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中) 统计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姓名与学号项赛衡 3100102484 年级与专业医学试验班类

所在学院求是学院蓝田学园

统计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项赛衡 3100102484

摘要:

医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医学领域内未知的事物,而反映未知事物特征的指标常带有变异性。由于变异性的存在,实验或观测的结果就必然带有

不确定性。为了获得带有规律性的结果,人们就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实验或

观测,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统计学医学应用

引言:

在今天的学术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科学研究已经被统计学绑

架了!”这种说法固然有些夸张,却也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统计学正在科学研究领域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试图简单介绍一下统

计学在医学中的运用。

正文:

生物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普遍存在着变异。所谓变异(个体差异),系指相同条件下同类个体之间某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系偶然因素起作

用的结果。如在同样条件下,用同一种药物来治疗某病,有的病人被治愈,有的疗效不显著,有的可能无效甚至死亡。引起客观现象差异的原因是多

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一类原因是普遍的、共同起作用的主要因素,另一

类原因则是偶然的、随机起作用的次要因素。这两类原因总是错综复杂地

交织在一起,并以某种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

科学的任务就在于,要从看起来是错综复杂的偶然性中揭露出潜在的必然性,即事物的客观规律性。这种客观规律性是在大量现象中发现的,

比如临床要观察某种疗法对某病的疗效时,如果观察的病人很少,便不易

正确判断该疗法对某病是否有效;但当观察病人的数量足够多时,就可以

得出该疗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或无效的结论。所以,统计学方法是我们在进行医学研究时的十分重要的重要工具,并由此发展出一门新学科:医学

统计学。

医学统计学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后才逐渐形成为一门学科。解放前,我国学者即致力于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医学中去,但人力有限、范围较窄。解放后,随

着医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本学科得到迅速普及与提高。通过大量实践,在不少方面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丰富了医学统计学的内容。而电子计算机的作用,更促进了多变量分析等统计方法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医学统计学的内容包括:①统计研究设计。我们制订调查计划或实验设计时,除专业问题外,还必须从医学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使调查或实验结果能够科学地回答所研究的问题。一个好的设计可以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更多的较可靠的资料。②总体指标的估计。医学研究中实际观测或调查的部分个体称为样本,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人们除用均数、率等统计指标对调查或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来估计总体中相应的统计指标,即参数估计。③假设检验。就是依据资料性质和所需解决的问题,先建立适当的假设,然后采用适当的检验方法,根据样本是否支持所作的假设,来决定对假设的接受或拒绝。④联系、分类、鉴别与鉴测等研究。在疾病的防治工作中,经常要探讨各种现象数量间的联系,寻找与某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要进行多种检查结果的综合评定、探讨疾病的分型分类:计量诊断,选择治疗方案;要对某些疾病进行预测预报、流行病学监督,对药品制造、临床化验工作等作质量控制,以及医学人口学研究等。医学统计学,特别是其中的多变量分析,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在本文中,我们以第一项内容“统计研究设计”为例:

为了获得带有规律性的结果,人们就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实验或观测。然而总体的容量很大,甚至是无限的,研究者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却是十分有限的。客观实际迫使研究者不得不从总体中进行抽样研究,以期通过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去推论总体的规律性。

如何定义总体、如何从特定总体中抽样、如何确定样本大小、选择什么作为受试对象、观测哪些指标、如何合理安排和控制各种影响因素等一系列问题,就构成了在统计学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内容—统计研究设计,它包括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在流行病学这样的学科中,常需进行调查设计;在以实验为主要手段的医学研究领域中,常需进行实验设计。凡是忽视研究设计的医学研究,要么得出可笑、错误的结论;要么成百上千次地重复某项实验,方可得到预期的某种结果,以至“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严重失调。

例如,早在本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医学界曾用金的化合物当作结核病的特效药,一些人为此发表的论文数以百计。然后,又作为定论编入了医学院的讲义。直到40年代末50年代初,由于采用了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才较迅速而客观地对它们作出了基本上是否定的评价。与此同时,运用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法,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肯定了链霉素、对氨柳酸和异烟肼对结核病的疗效,并证实联合使用其中两种比单用一种更好。再比如,有一种农药,据说经历了666次试验,才确定了其配方,故取名为“六六六粉”。与此相反,某研究者在进行某种抗生素发酵培养基最优配方方案的研究时,考察了五个三水平因素,同时,还考察了三对一级(即两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运用正交设计技术,仅做了

27次试验,就得到了相当满意的结果。如果盲目摸索,所有因素的水平都要互相搭配到,共有3×3×3×3×3=35=243种不同的试验条件。为了考察交互作用,各条件下至少要做两次重复试验,故总共需做2×243=486次试验。“27”与“486”这两个数字之差,是相当惊人的。如果所考察的试验因素再增加,二者之差就会更加惊人!甚至无法为研究者所承受。

当然,有了良好的研究设计,并不代表科研工作一定能取得成功。比如,如果研究者对某设计的本质认识不清,在收集实验数据时就易犯错误,以致不能按原先研究设计所定义的数学模型去分析实验资料。

例如,许多医学研究工作者常自发地运用重复测量设计,而收集资料时却是按独立重复实验设计方式进行的。把本来只有30只小鼠分别被重复观测5次而得到的150个实验数据,错误地视为取自150只小鼠的实验数据。本该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却被迫使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其结论的可靠性必然要受到影响。

不注意运用或错误地运用统计学方法,都会对医学研究造成麻烦。如数据的统计描述与表达方面的错误,往往会降低医学论文的质量;而不用统计分析方法或误用、滥用统计分析方法,往往直接导致研究者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方面的事例,在医学论文中是常见的。

简而言之,在医学研究中必须正确运用统计学,这是科研工作的科学性所决定的。搞科研,首先必须尊重科学。借助统计学这个有用的工具,可以去探索未知事物,揭示和阐明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性。

参考文献:

1 《医学统计学》徐勇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2 百度百科:医学统计学:/view/406358.htm#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