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教育途径浅析

合集下载

浅谈医学生医德教育

浅谈医学生医德教育

浅谈医学生医德教育[摘要]医德,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在医疗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就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文对在校医学生医德医风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目前高校医德教育现状进行概括和剖析,并积极探索以党建为抓手增效医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党建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把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学校医德教育现状笔者对在校医学生对医德医风的认知情况进行了一次讨论和调查。

调查对象主要是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2003~2005级三个年级的学生,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260份,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80%。

调查主要从学生对医德医风的认知、对医疗腐败的看法、对学院医德教育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

调查得出,大部分学生对医德医风的认知明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1.医学生对医德的认识程度不一。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认知明确,认为一名受人尊敬、医术精良的好医生除了要加强业务技能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需要在追求医学精髓的道路上勤奋好学,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努力掌握医学技能。

有的学生则认为好医生的标准主要是技术过硬、医术精深,觉得谈医德医风不实际并且不重要。

上述调查说明多数医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医德医风的概念和内涵,但有一部分医学生在认识和观念上存在着偏差。

2.医学生对药品临床促销、收受“红包”、乱收费等问题的看法态度不一。

“红包”历来是医德医风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

大部分医学生表示不认同“红包”现象,但有些学生则表示收“红包”可以稳定病人的心理,是对医生高付出、低收入的补偿,是你情我愿的事,不存在道德和法制上的事。

而对于近年来更为突出的药品临床促销问题,学生的看法与对“红包”的看法有相似之处。

新形势下医学院学生医德现状及教育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医学院学生医德现状及教育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医学院学生医德现状及教育对策思考医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医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医德认知与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目前医德教育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与问题,比如医学院学生的医德意识不强、医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该文对这些现象与问题进行论述,继而探讨出如何提升医学院学生的医德观念,培养高尚的医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医德风范,提高医德教育的效果。

标签:医学院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对策医德就是一种医学道德,其包含着医生的职业道德、医学伦理规范以及醫生所具备的品格素养。

医德是医疗卫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唯有医术与医德具备的医务工作者才会被人们千古传颂、深受社会欢迎。

医德教育更是医学院向社会输送一批医德高尚、品质优秀的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培养途径,是满足新形势下医院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要实现手段。

1 医德教育对医学院学生的必要性1.1 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医疗腐败的现象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屡屡出现,从而引发了很多的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建设,更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究其原因,除了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完善,医疗体系的不健全、社会道德体系重构等因素之外,医德教育对在校医学生的影响力度不够也其中很重要的因素。

医学院是培养医疗卫生系统优秀人才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凸显医德教育的引领作用,切实提升医学院学生的职业素养与道德水平。

1.2 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的需要医德是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是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高尚品质的突出体现与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代医德更是是历朝历代对医者医术衡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钻研艺术方面,古代优秀医者会精益求精、锲而不舍。

明代医者徐春圃曾说:“医学贵精、不精害人匪浅。

”最著名的莫过于明代名医李时珍,三代从医,博学多才,家学渊源,十分热爱医学。

李时珍搜罗百世、采访四方、历经27年,最终完成《本草纲目》,后又经过10年三易其书,最终于60岁时使这本药学巨著《本草纲目》问世。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因及其对策contents •引言•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医德教育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改革的深入,医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存在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改进医德教育、提高医学人才素质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研究目的与方法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部分医学生缺乏对医德教育的重视和认识,存在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足的问题。

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医德教育存在与实际医疗实践脱节的现象,导致医学生对医德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

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概述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医德教育方式陈旧许多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方式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

医学生对医德认知不足部分医学生认为医德与自身无关,缺乏对医德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在医疗实践中出现违背医德的行为。

医德教育内容单一目前的医德教育内容相对单一,缺乏与实际医疗实践的结合,导致医学生对医德的认知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医学生医德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医学院校重视不足01部分医学院校对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医德教育在医学院校中处于边缘地位。

医疗实践中违背医德的负面影响02由于医疗实践中存在许多违背医德的行为,导致部分医学生对医德产生了怀疑和抵触情绪,进而影响了他们对医德教育的接受程度。

社会环境的影响03当前社会中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和价值观,如利益至上、追求个人利益等,这些因素也对医学生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产生了负面影响。

学生个体差异、道德观念、职业认同感等对医德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效果产生影响。

新形势下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前言在当今社会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行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医疗行业中依旧存在一些医德问题,如医患矛盾、医疗纠纷等,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本文将分析在新形势下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缺位目前,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占的比例较小,甚至可以说是教育缺位。

这导致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等问题的了解不够,对医德和医学伦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内容单一医学伦理教育内容大多围绕医德、专业道德、医疗纠纷、医患沟通等方面,内容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医学生的全面需求。

教师素质待提高医学伦理教育的实施主要依靠医德教师,而现实情况是,医学伦理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的教师比例较少,缺乏标准化培训,导致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大。

对策建立医学伦理教育体系应该在医学生培养计划中加大医德课程推广,使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成为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建立医学伦理教育课程体系,拓宽教育内容,涵盖医患矛盾、医疗纠纷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学生中营造道德意识,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增加教师培训力度对医学伦理教师开展专门的培训,加强医学伦理教师的素质,提高教育水平,实现从人才到事业高峰的转变,为医生走向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强调实践教育医学伦理教育最终的目标是使医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和医学伦理,面对潜在矛盾和风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应强调实践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如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加深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综合应用能力,注重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正确处理医患矛盾。

结论新时期需要新思路,应该推进医德教育的新发展。

要结合新时期,建立起更加健全的医学伦理教育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教育,全方位培养医生大众化的道德观念,更加贴近患者的情感需求,从而使医学伦理教育能够在新形势下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当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教育途径浅析-2019年教育文档

当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教育途径浅析-2019年教育文档

当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教育途径浅析-2019年教育文档当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教育途径浅析医患纠纷是当今的一个社会现象。

我们必须承认,在医患纠纷中医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医生医德的缺失就是造成医患纠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医德素养最开始应是在医学院学习阶段养成的,因而对医学生在校期间医德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校期间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好坏对于以后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但是中国当代医学生的医德情况着实令人担忧,本文就当代中国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教育途径做一浅析。

一、当代中国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一)社会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医院原本公益事业的性质,而逐渐转变成为一种盈利机构。

因此医院从上到下都开始了对利益的追求。

“大处方”“大药单”“索取红包”“高额的医疗器械差价”等等。

这些问题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在校的医学生。

尤其在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有机会与带教老师、医药代表、病人等相关人员亲身接触,这些现象就会影响学生对于医德问题的态度。

并且目前全国均处于高考扩招阶段,导致一些不适合学医的学生加入到学医的队伍当中来,这点又进一步加重了医学生医德状况急剧下滑。

(二)学校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影响1.人文课程内容数量以及安排不合理目前对于学校的人文课程,学生处于一种“平时上课逃、期末背重点、考完全忘掉”的状态,人文课程真的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人文课程占全部课程的比例很少,远低于国外水平。

更加引人注意的是其与专业教育有一定的冲突性。

学生在共同学习这两个方面的时候总是尽可能地偏重于专业课学习,对人文社科学习极其忽视。

对于学生的医德教育主要为《医学伦理学》一书,内容单一,很难吸引学生兴趣。

与学生的预期相差太多,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课时数少,在相当多的院校仅开课一学期,教育结果可想而知。

2.教学方式陈旧当代中国医学生的人文社科课程教学方式仍然处于几十年前的阶段,基本上处于“照本宣科”的状态。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探析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探析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是培养医学生良好医德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环境的日益复杂,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和职业责任。

医德教育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护人员,承担着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医学生存在着医德缺失的现象,如医闹事件的频发、医生纠纷的增多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医疗秩序的正常运转。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的构建涉及教学机构、专业导师、临床实践单位等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共同致力于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才能为医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医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背景介绍】2. 正文2.1 医德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医德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在于,医学生在医学专业学习中需要接受一定的伦理道德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素养,才能胜任医务工作。

医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责任感,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医疗事业,尊重生命、尊重患者、尊重医学职业,提高他们的医学素养和医疗技术水平。

医德教育还能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避免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医学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构建完善的医德教育体系对于医学生的成长和医学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2 医德教育体系的内容和方式医德教育体系的内容和方式是医学生培养医德修养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其内容主要包括伦理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责任担当教育等方面。

伦理道德教育是医德教育体系的核心,旨在使医学生对医德伦理规范有深刻理解和遵守,塑造健康的伦理道德观念。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探析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探析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探析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越发受到重视。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良好医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医德教育对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概念、意义、现状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加强医德教育的对策。

一、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医德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医学生道德修养、行为规范和职业操守,使其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具备高尚的医德品质和专业职业素养。

医德教育是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必要内容,是培养医学生成为合格医务人员的重要保障。

医德教育对医学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

医学是一种高度职业化的行业,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才能够成为优秀的医务人员。

2. 塑造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需要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包括医患关系、医学人文关怀、医疗安全等方面的观念,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医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3.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医学生在接受医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其人文素养,如同情同理心、尊重患者、尊重生命等。

4. 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医学生在成为医务人员之前,就应该具备承担社会责任的观念和行动,使其不仅具备高超的医疗技能,更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目前,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1. 医德教育内容不足。

部分医学院校在医德教育中往往注重传授医学知识和技能,而对医学生的医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培养不够重视。

2. 教育形式单一。

现行的医学生医德教育主要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实践性、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

3. 缺乏专业化师资力量。

现有的医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4. 存在顶风作案的现象。

部分医学生在接受医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道德底线模糊、违规违纪等现象。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汇报人:2023-12-12•引言•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问题目录•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参考文献01引言0102研究背景及意义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寻找对策,以提高医学生的医德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具备良好医德的医生能更好地服务患者,促进社会和谐。

本研究旨在发现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医学院校提高学生医德素质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方法02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问题相比其他医学专业课程,医德教育的课程数量明显不足,导致学生对医德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

现有的医德教育课程往往只关注传统的医学伦理学理论,缺乏对现实医疗场景中伦理问题的探讨和实践。

医德教育课程设置不足课程设置不全面课程数量较少医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医学院校中从事医德教育的教师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大规模开展医德教育的需求。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从事医德教育的教师缺乏对医学伦理学的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难以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实践机会不足医学院校为学生提供的医德实践机会较少,学生无法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医德的理解和应用。

实践环节与理论脱节医德教育实践环节与理论部分脱节,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医疗场景中。

医德教育实践环节缺失03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些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医德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导致医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医疗情境时难以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医德教育不仅需要理论学习,更需要实践体验。

一些医学院校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医学生无法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体验医德的重要性。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探析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探析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探析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在医疗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其中的各个环节也日臻成熟。

本文将从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出发,探析医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机制,希望为医学生医德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一、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内容相对单一,主要以伦理道德为主,缺乏对医学生实际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和技术伦理的培养。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些医学院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等问题,制约了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发展。

医学生医德教育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医学生自身的就业压力和学业压力较大,容易出现医德意识淡薄的现象。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实践环节不足,跟患者、医生、护士等的交流互动较少,使得医学生对医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

医学生医德教育中的道德规范体系不够健全,容易引发一些职业道德方面的争议和纠纷。

医学生医德教育所面临的社会和医疗环境的变化也对医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应对医学生医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发展趋势显而易见。

医学生医德教育将更加强调实践性和体验性,通过模拟病例、实地实习等方式,使医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医务工作的实际情况。

医学生医德教育将更加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操守。

医学生医德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综合性培养,借鉴其他学科的成功经验,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

医学生医德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培养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为了推动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全面发展,需要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伦理道德、职业道德、技术伦理等多个方面,兼顾医学理论和实践。

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改进措施概述:医学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疗人员的基础,对于提升整个医疗系统的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医学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本文将探讨当前医学教育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推动医学教育向更完善、更具应用价值的方向发展。

一、医学教育的现状1. 传统课堂教学目前,大部分医学教育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记忆,缺乏实践环节和应用技能培养。

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在面对实际临床工作时可能会感到不适应,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2. 教材内容更新滞后随着科技和医学知识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教材在内容上往往无法及时跟上最新进展。

这导致了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滞后、不准确甚至过时。

面对不断更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学生需要更为灵活和动态的学习途径。

3. 缺乏临床实践机会部分医学院校所在地区医疗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需求。

这使得学生只能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来获取实践经验。

在没有真实患者情况下,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难以得到全面培养。

4. 高强度的学习负担医学专业的具体知识量巨大,加之临床实践和住院轮转等任务,使得医学生常常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负担。

这种压力容易导致身心健康问题,并影响到他们对医学事业的持续热情。

二、改进措施1. 引入技术手段改善教育模式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在线课程等在医学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利用虚拟场景来模拟真实临床环境,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实践操作,从而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此外,借助在线教育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获取最新医学知识。

2. 更新教材内容医学院校应加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书籍和资料的编写与更新。

同时,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医疗科研工作,促进临床实践和医学理论的有机融合。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教材内容更加贴近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需求。

3. 加强合作与交流医学院校应积极与优秀医疗机构、国外知名大学等建立紧密联系,并推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医学论文: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及应对策略

医学论文: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及应对策略

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及应对策略1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1.1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当学生在学校接受浓厚的医德教育的熏陶的过程之际,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救死扶伤的使命感会进一步增强,在有坚定信仰的基础下,学生带有自发性的目的去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此外,学生在接受良好的医德教育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养,从而为医学生立志成为一名良医打下思想基础。

1.2促进医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医德教育是高校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医德教育的质量是衡量整个医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医德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德育,不仅促进学生专业人格的发展,更是医学教育和医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必然要求。

通过重视和发展医德教育,使得医学教育提升一个层次,从而使得社会和政府更加重视医疗事业的发展,而提升了国民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关注度。

在此基础上,医疗事业的发展更加透明化,促进我国医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1.3顺应时代发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处于同一进程的,医德作为一种特殊社会道德,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疗教育也要跟随其步伐。

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标志着其享受的服务需要更加细心、全面化。

与此同时,医疗事业也需要与时俱进,提升其服务力度和完善基础设施,从而让社会和人民能够满意。

然而医德的好坏与社会人民能否享受真正的服务具有重要联系。

高校重视医德教育也是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2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2.1医德教育内容陈旧据调查,我国高校的医德教育内容陈旧,脱离实际,远滞后于社会医疗事业的工作。

由于编制教材耗时长、耗力大。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医德教育课程教材基本是沿用陈旧的教材,其教学案例大多数陈旧过时。

此外,中国的医疗教育向来重视医疗知识和医疗技能,学生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医疗技术方面的学习,而完全忽略了病人。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作者:衣志爽尚晓歧苑新新来源:《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4年第06期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从医德教育内容、医德教育模式、医德教育师资三方面,对河南省某医学院两所医学教学医院和十所教学基地的100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策略。

关键词:医学生;医德教育;改进策略医学教育在提升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落实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念,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医德。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指出,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医学院校不同阶段的医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共计1000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见习生500人,实习生500人。

面向河南省某医学院两所医学教学医院和10所教学基地的100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回答的形式进行。

(二)调查内容参考医学生医德现状调查的问卷项目,并结合实际调查情况,设计“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内容除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所处教育阶段基本人口学特征外,还涵盖了医德教育相关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医德教育师资建设情况以及教学效果评价。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于2023年6月份进行,通过问卷星线上发布和线下纸质问卷发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在问卷发放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调查数据严格筛选。

调查结束后,在确保调查结果完整准确的前提下,采用SPSSl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医德教育状况等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一)基本信息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842份,有效回收率84.2%。

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及对策

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及对策
明确医德教育的目的,培 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质和 职业责任感。
丰富教育内容
除了基本的医学伦理理论 ,还应包括临床实践中所 涉及的伦理问题及其解决 方案。
结合传统文化
将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医 学伦理相结合,为医学生 提供更全面的道德教育。
强化医德教育实践环节
增加实践课时
确保医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环节 的课时和学分。
讲座、关爱弱势群体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医德的内涵和价值。
03
活动总结
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
践中的表现和收获,鼓励学生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医德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
当前医德教育的内容与实际医疗工作的需求存在一定脱节,导致 医学生对医德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
理素质的培养。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医学生的价值观产生 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一些学生对
医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医疗体制的制约
医疗体制不完善也是导致医德教 育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医疗 资源分配不均、医疗道德环境不
良等。
02 医学生医德教育 对策
加强医德教育体系建设
确立医德教育核心地位
明确医德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将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 教育的全过程。
面了解医学生的医德素质。
强化奖惩机制
03
对于表现优秀的医学生给予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进行
补考或重修,以强化医德教育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
优秀医德教具有代表性、真实且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医 德案例,如古代名医、当代优秀医生等事迹分享 。
案例呈现
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优秀医德 案例,让学生全面了解医生在实践中展现出的医 德风范。

新形势下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前言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患关系也逐渐紧张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实施中,医德教育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问题一:医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缺失目前,医德教育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缺乏统一的理论架构和规范。

各高校和医院可能会有不同的医德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缺乏相关标准和统一的行业认知。

这使得医德教育存在缺乏重视和效果不佳的问题。

对策一:建立医德教育理论体系建立医德教育理论体系,包括医学伦理、人文关怀、职业道德等方面。

构建科学的医德教育教学体系,制定统一标准和规范,明确教育目标和评价方法。

问题二:医德教育难以落地实施目前,医德教育大多停留在课堂中,难以落地实施。

缺乏实践基地和实际操作指导,面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时,医生的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往往无法得到有效调动。

对策二:加强医德教育实践环节在医院中设置模拟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其实践技能和道德素质。

同时,鼓励医生参观医学博物馆、文化场馆等,增强其人文底蕴和文化素质。

问题三:存在评估指标不完善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医德教育评估指标,无法对医生的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进行准确评估。

同时,医德教育评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利于推进统一的行业标准。

对策三:建立医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适合国情和行业特点的医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评估指标客观、公正、科学。

同时,对医生的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进行跟踪评估,实现长效管理。

结论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要想解决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建立医德教育理论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等措施都至关重要,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医生的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医德医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医德医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医德医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医德医风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应具备的良好职业道德和优良医疗行为规范。

良好的医德医风不仅能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也能够增强医患关系的和谐与信任。

然而,当前医德医风建设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来解决。

一、现状分析1.医讲文化不足:医学教育注重治病救人的专业技术,对医德医风教育的知识和实践培养不足,导致医务人员普遍缺乏医德医风建设的基础。

2.利益驱动:某些医务人员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职业道德滑坡,以赚钱为首要目标,缺乏对患者生命和健康的责任心。

3.就医环境不理想:医患关系紧张、冲突频发,医务人员受到各种压力和挑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对患者态度不及时和专业。

二、对策建议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医学伦理观和职业意识。

同时,医疗机构也要进行定期的医德医风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道德约束和职业操守。

2.建立激励机制:为那些表现出良好医德医风的医务人员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政策,让他们成为榜样,引领行业发展。

同时,对于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要进行惩处,形成约束机制,起到警示作用。

3.改善医疗环境:改善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就医体验,减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痛苦与困扰。

同时,加强对医患纠纷的调解和处理,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4.加强行业自律:医疗行业组织应加强自身管理,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对医务人员进行监督和评估。

同时,要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推动医德医风建设。

5.倡导公益医疗理念:推动公益医疗项目的开展,让医务人员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同时,加强对公益医疗项目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支持公益医疗。

三、结语医德医风建设是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加强教育、改善环境、倡导公益等多重措施,才能够促使医务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医德医风建设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探析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探析

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领域的不断进步,医德教育成为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德教育是对医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医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体系,以确保医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能够做到医德行为、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

本文将从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医德教育状态、医德教育的体系构建等方面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进行探析。

一、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疗工作者,其行为和思想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医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

医德教育旨在培养医学生具有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使其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能够正确地对待患者,对待医疗工作,做到医德行为、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

只有通过医德教育,才能确保医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能够成为合格的医务人员。

二、当前医德教育状态在当前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医德教育已经被列入培养目标,并且在教学内容中有所体现。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医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医德教育内容的不足,很多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道德讲座和教育宣传,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

其次是医德教育的教学方式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大部分的医德教育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阅读进行,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无法真正引导医学生去实践和运用所学的医德知识。

再者是医德教育的评估方式不够科学,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都是依靠定期的考试或者问卷调查进行,无法全面客观地了解医学生的医德素养水平。

三、医德教育的体系构建为了更好地开展医德教育,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医德教育体系。

首先是为医德教育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内容。

医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素养,使其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能够做到医德行为、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

关于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路径的若干思考

关于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路径的若干思考

关于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路径的若干思考摘要:医德教育是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塑造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医德医风、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

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给高校医德教育带来的新挑战以及当前医德教育建设中的软肋,应坚持将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而完善医德教育内容,构建新的医德教育方式以及加强教师作用是目前需要着力的部分。

关键词:医德教育;现状分析;现实对策医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而且更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医德教育对他们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转型期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的冲击,对医学生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对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

一、医德教育的现实定义医德教育,是以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为指导的从医者的道德教育,是医学院校学生和医务工作者从事医疗服务的思想指导、行为规范,是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思想行为等方面应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调节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及医务人员与集体、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医德教育具有以下几点内涵:(1)生命至高无上的生命观和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认知教育。

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誓言的医学生,在其医德教育中,最重要的理所当然是生命至高无上的生命观的认知。

(2)体现良好医德风貌的情感教育。

医生的职业是服务业,也是窗口行业。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病人,从业医生不仅应有端正的医风,还应有让人觉得亲切自然,从语言到行为,从谈吐到举止,都应体现出符合职业的行业特点和对病人的关切之情,做到急患者所急、痛患者所痛。

(3)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医德意志教育。

一个意志坚强的医务人员,能够经常排除各种障碍,始终不渝地去实现自己的信念和诺言,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

(4)操作严谨、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

在一定的医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是衡量医德水平的高低与医德行为好坏的重要标志。

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及应对策略

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及应对策略

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及应对策略【摘要】高校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一直面临着困境,包括师生互动不足、实践教育不够等问题。

本文通过对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困境的探讨,提出了加强师生互动和注重实践教育的应对策略。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医学生的医德素养,促进其职业道德的养成。

最终总结了困境及应对策略,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引起高校医学生和教育机构的重视,共同努力改进医德教育,培养更加优秀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应对策略、师生互动、实践教育、总结、展望未来、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提高他们的医德修养水平,使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爱心和同情心的医务人员。

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现代医学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医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上,导致医德教育被忽视。

人文关怀和医疗技术并重的培养模式尚未建立健全,医学生普遍存在医德意识不强、患者尊重意识不足等问题。

师资力量的不足和医德教育的传统模式仍然存在,导致医学生医德教育内容单一、方式落后,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医学发展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困境和制定适当的应对策略,以促进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全面发展。

通过加强师生互动、注重实践教育等方式,为高校医学生创造更好的医德教育环境,提升其医德素养水平,为未来医务人员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1.2 问题意识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培养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育中存在一些困境和挑战。

部分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医德的重视和理解,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事故频发。

医学生医德教育内容较为单一,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难以真正影响学生行为和态度。

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常常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制约了教育效果的提升。

新形势下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

人们对医疗行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更为高度的要求,因此,医德教育成为医学院校重要的教育内容。

但在实际操作中,医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急需寻找对策。

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内容单一医德教育的教学内容很多,除了医疗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外,还应包括医德文化、医患关系和医德伦理等方面的灌输。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校的医德教育内容还是比较单一,强调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

缺乏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医德教育中,一些重要的考核指标,比如患者的满意度、医生的道德品质等,缺乏统一的量化评价标准。

因此,一些医学院校可能会忽略医德教育的重要性,而更加注重教学质量和成绩。

教育条件和手段有限许多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条件有限,比如,缺少师资力量、医德教育设施等。

此外,医德教育中的实践环节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导致医学生在实践中无法真正理解、掌握医德知识。

对策加强医德教育内容的多样化首先,医德教育的内容需要多元化,除了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包括医疗法规、医患关系和医德伦理等方面的培养。

此外,还应该加强患者对医德的了解与认知,让患者更加理解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建立医德教育的评价标准为了更好地推进医德教育,我们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

可以通过调查患者的评价、医生的评价以及医疗事故的评价等手段,建立医德教育的学科评价标准,推进医德教育的深度发展。

加强医德教育的设施与师资建设当前,许多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条件有限,需要进一步完善医德教育的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医德教育师资的培养,提高医德教育师的教学能力。

结论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

在当前医疗行业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医德教育面临的形势与日俱增。

我们需要加强医德教育,从多方面入手,推进医德教育向纵深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教育途径浅析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11-0137-02医患纠纷是当今的一个社会现象。

我们必需承认,在医患纠纷中医生负有不行推卸的责任。

而医生医德的缺失就是造成医患纠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医德素养最开头应是在医学院学习阶段养成的,因而对医同学在校期间医德的培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校期间是同学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好坏对于以后的进展有巨大影响。

但是中国当代医同学的医德状况着实令人担忧,本文就当代中国医同学医德教育现状及教育途径做一浅析。

一、当代中国医同学医德教育现状(一)社会对医同学医德教育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肯定程度上冲击了医院原本公益事业的性质,而渐渐转变成为一种盈利机构。

因此医院从上到下都开头了对利益的追求。

“大处方”“大药单”“索取红包”“高额的医疗器械差价”等等。

这些问题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在校的医同学。

尤其在临床实习阶段,医同学有机会与带教老师、医药代表、病人等相关人员亲身接触,这些现象就会影响同学对于医德问题的态度。

并且目前全国均处于高考扩招阶段,导致一些不适合学医的同学加入到学医的队伍当中来,这点又进一步加重了医同学医德状况急剧下滑。

(二)学校对医同学医德教育的影响1.人文课程内容数量以及支配不合理目前对于学校的人文课程,同学处于一种“平常上课逃、期末背重点、考完全忘掉”的状态,人文课程真的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人文课程占全部课程的比例很少,远低于国外水平。

更加引人留意的是其与专业教育有肯定的冲突性。

同学在共同学习这两个方面的时候总是尽可能地偏重于专业课学习,对人文社科学习极其忽视。

对于同学的医德教育主要为《医学伦理学》一书,内容单一,很难吸引同学爱好。

与同学的预期相差太多,不从同学的需求动身。

课时数少,在相当多的院校仅开课一学期,教育结果可想而知。

2.教学方式陈旧当代中国医同学的人文社科课程教学方式仍旧处于几十年前的阶段,基本上处于“照本宣科”的状态。

教学思路混乱,并且对于“医德”这一方面涉及很少。

讲课老师多为非医学专业出身的老师,仍旧根据说教式的教育来授课,只讲理论学问,与医疗例子或者相关社会实例联系少。

并且以分数的凹凸来定这门课程学的好坏。

同学考过即忘,使这种教育流于形式。

这让同学很难从课程上获得相关体会,也很难养成良好的医德品德。

3.与社会现实脱节正如上文所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医同学所面临的医疗状况已经有很大的转变,但是学校的医德教育仍未根据现实适时的在内容上加入或者转变一些东西,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导致“学无法致用”。

现在的医学在某种程度上转变成了“人学”,由于在医院这个大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并且许多事情在当今已经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了。

在许多同学眼中,人文思政课上所学的东西对以后走到社会没有任何用途,从侧面反映出学校的人文社科教育已经严峻与社会现实脱节。

4.一些学校医学教育具有严峻的功利性许多医同学在选择学医之初,就把它当作一门有丰富利益回报的职业,并且这种想法在高校医学教育的过程当中没有得到很好地转变,反而更加具有目的性。

学校都在以高就业率为目标,把将来相关的预期收入作为衡量是否胜利的准则。

当今医学院极其重视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而轻视从医同学本身方面动身的医德教育。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不是以如何培育一名医德高尚的医生为目的。

中国古代就有“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名言。

而西方也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由此可见,医学院校要培育的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医学卫士,过于功利化的教育对于医学教育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5.当下学校的医德教育未从同学自身考虑的确有一些同学走进医学院的目的不纯,但是大多数同学来学医都是怀着崇高的抱负,对医学有着深深的崇敬。

但是现实会迫使同学来转变自己的想法。

这时就的确需要从学校的角度来对同学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但是这一措施在当今医学院校极少开展。

学校从自身角度考虑必需开设相关的人文课程,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思索过该课程的意义所在。

这门课程会给同学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在医德教育中学校未从同学实际动身,造成当下医德教育缺失的局面是必定的。

并且在校内中没有足够的人文气息,没有为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考虑人文培育、医德培育的问题。

(三)同学自身对待医德教育的态度1.医同学对医德熟悉程度很低在网络技术飞速进展的今日,医同学的信息猎取渠道特别广泛。

医同学所接收到的信息量极大,所面临的诱惑也极多。

因此在当今社会各种信息的冲击下,很难在今日让医同学自己去内化医德学问、了解医德内涵,并且身体力行地去实践。

当下许多学校都会组织绽开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进社区”“进福利院”“进养老院”等。

但是,这些活动均与综合测评挂钩,就潜在造成了一种行为上的扭曲。

学校本意是想通过这些活动来间接培育同学医德,但是收效甚微。

究其缘由在于同学自身没有意识到医德的重要性,对医德的熟悉程度很低,不理解医德会对自己将来的进展以及医德对于医生这一职业自身的意义有多大。

2.个体想法多元化中国社会处于变革阶段,与此同时当代医同学也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

“三观”的进展一是基于同学自身素养,二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个体想法多元化就造成了医同学对医德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日,医同学也不自觉地会把追求利益当作第一要务,进而急功近利使轻视医德的要素得到进展。

青年同学抱负主义的热忱消减,生活乐趣趋向非理性化、低俗化。

3.自我教育缺失自我教育力量,是指同学依据肯定的社会规范来转变自己的言行,掌握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社会某一需求的力量[1]。

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而反映到医德培育问题上来,内因是医德形成的主要依据,外部影响是医德形成的客观条件。

由此可见,在医德养成中,自我教育力量至关重要。

但是在当下医德教育中,只有极少数医学院校开设能够间接引导同学自我教育的课程,即使有个别的开设,也极度缺乏实践性。

二、医德教育途径浅析(一)学校良好人文环境的构建毋庸置疑,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同学医德培育至关重要。

学校应当实行各种措施制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

可以通过同学会举办相关“医德演讲竞赛”及无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血站义工”“爱心医疗队”“V站志愿者”等。

并且在教室走廊张贴相关医德培育的宣扬材料,潜移默化地促进医同学的医德教育。

典型宣扬并加强老师队伍的建设。

可以聘请当代优秀的医学专家、教授到学校开设相关讲座,这样更会激发出同学对那些名家的鄙视之情,使同学以那些名家为楷模,激励自己。

老师是同学学问猎取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最能影响同学道德品质的因素之一。

老师素养的提高能够很好地提升学校人文环境的氛围。

尤其在同学临床实习阶段,带教老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同学,其一言一行都对同学日后的进展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学校要重视加强老师对自身素养的提高,对老师进行考核,并与相关福利待遇挂钩。

以此通过老师良好的医德形象来影响带动同学医德素养的进展。

相关机构也可以发挥其功能进行医德教育。

如图书馆,可以适时进行高尚医德名人书籍推举介绍,大屏幕播放相关学问,把相关书籍单独列出,更有力地促进医德建设。

当前网络技术快速进展,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医德教育,定时在网站贴吧、群进行信息发布,促进同学医德进展。

也可以引导医同学自己去相关网站扫瞄,观看电视节目、如科教频道《大家》节目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二)学校加强对课程的重视与改革转变单一的医德人文教育课程模式,除了《医学伦理学》之外,增加《医学心理学》《胜利心理学》《医学人才学》等必修课以及选修课。

中国医科高校孙宝志教授所开创的《临床医学导论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让同学在提前接触患者时,提高医德的建设。

教学方法创新。

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如PBL、角色扮演等。

以详细的医学实例来进行医德教育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同学为主体进行争论,让同学从自身动身,老师只是其中的引导者。

增加人文社科课程的数量,并使课程多层次,还要与医学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在专业课中学习相关医德学问。

比如在讲授一个病症时,任课老师可以形容一下该病给患者带来的苦痛,让同学从心底产生对患者的怜悯心,有助于以后医德品德的养成。

还要转变当下人文教育被轻视的局面。

现在许多高校的医学院均为原来独立的医科高校,合并入综合性高校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同学的人文教育,让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促进医同学全面进展。

“通识教育”曾引起过国内医学教育专家们的深思,“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就是尝试相关通识教育的改革之一。

解决目前医同学人文素养缺乏或许是解决医德问题的治本之策。

基础教育应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医同学最终是与患者打交道的,而医生医德素养也是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体现的,因此在医同学基础学习的过程中,适时地增加相关临床实践尤为重要。

德国慕尼黑高校就明确要求同学在基础学习过程中要到医院见习一段时间,并着重于给患者服务(相当于义工性质的工作),这对于医同学以后医德的培育与进展有很大的乐观影响。

(三)医同学加强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医同学要擅长“内省”、“吾日三省吾身”,要从内心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只有一个医同学真真正正地从自己内心感悟到医德的魅力,感悟到医德的巨大作用,医德才会在医同学以后的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并要学会“慎独”。

机会为青年人放开着,青年人的前途不行限量,假如青年人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将自己同胞当成众多交易的工具,一心只想着致富,这当然定能如愿以偿;但如此一来,也就卖掉了一份名贵的遗产,毁掉了医师为人类之友这个始终维持得很好的名衔,也扭曲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与受人敬重的行业”[2]。

这是奥勒斯对于我们医同学的忠告。

医同学最应当做的就是在不受监管的状况下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去做事,这才应当是医德培育的最终目的。

(四)从中国古代医德教育中挖掘对现代医同学的启示中国古代医德教育源远流长,“医乃仁术”、“医者仁心”,孙思邈的“人命之重,有贵千斤”等等无不体现出古代医学家对于医德的重视。

现代医学教育中要擅长利用古代相关信息,把它与现代实际状况整合,打造出一套适合现代医学教育的体系,会对中国的医德教育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三、结语医德的培育对于医同学成为好医生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当代医学院校要加大这一方面的培育,才能保证输送出合格的医学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医生医德的培育也是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之一,假如该问题被很好解决,那么紧急的医患关系也会有很大程度的缓解。

医学是与人生命所联系的学科,医生担当的是人生命的责任,这一点不容任何人忽视。

加强医同学医德教育,使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连续快速蓬勃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