提 问. 2 .集 中学 生 的注 意 力 . 何 增 强 教 学 的 吸 引 力 , 石 般 如 磁 地把学生的 注意 力 牢牢 吸引住 , 以顺 利 完 成 教 学 活 动 呢 ? 实践证明 , 当教 师 提 出 问 题 时 , 往 会 使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处 于 往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和艺术
质疑 问题 、 探索求 解. 创设 问题情 境 的最 大优点 是使 学 生更 容易 突破难 点 , 有利 于教 师教学 内容 的展 开. 具 体 方法有如下几 种 : ( 1 ) 设置 悬 念 , 激 悬念 使学 生产 生迫切 了解 的心 理, 激发求知 的欲 望 ,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2 ) 创设 探 究问题 的情境. 在创新 教学活 动 中, 教 师创设探 究情 境 , 能引起学生认 知 冲 突 , 产生 对所 学 知识 的关 切 与渴 望. 通过探究使学生在积 极而 自信 的状态 中 , 不断 地发现 问 题、 解决 问题 , 还能把 自己发 现 的结论作 为学 习 的动力 , 如讲 “ 等腰三 角形 ” 一 节时 , 笔者 创设 了这样 一个 情境 :
方法 吗? ” “ 你是 怎么想的? ” “ 你 能解释详 细一些 吗? ” “ 把
他们 回答较为基本或较浅 的问题. 鼓 励他们 积极 表达 自 己的看 法. 对学 习成绩较好 , 能力较 强 的同学 , 适 当安排 回答 较难 、 较深 的问题. 在 问题设计 时 , 注 重问题 的层次 性. 既要让优生吃得饱 , 又要 让差生 不饿肚 子 , 有 效防止 “ 两极 分化” 现象的发生. 比如 许老师 在讲授 一堂讲 菱形 的判定 定 理 ( 是讲 对 角 线互 相 垂 直 平分 的 四边 形是 菱
( 1 .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2 .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 3 ) 选 择哪种方法更简捷?
三、 有的放矢 。 力求突破重点难点 每一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 和难点. 教 师应该 做到胸
有成竹. 在 熟悉教材的基础上 , 根 据学生 的实 际情 况 , 遵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课堂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进行思维,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学环节中的主要构成部分。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就小学数学而言,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目的性课堂提问不是随意的,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进行的,如温故知新的复习性提问、新知理解的启发性提问、触类旁通的迁移性提问、归纳总结的概括性提问、了解学情的检测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等。
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弄清楚每一个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安排好提问顺序,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
那种漫无目的的盲目提问只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如: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圆的周长》时,在学生测量出几个硬纸板剪成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后,老师提问:“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圆有什么特点?”学生有的说:“一个圆的周长比直径长。
”有的说:“一个圆的直径大周长也大。
”显然这一提问目的不明确,学生的回答也不符合教师提问的初衷。
如果改问:“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一个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多少倍?有没有不同意见?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同学的测量结果不相符呢?如果尽可能地减少误差,那么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呢?(介绍圆周率)”以上一步一步的提问,目的明确,问题问在了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二、广泛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因此,课堂提问的面应尽可能宽广些,要面向全体。
不仅要提问优等生,也要提问中等生和学困生,做到好中差多方面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需求。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讨论,给每个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
尤其要让学困生在民主融洽、生动活泼的讨论中听取他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回答,具有回答的自信心。
这样,在交流时学困生就能较准确地回答出来,从而改变由优等生“大包大揽”、“一包到底”的局面,成为各抒已见、众说纷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与技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
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以下是一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的艺术与技巧。
1. 提问的目的明确每一个问题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讲解“乘法”的概念时,可以提出“为什么3乘以4等于12?”这样的问题。
这种问题旨在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记住结果。
2. 问题的设计层次分明问题应当有层次性,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
比如,在讲解“分数”的概念时,可以先问:“什么是分数?”接着问:“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表示什么?”最后深入到:“如何将一个分数化为小数?”3. 运用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问:“你能想到哪些生活中的物体是正方形的?”这种问题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4. 提供思考时间在提问后,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避免立刻要求回答。
思考时间有助于学生仔细思考,整理思路,从而给出更有深度的回答。
例如,可以在提问后说:“大家想一想,等会儿我们再讨论这个问题。
”5. 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提问的方式应当多样化,可以是直接提问、小组讨论、情景设问等。
例如,在学习“统计图表”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一幅统计图,然后提出问题:“这幅图表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大家认为这个统计图表的数据是如何得来的?”6. 引导学生自我提问鼓励学生根据课堂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
例如,在讲解完“面积”概念后,可以让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如果一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它的面积会怎样变化?”7. 注重倾听和反馈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反馈,表扬有创意的回答,鼓励错误回答。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积极参与。
例如,当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后,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不过我们再来看看这种情况是否适用。
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的艺术
以问代讲形成满 堂问等低效提问现象还较为常见 。 这在一定程度
上制约 了课堂教学效率 的提高 。 1 . 盲 目地无 效提 问, 让学 生摸不着头脑 部分教师过 多地提一些“ 是不是? 对不对? 行不行?” 等问题 , 甚至时间一长都成 了改不掉的 口头禅。 表面上看是在与学生互动、
高 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 , 不该问的问, 低效 的重 复性应答式 的提 问 ,
都被触动 , 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 一般来说 , 数学课 堂提 问的控制
技巧主要体现在提问的难度 、 提问的频率 、 提 问的节奏等方面。 问 题 的难度要适 中, 要能面向全体学生 。 此外 , 控制提 问的节奏 , 对 于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也是 比较明显 的。 即教师在实施课堂提 问 后, 应 留有 一定的停顿时间 以适应学生 的认 知特点和思维过程 。
一
、
高 中数学课堂提 问中存在的问题
高 中数学课 堂教学是教师和学 生进行教学活 动的过程 , 教师 学生 的数学基础 、 理解能力 、 思维方式等都存在着很 大的差异 , 因
在活动过程中 , 要尽量通过问题 的选择 、 提法 和安排来激励学生 ,
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因此 , 适时 、 准确 、 新颖的课 堂提 问 , 在高 中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 , 由于诸多 因素 , 在 目前 的
启发式教学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往往会使得学生在 回答时无从下 手、 摸不着头脑。时间长 了, 学生反而会变得懒于思考 , 就等着教 师将答案和盘托出 , 他们只要被动地接受就行了。
2 . 课堂提问重视数量却不注重质量
有了兴趣就能专心致志 , 从而有力地运用和发展他的能力 。 然而 ,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 , 若教师 只是照
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江 苏省 泰 州 I 市民兴 实验 中学 程 兵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知识的主要阵地 ,是教 育教学 的中心 环节。而“ 问题是 数学的心脏 ” , 因此在数学教学 中如何优化课 堂提问成了其 中很关键 的一环 , 但 由于受教 师个体 知识水平和 教学经验 的限制 , 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上述功效 , 数 学课堂上总是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徒劳的问题 ” 。 了兴趣 。
隔、 停顿 , 或 自问 自答 ; ( 5 ) 最典 型的是那种满堂脱 口而 出的“ 是
不是 ” “ 对不对” “ 好不好” “ 好 吗” 之类 的问题 , 教与学 的“ 双边 ” 活
动貌似热 闹非 凡 , 气氛 活跃 , 实际提问和思维 的质 量极低 , 根本
不可能有效地 激发学生 的思 维。那么 , 怎样 的数学课 堂提问才
一
我在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时 ,进入新课前在黑板上板书了 首 自编的顺 口溜 : 学 生若 干房若干 , 分配住房有点难 。每间房 子住 4人 , 还有 8人在外 面; 每间房子住 8 人, 还有 l间住不满 。 动动脑筋算一算 , 学生多少房几 间? 学生看后 , 满腔热情 , 满以为 不用吹灰之力 , 列一 元一次方程就 可以解出来 的, 结果一试 , 不 行! 于是我就很顺利地导人 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新课 , 大家听起
提升。
学生 能力 的发展 。 切忌 问学生“ 对不对 ” “ 是不是” “ 好不好” 等这样一些没有价
值 的问题 。 教师若能紧扣课题 , 制造悬念 , 就能 “ 一石激起 千层 浪” , 抓
住学生的注意力 , 引发他们思索 、 想象 , 将他们引入最佳 学习状
态。
论数学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论数学教学中提问的艺术在当今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活动设计往往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
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时候教师的提问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真正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致使教学有效性、实效性、高效性得不到很好的实施,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难易失调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把他们估计得过高或者过低,所设计的问题在难度上要么过大,要么过小。
过大时,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常使全场沉默无言,教师不得不把问题分解,化难为易,使学生重新入轨。
再者就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顺畅,把教学内容肢解成许多小问题,师生一问一答,教师问得从容,学生答得流畅,整齐划一,实质上很多问题没有思维价值,严格讲不能叫做问题。
也正是这些虚假问题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思维通道,限制思维的方向和路线,带有去“问题化”的倾向。
以上两种情况都无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的训练,使其停在无法思考、不用思考的状态下,自然谈不上启迪、诱导和开发了,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越俎代庖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充分考虑和讨论的时间,就让他们回答,学生答不上来。
此时教师不是想办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整思考的角度,换个说法矫正学生的思路,而是急急忙忙讲出答案,把学生应该做的工作取而代之。
结果自己劳神费力设计的问题不解自破,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其学习情绪,造成学生的思维懒惰。
时间长了,大家都不愿意回答问题,越是难题越是如此,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高有害无益。
3.口头禅现象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充斥课堂。
学生回答“是”能代表发自内心的认同;学生回答“对”,能表明其思维的清晰明朗。
这样的问题只能折射出教师教学的肤浅,高明的教师是用心沟通的而无需通过“是不是”“对不对”来寻求自我满足。
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从小学会察言观色,试想:学生不回答“是”“对”又能怎样说呢?教师的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价值。
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
正如我国宋代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
”所以有效的提问能促进学生发现疑问,从而解决疑问。
新大纲要求学生做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师生在交流中互相尊重,学生亲身感受,教师鼓励赞扬,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成和谐的师生大合唱。
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精心设计问题数学教学中, 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有利于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
要想设计好问题,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找到问题的切入口。
问题设计的层次要清晰,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入到学生的心灵。
其次, 问题设计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因材施“问”, 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 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
最后, 问题设计的角度要新颖。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素。
教学中的一些老问题, 如果变换一个角度, 使之新颖奇特, 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当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问题”意识缺乏, 在数学课堂提问中关于教育上有意义的问题不多, 多数提问停留在简单判断和机械回忆等较少智力参与问题上, 学生回答中评价性、创造性等较高智力参与的成分很少。
因此, 数学教师应根据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 掌握课堂提问的方法与策略, 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听过一位教师上的“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这节课,引入的时候是这样的情景:师:阿基米德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你知道吗?(生愕然)师:交流一下,然后再告诉大家。
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
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艺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正悄悄地发生变化。
所以,现代数学教育必须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线索去传授机械性、模仿性、重复性的课本知识,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线索。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实质就是解决数学问题。
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提出问题呢?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科学性,让学生能思考、会表达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基础知识、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准确地提出问题,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去积极思考,在思考之后还能顺利地表达出来。
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科学性,让学生不理解,甚至误解,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思维,破坏学生学习的情绪。
二、提出的问题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在课堂上是面对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收获。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
三、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一)提问过程的构成从教师的最初提问(主问题),引导出学生最初的反应或回答,再通过相应的师生相互作用,引导出最终希望得到的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分析和评价,这个过程称为提问过程。
提问过程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引入阶段、陈述阶段、介入阶段、评价阶段。
(二)提问的类型及特点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如事实、现象、过程、原理、概念和法则等,其思维方式也有不同的形式和水平。
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千篇一律,应包括多种类型。
根据提问所达到的知识要求,提问可分为低级与高级两大类,低级提问所需知识是用所记忆的知识照原样回答,不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判断时较容易,答案只有一个正确,大多是回忆;高级提问所需知识是在学习者的内心引起新知识的问题,需学生自己思考,需根据提问的意图做出判断,判断答案是否有道理、有无独创性,或者在几个答案中比较哪一个更好些,有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师提问的艺术性
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必须具备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强,自制能力较差,理解能力不高。
针对这些特点,课堂提问设计必须具有趣味性,避免过多的书面语言,生涩难懂的提问学生听不懂,更不爱听,如果能够运用幽默形象的语言来提问,无疑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必须简练,过于冗长的提问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知道教师提问的方向是什么,再加上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的厌烦情绪,因此必须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数学的世界中学习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
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
根据维果茨基理论推断,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将儿童的思维发展置于最近发展区的时候,学生的发展能力才会最大程度的发掘出来。
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中,要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考虑到是否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提问的设计既不能过难,设计的问题超出学生的发展水平,让学生跳起来也无法够到,也不能过易,简单的非对即错式提问将失去了提问的价值和意义,更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迎合学生的答案。
真正艺术性的提问设计必须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难度,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效的最近发展区,保证提问设计的科学性。
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必须具备启发性。
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具有启发性的教育,不是教师直接教给学生
什么,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获得什么。
众所周知,数学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设计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在提问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对未知的数学世界充满好奇,进一步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能力。
当然,启发性的设计不仅反应在问题的设计上,还表现在适时的引导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思维特点进行有效引导,摒弃处处皆问的盲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必须具备层次性。
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课堂教学不应当只关注优等生,而应当面对所有学生,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的主要目标。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中需要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层层推进,拾阶而上,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方面关注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获得思考的机会,享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随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逐步开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模式实现分层提问,给优等生拔高的机会,给中等生探索的机会,给学困生参与的机会,只有提问具备了层次性,才能提高数学课堂参与的广泛度,提高课堂效率。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波普尔曾经说:任何科学与知识的增长皆始于问题。
的确,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课堂教师提问设计的趣味性、科学性、启发性、层次性等都将直接影响提问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开拓进取的思想,灵活创新的
意识,以具有艺术性的提问关注每一个学生,为数学课堂增加灵动的一笔。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