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保健与健康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保健与健康管理

陈永年

一、老年期与老龄化

(一)老年人的界定

老年人的界定基本上是以年龄进行界定的。WHO建议亚太地区和发展中国家以60岁作为老年的标准。我国人口学中按不同的年龄将老年人进行分期:45—59岁为老年前期,又称中老年人;60—79岁为老年期,称老年人;80岁以上为高龄期,称高龄老人;90岁以上为长寿期,称长寿老人;100岁以上为百岁老人。也有专家界定为:69岁以下为低龄老人,70—79岁为中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

(二)老龄化的标准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达到以下情况,即可认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7%,总人口年龄中位数超过30岁,0—14岁的人口所占比例低于30%,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即(0—14岁)的比值在30%以上。

(三)我国进入老龄化的情况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在2000年时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并且具有以下特点:

1、人口老龄化速度快。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为8.58%,2000年上升为10.27%,2005年为10.84%,据2010年人口普查最新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为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0—14岁人口占16.6%,60岁以上人口与0-14岁人口的比值为79.86%)。根据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03年的预测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在2020年将达到16.96%,2035年达27.45%,2050年将为32.73%。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从7%翻番到14%所经历的时间,法国为115年,瑞典为85年,英国和德国均为45年,而中国大约为25年左右。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原因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卫生保健水平提高、人均期望寿命延长等人为因素有密切关系。

2、“未富先老”、老年人口群体庞大。“先富后老”是一般的规律,发达国家一般来说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人均5000美元,都是先现代化而后才迎来人口老龄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出现在人均GDP1000美元左右的时候。由于中国是人口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按照我国目前的老龄化水平,2010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776亿人,80

岁以上的老人有2000多万人。高龄化的后果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以及仅仅与配偶居住的)的迅速增加。

3、社会负担系数提高。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快,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一些学者的测算,从目前到21世纪中叶,劳动人口供养老年人口的负担将提高2.5倍左右。人口老龄化对产业政策、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等众多方面均提出更严峻的挑战。

4、国内不同地区之间人口老龄化状态的不平衡。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生育率比较低,生活水平、医疗保健水平比较高,人均期望寿命较长,因此比较早的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而经济落后地区的情况相反,人口老龄化相

对要后一些。如上海市在1979年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新疆在2009年才开始进入,两地相差30年时间。

二、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是老年保健的主要承担者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健服务体系,是正在建立的基本医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解决老年保健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来实现的。

1、将老年人列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

2、老年保健被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落实老年保健工作。

三、老年保健与健康管理

(一)老年保健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思路

从大的范围,凡是与老年人有关的医疗卫生服务均可列入,其中有:

1、老年病诊治;

2、老年慢病管理;

3、针对基本健康的老年人的预防保健。

以上三个方面,第1项,应当列入基本医疗范畴,第2 项应当列入慢病管理工作一并进行,这里所说的老年保健应当主要针对第3项服务。

2009年10月,国家颁布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其中将老年保健定名为“老年人健康管理”。这就明确了老年保健是采用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思路来进行。

(二)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1、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是世界公认的对健康的标准定义,此定义提出了健康新概念,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三个层次。

生理健康层次是指人体的组织结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而判断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三项“基本原则”:心理反映客观现实,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均应同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一个人的认识、体验、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是一个完整和协调一致的统一体;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更高级别的社会适应健康层次,则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程度,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及学习、娱乐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

对上述三个层次,又有十条具体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对中老年人制定的健康标准是“五好”和“三良”,都和一般的健康标准相对应,但要求适当降低了,具体是:

五好

(1)胃口好,不挑食;

(2)二便好,大小便通畅;

(3)睡眠好;

(4)说话流畅;

(5)腿脚好,行动自如。

三良好

(1)良好的个性,温和坦荡;

(2)良好的处世能力,能客观处理事情;

(3)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宽和,助人为乐。

2、健康管理的定义

健康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性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生物的角度来对每个人进行全面健康保障服务,协助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

具有现代意义的健康管理概念的提出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的美国。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保险业最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保险公司通过雇佣医生对参保者进行健康评价,并以此作为依据为参保对象开展具有针对性健康指导,以降低医疗费用,为保险公司控制了风险,也为健康管理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1984年,美国预防专家组成立,公布了定期体格检查和其他预防措施的临床预防服务方案,建议公民每年做一次体检。1976年,加拿大卫生部提出了以周期性健康检查为核心的“终身预防医学计划”,提倡依照不同年龄、性别进行健康检查。日本也是开展健康管理活动较早的国家。1959年日本正处于战后恢复重建,虽然当时的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健康问题仍十分突出。尤其是农村居民生活卫生状况很差,营养性贫血、寄生虫、传染病的患病率很高,恶性肿瘤、高血压、脑中风等现代病也日益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八千穗村率先在日本开展了全村健康管理活动。该村的健康管理首先从建立人手一册的健康手册开始,通过一年一度的健康诊断,持续记载于健康有关的各种信息。通过这种方式的健康管理,全村的居居民不仅健康状况大大改善与提高,而且医疗费用也大幅度下降。1976年,该村的人均医疗费仅为4万日元,而邻近的村为6万日元。

健康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已经异常发达。许多保险公司都会给客户找健康管理公司。健康管理在美国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并且发展异常迅速。据统计,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有超过9000

万的美国人成为PPO(优先提供者组织 Preferred Provide Organization)计划的享用者。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因此,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健康管理的特点

健康管理以个人健康档案为平台,以人类健康“四大基石”为依据,以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为基础,以“能量平衡、有效运动、量化管理”为核心,以电子计算机及管理软件为工具,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信息收集、危险因素评估、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