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脊髓空洞积水症(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脊髓空洞积水症(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脊髓空洞积水症亦称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一种慢性缓慢进展的脊髓退行性病变,病理特点是髓内有空洞形成及胶质增生。
表现为脊髓中央管扩大形成管状空腔,引起受累节段的神经损害症状。
空洞常发生于颈段及胸段,位居脊髓横断面中心。
空洞分为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
特发性脊髓空洞无确切病因。
继发性脊髓空洞可由于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外伤或肿瘤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以受累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消失,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
二病因脊髓空洞症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
关于空洞形成原理大致有三种学说:1.认为脊髓空洞是由于胚胎期神经管关闭不全造成的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
2.认为脊髓空洞及发育是脊髓肿瘤的囊性变。
3.认为脊髓空洞是由四脑室出口受到堵塞与脑室内脑脊液搏动不断冲击,导致脊髓中央管逐渐扩大。
三临床表现1.感觉异常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表现不同。
最早症状常为单侧的感觉,温度觉障碍。
可有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及深感觉完整的分离感觉障碍。
常在手部发生灼伤或刺、割伤后发现痛温觉缺失。
许多患者在痛温觉消失区域内有自发性的中枢痛。
2.运动障碍颈胸段脊髓空洞出现一侧或两侧上肢无力,肌张力下降,尤其以双手鱼际肌,骨间肌萎缩最为明显,严重者呈爪形手畸形。
且可发生肌肉震颤。
空洞如发生出血,症状可能突然加剧。
3.自主神经损害症状空洞可引起病变节段肢体与躯干少汗,温度降低,指甲角化过度、萎缩,失去光泽。
晚期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四检查1.MRI对空洞的部位,形态,长度,范围及其他病变能提供准确的消息,也能看到空洞内的部分分隔。
环枕部的MRI可明确是否存在小脑扁桃体下疝。
同时可行MRI-cine,即脑脊液电影检查,明确空洞区域脑脊液流动情况。
2.CT头颅CT可发现是否合并脑积水,甚至肿瘤或蛛网膜囊肿。
颈部CT可发现是否合并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等畸形。
3.诱发电位及肌电图了解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脊髓空洞症健康宣教
脊髓空洞症健康宣教脊髓空洞症,又称为脊髓水泡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它是指在脊髓中形成的空洞,导致脊髓受损,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提高大众对脊髓空洞症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本文将重点介绍脊髓空洞症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一、脊髓空洞症的病因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但有一些可能的病因可以被提出。
首先,遗传因素在脊髓空洞症的发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研究表明,某些家族性脊髓空洞症的发病率较高,说明了遗传因素的重要性。
其次,维生素B12缺乏、营养不良、感染等也可能与脊髓空洞症的发生有关。
最后,外伤、手术等脊髓损伤可能成为脊髓空洞症的诱因。
二、脊髓空洞症的症状脊髓空洞症的症状因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肢体乏力、行走困难、上肢和下肢感觉丧失以及泌尿功能紊乱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手麻、腰背部疼痛、肌肉萎缩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脊髓空洞症患者病情的进展往往是渐进性的,一开始可能只表现为轻微的症状,逐渐加重。
三、脊髓空洞症的预防措施预防是最有效的控制脊髓空洞症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预防脊髓空洞症的措施:1. 增加营养摄入: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预防脊髓空洞症至关重要。
合理摄入富含维生素B12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肉类、蛋类、奶类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2. 避免外伤:避免暴力冲击和摔跤等运动,尽量减少脊髓损伤的风险。
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时,如骑车、滑雪等运动,务必佩戴好安全装备。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体检,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可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或病变。
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4. 遵医嘱治疗:如果已经被诊断为脊髓空洞症或有脊髓空洞症家族史,则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五、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脊髓空洞症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对脊髓空洞症的认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患病的风险。
脊髓空洞症(教学及宣教)
脊髓空洞症概述由于MR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临床上发现脊髓空洞症并非少见,尤其以颈胸段为多发;其中不少病例的病变范围可达上颈髓,甚至延髓处。
但其病因至今尚不明了,多数学者认为其属于脊髓本身的进行性缓慢发展的退行性变。
脊髓空洞症的主要病理解剖特点是脊髓中央管内积水和胶质组织增生。
因此临床表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状;中后期,当压力波及脊髓实质外周时,则出现运动障碍症状,尤以上肢为重,且早发。
脊髓空洞症发病机制一、病因学对本病的发病原因至今仍不明了,目前仅有以下3种学说。
(一)先天性发育障碍由于本病可伴有脊柱裂、椎管狭窄、扁平颅底、脊椎融合等先天性畸形,因而认为本病可能于胚胎期神经管关闭不全所引起。
(二)机械性压迫认为凡可引起第4脑室出口不畅的机械性因素(包括扁平颅底、延髓小脑扁桃下疝等)引起的畸形,如将这种畸形通过手术纠正后,由于改善了第4脑室出口的阻塞状态,可使本病得到缓解和好转。
因此产生了这种理论。
(三)损伤性因素指各种波及颈髓的外伤,由于局部外伤性渗出及出血所继发的纤维化;至后期又因瘢痕组织收缩,并波及血管支而导致脊髓局部出血、软化及坏死,最后于中央管处形成空腔。
二、病理与分型(一)病理改变从大体外观上看,可能有轻度梭形变或正常,亦可有萎缩征。
于中央管处形成扩张状,内为黄色或淡黄色或正常之脑脊液。
管壁为环形排列的胶质细胞及纤维组织构成,表面多呈不规则状。
其部位从颈(下)段及上胸段为多发;病变位于脑干处,则称为延髓空洞症。
空洞亦可见于腰骶段,罕有多发者。
(二)分型1.交通型指空洞与脑脊液循环系统相交通,此时形成单纯性脊髓中央管积水。
2.非交通型指空洞不再与蛛网膜下腔之脑脊液相交通,因此残留的脑脊液多较浓,色泽黄,蛋白含量高,并多有粘连形成。
脊髓空洞症临床表现(一)一般特点1.部位以颈胸段为多见(下颈髓至上胸髓)。
2.年龄以20~30岁之青春期为多发,亦可散见于学龄前儿童或老年人。
3.性别男多于女。
医院神经内科脊髓空洞症诊疗常规
医院神经内科脊髓空洞症诊疗常规脊髓空洞症就是脊髓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病变。
病因不十分清楚,其病变特点是脊髓(主要是灰质)内形成管状空腔以及胶质(非神经细胞)增生。
常好发于颈部脊髓。
当病变累及延髓时,则称为延髓空洞症。
【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多为青状年。
进展缓慢,持续多年。
症状与病变节段和所在神经轴内位置有关。
颈段上胸段病变多见。
(一)感觉症状:痛温觉丧失,轻触觉、震颤觉和位置觉相对保留,属本病特征,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可有深部痛,累及肩臂。
累及后索时,则出现相应深感觉障碍。
(二)运动症状:病变累及前角细胞引起相应肌肉瘫痪、萎缩,肌张力减低,肌纤维震颤和反射消失。
手部肌肉受累严重可出现爪形手畸形。
病变累及侧索,下肢可有对称或非对称性痉挛性轻瘫,反射亢进。
晚期可出现Horner征。
(三)营养障碍:由于关节软骨和骨的营养障碍以及深浅感觉障碍产生Charcot关节。
表现为关节肿胀、积液,超限活动,活动弹响而无痛感。
X线显示关节骨端骨软骨破坏破碎,可有半脱位。
皮肤可有多汗,无汗,颜色改变,角化过度,指甲粗糙、变脆。
有时出现无痛性溃疡。
常有胸脊柱的侧弯或后突。
膀胱及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多见于晚期。
【辅助检查】1.脑脊液:多无异常,脊髓腔部分梗阻时可有蛋白升高。
2.X线检查:可发现charcot关节、颈枕区畸形、脊柱畸形等。
3.延迟CT扫描:可显示高密度空洞影像。
4.MRI检查:空洞显示为低信号,矢状位出现于脊髓纵轴,横切面可清楚显示所在平面空洞的大小及形态。
MRI对本病诊断价值较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成年期发病,起病隐袭,缓慢进展,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出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肌无力和肌萎缩、皮肤和关节营养障碍,不难诊断。
延迟CT扫描和MRI发现空洞可确诊。
本病须与下列疾病鉴别:1.脊髓内肿瘤:梗阻时CSF蛋白可升高,病变进展快,节段短,膀胱功能障碍出现早,双侧锥体束受损,营养障碍少见,MRI可确诊。
2.颈椎病:可有手及上肢肌萎缩,常见根痛,感觉障碍呈根性分布,颈部活动受限,颈椎x线,CT和MRI可确诊。
手术讲解模板:脊髓末端空洞手术
手术资料:脊髓末端空洞手术
手术步骤: 11.3 3.硬脊膜切开
手术资料:脊髓末端空洞手术
手术步骤: 在手术显微镜下小心地切开硬脊膜,探查 椎管。
手术资料:脊髓末端空洞手术
手术步骤: 11.4 4.处理局部病变
手术资料:脊髓末端空洞手术
手术步骤:
分离隐性脊柱裂区域的局部粘连,切断紧 缩脊髓和神经根的韧带,并将肥厚、紧张 的终丝切断,此时脊髓明显地回缩。若合 并有皮样或上皮样囊肿等病变,应予以切 除。
手术资料:脊髓末端空洞手术
术前准备:
8.术前定位 术前应定出预定切除椎板的 脊椎位置,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体表标志 定位。由于体形的差异,按标志定位可能 有1~2个棘突的误差。为避免误差,可先 根据体表标志定位,再在相应棘突的体表 上用胶布粘着一铅字,摄X线片后,从X线 片上铅字的位置核定手术部位。
手术步骤: 合并隐性脊柱裂者,其椎板多有不同程度 的骨缺损,可用自体骨或骨质代用品进行 缺损修补。
手术资料:脊髓末端空洞手术
手术步骤: 11.7 7.关闭切口
手术资料:脊髓末端空洞手术
手术步骤: 严密缝合硬脊膜,继之缝合肌层、皮下组 织与皮肤。
手术资料:脊髓末端空洞手术
手术步骤: 现今,亦有学者采用“空洞-腹膜腔分流 术”治疗本病,同样效果较好。
手术资料:脊髓末端空洞手术
注意事项:
1.探查椎管时,勿损伤脊髓和神经根,并 注意对周围的细小动脉应用双极电凝止血, 切忌用单极电凝,以免造成对脊髓和神经 根的损伤。
手术资料:脊髓末端空洞手术
注意事项: 2.对病变的定位要准确,应选择在空洞的 最薄处做脊髓切开,尽可能减少对脊髓的 损伤。
手术资料:脊髓末端空洞手术
并发症: 空洞切开的范围过大,可增加脊髓损伤而 使神经症状加重。
脊髓空洞症的病因与治疗
脊髓空洞症被称为脊髓腔囊肿,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空洞症有可能是先天性的,也有可能是后天性的,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但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
那么,到底何为脊髓空洞症,它的病因和治疗方式有哪些?认识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表现为脊髓内部充满液体的空洞性病变,是一项慢性进行性的脊髓变性疾病,一般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改善病情。
手术方式包含腰穿刺引流、脊髓空洞内导管植入以及切除脊髓腔囊肿等。
如果进行手术后依旧无法恢复神经功能,可以做术后训练以及功能训练。
脊髓空洞症的形成原因和具体分类脊髓空洞症是一种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由于脊髓内存在着腔隙造成的。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体现为运动和感觉障碍以及膀胱控制问题、肠道功能缺失等,必须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
1.形成原因有关脊髓空洞症的病因并非特别明确,有的患者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形成了先天性畸形;有的患者是由脊髓受损、感染等后天性因素导致的。
脊髓空洞作为慢性脊髓变性疾病,是大部分脊髓疾病都会存在的病理现象,由于脊髓空洞造成的神经损害而引起的临床病症,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吞咽困难、大小便障碍、肌肉萎缩等。
(1)外伤。
患者脊柱受伤以后,有可能影响到椎管内的脊髓和神经,脊髓内的液体随之增加,最终造成脊髓空洞症。
(2)脊髓肿瘤。
受到环境、饮食、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也可以引起脊髓肿瘤,患者会呈现肢体无力、肌肉萎缩、感觉异常等多种症状,最终造成脊髓空洞症。
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采取手术方式治疗。
(3)感染。
感染因素会导致脊髓炎出现。
患者存在着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多项不良症状。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脊髓栓系综合征引起的。
当出现该项病症以后必须及时就医,防止影响到治疗效果。
脊髓空洞症的病因与治疗姻谭衍(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医诊通全科64RRJK2.具体分类常见病因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发育异常型、炎症病变型、占位病变型、脊髓损伤型和特发型。
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方式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方式是基于病情实际情况和患者自身差异性而确定的,结合不同的病因,不同阶段手术方式呈现出了多样化和个体化的特征。
脊髓空洞症诊疗规范2023版
脊髓空洞症诊疗规范2023版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1.ia)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疾病,主要特征是脊髓灰质内空洞形成及胶质细胞增生。
由于脊髓丘脑束及前角细胞受压,临床表现为受损节段内分离性感觉障碍、疼痛、肌萎缩及营养障碍等。
如空洞向上扩展到延髓和脑桥者称为延髓空洞症(syringobu1.bia)o 【病因与分类】脊髓空洞症确切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可能由多种致病因素造成,其发生机制常见学说有Gardne1.•流体动力学理论、WiniamS颅与椎管内压力分离学说、脑脊液脊髓实质渗透学说、肿瘤或蛛网膜炎后继发改变等。
根据病因,脊髓空洞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交通性脊髓内空腔与第四脑室相通,伴第四脑室及脊髓中央管扩张,可能与第四脑室远端脑脊液循环障碍有关。
2-非交通性脊髓内空腔不与第四脑室相通。
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最为常见,伴中央管扩张,可能与脑脊液循环在枕骨大孔处或以下受阻有关;其二为原发性脊髓实质内腔隙,既不与第四脑室相通,又不伴中央管扩张,可能机制为脊髓外伤、缺血、出血等病因引起蛛网膜炎,局部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流入组织间隙形成腔隙。
2.萎缩性腔隙为脊髓萎缩和退行性变导致局部中央管扩张或形成微小空腔。
3.肿瘤性腔隙为脊髓内肿瘤或其他新生物变性后形成的腔隙,其内并非由脑脊液填充,而是蛋白含量较高的液体。
4.特发性未发现任何确切病因的脊髓空洞症。
【病理】主要病理改变为脊髓内空洞形成和胶质增生,主要累及灰质和白质前联合处,继而向后角扩展,呈“1.”形分布。
可对称或不对称地累及前角,继而可进一步压迫脊髓白质,累及侧索和后索较少见。
脊髓外形呈梭形膨大或萎缩变细,空洞壁不规则,由环形排列的胶质细胞及纤维组成。
空洞形成早期,囊壁多不规则,存在退变的神经胶质细胞。
空洞形成已久,周围胶质增生及肥大星形细胞形成致密囊壁,空洞周围可见透明变性的异常血管。
空洞内液体充填成分与脑脊液相似,如果蛋白含量增高则呈黄色。
脊髓空洞症为围手术期健康指导
脊髓空洞症病人围手术术期指导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 SM)是主要累及脊髓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的退行性病变,脊髓内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形成管状空腔。
本病发病缓慢。
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
通常继发于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术前】1完善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配血,备血。
2选择合适的颈托, 了解佩戴颈托的重要性,学会正确佩带,术前2d每天佩带1—2h,在术前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3手术前晚注意患者情绪,予以心理安慰。
如病情许可给予适量的镇静药或安眠药,让患者安静入睡。
4准备好X线片、CT或MRI片和颈托一同带入手术室。
【术后】1卧位:手术6h后取仰卧位,头部垫软枕,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侧卧时枕与肩宽同高,使颈部与躯干保持呈直线,并在侧卧位时应在肩背部和腿部垫支持物,以维持侧卧姿势。
故手术后翻身或搬动患者,应保持患者头、颈、肩、躯干纵轴一致,避免旋转、震动,特别注意颈部固定,维持脊柱的生理弯曲度。
2饮食:禁食6小时后,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或遵医嘱。
昏迷及吞咽困难者,术后鼻饲饮食。
3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出,翻身时注意引流管不可牵拉、扭曲、打折。
4遵医嘱给予吸氧及监护,不可私自调氧流量及监护仪设置,保持其清洁干燥。
5注意切口引流液情况,保持敷料干燥,拔出引流管后注意有无脑脊液漏。
【出院指导】1给予心理安慰树立信心,对疾病要有正确认识,积极配合术后治疗护理。
了解康复期功能锻炼重要性及意义出院后能持之以恒坚持功能锻炼。
并且只能从事一般活动,不要手提或搬运超过15kg重物。
2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多进高蛋白食物保证合理营养戒除烟酒。
3避免颈部左右过度扭曲动作。
颈托要佩带1~3个月,卧床休息时可摘下颈托,起床前戴好颈托再下地活动。
4出院后有不适及时来医院就诊,1个月、3个月、1年各复查1次。
:。
脊髓病变 病情说明指导书
脊髓病变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脊髓病变概述脊髓病变(spinal cord lesions)包括脊髓发育异常、脊髓肿瘤、脊髓非肿瘤样病变。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脑干向下延伸的部分,当其有感染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时,可能会出现病变。
脊髓病变的三主征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英文名称:spinal cord lesion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部分患者具有家族遗传性。
发病部位:脊髓。
常见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主要病因:先天性发育异常、髓内病变、髓外硬脊膜内病变、硬脊膜外病变、脊柱疾病、脊柱外伤、感染等。
检查项目:周围血象、骨髓涂片检查、脊柱X线、CT、MRI、脑脊液检查。
重要提醒:脊髓病变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精心护理,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脊髓病变的发病特点三、脊髓病变的病因病因总述:引起脊髓病变的病因复杂,常见原因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髓内病变、髓外硬脊膜内病变、硬脊膜外病变、脊柱疾病或外伤、感染、维生素B12缺乏、血管病变、放疗等。
基本病因:1、先天因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脊髓、脊柱或血管结构出现先天性发育异常。
如脊髓空洞症可能是由于胚胎期脊髓神经管闭合不全或脊髓内先天性神经胶质增生导致脊髓中心变性所致。
2、疾病所致(1)髓内病变如脊髓炎、脊髓血管病、血管畸形、代谢或维生素缺乏导致的脊髓病变、脊髓空洞症、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等。
(2)髓外硬脊膜内病变包括神经鞘瘤、脊膜瘤等髓外肿瘤。
(3)硬脊膜外病变如脊索瘤、转移癌、脂肪血管瘤、脓肿等。
3、脊柱疾病或外伤如椎间盘脱出、椎骨骨折或脱位、椎管狭窄、椎管内血肿形成、脊椎结核、脊椎肿瘤等。
4、感染感染可原发于脊柱结核、硬膜外脓肿和脑膜炎等,也可继发于流感、伤寒、产褥感染等。
脊髓空洞症健康宣教
脊髓空洞症健康宣教脊髓空洞症,又称为脊髓腔扩大症,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
它是由于脊髓内部出现液体积聚,导致脊髓空洞扩大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
脊髓空洞症的发病率较低,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公众对脊髓空洞症的认识,并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应对该疾病,本文将对脊髓空洞症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尽的宣教。
1. 脊髓空洞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脊髓空洞症被认为是一种先天性异常,主要由于胚胎期间脊髓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导致。
它可能与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及营养不良有关。
脊髓空洞症通常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
先天性脊髓空洞症是指由胚胎期间胚胎脊髓管的闭合异常引起的。
获得性脊髓空洞症则是由于外伤、感染或其他病理因素引起的,一般在成年人中更为常见。
2. 脊髓空洞症的常见症状脊髓空洞症的症状多样化,会随着病情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运动和感觉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肢体无力、麻木、疼痛和感觉异常等症状。
这是由于脊髓空洞症影响了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的正常传导。
- 脊柱变形:脊髓空洞症可能导致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和脊髓压迫。
这些变形会进一步加剧症状的出现。
- 肌肉萎缩和肌力减退:长期的神经功能受损会引起患者肌肉无力和萎缩,导致活动能力下降。
除了上述主要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共济失调等其他并发症。
3.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对于脊髓空洞症的准确诊断,临床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信息。
脊柱MRI是最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脊髓空洞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此外,脑脊液检查也可以通过分析脊髓液中的蛋白质和细胞等指标来辅助诊断。
4. 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方法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方式多样,并且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症状的表现来决定。
一般而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手术矫正、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使用镇痛药、抗炎药和神经营养药物来缓解症状和改善神经功能。
脊髓空洞症介绍
概述 临床表现
内
病例介
容
绍
围手术期护理
小结
2
一、什么是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进程缓慢,主要累及脊髓或 延髓的退行性病变,其病理特征是脊髓中央管扩 大、髓内积水及胶质增生,其范围大小不一。此 病发病年龄通常20-30岁,偶尔发生于儿童期或 成年以后,男女比例为3:1,起病较隐蔽,病程 也较缓慢,患者常因病变侧肢体远端发生烫伤、 烧伤或外伤却不知疼痛而就医。
7
三、病例介脑下疝扁桃体切除术及后颅窝减压 术,术后给予止血、抗炎及护脑营养神经等药物对 症治疗,术后患者出现反复高热,给予腰穿处理, 脑脊液检查提示:未见细菌感染,给予激素控制无 菌性炎症,患者病情逐步好转,复查头颅CT检查 提示:未见脑积水,经上级医生同意,于2014年3 月27日出院,出院随访3个月,状况良好。经过术 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
术前训练
(1)呼吸功能训练:用力深吸气后再缓 慢呼气,以增加潮气量,减少肺泡无效腔: 指导患者正确咳痰,即先深吸气,声门关 闭,然后在腹肌群、胸肌群、膈肌骤然收 缩后突然开放声门,将气冲出,达到咳痰 目的。(2)俯卧位训练:逐渐增加训练 时间,循序渐进,以适应手术时的体位。 (3)其他: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漱口、轴位翻身等,通过术前训练,增加 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最佳 治疗效果。
18
体位
脊髓空洞症患者术后体位严格要求,垫 枕过高可致后颈部肌肉张力增加,影响切口 愈合,过低则患者感觉不适。而变动头部位 置时易引起脑干移位或扭曲而致呼吸骤停 [2],因此,患者卧床后维持去枕平卧位, 头部两侧以沙袋制动,侧卧时注意颈围保护, 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直线上,头颈部垫 一高度适宜的软枕,每2小时轴线翻身一次, 翻身时注意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严禁直接托患者颈部,以免脊柱扭曲损伤脊 髓。
脊髓内空洞形成诊断详述
脊髓内空洞形成诊断详述*导读:脊髓内空洞形成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诊断:脊髓空洞症一般缓慢起病,渐进性加重。
患者常因疼痛、上肢和躯干麻木感、上肢尤其手部无力、肌肉萎缩或动作不灵活等原因就诊。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可分以下三方面:1、起病症状因脊髓空洞常在一侧的颈膨大的后角基底部,起病常为一侧的颈肩部和上肢的麻木、疼痛、肌力减弱及头痛;也有手部肌肉萎缩持续多年的;常有因痛觉、温度觉丧失以致手部烫伤或烧伤而不自知疼痛者;此外还有下肢僵硬无力、麻木、行走困难;或面部、躯体排汗异常;少数病例有晕眩、复视或跌倒发作现象。
2、感觉异常通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上肢痛觉和温度觉减退或消失;或可有麻木感,严重者手被烫伤或刀割伤而不知觉;或伴有颈、肩、背或上肢的疼痛。
部分患者下肢亦有感觉异常。
3、运动异常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肢力量下降;手部肌肉萎缩,严重者小指及无名指不能伸直,手呈爪形;颈、肩、臂部肌肉萎缩。
部分患者有下肢运动障碍。
部分症状持续进展或不治疗的患者晚期可能瘫痪。
4、神经营养障碍如早期:出现一侧肢体和躯干皮肤干燥少汗;中期:出现脊柱、上肢关节变形;晚期: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5、延髓损害延髓损害常由颈髓空洞向上扩延所致。
如三叉神经脊束核受侵,多表现为单侧面部麻木和节段性向心性痛、温度觉障碍,呈“洋葱皮样”分布形式,并伴有解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如疑核受侵则有同侧的软腭和声带麻痹,导致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构音障碍、悬雍垂偏斜和咽反射消失;如舌下神经核受侵则同侧舌肌萎缩及肌肉颤动,伸舌偏向病侧;如前庭小脑束或内侧纵束受侵,可出现眼球震颤、眩晕和步态不稳等;如侵害脊髓丘脑束和锥体束则出现对侧半身浅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
上述各组症状与体征除因延髓空洞本身病变外,还可由于后颅畸形、颅颈连接部的发育异常或局部蛛网膜粘连导致延髓和后组脑神经包括Ⅸ~Ⅻ对脑神经受损而出现的相应症状与体征。
脊髓内空洞形成的鉴别诊断:1、脊髓缺血:脊髓缺血所引发一系列损伤性生化改变将导致细胞内钙聚集,氧自由基含量增高,从而损伤脊髓内神经元,造成不可逆的脊髓功能损害。
脊髓空洞症的体征和治疗方法
脊髓空洞症的体征和治疗方法
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使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称为脊髓空洞症,在空洞周围常有神经胶质增生,脊髓和脑干均可受累,但以颈胸段脊髓最为常见。
颈胸段脊髓空洞症的典型症状为:
①感觉障碍: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肢及躯干上部的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痛觉、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及深感觉正常或接近正常。
病变侵及后角胶状质时,感觉障碍区可出现自发性剧痛或其他感觉异常。
侵及后索时可出现病灶同侧深感觉障碍。
②运动障碍:空洞累及脊髓前角时出现相应节段肌无力,肌萎缩、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偶有肌束颤动。
手部肌肉萎缩时可出现“鹰爪”或“猿手”。
当病损侵及侧索时可出现下肢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征阳性。
③神经营养障碍:空洞累及脊髓侧角时出现相应节段的自主神经症状。
早期多汗,继之无汗。
皮肤变嫩、发绀、指甲变脆、角化过度。
手指和前臂可有皮下组织水肿,增生,手指增粗。
受伤后创口难以愈合。
具有这种肢端无痛性坏死的、特殊类型的脊髓空洞症称为Morvan综合征。
骨质疏松、易折或伴Charcot关节。
此外,颈段脊髓空洞症还可以出现Homer综合征;腰段或胸段空洞症晚期可出现尿便困难和神经元性膀胱。
因此,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专家建议采用中药治疗,中药“空洞*康复*汤”高效的药物成份能够活血镇痛,通脉透骨,迅速活化病变部位的缺血缺氧状态,改善脊髓的病态肿胀,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脊髓神经修复酶能够直达病灶,迅速修补损伤的神经细胞,兴奋中枢神经细胞,消除并抑制炎性水肿,使触觉逐渐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麻木、痉挛、僵硬等外在表现。
脊髓空洞症介绍
脊髓空洞症的神经外科治疗一、定义和分型1.脊髓空洞症是指位于脊髓内的充满液体的管状腔其大小形状、位置均不相同,囊液清亮、无色,基本和CSF一样,像室管膜瘤或成血管细胞瘤等髓内肿瘤形成的囊肿一般不包括在内,但是有争议的是这样的肿瘤可能与真正的脊髓空洞有关。
除少数病例外,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在病理过程发展中所出现的结构改变,MRI及其技术的发展对这种关系的理解更加准确,一般认为脊髓空洞症很少自然的发展至脑干,中央管的局部扩大,尽管目前放射报告并不诊断脊髓空洞症,但它明显存在,在很多病理中并不进展,也不需要外科治疗。
二、颅颈交界处畸形所致的脊髓空洞该畸形产生的脊髓空洞症患者大部分有小脑扁桃体下疝,多年来,这些疾病都被看作Chiari类型畸形或Arnold-Chiari畸形,它们似乎都有共同的标志,相对小的后颅窝当然相对于它的内容物与脑和脑干而言。
目前的趋势是最微创外科干预,因此把单纯脊髓空洞症与是否没有扁桃体疝分开来至关重要。
可以认为所有的脊髓空洞症患者,在枕大孔上下水平,都有CSF压力瞬时均衡障碍,当小脑扁桃体疝入枕大孔,起到部分阻塞的作用时,CSF动力学更加明显,当扁桃体疝并不存在时,应当寻找其它技术证实之,这些技术象颅颈交界处的CSF流动学研究,与脊髓造影术等。
临床症状和体征过去许多作者已经描述,颅颈交界处畸形产生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两种被称作Chiari综合症。
1 与CSF动力学损害有关的症状2 脑干和颅神经损害(即后组颅神经)神经症状3 脊髓空洞严重的脊髓症状CSF动力学损害产生的症状和体征主要症状是头痛,典型的位于颅底或上颈部,Valsalva动作可产生头痛,通常短暂,数秒至几分钟,但是它们有可能放射至枕区、乳突后区或顶部,在一些患者颈部伸展可引起头痛,有时伴有眩晕,这些动作很少引起短暂的视物模糊,患者一般都可回忆到这种表现多年的头痛。
作者有一男性患者,以前被诊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在一阵剧裂的咳嗽后死亡,尽管患者坐位时眼底镜下经常不能看到视网膜静脉搏动,但是视乳突状水肿不常见。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定义及典型表现
病变节段支配区营养障碍
神经细胞分泌的蛋白质、酶及其他营养物质对皮肤、 关节、肌肉、肌腱具有营养作用。
神经营养障碍通常与神经运动功能的缺失,相一致, 肌肉的萎缩程度和速度在某种意义上讲与神经的损伤 程度相一致。
1年前,症状加重,进行牵引治疗,症状缓解,3个月前出现双上肢间断 性麻木无力,仍进行牵引治疗,症状缓解。
5天前,疼痛加重,伴头痛、恶心、且双上肢麻木无力明显加重,无呕 吐。口服颈复康、布洛芬、维生素B1,B12,未见好转入院。查体:颈部僵直, 压痛,双肩背压痛、放射痛,双手骨间肌明显萎缩,握力减弱,二头肌、三 头肌腱反射减弱。颈椎CT示:颈椎间盘突出,诊断为颈椎病。按摩、牵引后 无效,且症状加重。MR检查:脊髓内占位性囊性病变,脊髓膨大。
脊髓空 可无变化, 洞症 空洞面积大
时可有蛋白 升高
病情进展相 对缓慢
空洞平面 以下出现 椎体束征
肌肉萎缩、肌 束颤动、肌张 力减退等,皮 肤营养障碍
脊髓造影和MRI有助于鉴别诊断
4.诊断与鉴别诊断
4.2.3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脊髓空洞症的鉴别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中年起病,上下运动神经元 同时受损,严重的肌无力、肌萎缩与腱反射亢进,病 理反射并存,无感觉障碍和营养障碍,MRI无特异性 发现。
MRI
矢状图清晰显 示空洞全貌
T1WI:脊髓中央低信号管状扩张 T2WI:空洞内液体高信号;脑脊液流空征
(T2WI上为低信号或在高信号的空 内有低信号区)
横断面:空洞呈圆形,边缘清楚光滑
3.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a、c:T1WI:颈2-胸2节段脊髓中央呈串珠样低信号区,边缘光滑 b:T2WI:脊髓中央呈不均匀的混杂信号
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及护理
3 护理要点
生活护理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过度
劳累和熬夜
02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多吃蔬菜 水果,避免辛辣
刺激性食物
03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
04
定期进行康复训 练,提高生活质
量
心理护理
01
保持积极心态:鼓 励患者保持乐观, 积极面对疾病
02
减轻心理压力:帮 助患者减轻心理压 力,避免焦虑、抑 郁等负面情绪
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及 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脊髓空洞症概述 02. 治疗方法 03. 护理要点
1 脊髓空洞症概述
病因及症状
01
病因: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感染、肿瘤等
02
症状: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疼痛等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 史、生活习惯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体态、运动 功能、感觉功能等
术后护理:保持 伤口清洁、避免 剧烈运动等
01
02
03
04
康复治疗
01
04
职业治疗:针对患者的日 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进行训 练和指导,提高生活质量
03
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增 强康复信心
02
言语治疗:针对言语障碍 患者,进行言语训练和矫 正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 按摩疗法等,帮助患者恢 复运动功能
03
提供心理支持:为 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其适应疾病带 来的生活变化
04
增强社交活动:鼓 励患者参与社交活 动,增强自信心和 社交能力
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症预防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 定期翻身,防止褥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空洞症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脊髓空洞症概述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指在多种原因的影响下,在脊髓中央管附近或后角底部有胶质增生或空洞形成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疾病,病变多位于颈髓,亦可累及延髓。
脊髓空洞症与延髓空洞症可单独发生或并发,典型临床表现为双上肢和胸背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等感觉障碍;肌肉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肌肉张力下降等运动障碍;皮肤增厚、皮肤和手指苍白等神经营养性障碍。
英文名称:syringomyelia。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神经系统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一般无遗传性。
发病部位:脊髓。
常见症状:双上肢和胸背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肌肉无力、肌萎缩、皮肤增厚、皮肤和手指苍白。
主要病因:先天性发育异常、脑脊液动力学异常、血液循环异常。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脑脊液检查、X线、延迟脊髓CT扫描、MRI、肌电图。
重要提醒:脊髓空洞症发病较隐匿,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以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临床分类:根据Barnett的分型,临床上可将脊髓空洞症分为以下四型:1、脊髓空洞伴第四脑室正中孔堵塞和中央管扩大;2、特发性脊髓空洞症;3、继发性脊髓空洞症;4、单纯性脊髓积水或伴脑积水。
二、脊髓空洞症的发病特点三、脊髓空洞症的病因病因总述:脊髓空洞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脊髓空洞症不是一种单独病因所引起的一种独立疾病,而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脑脊液动力学异常、血液循环异常等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导致的一种综合征。
基本病因:1、先天性发育异常本病常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脊柱裂、脑积水、颈肋、弓形足等畸形,故认为脊髓空洞症是脊髓先天性发育异常。
有人认为是由于胚胎期脊髓神经管闭合不全或脊髓内先天性神经胶质增生导致脊髓中心变性所致。
2、脑脊液动力学异常颈枕区先天性异常影响脑脊液自第四脑室进入蛛网膜下腔,脑室压力搏动性增高,不断冲击脊髓中央管使之逐渐扩大,导致与中央管相通的交通型脊髓空洞症。
3、血液循环异常脊髓血管畸形、脊髓损伤、脊髓炎伴中央管软化扩张、蛛网膜炎等引起脊髓血液循环异常,产生脊髓缺血坏死、液化形成空洞。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脊髓空洞症的症状症状总述:脊髓空洞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脊髓空洞症不是一种单独病因所引起的一种独立疾病,而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脑脊液动力学异常、血液循环异常等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导致的一种综合征。
典型症状:1、感觉障碍大多数患者以感觉障碍为首发症状。
最早症状常为病变处自发性疼痛,继而单侧或双侧的手部、臂部或一部分颈部、胸部的痛温觉丧失。
2、运动障碍前角细胞受累出现相应节段支配区域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肌张力减低,颈膨大区空洞致双手肌肉明显萎缩,呈鹰爪样。
3、神经皮肤营养性障碍皮肤营养障碍表现皮肤增厚、过度角化,皮肤及手指苍白。
痛觉缺失区的表皮烫伤、外伤可造成顽固性溃疡及瘢痕形成,甚至指(趾)节末端无痛性坏死脱落,称为Morvan征。
关节痛觉缺失可引起关节磨损、萎缩、畸形、关节肿大、活动度增加,运动时有明显骨摩擦音而无疼痛感,称为Charcot (夏科)关节,是本病特征之一。
其他先天畸形如脊柱侧弯或后突畸形、隐性脊柱裂、颈枕区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颈肋和弓形足等常合并存在。
4、其他症状(1)空洞累及延髓,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可出现面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呈洋葱皮样分布,由外侧向鼻唇部发展。
(2)面神经核受损可出现周围性面瘫。
(3)疑核受损可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延髓性麻痹症状。
(4)舌下神经核受损可出现伸舌偏向患侧,同侧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
(5)前庭小脑传导束受损,可表现为眩晕、恶心、眼球震颤、平衡障碍及步态不稳。
伴随症状:暂无资料。
病情发展:晚期脊髓后索及脊髓丘脑侧束被累及,造成空洞水平以下各种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并发症:晚期可有神经源性膀胱和小便失禁。
五、脊髓空洞症的检查预计检查:患者出现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肌肉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皮肤增厚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建议患者做体格检查、脑脊液检查、X线、DMCT(延迟脊髓CT扫描)、MRI、肌电图等检查。
体格检查:主要检查患者的肌肉力量、反射、皮肤感觉等有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常无特征性改变,较大空洞可引起椎管部分梗阻和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
影像学检查:1、X线有助于发现骨骼畸形,如脊柱侧突、隐性脊柱裂、颈枕区畸形和Charcot关节等。
2、DMCT(延迟脊髓CT扫描)即在蛛网膜下腔注入水溶性造影剂,在注射后6小时、12小时、18小时、24小时后分别进行脊髓CT检查,可清晰显示出高密度的空洞影像。
3、MRI(核磁共振)矢状位图像可清晰显示空洞的位置、大小、范围以及是否合并Armold-Chiari畸形等,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有助于选择手术适应证和设计手术方案。
病理检查:暂无资料。
其他检查:肌电图:可发现脊髓前角细胞的损害。
六、脊髓空洞症的诊断诊断原则:就诊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肌肉无力、皮肤增厚等典型表现以及体格检查、脑脊液检查、X线、肌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多可做出明确的诊断。
此外,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排查是否存在脊髓肿瘤、脑干肿瘤、颈椎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疾病。
诊断依据:暂无资料。
鉴别诊断:1、脊髓肿瘤髓内肿瘤进展较快,所累及脊髓病变节段较短,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出现早,锥体束征多为双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脊髓造影及MRI有助于鉴别诊断。
2、脑干肿瘤脑干肿瘤常起自脑桥下部,进展较快,临床早期表现为脑神经损害,以展神经、面神经麻痹多见,晚期可出现交叉性瘫痪,MRI检查可鉴别。
3、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神经根痛常见,感觉障碍多呈根性分布,手及上肢出现轻度肌无力及肌萎缩;颈部活动受限或后仰时疼痛。
颈椎CT、MRI有助于鉴别诊断。
4、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在中年起病,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累,严重的肌无力、肌萎缩与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并存。
无感觉障碍和神经营养障碍,以此可进行鉴别。
七、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治疗原则:脊髓空洞症进展缓慢,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可缓解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因治疗:暂无资料。
对症治疗:暂无资料。
急性期治疗:暂无资料。
放化疗:暂无资料。
物理治疗:暂无资料。
心理治疗:暂无资料。
中医治疗:暂无资料。
其他治疗:暂无资料。
一般治疗:暂无资料。
药物治疗:1、出现周围神经症状,医生一般会选用神经营养药物,如B族维生素、辅酶A、ATP、肌苷等。
2、疼痛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
相关药品:B族维生素、辅酶A、ATP、肌苷、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
手术治疗:1、上颈段椎板切除减压术适用于较大空洞伴椎管梗阻的患者。
2、枕骨下减压术适用于合并颈枕区畸形及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患者,该手术可同时矫正颅骨及神经组织畸形。
3、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适用于继发创伤、感染的脊髓空洞及张力性空洞的患者。
4、脑脊液分流合并Arnold-Chiari畸形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脑脊液分流,部分患者术后症状可有所改善。
5、肿瘤切除术适用于脊髓内肿瘤所致空洞的患者。
治疗周期: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八、脊髓空洞症的预后一般预后:本病进展缓慢,可延续数十年,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可缓解症状,减缓病情发展。
危害性:1、脊髓空洞症会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皮肤及神经营养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脊髓空洞症常合并其他先天畸形,如脊柱侧弯或后突畸形、颈枕区畸形和弓形足等。
3、脊髓空洞症进展缓慢,病情可延续数十年,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自愈性:本病一般不可自愈。
治愈性:本病目前很难治愈,需终身接受治疗。
治愈率: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根治性:暂无资料。
转移性:暂无资料。
生存周期:暂无资料。
后遗症:暂无资料。
复发性:本病具有复发性,需要定期去医院复诊,接受核磁共振检查,评价手术的效果和有没有复发。
九、脊髓空洞症的日常管理日常总述:脊髓空洞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脊髓空洞症不是一种单独病因所引起的一种独立疾病,而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脑脊液动力学异常、血液循环异常等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导致的一种综合征。
术后护理:暂无资料。
复诊须知:需要定期去医院复诊,接受核磁共振检查,评价手术的效果和有无复发。
特殊护理:暂无资料。
心理护理:暂无资料。
用药护理:患者应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不得擅自停药或减轻药物剂量。
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
生活管理:1、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熬夜或情绪波动等。
3、痛觉缺失的患者应防止外伤、烫伤或冻伤。
4、为防止关节挛缩,可适当进行辅助按摩。
病情监测:暂无资料。
饮食禁忌:1、避免食用刺激性强及油腻的食品,如辣椒,肥肉等。
2、禁食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会使神经系统兴奋。
3、避免食用坚硬、不好咀嚼的食物,如脆骨、坚果等,以免阻塞气道。
其他注意:暂无资料。
饮食调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促进疾病的康复。
患者应注意营养的补充,同时给予易消化和易咀嚼的食物,以避免发生呛咳。
饮食建议:1、多吃水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2、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瘦肉、牛奶、鸡、鱼、蛋类及豆制品等。
3、多吃富含脂类的食物,比如蛋黄、大豆、玉米、花生及核桃等。
4、多吃些粗粮、鱼类、菠菜、大白菜等,增加微量元素的摄入。
十、脊髓空洞症的预防预防措施:1、积极治疗脊椎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原发性疾病。
2、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尽量避免外伤的发生。
3、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相关疫苗:无相关疫苗。
十一、脊髓空洞症的就医指南就医指南:暂无资料。
家庭处理:暂无资料。
急诊120指征:暂无资料。
门诊指征:1、出现持续性加重的痛温觉减退、肌肉无力、肌萎缩。
2、出现皮肤增厚、皮肤和手指苍白。
3、伴有眩晕、恶心、眼球震颤、平衡障碍及步态不稳等症状。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尽早就医咨询。
就医准备: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2、是否有肌肉无力、痛温觉减退等表现?3、这些症状大概持续多长时间了?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5、就诊之前,您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7、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8、您是否有其他脊柱疾病?9、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1、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2、病情严重吗?有没有生命危险?3、需要做什么检查?4、都需要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5、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6、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和治疗冲突吗?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