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3-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含参考答案与解析)
【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精编】2013—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含参考答案与解析)1、2013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2)2、2014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15)3、2015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30)4、2016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45)5、2017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59)6、2018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74)7、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86)2013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强了PM2.5平均浓度极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它们直径小,富含大量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其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措施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B.城市道路定时洒水C.露天焚烧秸秆D.直接用煤做燃料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水是纯天然的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市售的矿泉水清澈透明是纯净物C.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水结冰后形成的固体物质就是干冰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产品能长期保存,可以放心食用B.大米、花生霉变后洗一洗可以食用C.油脂使人肥胖,进食时要避免摄入油脂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每天应摄入一定量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B.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过滤时,滤纸边缘略高于漏斗口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把滴管伸入试管内5.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在a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氢气的体积B.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氧气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D.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6.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B .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C . 自制过滤器过滤液体D . 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2. (2分)某学生在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一些数据,其中你认为可信的是()A .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是4.8B . 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是4.78克C . 用100毫升量筒量得某液体的体积是87.78毫升D . 用10毫升量筒量得某液体的体积是7.8毫升3. (2分) (2015九上·正定期末)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 2个氢分子﹣﹣2HB . 4个水分子﹣﹣4H2OC . 2个碳酸根离子﹣﹣2COD . 1个铁离子﹣﹣Fe2+4. (2分) (2016九下·巴中期中) 如图是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该图表示的是原子B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 有三个电子层D .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易得电子5. (2分)(2019·陕西模拟) 通常情况下,下列能体现“1+1=2”这一结论的是()A . 1mL酒精加1mL水得到2mL酒精的水溶液B . 1g酒精加1g水得到2g酒精的水溶液C . 1g粗盐加1g水得到2g氯化钠的水溶液D . 1g食盐溶液加1g硝酸银溶液得到2g混合溶液6. (2分)(2019·莘县模拟) 汉黄岑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
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汉黄芩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B . 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C . 汉黄芩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 . 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7. (2分) (2018九上·南山期末) 建立分类的观点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A B C DX纯净物金属分解反应化合物Y化合物单质化合反应混合物A . AB . BC . CD . D8. (2分)(2017·鼓楼模拟)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物质的用途与性质B、化学与人体健康①铝可制成铝合金:比纯铝硬度大①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②铝制品表面变暗:用金属丝球打磨②缺维生素D:易造成骨质疏松,佝偻病C、化学材料与分类C、物质鉴别与方法①生铁和钢:金属材料②玻璃钢:合成材料①真丝布料与棉布:取样灼烧,闻味②聚乙烯与聚氯乙烯:观察颜色A . AB . BC . CD . D9. (2分)(2019·汉川模拟) 向Cu(NO3)2、AgNO3、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
四川省广元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四川省广元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作致冷剂B.小苏打﹣﹣焙制制糕点的发酵剂C.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迹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3.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不发生变化B.此反应过程中只有物质变化,没有能量变化C.在任何条件下,H2和Cl2均不能大量共存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2gH2和71g Cl2发生反应可生成73g HCl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5.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Zn置换H2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置换反应,则所有置换反应都有元素化合价变化B.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H2O生成,则有盐和H2O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C.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则一定温下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任何物质D.CH4充分燃烧生成的H2O和CO2,则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的物质只含C、H元素6.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Z<Y<X B.Y<X<Z C.X<Y<Z D.Z<X<Y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8.已知:2KMnO4K2MnO4+MnO2+O2↑.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9.(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①硝酸铵;②氧化铁.(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将铜放在硝酸银溶液中:;②硫酸钾和氯化钡的反应:.1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来止痒.(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3)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理是.(4)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11.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发生了8.1级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及时派出救援队前往,并为尼泊尔灾区提供了大量的消毒液、大米和帐篷.其中“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大米中含有的主要成分为.帐篷的主要成分聚氯乙烯塑料属于材料.12.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进.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13.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2)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仍然饱和的是的溶液.(3)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14.A、B、C、D是初中常见的物质,A是由核电荷数分别为6、8、11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是一种微溶性碱,C是一种可溶性盐酸盐,D是一种可溶性碱,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A的俗名叫;(2)写出C的化学式;(3)写出B的一种作用;(4)写出B与A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5.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两种物质.(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实验验证】【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填“能”或“不能”)(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16.为测定某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进行滴定.现取待测液50.0g,滴定过程如图所示.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为g;(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16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作致冷剂B.小苏打﹣﹣焙制制糕点的发酵剂C.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迹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干冰﹣﹣作致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周围温度降低,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B、小苏打﹣﹣焙制糕点的发酵剂是利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C、汽油洗衣物上的油迹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 错;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是利用合金钢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分析】A、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可燃性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C、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D、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即达到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解答】解: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该A说法不正确;B、可燃冰不是干冰,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该B说法不正确;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可以通过粮食发酵等方法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该C说法不正确;D、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以防发生安全事故,该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3.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不发生变化B.此反应过程中只有物质变化,没有能量变化C.在任何条件下,H2和Cl2均不能大量共存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2gH2和71g Cl2发生反应可生成73g HCl【分析】根据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氯气同氯分子构成、氯化氢气体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每个氯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每个氯化氢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利用微观图所反映出的以上信息,对比分析反应前后分子构成、原子的种类的关系,对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A、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可能发生变化,故A不正确;B、此反应过程中吸收了光能,不仅有物质变化,还有能量变化;故B不正确;C、由上图可知,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故C不正确;D、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中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反应的方程式是:H2+Cl22HCl,由反应的质量比可知2gH2和71gCl2发生反应可生成73gHCl;故D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变化的实质: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此过程中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原子为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吹胀气球,是因为气体增多,体积变大,不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Zn置换H2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置换反应,则所有置换反应都有元素化合价变化B.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H2O生成,则有盐和H2O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C.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则一定温下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任何物质D.CH4充分燃烧生成的H2O和CO2,则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的物质只含C、H元素【分析】A.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来分析;B.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解:A.Zn置换H2是置换反应,锌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发生了变化,置换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故正确;B.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物是盐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C.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这中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但是此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故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题关键是抓住定义和物质的性质,对于错误的推理要通过反例推翻.6.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Z<Y<X B.Y<X<Z C.X<Y<Z D.Z<X<Y【分析】根据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排在氢的前面的金属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分析.【解答】解: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X+Y (NO3)2=X(NO3)2+Y,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大于Y;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说明Y的活动性位于H前,而Z位于氢后.所以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Z<Y<X.所以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记住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排在氢的前面的金属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aCO3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除去杂质反而把主体物质除去了,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适量Ca(OH)2溶液可以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过滤后不会有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会增加新的杂质铜,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除去的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已知:2KMnO4K2MnO4+MnO2+O2↑.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氧气会逸出,固体质量会逐渐减少,二氧化锰的质量会增加,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解:A、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不断减少,以致反应结束后不变;图象正确,故选项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因此氧元素的质量应该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锰是生成物一开始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因此质量分数也为0,加热开始分解后,二氧化锰慢慢增加,而固体质量在减少,因此质量分数增加,但到高锰酸钾分解完不再增加,因此坐标错误;故选项错误;D、没反应时没有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氧气的体积不断增加,以致反应结束后不变,因此图象不正确,故选项错误;故选项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高锰酸钾分解中量的变化,掌握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并能结合图象读懂图象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9.(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①硝酸铵NH4NO3;②氧化铁Fe2O3.(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将铜放在硝酸银溶液中:Cu+2AgNO3=2Ag+Cu(NO3)2;②硫酸钾和氯化钡的反应:K2SO4+BaCl2=BaSO4↓+2KCl.【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①硝酸铵中铵根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NH4NO3.故填:NH4NO3;②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故填:Fe2O3;(2)①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故填:Cu+2AgNO3=2Ag+Cu(NO3)2;②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硫酸钡白色沉淀,故填:K2SO4+BaCl2=BaSO4↓+2KCl.【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3)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理是隔绝水和氧气.(4)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与火源隔离.【分析】(1)根据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解答;(2)根据洗涤剂洗油污的原理考虑;(3)根据防止生锈的原理解答;(4)根据灭火的方法考虑.【解答】解:(1)食醋呈酸性,可以与碱性物质反应,所以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止痒;(2)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将油污分解成小的油滴,被水冲走,利用了乳化原理,所以说明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3)自行车的支架刷油漆可防锈,是因为油漆可以使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隔绝;(4)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隔离可燃物.故答案为:(1)食醋;(2)乳化;(3)隔绝水和氧气;(4)与火源隔离【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碱中和、物质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发生了8.1级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及时派出救援队前往,并为尼泊尔灾区提供了大量的消毒液、大米和帐篷.其中“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Cl2,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大米中含有的主要成分为糖类.帐篷的主要成分聚氯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aClO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X═NaClO+NaCl+H2O,反应前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 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聚氯乙烯塑料是塑料的一种,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答案为:Cl2;+1;糖类;合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AD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 c 进.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C ,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进行分析;(3)根据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装置C可以通过压强差实现固液分离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AD;(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装置C可以通过压强差实现固液分离,所以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1)集气瓶;(2)AD;(3)C,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3.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2)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仍然饱和的是Z 的溶液.(3)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Z<Y .【分析】(1)根据在饱和溶液中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分析;(2)根据X、Y、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3)根据X、Y、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及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分析.【解答】解:(1)由于在t2℃时,Y、Z的溶解度相同,则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2)由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X、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Z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X、Y 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仍然饱和的是Z的溶液.(3)X、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3℃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X、Y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Z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据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t1℃时Y的溶解度大于X的溶解度、大于t3℃时Z的溶解度,t1℃时x的溶解度小于t3℃时Z的溶解度,所以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X<Z<Y.故答案为:(1)t2℃;(2)Z;(3)X<Z<Y.【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曲线意义的认识和掌握,同时须明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要据相关知识细心解答.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广元市中考化学试题
广元市中考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2题;共47分)1. (2分)从2012年9月15日开始,全球华人在世界各地爆发保钓游行示威活动,海内外华人,同仇敌忾,强烈谴责日本侵略行为,揭露其不改变侵略本质的真面目,向世界宣示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下列示威活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高呼口号:钓鱼岛,中国的!B . 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齐唱国歌C . 焚烧像征日本军国主义的画像D . 极个别丧失理智的人违法打砸同胞的日系车2. (2分)(2017·荔湾模拟)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 不锈钢和生理盐水属于纯净物B . 液态氧属于氧化物C . 乙醇属于有机物D . 鸡蛋、水果属于蛋白质3. (2分)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A . 燃烧匙B . 滴管C . 药匙D . 镊子4. (2分)(2017·宜兴模拟) 下面是小青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 . 实验记录:①用10mL量筒量取7.025mL水;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氯化钠B . 安全常识:①酒精灯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②冬天用煤炉取暖,应保证室内通风C . 化学与健康:①人体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②禁止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D . 化学与生活:①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②用食醋除水垢5. (2分)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 . 澄清石灰水B . 油水C . 泥水D . 蒸馏水6. (2分) (2016九上·连州期中) 如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 ①④属于同种元素B . ②③④都属于离子C . ⑤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D . ①⑤的结构不稳定7. (2分)(2018·广东) 下列物质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 . 塑料B . 玻璃钢C . 碳素陶瓷D . 钢筋混凝土8. (2分) (2017九上·雨山期中)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 . 锌B . 氯化钠C . C60D . 金刚石9. (2分) (2016九上·永登期末) 下列关于燃烧或灭火的操作,其表述正确的是()A . 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B . 若将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C . 图3中移走石油液化气灌是为了使其与氧气隔绝D . 图4中用水灭火时,水的作用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0. (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性质与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 .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通常可用于灭火B . 氮气含有氮元素,因此可用于生产氮肥C . 氧气具有可燃性,因此可用于做火箭燃料的助燃剂D . 稀有气体性质很不活泼,因此可作保护气11. (2分) (2019九上·南京月考) 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A . 监测并发布空气质量报告B . 植树造林C . 使用清洁能源D .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12. (2分)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组别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A切开土豆,在剖面上滴两滴碘水变蓝土豆含有淀粉B在1mL无色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原溶液呈碱性C 取3mLH2O2溶液微热,再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先产生少量气泡,加MnO2后产生大量气泡MnO2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D取2mL鸡蛋清,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凝结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A . AB . BC . CD . D13. (2分)(2019·营口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必须借助其他试剂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 . 紫色石蕊、HCl、MgSO4、NaOHB . H2SO4、FeCl3、NaOH、NaClC . NaCl、Ba(OH)2、Na2CO3、Na2SO4D . K2SO4、Na2CO3、BaCl2、HCl14. (2分)据报告,哈密地区白山钼矿发现新矿源,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钼矿,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
2016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四川省广元市2016年初中学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化学答案解析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A.滤毒罐里的活性炭吸附毒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敞口久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答案】D【解析】A.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说法正确;B.生活污水处理后灌溉农田,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故说法正确;C.白色污染是指废旧塑料制品遗弃后造成的污染,故乱扔塑料袋、泡沫快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故说法正确;D.霉变的大米含有有毒黄曲霉素等物质,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3.【答案】A【解析】A.金刚石属于单质、冰水属于氧化物、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干冰、氧化铜属于氧化物,食醋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钢、食盐水属于混合物,故C错;D.氧气属于单质、硫化氢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果汁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4.【答案】CNH NO和NaOH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分别降低、升高,可以鉴别,【解析】A.43Cu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单质铜,后过滤,能除去杂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B.过量的Fe粉能与2CO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C.2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D.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与稀盐酸不会反应,分别滴加稀盐酸,能产生气泡的是铁,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氧化铜,无明显变化的是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2016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化学试卷 第1页(共20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20页)绝密★启用前四川省广元市2016年初中学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化 学(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Zn 65— Ba 137—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能用化学变化解释的是( )A .滤毒罐里的活性炭吸附毒气B .敞口久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C .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 .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B .生活污水处理后灌溉农田,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C .乱扔塑料袋、塑料杯、塑料快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D .为了节约粮食,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金刚石、冰水、矿泉水B .干冰、氧化铜、食醋C .钢、锰酸钾、食盐水D .氧气、硫化氢、果汁4.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 .用水区别43NH NO 和NaOH 两种白色固体B .除去2FeCl 溶液中少量2CuCl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 .除去2CO 中少量HCl 气体,先通过足量NaOH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D .用稀盐酸来鉴别C 、CuO 、Fe 三种黑色粉末 5.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232Fe Fe O FeCl −−→−−→B .32CaCO CO CO −−→−−→C .24CuO Cu OH (S )Cu O −−→−−→D .33HNO NaNO NaCl −−→−−→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DA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B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水C .等质量的Mg 和Al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D .在4CuSO 溶液中加入足量Zn 后溶液的质量变化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要从甲物质饱和溶液中获取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 .2t ℃时,将30 g 甲物质加入到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可以形成80 g 溶液C .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将温度控制在1t ℃D .1t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8.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初中化学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考试卷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考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8题)1.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或物质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生石灰变成熟石灰是物理变化B.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C.蔗糖易溶于水是蔗糖的物理性质D.铜能导电是铜的化学性质【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与分子之间有间隔B.不同的花儿香味不同,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C.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体从汽水中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D.煤粉比煤块容易燃烧,是因为煤粉的着火点低于煤块的着火点【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不可行的一组是()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以防止白色污染;扫地前洒水以减少空气中的烟尘含量B.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水浇灭电线着火C.用涂油的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用升温方法加速蔗糖溶解D.用小苏打水治疗胃酸过多;蚊虫叮咬后,涂纯碱溶液减轻疼痛【答案】 B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4.下列关于化学中“一定”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分子一定由原子构成;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C.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冷却热饱和溶液一定会有晶体析出;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就一定会燃烧【答案】 B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用燃烧实验可区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B.用干燥的PH试纸可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C.H2与O2的混合气体,可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混合气体中的O2D.用Ba(OH)2可区别Na2CO3、Cu(NO3)2、CuSO4、NaCl四种物质【答案】 C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6.关于反应C+2H2SO4(浓)CO2↑+2X↑+2H2O,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X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B.该反应说明了碳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氧化性C.硫酸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7.下列各组物质两两之间都能互相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C CuO H2SO4(稀)B. Ba(OH)2 HCl(稀)K2CO3C.FeHCl(稀)CuSO4D. CO2 Ca(OH)2 HCl(稀)【答案】 B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8.在反应2A+3B=2C+4D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用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产11克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B.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6:9C.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9克D.反应中,A与C的质量之比是8:11【答案】 A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3题)1.(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①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②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甲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②用氯化铜溶液处理纸厂废液中的氢氧化钠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①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甲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②用氯化铜溶液处理纸厂废液中的氢氧化钠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2.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汞原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2)某金属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第四层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则该电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原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该金属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老年人体内缺少该金属元素则可能发生__________________.(3)将一定质量的Al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但金属铝却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飞机外壳用的主要材料是硬铝,硬铝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②合金;③复合材料.(4)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而老式硫酸厂污染环境十分严重,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其废液中的硫酸会造成水体污染,我们可用烧碱溶液处理硫酸厂的尾气,烧碱与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常用消石灰中和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请说出处理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为什么用消石灰而不用烧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答案】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汞原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2)某金属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第四层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则该电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原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该金属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老年人体内缺少该金属元素则可能发生__________________.(3)将一定质量的Al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但金属铝却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飞机外壳用的主要材料是硬铝,硬铝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②合金;③复合材料.(4)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而老式硫酸厂污染环境十分严重,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其废液中的硫酸会造成水体污染,我们可用烧碱溶液处理硫酸厂的尾气,烧碱与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常用消石灰中和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请说出处理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为什么用消石灰而不用烧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3.如图是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4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物质间用“>”连接);(2)将3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物质间用“<”连接);(3)现有一定质量的B溶液,将该溶液在50℃下恒温蒸发10克水后析出了2克B晶体,再恒温蒸发5克水后,又析出了2克B晶体,则B物质在5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在4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物质间用“>”连接);(2)将3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物质间用“<”连接);(3)现有一定质量的B溶液,将该溶液在50℃下恒温蒸发10克水后析出了2克B晶体,再恒温蒸发5克水后,又析出了2克B晶体,则B物质在5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___.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1.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若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或装置C都可用来制二氧化碳,其中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则叫氢硫酸,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H2S气体,则H2S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答案】(1)若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或装置C都可用来制二氧化碳,其中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则叫氢硫酸,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H2S气体,则H2S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四、综合题(共2题)1.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与C的组成元素相同,D是一种红色粉末,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2)A~G七种物质中,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种;(3)F→E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4)A→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5)F→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2)A~G七种物质中,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种;(3)F→E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4)A→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5)F→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2.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材料制取烧碱,其制取流程如图:(1)写出加入纯碱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问题与发现]固体A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吗?[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甲的猜想:A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乙的猜想:A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甲取少量固体A,用适量水溶解后,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猜想成立乙取少量固体A,用适量水溶解后,滴加几滴饱和碳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不成立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成立[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讨论后,认为甲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写出加入纯碱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问题与发现]固体A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吗?[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甲的猜想:A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乙的猜想:A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甲取少量固体A,用适量水溶解后,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猜想成立乙取少量固体A,用适量水溶解后,滴加几滴饱和碳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不成立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成立[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讨论后,认为甲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五、计算题(共1题)1.有碳酸镁与氧化镁的混合物共重12.4克,把该混合物加入到192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200克.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答案】解: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4g+192g﹣200g=4.4g设原混合物中MgCO3的质量为x,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的质量为y.MgCO3+2HCl═MgCl2+H2O+CO2↑84 95 44x y 4.4g==x=8.4g y=9.5g则氧化镁质量为12.4g﹣8.4g=4g设MgO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的质量为zMgO+2HCl═MgCl2+H2O40 954g z=z=9.5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9.5g+9.5g=19g∴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5%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9.5%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及解析与点评36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答案及解析与点评36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B.空气C.食醋D.黄铜2.(2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冰川融化C.水力发电D.红磷燃烧3.(2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金刚石﹣Au B.水银﹣HgC.2个氮原子﹣2N2D.氯酸钾﹣KCl4.(2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开灯检查B.食品防腐,甲醛浸泡C.限放鞭炮,保护环境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5.(2分)下列归类错误的是()A.A B.B C.C D.D6.(2分)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装置甲:稀释浓硫酸B.装置乙:加入锌粒C.装置丙:产生氢气D.装置丁:收集氢气7.(2分)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加碘食盐检验淀粉C.用lOmL量筒量取5.62mL水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8.(2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B.硫元素的化合价:C.溶液pH:D.溶解时放出的热量:9.(2分)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细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B.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出现白色浑浊C.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D.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10.(2分)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丁为氧化物B.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C.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D.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11.(2分)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O2MgO2B .古代湿法炼铜:2Fe +3CuSO 4═Fe 2(SO 4)3+3CuC .用胃舒平[含Al (OH )3]治疗胃酸过多:Al (OH )3+3HCl ═AlCl 3+3H 20D .用石灰石浆处理二氧化硫:SO 2+CaCO 3+O 2═CaSO 4+CO 2 12.(2分)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 2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 .浓H 2SO 4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C .新制Cu (OH )2能与葡萄糖反应,可用于糖尿病的检查D .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13.(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AB .BC .CD .D14.(2分)如图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15.(2分)已知:草钙酸[CaC 2O 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CaC 2O 4CaCO 3+CO↑.将12.8gCaC 2O 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 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C.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gCO2D.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0g固体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二个正确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1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C.CO2能灭火,将燃着的镁条伸入充满CO2的瓶中,镁条立即熄灭D.农作物生长需要N、P、K等元素,为增加肥效,可把NH4H2PO4与草木灰混合施用17.(2分)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NH4ClB.t2应介于30℃﹣50℃C.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为使其溶液恰好饱和,加入的甲、乙固体质量相等18.(2分)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a段发生了一个反应B.c点沉淀的成分为一种C.m=2.33D.取d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加入的盐酸已过量19.(2分)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稀H2SO4、KOH、CuSO4、MgCl2B.Na2SO4、Ba(NO3)2、KNO3、NaCl C.BaCl2、稀HCl、Na2CO3、AgNO3D.NaNO3、AgNO3、KCl、CaCl220.(2分)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C.反应③是化合反应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H4Cl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8分)21.(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1)磷元素;(2)2个铁离子;(3)空气中供人呼吸的气体;(4)儿童缺少元素,严重时会得侏儒症.22.(6分)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A.干冰B.火碱C.聚氯乙烯D.酒精E.聚乙烯F.稀硫酸G.熟石灰H.活性炭(1)可作冰箱除味剂的是;(2)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5)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6)既可作燃料又可用于消毒的是.23.(2分)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1)物质A是(选填序号).a.浓氨水b.浓硫酸c.浓盐酸(2)该实验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24.(4分)实验室利用反应所得CuSO4稀H2SO4混合液制备CuSO4“5H2O,其主要流程如图:(1)试剂X应选用(选填序号).a.Cu b.CuO c.Fe(2)操作A中,所用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3)操作B为蒸发浓缩、、过滤.(4)操作C为洗涤、低温干燥,其中洗涤剂不可选用(选填序号).a.热水b.冰水c.饱和CuSO4溶液.25.(2分)高铁酸钾[K2FeO4]能溶于水,是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1)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如图所示,将K2FeO4溶于水,几天后振荡、静置,再滴入酚酞,出现如图所示现象.写出K2FeO4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K2FeO4与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四、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17分)26.(10分)请结合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1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可选用装置A和(选填序号)组合.装入药品前要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序号).(4)用如图2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①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F装置的作用是.③H装置中的现象可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答一点即可).27.(7分)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HCl中,产生大量气泡后出现灰白色固体.某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一)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对灰白色固体作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猜测]灰白色固体可能是:①剩余的Mg;②MgCl2晶体;③Mg和MgCl2晶体.[实验]1.取灰白色固体样品,加入稀HCl,无气泡产生,则猜测(选填序号)不成立.2.称取等质量的灰白色固体和MgCl2晶体分别放入同温、等量水中,灰白色固体不溶解而MgCl2晶体全部,则猜测②不成立.查阅资料:Mg与MgCl2饱和溶液反应可生成灰白色碱式氯化镁[Mg x(OH)y Cl 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3.取一定量的灰白色固体,溶于稀硝酸,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①向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了1.160gMg(OH)2沉淀;②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生成了1.435g沉淀;证明AgNO3溶液过量的方法: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溶液,无现象.[结论]x:z=,所得碱式氯化镁的化学式为.五、推断题(共2小题,满分11分)28.(5分)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Na2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3)取(2)中溶液适量,滴加过量BaC1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固体A 和滤液B.固体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4)向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NaOH.生成白色沉淀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9.(6分)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甲、乙是常见气体,丙是常见金属,C的水溶液呈蓝色,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1)化学式:甲,H.(2)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②.(3)农业上常用B和C混合配制农药X,X的俗称为.(4)工业上可用A和甲合成醋酸,反应中A和甲的质量比为.六、综合题(共1小题,满分14分)30.(14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目前使用量最多的金属材料仍然是钢铁(一)铁材料的有关知识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钢铁材料通常分为生铁和钢.如图1是我国1997年发行的纪念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的邮票.邮票通常密封保存在聚乙烯塑料袋中①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选填序号).A.合金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②以赤铁矿为原料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钢铁露置在空气中易生锈,请提出防止其生锈的一种措施.(二)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1.将Fe粉溶于稀H2SO4,此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用点燃法检验生成的H2前必须.2.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Fe(OH)2沉淀,随后沉淀变为灰绿色.①生成Fe(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的原因之一是部分Fe(OH)2接触空气生成Fe(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的Fe(OH)3分解为Fe2O3.③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灰绿色固体,其组成为2FeSO4•2Fe(OH)2•Fe2O3〔相对分子质量为644].能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方法为.(三)灰绿色固体的热分解实验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6.4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图2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查阅资料]①Fe(OH)2在150℃~200℃时完全分解为FeO;②FeSO4在450℃~500℃时完全分解为Fe2O3,2FeSO4Fe2O3+SO2↑+SO3↑.1.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加热前通N2的目的是.2.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A中样品加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B装置中浓硫酸只能吸收SO3和H2O,当加热到t1℃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①图3中E点对应的m1=.②图3中F点对应物质中Fe2O3的质量为g.③科研人员将F点所得剩余固体隔绝空气,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400℃,得到纯净的磁性Fe3O4.已知加热过程中发生两个反应,且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不变.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16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6•镇江)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B.空气C.食醋D.黄铜【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食醋中有醋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分)(2016•镇江)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冰川融化C.水力发电D.红磷燃烧【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冰川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红磷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2分)(2016•镇江)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金刚石﹣Au B.水银﹣HgC.2个氮原子﹣2N2D.氯酸钾﹣KCl【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其符号为:C;故选项错误;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即为其元素符号,可表示为:Hg;故选项正确;C、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故选项错误;D、氯酸钾是由显+1价的钾元素和显﹣1价的氯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KClO3;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4.(2分)(2016•镇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开灯检查B.食品防腐,甲醛浸泡C.限放鞭炮,保护环境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分析】A、煤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要谨慎处理.B、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鞭炮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池中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火、电火花或加热等易爆炸,开灯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B、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选项说法错误.C、鞭炮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限放鞭炮,保护环境,故选项说法正确.D、电池中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深埋电池,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甲醛有毒、电池的危害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2分)(2016•镇江)下列归类错误的是()A.A B.B C.C D.D【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碱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来分析;D.根据影响环境的问题来分析.【解答】解:A.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故正确;B.烧碱﹣﹣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钙,二者属于碱,纯碱﹣﹣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C.淀粉、油脂、蛋白质属于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故正确;D.酸雨、温室效应、PM2.5超标这是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故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6.(2分)(2016•镇江)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装置甲:稀释浓硫酸B.装置乙:加入锌粒C.装置丙:产生氢气D.装置丁:收集氢气【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装置丙内产生氢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用装置丁收集氢气时,应从短导管通入,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分)(2016•镇江)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加碘食盐检验淀粉C.用lOmL量筒量取5.62mL水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分析】A、根据肥皂水在硬水和软水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B、根据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进行分析;C、根据量筒的精确度是0.1mL进行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均匀混合的,不能被点燃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所以用加碘食盐检验淀粉不能变色,故B错误;C、量筒的精确度是0.1mL,所以用lOmL量筒不能量取5.62mL水,故C错误;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均匀混合的,不能被点燃,故D错误.故选:A.【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8.(2分)(2016•镇江)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B.硫元素的化合价:C.溶液pH:D.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分析】A、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结合各化学式进行判断.C、根据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物质溶于水时吸放热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故选项说法错误.B、SO2、S、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0、﹣2,故选项说法正确.C、汽水显酸性,HCl<7;糖水显中性,pH=7;肥皂水显碱性,pH>7,故选项说法错误.D、硝酸铵溶于水时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基本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9.(2分)(2016•镇江)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细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B.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出现白色浑浊C.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D.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分析】A、根据细铁丝在O2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溶液可发生盐析,使溶解度降低,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药品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细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B、鸡蛋清溶液中富含蛋白质,遇到饱和硫酸铵溶液会因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而发生盐析,会观察到出现白色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滤纸上的悬浊液,否则易损坏滤纸,故选项说法错误.D、给试管中药品加热,先预热,后对着药品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组造成试管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析现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2分)(2016•镇江)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丁为氧化物B.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C.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丁D.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为CH4、乙为CO、丙为H2、丁为CH3OH,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式和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等.【解答】解: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甲烷为CH4、乙为CO、丙为H2、丁为CH3OH,反应①②的方程式分别为:2CH4+O22CO+4H2、CO+2H2CH3OH,因此:A、乙为CO,属于氧化物,丁为CH3OH,不属于氧化物,故说法错误;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转化①中乙和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故说法错误;C、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5%,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故说法错误;D、由上述转化可知,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故说法正确.故选项为:D.【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11.(2分)(2016•镇江)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O2MgO2B.古代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C.用胃舒平[含Al(OH)3]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0D.用石灰石浆处理二氧化硫:SO2+CaCO3+O2═CaSO4+CO2【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2MgO.B、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CuSO4═FeSO4+Cu.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2.(2分)(2016•镇江)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浓H2SO4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C.新制Cu(OH)2能与葡萄糖反应,可用于糖尿病的检查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故错误;B、浓硫酸可以和氨气反应,不能干燥氨气,故错误;C、新制Cu(OH)2能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可用于糖尿病的检查,故正确;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来净水,但不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2分)(2016•镇江)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分析】A、根据甲烷燃烧会产生水蒸气,一氧化碳燃烧不会产生水蒸气进行分析;B、根据碳酸钠、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解:A、甲烷燃烧会产生水蒸气,一氧化碳燃烧不会产生水蒸气,所以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可以检验,故A正确;B、碳酸钠、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检验,故B错误;C、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碳酸氢钠,故C正确;D、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经过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的操作,可以将二氧化锰、氯化钾分离,故D正确.故选:B.【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4.(2分)(2016•镇江)如图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解: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②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由NaNO3转化为碳酸钠,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钠盐,而硝酸盐和钠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实现,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均一步实现.③硝酸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故①③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故选: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广元市xx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1. 正确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及变化特征,有助于学好化学,以下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构成物质的粒子只有分子和原子C. 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保持不变D. 化学反响通常只在化学实验室或工厂里面进展【答案】C【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错误;B、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均不变,故正确;D、化学反响不一定在实验室中或工厂中才能进展,只要符合化学反响的条件,反响就会进展,故错误。
应选C。
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面做法和措施符合这一开展观念的是( )A. 为保护地表水资源,将工厂废水注入地下B. 为防止工厂废气影响人体安康,可将烟囱建的尽可能高C. 将农村的秸秆垃圾等集中在本地燃烧处置,都扩散到外地D. 植树造林、制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答案】D【详解】A、工厂废水会污染水体,故工厂废水要处理合格后才能排放,故错误;B、烟囱建的尽可能高不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错误;C、秸秆垃圾等集中燃烧会出现烟尘和有毒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D、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燃烧化石燃料会造成空气污染,故要多植树造林、制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故正确。
应选D。
3. 食品平安对人类安康生活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观点正确的选项是( )A. 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仍可食用B. 烹调食物时,不能用工业盐(亚硝酸钠)代替食盐C. 为延长食用海产品保鲜时间,用甲醛水溶液浸泡,D. 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可以大量摄入富含硒的食品【答案】B【详解】A、霉变的大米是有毒的,不能食用,故错误;B、亚硝酸钠是工业盐,是有毒的,不能食用,故正确;C、甲醛是有毒的物质,会破坏蛋白质的构造,故对人体有害,故错误;D、硒有防癌抗癌作用,但是不能过量的摄入,否那么会对人体有害,故错误。
四川省广元市2016年初中学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试卷 第1页(共6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四川省广元市2016年初中学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化 学(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Zn 65— Ba 137—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能用化学变化解释的是( )A .滤毒罐里的活性炭吸附毒气B .敞口久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C .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 .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B .生活污水处理后灌溉农田,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C .乱扔塑料袋、塑料杯、塑料快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D .为了节约粮食,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金刚石、冰水、矿泉水B .干冰、氧化铜、食醋C .钢、锰酸钾、食盐水D .氧气、硫化氢、果汁4.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 .用水区别43NH NO 和NaOH 两种白色固体B .除去2FeCl 溶液中少量2CuCl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 .除去2CO 中少量HCl 气体,先通过足量NaOH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D .用稀盐酸来鉴别C 、CuO 、Fe 三种黑色粉末 5.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232Fe Fe O FeCl −−→−−→B .32CaCO CO CO −−→−−→C .24CuO Cu OH (S )Cu O −−→−−→D .33HNO NaNO NaCl −−→−−→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DA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B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水C .等质量的Mg 和Al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D .在4CuSO 溶液中加入足量Zn 后溶液的质量变化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要从甲物质饱和溶液中获取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 .2t ℃时,将30 g 甲物质加入到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可以形成80 g 溶液C .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将温度控制在1t ℃D .1t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8.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 (2018九上·建昌期末) 在一把铁制剪刀的下列自述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 我的造型既特殊又美观B . 我能剪出各式各样的服饰C . 我经过磨砺会更加锋利D . 我惧怕潮湿的空气,在那里我会变得十分难看2. (2分) (2018九上·阿荣旗月考)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 . 张青莲B . 拉瓦锡C . 侯德榜D . 门捷列夫3. (2分)重庆小面远近闻名,面条中的主要营养素是()A . 糖类B . 油脂C . 维生素D . 蛋白质4. (2分) (2018九上·顺德月考) 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 二氧化碳B . 稀有气体C . 冰水混合物D . 液氧5. (2分)(2016·南充)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 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 .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 .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D . 生活污水需集中处理后再排放6. (2分)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 . HCl、Na2CO3、CaCl2、HNO3B . FeCl3、NaOH、MgSO4、HClC . NH4Cl、NaOH、K2SO4、BaCl2D . KNO3、AgNO3、KCl、NaCl7. (2分) (2019九上·海口期末) 下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这两种清洁剂混合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清洁剂名称洁厕灵84消毒液有效成分HCl NaClO混合后的反应NaClO+2HCl=NaCl+X↑+H2OA . “洁厕灵”可与镁反应B . 表中有毒气体X指的是Cl2C . 这两种清洁剂严禁混合使用D . 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8. (2分)(2019·濉溪模拟) 图中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钠的原子序数为11B . 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C .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D . 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9. (2分)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蚀性.据此你觉得如图所示试剂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10. (2分)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 . 用水来区分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B . 用酚酞试剂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C . 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钾与氯化铵D . 用氯化钡溶液来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11. (2分) (2019九上·璧山期中)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发生反应:CO2 + H2O →葡萄糖 + O2 ,由此推知葡萄糖()A . 只含碳、氢元素B . 一定含碳、氢元素C . 含有碳和水D . 一定有碳、氢、氧元素12. (2分) (2016八下·清河期中) 如图为氧化汞受热分解时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由此得出的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A .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B . 该反应过程中,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C . 反应过程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D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13. (2分)齐白石最大尺幅黑白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与2011年5月22日以4、255亿人民币拍出,其画用墨汁的主要成分为炭黑,它能使画很长时间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黑具有()A . 可燃性B . 还原性C . 稳定性(常温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D . 吸附性二、填空题 (共6题;共20分)14. (6分) (2019九上·江油期中) 用符号表示以下意义:(1) 2个镁原子________;(2)氢氧根离子________;(3)氯化亚铁________;(4)正五价的氮元素形成的氧化物________;(5)构成液氧的微粒________;(6)金属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15. (3分) (2017九下·江阴期中) 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16. (4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酸雨主要是由人工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造成的.(1)pH<________ 的降水成为酸雨,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________ 可改良土壤酸性.(2)SO2通入碘水(碘的水溶液)会生成硫酸和氢碘酸(HI),我们可利用此原理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 (填字母).A.氢气的存储和运输困难B.获得氢气的成本较高C.制备氢气的原料不易得到 D.氢气燃烧的热值不高.17. (3分)(2020·云南) 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2016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2016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作致冷剂B.小苏打﹣﹣焙制制糕点的发酵剂C.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迹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3.(3分)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不发生变化B.此反应过程中只有物质变化,没有能量变化C.在任何条件下,H2和Cl2均不能大量共存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2gH2和71g Cl2发生反应可生成73g HCl4.(3分)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5.(3分)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Zn置换H2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置换反应,则所有置换反应都有元素化合价变化B.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H2O生成,则有盐和H2O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C.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则一定温下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任何物质D.CH4充分燃烧生成的H2O和CO2,则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的物质只含C、H元素6.(3分)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A.Z<Y<X B.Y<X<Z C.X<Y<Z D.Z<X<Y 7.(3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试剂操作方法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A CaCO3(CaO)﹣﹣高温煅烧B KOH溶液(K2CO3)适量Ca(OH)2溶液滴加试剂、过滤C Ag(Fe)适量CuSO4溶液滴加试剂、过滤D CO2(CO)足量NaOH溶液洗气、干燥A.A B.B C.C D.D8.(3分)已知:2KMnO4K2MnO4+MnO2+O2↑.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9.(4分)(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①硝酸铵;②氧化铁.(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将铜放在硝酸银溶液中:;②硫酸钾和氯化钡的反应:.10.(4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来止痒.(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3)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理是.(4)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11.(4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发生了8.1级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及时派出救援队前往,并为尼泊尔灾区提供了大量的消毒液、大米和帐篷.其中“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大米中含有的主要成分为.帐篷的主要成分聚氯乙烯塑料属于材料.12.(5分)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进.(选“b”或“c”)(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13.(3分)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2)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仍然饱和的是的溶液.(3)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14.(4分)A、B、C、D是初中常见的物质,A是由核电荷数分别为6、8、11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是一种微溶性碱,C是一种可溶性盐酸盐,D是一种可溶性碱,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A的俗名叫;(2)写出C的化学式;(3)写出B的一种作用;(4)写出B与A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5.(6分)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两种物质.(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乙同学实验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猜想(2)成立丙同学实验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色猜想(3)成立【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填“能”或“不能”)(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16.(4分)为测定某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进行滴定.现取待测液50.0g,滴定过程如图所示.(滴定反应为:AgNO3+HCl═AgCl↓+HNO3,计算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1)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为g;(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16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B;2.D;3.D;4.A;5.A;6.A;7.B;8.A;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9.NH4NO3;Fe2O3;Cu+2AgNO3=2Ag+Cu(NO3)2;K2SO4+BaCl2=BaSO4↓+2KCl;10.食醋;乳化;隔绝水和氧气;与火源隔离;11.Cl2;+1;糖类;合成;12.集气瓶;AD;c;C;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13.t2;Z;X<Z<Y;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14.纯碱或苏打;CaCl2;改良酸性土壤等;Ca(OH)2+Na2CO3═CaCO3↓+2NaOH;15.H2SO4;红;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不能;氢氧化钠;2Al+2NaOH+2H2O═2NaAlO2+3H2↑;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分)16.3.4;。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
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 . 用自来水洗手B .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C . 用汽油清洗油污D . 用盐酸清除铁锈2. (2分) (2020九上·景县期末) 下列仪器不能用来做反应器的是()A . 量筒B . 烧杯C . 锥形瓶D . 烧瓶3. (2分) (2018九上·长春月考) 下列表示物质构成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 .4. (2分) (2018九上·安庆期中)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哪个表示粒子处于稳定结构且粒子属于阳离子()A .B .C .D .5. (2分) (2020九上·苏州期末) 丁烷(C4H10)是打火机的主要燃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 . 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C . 丁烷完全燃烧生成水及二氧化碳D . 丁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g6. (2分)(2018·百色)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 S+O2=SO2B . H2SO4+CuO=CuSO4+H2OC . 2NaOH+K2CO3=2KOH+Na2CO3D . 2Fe+6HCl=2FeCl3+3H2↑7. (2分) (2016九上·寿光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N2中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铜网B除去氧化钾中少量的氯酸钾加热C鉴别双氧水和水观察颜色D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A . AB . BC . CD . D二、填空题 (共6题;共26分)8. (5分)(2017·北区模拟) 从①氢气②干冰③甲烷④熟石灰⑤尿素等五种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要求进行填空(填序号).(1)农田常施用的氮肥是________;(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3)最简答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4)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5)可作高能且无污染燃料的气体是________.9. (4分) (2019九下·南海模拟) 打篮球是同学们喜爱的体育运动。
中考真题精品解析化学(广元卷)精编word版(解析版).docx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稀盐酸用于金属表面的除锈B.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C.铜丝用于生产电线D.金刚石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与分类均不正确的是()A.NaCO3、纯碱、碱B. CaO、生石灰、氧化物C.O2、臭氧、单质 D. NaHCO3、苏打、盐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B.过滤时,将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蒸发时将蒸发皿中的溶液直接蒸干D.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制取气体前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故A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其中三靠就是将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B正确;C、蒸发结晶时,不能将溶液直接蒸干,应等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用蒸发皿的余热蒸干,故C错误;D、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出现水倒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故D正确,故选C考点:实验现象及操作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胃酸过多可服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B.吸烟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C.高楼室内起火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再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着墙壁跑离着火区域D.葡萄糖能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可用葡萄糖溶液为病人补充血糖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A.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B.为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可将其加水后滴加酚酞溶液C.用稀H2SO4区别NaOH、K2CO3、BaCl2三种白色固体D.用熟石灰区别化肥硝酸钾和硝酸铵考点:实验方案评价6.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 B.X中只含C、H元素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D.X中C、H元素质量比为4:1考点: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式的推断、有关化学式的的计算7.如图,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步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考点:物质的转化和推断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时,所得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将原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丙>乙>甲C.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D.将原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多考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9.(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①甲烷_________;②硫酸铁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乙醇燃烧:____ ___;②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_____ ____.C2H5OH+3O22CO2+3H2O;②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OH)2=BaSO4↓+2NaOH.考点: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0.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8b.10c.11d.12(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_________.(3)若A中x=12,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___.1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图中标示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_(填装置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如图所示的F装置和G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4)若将装置A和D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其中装置A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仪器连接、基本操作12.星期天,小明做完作业后准备和妈妈一起做午饭.妈妈告诉他,午饭除了米饭外,还准备做家常豆腐、糖醋排骨和蹄花汤.(1)为了均衡营养,你认为还应该增加的一道菜是_________.(2)小明和妈妈将菜洗好、切好后,准备炒菜.他洗锅时发现他家的铁炒锅生锈了.为了防止铁锅生锈,你给他的建议是_________.(3)在洗菜、做饭、炖汤时都用到的水.我们使用的水是经过自来水厂处理过的.水的净化可以用明矾、活性炭等.但目前广泛用于自来水净化的是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的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x,由化学式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2+x+(﹣2)×4=0,解得x=+6.考点:人类所需的营养素、金属资源的保护、化合价的计算三、推断与探究题(共16分)13.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常温下A、C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A具有消毒杀菌作用;D、I、J均为无色气体,其中I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K为红棕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B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2)图中标出的反应①到⑦中是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填数字序号).(3)在图中标出的12种物质中,单质有_________种.(4)反应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5)写出I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化物,K氧化铁是氧化物,L铁是单质,所以在图中标出的12种物质中,单质有4种;(4)反应②是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反应现象是:红色固体变成黑色;(5)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考点:催化剂、物质的推断、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4.某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只有氯化钙;猜想二: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三:_________.【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方案设计】【方案评价】该同学与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1)方案一能证明猜想二正确,但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2)方案二可行.但该同学在记录时未记录完整,请你帮他将方案二补充完整.【方案反思】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拓展与应用】实验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要想使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你认为应该进行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结论】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解析】考点:酸碱盐的性质探究四、计算题(共4分)15.实验室有一瓶未用完的长期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样品(不考虑水的存在),质量是9.3g,与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92.9g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为2.2g.试计算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40 58.5初中化学试卷马鸣风萧萧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试卷 第1页(共20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20页)绝密★启用前四川省广元市2016年初中学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化 学(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Zn 65— Ba 137—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能用化学变化解释的是( )A .滤毒罐里的活性炭吸附毒气B .敞口久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C .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 .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B .生活污水处理后灌溉农田,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C .乱扔塑料袋、塑料杯、塑料快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D .为了节约粮食,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金刚石、冰水、矿泉水B .干冰、氧化铜、食醋C .钢、锰酸钾、食盐水D .氧气、硫化氢、果汁4.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 .用水区别43NH NO 和NaOH 两种白色固体B .除去2FeCl 溶液中少量2CuCl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 .除去2CO 中少量HCl 气体,先通过足量NaOH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D .用稀盐酸来鉴别C 、CuO 、Fe 三种黑色粉末 5.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232Fe Fe O FeCl −−→−−→B .32CaCO CO CO −−→−−→C .24CuO Cu OH (S )Cu O −−→−−→D .33HNO NaNO NaCl −−→−−→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DA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B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水C .等质量的Mg 和Al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D .在4CuSO 溶液中加入足量Zn 后溶液的质量变化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要从甲物质饱和溶液中获取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 .2t ℃时,将30 g 甲物质加入到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可以形成80 g 溶液C .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将温度控制在1t ℃D .1t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8.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化学试卷 第3页(共20页) 化学试卷 第4页(共20页)A .参加反应的P 与Q 的质量比为3:2B .65x y +=C .当24y ≤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 .x 的取值范围:030x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9.(3分)(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碳酸氢钠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 ②用稀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 。
10.(5分)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在厨房外闻到了妈妈炒菜的香味,这说明 。
(2)炒菜时小明妈妈用到了加碘食盐,食盐中加碘可以预防 ;加碘食盐中其实加入的是碘酸钾(3KIO ),在3KIO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小明妈妈炒菜时锅内的油着火燃烧,她立即加入青菜,这样做的原理是 。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2H 和氢氧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3分)如图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 = 。
(2)若13X =,则该离子符号为 ,若该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则它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2.(7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认真观察后回答问题:(1)用A 装置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认为2CO 能否使干燥的紫色石蕊小纸花变红色? (填“能”或“不能”)。
若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制得的2CO 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未变浑浊,原因可能是 。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检验二氧化碳。
则气流按从左到右的方向,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b i h →→→ → j →。
(用小写字母表示) 三、推断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13.(6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B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 是常见的金属,G 是红色物质,D 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B 物质的俗名是 。
(2)H 的用途是 ,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写出①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⑥ 。
(4)日常生活中采取刷漆、涂油等措施可阻止 (从①到⑤的数字序号中选填)反应发生。
14.(8分)化学实验室需经常取用氢氧化钠溶液,当多次揭开其瓶盖后,同学们猜想该试剂可能变质了,在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NaOH 溶液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提出问题2】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1)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甲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用方程式表示是。
(2)若将【实验探究2】②中加入的酚酞溶液换为某盐溶液,会产生与②中不同的实验现象,也可得出②中相同的结论。
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盐的化学式:。
【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用后立即盖上瓶塞。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15.将20 g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加入到103.3 g的氯化钡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0 g。
试计算:(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
(2)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化学试卷第5页(共20页)化学试卷第6页(共20页)化学试卷 第7页(共20页)化学试卷 第8页(共20页)四川省广元市2016年初中学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化学答案解析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A.滤毒罐里的活性炭吸附毒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敞口久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答案】D【解析】A.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说法正确;B.生活污水处理后灌溉农田,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故说法正确;C.白色污染是指废旧塑料制品遗弃后造成的污染,故乱扔塑料袋、泡沫快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故说法正确;D.霉变的大米含有有毒黄曲霉素等物质,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3.【答案】A【解析】A.金刚石属于单质、冰水属于氧化物、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故A 正确;B.干冰、氧化铜属于氧化物,食醋属于混合物,故B 错误;C.钢、食盐水属于混合物,故C 错;D.氧气属于单质、硫化氢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果汁属于混合物,故D 错。
故选A【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4.【答案】C【解析】A.43NH NO 和NaOH 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分别降低、升高,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B.过量的Fe 粉能与2CuCl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单质铜,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C.2CO 和HCl 气体均能与NaOH 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
D.Fe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与稀盐酸不会反应,分别5 / 10滴加稀盐酸,能产生气泡的是铁,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氧化铜,无明显变化的是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
故选:C.【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5.【答案】B【解析】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且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能生成氯化亚铁,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
C.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选项错误。
D.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硝酸钠转化为NaCl ,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钠盐,而硝酸盐和钠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B.【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6.【答案】C【解析】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使用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A 错误;B.酸在稀释的过程中,溶液的pH 值只会无限的接近7,永远不会大于7,故B 错误;C.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活泼,等质量的镁生成的氢气量小于等质量的铝生成的氢气量,故C 正确;D.每65份质量的锌会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溶液的质量先增大,然后不变,故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