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矩阵式键盘实验报告
单片机 矩阵键盘实验 实验报告
单片机矩阵键盘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原理和方法,利用单片机识别矩阵键盘并编程实现键码转换功能,控制LED点亮显示。
二、实验原理矩阵键盘是一种由多路单向控制器输入行选择信号与列选择信号连接而形成的一一对应矩阵排列结构。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游戏机、办公自动化设备、医疗仪器、家电控制及书籍检索机器等方面。
本次实验采用的矩阵键盘是一个4 x 4矩阵,用4段数码管显示按键编码,每个按键都可以输入一个代码,矩阵键盘连接单片机,实现一个软件算法来识别键码转化。
从而将键盘中的按键的按下信号转换成程序能够识别的代码,置于相应的输出结果中,控制LED点亮,从而可以实现矩阵键盘按键的转换功能。
三、实验方法1.硬件搭建:矩阵键盘(4行4列)与单片机(Atmel AT89C51)相连,选择引脚连接,并将数码管和LED与单片机相连以实现显示和点亮的功能。
2.程序设计:先建立控制体系,利用中断服务子程序识别和码值转换,利用中断服务子程序实现从按键的按下信号转换为程序能够识别的代码,然后将该代码段编写到单片机程序中,每次按下矩阵键盘按键后单片机给出相应的按键编码输出,用数码管显示,控制LED点亮。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成功实现了矩阵键盘与单片机之间的连接,编写了中断服务子程序,完成了按键编码输出与LED点亮的功能。
实验完成后,数码管显示各种按键的编码,同时LED会点亮。
本次实验介绍了矩阵键盘的原理,论述了键码转换的程序设计步骤,并实验完成矩阵键盘与单片机的连接,实现用LED点亮以及数码管显示按键的编码。
通过本次实验,受益匪浅,使我对使用单片机编写算法与程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使我更加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
单片机 矩阵键盘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五矩阵键盘实验一、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做到在键盘上每按一个数字键(0-F)用发光二极管将该代码显示出来。
按其它键退出。
2、加法设计计算器,实验板上有12个按键,编写程序,实现一位整数加法运算功能。
可定义“A”键为“+”键,“B”键为“=”键。
二、实验目的1、学习独立式按键的查询识别方法。
2、非编码矩阵键盘的行反转法识别方法。
三、实验说明1、MCS51系列单片机的P0~P3口作为输入端口使用时必须先向端口写入“1”。
2、用查询方式检测按键时,要加入延时(通常采用软件延时10~20mS)以消除抖动。
3、识别键的闭合,通常采用行扫描法和行反转法。
行扫描法是使键盘上某一行线为低电平,而其余行接高电平,然后读取列值,如读列值中某位为低电平,表明有键按下,否则扫描下一行,直到扫完所有行。
行反转法识别闭合键时,要将行线接一并行口,先让它工作在输出方式,将列线也接到一个并行口,先让它工作于输入方式,程序使CPU通过输出端口在各行线上全部送低电平,然后读入列线值,如此时有某键被按下,则必定会使某一列线值为0。
然后,程序对两个并行端口进行方式设置,使行线工作于输入方式,列线工作于输出方式,并将刚才读得的列线值从列线所接的并行端口输出,再读取行线上输入值,那么,在闭合键所在行线上的值必定为0。
这样,当一个键被接下时,必定可以读得一对唯一的行线值和列线值。
由于51单片机的并口能够动态地改变输入输出方式,因此,矩阵键盘采用行反转法识别最为简便。
行反转法识别按键的过程是:首先,将4个行线作为输出,将其全部置0,4个列线作为输入,将其全部置1,也就是向P1口写入0xF0;假如此时没有人按键,从P1口读出的值应仍为0xF0;假如此时1、4、7、0四个键中有一个键被按下,则P1.6被拉低,从P1口读出的值为0xB0;为了确定是这四个键中哪一个被按下,可将刚才从P1口读出的数的低四位置1后再写入P1口,即将0xBF写入P1口,使P1.6为低,其余均为高,若此时被按下的键是“4”,则P1.1被拉低,从P1口读出的值为0xBE;这样,当只有一个键被按下时,每一个键只有唯一的反转码,事先为12个键的反转码建一个表,通过查表就可知道是哪个键被按下了。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数码管显示4X4矩阵键盘按键号
课程设计报告书设计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题目:数码管显示4X4矩阵键盘按键号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期:2012 年6月 11日一.设计目的:1) 了解单片机系统实现LED动态显示的原理及方法;2) 较为详细了解8051芯片的性能;3) 能够了解到单片机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单片机控制原理;4) 掌握AT89C51程序控制方法;5) 掌握AT89C51 C语言中的设计和学会分析程序,进而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代码;6) 掌握4X4矩阵式键盘程序识别原理;7) 掌握4X4矩阵式键盘的设计方法;8) 学习键盘的扫描方式和应用程序设计;9) 培养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的能力;10) 能够按课程设计的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能够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
二.设计要求与主要内容:设计要求:单片机的P1口P1.0~P1.7连接4X4矩阵键盘,P0口控制一只P0口控制一只数码管,当4×4矩阵键盘中的某一按键按下时,数码管上显示对应的键号。
例如,1号键按下时,数码管显示“1”,二号按下的时候,数码管显示“2”,14号键按下时,数码管显示“E”等等。
主要内容:1)4×4矩阵键盘程序识别原理。
2)每个按键都有它的行值和列值,行值和列值的组合就是识别这个按键的编码。
矩阵的行线和列线都连接到AT89C51中,通过按键K0~K16,来在数码管显示不同的值。
实验步骤:1) 启动keiuvision3 2)新建工程命名为单片机的C语言设计与应用3)新建文件并另存为C51c.c 4)在SourceGroop1导入文件 5)编写代码,并生成C语言设计与应用.hex文件。
6)在Proteus中设计电路图7) 将keil与Proteus联机调试,记下实验记录,得出实验结果。
三.设计程序原理:(包含仿真图和流程图)1)主程序流程图2)程序流程图 若无按键按下若无按键按下若无按键按下若无按键按下结束,返回3)仿真图四.程序代码#include<reg5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段码ucharcodeDSY_COD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0x88,0x83,0xc6,0xa1,0x86,0x8e,0x00};sbit BEEP=P3^7;//上次按键和当前按键的序号,该矩阵中序号范围 0~15,16 表示无按键uchar Pre_KeyNo=16,KeyNo=16;//延时void DelayMS(uint x){ uchar i;while(x--) for(i=0;i<120;i++);}//矩阵键盘扫描void Keys_Scan(){ uchar Tmp;P1=0x0f; //高 4 位置 0,放入 4 行DelayMS(1);Tmp=P1^0x0f; //按键后 0f 变成 0000XXXX,X 中一个为 0,3 个仍为1,通过异或把3个1变为 0,唯一的0变为1switch(Tmp) //判断按键发生于 0~3 列的哪一列{ case 1: KeyNo=0;break;case 2: KeyNo=1;break;case 4: KeyNo=2;break;case 8: KeyNo=3;break;default:KeyNo=16; //无键按下}P1=0xf0; //低 4 位置 0,放入 4 列DelayMS(1);Tmp=P1>>4^0x0f; //按键后 f0 变成 XXXX0000,X 中有 1 个为 0,三个仍为 1;高4位转移到低 4 位并异或得到改变的值switch(Tmp) //对 0~3 行分别附加起始值 0,4,8,12{case 1: KeyNo+=0;break;case 2: KeyNo+=4;break;case 4: KeyNo+=8;break;case 8: KeyNo+=12;}}//蜂鸣器void Beep(){uchar i;for(i=0;i<100;i++){ DelayMS(1);BEEP=~BEEP;}BEEP=0; }//主程序void main(){ P0=0x00;BEEP=0;while(1){ P1=0xf0;if(P1!=0xf0) Keys_Scan(); //获取键序号if(Pre_KeyNo!=KeyNo){ P0=~ DSY_CODE[KeyNo];Beep();Pre_KeyNo=KeyNo;}DelayMS(100);} }五.实验结果:当按键按下k0,显示管显示0,当按键按下k1时显示1,显示管可以显示1,2,3,4,5,6,7,8,9,A,B,C,D,F.六.实验体会:这次的实验提高了我的设计能力与对电路的分析能力。
矩阵式键盘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矩阵式键盘的工作原理及电路设计方法。
2. 熟悉单片机与矩阵键盘的接口连接及编程技巧。
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二、实验设备1. 单片机实验平台2. 矩阵键盘模块3. 数字多用表4. 编译器(如Keil51)5. 连接线三、实验原理矩阵键盘是一种常用的键盘设计方式,通过行列交叉点连接按键,从而实现多个按键共用较少的I/O端口。
矩阵键盘通常采用逐行扫描的方式检测按键状态,当检测到按键按下时,根据行列线的电平状态确定按键位置。
四、实验内容1. 矩阵键盘电路设计2. 矩阵键盘编程3. 矩阵键盘测试与调试五、实验步骤1. 电路设计(1)根据矩阵键盘的规格,确定行线和列线的数量。
(2)将行线和列线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I/O端口。
(3)在行线上串联电阻,防止按键抖动。
(4)连接电源和地线。
2. 编程(1)初始化单片机的I/O端口,将行线设置为输出,列线设置为输入。
(2)编写逐行扫描程序,逐行拉低行线,读取列线状态。
(3)根据行列线状态判断按键位置,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3. 测试与调试(1)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
(2)连接矩阵键盘,观察按键是否正常工作。
(3)使用数字多用表检测行列线电平,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4)根据测试结果,对程序进行调试,直到矩阵键盘正常工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连接正确,按键工作正常。
2. 逐行扫描程序能够正确检测按键位置。
3. 按键操作能够触发相应的程序功能。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矩阵式键盘的工作原理及电路设计方法。
2. 熟悉了单片机与矩阵键盘的接口连接及编程技巧。
3.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八、心得体会1.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电路连接错误和程序调试困难等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
2. 本次实训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九、改进建议1. 在电路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增加去抖动电路,提高按键稳定性。
单片机 行列式键盘实验报告
}}}
return -1;
}
void main(void) {
char key=0;
P0=0x00;
while(1){
key=getkey();
if(key!=-1)
P0=~led_mod[key];
}}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运行中仿真结果是正确的,连接实验箱的时候,怎么都不正确。老师提示验箱是共阳极显示,而在Proteus中运行仿真结果是共阴极显示。然后我就在C51程序中对字模进行取反(P0=~led_mod[key]),最后重新把程序烧进开发板,并且在开发板上的显示结果正确。
char getkey(void) {
char key_scan[]={0xef,0xdf,0xbf,0x7f};
char i=0,j=0;
for(i=0;i<4;i++) {
P2=key_scan[i];
if((P2&0x0f)!=0x0f){
for(j=0;j<16;j++) {
if(key_buf[j]==P2) return j;
一、实验内容
1.绘制非中断方式键盘接口电路原理图;
2.参照实例完成教材非中断行列式键盘C51语言程序的编译;
3.练习μVision4程序动态调试方法,实现非中断行列式键盘的功能;
单片机 矩阵键盘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五矩阵键盘实验一、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做到在键盘上每按一个数字键(0-F)用发光二极管将该代码显示出来。
按其它键退出。
2、加法设计计算器,实验板上有12个按键,编写程序,实现一位整数加法运算功能。
可定义“A”键为“+”键,“B”键为“=”键。
二、实验目的1、学习独立式按键的查询识别方法。
2、非编码矩阵键盘的行反转法识别方法。
三、实验说明1、MCS51系列单片机的P0~P3口作为输入端口使用时必须先向端口写入“1”。
2、用查询方式检测按键时,要加入延时(通常采用软件延时10~20mS)以消除抖动。
3、识别键的闭合,通常采用行扫描法和行反转法。
行扫描法是使键盘上某一行线为低电平,而其余行接高电平,然后读取列值,如读列值中某位为低电平,表明有键按下,否则扫描下一行,直到扫完所有行。
行反转法识别闭合键时,要将行线接一并行口,先让它工作在输出方式,将列线也接到一个并行口,先让它工作于输入方式,程序使CPU通过输出端口在各行线上全部送低电平,然后读入列线值,如此时有某键被按下,则必定会使某一列线值为0。
然后,程序对两个并行端口进行方式设置,使行线工作于输入方式,列线工作于输出方式,并将刚才读得的列线值从列线所接的并行端口输出,再读取行线上输入值,那么,在闭合键所在行线上的值必定为0。
这样,当一个键被接下时,必定可以读得一对唯一的行线值和列线值。
由于51单片机的并口能够动态地改变输入输出方式,因此,矩阵键盘采用行反转法识别最为简便。
行反转法识别按键的过程是:首先,将4个行线作为输出,将其全部置0,4个列线作为输入,将其全部置1,也就是向P1口写入0xF0;假如此时没有人按键,从P1口读出的值应仍为0xF0;假如此时1、4、7、0四个键中有一个键被按下,则P1.6被拉低,从P1口读出的值为0xB0;为了确定是这四个键中哪一个被按下,可将刚才从P1口读出的数的低四位置1后再写入P1口,即将0xBF写入P1口,使P1.6为低,其余均为高,若此时被按下的键是“4”,则P1.1被拉低,从P1口读出的值为0xBE;这样,当只有一个键被按下时,每一个键只有唯一的反转码,事先为12个键的反转码建一个表,通过查表就可知道是哪个键被按下了。
矩阵键盘设计实验报告
矩阵键盘设计实验报告
矩阵键盘是一种特殊的电子输入设备,其特殊性在于每个按键可以仅由几根线连接而成。
这可以将按键尺寸缩小,同时也减少了接線复杂度。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4*4的矩阵键盘。
矩阵键盘的外型是4 *4的按键,其中每个按键由一个PIN组成,连接起来分别连接在一个不同的ROW与COL上。
在使用矩阵键盘时,我们将其连接到一台电脑上,通过电脑程序监视每行每列的通断状态,当一行或者一列被按下,程序会自动捕捉,来表示一个字符或者code.
首先,我们先准备一台电脑,再连接矩阵键盘的各个PIN,用8个信号线将矩阵键盘连接到单片机,再用USB线将单片机连接到电脑上,使用PL 2303驱动链接矩阵键盘和电脑终端。
单片机负责捕获ROW和COL的信号,计算并识别矩阵键盘的按键,将计算出的字符发送至电脑终端,进行小程序的检测。
在电脑端,我们使用Apple系统的终端运行.bash,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实现对矩阵键盘信号识别。
脚本将不断检测矩阵键盘信号状态,根据捕捉到的ROW和COL信号,将其映射出字符信息,在一定时间内输出至终端。
在实验的最后,我们检验了所设计的矩阵键盘是否符合预期效果。
通过代码发送进行按键操作,能检测到正确的字符,表明矩阵键盘的设计及实现满足要求。
本次实验可以作为以后矩阵键盘的参考,深入研究程序软件,提高实验效率。
单片机实验4 矩阵键盘实验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专业班次08电信1 组别200831120102 题目实验四矩阵键盘实验姓名陈建泽日期2010.11.03一、实验目的1. 学习非编码键盘的工作原理和键盘的扫描方式。
2. 学习键盘的去抖方法和键盘应用程序的设计。
二、实验设备:STC89C52单片机实验板、串口下载线、USB连接线、电脑三、实验原理键盘是单片机应用系统接受用户命令的重要方式。
单片机应用系统一般采用非编码键盘,需要由软件根据键扫描得到的信息产生键值编码,以识别不同的键。
本板采用4*4矩阵键盘,行信号分别为P1.0-P1.3,列信号分别为P1.4-P1.7。
具体电路连接见下图矩阵键盘电路原理图对于键的识别一般采用逐行(列)扫描查询法,判断键盘有无键按下,由单片机I/O口向键盘送全扫描字,然后读入列线状态来判断。
成绩:教师:日期:四、实验步骤1. 分析实验所用到的电路原理图,根据需要连接跳线帽(由于P1.3和P1.4管脚和实时时钟芯片DS1302复用,所有在做矩阵键盘实验的时候务必拔去板上的DS1302芯片,以免产生干扰)。
2.按不同的键,用数码管的最后一位显示按键的键值。
3. 画出流程图。
4.根据流程图编写实验程序,并完成调试。
五、实验流程图矩阵键盘实验流程图六、实验程序/******************实验四 矩阵键盘实验****************/;实验名称:矩阵键盘实验;功 能:4*4矩阵键盘,按不同的键,用数码管的最后一位显示按键的键值。
1.置所有行值为低电平2.读取列的状态,给 A 开始A !=0? 延时10ms ,去抖动 置行计数器R0=00H 列列计数器R1=00H 置行输出扫描初始值为0FEH 输出行扫描字,置某一行为低 有列被按下? 行计数器增1 行扫描字左移一位 最后一行? 判断具体是哪一列按下 存列号到R1 计算键值并显示;编写人:陈建泽;编写时间:2010年11月2日/**********************程序代码************************/ORG 0000H ;上电或复位后初始化引导程序地址AJMP MAIN ;跳转到主程序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MAIN: MOV P2,#0F7H ;选通数码管最后一位MOV P1,#0F0H ;令所有行为低电平MOV R7,#100 ;让P1输出稳定DJNZ R7,$MOV A,P1 ;先确定是否有键按下ANL A,#0F0HXRL A,#0F0H ;与上一句作用,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JZ MAIN ;无则重新扫描LCALL D10MS ;延时10ms,去除抖;判断是否确实有按键按下MOV A,#00HMOV R0,A ;R0做行计数器,初始值为0MOV R1,A ;R1做列计数器,初始值为0MOV R2,#0FEH ;R2低4位为行扫描子,初始值为1111 1110B SKEY0:MOV A,R2MOV P1,A ;输出行扫描字,先扫第一行MOV R7,#10 ;让P1输出稳定DJNZ R7,$MOV A,P1 ;读列值ANL A,#0F0HXRL A,#0F0H ;取列值JNZ LKEY ;A不为零,则确实有按键按下了;然后转去判断具体是哪一列INC R0 ;增1,记录准备扫描的下一行MOV A,R2RL A ;不带进位位,左移一位,准备扫描下一行MOV R2,AMOV A,R0 ;判断是否已经四行都扫描完了CJNE A,#04H,SKEY0AJMP MAIN ;都扫描完则循环开始;判断具体列值LKEY: JNB ACC.4,NEXT1 ;若ACC.4为1,则是第一列有按键按下了MOV A,#00H ;存0列号到R1MOV R1,AAJMP DKEY ;去计算键值并显示NEXT1:JNB ACC.5,NEXT2MOV A,#01H ;存1列号到R1MOV R1,AAJMP DKEYNEXT2:JNB ACC.6,NEXT3MOV A,#02H ;存2列号到R1MOV R1,AAJMP DKEYNEXT3:JNB ACC.7,MAIN ;到第四列都检测不到,则从新开始MOV A,#03H ;存3列号到R1MOV R1,AAJMP DKEY;计算键值并显示键值DKEY: MOV A,R0 ;取行号给AMOV B,#04HMUL ABADD A,R1 ;根据键值=行号*4+列号计算出具体键值AJMP SQR ;根据键值查询字型码/*********************查表子程序***************************/SQR: MOV DPTR,#TAB ;表首地址给DPTRMOVC A,@A+DPTR ;查第一个字型的字型码MOV P0,A ;送段码,数码管显示具体值AJMP MAIN ;返回开始TAB: DB 0C0H,0F9H,0A4H,0B0H,99H, 92H, 82H, 0F8H ;共阳极字型码表0——7 DB 80H, 90H, 88H, 83H, 0C6H,0A1H,86H, 8EH ;共阳极字型码表8——F/*********************10ms延时子程序**********************/D10MS:MOV R6,#10L1:MOV R5,#248DJNZ R5,$DJNZ R6,L1RETEND/*********************程序编写结束*************************/根据实验流程图,编写出一下实验程序。
单片机实验五报告_单片机键盘实验
单片机实验五报告_单片机键盘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单片机键盘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单片机与键盘的接口技术,掌握如何通过编程实现对键盘输入的检测和响应,从而提高我们在单片机应用开发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在单片机系统中,键盘通常是作为输入设备使用的。
常见的键盘有独立式键盘和矩阵式键盘两种类型。
独立式键盘是每个按键单独占用一根 I/O 线,其优点是电路简单,编程容易,但缺点是占用较多的 I/O 口资源。
矩阵式键盘则是将按键排列成矩阵形式,通过行线和列线的交叉来识别按键。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节省 I/O 口资源,但电路和编程相对复杂一些。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矩阵式键盘。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逐行扫描或者逐列扫描的方式,检测行线和列线的电平状态,从而确定按下的按键。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单片机开发板一块2、计算机一台3、编程软件(如 Keil C51)4、下载工具(如 STCISP)四、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将矩阵式键盘与单片机的 I/O 口进行连接,注意行线和列线的对应关系。
连接好电源和地线,确保硬件电路正常工作。
2、软件编程打开编程软件,创建一个新的工程。
编写初始化程序,包括设置 I/O 口的工作模式、中断等。
编写键盘扫描程序,通过循环扫描行线和列线的电平状态,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
当检测到按键按下时,根据按键的编码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在数码管上显示按键值、控制 LED 灯的亮灭等。
3、编译和下载对编写好的程序进行编译,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
如果编译成功,使用下载工具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
4、实验调试观察硬件电路的工作状态,看是否有异常现象。
按下不同的按键,检查程序的响应是否正确。
如果出现问题,通过调试工具(如单步调试、断点调试等)查找并解决问题。
五、实验代码以下是本次实验的部分关键代码:```cinclude <reg51h>//定义键盘的行和列define ROW_NUM 4define COL_NUM 4//定义行线和列线的端口sbit ROW1 = P1^0;sbit ROW2 = P1^1;sbit ROW3 = P1^2;sbit ROW4 = P1^3;sbit COL1 = P1^4;sbit COL2 = P1^5;sbit COL3 = P1^6;sbit COL4 = P1^7;//定义按键值的编码unsigned char code KeyCodeMapROW_NUMCOL_NUM ={{'1','2','3','A'},{'4','5','6','B'},{'7','8','9','C'},{'','0','','D'}};//键盘扫描函数void KeyScan(){unsigned char i, j, temp;unsigned char keyValue = 0;//逐行扫描for (i = 0; i < ROW_NUM; i++){//先将所有行线置高电平ROW1 = ROW2 = ROW3 = ROW4 = 1;//将当前行线置低电平switch (i){case 0: ROW1 = 0; break;case 1: ROW2 = 0; break;case 2: ROW3 = 0; break;case 3: ROW4 = 0; break;}//读取列线的电平状态temp = COL1 | COL2 | COL3 | COL4;//如果有列线为低电平,则表示有按键按下if (temp!= 0xF0){//延迟去抖动delay_ms(10);//再次读取列线的电平状态temp = COL1 | COL2 | COL3 | COL4; if (temp!= 0xF0){//确定按下的按键for (j = 0; j < COL_NUM; j++){if ((temp &(1 << j))== 0){keyValue = KeyCodeMapij;break;}}//执行相应的操作switch (keyValue){case '1'://具体操作break;case '2':break;//其他按键的操作}}}}}//主函数void main(){while (1){KeyScan();}}```六、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对矩阵式键盘的输入检测,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按键执行相应的操作。
单片机矩阵键盘实验
单片机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操作[实验要求]独立按键操作: 试操作P3.4~P3.7控制的四个独立按键中的某一个, 每按一次, 数码管上显示数字作一次加1或减1变化, 显示数字在0~9之间.矩阵键盘操作: 依次按下4*4 矩阵键盘上从第1 到第20 个键,同时在六位数码管上依次显示0、1、2、3、4、5、6、7、8、9、A、B、C、D、E、F。
[实验原理](1) 按键识别去抖动原理:我们在手动按键的时候, 由于机械抖动或是其它一些非人为的因素很有可能造成误识别, 一般手动按下一次键然后接着释放, 按键两片金属膜接触的时间大约为50ms 左右,在按下瞬间到稳定的时间为5-10ms,在松开的瞬间到稳定的时间也为5-10ms,如果我们在首次检测到键被按下后延时10ms 左右再去检测,这时如果是干扰信号将不会被检测到,如果确实是有键被按下,则可确认,以上为按键识别去抖动的原理。
(2) 独立按键识别: 判断是否按下键盘,当单片机上电时所有I/O 口为高电平,参照实验电路图, S2 键一端接地另一端接P3.4,所以当键被按下时P3.4 口直接接地,此时检测P3.4 肯定为低电平。
(3) 矩阵键盘识别: 参照实验电路图, 矩阵键盘的四行分别与P3.0-P3.3 连接,四列分别与P3.4-P3.7 连接。
如识别第1列按键, 可给P3.4送低电平,其余为高电平, 把P3口数据读回, 判断其第4位是否全为1, 如果全为1,则该列无键按下, 可继续判断下1列, 如有某位为0, 则有键按下,并可根据其位置识别按键所在行,从而确定该按键位置和键值. 其它各列按键识别类同.[实验目的](1)掌握独立按键的识别方法.(2)掌握按键去抖动的基本原理。
(3)了解矩阵键盘检测的操作方法。
(4)进一步巩固掌握数码管的显示操作方法.[硬件电路]图1 独立键盘和矩阵键盘电路图图2 矩阵键盘接口图。
实验七 矩阵式键盘
实验七矩阵式键盘一、实验目的1.掌握矩阵式键盘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用4×4键盘的键值定义为0~15,并在二位LED数码管上动态显示出来。
三、实验步骤说明用4×4键盘的键值定义为0~15,并在二位LED数码管上动态显示出来。
1) 硬件P0口为字形码,P2口为字选码。
P1控制键盘,其中P1.0~P1.3为输出扫描码,P1.4~P1.7为回复码。
2)程序框架定义函数和数组void DelayMS(uchar x) ;// 延时子程序void Display(uchar y); // 显示子程序uchar keys();// 求键值子程序uchar keyno();//判断是否有键按下uchar code DSY_CODE[] = {0x28, 0x7e, 0xa2, 0x62, 0x74, 0x61, 0x21, 0x7a, 0x20, 0x60};uchar key_value=99;//按键键值//-----------------------------------------------------------------// 主程序//-----------------------------------------------------------------void main(){while(1){设置P1.0~P1.3为输入口全1,P1.4~P1.7为列值,置全0。
调显示函数,显示键值key_value如果有键按下调键值函数并赋给key_value}}//-----------------------------------------------------------------// 延时子程序//-----------------------------------------------------------------void DelayMS(uchar x){}//-----------------------------------------------------------------// 显示子程序//-----------------------------------------------------------------void Display(uchar y){显示黑屏;显示十位延时显示黑屏;显示个位延时}//-----------------------------------------------------------------// 判断是否有键按下子程序,没有返回0,有返回1//-----------------------------------------------------------------uchar keyno(){}//-----------------------------------------------------------------uchar keys();// 求键值子程序,返回键值//-----------------------------------------------------------------uchar keys(){设置P1.0~P1.3为输入口全1,P1.4~P1.7为列值,置全0。
矩阵按键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按键技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矩阵按键因其结构紧凑、易于扩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
为了提高学生对矩阵按键原理和应用的理解,本次实训选取了矩阵按键作为实训内容。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矩阵按键的原理和结构;2. 掌握矩阵按键的驱动程序编写;3. 学会使用矩阵按键实现简单功能;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矩阵按键原理与结构矩阵按键是一种利用行列交叉原理来检测按键状态的按键电路。
它由若干行和列组成,通过行列交叉的交叉点连接按键。
当按键被按下时,相应的行和列被连接,从而实现按键的识别。
2. 矩阵按键驱动程序编写以51单片机为例,介绍矩阵按键驱动程序的编写方法。
(1)初始化矩阵按键:设置行线为输出,列线为输入,并对行线进行上拉。
(2)扫描按键:从第一行开始,依次将行线置低电平,其他行线置高电平,然后读取列线的状态。
如果列线为低电平,则表示该行对应的按键被按下。
(3)消抖处理:为了避免按键抖动引起的误判,需要对按键状态进行消抖处理。
3. 使用矩阵按键实现简单功能以一个简单的计算器为例,介绍使用矩阵按键实现计算器功能的方法。
(1)设计计算器界面:根据计算器的功能需求,设计按键布局。
(2)编写按键扫描程序:根据按键布局,编写按键扫描程序,实现按键的识别。
(3)编写功能实现程序:根据计算器的功能需求,编写功能实现程序,如加、减、乘、除等。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准备51单片机开发板、矩阵按键模块、电源等实验器材。
2. 矩阵按键原理与结构学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矩阵按键的原理和结构。
3. 矩阵按键驱动程序编写:根据实训要求,编写矩阵按键驱动程序。
4. 矩阵按键功能实现:使用矩阵按键实现计算器功能,包括按键扫描、消抖处理、功能实现等。
5. 实验调试:对实验程序进行调试,确保程序正常运行。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矩阵按键的原理和结构,学会了矩阵按键驱动程序的编写,以及使用矩阵按键实现简单功能的方法。
矩阵键盘实验报告
矩阵键盘实验报告矩阵键盘实验报告引言:矩阵键盘是一种常见的输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矩阵键盘的研究和实验,深入了解其原理和工作机制,并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本文将从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讨论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实验目的:1. 理解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2. 掌握矩阵键盘的接线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矩阵键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矩阵键盘、电路板、导线等;2. 连接电路:将矩阵键盘与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3. 编写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对矩阵键盘的扫描和按键检测;4. 烧录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5. 运行实验:按下矩阵键盘上的按键,观察电路板上的指示灯是否亮起。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矩阵键盘的接线和程序烧录,并进行了按键测试。
在按下不同的按键时,电路板上相应的指示灯亮起,证明了矩阵键盘的正常工作。
讨论:1.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矩阵键盘是由行线和列线组成的,每个按键都与行线和列线相连。
当按下某个按键时,对应的行线和列线会短接,从而使得电流流过该按键,被检测到。
2. 矩阵键盘的接线方法: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常见的4行4列的接线方式,即将矩阵键盘的4个行线连接到单片机的4个输入引脚上,将4个列线连接到单片机的4个输出引脚上。
3. 矩阵键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矩阵键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即使在长时间使用和频繁按键的情况下,矩阵键盘仍能正常工作,并且按键的检测准确率较高。
4. 矩阵键盘的应用潜力:矩阵键盘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如计算机、手机、电视遥控器等。
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集成等优点,因此在电子产品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矩阵键盘作为一种常见的输入设备,在电子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潜力。
单片机 矩阵键盘实验 实验报告
单片机矩阵键盘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片机矩阵键盘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单片机矩阵键盘的原理和应用,能够使用单片机按键输入
实验内容:利用Keil C51软件,采用AT89C51单片机实现一个4x4的矩阵键盘,当按下任何一个按键时,将相应的键值传输到液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实验步骤:
1、搭建实验电路,将矩阵键盘与单片机相连,连接好电源正负极,然后将电路焊接成一个完整的矩阵键盘输入电路。
2、打开Keil C51软件,新建一个单片机应用工程,然后编写代码。
3、通过代码实现对矩阵键盘输入的扫描功能,当按下任何一个按键时,将相应的键值传输到液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4、编译代码,生成HEX文件,下载HEX文件到单片机中,将单片机与电源相连,然后就可以测试了。
5、测试完成后,根据测试结果修改代码,重新编译生成HEX 文件,然后下载到单片机中进行验证。
实验结果:
经过测试,实验结果良好,能够准确地输入按键的值,显示在液晶屏上。
实验感想: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深地认识到了矩阵键盘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应用价值,同时也更加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这对我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好的帮助。
矩阵键盘实验报告
自主学习用实验矩阵键盘识别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4×4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和键盘的扫描方式。
2、掌握键盘的去抖方法和键盘应用程序的设计。
二、实验设备
1、PC 机一台;
2、开放式模块化单片机教学实验箱一台;
3、USB 下载线一根。
三、实验内容
自行编制程序,用 51 单片机实现 4×4 矩阵键盘扫描,采用线反转法;并实现当S11按下时在数码管上显值“0”,当S12按下时在数码管上显值“1”……,即依次将 S11 至S26按下,在数码管上依次显示十六进制数“0-F”,矩阵键盘原理图如图1-1 所示。
单片机与数码管接口电路原理图如图 1-2 所示。
图 1-1 矩阵键盘接口电路
图 1-2 数码管接口电路原理图
四、思考题
1.画出所编程序的流程图;
2.若要实现2×4 矩阵键盘,软硬件作如何修改。
答:将行线P2^3, P2^4接线去掉。
程序对应部分P2=0xfd; P2=0xfe;删掉。
3.实验中有何故障、问题出现,是否得到解决?如何解决的?问题:显示值对应出错。
原来是共阳段码和共阴段码弄相反了。
矩阵键盘密码锁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矩阵键盘密码锁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安全设备,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及单片机应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矩阵键盘密码锁的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及按键扫描方法;2. 掌握单片机在密码锁系统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提高学生对电子产品的安全性认识。
三、实训内容1. 硬件设计(1)主控芯片: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2)矩阵键盘:采用4x4矩阵键盘,共16个按键;(3)显示屏:选用1602LCD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密码及提示信息;(4)其他元件:按键、蜂鸣器、电阻、电容等。
2. 软件设计(1)按键扫描:采用逐行扫描法,对矩阵键盘进行扫描,检测按键状态;(2)密码设置与验证:设置四位密码,用户输入密码后,系统进行验证;(3)开锁与上锁:当密码正确时,系统解锁;当密码错误时,蜂鸣器报警;(4)定时器:设置一个定时器,用于控制密码输入错误次数,若连续输入错误三次,则锁定系统。
3. 系统实现(1)搭建电路:按照设计图纸,将各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2)编写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矩阵键盘扫描、密码设置与验证、开锁与上锁等功能;(3)下载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4)调试与测试:对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各功能正常。
四、实训过程1. 电路搭建:按照设计图纸,将各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注意焊接质量,确保电路的可靠性;2. 程序编写: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矩阵键盘扫描、密码设置与验证、开锁与上锁等功能,并进行调试;3. 系统调试: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对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各功能正常;4. 功能测试:测试密码设置、密码验证、开锁与上锁等功能,验证系统性能。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矩阵键盘扫描:通过逐行扫描法,成功实现了对矩阵键盘的扫描,并能准确检测按键状态;2. 密码设置与验证:成功实现了四位密码的设置与验证,当密码正确时,系统解锁;当密码错误时,蜂鸣器报警;3. 开锁与上锁:成功实现了开锁与上锁功能,当密码正确时,系统解锁;当密码错误时,蜂鸣器报警,并锁定系统;4. 定时器:成功设置了定时器,当连续输入错误三次密码时,系统锁定,直至系统复位。
单片机 矩阵键盘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五矩阵键盘实验一、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做到在键盘上每按一个数字键(0-F)用发光二极管将该代码显示出来。
按其它键退出。
2、加法设计计算器,实验板上有12个按键,编写程序,实现一位整数加法运算功能。
可定义“A”键为“+”键,“B”键为“=”键。
二、实验目的1、学习独立式按键的查询识别方法。
2、非编码矩阵键盘的行反转法识别方法。
三、实验说明1、MCS51系列单片机的P0~P3口作为输入端口使用时必须先向端口写入“1”。
2、用查询方式检测按键时,要加入延时(通常采用软件延时10~20mS)以消除抖动。
3、识别键的闭合,通常采用行扫描法和行反转法。
行扫描法是使键盘上某一行线为低电平,而其余行接高电平,然后读取列值,如读列值中某位为低电平,表明有键按下,否则扫描下一行,直到扫完所有行。
行反转法识别闭合键时,要将行线接一并行口,先让它工作在输出方式,将列线也接到一个并行口,先让它工作于输入方式,程序使CPU通过输出端口在各行线上全部送低电平,然后读入列线值,如此时有某键被按下,则必定会使某一列线值为0。
然后,程序对两个并行端口进行方式设置,使行线工作于输入方式,列线工作于输出方式,并将刚才读得的列线值从列线所接的并行端口输出,再读取行线上输入值,那么,在闭合键所在行线上的值必定为0。
这样,当一个键被接下时,必定可以读得一对唯一的行线值和列线值。
由于51单片机的并口能够动态地改变输入输出方式,因此,矩阵键盘采用行反转法识别最为简便。
行反转法识别按键的过程是:首先,将4个行线作为输出,将其全部置0,4个列线作为输入,将其全部置1,也就是向P1口写入0xF0;假如此时没有人按键,从P1口读出的值应仍为0xF0;假如此时1、4、7、0四个键中有一个键被按下,则P1.6被拉低,从P1口读出的值为0xB0;为了确定是这四个键中哪一个被按下,可将刚才从P1口读出的数的低四位置1后再写入P1口,即将0xBF写入P1口,使P1.6为低,其余均为高,若此时被按下的键是“4”,则P1.1被拉低,从P1口读出的值为0xBE;这样,当只有一个键被按下时,每一个键只有唯一的反转码,事先为12个键的反转码建一个表,通过查表就可知道是哪个键被按下了。
单片机矩阵按键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理解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
2. 掌握矩阵键盘的编程方法,实现按键的检测和响应。
3.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1. 矩阵键盘电路设计2. 矩阵键盘编程3. 矩阵键盘应用实例三、实训环境1. 单片机开发板:51单片机开发板2. 矩阵键盘:4x4矩阵键盘3. 编程软件:Keil uVision54. 仿真软件:Proteus四、实训过程1. 矩阵键盘电路设计矩阵键盘由行线和列线组成,通过行列交叉连接的按键阵列实现按键功能。
在4x4矩阵键盘设计中,共有4条行线和4条列线,共16个按键。
电路设计如下:(1)行线连接:将单片机的P1.0至P1.3端口作为行线输出,用于控制行线电平。
(2)列线连接:将单片机的P2.0至P2.3端口作为列线输入,用于检测按键状态。
(3)按键连接:将16个按键分别连接到行线和列线交叉处。
2. 矩阵键盘编程(1)初始化:设置P1端口为输出模式,P2端口为输入模式。
(2)按键检测:通过逐行扫描的方式检测按键状态。
首先将P1端口的所有行线设置为低电平,然后逐行检查P2端口列线的状态,如果某列线为低电平,则表示该行对应列的按键被按下。
(3)消抖处理:为了避免按键抖动引起的误读,需要进行消抖处理。
通常采用软件消抖方法,即在检测到按键按下后,延时一段时间(如10ms)再次检测按键状态,如果按键仍然被按下,则确认按键操作有效。
(4)按键处理:根据检测到的按键,执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当按键按下时,在LCD1602显示屏上显示对应的按键值。
3. 矩阵键盘应用实例以LCD1602显示屏为例,实现按键与显示内容的关联。
(1)LCD1602显示屏初始化:设置LCD1602的显示模式、光标位置等。
(2)按键扫描:按照上述方法检测按键状态。
(3)按键处理:根据按键值,在LCD1602显示屏上显示对应的字符。
五、实训结果1. 成功设计并实现了4x4矩阵键盘电路。
2. 编写了矩阵键盘的检测和响应程序,实现了按键的检测和消抖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矩阵式键盘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c语言设计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矩阵式键盘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矩阵式键盘结构
2.掌握矩阵式键盘工作原理
3.掌握矩阵式键盘的两种常用编程方法,即扫描法和反转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实验1.矩阵式键盘实验
功能:用数码管显示4*4矩阵式键盘的按键值,当K1按下后,数码管显示数字0,当K2按下后,显示为1,以此类推,当按下K16,显示F。
(1)硬件设计
电路原理图如下
仿真所需元器件
(2)proteus仿真
通过Keil编译后,利用protues软件进行仿真。
在protues ISIS 编译环境中绘制仿真电路图,将编译好的“xxx.hex”文件加入AT89C51。
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操作方完成矩阵式键盘实验。
具体包括绘制仿真电路图、编写c源程序(反转法和扫描法)、进行仿真并观察仿真结果,需要保存原理图截图,保存c源程序,总结观察的仿真结果。
完成思考题。
三、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1.按照硬件设计在protues上按照所给硬件设计绘制电路图。
2.在keil上进行编译后生成“xxx.hex”文件。
3.编译好的“xxx.hex”文件加入AT89C51。
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void Scan_line()//扫描行
{
Delay(10);//消抖
switch ( P1 )
{
case 0x0e: i=1;
break;
case 0x0d: i=2;
break;
case 0x0b: i=3;
break;
case 0x07: i=4;
break;
default: i=0;//未按下
break;
}
}
void Scan_list()//扫描列
{
Delay(10);//消抖
switch ( P1 )
{
case 0x70: j=1;
break;
case 0xb0: j=2;
break;
case 0xd0: j=3;
break;
case 0xe0: j=4;
break;
default: j=0;//未按下
break;
}
}
void Show_Key()
{
if( i != 0 && j != 0 ) P0=table[ ( i - 1 ) * 4 + j - 1 ];
else P0=0xff;
}
五、讨论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