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计量管理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基础知识是现代科学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研究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与标准,是实验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本文将从计量基本概念、计量的意义、计量方法和计量标准等角度,详细介绍计量基础知识。

一、计量基本概念计量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装置,将物理量的数值与单位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活动。

在计量中,物理量是可以通过测量得到的基本属性,单位是为了表达物理量数值和测量结果的标准的衡量规范。

二、计量的意义计量在科学、工程和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计量,可以准确地描述和表达物理现象,可以为科学实验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可以为工程技术提供可行的设计方案,可以为贸易交流提供统一的计量标准。

三、计量方法计量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测量步骤,获得物理量的数值的过程。

常见的计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比较测量法等。

其中,直接测量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和读数的方式,获得物理量的数值;间接测量法是通过物理原理和数学关系,将所要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已知的物理量进行测量;比较测量法是通过将所要测量的物理量与已知的参照物进行比较,确定其数值。

四、计量标准计量标准是指用于量化物理量数值的一套一致的规范和方法。

计量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多个层次。

国际标准由国际计量组织制定和管理,用于在全球范围内保持计量的统一与一致;国家标准由各国计量机构制定和管理,用于在国内建立统一的计量体系;行业标准是根据具体的行业需求,由相关单位或组织制定和管理的标准。

五、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是进行计量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标准器、测量仪器和实验装置等。

标准器是一种已知准确度的计量器具,用于校准其他计量器具;测量仪器是用于对物理量进行测量和记录的工具,如千分尺、量杯等;实验装置是用于进行科学实验和工程测试的设备,如天平、显微镜等。

六、计量误差计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无法完全与真实值一致,会存在误差。

计量工作必备知识点总结

计量工作必备知识点总结

计量工作必备知识点总结一、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计量的定义计量是指利用某种标准单位来度量非定量的事物或现象,确定其数量大小的过程。

计量工作是指利用各种计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和检验的活动,也是科学研究、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2. 计量的基本原理(1)准确性:所得结果应该符合实际情况,能够反映被检测物体的真实状态。

(2)重复性:即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检测,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3)可比性:即不同设备、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应该是相互可比的,能够进行对比和分析。

(4)精确性:即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量所得结果应该是符合规定标准的。

二、计量仪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1. 计量仪器的分类计量仪器按照测量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长度计量、质量计量、时间计量、温度计量等。

2. 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1)熟悉仪器的结构和性能,掌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正确选择适当的仪器进行测量,避免因为选择不当导致误差。

(3)标定仪器,确保其准确度和重复性。

(4)检修、保养仪器,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

三、常见计量单位和换算方法1. 常见计量单位(1)长度的计量单位:米、厘米、毫米、千米等。

(2)质量的计量单位:克、千克、吨等。

(3)时间的计量单位:秒、分、时、日、周、年等。

(4)温度的计量单位: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等。

2. 换算方法对于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需要根据具体的计量单位的关系进行换算,例如长度单位的换算可以利用10mm=1cm,100cm=1m等关系进行换算。

常见的换算方法包括乘除法、移位法、十进位法等。

四、计量误差的分类和控制方法1. 计量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即每次测量都存在的误差,可以通过标定仪器、调整仪器、提高测量精度来进行控制。

(2)随机误差:即由于外部环境干扰、测量方法等原因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重复测量、均值处理、消除环境干扰等方法进行控制。

2. 计量误差的控制方法(1)选择准确度高的计量仪器进行测量。

计量基础知识与计量质量保证

计量基础知识与计量质量保证

计量基础知识与计量质量保证目录一、计量基础知识 (2)1.1 计量的定义和特点 (2)1.2 计量单位制 (3)1.3 计量器具的分类和分类方法 (4)1.4 计量检定与校准 (6)二、计量质量保证 (7)2.1 质量保证的概念和意义 (9)2.2 质量保证体系 (10)2.3 质量保证的主要活动 (11)2.4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 (12)三、计量技术 (14)3.1 计量检测技术 (15)3.2 计量抽样技术 (17)3.3 计量数据处理技术 (18)四、计量管理 (20)4.1 计量法律法规 (21)4.2 计量管理体系 (22)4.3 计量人员管理 (24)4.4 计量文化建设 (25)一、计量基础知识计量的定义:计量是指以精确测量为基础,对物体、质量、长度、时间、电流、电压等物理量进行量化的一系列科学方法。

计量的分类:按对象可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商业计量;按目的可分为贸易计量、安全计量、内部计量和法制计量;按性质可分为绝对计量和相对计量。

计量单位制:国际单位制(SI)包括7个基本单位,其他单位可通过基本单位组合得到。

计量器具:用于测量、指示或控制量的器具,包括测量仪器、测量系统、实物量具和测量标准。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测量结果偏离真实值的程度,通常由误差和随机因素组成。

计量管理:为了实现量值准确、可靠、一致,运用一整套方法、手段和程序,对计量工作实施控制和管理。

1.1 计量的定义和特点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入,计量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对于企业和组织而言,掌握计量基础知识与计量质量保证技能,是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旨在介绍计量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计量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之一,它通过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和结论来保障量值的有效传递与准确性,实现对物品性能特征信息的精准描述与度量。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计量是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对各种量值进行测量和比对的过程,以确保量值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现代企业计量工作培训一课件

现代企业计量工作培训一课件
•10
计量工作的内容
计量工作的基本内容: 概括起来包括计量技术工作和计量监督管理工
作。 计量工作大体可分为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和工
业计量三个方面 : 科学计量主要对象计量科学研究,包括计量单
位的研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研发、建立、 保存;量值传递与溯源方法的研究;误差理论 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研究等等。
技术性——计量管理要起一种“公证”、“仲 裁”或者说是一种“技术法庭”的作用。准还 是不准,合格与不合格,测量结果正确不正确, 可行不可行等,都得以技术数据作为依据,即 通常所讲的靠数据说话。
•现代企业计量工作培训一
•9
计量学的特点
社会性 是指计量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它涉及到 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千家万户的 衣食住行乃至国际交往等,无不与计量 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代企业计量工作培训一
•31
现代企业计量概述
企业常用计量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IS0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IS0 10012测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
力的通用要求; IS0 14000环境认证国际标准。 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现代企业计量工作培训一
•11
计量工作的内容
法制计量是指为了保护国家或人民免受 不准确或不诚实测量所造成的危害,由 法律调整或受政府计量机构调整的所有 计量活动的总称。法制计量主要涉及到 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设备和测量 实验室的法定要求,它的测量结果需要 特殊信任
•现代企业计量工作培训一
•12
•3
现代企业计量概述
•现代企业计量工作培训一
•4
现代企业计量概述

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入门知识

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入门知识

内容是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全国量值的
准确可靠,这是计量立法的基本点。
它是计量人员利用计量标准、计量 基准对新制造的、使用中的和修理 后的计量器具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技 术操作,以判断其准确度、稳定度、 灵敏度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可供使 用。因此,计量检定在计量工作中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进行量 值传递(或量值溯源)的重要形式, 是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入门知识
1、什么是计量?
本次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什么是
计量: 1.1计量的概念 1.2计量的发展
定义上说的是:保证量 值统一,准确可靠的活 动
1.3计量器具和法定计量单位
1.4计量立法及计量检定
①研究计量单位及其基准和标准
1.1.1基本概的②建 研念立 究、 测复 量现 和、 计保 量存 方及法使以用及;计量
现代计量的标
这阶段的主要 志是计量基准
特征是 “计量 建立在微观自
基准” 进入以 然现象或物理
科学为基础的 效应的基础之现代阶段
发展时期。例 上。
如:长度基准 国际米原器就
近代阶段
是这个时期制
成古的典;阶段
计量起源于量的概念。 应该说从秦始皇统一度
量衡开始产生了计量。
计量 基准器具
计量 标准器具
多功能辐射沾污计量仪
电离辐射计量是由能产生电离的 带电粒子和不带电粒子,或由两 者混合组成的任何辐射。电离辐 射计量起源于X射线的发现和应 用,并随着电离辐射在医学、工 农业、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而 逐渐发展扩大。
光辐射是一种电磁 辐射。光辐射的波 段范围一般从 1nm至1mm,其 中有可见光、紫外 线、红外线。光学 计量中的单位不能 直接从其他量的单 位导出。在SI中, 把发光强度的单 位—坎德拉定为七 个基本单位之一。

计量基本知识

计量基本知识

计量基本知识目录计量及有关概念 (1)一.计量与测量 (1)二.计量的对象和内容 (1)1.计量的对象 (1)2.计量的内容 (1)3.计量的分类 (1)4.计量的特点 (1)5.计量管理的方法 (1)6.计量管理的原则 (1)7.计量管理的特性 (1)8.计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1)9.计量技术的专业分类 (1)三.法制计量第一节计量及有关概念一.计量与测量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它包括科学技术上的、法律法规上的合行政管理上的一系列活动。

测量是一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二.计量的对象和内容1. 计量的对象:当前普遍开展和比较成熟或传统的有几何量、温度、力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电离辐射、声学和化学等计量。

2. 计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为6个方面:1)计量单位与单位制:法定计量单位使用的是SI基本单位定义的计量单位是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尔约定的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为给定量值按给定规则确定的一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称为计量单位制。

法定计量单位是指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要特点: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建立在单位制基础上的计量制度。

国际单位制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所有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国际标准ISO 1000不但规定勒国际单位制的构成,也规定勒国家单位制的使用方法。

我国对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方法,包括量级单位的名称、符号及其使用、书写规则,也都与国际标准的规定基本一致,各行各业都应严格遵守、正确使用。

1984年2阅27日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的内容包括: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SI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和辅助单位、国家选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等。

SI基本单位:米(m):是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德长度。

千克(kg):是质量单位,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2024版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

2024版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计量概述•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计量法规与管理体系目•计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计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录01计量概述计量的定义与分类计量的定义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

计量的分类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计量可分为几何量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化学计量和电离辐射计量等。

计量的发展历程古代计量古代人们使用各种自然物作为计量标准,如用手、脚等身体部位作为长度单位,用石块、贝壳等作为质量单位。

近代计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更为精确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天平、秒表等,并建立了各种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

现代计量现代计量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如光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

通过精确的测量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的尺寸、重量、硬度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保证产品质量国际贸易中需要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准确的测量结果,以确保公平交易和顺利结算。

促进国际贸易精确的测量结果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动科技发展计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医疗、环保、安全等,准确的计量结果可以维护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

维护社会公正计量的意义与作用02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单位的概念与分类计量单位的概念计量单位是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计量单位的分类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基本单位是根据物理量来定义的,导出单位则是基于基本单位通过公式推导出来的。

国际单位制(SI)的构成国际单位制(SI)的概念国际单位制(SI)是国际上统一的计量单位制,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批准并推荐使用。

国际单位制(SI)的构成SI由7个基本单位和一系列导出单位组成,涵盖了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7个基本物理量。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概念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国家以法定的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计量管理基础知识

计量管理基础知识

计量器具的维护与保养
总结词
为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定期 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检查、校准和 维修等。
详细描述
定期清洁计量器具的外观和内部零件,以防 止灰尘和污垢影响测量精度。检查设备的各 项功能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以保持其精度和可靠 性。对于损坏的设备应及时维修,必要时可 更换部件。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设
备的维护保养情况,以便追踪和管理。
04
计量技术与管理
计量检测技术
直接计量法
通过直接比较或测量来获取计量结果,如使用测量工具或仪器进 行长度、重量、温度等的测量。
间接计量法
通过多个已知量来推算未知量,如通过压力和温度的测量来计算 气体的密度或体积。
组合计量法
将直接和间接计量法结合使用,以获取更精确的计量结果。
计量技术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计量技术标准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 计量器具符合标准要求。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计量器具, 需要进行整改或报废。
计量认证与认可
计量认证与认可概述
计量认证与认可是对计量机构和计量器具的一种评价制度,目的是确保其满足法定要求和 公认的技术标准。
计量认证与认可的程序
计量法规与其他法律法规密切相关,如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等。在实际工作中,需要 协调好这些法律法规的关系,确保计量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计量技术标准
计量技术标准概述
计量技术标准是计量工作的技术依据,它规定了计量器具 的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使用条件等要求。
计量技术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计量技术标准由国家计量技术委员会制定和修订,各行业 和地方也可根据需要制定和修订相应的计量技术标准。

计量管理体系知识点归纳

计量管理体系知识点归纳

计量管理体系知识点归纳1. 引言计量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在生产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量管理体系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2. 计量管理体系的定义计量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产品和过程进行测量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可控、生产过程可持续、以及企业运作的高效性。

3. 计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计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产品和过程的测量:通过对产品和过程进行测量,可以获取关键的数据和指标,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控制。

- 数据分析和控制: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以及异常数据的存在,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地测量、分析和控制,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实现持续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4. 计量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计量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测量设备和工具:企业需要配备合适的测量设备和工具,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测量方法和程序:企业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和程序,以确保测量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 数据分析和控制方法: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测量数据,建立相应的分析和控制方法,以保证数据的有效利用。

- 改进措施和机制:企业需要建立改进的机制和推动措施,以实现持续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5. 计量管理体系的应用领域计量管理体系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

在制造业中,计量管理体系可以用于控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服务业中,计量管理体系可以用于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在金融业中,计量管理体系可以用于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估等方面。

6. 计量管理体系的优势和挑战计量管理体系的优势包括: - 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测量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产品的质量。

-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测量和控制,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

计量法律法规与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法律法规与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法律法规与计量基础知识引言计量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计量法律法规对于保障计量活动的可信度和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计量法律法规的概念、作用以及与计量基础知识的关联。

计量法律法规的概念计量法律法规是指为了规范和管理计量活动而制定的法律和法规。

计量法律法规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计量活动的要求和标准,保障计量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维护计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计量法律法规的作用保护消费者权益计量法律法规规定了计量器具的准确度要求和使用范围,保护消费者免受计量器具误差带来的损失。

例如,商品的计量单位必须符合法定计量单位标准,以保证消费者能够准确理解产品的数量。

维护公平竞争计量法律法规对计量器具的检定和使用进行了规范,以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这有助于消除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促进贸易发展计量法律法规还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中的计量标准需要符合国际计量组织(BIPM)制定的国际计量标准,以保证贸易双方能够对商品的数量和质量有共同的认识。

计量法律法规与计量基础知识的关联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是计量活动的基础,也是计量法律法规与计量基础知识的重要连接点。

计量单位的规定与计量法律法规的制定密切相关。

例如,国际计量单位制度规定了国际通用计量单位,而计量法律法规中也会将这些单位作为法定计量单位进行规范。

计量器具管理计量器具管理是计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量法律法规的核心内容之一。

计量法律法规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规定依赖于计量基础知识中的计量器具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计量结果验证计量法律法规要求计量结果必须是可靠和准确的,而计量基础知识中的计量结果验证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持。

计量结果验证是对计量结果进行独立评价和确认的过程,通过与法定计量单位或国际计量标准进行比对,验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计量法律法规是保障计量活动的可信度和公平性的法律依据。

1计量基础知识(60张)名师优质资料

1计量基础知识(60张)名师优质资料
41
计 量 确 认
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 一组操作。 注 1 :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 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 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 的封印和标签。 注 2 :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 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注 3 :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 42 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8
法制计量 与法定计量机构工作有关的计 量,涉及到对计量单位、计量器具、 测量方法及测量实验室的法定要求。 存在利益冲突的领域中的计量。 对测量结果的可信性有专门要 求的领域中的计量。通常包括与贸 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安 全防护等方面有关的计量;
·
9
计量的作用
计量与科技:计量是科技的工具,科技发 展又促进计量; 计量与生产:原材料、工艺、计量检测是 生产的三大支柱; 计量与国防:国防中武器系统的研制、维 护、使用,情报搜集,都需要计量 计量与人民生活:现代社会,几乎人的一 切活动部与计量有关。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所 指示的量值与对应的计量标准所复现的 量值之间的关系 的一组操作。 注1:校准结果既可给示值赋值,又 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注2:校准也可确定其他计量特性 注3:校准结果通常用校准证书或校 准报告来记录
40


1.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OIML) 定义为 : 查明和 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它包括检查(原文为Examination)、加 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2. 原 ISO 导则 25-1990 版的定义为 : 通过检查 (examination)并提供证据来确认规定 的要求已得到满足。 3. 在美国标准 ANSI/NCSL Z540-1 定义为 : 通过校准 (calibration) 证明规定的要求已 被满足。

做计量工作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做计量工作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来自耐特信网站第一章计量仪器管理的重要性1-1 计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1、计量器具是特殊的生产资料一个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厂房、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能源都是生产资料。

计量器具是最重要的劳动工具。

在一般机械类型工厂,万能量具的数量是金属切削机床的6~7倍,在用量具是加工工人的1.5倍左右。

长、热、力、电和理化计量器具约占一个企业固定资料的1/4左右。

在实际生产中,各种计量室需要恒温、恒湿,其造价是同面积厂房的2至4倍。

可见计量器具和计量室在企业固定资产中占有重要比重,它能够控制生产的速度和产品的精度,是特殊的生产资料。

2、计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1)产品质量一般可包括设计质量、制造质量、检测质量和使用质量,它涉及到企业每个部门的每个成员。

任何企业,只有把技术开发设计、试制、生产、销售和服务等部门的人员充分发动起来,为共同的产品质量目标而努力,产品质量才能有保证。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正是来源于质量问题的多方面性、综合性和复杂性。

质量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一切用数据说话,而数据的绝大多数是属计量检测的数据及其换算出来的数据。

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

例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计量,而且计量过程和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从轴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可见,计量渗透在各个生产环节中。

其生产过程如图1—2所示。

(2)计量是客观评价产品优劣的最终技术手段。

(3)计量是控制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确保加工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生产中各工序的控制参数,都必须通过计量器具的检测才能显示出来。

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PDCA循环,在采取管理措施时的主要依据还是计量数据,计量检测工作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术基础,也是技术进步的前提。

1-2 成本考量1、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手段,提高自动、快速、连续测量的水平,甚至达到自动控制调节,就能严格按照工艺参数进行生产,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废次品,又能大大降低消耗。

计量管理工作内容知识梳理

计量管理工作内容知识梳理

计量管理工作内容知识梳理
计量工作(包括测试、化验分析、能源计量),是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贯彻技术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计量工作的任务是统一计量单位;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统一,使生产工艺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

由于计量对生产车间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都有直接影响.所以生产车间必须对各种计量器具、试验分析仪器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具体来讲,计量管理工作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员工进行爱护计量器具和测试仪器的教育。

2、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熟练掌握计量器具及测量仪器使用技能和先进的计量检测方法。

3 、严格贯彻并补充制定有关仪器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4、建立健全量具及仪器使用的质量责任制,要落实到具体的班组与个人。

5、动员并鼓励员工不断改进计量器具和检测方法,对作出贡献的员
工,要给予适当奖励。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基础知识
• SI基本单位是SI的基础,其名称和符号见下表。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量的名称 长度
单位名称 米
质量
千克(公斤)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秒 安[培] 开[尔文] 摩[尔] 坎[德拉]
单位符号 m
kg
s A K mo1 cd
SI导出单位
• SI导出单位是按一贯性原则,通过比例因数为1的量 的定义方程式由SI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
• 导出单位是组合形式的单位,它们是由两个以上基 本单位幂的乘积来表示。
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
名称
SI导出单位 符号 用SI基本单位和SI导出单位表示
[平面]角 立体角 频率 力
压力,压强,应力 能[量],功,热量 功率,辐[射能]通量
电荷[量] 电压,电动势,电位(电势)
计量基础知识 第一节 术语
1、量和量值
• 量是现象、物体或物质有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 性。术语“量”可指一般意义的量或特定量。
• 一般由一个数和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称为量值。例:5.34m或534cm,15kg,10s,-40℃。
2、测量与计量
• 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测量本身 是一个实验过程,是利用一个已知的单位量与被 测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电容 电阻 电导 磁通[量]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 电感 摄氏温度 光通量 [光]照度
弧度
rad
球面度
sr
赫[兹]
Hz
牛[顿]
N
帕[斯卡]
Pa
焦[耳]
J
瓦[特]
W
库[仑]
C
伏[特]

计量与计价知识点总结

计量与计价知识点总结

计量与计价知识点总结一、计量与计价基本概念及原则1. 计量与计价的概念计量与计价是指对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值进行确定的过程。

计量是指对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进行测量和确定,计价是指对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进行评定和确定。

2. 计量与计价的基本原则(1)公平原则:计量和计价应当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歧视任何一方。

(2)准确原则:计量和计价应当准确无误,不出现偏差和误差。

(3)合法原则:计量和计价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规定。

二、计量单位及换算1. 计量单位(1)国际计量单位制(SI制):包括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光强(坎德拉)和电流强度(伏特)。

(2)其他计量单位:包括面积、体积、容量、重量、速度、力、功率、能量等单位。

2. 计量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如米和千米的换算,厘米和分米的换算等。

(2)质量单位换算:如克和千克的换算,毫克和克的换算等。

(3)其他计量单位换算:如面积单位换算、体积单位换算、容量单位换算、重量单位换算等。

三、计量标准与规范1. 计量标准(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用于国际间贸易和合作的标准。

(2)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用于国内产品和服务的标准。

(3)行业标准:由各个行业组织颁布的用于该行业产品和服务的标准。

(4)地方标准:由各地方政府或组织颁布的用于本地产品和服务的标准。

2. 计量规范(1)计量法规: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关于计量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2)计量条例:各地方政府颁布的用于本地的计量规范和指导文件。

(3)计量标准化:对计量过程进行标准化的实施规程和技术要求。

四、计量检定与认证1. 计量检定(1)计量检定的概念:计量检定是指对计量器具和计量设备进行检测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2)检定机构:由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

2. 计量认证(1)计量认证的概念:计量认证是指对计量器具和计量设备进行认证和验证,证明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过程。

计量管理基础知识

计量管理基础知识
.
• (四)量值 • 量值——一般由一个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
的特定量的大小。它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 的组合来表示。 • 表示量值时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所选用 的单位大小要适中,数值位数不宜过多, 一般在0.1~1000之间。
.
• 量值、数值、单位的关系: • A={A}·〔A〕 • A——某一量的符号; • 〔A〕——为某一单位符号; • {A}——以单位〔A〕表示量A的数值。
位和国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的法定 计量单位。
.
• 5、计量基准 • 国家计量基准是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 我国有国家计量基准170多项,国家标准物质
2200多钟。 • 6、计量标准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
区需要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
量确定的属性。 • 定性区别是指量在特怀是的差别。 • 定量确定是指确定具体的量,又称特定量。
.
• 计量学中研究的量都是可以测量的。 • 凡是可测量的量都可用数值和计量单位的
组合来表示。 • 相对密度、折射率等,是以具有相同计量
单位的量作为单位,取其比值为“1”作为单 位。
.
• (二)量制 • 量制——彼此间存在确定关系的一组量。 • 约定地认为在函数关系上彼此独立的量称
• 二、计量法的主要内容 • 1、立法的宗旨 • 计量立法的宗旨是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
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 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 家、人民的利益。
.
• 2、立法的原则 • 统一立法,区别管理。 • 3、适用范围 • 4、法定计量单位 • 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计量管理知识要点第一章计量概述1、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可靠的活动。

2、国际上趋向于把计量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3类。

3、计量的特点概括地说,可归纳为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及法制性4个方面。

4、量值的准确可靠不仅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还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

第二章计量管理基础1、计量法共6章,35条主要内容有:(1)立法的宗旨;(2)立法的原则;(3)适用范围;(4)法定计量单位;(5)计量基准;(6)计量标准;(7)计量检定;(8)国家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9)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10)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1)计量纠纷的处理;(12)违反计量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3)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计量工作。

2、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单位和由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法定计量单位。

3、国家计量基准是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4、计量检定包括: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范围有:(1)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2)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3)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列入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实行“定点、定周期检定”。

5、我国计量法同国际上的一些国家的计量法相比较有三个方面特点:(1)实行统一立法,区别管理的原则。

(2)加强工业计量的法律调整。

(3)适应改革需要的放权、授权。

6、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7、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根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行使职责5条。

计量授权的原则是:统筹规划、经济合理、就地就近、方便生产、利于管理。

8、处理计量纠纷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仲裁检定,二是计量调解。

9、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被授权单位应当遵守4条规定。

10、《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和《商品量计量违法行为处罚规定》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商品量计量监督体系。

第三章法定计量单位1、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

法定计量单位是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

2、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内容包括5个方面。

3、国际单位制(SI)单位的构成:(1)7个基本单位;(2)21个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3)组合形式的导出单位;(4)SI单位的倍数单位。

4、量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而量值为数值与计量单位的乘积。

第四章计量技术简介基本了解几何量、温度、力学、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光学、电离辐射、声学和化学等计量(十大类)内容。

第五章计量器具1、计量器具是指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特征表现为:用于测量;能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本身是一种计量技术装置。

2、计量器具按结构特点分类可分为:实物量具,计量仪器和计量物质(如标准物质)。

按技术3、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测量标准。

4、有关计量器具的特性的名词解释第六章量值传递与溯源1、量值传递是指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检定(或传递方式)传递给下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并依次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计量的量值准确一致。

2、量值(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计量标准或国际计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3、量值传递和溯源方式:实物标准逐级传递;发放标准物质;发布标准数据;发播标准信号以及计量保证方案。

4、国家溯源等级图内容包括:(1)测量设备或基准,标准的名称;(2)测量范围;(3)准确度等级、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4)比较方法或手段。

5、计量标准器具简称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6、计量标准考核的内容和要求共6条第七章计量检定与校准1、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2、1987年国家计量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有12大类》。

同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中规定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的工作计量具55项111种属强制检定范围,1999年增补了4项5种,2001年又增加了2项2种,去除汽车里程表1项1种,合计60项117种。

3、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检定系统表进行(第六章)。

检定的依据是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

4、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5、检定与校准的比较:(1)性质不同;(2)对象不同;(3)目的不同;(4)依据不同;(5)结果不同。

6、按检定的目的和性质分类: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验、周期检定及仲裁检定。

7、我国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范围是:(1)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2)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3)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4个方面,并列入《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前共有60项117种。

(4)用于行政执法监督用的工作计量器具。

8、计量检定人员,检定人员的条件及要求:计量检定人员是指经考核合格,持有计量检定证件,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

(1)具有中专(高中)或相当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序;(2)能熟练地掌握所从事检定项目的操作技能。

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有关计量的法律,法规和规程,熟悉检定系统,检定规程,同时必须按这些法律法规办事。

9、计量检定人员具有以下职责:(1)正确使用计量基准或计量标准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2)执行计量检定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

(3)保证计量检定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

(4)承办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委托的有关任务。

10、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技术机构,“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用于量值传递、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伪造检定数据;(2)出具错误数据造成损失的;(3)违反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的;(4)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检定的;(5)未取得计量检定证件执行检定的。

12、检定人员的考核:(1)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必须经县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取得证件,方可从事检定。

(2)被授权单位执行强制检定和法律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的计量检定人员,由授权单位组织考核,特殊需要,也可以在受授权单位监督下,委托有关主管部门考核。

(3)无主管单位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

13、检定周期制定的依据:(1)计量器具的性能,特别是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水平;(2)使用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3)使用频繁程度;(4)使用单位的维护保养能力;(5)配备位置的重要性;(6)影响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和长期稳定因素,依据计量器具历次周检的合格情况,考虑是否缩短或延长检定周期。

14、检定原始记录的信息应包含有足够的信息(12项内容)。

15、检定印、证种类:检定证书;不合格通知书;检定印证;检定合格证;注销印。

其他印证有:校准证书/报告,检测证书/报告,测试证书/报告。

16、检定证书的信息:(1)名称;(2)检测单位;(3)被检测单位(或用户);(4)受检产品(名称、型号及规格、准确度);(5)检定环境条件;(6)检测结果;(7)检定日期、签发日期、有效日期;(8)检定及使用事项。

17、《检定证书》或《不合格通知书》必须字迹清楚、数据无误,有检定、核验、主管人员签字,并加盖检定单位印。

检定合格印应清晰完整。

残缺、磨损的检定合格印应立即停止使用。

18、计量校准实施受控的条件:(1)使用符合要求的测量标准或有证标准物质;(2)应用有效的校准规范;(3)可获得所要求的信息资源;(4)保持所要求的环境条件;(5)由具备资格和能力的校准人员实施校准。

(6)合适的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方式。

第八章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1、测量: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组操作(可以是自动地进行的)。

2、绝对误差:所获得结果减被测量的真值。

▽=X-X。

误差绝对值:不考虑正负号的误差值。

修正值: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

偏差:某值减去其标称值。

即某值与其参考值之差。

3、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约定]真值之比。

4、引用误差:计量器具的绝对误差与其特定值之比。

(计量器具标称范围上、下限之差的模)。

5、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分类:(1)器具误差;(2)环境误差;(3)人员误差;(4)方法误差。

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6、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组合测量8、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区间的半宽度。

9、随机误差:是由很多暂时未能掌握或不便掌握的微小因素所构成,这些因素在测量过程中相互交错,随机变化,以不可预知方式综合影响测量结果。

具有单峰性、对称性、抵偿性、有界性。

10、误差计算方法:算术平均值、残余误差、实验标准偏差、算术平均值实验标准偏差、最小二乘法。

11、实验标准偏差的其他计算方法:最大残差法、最大误差法、极差法。

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分类(1)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类评定。

(2)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B类评定。

13、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有效位数的保留(1)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只需用1-2位数字表达。

第一位非零数字≥3取1位效数字;第一个非零数字<3,取2位有效数字。

(2)最后保留结果与保留的测量不确定度位数对齐,截断修约。

(3)相关系数保留3位有效数字即可。

(4)一般测量结果不确定度采取只进不舍(全进法);有效自由度采取只舍不进(全舍法)。

第九章数据处理:1、有效位数: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算起所有有效数字的个数,即为有效数字的位数,简称有效位数。

在有效数字位数中“○”不能随意取舍,否则会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影响其准确度。

2、数值修约规则:数值修约规则有“1”间隔修约、“2”间隔修约、“5”间隔修约(修约间隔中“○”只起定位作用)。

(1)“1”间隔修约规则:拟舍弃的数字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保留的各位数不变。

拟舍弃的数字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时,或是5且后跟有并非全部为○的数字时,则进1,即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拟舍弃的数字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其后无数字或皆为○时,若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1、3、5、7、9)则进1;为偶数(0、2、4、6、8)则舍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